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語音診療 五音——宮商角徵羽

《黃帝內經》中的語音診療

一.《黃帝內經》中的語音診療內容

《黃帝內經》中唯一提到五聲的是《素問. 針解》「人發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哪么五聲到底是什麼呢?《說文解字》音字的解中說道:「宮商角徵羽聲」。《素問. 金貴真言論》關於五音的注中說:「角,木聲也;徵,火聲也;宮,土聲也;商,金聲也;羽,水聲也。」《素問. 五常政大論》在論述不足時的運氣中講了其聲角商…其聲徵羽…其聲宮角…其聲商徵…其聲羽宮。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字的語聲。歷史上樂器的發明要晚於語言很久,故我們認為五聲的出現要早於五音。2.五聲與五臟相應《黃帝內經》中有四篇文章記述了五聲與五髒的對應關係。它們是:《素問. 金貴真言論》、《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素問. 五常政大論》和《靈樞.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註:由於當時音與聲常混稱,故此四處的音實為聲)。具體對應關係是角—肝;徵—心;宮—脾;商—肺;羽—腎。3.五聲與五音六律相應——通經絡《素問. 脈要精微論》說:「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素問. 針解》說:「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五聲應五音六律」。它們的中心意思是說五聲和五音相應(頻率相同),因此它們都具有誘發相應經絡感傳的功能(五音誘發經絡感傳後述)。

4.五聲調式不同誘發的經絡感傳不同

如上所示五聲不但可以誘發五音所能誘發的經絡感傳,亦可誘發六律所能誘發的經絡感傳(「五聲應五音六律」)。具體的方法是:人聲應音,即平聲應五音;人陰陽合氣應律,即上聲和去聲應六律。

5.五聲的變化可以診斷臟腑經絡的病變

《素問. 五臟生成》說:「五臟相音,可以意識」。註解中說:「音,謂五音也。夫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宮,肺音商,腎音羽,此其常應也。然其互相勝負,聲見否臧,則耳聰心敏者,猶可以意識而知之。」在《素問. 五常政大論》中具體的介紹了五臟偏虛時的聲音變化情況:肝虛——其聲角商;心虛——其聲徵羽;脾虛——其聲宮角;肺虛——其聲商徵; 腎虛——其聲羽宮。6.語音及相關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記載《靈樞. 憂恚無言》介紹了人發音器官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如:「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氣分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也。此文也同時講述了人猝然無音的病理機制是:「寒氣客與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7.語音診療的發展從現在已知的語音診療內容(如:六字訣、數字療法和詩療等)看,與臟腑經絡相關的語音並不只有五聲。研究結果認為幾乎所有的漢字發音都與人的臟腑經絡相關,特別是十二經脈。但由於漢字的發音是由聲母和韻母幾部分組成的,它們均可單獨的影響人的臟腑經絡,所以許多漢字的發音可以先後引發一至三條經絡的感覺傳導。將這一研究成果用於詩療和治療歌曲的創作和應用,那是最理想的事了。二.《黃帝內經》中的樂音療法內容1.樂音現代音樂理論認為:「樂音是物體(多為樂器)震動狀態規則的音;《說文解字》音字的解中說道:「絲竹金石匏革土木音也」。因此,這裡的音就是指樂音。2.《黃帝內經》中的樂器在《黃帝內經》中提到了幾種樂器,如:《素問. 玉機真藏論》說:「如按琴瑟弦」;《素問. 陽明脈解》說:「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3.《黃帝內經》中的標準音和標準器最原始的樂音標準音的確定方法是以臟腑經絡的共振來確定的。在《靈樞. 經別》中說:「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者也。」這裡是說五音、六律這些標準音都是與人的臟腑經絡相對應的,或者說是以正常人的臟腑經絡感傳來確定的。當然在發明樂器之初也曾用聲音來做標準,如《管子. 五行》說:「審核其聲,修十二鍾。」但是以上這些方法都有個體差異存在,特別是在病理情況下更為突出。所以當樂器發明以後人們便更推崇用樂器作為標準器,如:「竹管律」、「銅管律」、「均鍾」和「編鐘」等。4.《黃帝內經》中的樂譜《黃帝內經》中存有中國最早的樂譜形式,這就是只有五個音的「五音譜」和有二十五個音的「二十五音譜」。「二十五音譜」是五弦琴的樂譜,其中可以明確定位某音在第幾弦和第幾個音位;其中的指法只介紹了和弦一種,即現代的撮法。5.五音五音是中國正統的音樂源頭,它影響了中國音樂幾千年。五音是樂音,是在樂器發明以後才被發現的。因為這五個音與五聲一樣可以誘發出相應臟腑經絡的感傳,故使用了五聲的具體名稱。即:宮、商、角、徵、羽。《黃帝內經》中的音樂療法使用的正是五音體系,其基本觀點是五音與五臟相連繫。五音是最早的標準音。6.六律六律是五音之外的另一組標準音,它的特徵是與六腑和六陽經相連繫。六律的具體名稱沒有流傳下來,我們認為與五鐘的名稱相關。即《管子. 五行》中的青鍾、赤鍾、黃鐘、景鍾和黑鍾。五鍾加上大鐘即成為六律的標準器。7.古十二律《黃帝內經》中沒有提到古十二律的名稱,但有兩處提到六律與十二經脈相合。如:在《靈樞. 經別》中說:「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者也。」;在《靈樞. 九針論》中亦說:「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和十二經脈」。從以上可知六律與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的聯繫,這裡隱含了五音和大音(或稱太音)與後者的關係。這十二個能與十二經脈相連繫的樂音,根據其與經脈的聯繫性質可分成六陽律(與六陽經相連繫)和六陰律(與六陰經相連繫)。從樂音的經絡感傳實驗中可知六陽律和六陰律是兩個八度的樂音組,為了區別一個八度的十二律我們稱其為古十二律。8.十二律《黃帝內經》中也沒有提到十二律的名稱,但記有「律呂」、「姑洗」、「林鐘」和「黃鐘」等相關十二律的內容。十二律的經絡感傳實驗發現:除與十二經有關外,尚與奇經八脈和一些大絡脈相關。9.二十五音《黃帝內經》中有兩個流派的二十五音,都是琴屬樂器的樂音。其一是《靈樞》中的二十五音,其在古琴上的排列名稱如下:上徵 大羽 大宮 右商 大角上羽 左宮 鈦商 鈦角 右徵上宮 左商 判角 判徵 眾羽上商 左角 質徵 桎羽 加宮上角 少徵 少羽 少宮 少角其中五個上音是古琴的散音(上是散的通假字),四個少音是五弦上的音(少與小相同,指最細的弦),三個大音加一個右商(右是大的筆誤)是一弦上的音(大指最粗的弦),三個左音是除上音外左側的音,右徵,眾羽(眾是右的筆誤)和加宮(加也是右的筆誤)排在右側,判音兩個排在第三弦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判是一半的意思,指第三弦),鈦音兩個排在第二弦第三和第四列(鈦是連頸的手銬),桎羽和質徵(質是桎的通假字)排在第四弦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桎是限制足的刑具)。整理誤字後的排列如下:上徵 大羽 大宮 大商 大角上羽 左宮 鈦商 鈦角 右徵上宮 左商 判角 判徵 右羽上商 左角 桎徵 桎羽 右宮上角 少徵 少羽 少宮 少角試奏二十五音後,可以誘發出與《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基本相同的經絡感傳結果。其二是《素問》中的二十五音,其在古琴上的排列名稱如下:少徵 上羽 判宮 正商 太角少羽 上宮 判商 正角 太徵少宮 上商 判角 正徵 太羽少商 上角 判徵 正羽 太宮少角 上徵 判羽 正宮 太商其中「少」於小同義,是指古琴的尾側的散音;「上」古篆文是兩畫,這裡指第二列音;「判」是半的意思,指第三列音;「正」古篆文是四畫,這裡指第四列音;「太」與大同義,是指琴體寬大一側的第五列音。兩種流派的排法都把散音的五個樂音統一命名,因為這五個音只能使五臟及經絡共振,不能分成上下左右四部分;其餘的二十個音可以使五腑及經絡的上下左右分開共振。10.單音療法《黃帝內經》中沒有提到具體的單音療法,但是根據某音與某經的對應關係可以用某音治療相應臟腑及經脈陽氣的虛症。11.雙音療法《黃帝內經》中有兩處記載了古琴的雙音療法。其中《靈樞. 五音五味》的頭三段中,以第二段為正確;而第一和第二段比較混亂。根據其基本意圖是用兩個同經不同位(同名經絡的上下左右位置)的樂音進行和弦,進而能加強其中一條經絡共振效果的分析,我們進行了和弦的排列組合,統過實驗和指法優化現已基本完成了原文的復原工作。另一處的雙音療法在《素問. 五常政大倫》中。實驗中發現雙音療法的共振效果明顯增強了三. 《黃帝內經》中的音樂療法將一組治療樂音先後奏出便可以成為一首治療樂曲,在《素問. 五常政大倫》中便有幾例。如:對於「委和之紀」的肝膽偏虛的病人,可以用少角和判商和弦、上角和正角和弦、上商和正商和弦來治療。《黃帝內經》還給出了可以用於音樂情志療法的原則。如《素問. 五運行大論》中說:「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在《黃帝內經》的時代是可以產生能改善人情志的樂曲的,如《呂氏春秋. 精通》說:「鍾字期夜聞擊磬者而悲」。

五音——宮商角徵羽宮商角徽羽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決音)、徵(讀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宮】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do音。「宮」音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國語·周語下》曰:「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禮記·樂記》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宋張炎《詞源·五音相生》亦曰:「宮屬土,君之象……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施始生,為四聲之綱》。」宮調(式)又為眾調(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謂之「調高」而言。《隋書·音樂志》云:「每宮應立五調」「牛弘遂因鄭譯之舊,又請依古"五聲五律』旋相為宮:"雅樂』每宮但一調,惟"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此所謂「宮」,與「均」通。有以宮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宮七調第一運正宮調,……第六運仙呂宮,第七運黃鐘宮。」張炎《詞源》亦曰:「十二律呂各有五音,演而為宮為調……黃鐘宮(均):黃鐘宮(調式)、黃鐘商(調式)、黃鐘角(調式)、黃鐘變(變徵調式)、黃鐘徵(調式)、黃鐘羽(調式)、黃鐘閏(閏宮調式)。」【商】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re音。「商」音為五音第二級,居「宮」之次。古人認為,「商,屬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入聲商七調」。【角】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mi音。「角」為五音之第三級,居「商」之次。古人以為,「角屬木,民之象」。有以角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上聲角七調」。在古代的調(式)中,有以角音為調之角調,或有以閏宮為角之角調。【徵】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sol音。「徵」為五音之第四級,居「角」之次。古人以為,「徵屬火,事之象」。有以徵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羽】五音之一。通常相當於今首調唱名中的la音。「羽」為五音之第五級,居「徵」之次。古人以為,「羽屬水,物之象」。有以羽音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如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中的「平聲羽七調」。【變徵】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史記·荊軻傳》曰:「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宋人亦有稱變為閏,曰閏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fa);也有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當於fa),又《隋書·音樂志》引鄭譯與蘇夔俱雲「今……"清樂』黃鐘宮(均)以小呂(仲呂)為變徵」。有以變徵為主音、結聲構成的調(式)名。《隋書·音樂志》記載,蘇夔曰:「每宮(均)應立五調(式),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式)為七調(式)。」鄭譯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均)須立七調(式)。」眾人從之。在宋張炎《詞源·八十四調》十二宮(均)下,皆有七調(式),列「變徵」之「調式」。【變宮】古音階中的「二變」之一。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宋人有稱其為「閏宮」者。在十二律,有指較宮音下一律之音(相當於si),如《後漢書·律曆志》云:「黃鐘為宮……應鐘為變宮」;亦有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當於bsi),如《晉書·律曆志》雲「清角之調(音階)以姑洗為宮,……太簇為變宮」。有以變宮為主音為結聲構成的調(式)名。「宮商角徵羽」這五個名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代的天文學,即是從二十八個星宿的名稱而來的,如「宮」來自二十八星宿環繞的中心——中宮,其他四音來自不同的星宿名稱,這是「天文說」;而有的研究者說:它來自古人馴養的畜禽,說「牛、馬、雉、豬、羊」五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和「宮、商、角、徵、羽」近似,這是「畜禽說」;有的研究者說:它們來源於古代氏族的圖騰,這是「圖騰說」;而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說宮音代表國君,商音代表萬民……這是「君臣說」。不論是「天文說」、「畜禽說」、「圖騰說」或「君臣說」,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給音樂塗上了一層或神秘、或樸素、或帶有封建主義倫理觀念的色彩,表達了中國先民的不同的音樂觀念。《孫子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律曆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繫。《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了宮為土、征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係。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於東方而左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曆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而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本於先天八卦之序。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於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從樂器的分類認識五音:周代的樂器分類是以製造材料為根據,即所謂的八音。這八音是金(如鍾、鐓、鐃等)、石(如磬等)、土(如塤、缶等)、革(如鼓、〈革+卑〉等)、絲(如琴、瑟等)、木(如〈木+兄〉、〈吾+收的右半邊〉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管、龠、簫、篪等)。我聽完宮商角徵羽的錄音資料時,我覺得可以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區分,當聽到鼓音時,心臟隨著鼓點而感到築築而動。我認為應屬土,子能令母實,鼓音使做為土之母的心會因之而實而築動。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而在戰爭中要進攻時會擂起戰鼓,為什麼?土克水,水在五行中屬腎,主恐驚,故鼓能減少土兵對戰鬥的恐懼而鼓舞土氣。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也從側面說明這一點。所以我認為鼓音當為宮,而在敵人敗退後,為了防止自己的軍隊盲目追擊中了敵方的埋伏,故鳴金而收兵,金為收斂,金應該為鑼,鍾,或鈸之類金屬樂器,應為商。角應為竹木樂器,如笛,鳥鳴等聲音,聲調較高而婉轉,晨間陽氣升發,聽到鳥鳴時,會感到心胸舒暢,緩解你的憂思。在聽到竹笛的聲音時。也會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聽到二胡,馬頭琴等弦樂時,或聽到竽,蘆笙,簫的音樂,會感到有一種悠遠,愉快的感覺,能減輕悲傷和憂愁,我想當歸類為徵,屬火。羽當為流水的聲音或古琴,古箏之類樂器。可以使人寧靜,能對抗喜極氣緩,心神散漫不收。宮商角徵羽 所代表的姓氏宮商角徵羽五音姓氏宮商角徵羽土金木火水

商音:(五行屬金)

王.蔣.韓.何.張.戚.謝.柏.章.潘.葛.莫.烏.常.傳.康.賀.黃.姚.元.方.湯.花柳.雷.汪.狄.伏.成.茅.龐.項.祝.杜.阮.席.麻.賈.余.江.顏.徐.駱.樊.萬.盧慕.習.向.歐.葉.左.程.慶.過.楊.上官.令狐.俞.端木.軒轅.司冠.公羊.長孫

1.角音姓(五行屬木)趙、周、朱、孔、曹、金、華、俞、廉、樂、和、蕭、董、虞、裘、艾、弘、國、秋、高、郜、印、懷、候、宓、雍、淮、晁、荊、密、革、曲、葯、衙、申、號、岳、敬、曵、慮、劉、鄒。

2.徴音姓(五行屬火)錢、李、鄭、陣、秦、尤、施、姜、寶、雲、史、唐、薛、滕、羅、畢、郝、時、皮、齊、尹、祁、米、戴、紀、舒、藍、季、婁、鍾、蔡、田、支、淖、管、經、干、邊、郟、別、荘、瞿、連、官、易、慎、廖、真、祭、

員、智、晉、練、魯、辛、訾、聶、酈、宰、芮、甄、吉、石、單、鄧、賁、宣、丁、莘、聞、荀、池、卓、頼、咸。

3.羽音(五行屬水)吳、禇、衛、許、呂、喻、蘇、魯、韋、馬、苖、袁、費、於、卡、伍、余、卜、顧、孟、穆、毛、禹、貝、梅、盛、夏、胡、凌、繆、霍、扈、燕、茹、魚、古、廔、越、戎、袓、武、符、詹、龍、嬊、蒲、胥、宗、包、

龔、翁、羿、儲、汲、富、饒、塗、須、楚、來、旅、牟。

4.宮音(五行屬土)孫、馮、沈、嚴、魏、陶、水、彭、鳳、任、鄷、鮑、岑、倪、敖、明、計、談、宋、熊、屈、閔、童、林、丘、應、冀、農、晏、閻、充、容、暨、耿、冦、廣、闕、隆、仰、仲、宮、甘、景、幸、司、韶、薄、藺、屠、蒙、陰、欎、雙、貢、郁、麴、封、糜、松、隗、逄、桂、牛、勾、簡、空、沙、乜、鞠、豐、紅、游、權、公、鹿、酒、欽、粟、蹇、奄

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從言含一。凡音之屬皆從音。於今切

音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十一字一句。各本聲下衍也字。樂記曰。聲成文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宋本無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從言含一。有節之意也。於今切。七部。凡音之屬皆從音。

學詞百法·音韻

編輯大意

  一、音有清濁,韻分陰陽,學詞之法,音韻最嚴。本書廣徵博引,不特考其源流,正其是非,而尤注意於辨音叶韻之道,庶幾初學倚聲者,可無落韻失腔之病。

  二、詞之字句與詩不同。本書由漸而進,示以種種作法,兼采古人之警句詞眼以為模楷,俾學者得此,既無躐等之弊,又獲他山之助。

  三、金元而後,詞學日蕪。作者但知風華自尚,不復研究格律,遂使詞不合樂。本書有鑒於此,特將詞譜要訣詳細論列,並起、結、轉、折等法無不示以準繩,證以實例。學者不必考求他本,自有左右逢源之樂。

  四、詞之體制繁複最甚,詞之名目歧異尤多。本書於詞曲之分合,體制之異同,詞學之源流,調名之緣起,應有盡有,不憚詳述。學者細細翻閱,於填詞之學不難思過半矣。

  五、詞之派別,自晚唐以迄明清,何止數十百家?本書甄采各家精華,按時代之先後一一列入,而又略將其人之出處先為說明。學者得此,不但可以判各派之軒輊,且可以觀世運之興衰焉。

  六、詞之圓轉與拗僻,各調不同,本書所選,率皆詞林所習見者。於拗僻之調,概屏勿錄,蓋求其雅,不求其備也。

 

音韻

審辨五音法

  五音者,宮、商、角、徵(音止)、羽也。喉音為宮,齒音為商,牙音為角,舌音為徵,唇音為羽。昔人填詞度曲,字字須審其音之所屬,而後精研以出之,故能律協聲諧,絕無落韻失腔之弊。韻書云:「欲知宮,舌居中;欲知商,開口張;欲知角,舌根縮;欲知徵,舌拒齒;欲知羽,口吻聚。」此即審辨五音之不二法門,而亦學習填詞者所當注意也。夫學詞與學詩,雖有難易之分,而其注重音韻則一。南宋時有內司所刊《樂府混成集》,列舉各種詞曲宮調,當日填詞家莫不奉為圭臬。迨後,《混成集》失傳,好填詞者但依舊譜按字填綴,不復研究宮商,而詞律遂日漸廢矣。今欲學習填詞之法,不可不先審辨五音,至於辨別四聲,則已敘明在《學詩百法》第一則,茲不複述焉。

考正音律法

  古人按律治譜,以詞定聲,故玉田生平好為詞章,用功逾四十年,錘鍛字句必求協乎音律。音生於日,律生於辰。日為十母:甲乙,角也;丙丁,徵也;戊己,宮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辰為十二子:六陽為律,六陰為呂。一曰黃鐘,元間大呂;二曰太簇,二間夾鍾;三曰姑洗,三間仲呂;四曰蕤賓,四間林鐘;五曰夷則,五間南呂;六曰無射(音亦),六間應鐘。此陰陽聲律之名也。五音中,宮屬土,徵所生,其聲濁;商屬金,宮所生,其聲次濁;角屬木,羽所生,其聲半清半濁;徵屬火,角所生,其聲次清;羽屬水,商所生,其聲最清。六律中,黃鐘,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太簇,所以金奏讚揚出滯也;姑洗,所以修潔百物、考神納賓也;蕤賓,所以安靖神人、獻酬交酢也;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大呂,助宣揚也;夾鍾,出四隙之細也;仲呂,宣中氣也;林鐘,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肅純恪也;南呂,讚揚秀也;應鐘,均利器用,俾應復也;此陰陽聲律之說也。今欲使所填之詞,諧聲悅耳,則考正音律尤為所當之急務,試附圖如下:

  古者以宮、商、角、徵、羽五音為正調,變宮、變徵為變調,共為七調,乘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十二律,得八十四調。上圖以○為陽之符號,以●為陰之符號,外圍五音,系隔五相生;內圍律呂,則隔八相生。自黃鐘右旋,隔八而生林鐘,是宮生徵,陽生陰也;自林鐘右旋,隔八而生太簇,是徵生商,陰生陽也;自太簇右旋,隔八而生南呂,是商生羽,陽生陰也;自南呂右旋,隔八而生姑洗,是羽生角,陰生陽也;自姑洗右旋,隔八而生應鐘,是角生變宮,陽生陰也;自應鐘右旋,隔八而生蕤賓,是變宮生變徵,陰生陽也;自蕤賓右旋,隔八而生大呂,是由變徵還相為宮,陽生陰也;自大呂右旋,隔八而生夷則,是又由宮而生徵,陰生陽也;自夷則右旋,隔八而生夾鍾,是又由徵而生商,陽生陰也;自夾鍾右旋,隔八而生無射,是又由商而生羽,陰生陽也;自無射右旋,隔八而生仲呂,是又由羽而生角,陽生陰也;自仲呂右旋,隔八而生黃鐘,是又由角而生宮,陰生陽也。五音相生之道,至此周而復始,故知律呂之數雖有十二,而其為調實只有七也。

  如上所述,於考正音律之法不可謂不詳。苟學者不知其理,或知其理而不明其用,則將如之何?曰:是無傷也。夫聲音之道,出乎天然,吾人能於字之本音,分其輕重,辨其清濁,時時練習,讀之準確,則至下筆填詞之時,自不患其不協律矣。

分別陰陽法

  昔人所作之詞,皆以播諸管弦,故陰陽之分甚為重要。陰陽即清濁也,元·周德清論填詞之法謂: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辨聲之平仄,別字之陰陽;字惟平有陰陽,而仄無之;聲惟有平、上、去,而入無之,以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也。迨清初王鵕撰《音韻輯要》,始將上、去、入三聲各分陰陽,而合為八音,實則陰陽之分,只須先辨平聲,因平聲之陰陽,即可斷定上、去、入三聲之陰陽也。例如:「東」、「同」二字,同為平聲,而「東」字之音清而幽,陰聲也;「同」字之音濁而沉,陽聲也。「東」字之上聲為「董」,故「董」字為陰上聲;去聲為「凍」,故「凍」字為陰去聲;入聲為「篤」,故「篤」字為陰入聲。「同」字之上聲為「動」,故「動」字為陽上聲;去聲為「洞」,故「洞」字為陽去聲;入聲為「獨」,故「獨』字為陽入聲。作詞一調之中,陰聲字多則激越,陽聲字多則沉頓,必須相間用之,方能高下適宜。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學者不可不辨別之,今再略舉數例於下:

  ┌──────┬─┬──────┐  ┌──────┬─┬──────┐  │      │ │      │  │      │ │      │  │ 陰  聲 │ │ 陽  聲 │  │ 陰  聲 │ │ 陽  聲 │  │      │ │      │  │      │ │      │  ├──────┼─┼──────┤  ├──────┼─┼──────┤  │ 東董凍篤 │ │ 同動洞獨 │  │ 江講絳覺 │ │ 陽養漾葯 │  │      │ │      │  │      │ │      │  │ 居舉鋸菊 │ │ 魚雨御玉 │  │ 真軫震織 │ │ 人忍潤入 │  │      │ │      │  │      │ │      │  │ 歌哿個谷 │ │ 羅裸邏陸 │  │ 家假價甲 │ │ 麻馬罵襪 │  │      │ │      │  │      │ │      │  │ 鳩九救擊 │ │ 尤有宥亦 │  │ 侵寢寖戚 │ │ 尋靜凈寂 │  └──────┴─┴──────┘  └──────┴─┴──────┘

剖析上去法

  上去二聲,其音絕然不同。上聲輕清而高,去聲重濁而遠,而在曲調中則反是。調之高者,宜用去聲字;調之低者,宜用上聲字。故詞中逢上、去二聲連用之處,用去、上者必佳,用上、去者次之。學者須剖析清楚,用之得當,而後所填之詞方能抑揚有致矣。茲試舉詞之注重上、去二聲者一闋以為例:

    花 犯  梅花    周邦彥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清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共宴喜。更可惜雪中高士,香篝薰素被。  今年對花太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憔悴。凝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脆圓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洒,黃昏斜照水

  上詞前段第一句「粉」字,必用上聲;第二句「照眼」二字,必用去上;第三句「舊」字,必用去聲;第五句「凈洗」二字,必用去上;第六句「麗」字,必用去聲;第七句「勝賞」二字,必用去上,「倚」字必用上聲;第八句「宴喜」二字,必用上去;第九句「更可」二字,亦必用去上,「士」字必用上聲;第十句「素被」二字,必用去上。

  後段第二句「有恨」二字,必用上去;第三句「悴」字,必用上聲;第四句「望久」二字,必用去上;第六句「旋」字,必用去聲;第七句「見」字,亦必用去聲,「薦酒」二字,必用去上;第八句「浪里」二字,亦必用去上;第九句「但夢想」三字,必用去去上,「灑」字必用上聲;第十句「照水」二字,必用去上。

  此調凡上去聲之必須遵守者,共三十四字,學者宜奉為圭臬也。

檢用詞韻法

  詞之用韻,觀似較寬於詩,實則較嚴於詩。蓋詩韻只分平仄,而詞則於平仄之中,又分上去入三聲。入本無聲,故可平、可上、可去。若夫上、去二聲,則各有其特立之獨質也。今欲學習填詞,不可不先知用韻。詞韻平聲獨押,上、去聲通押,入聲亦獨押。雖間有三聲通押者,然不多見。清初沈謙嘗取《詩韻》,分合而成《詞韻略》一書,至今填詞家皆慣用之。此外,又有戈載之《詞林正韻》、李漁之《詞韻》四卷、許昂霄之《詞韻考略》、鄭春波之《綠猗亭詞韻》、謝天瑞,胡文煥之《文會堂詞韻》、吳烺、程名世諸人之《學宋齋詞韻》,類皆詳略不同、寬嚴各異,而要以沈氏之《詞韻略》為最善。沈氏之本,取證古詞,考據甚博,統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因入聲無與平、上、去通押之法,故又別為五部,共十九部。今列其目於後:

第 一 部 (平)一東二冬通用     (仄)(上)一董二腫(去)一送二宋通用第 二 部 (平)三江七陽通用     (仄)(上)三講二十二養(去)三絳二十二漾通用第 三 部 (平)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用     (仄)(上)四紙五尾八薺十賄半(去)四寘五味八霽九泰半十隊半通用第 四 部 (平)六魚七虞通用     (仄)(上)六語七虞(去)六御七遇通用第 五 部 (平)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仄)(上)九蟹半十賄半(去)九泰半十隊半通用第 六 部 (平)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仄)(上)十一軫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十一震十二問十三願半通用第 七 部 (平)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用     (仄)(上)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潛十六銑(去)十三願半十四翰十五諫十六霰通用     (入)四質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通用第 八 部 (平)二蕭三餚四豪通用     (仄)(上)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十七嘯十八效十九號通用第 九 部 (平)五歌獨用     (仄)(上)九蟹半二十哿(去)二十個通用第 十 部 (平)九佳半六麻通用     (仄)(上)九蟹半二十一馬(去)九泰半二十一禡通用第十一部 (平)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仄)(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拯(去)二十三映二十四徑二十五證通用第十二部 (平)十一尤獨用     (仄)(上)二十六有(去)二十六宥通用第十三部 (平)十二侵獨用     (仄)(上)二十七寢(去)二十七沁通用第十四部 (平)十二覃十四鹽十五咸通用     (仄)(上)二十八感二十九琰三十豏(去)二十八勘二十九艷三十陷通用第十五部 (仄)一屋二沃通用第十六部 (仄)三覺十葯通用第十七部 (仄)四質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通用第十八部 (仄)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葉通用第十九部 (仄)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配押詞韻法

  宋賢詞令之妙,不但由其字句之斟酌盡善,即其字句之韻,亦皆配押得當,故凡填詞能純用一韻者最佳。例如此闋應押平韻者,即於平聲中任取一韻;應押仄韻者,即於上、去、入三聲中任取一韻,其叶韻亦即取材於本韻者最妙。如不得已,則始就其相通之韻葉之。今試將詞之押平韻者舉例如下,此調前後段各四句,共五韻。

    琴調相思引        闕名

膽樣瓶兒幾點春,剪來猶帶水雲痕。且移孤冷,相伴最深樽。  每為惜花無曉夜,教人甚處不銷魂!為君惆悵,何獨是黃昏

  押仄韻(即上、去聲)者,例如下,此調前段後段各四句,共六韻。

    關河令          周邦彥

秋陰時作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押入聲韻者,例如下,此調前後段各六句,共十韻。

    惜瓊花          張先

汀蘋白,苕水碧。每逢花駐樂,隨處歡席。別時攜手看春色,螢火而今,飛破秋夕。  旱河流,如帶窄。任身輕似葉,何計歸得?斷雲孤鶩青山極,樓上徘徊,無盡相憶

  又有押疊韻之調,亦為詞中所常見。如下調前後段第一二句即是。

    長相思          馮延巳

紅滿枝,綠滿枝,宿雨懨懨睡起遲。閑庭花影移。  憶歸期,數歸期,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

  更有三疊押韻之法,如下調前後段結句,皆承上韻疊三字也。

    釵頭風          陸遊

紅酥手並韻,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換韻,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疊韻、錯疊韻。  春如舊葉首仄,人空瘦葉首仄,淚痕紅浥鮫綃透葉首仄。桃花落葉二仄,閑池閣葉二仄,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葉二仄。莫葉二仄、莫疊韻、莫疊韻

變換詞韻法

  詩惟古風換韻,近體則否。而詞則無論小令長調,一闋之中,往往變換無常,或平起而仄結,或仄起而平結。其法分兩韻、三韻,四韻三種。茲先將兩韻平換仄式列下。此調首句用平,二句葉,三句換仄,四五句葉。

    南鄉子  又一體     歐陽炯

嫩草如煙平韻,石榴花發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綠換仄韻,鴛鴦浴,水遠山長看不足

  兩韻仄換平式如下。此調前段首句用仄,二句葉,三句換平,四句葉。

    感恩多          牛嶠

兩條紅粉淚仄韻,多少香閨意。強攀桃李枝換平韻,斂愁眉。  陌上鶯啼蝶舞,柳花飛,柳花飛三字疊。願得郎心,憶家還早歸

  換兩韻而平仄間葉者,式如下。此調前段用平,後段起句換仄,二三兩句葉仄,末句葉前平。

    濕羅衣          毛文錫

豆蔻花繁煙艷深平韻,丁香軟結同心。翠鬟女,相與共淘金。  紅蕉葉里惺惺語換仄韻,鴛鴦浦,鏡中鸞舞。絲雨隔,荔枝陰葉前平

  三韻上下用平,中間用仄,式如下。此調起韻用平,二韻換仄,三韻再換平。

    鶴衝天          歐陽修

梅謝粉,柳拖金平韻,香滿舊園林。養花天氣半晴陰,花好卻愁深。  花無數換仄韻,愁無數花好卻愁春去。戴花持酒祝東風換平韻,千萬莫匆匆

  三韻上下用仄,中間用平,式如下。此調起韻用仄,二韻換平,三韻再換仄。

    調笑令          馮延巳

春色,春色仄韻,依舊青山紫陌。日斜柳暗花蔫換平韻,醉卧春風少年。年少,年少換仄韻,行樂真須及早

  換三韻而平仄間葉者,式如下。此調前段首句用平,二句葉平,三句換仄,四句葉仄,五句葉前平;後段首句葉前仄,二句亦葉前仄,三句又葉前平,四句另換仄韻,五句葉仄,六句再葉前平。

    定風波          葉夢得

破萼初驚一點紅平韻,又看青子映簾櫳。冰雪肌膚誰復見換仄韻,清淺,尚余疏影照晴空葉前平 惆悵年年桃李伴葉前仄,腸斷葉前仄,只應芳信負東風葉前平。待得微黃春亦暮換仄韻,煙雨。半和飛絮作濛濛葉前平

  換四韻者,大概平仄多相間而用,式如下。此調起韻用仄,二韻換平,三韻再換仄,四韻再換平。

    怨王孫          李清照

夢斷漏悄,愁濃酒惱仄韻,寶枕生寒,翠屏尚曉。門外誰掃殘紅換平韻,夜來風。  玉蕭聲斷人何處換仄韻?春又去,忍把歸期負。此情此恨此際,擬托行雲換平韻,問東君

  尚有全換平韻者,例如下。此調前段用平韻,後段另換平韻。

    臨江仙          馮延巳

冷江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平韻。高樓簾幕卷輕寒,酒餘人散,獨自倚闌干。  夕陽千里連芳草,風光愁煞王孫換平。徘徊飛盡碧天雲,鳳城何處?明月照黃昏

  更有全換仄韻者,例如下。此調前段用仄韻,二段第五句另換仄韻,三段第三句仍換仄韻。

    採桑子近         辛棄疾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仄韻。更樹遠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霎。  午睡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洒。野鳥飛來,只是一飛流萬壑。共千岩爭秀換仄韻,孤負平生弄泉手。嘆輕衫帽,幾許紅塵?還自喜、濯發滄浪依舊。  人生行樂耳!身後虛名,何似生前一杯酒換仄韻。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且歸去,父老約重來,問如此青山定重來否

避忌落韻法

  詞之為道,最忌落韻。落韻者,即落腔之謂也。蓋用韻之吃緊處,全在起調與畢調。起是始韻,畢是末韻。某調當用何字起,某調當用何字畢,有一定不易之則,詞之諧、不諧,即由是以判焉。韻各有其類,亦各有其音,用之不紊,始能融入本調,收足本音耳。韻有四呼、七音、三十一等。呼分開合,音辨宮商,等敘清濁,而其要則有六:一曰穿鼻,二曰展輔,三曰斂唇,四曰抵齶,五曰直喉,六曰閉口。穿鼻之韻,東冬、江陽、庚青蒸三部是也,其字必從喉間反入,穿鼻而出作收韻,故謂之穿鼻。展輔之韻,支微齊灰、佳二部是也,其字出口之後,必展兩輔如笑狀作收韻,故謂之展輔。斂唇之韻,魚虞、蕭餚豪、尤三部是也,其字在口半啟半閉,斂其唇以作收韻,故謂之斂唇。抵齶之韻,真文元、元寒刪先二部是也,其字將終之際,以舌抵著上齶作收韻,故謂之抵齶。直喉之韻,歌、佳麻二部是也,其字直出本音以作收韻,故謂之直喉。閉口之韻,侵、覃鹽咸二部是也,其字閉其口以作收韻,故謂之閉口。凡平聲十四部已盡於此,上、去即隨之,惟入聲有異耳。學者明此六音,庶幾韻不假借,而起調畢調自然無不合矣,又何慮其落韻乎?


 編著:劉坡公 錄校製作:惡人谷珠樓  轉貼請註明


推薦閱讀:

一段聲音的旅程(四)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增刪卜易》簡注及語音卦評版(6)
為什麼說語音交互是未來的主流交互方式之一
那些年,你學過的假英語
暴風推AI無屏電視,可語音交互,售價3999元

TAG:黃帝 | 語音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