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甩老族」子女 老人要多留心眼·每日商報

南京老人住進養老院 小兒子「失蹤」了面對「甩老族」子女 老人要多留心眼2016-06-03商報訊 (記者 史杭芝) 近幾年,老齡化加劇,關於老人的話題越來越多,老人們面臨的各種困境也日益凸顯。先是為人熟知的「啃老族」,即子女無法獨立,平常吃喝老人的。再就是許多大城市普遍存在的「老漂族」,為了替子女分擔生活壓力,老人們離鄉進城,其中不乏出現種種不適應和家庭矛盾……最近,另一種與老人有關的社會現象又被揭示,那就是「甩老族」。顧名思義,「甩老族」就是把老人當成累贅、負擔,想方設法企圖甩掉的子女群體。舉個真實例子,2014年,失去自理能力的南京市民陳阿姨,被大兒子送到了南京一家養老護理院,一直以來都是由大兒子負責照顧,並支付費用。去年,大兒子因病去世,照顧老人的責任就落到了小兒子的身上,然而小兒子來過幾次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老人欠下了近兩萬元的費用,當護理院想聯繫老人小兒子時發現,他不僅更換了聯繫方式,而且之前的住房也已經無人居住。無獨有偶,88歲的張阿姨在烏魯木齊愛民老年公寓已經住了十多年,她已經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除了每月將費用打過來,兒女很少來看望她。多年來,逢年過節老人都不回家跟兒女住,她說:「這裡比家裡好,關心她的人很多。」這些將老人送入養老院後,不管不問的子女被稱為「甩老族」,在各地養老院這樣的子女並不少。據了解,這類現象在很多養老機構普遍存在。子女將老人送進養老院,繳納初期的部分費用後,既不來探望,後期也不再繳納養老費用。更甚者,將老人送進養老院後,直到老人去世,子女都沒有再出現。面對這樣的子女,面對如此讓人心疼的老人,已經不是唏噓、無奈所能形容。而對於這類情況,杭州市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的俞芹主任則表示,在該福利中心「甩老」情況比較少見,子女們為了讓老人過得更好,還常常跑到福利中心做義工,還時常捐款、捐物。大部分子女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義務,這不僅源於法律規定,更源於親情、血緣間的情懷。在子女年幼時,父母無私撫養、照料;當父母年邁時,子女則應悉心照顧、關懷。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或許部分「甩老族」確實存在困難,比如無力承擔老人的養老費用,或因贍養糾紛、家庭變故導致老人無人接管。但不論如何,將父母往養老院一甩了之,這種行為讓人無法理解和接受,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逃避贍養責任的借口。同時,也呼籲社會、政府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期待子女能讓老人在家庭的溫馨氛圍內安度晚年。若因種種不可抗力要送養老院,好好盡到子女贍養義務。此外,從養老院角度講,為避免被「甩老族」鑽空子,可以參照國外經驗,實行老人財產託管制度。老人入住養老院後,養老機構可申請變更老人的監護權,由社區出面,對老人的財產實行託管,用以支付養老的費用,同時規避可能存在的債務風險。
推薦閱讀:

那些純文字解夢
【讀書】《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TAG:子女 | 面對 | 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