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魏忠賢一無是處?他當政期間,為什麼明朝天下太平?
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皇帝朱由檢登上皇位不久,便借嘉興貢生錢嘉征彈劾魏忠賢十大罪狀之名,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將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徹底拿下,並將魏忠賢發配鳳陽守祖陵,後又借口殺掉。將其碎屍萬段,並梟首示眾,當時文官集團無不拍手稱快,以為明君降臨。
可是十七年後,崇禎皇帝面對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幾乎是束手無策,外既無援兵,內也無良策,只有坐以待斃,困守北京城。在如此緊急情況下,崇禎皇帝不顧皇帝的顏面,竟然下旨厚葬魏忠賢,因為這樣等於是打自己的臉,魏忠賢既是自己殺的,又是自己下令厚葬的。可是這反倒說明一個問題,崇禎皇帝殺魏忠賢只是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魏忠賢時期所行的政策,崇禎皇帝內心反倒不反對,甚至是 贊同的。厚葬魏忠賢不僅說明崇禎內心是愧疚的,也正好說明崇禎是認為魏忠賢時期行的政策方針是正確的,至少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是這樣認為的。而且崇禎的哥哥天啟皇帝在臨終之時就明確對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那魏忠賢當政時有哪些可圈可點的政績呢?
當時魏忠賢主政時,國庫銀子竟有2000萬兩的庫存,而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據考證才5000萬兩。再反觀崇禎皇帝當政時,不要說國庫還有什麼銀子了,就連兵部尚書派偵察兵去偵查李自成的起義軍的盤纏都支付不起,最後只好作罷。連大臣捐款都沒有人願意。堂堂一個大明王朝連這點小錢都沒有了,真是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臣子也不願意在危急關頭出力,出人,出錢了,只顧自己的那三畝田地。大明不滅亡才怪了。
任人唯賢,用人英明,至於歷史上說魏忠賢是如何親信小人,如何任人唯親的,殊不知,這些都是一些要緊的官職,才會安排一些自己認為可靠之人,試問哪一個當政之人沒有自己的親信呢?說魏忠賢任人唯賢主要因為,即使袁崇煥為他魏忠賢自己立生祠,也堅決將畏戰的袁崇煥換掉,並沒有因私護短,而指派英勇善戰的滿桂挂帥抵擋滿清。
魏忠賢英明果斷,做事不拖泥帶水,就拿收稅來說,只要是魏忠賢要收稅,下面各個省都能按時上繳國庫,反觀崇禎當政,崇禎之所以國庫沒有銀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收不上來稅,稅收不上來,打仗當然就沒有錢了,沒有錢如何禦敵於國門之外。
與其說魏忠賢是奸佞之臣,反倒不如說那些東林黨才是大明滅亡的重要原因,因為到了崇禎時皇帝的權力受到內閣大臣的極大限制,恰恰是這些昏聵大臣,導致崇禎皇帝無法牽都南京。而且有很多大臣竟自己主動投降李自成,而如果有魏忠賢在的話,一切都未可知。至於把魏忠賢在歷史上進行醜化,當時的酸腐之文人有故意之嫌疑,因為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作為讀者而應理智看待那段歷史背後的真相。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好像沒什麼特色?
※你是怎麼看待薩爾滸之戰的?
※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射滿桂?
※假設沒有元和清兩朝,中華是否能改變國運衰敗或者在19世紀擠入列強之流?
※14至17世紀的中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