標籤:

吳哥窟之旅

通王城又稱大吳哥,是吳哥王朝的首都,東南亞歷史上最宏偉的都城,鼎盛時人口達上百萬。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修,最終在1426年被廢棄。車從遺址大門進去,經過很大一片森林公園,據稱吳哥城因佔地大,才稱為大吳哥,而古代的人們都住在此城內,建築隨人居地而建,後來王朝中心遷移,古人全部隨之遷移,故其住所荒廢后被森林所佔,只剩下後來被西方探險家發現的巴戎寺等這些石頭築成的寺廟。

巴戎寺是吳哥王城中最重要的建築之一,這裡有蜿蜒的走廊、陡峭的台階,最經典的是54座哥特式風格的寶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態各異、面帶微笑的佛像。這些巨大的頭像從各個角度俯視人間,暗示著君主的絕對權利、控制和仁慈。宣傳吳哥窟的照片中最著名的「高棉的微笑」的雕像就在這裡了,它可與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相媲美,因為這笑容也那樣的神秘莫測。而書上說巴戎寺的迴廊浮雕值得細細研嘗,可惜導遊在給我們講解時直接走中央大廳直接進去,沒花太多時間講周邊迴廊浮雕,以致我們沒仔細觀賞(後來看書才發現,後悔沒提前做功課)。

空中宮殿:是皇宮中的神廟,城中最高的建築。但其實現場已被毀得只剩下一個約兩層樓的廣場,各層四角處有石刻的大象。

戰象台階:古王朝王宮已是廢墟一片,現在所看到的戰象台,其實就是一片大廣場,它在過去是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同時也是國王的閱禮台。

十二生肖塔:沿著中央廣場,在兩組名叫倉庫(Kleang)的建築物前面,有12座紅土寶塔——十座排成一排,其餘兩座寶塔與直線形成直角,面對勝利大道,也被稱為12塔廟。而現場有兩、三個塔已只剩下殘缺的紅土,看不出寶塔的樣子。

從巴戎寺出來走到停車處,路過空中宮殿、戰象台階、十二生肖塔,在等候處有很多賣紀念品的小販,幫朋友還價到10刀買下6條絲巾,還不錯!

塔布蘢寺是為國王母親建造的寺廟,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叢林吞沒,是吳哥最具藝術氛圍的遺迹。盤根錯節的巨樹纏繞著佛塔,佔領了長廊,撕裂圍牆,掀開石階,探進門窗,舉起房頂……在這荒涼破敗的廢墟中深一腳淺一腳的彳亍而行,周圍的靜謐與不時傳來的鳥啼,瀰漫著一種恐怖陰森的氣氛,同時又使人沉浸在對古文明的追憶想像中。這種氣氛在名為「崩比烈」的景區更為深重,難怪好萊塢大片「古墓麗影」選擇這裡做為外景地,拍照有獨特效果,這裡值得一游。

周薩神廟:規模不大,但值得中國遊客特別關註:它是由中國工作隊負責維修的。周薩神廟維修項目很多,現存9座單體建築中除西塔門保存較好之外,其餘8座建築毀壞情況極為嚴重。

龍蟠水池:位於北池(已乾涸)中央的龍蟠寺內。由一大四小五個水池構成,小池中分別有象、馬、獅、人四座噴泉,但如導遊不講解,已看不出原來的樣子。

塔遜寺:是一個很小的寺廟,建築和雕塑藝術都不突出。但它的西門完全被一棵巨大的樹包裹,好像一個樹洞一般,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觀,也是遊人最喜愛的留影地點之一。

東梅奔:由羅真陀羅跋摩一世興修的印度教寺廟,原建於東池中央島上,現池水已乾涸。金剛寶座塔的形式,三層五塔。第一、二層台階的四角分別有四座與真象同樣大小的大象雕塑,源於四巨象支撐宇宙的古印度神話。現場覺得一般。

聖劍寺是吳哥最大的寺廟之一,是國王父親的家廟,有錯綜複雜的拱形長廊,精美的雕刻作品和長滿青苔的巨石。它與塔布蘢寺形成的完美的對應。

茶膠寺:是高棉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築,堅硬的長條青石,整齊地堆積起三層平台,神山金字塔結構。茶膠寺原本是國王為自己興建的葬廟。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建築,茶膠寺記錄了吳哥建築的建造工藝,但現場效果也一般。

皇家浴池是舉行沐浴儀式的場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樣,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廟,現在只剩下了石基,看不出往日的樣子。

晚上18:10自助晚餐:湄公河餐廳柬式自助餐+歌舞表演,自助餐的食物都是酒店早餐及當地午餐里見過的菜市,品種不多,不知是當地物品不多還是習慣使然,菜中的肉都不多,做法也少,常見的是咕嚕肉,炸排骨,當地菜略偏甜,我不喜歡,說是在這裡可欣賞到《孔雀公主》、《羅摩衍那》等在小乘佛國流傳已久的神話歌舞,但看7點鐘開始的表演時,覺得台上演員們表演的歌舞慢得讓人想睡覺,歌曲象念經,跳舞象練瑜珈。????????
推薦閱讀:

帶上一本「小黃書」去吳哥窟吧!(吳哥窟攻略二)
我和滾滾的東南亞四國游:柬埔寨篇3(吳哥窟篇)
旅行攝影,如何提煉發現的眼光?(吳哥窟篇)
讀懂印度 從吳哥窟開始
我和滾滾的東南亞四國游:柬埔寨篇5(暹粒射擊篇)

TAG:吳哥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