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規教言論淺釋 3

二、智慧所謂妙慧即智慧,即是無誤取捨者,若無如眼此智慧,則彼無有其餘德。此處所說的妙慧即是指智慧,也就是指無誤取捨善惡因果的能力。能進行取捨之智慧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極其重要,是人最根本的稟性之一,若沒有智慧,則其他功德也不會具足。在家之人,比如做生意者,也必須擁有相應的智慧——諸如首先應觀察經營什麼物品可以賺錢、在經營中會不會有違緣、若有違緣應如何妥善處理等等。如是詳細觀察後,方可投資經營,這樣才會使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作為一個學佛者或出家人,自己更應對自己的行為仔細觀察——會不會與戒律相違、會不會對解脫產生障礙……以智慧反覆觀察取捨後才可以行事,如是才能圓滿功德。智慧對於人的重要性就像樹根對於整株樹的生存所起的作用一樣。大樹的生存之基全賴其根,若無樹根,則樹葉、樹花也不會有。《入菩薩行·智慧品》中云:「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餘論中亦有云:「五度如盲,智慧如眼。」故修習佛法時,智慧極其重要,若無有智慧,則很容易走入邪道;有了如眼之智慧,則能明了取捨,並終入佛法正途。彼亦取捨一切事,須先詳細而觀察,世間眾生之遭殃,皆從未知未察來。具有智慧之士,在對一切事物進行取捨時,首先需要詳細觀察;而愚者卻不同,世間凡愚之眾經常無緣無故地遭受一些災殃違緣,其原因何在呢?即是不進行觀察而魯莽行事所感召的惡果。關於智者和愚者的差別處,《格言寶藏論》中有如是宣說:「必定發生之事前,對此研究則分清,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量理寶藏論》中亦云:「愚者信許後觀察,智者觀察後信許。」如是智者在做事之前進行觀察,而愚者卻是事後才觀察。若經過觀察而行,則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過失與違緣。比如我們外出辦事時也需要觀察:天會不會下雨;今日是否為休假日?……又比如自己修建房屋時,首先應觀察地勢:所在之處是否為風口?陽光照射程度如何?修建於此處有無違緣?……經過詳細觀察後再去做事,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即使不成功自己心中也不會後悔。愚者卻恰恰相反,他們事前不觀察,事後往往叫苦不迭。比如對法律不了知者,不知道殺人要償命,因一時衝動而造下殺人之過,等到執行死刑時再後悔已晚矣。又比如在依止上師前,一定要對上師進行觀察,看他有無悲心、戒律是否清凈、對佛法是否精通等。若不觀察就依止,一旦上師不具足條件,所行非法,則自己亦會受到染污,並因此而白白浪費了暇滿難得之人身寶,且錯過解脫之機會。所以我們理當隨學智者,在做任何事前都要進行詳細觀察。或由年齡未成熟,或是孤陋寡聞者,自己往昔所做事,亦有眾多自所笑。觀察雖是智者之行為,但其中也有眾多差別:或許由於當時自己年齡未成熟而考慮不周全故;也可能是因為與外界接觸少,孤陋寡聞,知識面狹隘的緣故,所以自己以往所做的事情,當時儘管覺得很應理,現在看起來卻不大合理合情,有很多地方自己都會感覺幼稚可笑。比如孩童之時,經常與小朋友們一起堆沙玩,一旦自己的沙屋傾倒,自己就會很難過並放聲痛哭,如今再回想起來不免莞爾一笑。再比如藏區牧場上的孩子,來到小縣城後,見到一些商店、人群,就會覺得人太多了,而且很多好看好聽的事物都令人有種應接不暇之感,他們甚至會懷疑是否已來到了極樂世界。等到長大之後,去的地方多了,便會明白自己當年的淺薄。很多人在剛接觸佛法時,往往會來到上師面前說道:「請您給我傳法,我一定精進修持并力爭迅速成就!學成後馬上就回漢地度化眾生,若不成就則永遠也不回去。」但沒過幾天,有些人沒和上師告假便悄悄離開了,也許是已經成就了吧!如是自己年輕時或見識淺薄時所做的事情,待到年齡與智慧成熟後,想起來自己都會覺得很可笑。是故於諸善惡事,見多識廣極為要,尤其大國大政規,廣見多聞亦為要。所以對於一切善惡之事,若欲辨別明了,見多識廣就顯得極為重要。尤其在大國之中,對於大的政規方面,廣見多聞亦非常重要。此乃殊勝教言,法王如意寶在講法時也經常引用。抉擇世間法或取捨因果時,對於善惡之區分需要廣大見識。哪些事情可以做,且不會違反國家法規或戒律;哪些事情不能做,若做則必受法律或護法制裁;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哪些方面的行持可以成為往生助緣,如布施、持戒等,而有些惡業,如謗法罪等,若做則成為往生之根本障礙,故應注意防護不犯。如此等等,若沒有廣聞多學,見識必定狹窄鄙陋,那就只能坐井觀天,執著己見。比如一些地方有些風俗習慣,如逢年過節要殺雞宰豬供奉祖先等。而在學習佛法者看來,這些舉措非但對祖先無益,更會因此而造下極大惡業——自他將來都會因之而感受惡報。但這些人因為見識狹窄、愚痴且受蒙蔽故,還認為自己的所做所行如理如法。再看某些大學生、博士生等,以世間觀點而言的確比較有智慧與見識;但因從未學習過佛法的緣故,所以若以佛法的角度衡量,他們都是些見識狹窄、不知究竟解脫生死的門外漢。還有,寂靜道場上的很多出家人,常年累月地聞思佛法,可以說見識較廣;而大多身處鬧市紅塵中的僧人,因在聽聞佛法方面比較欠缺,故只能念幾個心咒、佛號而已。但他們自己,還有一些居士卻覺得這已非常了不得了,只有在真正接觸真實修行人之後,他們才知曉自己的狹窄無知。尤其在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的大國內,了解政治就顯得尤為重要,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出家人就可以漠視政治。我們畢竟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在這個國度里,若不了解政治,不聽些新聞等時事要聞,則對國家形勢就會一問三不知。除了應了解國內外大事外,修行人最好還應懂點兒法律常識。若不懂法律,則很容易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違反國家律法,等真的受到懲罰時再後悔已沒有任何用了。不過,這樣說也決非鼓勵大家天天都聽新聞、苦學法律等世間知識,只是點明這些修學可以作為我們學佛的輔助,平時稍微涉獵一些就足矣。修行人還是應該以聞思修行為主,這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與職責。一旦胸懷極寬廣,具有廣大見識時,方能位列正人中,是故廣見極為要。通過長期的廣學多聞,一旦自己的胸懷如大海一般寬廣無比,且具有廣大知見,此時方能使自己位列正人之中,所以說廣見多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比如我們初學佛時,剛剛學到一點佛法的皮毛,往往就會認為佛是實有的,並祈禱實有的佛能賜予自己實有的加持;又或者認為學佛只可以使自己打開世間智慧之門且不受病苦等,這些觀點都可謂眼界極為狹窄。等受了五戒之後,有些人又會對身體之造作非常重視,但對於自己的心卻一點兒也不照看,還覺得自己持戒精嚴,但實際上這只是執持名相而已,對於開遮持犯等方面根本不能從本質上搞懂。不過由於聞思逐漸深入,對從顯宗共同到密宗不共之觀點逐漸了解後,才像站在高山之上俯瞰群山一樣,把九乘教法瞭然於胸,同時對下乘法門也絕不會輕視,對任何宗派都不會誹謗,這才算了知了佛陀教法之圓融無礙。具有如此廣大見識之時,方可算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那時他的一切行為都會如法而行,絕不會違規違矩。所以說廣見在佛法修證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具有智慧者,考慮長遠之利益,平時目光極遠大,發起廣大殊勝心。因為有廣見故,所以具有智慧之人,不會只著眼於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會把長遠利益放在考慮的首要位置。他們的目光極為遠大,也就是說較常人看得更為高遠,目標亦更為宏闊。他們還發起廣大殊勝之菩提心,力求滅盡往昔所造惡業,誠心希求最究竟快樂之佛果。而一般愚笨之人,只知考慮當下利益,今天有了幾個錢就開始肆意享受,根本不為明天打算。又或者年輕時放縱輕狂,只要有吃有喝,哪怕去偷盜也心甘情願,從不為未來作打算,正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千秋與萬代。」對稍有智慧者而言,他們不僅僅要考慮現世,同時還要為自己來生的去處作好準備。正因為此類人深信因果,知道造惡業會去三惡趣感受痛苦,所以他們才精進於行善止惡、嚴持戒律,絕不會為當下的微利而精勤造作。故我們也應高瞻遠矚,且發起廣大殊勝之心,並努力成辦自他究竟之利。狹慧目光短淺者,成辦自他之諸事,雖為精勤果極小,猶如孩童造土房。智慧狹窄、目光短淺之人,在成辦自己或他人的一些事情時,雖然非常精勤、賣力,但所取得的成果卻很少,猶如兒童們造土房一樣,收效甚微。比如若因擔心地上沙石傷害腳部,淺慧者就會非常精勤地以地毯去鋪滿整個大地;而有智者卻只把一塊地毯墊在腳底,就可以不受傷害。如是無智之人,目光短淺,雖為了後世之安樂而廣行善事,但因無善巧方便故,所以所造善業只能一次性成熟果報;而有智者卻以菩提心攝持善業,結果使此善果乃至獲得無上菩提之間生生世世都可享用不盡。淺慧者之所作所為就猶如孩童花了很長時間建起的土房一般,一股大風或一陣大雨便可將其毀壞無餘。因此說我們何時何地都應以希求智慧為主,若具智慧,則極易成辦諸法。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問智者,當閱智者諸論典,思維愚智之差別。或許多數問題自己都能夠以智慧了知,但我們畢竟不是一切智者,所以還是會有些問題搞不清楚。對這些問題就應該向其他有智慧者虛心討教,並經常閱讀智者所造論典,思維愚者與智者之間的差別。智者具有深廣的智慧,他們對很多事物、問題都能從各方面進行觀察,因而得到的答案亦較為圓滿。尤其在知識積累方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碰到不懂的地方馬上就會向其他智者詢問或探討,不恥下問是其在做學問方面非常突出的一種美德。而一般淺慧者卻不懂裝懂,不願向他人請教,深恐這樣做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因他們認為請別人解答問題實在是一件令人羞恥之事。其實這種態度只會被智者恥笑,並更加顯露出愚者的醜態。在《格言寶藏論》中列舉了很多愚者與智者的差別處,欲了知者可自行學習此論。愚者喜歡看一些凡夫以自己的分別念寫出的世俗雜書,覺得這些東西很相合自己。而智者卻經常看一些所立之論相合實際真理的論典,一方面藉以增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智慧;一方面又可以從中探得人生、宇宙的奧秘。我們理應經常思維智者與愚者的差別之處,並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為智為愚:若為智者則應更加增上智慧;若為愚者,則應從此以後收回自己的愚者之相,同時調伏自己的盲目傲慢心態,並經常向智者們請教,閱讀他們闡發精闢的論著,且隨學智者之行為。這樣一來,總有一天,自己也可以逐漸步入智者的行列中。如此行持則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長,若其智慧愈增長,高尚行為亦隨增,高尚行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其後年月日時中,自己獲得大進益。如果依靠上面所說的方法,諸如閱讀智者之論典、向智者請教等如理行持,則自己的智慧自然而然就會愈來愈增長。如果智慧愈來愈增長,其道德品質亦會隨著增上。高尚行為愈加增上,則出世間之功德,諸如現見本尊、生起出離心、菩提心、證悟法性等,甚至包括世間之名譽、福德等皆會自然而然地生髮增長。從此之後,因為具有大智慧的緣故,所以一年會比一年、一月會比一月,甚至一天都會比一天更超勝,自己日日夜夜中都能獲得很大的進步與利益。天才畢竟是少數人的專利,大多數人還得依靠精進勤學才能得到智慧。世人之所以造惡業、損害眾生、行為惡劣,就是因為沒有取捨之智的緣故;若具有智慧、明了取捨,則不會再繼續造作惡業,因為他明白惡業只會使自己在今生來世遭受更大的痛苦。而高尚的行為、善法,如放生等,則可使自己於今生後世感受眾多的安樂。所以智慧增上,其高尚行為亦會隨之增上;若高尚行為增上,則其福德就會像夏天的泉水一樣,東一處、西一處地日夜不停地從地下汩汩湧出。由此可見智慧極為重要,一切功德皆從智慧而生,而智慧則依靠精進而來。知道此理後,希求智慧者理應日日夜夜精勤不懈地學習智者之論典。於此世間萬物中,更無如己之愛重,若不思維己過德,則與禽獸有何異?於此世間萬事萬物當中,對任何事物的態度都不會像對自己身體那般愛重;如果不思維自己的過失與功德,則與禽獸又有何異?凡夫從無始以來一直貪愛自身,對自己非常愛重。總體而論,眾人對任何事物的貪執都沒有超過對自身的執著程度。一般人都是美食自先享、錦衣己先穿,很少將自己的心愛之物先用以滿足他人,只有少數人能割捨所愛、施與他眾。不過,一旦情況緊急並已涉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危,那就要另當別論了。平時無事之時,有些人也許會對父母妻兒、親朋好友信誓旦旦、發願捨身保護;但真正到了性命交關之時,又有幾人能履行承諾?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自顧其命,無暇考慮父母妻兒之安危,更談不上捨身救護了。話又說回來,即便是愛護自己,在方式上亦有智愚之別。智者與愚者的差別很多,其中之一即在於是否善加觀察自己的過失與功德。有智之人,歷來都重視省察自己的功與過,從而力求減少乃至杜絕過失並增上功德,如是則可善護其身;如果不思維、觀察自己的得失功過,一切事情皆隨心所欲而行,此種作為與那些愚痴之旁生又有何差別呢?如鳥雀整日嘰嘰喳喳,得到一些剩米粒都能讓它們歡呼雀躍不已;而氂牛等動物亦復如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甚至在遭到屠殺之際都不自知。作為一個人,如果不知觀察自己之功過,那又如何保護自身免遭損害呢?真實愛重自身之人,應常以正知正念來審視自己的行為,了知自己的功德與過錯,並行持正士之行,如是才能算是有智者。乃至營商諸瑣事,亦需問他及自察,一生所取所舍事,不問不察豈非蠢?如果對於營商等瑣碎之事,尚知仔細觀察並詢問他人,但對一生中所應取及所應舍之大事倒反而既不詢問別人亦不自行觀察,那豈非徹頭徹尾的蠢人?稍有智慧者,對於世間一些沒有很大意義的小事都知道要向他人諮詢,同時自己也會認真加以觀察,比如欲開商店做買賣者,他會首先到市場上向一些比較有經商頭腦的老闆打聽行情:諸如市場上哪些貨物走銷、哪些滯銷,以及進貨渠道、經營此類商品需辦理的相關手續等等。有的還會請看相士占卜打卦,預測此次經營是否順利、能否賺到大利潤等。除此以外,他自己亦依靠自身智慧反覆觀察,甚至對經營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也預先作了周密安排、防範。而作為佛教徒,如果對於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即在學佛過程中應如何抉擇因果、行持哪些善行、捨棄哪些過失等,既不向智者詢問,自己也不作任何周到觀察,那又如何能去除過失、獲得功德呢?如是之人豈不是很愚蠢嗎?他們就像某些旁生一樣,吃飽喝足後只知躺倒大睡,一生中渾渾噩噩,究不知生死為何物。故大眾理應依止具相善知識,且明了取捨之事並精進行持,萬勿空耗人生。無過之士雖少見,若於過失知為過,則能斷彼所作故,將成猶如離雲月。無有過失之士雖極為少見,但如果對於過失能知其為過,那就能夠斷除過失;此時之行者也將會如離開烏雲之明月般,成為整個世間之莊嚴。在此世界上,恐怕難以找到斷證功德圓滿有如本師釋迦牟尼佛、亦無有任何過失者!以世間人所崇拜者為例,別人眼中滿身光環的他們其實亦有種種過失,比如郭沫若,儘管多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做出過巨大貢獻,但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卻是舉世公認的他一生中的一大敗筆。再比如某些活佛、堪布雖智慧超人,行為也非常如法,但如果細究起來,還是會在他們身上發現一些小過失。對我們來說,如果大家都能知道自身的種種不如法之處,那就有可能自我反省並斷除過失。比如出家人若未曾學過戒律就很容易毀犯戒條,一旦學習了戒律,就會明白自己從前所犯過錯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從此以後即可有意識地避免再犯類似錯誤。有人也許會問,過失為什麼可以斷除?因為過失乃造作之法,並非與生俱來,從根本上講,它的本性依然是無常,所以才可以加以改正並超越。比如有些人原本嗔心很大,但通過學習經論,他們了知了嗔心的過患,從此即自覺地時時提醒自己勿生嗔恨。如此行持之後,漸漸便可斷除嗔心。此時之心性就如月亮破雲而出,擺脫雲層的遮蔽後定能放出清涼之光。不僅嗔心可改,別的毛病也可當下或漸次斷除。《親友書》中就曾講過,當年的難陀尊者剛開始時因貪心很大而不願出家、更不肯嚴守清凈戒律,後依佛陀之加持得以參觀天宮與地獄,因之才對輪迴徹底生起了厭離心,然後便開始精進修持,結果終證阿羅漢果位。所以大家都應知過改過,以使自己的行為漸趨高尚。圓滿諸德雖罕見,若於功德生欣樂,且於彼德常串習,則將成為具德者。圓滿一切功德者雖然罕見,然而若對於功德生起欣樂之意,且常常串習彼等功德,這種修行人也將成為具功德者。世間中能圓滿一切功德、十全十美、無有任何缺陷者,唯有三界怙主釋迦牟尼佛才堪充任。除此之外,於此世間中恐怕極難找到這樣的完美者。很多大善知識、高僧大德,儘管內證功夫、境界已與佛陀無二無別,但在顯現上,雖然各方面功德都較圓滿,不過若與佛祖相較,還是有稍許缺欠及不圓滿之處。我們藏族有句俗語:「無過之人找不著,無節疤樹尋不到。」但這絕不意味著大家可以放縱自己的過失,而是說我們對於自己的缺點應生起厭離心,對他人的功德要生起欣樂意,如是作為方能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但有些人在見到自他所犯的過錯後卻無動於衷、淡然處之,對之根本沒有生起絲毫的厭煩心;而對於那些喜歡聞思修及具有高尚行為者,他們又不以為然,沒表現出什麼親近感或隨學的慾望、舉動。這類人都是些愚昧無知之徒,其行為、智慧肯定不會有任何進步。由於智慧的差異,不同人在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大不相同。有智者說的話語往往與真理相合,因而人人都樂聽其言,並希望他能多講一些道理。在對他的言行深表欽佩、嚮往的同時,眾人亦願效仿其行為。但愚蠢之人則說話啰嗦,且所言大多為無意義之綺語,旁人亦不願聽,希望他少說為佳,最好閉嘴不言。他們的行為也多不如法,因此常受眾人指責。所以愚者的言行為眾所厭,智者的言行為眾所樂。我們雖然難見圓滿諸德者,但如果對於智者的功德,如精進聞思修、能背誦很多經論、理解眾多甚深教言等生起欣樂之心,則自己雖暫時不具有此等功德,但只要數數向此方向串習,久而久之,自己也必將具足這些功德。做任何事串習都很重要,如果自己稍有一些智慧,但卻就此止步、不再深入學習以使之增上,則此智慧日後定會被各種違緣摧毀。所以我們應希求智者之賢善行為與智慧,且數數串習,這樣定會逐漸成為具德者。我們當中的一些道友,非常重視功德的養成、增上,他們常常行持種種如理如法之事以積功累德。若其能長期如是,日後必成高僧大德。若於過失不知錯,爾時彼人常犯錯,如是重蹈覆轍者,則滅前有之諸德。如若不認識自己所犯的過錯,此時必會常常犯錯;如是重蹈覆轍之人,則會滅盡以前具有的諸種功德。有些人比較愚昧,分辨不清過失與功德,往往將功德看成過失,真正的過失卻又當成是功德。比如末法時代的很多眾生,因不懂佛法,故常將學佛看成是愚夫愚婦之舉,認為只有那些在世間混不下去,甚至連吃飯都很困難的人,才會出家學佛;又或者認為出家人可能是一時糊塗,才致走錯人生路。相反,愚者對殺生等惡行,反認為如此行持頗有大丈夫氣息,殺害別的眾生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至於藏族人中亦有少數人染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若家裡有兩個兒子,他可能會讓比較聰明的兒子作在家人,而讓比較愚笨、懶惰的兒子去出家,因為這個笨兒子給家裡帶不來預期的好處。這完全是一種顛倒、錯亂的做法,因連在家人都做不好又怎能成為好的出家人呢?故明智者應把有智慧的子女送去出家,如是才能對佛法有所助益,父母也會因此而享有很大的福報功德,同時也會獲得他人的恭敬、讚歎。世間人大體如此,經常認不清過失,不知道是對是錯,因此他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如此行持下去,這樣一來便會常常犯錯,以致形成惡性循環。而不懂戒律的出家人,因不知其行為已與戒律相違,所以也不會改正錯誤,故而只能一路錯下去。如是未能改正先前所犯的過錯,而是一錯再錯,這就是所謂的重蹈覆轍。這類人將會越來越往下墮落,最終便會將以往精進聞思修等的功德完全滅盡。諸種過失之中最嚴重的就是生起大邪見,如是則對上師三寶亦會退失信心,且不再承認因果的存在,其戒律亦會緣於此邪見而全部失毀。不僅如此,來世也將因此邪見而轉生於地獄中,感受難忍的燒割之苦。出家人因其有袈裟披身,所以一般還不太會、也不敢輕易誹謗三寶,因此較難生起大邪見;而居士們的情況就大為不同了,他們與世人混雜一處,一旦生起邪見,便會毫無顧忌地公開誹謗三寶,所以居士更應注意照看好自相續與言行。我們一定要認清過失並懸崖勒馬,萬勿使自己重蹈覆轍;應恆時觀察自己的三門,勿使其被過患染污。修習功德越增上,如是過失越減滅,處事渾噩不觀察,雖經百年無長進。修習可使自己的功德越來越增上,如是則過失便會越來越減滅;若處理事情渾渾噩噩不知觀察,那麼即便活過百歲,也不會有任何長進。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一個增長功德、滅除過失的過程,通過聞思佛法,如果能了知貪執世間之過失並進而生起出離心,此功德就足以令自己減少對世間八法的貪執;若能生起大乘菩提心,則可滅除自己以往所造惡業。如是天天修習出離心、菩提心等,自己的功德決定會愈來愈增上,過失定會日漸減少。就拿某些寂靜道場上的道友來說吧,剛到某個道場上時,他們中有的貪心比較重,有的嗔心比較大,有些則瘋瘋癲癲根本不注重自己的行為威儀。但因其上師的諄諄教誨,再加上自己的精進修持,如今,他們的貪嗔等煩惱大半得以減滅,行為也變得比較如法。在對治過失時,不要奢望一天當中就能使自己的行為有很大改變,不過只要精進不懈、持之以恆,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收效便會一點點浮現出來。因為過失與功德就如水火般直接相違,不可能同時並存於一個人的相續中。同理,智慧與煩惱也不可能並存,當智慧愈來愈增上時,煩惱肯定會愈加減少;若無有智慧,煩惱定會更加熾盛。《佛子行》中亦如是說道:「離惡境故惑漸輕,無散亂故善自增,凈心於法生定解,居於凈處佛子行。」這首偈頌明確告訴我們:到寂靜的森林中去修行,聞思修等功德即會增上,煩惱定會隨之而逐漸減輕。如果渾渾噩噩地待人處事,那就像處於無記狀態中一般好壞不分,整日糊裡糊塗。這些人不知觀察過失與功德,每日只知吃喝玩樂,閑散度日,從不知奮發有為為何物。這樣的生存即使超過百年,也不會令人取得任何長進,更得不到點滴功德。我們這裡也有少數這類稀里糊塗之輩,他們到學院已經五、六年了,雖也聽了不少經論,但卻從不認真思維法義,如今且不說精通五部大論了,他們可能連五種智慧都不知所指為何!如此空耗時光,真令人為之扼腕嘆息!正如《水木格言》所云:「沉在水中之石頭,即便浸泡一百年,石頭裡面終是干。」所以我們應精進聞思修行,增上自己的功德,勿使人身無義空耗!若自相續增學問,昔過己者成同等,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終獲得極無上。若自相續持續不斷地增長學問,那麼那些昔日超過自己的人就會漸漸被自己追上,自己就可以與他們並駕齊驅;而往昔與己等同者如今就會落在後面,如此發奮追趕下去,自己最終必將獲得極無上之位。如果非常喜歡學習,且具有精進力,那麼相續中的智慧、功德與學問等就會越來越增上。這樣發展下去,一些在智慧、功德等方面過去超過自己的人,如今就會與自己平等無二。比如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學習藏文,剛開始時有人學得很好,時間不長便已基本掌握了拼讀,於是便自認為現在已大略搞懂了藏語,能隨便讀誦藏文了。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後,此人就開始懈怠不前。而原先比此人學得差的一些人,由於精進努力、拚命追趕,結果最終竟後來者居上,反而超過了那停步不前者。再比如有些人雖然學佛時間較長,但卻未曾通達佛法大義;有些人雖然聞思的時間並不長,不過卻能精進修學,因此不但在短時間內背誦了很多經論,而且對佛法也生起了一定的信解,他們的修學層次就可謂已超過了前者。所以學佛不在時間早晚,而在於精進及好學與否,正如往昔釋迦牟尼佛因為精進而先於彌勒菩薩成佛一樣。故我們理應經常觀察,並隨學好人之行為,摒棄壞人之言行。如是日日不輟,相續中的功德自會增上,以前智慧、功德等與己等同者,自己日後定能反居其上;如是再再精進而學修,最終必會獲得極無上之智慧與功德。學問本無主人,誰精進誰便會獲得的更多,所以我們應精進求取智慧與學問。若自相續增過失,猶如陡山之流水,彼等下墮勢難擋,向上牽引無可奈。若自相續徒增貪心、嗔心等煩惱或其它一些過失,如對上師三寶進行誹謗、妄說出家人之過失以及不信因果等,那麼此等人將會很快墮落、下滑,就猶如陡山泄水一般,其勢誠可謂勢不可擋,想把他再牽引上來怕已很難做到。可能很多人都觀賞過瀑布,其下流之勢非常兇猛,湍急水流瞬間即可直抵山下。藏族有句俗語說得好:「上去需要三年,下去只要三天。」此中含義即是指要對上師三寶生起信心,或者獲得一些功德,抑或想要精通一門學問,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相續若被一些過失染污,自己好不容易才生起的一點信心剎那間即可被摧毀無遺。比如欲做一名如法修行的出家人,首先就要學習戒律、威儀,並用很長時間逐步改正自己以往的過失與不如法的行為,這的確不易。但如果不想做出家人的話,只要脫下僧衣,換上一件在家衣服,馬上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在家人。所以想學好很難,而學壞卻很容易。並且只要開始了向下墮落的趨勢,如果不痛下決心、迅疾改過,則此下墮之勢必將無法挽回。如有人在生起煩惱時,嗔心之火當下根本無法壓制,他人怎麼勸都無濟於事,此時即便對他宣講再多的佛法道理,他也聽不進去,其相續此刻已完全被嗔恨佔據,這些都是相續已被過失所染的後果。因此欲斷除過失,不使自相續增上過錯,平時就應謹慎觀察並約束自己的言行。是故凡欲自利者,應當恆時精進行,斷除自續之過失,增長極大之功德。是故凡欲利益自己者,應當恆時精進行持,力斷自相續中的過失,且不斷增長極大的功德。大菩薩為了利益自他尚需披著精進鎧甲,行持六度萬行,與煩惱之敵作戰,我們若欲利益自他,亦應隨學聖者如是之行,時時刻刻不忘精進修持,以斷除自己之過。談到斷除過失,首先就要運用智慧分析自己到底錯在哪裡,然後就應尋找相應的對治方法,方法找到後依之行持即可斷除此過。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審慎觀察自己的三門所行:身之行為是否如法,口之言語是否如理,心念是否隨貪嗔而轉。若不詳加觀察,很容易就造下過失。斷除過失後,還應使自己的功德日益增上。不過,不論斷除過失還是增上功德,都需要具有智慧,並且精進修行,如此方可成辦所欲所求。所以大家應恆時希求無垢之智慧。彼亦了知取捨要,故當歡喜諸正士,及與正士之論典,恆常精進而修行。彼等亦了知取捨之要點,故應歡喜一切正士以及正士所著論典,且恆常精進不懈地修持。彼等必須了知取捨之法則:哪些事可以做,哪些行為不可以學,如是準則在諸高僧大德的論著中皆有宣說,所以我們應當對高僧大德等正士生歡喜心。一般人對高僧大德往往很害怕,不敢接近,這其中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自己的很多行為都不如法,有很多過失,因深怕受到智者們的指責、批評,所以才不敢親近他們。但這些人卻非常喜歡與愚人交往,因愚者的行為與自己很相近或者說臭味相投,在他們面前絕不會顯露出自己的過失。這其實是一種愚痴的行為,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話,我們永遠也別想斷除自己的過失。所以應歡喜親近高僧大德,並隨學其善妙之行。同時對高僧大德們以智慧所造的論典也應生起歡喜心,且經常聞思,比如對無垢光尊者、薩迦班智達以及麥彭仁波切等真正的高僧大德所造的論典,就應反覆研習,以增進自己的智慧。同時不看或少看世間人那些以分別念所寫的宣洩貪嗔等煩惱的無意義之書,大家都應如是精進修行。總之,不論在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方面,如果想要功德圓滿,那就必須具有智慧,否則絕對一事無成。故眾人理應精進求取智慧。以上已將有關智慧之內容宣說圓滿。
推薦閱讀:

才為反助日言論道歉 趙志勳:只有綠營意識型態才正確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智慧言論
《金匱真言論篇》第拾壹講廣播版文字稿(下)(-厚朴中醫學堂-搜狐博客

TAG: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