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蕭紅·一代才女飄零的愛

蕭紅·一代才女飄零的愛

(2010-01-23 10:22:54)

轉載

蕭紅:一代才女飄零的愛

  • 蕭紅,一個才女作家,生在中國北部的呼蘭小城,死在香港。從北到南飄零一生,31歲就離開了苦難的人世。有魯迅提攜,至今名揚海內外。
  • 她的愛如幽魂一樣遊盪。為逃婚離家出走,卻又與那個包辦婚姻的男人同居;蕭軍英雄救美,同居後又大打出手;她向聶紺弩敞開情懷;最後移情端木蕻良,可蕭紅死時他沒有陪伴她。
  • 蕭紅 (1911.6.2-1941.12.8)原名張迺瑩,筆名悄吟,1911年6月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的一個地主家庭里。幼年喪母,父親張廷舉是一個冷酷的官僚,只有祖父張維禎給她疼愛和溫暖,並成了她的第一位啟蒙教師。1920年,進縣南關小學讀書。1925年,進縣第一女子高小讀書。這一年,她參加了本校支持「五卅」受難工人的募捐義演,在一出名叫《傲霜枝》的話劇中,飾演一個抗拒包辦婚姻的姑娘。1927年,離開故鄉呼蘭,進入哈爾濱市東省特別區立第一女子中學讀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

    1933年她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11月30日,蕭紅與蕭軍在上海第一次與魯迅先生會面。之後,蕭紅的創作、生活等都得到了魯迅的關懷和幫助。1935年發表了由魯迅作序的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蜚聲文壇。蕭紅在此後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成為中國現代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但是,《生死場》也有明顯的不足,如魯迅所說:「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除去人物性格不夠鮮明之外,結構有時也顯得鬆散和不完整。

    作家、翻譯家和畫家高莽精心繪製的蕭紅紀念組畫,並以郵政明信片的形式出版發行。組畫共6幅,分別以《蕭紅的故鄉》、《兩蕭結合》、《追隨魯迅》、《走向成熟》、《移葬廣州》、《永遠的蕭紅》為畫題,選取了有典型意義的情景,並結合細膩的形象刻畫,還有每幅畫旁作者深情的旁白,生動和藝術地再現了誕生在「中國北方大地上這位非凡的女兒」那充滿反抗精神卻又命運乖舛、傷楚短促的一生。

    1935和1936年這兩年,是蕭紅創作上豐收的兩年,也是她異常快樂的兩年。但是,歡樂的情緒沒有持續多久,在1936年初,由於與蕭軍矛盾加劇,蕭紅的情緒開始變壞。在極度苦悶的心情指使下,1936年夏天她隻身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在蕭紅短促的一生中,與魯迅相處的日子,是她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閃爍著燦爛陽光的日子。因此,她對魯迅先生一直懷著深沉的崇敬與感激之情。

    【蕭紅故居】 座落在黑龍江省呼蘭縣城南二道街204號,始建1908年。蕭紅故居佔地面積7125平方米,共有房間30間,分東西兩個大院。故居現存有蕭紅用過的的小書櫃、小飯桌,木板床,以及她去哈爾濱讀書用的豬皮皮箱。還有她母親、祖母用的器物,一對瓷撣瓶和後花園的對扇門、窗欞扇及照片等文史資料400餘件。

    (左圖)故居內蕭紅沉思遠望的塑像

    (右圖)姜玉鳳(左2),蕭紅的三姨,在呼蘭縣姜家窩棚村,1982年92歲。她講述了蕭紅祖輩的一些情況。從而證實蕭紅是姜玉蘭與張選三的親生女兒。從而結束了蕭紅研究中的養女說。左2、1為姜玉鳳的子孫,右1為訪問者。

    【蕭紅紀念碑】 1992年11月6日落成於呼蘭縣西崗公園。紀念碑高3米,頂端有蕭紅浮雕頭像。

    【呼蘭蕭紅墓】 1992年11月6日落成於呼蘭縣西崗公園。蕭紅墓為仿漢白玉材料,鑲嵌著蕭紅照片。墓中有端木蕻良贈與的一縷頭髮。蕭紅骨灰1957年由香港淺水灣遷到廣州銀河革命公墓。現已遷此墓中。

    【香港蕭紅墓】 在香港淺水灣,墓地近海灘,立著一塊低矮的木板碑,上書:蕭紅之墓。攝於1946年。

    1940年1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到達香港。蕭紅這時患著肺結核,經常咳嗽,頭痛,失眠,精神上也仍然感到鬱悶和煩惱,她又吸煙喝酒。她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家裡,躲在病床上。在香港期間,她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和《馬伯樂》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了香港和九龍。重病的蕭紅,身陷九龍。19日夜,蕭紅彌留之際,用顫抖的手寫下遺言:「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女作家,終於在1942年1月22日,在一所臨時醫院裡去世。時年只有31歲。

    (左)當年哈爾濱的東興順旅館外貌,現道外十六道街233號。蕭紅就是從這兒走進旅館大院的。

    (中)旅館二樓的房間就是1932年蕭紅住過的房間,當年蕭紅被被老闆扣為人質,蕭軍在此將蕭紅救出。

    (右)現修復的東興順旅館外貌,已改為「蕭紅紀念陳列室」,位於保護建築二樓。

    1981年,來哈爾濱參加蕭紅誕辰70周年的省內外作家學者在東興順院內的扶手梯上合影。前排右起:蕭軍、駱賓基、塞克、關沫南;後排左起:巴波、趙X、丁言昭、蕭耘(蕭軍之女)等。

    兩次被騙

    1930年,父母包辦,給她找了一個地主少爺汪殿甲。為了抗拒包辦的婚姻,蕭紅離家出走,她從呼蘭逃到哈爾濱,一個在中學讀書相識、追求、愛慕她的的李某在等著她,李將她從哈爾濱領到北京,蕭紅想成為他的妻子。到了北京李某家裡,發現李某早已結婚,並有了孩子。蕭紅傷心的走了,開始流浪的生活。

    蕭紅從北京被抓了回來,她又一次跑到了哈爾濱。1931年,她在街上,偶然遇到了家中為她包辦的那個未婚夫汪殿甲,他對蕭紅說要供他上學,在他的誘騙下,21歲的蕭紅與他開始同居,住在道外正陽十六道待的東興順旅館裡。欠下了600多元的食宿費之後,汪以回家取錢為由,把懷孕的蕭紅留在旅館裡作為人質,就再也沒有回來。旅館老闆不見汪回來,準備把蕭紅賣到妓院里。

    哈爾濱蕭紅紀念陳列室中的蕭紅半身銅像

    三郎蕭軍英雄救美

    在旅館被當作人質的蕭紅走投無路,給當地的報館寫信求援。報社青年編輯蕭軍得知消息前往旅館探望,這個求援的少女蕭紅含著眼淚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苦難身世,她寫下的小詩美麗而又哀怨,震撼了這個筆名為三郎的東北大漢。在松花江發大水的一片混亂中,蕭軍將蕭紅接出旅館,送往市立第一醫院,生下一女嬰,送給了他人。1932年蕭紅與蕭軍在道里商市街25號開始同居。

    1933年10月,他們署名三郎、悄吟的小說合集《跋涉》出版。1934年6月,他們離開哈爾濱,經大連,至青島,住在觀象山下一座兩層小樓房裡,在那裡度起了精神的蜜月。在一幢小樓里,蕭紅寫下長篇小說《生死場》,這本書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壇的重要地位。蕭軍給蕭紅起筆名為「蕭紅」,兩人謂之「小小紅軍」。

    1934年,蕭紅與蕭軍在哈爾濱

    1934年11月,他們來到殖民地上海,見到了魯迅,住在大陸新村,成了魯迅的鄰居。在魯迅身邊的初期,他們的創作和情感都更加豐盛,而且魯迅還專為他們設下宴席,以便能介紹一些文壇的朋友給他們認識。為了給蕭軍準備一件合適的見客禮服,蕭紅連夜縫製衣服,在昏暗的燈光下熬了一夜,這些綿密的針線里凝聚了蕭紅的無限情意。

    這是蕭紅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這段蜜月在兩年後不可避免地結束了。蕭紅和蕭軍之間發生了衝突,爭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蕭軍甚至動手打了蕭紅。在蕭紅的身體和心靈深處遍布著難以醫治的創傷。後來的人們這樣對比蕭紅和蕭軍之間的差別:一個多愁善感,另一個坦蕩豪爽;一個是長不大的女孩,另一個是血性漢子。蕭軍說:她單純,淳厚,倔強有才能,我愛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蕭紅說:我愛蕭軍,今天還愛。他是個優秀的小說家,在思想上是個同志,又一同在患難中掙扎過來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卻太痛苦了。

    1934年,蕭紅與蕭軍在上海.

    為了緩解衝突,蕭紅動身去了日本,到了東京之後,蕭紅的精神仍然不好。而蕭軍則回到青島。客居他鄉的蕭紅仍然思念著蕭軍,她在給蕭軍的信里還張羅著要為他買柔軟的枕頭和被子。但當蕭紅滿含希望地回到蕭軍身邊後,他們的矛盾卻發生了進一步激化,猜忌和怨恨變得毫無遮攔。蕭紅是非常珍惜這段感情的,她寫了很多詩。雖然很怨恨蕭軍,甚至罵蕭軍,但是她內心裡還是希望蕭軍回心轉意,她不想捨棄蕭軍。

    1937年1月,蕭紅從東京回國,她的心緒仍然不見好轉,她無法排解自己苦悶的心情。1937年4月,她又隻身北上赴京,她仍感到孤獨與寂寞,她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麼黑暗,浸得久了,或者……會被淹沒的。」

    蕭紅不等忍受蕭軍的「粗暴」和「不忠」,1938年的初夏,蕭紅和蕭軍在西安相見。他們決定分手,蕭紅離開了同居六年的蕭軍。蕭紅,懷了蕭軍的孩子,她生下的是一個死嬰。

    1938年春,蕭紅與端木蕻良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

    向聶紺弩敞開情懷

    1938年1月,蕭紅、蕭軍以及端木蕻良、聶紺弩從武漢到山西臨汾,他們是應李公朴之邀,去民族革命大學教書的。但是不久,日軍逼近,臨汾守不住了,蕭紅、端木、聶紺弩等決定離開臨汾去西安、而蕭軍則決定留下來。在離開臨汾時,蕭軍對聶紺弩說:「你們這回一去,大概不會回來了。」「我要到五台山去,但是不要告訴蕭紅。」「蕭紅和你最好,你要照顧她、她在處世方面,簡直什麼也不懂,很容易吃虧上當的。」

    1980年(左起),蕭軍、胡風和聶紺弩。

    蕭紅始終不諒解蕭軍的「不忠」,甚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進行報復。離開蕭軍,她感到心裡空蕩蕩的,她已經無力獨撐下去了,她要尋求第三個友愛來作為依持,來填補那感情領域出現的空曠。

    蕭紅曾向友人這樣說,她思考了好久,準備著向聶紺弩作這一赤誠的委託了,即投入一個長者的庇護里。然而,在中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己被社會損害得曲折而複雜,男女關係上更是如此。她沒有直接敲開人與人之間的更真摯的友愛的門戶。

    在西安一個月色朦朧的晚上,蕭紅對聶紺弩說了很多話。她婉轉地向聶紺弩表達過。可是他沒有明白她的意思,或許他是明白了一點,只不敢斷定而已,他也許還有另外考慮。終於,他們都沒有向前再邁進一步。

    可是,蕭紅需要一個憑藉呀!她想,她是討厭端木的,他懦怯,勢利而又對她阿諛,一天到晚在那裡裝腔作勢。但是,端木是尊敬她的,她的獨立性不會受到損傷,他將從屬於她……在幾天的夢幻與生命的激蕩以後,在他的窮追緊纏下,蕭紅終於投入了端木的懷抱。

    移情作家端木蕻良

    1937年10月,蕭紅和蕭軍從上海來到武漢,共同投人抗日救亡洪流。不久,兩蕭與朋友錫金所居住的小金龍巷12號迎來了一位在上海就往來頻繁的朋友端木蕻良。端木也稱曹京平、曹洪良。遼寧昌圖人,比蕭紅小一歲,他臉色蒼白,長長的鬢髮,細細的掌指,穿著流行的一字肩西裝。他長得白哲清秀,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他當時已是頗有名氣的東北青年作家。

    端木也有著非凡的文學才華,而且喜歡繪畫,與蕭紅有著相同的愛好。蕭紅欣賞蕭軍的男子漢氣概,但兩人性格衝突又給她帶來苦惱,她雖不大看得上端木的文弱,但端木書生氣質又似乎更適合她。端木很會討人喜歡,蕭軍在外面一天忙到晚,他就在家陪蕭紅談東談西到太陽下山,蕭紅顯得很有興緻。他不但尊敬蕭紅,而且還大膽地讚美她的作品超過了蕭軍的成就。這是蕭軍所不具備的。蕭紅雖然知道他是在討好、恭維她,但她還是喜歡聽的。

    端木來到小金龍巷後,就托兩蕭向主人錫金提出搬過來住。就這樣,四人住在一起,錫金與端木住一間。後來,又來了一位無處可棲的女漫畫家粱白波,兩間房子要住三男二女,最後,經蕭紅提議,竟是端木搬出來與兩蕭合住在一張大床上。80年代,錫金回憶說,當時離亂中沒有辦法,只能如此,也許在太平年月人們不能理解。

    經過一番猶豫和痛苦,蕭紅把自己的情感和命運從蕭軍那裡收回,轉交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作家端木蕻良。她贈給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這兩件定情物包含了一個受傷女人的心愿。相思豆代表愛,而小竹竿則象徵著堅韌與永恆。1938年初夏,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漢同居。端木蕻良與蕭紅的結合是理智的結合,同時也是很突然的結合。新婚中的蕭紅正懷著蕭軍留下的孩子。孩子出生幾天後就夭折了,孩子的死了斷了她與蕭軍最後的緣分。蕭紅和端木相處的歲月里,兩人互相勉勵,寫下了大量的新作,而蕭軍也找到了新的終生伴侶。

    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藥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逐漸走向了崩潰。重病之中的蕭紅因為沐浴著愛情的陽光,仍然樂觀開朗。有一次刮十二級颱風,端木忽然在家裡接到一個電話,說蕭紅病危。端木坐了船冒著風浪和生命危險,過海去看她。結果一到瑪麗皇后醫院,蕭紅睡得挺好,而且一見他來了還很高興。端木告訴她護士給他打電話說她不好了,蕭紅就咯咯咯地笑。其實端木不知道這個電話是蕭紅自己打的。

    蕭紅臨終時丈夫端木是否在場,這個問題後來成了爭論的焦點。端木的家人認為端木始終陪伴在蕭紅身邊,直到她去世為止。而當時一直照看蕭紅的作家駱賓基則堅決否認端木的在場。駱賓基回憶說,蕭紅在死前曾經熱切地盼望道:如果蕭軍在重慶我給他拍電報,他還會像當年在哈爾濱那樣來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個凄涼的冬日,年僅31歲的蕭紅在醫院裡呼出了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十年漂泊,北國的呼蘭小城是她的起點,而南方的香港是她的終點。蕭紅走了,她的生命結束在戰爭的硝煙中,從此曾經愛她的兩個男人蕭軍和端木一生都生活在蕭紅的陰影里。

    分享

    0


    推薦閱讀:

    民國四大才女: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 張愛玲
    專欄|冷冽、至情、不媚俗——日本漫壇的才女漫畫家吉田秋生
    四大名妓、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才女漲知識了
    民國大才女林徽因精美絕倫的39段優美句子
    走近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TAG: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