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導讀更新時間2009-12-2 17:38:58 字數:2778 導讀  寓言,顧名思義,就是含有寓意的言語,是一種用藉助形象來說明道理的文學體裁。寓言具有雙重結構:表面看是一個故事,即「寓體」,而故事裡隱含著作者的見解和思想,即「寓意」。寓體往往結構簡單,語言精練,形象鮮明,常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具有荒誕色彩的人物或者擬人化的動物,而故事的寓意卻飽含著生活經驗,閃爍著智慧光芒,充滿哲理情趣。寓言,可以說是漫畫的文字版。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這些寓言存在於眾多的典籍之中,這裡簡略地介紹幾種:  《莊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因莊子隱居南華山,故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的經典著述之一。《莊子》行文縱橫恣肆,奇氣逼人,具有濃郁的浪漫色彩。書中很多寓言故事想像豐富,描寫細膩,風格幽默,富於哲理。  《列子》,傳說是戰國時期列禦寇所作。原書亡失,現存的八篇為東晉人張湛輯錄、增補而成。此書保存了不少寓言,風格類似《莊子》,語言幽默,寓意深刻,故事富有神話色彩。其中的《愚公移山》、《杞人憂天》等都是傳世名篇。  《韓非子》,五十五篇,十餘萬言,其中《說林》、《儲說》等篇中集中了大量寓言。這些寓言大多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或廣泛流傳的故事為素材進行創作,與《莊子》汪洋恣肆的想像相比,是另一種風格。《濫竽充數》、《買櫝還珠》、《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已為人們耳熟能詳。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所作的雜記,以記載戰國時期的策士言論為主,現存三十三篇,由西漢末年劉向編纂校訂而成。書中記載的謀士言論雄辯尖銳,往往穿插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來說明事理,這些寓言比喻貼切,說理透徹,引人入勝。如《狐假虎威》、《畫蛇添足》、《南轅北轍》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柳河東集》,柳宗元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朝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做過柳州刺史,後人稱他為「柳柳州」或者「柳河東」,唐代思想家、詩人、散文家。柳宗元的寓言篇幅簡短,筆鋒犀利,以諷喻世態為主,具有深厚的現實色彩。  《誠意伯文集》,劉基著,劉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字伯溫,明初大臣、文學家,文與宋濂齊名,詩與高啟並稱。所著《郁離子》一書共十八篇,一百九十五則,大多為短小精闢的寓言。一個名叫郁離子的人物貫穿全書,作為故事的當事人和評判者,作者以此來以闡述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張。  《賢奕編》,劉元卿著,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明朝江西安福人,曾短期為官。辭官後研究理學,收徒講學,著書立說。其作品《賢奕編》共分十六類,收錄歷代小故事三百三十三則,其中第十四類「譬喻」和第十五類「應諧」收寓言最多。其寓言大多通過譬喻性的詼諧故事來勸誡世人。  二  陳蒲清先生將中國古代寓言分為哲理寓言、勸誡寓言、諷刺寓言、詼諧寓言四大類。本書按照這四大分類編排,希望能讓小讀者對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  一、玲瓏智慧的哲理篇。這類寓言以小喻大,以淺喻深,以古喻今,在極小的篇幅內,展現出極大的邏輯力量。讀這樣的寓言,我們要透過表層的故事去體會其深層的含義。例如,《孟子》中《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成功;如果無視事物自身的規律,單憑主觀願望、主觀臆斷,就會像寓言中的宋人一樣,欲速不達,弄巧成拙。表達同樣寓意的再如《莊子》中的《魯侯養鳥》,魯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養一隻海鳥,很快把鳥喂死了,這是他違反海鳥生活規律的必然結果。而《庖丁解牛》中的廚師為什麼宰牛宰得那麼得心應手,讓人嘆為觀止呢?因為他通過反覆實踐,熟知了牛的生理構造,掌握了解牛的規律,他順應規律去操作,自然熟能生巧、遊刃有餘。  二、溫婉深刻的勸誡篇。這類寓言通過故事來傳達歷史的經驗教訓,給人必要的勸導、規誡和警示,以免重蹈覆轍。讀這樣的寓言,我們要反躬自省,透視自己的靈魂,發現自身存在的弱點,及時撫去心靈上的灰塵。例如,《韓非子》中的《扁鵲論疾》講蔡桓公諱疾忌醫,小病釀成大病,結果失去生命。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兩點:一是要聽人勸,不要自以為是;二是做事情要防微杜漸,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問題要及時解決,等問題成堆,往往不可收拾了。再如《列子》中的《薛譚學謳》,指出學習要謙虛謹慎,不能淺嘗輒止,一知半解。柳宗元的《蝂》形象地為那些貪得無厭的利祿小人敲響了警鐘。《聊齋志異》中有趣的《盜鴨》故事則告誡人們:對自己的錯誤要勇於面對,知錯就改,躲躲閃閃、避重就輕是於事無補的。  三、針砭人事的諷刺篇。諷刺的力量往往比直接的教訓還要大,這類寓言如同一朵朵帶刺的花,暴露和揭示了病態的世相和人心。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辛辣犀利;有的旁敲側擊,有的直指實質。《呂氏春秋》中的《掩耳盜鐘》向我們揭示了一幕做賊心虛、自欺欺人的醜劇。劉基的《稀世古琴》諷喻了當時社會只重外表,不重實際的盲目崇古之風。再如劉元卿的《河陽豬》,用生動的故事勾畫出了阿諛奉承者的難堪相。帶刺的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目和警覺,讀這樣的寓言,心情快意,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學會觀察和思考,要有關注人生與人心的責任感。  四、寓庄於諧的詼諧篇。這類寓言是笑話和寓言的結合體,趣味性和娛樂性比較強,但往往比單純的笑話意義深長,能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中領略到寓言故事的深意。《菱生山中》和《姜長樹上》兩篇寓言中的主人公,死要面子,不懂裝懂,鬧出笑話,恰恰暴露出自己的無知和執拗。讀《藕如船》和《殺騾騎雞》,在會心的微笑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自私吝嗇之人可笑可憎的嘴臉。  本書的每一篇寓言都沒有閱讀提示,就是要給小讀者們最大的思維空間來得出自己的閱讀心得。本書對於生僻的字詞也沒有注釋,希望小讀者們養成自覺使用工具書的閱讀習慣。推薦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三在接觸寓言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知識。下面是幾點學習寓言的建議:  講述寓言:用自己的話來講述寓言故事。小讀者可以挑出書中最喜歡的幾則寓言,用自己的話講給周圍的人聽。注意思路要清晰,語言要簡潔。  擴寫寓言:對自己喜愛的寓言進行再加工,以其為材料或者為故事大綱,擴寫成小說或者其他體裁。看看誰最有想像力。  評論寓言:對某個寓言故事發表評論,說出或寫下自己的讀後感,並和小夥伴們交流。  學寫寓言: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觀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試著把自己的心得體會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寫人物故事,也可以寫動植物的故事。看看誰寫得生動、形象、有情趣。  希望這本小書可以帶給大家快樂!不龜手葯更新時間2009-12-2 17:39:30 字數:7374 哲理篇  不龜手葯  《莊子》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結的果實很大,用來裝水,卻不夠堅硬;想把它做成瓢,卻又平又淺,盛不下東西。實在沒有用,我乾脆把它敲碎了。」  莊子說:「您真不會利用東西啊!我們宋國有戶人家,會製作不皴手的凍瘡葯,靠了這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浣洗絲紗為業。有個外地人想用百兩黃金的高價購買藥方。這家人聚在一起商議說:『咱們祖祖輩輩浣洗絲紗,收入不過區區幾金,這次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還是賣給他吧。』外地人得到秘方後,去遊說吳王。那時,越國出兵侵犯吳國,吳王就派他領兵迎戰。當時正是冬天,雙方展開了水戰,因為吳國的將士有不皴手的秘方,手腳沒有凍裂,所以士氣大振,大敗越國。戰後,吳王封給他土地,讓他做了大官。同樣的藥方,有的人用它得到封賞,有的人僅用它來維持浣洗的職業,原因就在於用法不同。您的葫蘆那麼大,為什麼不考慮把它做成腰舟,飄遊於江河湖泊之上呢?您只考慮用它來盛東西,真是不開竅啊!」  庖丁解牛  《莊子》  一個叫丁的廚師為梁惠王殺牛,他用手按著,用肩靠著,用腳踩著,用膝蓋頂著牛,只見牛骨牛肉很快分離開來,回聲清脆響亮。他姿勢的優美,比得上《桑林》的舞蹈;那聲音的動聽,合乎《經首》的節奏。  梁惠王讚美道:「啊,妙極了!你的技藝怎麼如此精妙呢?」  廚師放下刀子回答說:「我追求的是宰牛的規律,而不是單純的技術。當初我剛開始學宰牛的時候,看到的是一頭完整的牛;三年之後,我就只注意牛的各個部分,再也看不到完整的牛了;現在,我已經不必用眼睛去看它,只用心神去體會它,我五官的作用停止了,精神的作用就自然施展開來。殺牛的時候,我劈開筋骨之間的空隙,把刀劃入骨節間的通道,完全按照牛的生理結構操作運刀。那些支脈、經絡、筋腱我從不去碰,更不用說大骨頭了。技術高明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是因為用刀去割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去砍骨頭。這把刀我已經用了十九年了,宰了幾千頭牛,可是刀刃依舊像剛剛磨好的一樣。牛骨之間是有空隙的,我的刀刃又薄,把薄薄的刀刃伸進骨縫中當然是綽綽有餘,所以十九年過去了,我的刀還是鋒利如初。即使這樣,每次碰到筋骨交結的地方,覺得挺難解決的話,我還是小心謹慎,目光專註,動作放慢,用刀輕輕地移動,終於嘩啦一聲,牛體便分解開了。這時我提刀站立,環顧四周,心滿意足,再把刀好好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妙啊!聽了丁廚師的話,我懂得了養生的道理。」  輪扁斫輪  《莊子》  齊桓公在廳堂上讀書,輪扁在廳堂下砍制車輪。輪扁放下工具走到廳堂上說:「冒昧地問一句,您讀的是誰寫的書啊?」齊桓公說:「是古代聖人寫的書。」輪扁接著問:「那些聖人現在還在嗎?」齊桓公說:「他們都已經死了。」輪扁說:「那您讀的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齊桓公不高興了:「我讀書,你一個工匠怎麼能妄加議論呢?說說你的看法吧,能說出道理來就饒了你,否則就殺了你!」  輪扁說:「我就從斫輪說起吧。砍制車輪,如果砍得太慢,雖然輕鬆,車輪卻很難做得牢固;如果幹得太快了,不僅辛苦,車輪還會做得粗糙。只有不慢不快,恰到好處,才能得心應手。可是這裡面的技巧,用嘴巴是說不清楚的,只能存在於我做車輪的過程中。我沒法將我的技術清楚明白地傳給兒子,因此我都七十歲了還在親自砍制車輪。古代聖賢已經和他們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道理一同死去了,所以您讀的東西只不過是古人留下來的糟粕啊!」  井底之蛙  《莊子》  一隻青蛙生活在一口廢棄的淺井裡,它對東海來的一隻鱉誇耀說:「我真的很快樂!想外出的時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欄上;累了就回到井裡,在殘破的井壁邊休息。我跳進井水中,水剛剛沒過我的胳肢窩,托著我的下巴,我蹦啊跳啊,爛泥也只沒過我的腳丫。看看周圍那些蝦蟹啊蝌蚪啊什麼的,沒有誰能比我快樂。而且這是我的地盤,我跳跳停停,逍遙自在。你到了這裡,怎麼不進來看看呢?」  鱉的左腳還沒有踏進淺井,右膝已經被卡住了。於是,它慢慢地退了回去,告訴青蛙關於海的事情:「即使用千里來計算,也說不出它的廣闊;即使用千丈來測量,也算不出它的深度。大禹治水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也沒看出增多;商湯的時代,八年中倒有七年是乾旱的,海水也沒見減少。大海啊,時間長短對它的容量沒有什麼影響,旱澇也不能使海水漲落,這是我居住在東海里的最大快樂!」  青蛙聽得驚呆了,覺得若有所失。  醜女效顰  《莊子》  西施心口疼,難受得皺起了眉頭,用手按著胸口走過。一個醜女人看見了西施的樣子,覺得很美,回家時也模仿西施,故意按著胸口皺著眉。鄉里的富人們看見她,都關緊了大門;窮人們看見她,也立刻拉著妻子兒女離得遠遠的。  望洋興嘆  《莊子》  秋天的汛期到了,大大小小的溪水匯入黃河,河水猛漲,河面加寬,隔水遠望,連河對面的牲畜是牛是馬都分辨不清楚。  看到這壯觀的景象,河伯非常得意,以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這裡了。他順流東去,到了北海,向東一望,只見水天相連,浩渺無際。河伯呆看了一會兒,臉上沒有了洋洋得意的表情,他仰望著海神感慨道:「有句俗話說:『知道了一些道理,就以為誰也比不上自己。』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啊!要不是今天親眼目睹了您的廣闊無邊,知道了自己的淺陋,那就糟了,我將永遠被學識淵博、深明大義的人恥笑了!」  魯侯養鳥  《莊子》  有一隻海鳥從遠方飛來,棲息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國的國君以為這是一隻神鳥,就讓人把它捉住,親自在宗廟裡設宴迎接它。國君還讓人每天為它演奏莊重的樂曲,為它準備牛羊豬俱全的飲食。  海鳥被折騰得暈頭轉向,憂鬱悲傷,不敢吃一點兒肉,不敢喝一口水,過了三天就死了。  這是用供養自己的方法去餵養海鳥,而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啊。  拔苗助長  《孟子》  宋國有個人,擔心自己的禾苗長得太慢,就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地拔高了一截。他十分疲倦地回到了家,對家裡人說:「今天累壞了!我讓禾苗一下子長高了很多!」他的兒子急忙跑到田裡去看,禾苗都已經枯死了。  蒙鳩做巢  《荀子》  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它用髮絲將羽毛編織起來做巢穴,把巢系在蘆葦的穗子上。大風來了,吹斷了蘆葦,蒙鳩孵的卵摔破了,幼鳥也摔死了。  不是蒙鳩的巢穴建造得不夠完美,而是它把巢穴建錯了地方。  智子疑鄰  《韓非子》  宋國有個有錢人,下大雨時他家的院牆被沖壞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把院牆修好,一定會招來小偷的。」鄰居家的老頭也這麼說。果不其然,晚上他家裡丟失了好多東西。這個人認為他的兒子非常聰明,卻懷疑起了鄰家的老頭。  買櫝還珠  《韓非子》  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寶珠。他把寶珠放到用名貴木蘭做的匣子里,匣子用香料熏得芳香襲人,上面還裝飾了紅色和綠色的玉石。有一個鄭國人買了這個漂亮的匣子,卻把裡面的寶珠還給了他。  畫鬼最易  《韓非子》  有個人為齊王畫畫,齊王問:「什麼東西最難畫?」  畫家說:「畫狗和馬最難。」  「什麼東西最容易畫呢?」  畫家說:「鬼怪最容易畫。狗和馬,是人們都熟悉的,畫得稍有不像,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最難畫。至於鬼怪,那是無形的東西,誰也沒有見過,所以最容易畫。」  鄭人買履  《韓非子》  鄭國有一個人,想買一雙鞋。他事先量了一下腳的尺寸,把尺碼放在座位上了。到集市上買鞋子時,才發現沒帶尺碼,他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回家取尺碼。等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鞋子也沒有買到。  有人問他:「你怎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呢?」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已經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守株待兔  《韓非子》  宋國有個種田人,他的地里有一個樹樁。一天,一隻飛奔的兔子撞了上去,把脖子撞折死掉了。於是,這個人放下耕具守在樹樁旁,希望能再次拾到兔子。兔子再也沒有得到,田地卻荒蕪了。  荊人渡河  《呂氏春秋》  楚國人想偷襲宋國,事先派人到澭河察看水的深淺並做好標記。夜晚,澭河突然漲水了,楚國人不知道,還是按照原來的標記渡河,結果淹死了上千人。楚軍驚恐萬分,士氣大潰。  先前做標記時當然是可以渡河的,可現在河水漲高,情況變化了,楚國人還是按照先前的標記渡河,結果導致了失敗。  刻舟求劍  《呂氏春秋》  楚國有個人乘舟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劍從船上滑落到江中。這個人急急忙忙在船邊上刻了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個地方掉下去的。」船停了以後,他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丟失的劍。  船已經行走了,可劍掉下去不會和船一起走。如果這樣去找劍,不是很荒唐嗎?  其父善游  《呂氏春秋》  有個人渡江,看見有人正想把一個嬰兒投進江中,嬰兒號啕大哭。渡江的人問事情的原委,對方回答說:「這個孩子的父親是游泳高手啊。」  孩子的父親擅長游泳,他的孩子就一定很會游泳嗎?這樣考慮問題處理事情,真是荒謬之極!  燕人還鄉  《列子》  有一個燕國人,雖然出生在燕國,卻是在楚國長大,到了老年才回故鄉。途經晉國時,同行的旅伴指著一座城池騙他說:「這就是燕國的城池了。」他聽後很傷心,臉都變了顏色。同伴又指著一座社廟說:「這就是你家鄉的社廟啊。」他聽了感慨萬千,長吁短嘆。同伴又指著一棟房子說:「這是你祖先住過的房子。」他悲從中來,暗自流淚。同伴又指著一個墳頭說:「你的祖先就埋在這裡了。」燕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悲傷地哭起來。  同行的人不由得大笑,說:「我騙你玩呢,這裡還是晉國的地盤。」燕人感到很不好意思。  等回到燕國,見到真正的燕國城池,見到先人的住處和墳頭,他的悲傷之情反而淡薄了。  疑鄰竊斧  《列子》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的。他看那孩子走路的姿勢、臉上的表情、說話的腔調,都像是偷了斧子。總之,那孩子的一舉一動,在他看來都像是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地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了丟失的斧頭。以後再見到鄰居家兒子的時候,他覺得那孩子的言行舉止一點兒都不像是偷東西的人了。  關尹子教射  《列子》  列子學習射箭,射中了目標,他去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射中目標嗎?」列子說:「不知道。」關尹子說:「不行,你還沒有學好。」  列子回去練了三年,然後又來向關尹子求教。關尹子又問:「你知道射中目標的原因了嗎?」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說:「好了,你要牢牢記住其中的道理。不僅僅是射箭,治理國家和為人處世都應該如此。」  畫蛇添足  《戰國策》  楚國有個貴族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賞給門客們一壺酒。眾門客商量:「咱們這麼多人,一壺酒也不夠喝啊,咱們就在地上畫蛇吧,誰先畫完誰先喝。」  一個人先畫完了,拿起酒來想要喝,又想:他們畫得真慢,我還能給蛇添上腳呢。於是,他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完了,一把奪過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喝了。  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他應該得到的那壺酒。  驚弓之鳥  《戰國策》  射箭能手更羸陪著魏王站在高台下面。更羸抬頭看見飛鳥在天空飛翔,就對魏王說:「我只要一拉弓,飛鳥就會落下來。」魏王疑惑道:「你射箭的本領有那麼高嗎?」更羸說:「可以。」  過了一會兒,有隻大雁從東邊飛過來,更羸虛發一弓,大雁應聲落地。魏王十分驚奇:「想不到你的技術竟然達到如此神奇的地步!」更羸說:「這是一隻受傷未愈的失群孤雁。」魏王問:「你怎麼知道的?」更羸回答說:「它飛得很慢,叫聲也很悲傷。飛得慢是因為身上有舊傷,叫得悲傷是因為它離群已經很久了。它舊傷沒好,驚心未定,一聽見弓響,就拚命振翅高飛,以致舊傷破裂,這才跌落下來。」  南轅北轍  《戰國策》  魏王想要攻打趙國的邯鄲,季梁聽說此事後,從辦差事的半路上急急忙忙趕回來,衣服來不及整理,頭髮來不及梳洗,就去拜見魏王,說:「我從外面回來,在大路上見到一個人正駕著車往北走,他告訴我說他要到楚國去。我說:『你到楚國去,怎麼向北邊走呢?』他回答說:『我的馬好啊。』我說:『就是馬再好,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我的路費也多著呢。』我說:『路費即使再多,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我駕車的技術高超。』其實這些條件越好,他離楚國就越遠了。大王您一直想稱霸天下,得到天下人的擁護,現在卻仗著國家強大、軍隊精銳去攻打邯鄲,以便擴大疆土成就功名。您越是這樣做,就離稱霸天下的願望越遠,這正像要到楚國去反而向北邊走一樣。」  塞翁失馬  《淮南子》  靠近邊塞的地方有一戶人家,一天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地跑到塞外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們。這家的父親說:「這說不定是件好事情呢。」  過了幾個月,跑失的馬帶著一匹塞外牧人的駿馬回來了,大家都來祝賀。父親說:「也許這會是一場災禍。」  家裡有了駿馬,兒子又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又都來慰問。他的父親又說:「也許這不是件壞事呢。」  過了一年,塞外的游牧民族大舉入侵,凡是青壯年都要應徵去打仗,戰死了十之八九。而他家的兒子因為腿瘸了不能出征,父子二人反而保全了性命。  對牛彈琴  《牟子》  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曲子,牛趴著吃草,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並不是牛沒有聽見,而是這樣的曲調不適合它。後來公明儀改變了彈法,模仿蚊子、牛虻的叫聲,模仿小牛犢的聲音。這時牛立刻搖起尾巴,豎起耳朵,走過來傾聽。  望梅止渴  劉義慶《世說新語》  有一次,曹操的部隊行軍時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渴得厲害。曹操對士兵說:「我知道前面有一座大梅林,樹上結滿了梅子,梅子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流下了口水,曹操趁機帶領部隊加速前進,終於到達了有水源的地方。  杯弓蛇影  《晉書》  樂廣有一個很親近的朋友,好長時間都沒有到家裡來了,樂廣問他是什麼原因,那人回答說:「上次在你家做客,你設酒款待,我正要喝酒,看到酒杯里有一條小蛇,我覺得很討厭,但還是喝下去了,結果就生病了。」  杯里怎麼會有蛇呢?樂廣回憶那次酒宴,想起客廳的牆上掛了一張畫有小蛇的弓,酒杯里的小蛇肯定是弓上的影子。於是,樂廣把酒杯放到原來的地方,對朋友說:「酒杯里有什麼東西嗎?」那人說:「還是有一條蛇。」樂廣就把原因告訴了他。那位朋友立刻豁然開朗,疑慮全消,病也好了。  熟能生巧  歐陽修《歸田錄》  陳堯咨擅長射箭,自以為射術舉世無雙。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場地上射箭,一個賣油的老頭放下擔子在一旁觀看,看到十支箭有八支中了靶子,老頭只是微微地點頭。  陳堯咨問:「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技術還算得上高明吧?」老頭說:「沒什麼,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咨很生氣:「你怎麼能輕視我的本領呢?」老頭說:「我是根據我倒油的經驗得出的這個結論。」說著,他取出一個油葫蘆放在地上,拿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用勺子舀了油慢慢向葫蘆里倒。油從小孔中注入,銅錢卻沒有沾濕一點兒。老頭接著說:「我也沒有什麼訣竅,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日喻  蘇軾《東坡全集》  有一個天生的瞎子,從來沒有見過太陽。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就像一隻銅盤。」他摸到一個銅盤,敲了敲,聽到噹噹的聲音。有一天,他聽到了鐘聲,就以為是太陽出來了。  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亮像蠟燭。」他摸了摸蠟燭,覺得蠟燭光滑筆直。過了幾天,他摸到了一支竹管,便以為這就是太陽。  太陽和鍾、竹管的差別是很大的,可是瞎子卻不知道它們有什麼不同。這是因為他從來沒有看到過太陽,只是聽別人說太陽如何如何。  烏賊求全  蘇軾《東坡全集》  烏賊能吐出墨汁讓海水變黑。一天,一隻烏賊在海面上玩耍,擔心別的動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隱藏起來。一隻海鳥看到海水變黑,起了疑心,知道下面有魚,於是俯衝下去把它捉住了。  烏賊只知道墨汁能隱藏自己,卻不知道墨汁也能暴露自己。  威無所施  蘇軾《東坡全集》  一個婦女把兩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在水邊洗衣服。這時,一隻老虎從山上下來,婦人見了,急忙沉到水裡躲起來。兩個小孩照樣在沙灘上玩耍,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老虎注視了孩子很久,甚至用腦袋去碰碰他們,希望孩子能害怕它,可是孩子對它的舉動一點兒也不感到奇怪。老虎怏怏地走開了。  老虎襲擊人的時候,一定是先拿威風嚇人。面對無所畏懼的人,它的威力就無從施展了。  趙人患鼠  劉基《郁離子》  趙國有一戶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國去借貓,中山人給了他一隻。這隻貓很會捉老鼠,但是也喜歡捉雞吃。一個月之後,他家的老鼠被捉乾淨了,而雞也被吃光了。他的兒子認為這隻貓是個禍害,對父親說:「為什麼不把它除掉呢?」  父親說:「我們的禍患在於家裡有老鼠,不在於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爛衣物,鑽穿牆壁,啃壞傢具,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挨餓受凍,這比沒有雞更糟!沒有雞,我們只不過不吃雞肉罷了,離挨餓受凍還差得遠呢!為什麼要把貓除掉呢?」  師曠調琴  劉基《郁離子》  晉平公讓人製作了一張琴,琴上的弦大小粗細都一樣,沒有大弦和小弦之分。他讓師曠來調琴,師曠調了一整天,也調不出個曲調來。晉平公很不滿意,埋怨師曠。師曠說:「一張琴,大弦為主,小弦為輔,大小相和,才能有音律。可是您的琴所有的弦都一樣,失去了它原有的和諧,這樣的琴讓人怎麼調呢?」蜘蛛與蠶更新時間2009-12-2 17:40:40 字數:5092 蜘蛛與蠶  江盈科《雪濤小說》  蜘蛛對蠶說:「你一直到老,只知道一口口地吐絲,你的絲光華閃耀,結果卻牢牢地把自己包裹起來。人們把你扔進開水中,抽成長絲,你的生命也就完結了。你雖然算得上能工巧匠,但到頭來只不過是一種自殺。過這樣的生活不是很愚蠢嗎?」  蠶回答說:「我固然是自殺,但我吐出的絲能夠織成綾羅綢緞。皇帝的龍袍,百姓的衣服,哪樣不是用我吐的絲做成的呢?你的生活不過是空著肚子找吃的。你吐絲織成網,坐在中間,看到蚊、虻、蜂、蝶觸到網上,就把它們殺死來填飽自己的肚子。你的技藝當然很高超,可是多麼殘忍啊!」  蜘蛛說:「為別人著想就要學你,可是我寧願為自己打算。」唉,世界上願意做蠶而不做蜘蛛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  龍  蒲松齡《聊齋志異》  有一條龍從天上落下來,墜入村子裡。它十分笨拙地爬進一個紳士家裡,紳士家的大門剛好能容下它龐大的身軀,它只好硬擠進去。這家人嚇得四處逃竄,有些人爬上高處,又是放爆竹,又是大喊大叫,一時間轟轟隆隆,驚天動地,龍這才離開紳士家,爬進門外的一個水坑裡。可是這潭水還沒有一尺深,龍在裡面滾了一身泥,用儘力氣向空中跳躍,飛不過一尺多高,就掉下來。龍只好蜷在泥水裡整整三天,無數的蒼蠅落在它的鱗甲上。忽然,雷聲大作,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龍抖擻精神,騰空而去。  獅貓與大鼠  蒲松齡《聊齋志異》  明朝萬曆年間,皇宮裡出現一隻特別大的老鼠,個頭趕得上貓。大老鼠毀衣盜食,造成很大危害。宮裡派人到民間尋找好貓來捕鼠,可是尋來的貓總是被大老鼠吃掉。  這時,恰好外國進貢了一隻毛色如雪的獅貓。宮人大喜,把獅貓抱到大老鼠出沒的屋子裡,然後關門閉窗,在門外看它的動靜。獅貓伏在那裡一動不動。過了好久,老鼠出來了,它一發現貓,就兇狠地向貓猛撲過去,貓避開它,跳上桌子,老鼠也跟著跳  上去,貓又一跳而下,老鼠窮追不捨,也跳下。這樣跳上跳下,不下百次。宮人們大失所望,以為獅貓害怕大老鼠,只會躲避。不久,老鼠的行動漸漸遲緩下來,大肚子一起一伏,喘著粗氣,不得不蹲在地上休息片刻。獅貓忽然衝過去,利爪揪住了老鼠的腦袋,利齒咬住了老鼠的脖子,與老鼠翻滾撕咬起來。獅貓嗚嗚地叫著,老鼠發出啾啾的哀鳴。大家急忙打開門,進去一看,老鼠已經被咬死了。  獅貓當初躲開老鼠,並不是因為膽怯,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憊懈怠的時機啊。  勸誡篇  勸誡篇  楚王好細腰  《墨子》  楚靈王喜歡細細的腰身。靈王的臣子們為了使腰身合乎國君的喜好,一天只吃一頓飯,而且每次扎腰時先屏住呼吸,勒了再勒,把腰帶系好。這樣時間長了,個個餓得頭昏眼花,扶著牆才能站起來。  一年以後,滿朝的臣子都面黃肌瘦了。  學弈  《孟子》  弈秋是下棋的高手。假如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聽弈秋的教誨;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可是心裡老是想著拿弓箭去射天上飛來的天鵝。這個人雖然跟人家一起學習,但是學習效果卻差得很遠,能說他笨嗎?  子罕不受玉  《韓非子》  宋國有一個鄉下人,挖地時得到一塊璞玉,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肯接受。那人說:「這是很珍貴的寶物,應該給您做器物,不應該給我們這種小民使用,所以我把它獻給您,請您收下。」子罕回答說:「你把玉石當成寶物,我卻把不接受你的玉石這種品德當做寶物。」  和氏璧  《韓非子》  有個叫卞和的楚國人,在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就把它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匠鑒定,玉匠說:「這是一塊石頭。」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就叫人砍掉了他的左腳。  厲王去世,武王繼位,卞和又去把玉石獻給武王。武王讓玉匠來鑒別,玉匠又說:「這是塊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就叫人砍掉了他的右腳。  武王死後,文王登基。卞和抱著玉石在山腳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了,眼睛哭出了血。文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去詢問:「天下被判刑砍腳的人很多啊,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卞和回答說:「我不是傷心自己的腳被砍掉,我痛心的是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誠的人被說成了騙子!」  於是文王讓玉匠仔細地加工琢磨那塊玉石,果然得到了一塊稀世寶玉,便給它取名為「和氏璧」。  扁鵲論疾  《韓非子》  扁鵲去拜見蔡桓公,站了不多時,說:「您皮膚上有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加重的。」  蔡桓公說:「我可沒有什麼病。」  扁鵲告辭了。蔡桓公對旁邊的人說道:「醫生啊,就是喜歡治療沒病的人,好讓人家覺得他有多了不起。」  過了十天,扁鵲又去拜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到了肌肉,不治療的話會更嚴重的。」蔡桓公沒理他。扁鵲告辭後,蔡桓公又為此事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拜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深入腸胃,不治療的話會很危險的。」蔡桓公又沒理他。扁鵲走後,蔡桓公又生了一陣子氣。  十天後,扁鵲看見了蔡桓公轉身就跑。蔡桓公打發人去問為什麼。扁鵲說:「疾病在表皮的時候,用藥湯洗浴或者熱敷就可以治癒了;在肌肉上,用針灸可以治療;在腸胃裡,服用湯藥也還可以治療;在骨髓里的話,生命就歸老天管了,人力已經無可奈何。現在大王的病深入骨髓之中,我沒有辦法為他醫治了。」過了五天,蔡桓公身體疼痛,急忙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往秦國了。蔡桓公不久就病死了。不死之葯  《韓非子》  有人向楚王獻長生不老的葯,守門的官員連忙把葯送進王宮。一個衛士問:「是吃的東西嗎?」那人回答:「是可以吃的。」衛士就一把搶過來吃了。  楚王大怒,要殺掉這個衛士。  衛士求人對楚王說:「客人獻給您的是不死之葯,我吃了,大王卻把我殺了,這不就成了送死的葯了嗎?您殺死了我,就等於是在告訴人們您受了獻葯人的欺騙。權衡利弊,您倒不如饒了我。」  楚王就沒有殺他。  三人成虎  《韓非子》  龐恭要和魏國太子一起去邯鄲當人質,臨行前,他對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您會信嗎?」魏王說:「我不信。」「有兩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不相信。」「有三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那我信了。」龐恭說:「集市上明明沒有老虎,可是說有老虎的人一多,就變成真有老虎了。邯鄲距離魏國要比王宮到集市遠得多,背後議論我的人肯定超過三個,對於他們的非議,大王您可要明察。」  後來,龐恭從邯鄲返回,魏王果真聽信了讒言,沒有再召見他。  曾子殺豬  《韓非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時,兒子哭著追她,她說:「乖,回去吧,在家裡等著,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  等她從街上回來,曾子馬上要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是和孩子說著玩的。」  曾子說:「和小孩怎麼能說著玩呢?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教誨,你現在欺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媽媽騙孩子,孩子以後也不會相信媽媽,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便把豬殺了。  鑿井得一人  《呂氏春秋》  宋國有戶姓丁的人家,家裡沒有井,需要到外邊打水。因此,家裡必須有個人經常外出去干這個活。家裡打了一口井以後,他告訴別人說:「家裡打了一口井,就等於多了一個人啊。」  有人聽說了就傳開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個人來。」  宋國人都在傳揚這件事,後來連國君也聽說了。國君派人問這戶人家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解釋說:「我們的意思是:鑿了井以後,家裡省出人手,便多了一個勞力,並不是打井的時候挖出了一個人。」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和王屋是兩座大山,方圓有七百里,高達萬丈。原來這兩座山坐落在冀州的南邊,河陽的北邊。  北山上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歲了,他家面山而居,高山擋路,出入得繞山而行,很不方便。於是他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議:「我們把這險惡的高山剷平,開出一條大路,直通豫州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你們覺得怎麼樣?」大家表示贊同。  他的老伴質疑說:「憑著你這點力氣,恐怕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奈何不了,又能對太行、王屋這樣的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下的土石往哪裡擱啊?」  大家紛紛出主意:「把土塊石頭扔到渤海邊上或者隱土北邊去。」  於是愚公帶著子孫錘石頭、挖土塊,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去。鄰居寡婦的兒子才六七歲,也跑來幫忙。他們挑土運石,從冬到夏,才往返了一趟。  一個叫智叟的老頭笑著勸愚公說:「你怎麼這麼傻啊,你年老體衰,風燭殘年,恐怕連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拔不掉,怎麼能搬得了土石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您的心思真是頑固。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添兒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而山是不會增高的,這樣下去,怎麼會挖不平呢?」智叟無言以對。  山神聽說了這件事,害怕愚公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就去報告天帝。天帝被愚公的意志感動,就派大力士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把這兩座山背走了。  薛譚學謳  《列子》  薛譚跟著秦青學唱歌,還沒有把秦青的真本事學到手,就以為自己什麼都學會了,於是向老師告辭回家。秦青並沒有阻止他,而是在郊外的大路上給他餞行。秦青打著節拍,唱著悲傷的曲子,歌聲震動了樹林里的樹木,連天上的行雲也駐足靜聽。  薛譚非常慚愧,連忙向秦青道歉,請求回到老師身邊繼續學習。從此,他一輩子再也不敢說學成回家的話。  紀昌學射  《列子》  甘蠅是古代一名神射手,他一拉弓箭,走獸就中箭倒地,飛鳥就從空中掉下來。他的弟子叫飛衛,跟著甘蠅學射箭,技術比老師還高明。有一個叫紀昌的,又跟著飛衛學射箭。  飛衛對他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再跟你講射箭的技巧。」  紀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織布機下,眼睛緊緊盯著運動的腳踏板。這樣練了兩年以後,哪怕錐子刺到他的眼眶,他也不會眨一下眼。他把自己的成績告訴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你還得練習眼力。你能夠把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很細微的東西看得很清晰了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一根牛尾巴毛把一隻虱子掛在窗戶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看。過了十幾天,虱子慢慢地看得大了起來;三年以後,看到的虱子就像車輪一般大小,再看別的東西,簡直全都是山丘那麼大了。於是,他用燕國出產的牛角製成的弓、北方出產的篷竹製成的箭,向虱子射去,那箭正好穿過虱子的中心,而懸掛虱子的牛尾巴毛卻完好無損。  他便把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很高興,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奧妙!」  齊人奪金  《列子》  有一個齊國人,一心一意想得到金子。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趕往集市,直奔賣金商人那裡,抓了  金子就跑。官吏把他捉住了,審問他說:「集市上這麼多人,你為什麼搶人家的金子?」那人回答說:「我拿金  子的時候,眼裡只看到金子,沒有看到有人。」  泥人與木偶  《戰國策》  一個泥人和一個木偶在聊天。木偶對泥人說:「你是大河西岸的泥土做成的,如果到了八月份,大雨來臨,河水暴漲,你就很難保全性命了。」泥人說:「你說的不對。我本來就是西岸的泥土,被水衝到西岸也還是泥土罷了;可你是用東方的桃木刻成的人,降雨後大水來臨,你就會被水沖走,你漂啊漂的又能怎麼辦呢?」  鷸蚌相爭  《戰國策》  一隻河蚌在沙灘上曬太陽,被一隻鷸啄住了肉,河蚌把蓋子合上,緊緊夾住了鷸的嘴。鷸心裡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會渴死了。河蚌也想:你今天掙不脫,明天再掙不脫,就會死掉的。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放誰。一個漁人看到了,一下子把它倆都抓住了。  晏子的車夫  《晏子春秋》  晏子做了齊國的相國。一天,他乘車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偷看,只見自己的丈夫坐在車上的傘蓋之下,揮鞭催馬,趾高氣揚,神氣活現。  車夫回到家,他的妻子就要跟他離婚。車夫莫名其妙,忙問是什麼緣故。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身為齊國的相國,是一個有名望的人,今天我看他外出,雖然胸懷大略卻顯得那麼謙遜有禮。可是你呢?身高八尺,不過是人家的車夫,卻神氣十足,不可一世。你這種人會有什麼出息呢?」  從此以後,車夫變得謙遜起來。晏子感覺到了他的變化,就問他怎麼回事,他如實以告。晏子對車夫很滿意,就推薦他做了大夫。苛政猛於虎更新時間2009-12-2 17:41:11 字數:6431 苛政猛於虎  《禮記》  孔子從泰山旁邊經過,看見一個婦人在墓旁哭泣,孔子讓子路上前詢問。子路說:「你哭得這麼悲傷,好像有很多不幸的事。」婦人回答:「是的。我公公死在虎口裡,我丈夫也死在虎口裡,現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問:「你為什麼不搬離這個地方呢?」那婦人說:「這裡沒有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徭役啊!」  孔子對弟子說:「你們要記住了:苛政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猛!」  嗟來之食  《禮記》  齊國發生了饑荒,齊國的富人黔敖在路邊準備了食物,施捨給飢餓的人吃。  有一個人餓得有氣無力,跌跌撞撞地走過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湯水,吆喝道:「喂!過來吃吧!」那人抬起眼睛,盯著他說:「我就是因為不肯吃這種吆喝著施捨的食物,才餓成了這個樣子!」黔敖連忙向他道歉,可是那人始終不肯吃,就餓死了。  螳螂捕蟬  劉向《說苑》  吳王想要攻打楚國,他警告手下人說:「有誰敢進諫阻撓此事的,一律處死。」吳王的門客中有個年輕人,想去勸阻又不敢,於是懷揣著彈弓在吳王的後花園裡徘徊。露水打濕了他的衣服,這樣過了三個早晨,吳王對他說:「你過來,何苦讓露水把衣服濕成這個樣子呢?」  年輕人回答道:「後花園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高高在上,大聲地歌唱,悠閑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就在它身後呢;螳螂把身子藏好準備捕蟬,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就在它旁邊呢;黃雀伸著脖子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在樹下瞄準了它。這三個傢伙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到身後的禍患啊。」  吳王說:「你說得很好。」於是就不再攻打楚國了。  貓頭鷹搬家  劉向《說苑》  貓頭鷹碰見了斑鳩。斑鳩問:「你到哪裡去啊?」貓頭鷹說:「我打算搬到東邊去住。」斑鳩又問:「為什麼呢?」貓頭鷹說:「西邊的人們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想搬走。」斑鳩說:「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叫聲,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話,遷到東邊,那裡的人一樣會不喜歡你的叫聲啊。」  華歆救人  劉義慶《世說新語》  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逃難,有一個人要求和他們一起走。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船上還有空餘的地方,為什麼不可以呢?」多了一個人,船走得慢了,後來賊人馬上就要追上來。王朗想把他們帶上來的那個人趕下船,華歆說:「當初我遲疑,就是怕遇到這種情況。可是既然已經接受了他,又怎麼能夠因為情況緊急而拋棄他呢?」於是還是帶著那個人一起逃難。  羆  柳宗元《柳河東集》  鹿怕,怕虎,虎怕羆。羆能像人一樣站著,力大無比,傷人很厲害。  楚地有一個獵人,他能吹竹管模仿各種野獸的叫聲。一次,他拿著弓箭上山捕獵。進山之後,獵人模仿鹿的叫聲想引來它的同伴,沒有想到鹿的聲音引來了。獵人很害怕,急忙模仿虎嘯來驅趕。剛逃跑,老虎又聞聲而到。獵人更加害怕,又急忙學羆叫,老虎被嚇跑了。羆聽見叫聲便來尋找同伴,看見獵人,就把他抓住吃掉了。  柳宗元《柳河東集》  蝂是一種會背東西的小蟲。它爬行的時候遇到東西,總是取來背到身上。它背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疲勞至極也不肯住手。再加上它的背部很不光滑,東西不容易掉下來,所以到最後總是被壓倒爬不起來。有人可憐它,把它背上的東西拿下來,但是它爬起來後,又跟以前那樣去背東西。而且它還喜歡往高處爬,爬得筋疲力盡也不停息,直到從高處掉下摔死。  臨江之麋  柳宗元《柳河東集》  臨江有一個人,打獵時捉到一隻小鹿,把它帶回家去養。一進門,他家的一群狗流著口水迎上來,獵人大聲呵斥,把狗趕開。以後,他每天抱著小鹿讓它和狗接近,訓練狗不去傷害它,慢慢地又讓小鹿和狗在一起玩耍。時間久了,狗都能按照主人的意思和小鹿和睦相處。  小鹿一天天長大,以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整天和它們在一起嬉戲,非常親昵。狗由於懼怕主人,只能順從小鹿,和小鹿玩耍,但時常還舔舔舌頭。  幾年之後,小鹿走出家門,看見路上有很多狗,就跑過去和它們一起玩。那些狗看到小鹿,又怒又喜,齜牙咧嘴,一起撲上去把鹿咬死了。  小鹿到死也不明白那些狗為什麼咬它。  黔驢技窮  柳宗元《柳河東集》  從前,貴州一帶沒有驢,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從外面運回來一頭,把它放在山腳下。老虎第一次看到驢子,見它軀體高大,以為是個神獸,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它。見驢沒有什麼舉動,老虎就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它,但仍然沒有摸到驢子的底細。  一天,老虎正在觀望,驢子大叫一聲,老虎大驚,遠遠地躲開。後來經過反覆觀察,老虎並沒有發現驢子有什麼特殊的本領,連驢叫也慢慢習慣了。於是,老虎又在驢子左右走動,漸漸靠近它,輕輕擦它一下,故意撞它一下。驢子見老虎冒犯自己,非常憤怒,抬腿踢了一蹄子。老虎大喜,心裡盤算:原來這個傢伙就這麼點兒本事!於是大吼一聲,猛撲過去,吃掉了驢子。  永州之鼠  柳宗元《柳河東集》  永州有一個人非常迷信,他屬鼠,就認為老鼠是神靈,所以特別愛護老鼠。他家不養貓和狗,還禁止僕人打老鼠,糧倉、廚房都任隨老鼠橫行,從不過問。老鼠們相互轉告,都搬到他家來,整天吃得飽飽的。他家被老鼠禍害得沒有一件完整的傢具,沒有一件完整的衣裳,吃的喝的都是老鼠剩下的。白天,老鼠在家裡來來往往,晚上,就到處咬東西、打架、怪叫,吵得人無法入睡。但是,這個人從來不覺得厭煩。  幾年以後,這個人搬走了,另一家人搬到這裡居住。老鼠們仍然像過去那樣為非作歹,無所顧忌。新主人很生氣,借了五六隻貓,關門閉戶,捕捉老鼠。又搬磚移瓦,用水灌洞,四面圍剿。這樣一來,殺死老鼠無數,堆起來像一座小山。  老鼠們還以為可以長久地過吃飽喝飽、平安無事的日子呢!  傷仲永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  江西有個人叫方仲永,家裡世代種田。方仲永一直到五歲都從來沒有見過筆墨紙硯。一天,他忽然哭著要筆墨。他父親覺得很奇怪,就從鄰居家裡借了給他,他馬上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取了題目。詩很快被鄉里的讀書人傳看。從此,指定任何題目讓他作詩,他都能馬上作出,而且立意、文采都有可取之處。鄉里人認為他是神童,慢慢地把他們父子當成座上客,有人還拿錢買他的詩。他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就每天領著他拜訪鄉人,卻不讓他學習。  這件事我也早就聽說了。有一年,我回到家鄉,在舅父家見到了方仲永,那時他已經十二三歲了,作的詩已經和他的名氣不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家,再到舅父家問起方仲永,他們都說:「方仲永的文才已經沒有了,現在他和普通人一樣。」  焚廬滅鼠  宋濂《龍門子凝道記》  越國西部有一個獨居的單身漢,用蘆葦、茅草蓋了房子,種田養活自己。時間長了,他家的豆子、小米和鹽巴等都有剩餘,就是常鬧鼠患。他家的老鼠很是猖獗,白天公然結隊而行,晚上啃咬東西、吱呀亂叫,男子越來越受不了了。  一天,男子喝完酒回來,剛躺下,很多老鼠就跑出來,吵得他睡不著覺。他非常惱火,拿起火把到處  燒老鼠。結果老鼠燒死了,房子也燒毀了。第二天酒醒後,他發現自己無家可歸了。  越人溺鼠  宋濂《燕書》  老鼠喜歡夜間出來偷吃穀子。有一個越國人故意把穀子放在罐子里,任憑老鼠去吃,不加理睬。老鼠呼朋引伴,到罐子里吃穀子,每次都吃得飽飽的。  有一天,越國人把罐子里的穀子換成了水,又在水面上撒了一層糠。老鼠不知道,到了晚上,又一起出來,一個一個地跳進罐子,結果都淹死了。  白雁落網  宋濂《燕書》  一群白色的大雁聚集在沼澤地里,夜晚歇息的時候為了防範獵人,總是安排一隻大雁放哨。有人來時,放哨的大雁就鳴叫報警。  獵人們熟悉了大雁的警戒辦法,捕獵時,舉起火把照照,放哨的大雁看見了,就叫起來,獵人立刻把火把放到水裡熄滅。其他大雁被驚醒了,環顧四周,毫無動靜,於是又睡了。這樣折騰了幾次,雁群以為放哨的大雁故意欺騙它們,便都去啄它。  過了一會兒,獵人們舉著火把走過去,放哨的大雁再也不叫了。結果酣睡中的雁群就被一網打盡。  烏鴉與蜀雞宋濂《燕書》  蜀雞是一種四川出產的雞,身上有彩色的花紋,頸上有紅色的毛。一群小蜀雞啁啁地叫著,母雞在旁邊守護它們。忽然,有一隻鷹在上空盤旋,母雞連忙用翅膀護住小雞,鷹沒有辦法抓到小雞。  過了一會兒,一隻烏鴉飛過來,和小雞一同找食吃。母雞把它看成了自家人,和它跳上跳下,很是融洽。烏鴉忽然銜走了一隻小雞,母親悵然仰望,這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許金不酬  劉基《郁離子》  濟水南邊有一個商人,渡河時船翻了,他大喊救命。有一個漁人駕船去救他,船還沒有開到,商人大聲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給你一百兩銀子!」  漁人把他救上岸,他卻只給了漁人十兩銀子。漁人說:「你剛才說的是一百兩,現在怎麼只給十兩?」  商人大怒:「你一個打魚的一天能掙多少錢呢?一下子得了十兩銀子,還不知足嗎?」漁人沮喪地走了。  過了一些日子,這個商人渡河時船碰到石頭又沉了,恰好這個漁人又在場。有人問:「你怎麼不去救人呢?」漁人回答說:「這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人。」結果商人被淹死了。  狙公餓死  劉基《郁離子》  楚地有一個人靠養猴子為生,人們都叫他狙公。每天早晨,他都給猴子分派任務,讓它們到山上採摘果實交上來,猴子們只能留下果實的十分之一養活自己。如果哪一個猴子交不上果實,就要挨一頓鞭子。猴子們害怕挨打,不敢違抗命令。  一天,有一隻小猴子對大家說:「山上的果樹是狙公種的嗎?猴子們都說:「不是他種的,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山上的果實,不經過狙公,就不能採摘嗎?」猴子們回答說:「不是的,誰都可以去採摘。」小猴子說:「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替他採摘果實,受他的奴役呢?」小猴的話沒說完,大家都明白了。  這天晚上,它們等狙公睡著之後,一起搗毀了柵欄和籠子,拿著狙公積攢的所有果實,逃到山林中去了。狙公終於被餓死了。  八哥學話  庄元臣《叔苴子》  八哥生長在南方,南方人捉到它後,便訓練它學說話,久而久之,它能學舌了,但只能模仿幾句簡單的話,一天到晚,唱的也是那幾句。  一隻知了在院子里鳴叫,八哥聽了,很輕蔑地笑。知了說:「你能學人說話,這很好。但是你說的不是你自己的話,實際上等於沒說,哪裡比得上我,叫的都是自己的聲音呢?」八哥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現在,寫文章的人剽竊成風,他們都不過是一些不知道羞恥的八哥罷了。  孔雀愛尾  耿定向《權子》  雄孔雀的尾巴青翠艷麗,閃耀著金色的光芒,美麗動人。他生性嫉妒,即使馴養了很久,看到衣著華美的人,也要趕上去啄他們。  雄孔雀在山裡棲息時,先要選擇好地方擱置尾巴,然後才能安身。天下大雨,打濕了尾巴,當捕鳥的人快趕到時,孔雀還顧戀著自己的尾巴,不肯飛起來,結果被捕鳥人捉住了。  漁人與鸕鶿  耿定向《權子》  一戶人家有個養魚池,時常有鸕鶿來偷魚吃。主人深受其害,就扎了一個草人,給它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拿上竹竿,然後插到魚池裡來嚇唬鸕鶿。  鸕鶿開始時只敢在草人頭頂上盤旋,不敢輕易下來。後來,鸕鶿經過仔細觀察,發現是個假人,便又下來啄魚吃。時間久了,鸕鶿還站在草人的斗笠上休息,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主人看到這種情況,就悄悄拿走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一動不動地站在池子里。鸕鶿仍然下來啄魚,累了就落在斗笠上休息。主人忽然一伸手,抓住鸕鶿的腳,鸕鶿掙扎不脫,拍著翅膀大叫:「假!假!」主人說:「原來是假的,現在還是假的嗎?」  牧童拾金  劉元卿《賢奕編》  從前,有一個牧童,他衣服破爛,光著腳,蓬著頭,天天在田野里放牧。但他常常放開喉嚨高聲歌唱,心情舒暢,牛羊也管理得不錯。  有一天,牧童撿到了一枚金幣,拿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到衣袋中。從那天起,他心中開始忐忑,總是擔心金幣會丟失,他的歌聲漸漸消失了,牛羊也四處逃散,管理不好了。  粗脖病  劉元卿《賢奕編》  南岐這個地方的水質很不好,喝了這種水,當地居民都長了大脖子病。  外地人來了,那裡的婦女和小孩都圍著看,笑著說:「你的脖子好奇怪啊,怎麼這麼細!」外地人說:「你們的脖子粗粗的,是生了病啊,你們還不趕緊去求醫問葯,反而嘲笑我。」當地人說:「我們這個地方的人都這樣,為什麼要改變呢?」  他們始終不認為自己的脖子是有病的,是丑的。  翠鳥移巢  馮夢龍《古今譚概》  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築得很高。小鳥孵化出來以後,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盜鴨  蒲松齡《聊齋志異》  城西有個人,偷了鄰居家的鴨子悄悄煮著吃了。到了晚上,他覺得渾身皮膚髮癢,第二天起來,居然發現身上長滿了又密又細的鴨毛,一碰就疼。他非常害怕,又沒有辦法醫治,急得不得了。  一天夜裡,夢見有人對他說:「你的病是老天對你偷鴨子的懲罰,必須讓失主大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偷鴨子的人就去對鄰居家的老頭說:「您的鴨子被某某人偷走了,他最怕別人罵,您罵他一頓給他點警告吧。」可是鄰家的老頭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丟了東西從不發火,只是笑著說:「誰去生閑氣罵人呢?」  這個人無可奈何,只好腆著臉把實情告訴了老人。於是,老頭當面大罵了他一頓,他身上的鴨毛果然褪掉了。  狼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一個屠夫傍晚時分趕路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半路上,兩隻餓狼在他後邊跟了很遠。屠夫害怕起來,忙丟下一根骨頭。一隻狼得到了骨頭,停下來,另一隻還繼續跟著他。他又丟下一根骨頭,這隻狼停下來,可是前面那隻狼又趕上來。直到骨頭扔完,兩隻狼還是緊跟不舍。  屠夫非常恐懼,擔心受到兩隻狼的前後夾擊。他環顧四周,看到有個打穀場,場里堆積了很多柴草,像一座小山一樣。他快步走過去,背靠柴堆,放下擔子,緊握屠刀,準備惡戰一場。狼暫時不敢靠近,只是貪婪地瞪著他。  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自離開。另一隻就像狗一樣蹲坐在他的面前,眼睛眯成一條線,一副似睡非睡的樣子,神情非常悠然自得。屠夫突然躍起,舉刀劈下去,又連砍數刀,結果了這個畜生的性命。他正準備繼續趕路,聽到柴堆里沙沙作響,繞到後面一看,另一隻狼正在打洞,看來是想從洞中穿過,偷襲他的背面。這時,狼的大半截身子已經鑽到洞里,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一刀砍下,也把它殺死了。屠夫這才恍然大悟,前一隻狼假裝睡覺,是為了迷惑自己,好掩護另一隻狼從後邊偷襲!  這兩隻狼也真是夠狡猾的了!但是頃刻之間,雙雙斃命,可見禽獸的詭計也不過如此。  蜀鄙二僧  彭端淑《白鶴堂詩文集》  四川偏遠的地方,住著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朝佛。」富和尚說:「你怎麼去呢?」窮和尚回答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說:「許多年前我就打算買一條船順江而下去南海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去成。南海那麼遠,你就別指望了!」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朝佛回來了,把自己雲遊的經歷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面有愧色。  西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窮和尚能到達那裡,憑的就是一股志氣。他矢志不渝、不畏艱險,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老翁捕虎更新時間2009-12-2 17:41:24 字數:4482 老翁捕虎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城郊有一隻凶暴的老虎,好多獵人被它咬傷了,也沒能捕獲它。人們紛紛議論說:「看來要除掉虎患,非得請徽州唐家的獵手不可了。」  於是,縣令派官吏帶著禮金去徽州請人,這個官員回來說,唐家已經挑選了兩個非常有能耐的獵人來幫助他們。很快,兩個人來了,一位是個老頭,頭髮鬍子全白了,還時不時咳嗽幾聲;另一個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人們見了,十分失望,只好先給他們準備飯食。  老翁覺察到了人們的不滿,就說:「聽說那隻老虎離城也不過五六里路遠,我們先去抓它,回來再吃飯也不遲。」  官吏於是命令差役給他們帶路。差役把他們領到山腳下,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老翁笑道:「有我在,你們怕什麼呢?」  到半山腰時,老翁對少年說:「那個畜生好像還在睡覺,你把它叫醒吧。」  少年模仿老虎的吼聲大叫,果然把老虎從樹林中引了出來,它猛跳起來,徑直撲向老翁。老翁握著一柄短短的斧頭,伸直了手臂,巋然而立。老虎撲了上來,老翁把頭一偏,老虎便從他的頭頂呼嘯而過,只見鮮血迸射,流了滿地。眾人仔細一看,發現老虎從下巴到尾部,都被斧子豁開了。  官吏重賞了老翁,大家也給他們送上了豐厚的禮物。老翁說,他已經練臂力練了十幾年,練眼力也有十幾年。現在就是用掃帚來掃他的眼,眼睛都不會眨一下;身強力壯的人懸在他的胳膊上用力往下按,也扳不動他。  河中石獸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滄州的南邊有座寺廟,臨河而建,寺廟的外門坍塌了,門邊的石獸也沉進了河裡。過了十幾年,廟裡的和尚籌集了一些錢,要重新整修廟門,就派人到河裡打撈石獸,可是怎麼都找不到。人們認為石獸肯定是順流而下了,就駕著小船拖著鐵耙去尋找,找了十多里遠,一點兒蹤跡都沒有。  有個教書先生在廟裡設館講學,聽說了這個情況,笑著說:「你們這些人啊,不仔細推究一下事物的道理。石獸又不是木頭片,怎麼會被湍急的河水沖走呢?石頭堅硬沉重,河裡的沙子又松又浮,石獸落在沙子上,肯定會慢慢沉下去,越沉越深。你們到河流下游去搜尋石獸,不是很愚蠢嗎?」大家都認為他說的對。  有個老河兵聽了教書先生的話,也笑了,他說:「掉進河裡的石頭,應該到河的上游去尋找。因為石頭質地堅硬沉重,而沙性鬆浮,河水沖不動石頭,河水擊在石頭上的反衝力反而會在石頭下面迎著水流的地方,把沙子沖成陷坑,這樣慢慢地越沖坑越深,衝到石頭下方有一半懸空的時候,石頭就會翻落在沙坑裡。然後,水流再沖成沙坑,石頭再倒,翻轉不停,慢慢地石頭就逆流而上了。你們到下游去尋找石獸固然可笑;可是如果到河床底下去找,就更可笑了。」  人們按照他的說法去尋找,果然在幾里外的河上游找到了石獸。  諷刺篇  諷刺篇  幫人笞子  《墨子》  從前有一個人,他的兒子不成器,橫行鄉里,經常胡作非為。做父親的恨鐵不成鋼,就鞭打兒子。隔壁鄰居的老頭見到了,拿了根棍子也來打這個不成器的孩子,一邊打還一邊說:「我打你,完全合乎你父親的心意啊!」  邯鄲學步  《莊子》  趙國都城邯鄲的人,善於行走。燕國有一個少年,不遠千里,來到邯鄲學習走路的方法。結果,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的走法,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後來,少年只好爬著回家了。  莊子借米  《莊子》  莊子家裡很窮,去找監河侯借米。  監河侯說:「行啊!等到年底,我收了租稅之後就借給你一大筆錢好嗎?」  莊子變了臉色:「我昨天來的時候,聽見路上有呼救的聲音,回頭一看,原來車轍里有一條鯽魚。我問它:『你有什麼事嗎?』鯽魚說:『我是東海里的臣子,不幸落到這個車轍里,您能給我一點兒水救救我的命嗎?』我說:『可以啊,我馬上去遊說吳越的國君,勸他們引來長江的大水迎接你,好嗎?』鯽魚聽了非常憤怒,它說:『我現在快要渴死了,只需要一點兒水就能活命,可是您竟然說出這樣的空話!還不如趁早到乾魚店裡找我算了!』」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家,可以說是盡心儘力了。河內鬧災荒,我把一部分災民遷移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河東鬧災荒,我也這樣做。看看鄰國的國政,沒有像我這樣誠心誠意為老百姓著想的。可是鄰國的老百姓並沒有減少,我這裡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打個比方吧。戰鼓擂響了,戰鬥的雙方短兵相接。這時有士兵丟盔棄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停下來。逃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可不可以呢?」  梁惠王說:「當然不行,他們只不過逃跑得少一點,同樣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知道這個道理,那麼就不用希望您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以羊易牛  《孟子》  梁惠王坐在廟堂上,堂下有人牽著一頭牛走過。梁惠王問:「牽著牛到哪裡去啊?」那人回答:「去殺掉它,用它的血祭鍾。」梁惠王說:「放了它吧,看它驚恐得全身發抖,沒有罪就被殺死,太可憐了!」牽牛的人問:「那鍾就不用祭了吧?」梁惠王忙說:「不祭鍾怎麼可以?換隻羊吧!」  偷雞者  《孟子》  有個人每天偷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正人君子做的事。」偷雞賊說:「好吧,我改。首先我要減少偷雞的數量,以後每月偷一隻,等到了明年,我就徹底不偷了。」  如果明知道這樣做不對,就應該馬上停止,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  宣王好射  《尹文子》  齊宣王愛好射箭,還喜歡向別人誇耀他臂力過人,能用強弓,其實他的弓只需要用三石的力氣就能拉開。大臣們為了討好宣王,都裝模作樣地接過弓來試,大家只拉到一半就裝著拉不動了,驚訝地說:「哎呀,這隻弓不下九石啊!大王真是神力啊!」宣王聽了非常得意。  雖然宣王的弓不過三石,但他一輩子都認為自己能拉開九石的弓。  黃公好謙  《尹文子》  齊國有一個姓黃的人,過於自謙。他有兩個女兒,長得都非常漂亮,可是他經常對人說:「小女貌丑,見不得人。」結果兩個女兒醜名遠揚,年齡很大了,整個齊國都沒有人來提親。  衛國有個光棍,一時衝動,糊裡糊塗地娶了黃公的大女兒,發現她非常漂亮。他告訴別人:「我的岳父過於謙虛了,才說他的女兒不漂亮。」於是,好多人爭相送聘禮去求婚,發現黃公的小女兒果然也非常漂亮。  濫竽充數  《韓非子》  齊宣王每次聽吹竽,都是讓幾百個人合奏。一個姓南郭的人冒充吹竽能手,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給他的薪俸和其他吹竽的人一樣。  後來宣王死了,湣王即位。他也喜歡聽吹竽,但是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就逃走了。  棘端刻猴  《韓非子》  燕王喜歡精微細巧的東西,有個衛國人說:「我能在棗樹刺的尖上刻出一隻母猴。」燕王聽了很高興,把他養在宮裡,給他很高的待遇。  燕王對他說:「我想看看您在棗樹刺上雕刻的母猴。」  這人回答說:「如果想看,請您半年內不要去後宮,不能喝酒吃肉,而且只有在雨住天晴、光線半明半暗的時候,才可以看到棗樹刺尖上的猴子。」  燕王只好繼續養著他,卻看不到母猴。  鄭國的一位鐵匠對燕王說:「我有做刻刀的經驗,不管多麼細小的東西都得用更小的刻刀來雕,所以雕刻的東西一定得比刻刀大才行。棗樹刺的尖小得容不下刻刀啊,根本就無法雕刻。您試試能不能看看那個人的刻刀,就知道他能不能雕刻了。」  燕王說:「好法子。」就對衛國人說:「你用什麼工具在棗樹刺的尖上刻母猴呢?」衛國人回答說:「用刻刀啊。」  燕王說:「我想看看你的刻刀。」  衛國人說:「那我回住處給您取來吧。」便趁機逃走了。  自相矛盾  《韓非子》  楚國有個人在賣矛和盾,他自賣自誇道:「我的盾真牢固啊,什麼東西也扎不透它。」又拿起矛來吹噓說:「我的矛真尖銳啊,什麼東西也扎得透。」  有人說:「用你的矛扎你的盾會怎麼樣呢?」這人答不上來了。  牢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強取人衣  《呂氏春秋》  宋國有個人叫澄子,丟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便跑到街上去找。他看見一個婦人穿著黑色的上衣,就拉住人家不放,想把衣服奪過來,他說:「這是我的衣服!」  婦人說:「您雖然丟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可這件是我自己的呀。」  澄子說:「你還是快點兒把衣服還給我吧。我丟的那件是紡綢的夾衣,你穿的是黑布單衣。用黑布單衣還紡綢夾衣的賬,你還賺便宜了呢!」  掩耳盜鐘  《呂氏春秋》  晉國的大貴族范氏出逃後,有個老百姓從他家裡發現了一口鐘,他想把鍾背回家,可鐘太大太重了,根本背不動。他想用鎚子把鐘敲碎,可一砸下去,鍾就轟轟地響個不停。他擔心別人聽見了會來搶走鍾,就趕緊把耳朵捂起來。  怕別人聽見還可以理解,但覺得自己捂起耳朵來別人也會聽不到,就太糊塗了。  杞人憂天  《列子》  杞國有個人,整天擔心天會掉下來,地會陷下去,擔心這樣一來自己沒有容身之處,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有一個人挺關心這個憂愁的杞國人,便去開導他,說:「天,是積聚起來的氣體,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體,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活動在氣體之中,何必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他說:「如果天真是積聚的氣體,那太陽啊月亮啊,還有星星,不是會掉下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是積聚的氣體中閃閃發光的一類罷了,即使掉下來,也不會擊傷什麼的。」  他又問:「大地塌了怎麼辦?」  開導他的人又解釋說:「大地,只是堆積起來的土塊,把空地方都填滿了,到處都是。你踩啊踢啊踏啊,整天都在大地上活動,為何擔心它會塌掉呢?」  這人聽了後就釋然了,開導他的人也非常高興。  朝三暮四  《列子》  宋國有個人喜歡養猴子,養了一大群。他了解猴子的心理,猴子也懂得他的意思。養猴子的人把家裡人省下來的口糧拿出來,讓猴子可以吃飽。不久,家裡的糧食不夠了,必須給猴子限制食量。他怕猴子們不聽話,就先騙它們說:「給你們栗子吃,早上三顆晚上四顆,應該夠了吧?」這些猴子都跳起來發脾氣。過了一會兒,養猴人又說:「那就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總夠了吧?」  猴子們聽了都安靜下來,非常高興。  狐假虎威  《戰國策》  老虎逮住一隻狐狸,狐狸說:「你不敢吃我。老天爺派我當百獸的大王,你今天吃了我,就是違背  上  天的旨意。你要是不信啊,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身後,看看野獸們見了我有沒有敢不逃跑的!」老虎信以為真,便跟著它走。野獸看到它們紛紛逃走。老虎不知道野獸們是害怕自己才跑走的,還以為它們真的是害怕狐狸呢。賣駿馬更新時間2009-12-2 17:41:38 字數:7823 賣駿馬  《戰國策》  有一個人,想要賣掉一匹好馬。他牽著馬,站在集市上,一連三天都沒有人認出這是一匹好馬。於是,他去見伯樂,說:「我有一匹好馬,想要賣掉,在集市上站了三天,連個問價的人都沒有。希望您能到集市上去,繞著我的馬走一圈,臨走時再回頭看它一眼,我願意給您一天的報酬。」  伯樂同意了,來到集市上,繞著馬認真地看了看,離開時又回過頭來瞧了瞧。這匹馬的價格立刻漲了十倍。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晏子出使楚國。晏子身材矮小,楚國人就請他從高大的城門旁邊的小門出入。晏子並不從小門走,他說:「如果出使狗國,就從狗門出入;現在我出使的是楚國,不應該走這個門。」迎接他的人只好讓他從大門進城拜見楚王。  楚王問他:「你們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人口眾多,每個人張開袖子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巨大的帷幕,每個人都出汗的話簡直就像下大雨,街上的人肩挨著肩腳挨著腳,怎麼說沒有人了呢?」  楚王說:「那為什麼派你來了呢?」  晏子回答說:「我們齊國指派使節,各人有各人的側重,有本事的人要出使英明君主治理的國家,沒有才德的人就被派往君主沒有德行的國家。我這個人沒什麼才德,所以就到楚國來了。」  葉公好龍  劉向《新序》  葉公非常喜歡龍,他的衣帶鉤上畫著龍,酒杯上刻著龍,房屋上能雕刻花紋的地方都雕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這麼喜歡自己,就降落下來,把頭伸進窗戶張望,尾巴拖在大廳里。葉公看見掉頭就跑,嚇得失魂落魄,臉都變了色。  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是似龍非龍的東西罷了。  博士買驢  顏之推《顏氏家訓》  一位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的人要買一頭驢,提筆書寫買驢的契約,洋洋洒洒寫了三張紙,還沒有見一個「驢」字。  桃符與艾人桃符:古時習俗,元旦時用桃木板畫符,掛在門旁或釘入門旁土中,認為可以「壓邪」,後來衍化為春聯。艾人:用艾草紮成的假人。古時五月初五懸掛於門戶上,認為可以驅毒氣。  蘇軾《東坡志林》  桃符抬頭罵艾人道:「你這個草人,算什麼東西!竟敢住在我的上邊!」艾人俯身回應道:「你都半截身子入土了,還和我爭高低!」桃符更加憤怒,反唇相譏,雙方爭吵不休。門神勸解道:「我們都是沒有出息的傢伙,依附在別人的門下過日子,你們還有功夫爭閑氣!」  蛤蟆懼誅  《艾子雜說》  艾子在海上旅行,晚上停泊在一個島嶼上。半夜聽到水下有哭聲,還有說話聲。艾子仔細地聽下去,一個聲音說:「昨天龍王下了命令,凡是有尾巴的必須斬首,我是鼉,有尾巴,怕遭到殺戮,所以哭起來,你是蛤蟆,沒有尾巴,你哭什麼呢?」另一個聲音說:「我現在是沒有尾巴,可是我害怕會追究到我當蝌蚪的時候啊!」  更渡一遭  岳珂《桯史》  有一個人得了一隻鱉,想把它煮了吃,卻又不願意承擔殺生的罪名。於是他燒了一鍋滾燙的水,在鍋上架了一條細竹竿,對鱉說:「你如果能從竹竿上爬過去,我就饒你的性命。」  鱉明知道他是在玩弄計謀,但還是費儘力氣,勉勉強強爬過去了。那人說:「你能爬過去!很好!你再爬一次,我還想仔細看看!」  書生救火  宋濂《燕書》  有一個趙國人家裡失火了,想滅火卻沒有梯子爬上屋頂,就叫兒子去鄰居奔水氏家裡借梯子。  他的兒子換上一身整齊的衣服,戴上帽子,斯文地邁著方步走了。見到奔水先生以後,他彬彬有禮地打躬作揖,禮讓再三才進屋,然後在席位上坐下,一聲不響。主人讓家人設宴款待。席間,主人向他敬酒,他站起來慢慢喝下,又舉杯回敬了主人。筵席散了,主人說:「您親臨寒舍,有什麼事嗎?」  這時,他才開口說明來意:「老天給我家降下了大禍,家裡發生了火災,現在火焰正在熊熊燃燒。我想到房頂澆水救火,怎奈腋下沒有生出翅膀,只好眼巴巴地望著房子悲泣。聽說您家裡有梯子,可以借我用用嗎?」  奔水氏一聽,急得直跺腳:「您怎麼這麼迂腐啊!在山上吃飯時遇見老虎,必須扔掉食物趕緊跑;過河時遇見鱷魚,鞋都不穿就得趕緊逃命。房子都燒了,您怎麼還在這裡作揖禮讓呢?」  於是奔水氏扛著梯子跟他回去,趕到時,房子已經化為灰燼了。  千里馬  劉基《郁離子》  郁離子的馬生了一匹好馬駒,有人說:「這是一匹千里馬,把它送到皇上的馬廄里去吧。」郁離子很高興地接受了建議,把馬送到京城裡。皇帝叫太僕查閱進貢記錄,太僕查閱之後說:「這匹馬雖好,可是不是冀州出產的,應該不是千里馬。」於是這匹馬就被放在宮外餵養了。  稀世古琴  劉基《郁離子》  工之僑用一塊優質桐木削製成一張琴,裝上琴弦一彈,發出金玉之聲。他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張天下少有的好琴,就獻給了太常。太常讓朝廷里的樂工們鑒別,樂工們說:「這不是古琴。」於是把琴還給了工之僑。  工之僑把琴拿回家後,先和漆工商議,在琴上畫了許多裂紋;又找刻字工,在琴上刻了許多古人的題字;最後把琴裝起來埋在地下。  一年以後,工之僑把琴取出來,拿到集市上去賣。一個顯貴的人看到了琴,用一百兩銀子買下,然後把它獻給朝廷。樂官們捧著琴爭相傳看,都感嘆道:「這張古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  蒙人叱虎  劉基《郁離子》  蒙這個地方有一個人,穿上獅子皮走到野外,老虎看見他就跑開了。這個人認為老虎害怕自己,回到家裡,越想越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第二天,他穿上狐皮到野外去,又碰上了老虎。老虎站在那裡斜著眼睛看他,他見老虎不害怕自己,很生氣,就大聲叱罵,結果惹得老虎發怒,把他吃掉了。  八哥噪虎  劉基《郁離子》  喜鵲在樹枝上築了巢,有一隻老虎從樹叢中鑽出來,喜鵲見了老虎大叫起來,八哥聽到喜鵲叫,也跟著亂叫起來。  一隻雅鳥聞聲趕來,問喜鵲:「老虎在地上走,和你有什麼關係啊,你叫什麼呢?」喜鵲說:「老虎一叫就會生風,我怕大風把我的窩掀翻呢,所以大叫想把老虎趕跑。」  雅鳥又問八哥為什麼叫,八哥回答不出來。雅鳥笑著說:「喜鵲的窩在樹枝上,怕被風掀翻,所以害怕虎嘯;你的窩在土洞里,跟著喜鵲亂叫什麼呢?」  荊人畏鬼  劉基《郁離子》  楚地有一個人非常怕鬼,他聽到樹葉聲和老鼠爬行的聲音,都認為是鬼來了。一個小偷知道了他這一點,就在夜晚爬上他家的牆頭學鬼叫。這個人聽了嚇得要死,連眼睛都不敢瞟一下。小偷這樣嚇了他五六次,就進入他的房子,席捲了所有的財物。  魯人釀酒  劉基《郁離子》  過去,魯國人不會釀酒,而中山國的人擅長釀造一種醇美的好酒,叫「千日酒」。魯國人向中山國人請教那種酒的釀造方法,沒有得到。後來,有一個魯國人在中山國做官,恰好住在釀酒人的家裡。他拿了一點兒酒糟回來,用魯國的酒泡上,對人說:「這就是中山國的好酒。」魯國人喝了,都認為這就是中山國的酒。  一天,中山國的人來了,聽說有千日酒,就討了來喝,一喝覺得味道不對,都吐了出來,說:「這哪裡是中山國的酒啊,不過是用我們的酒糟泡了一下罷了!」  金玉其外  劉基《郁離子》  杭州有一個賣水果的人,很善於貯藏柑橘。他的柑橘保存一年都不腐爛,取出來後,外表仍然細膩,表皮亮晶晶的,泛著金色的光澤。他貯藏的柑橘在集市上賣到原來十倍的價格,人們還是爭著購買。有一次,我也買了一個,切開以後,就好像有一股煙氣直撲口鼻,再看裡面,都乾枯得像破棉絮了。  按圖索驥  楊慎《藝林伐山》  伯樂的《相馬經》上有這樣的話:「額頭高高隆起,雙眼像銅錢一樣又大又圓,蹄子又大又端正。」伯樂的兒子拿著《相馬經》去找千里馬,看見一隻很大的癩蛤蟆,回來對父親說:「我找到一匹好馬,樣子跟您書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還不夠端正。」伯樂又好氣又好笑,說:「可惜你找的這匹馬只喜歡跳,不能駕車。」  喜得玄珠  庄元臣《叔苴子》  從前,人們聽說赤水裡有玄珠,就爭著去打撈。有人撈到了螺螄,有人撈到了蚌蛤,也有人撈到了卵石,還有人摸到了瓦片。大家都非常高興,認為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玄珠。  象罔聽說了這件事,禁不住捂著嘴巴笑出聲來。大家聽說象罔在譏笑他們,非常惱火,一起圍攻象罔。象罔只好逃到黃帝那裡躲起來,三年不敢露面。  河陽豬  劉元卿《賢奕編》  蘇東坡說:「從前我曾經在岐山下辦事,聽說河陽的豬肉很鮮美,就派人去買一隻河陽豬。晚上,買豬的人喝醉了酒,豬跑掉了,那人就買了一頭本地豬來代替。後來我殺豬請客,客人們吃了豬肉都大為驚詫,齊聲讚美豬肉的味道,說不是別處的豬能比得上的。不久,買豬的真相披露出來,客人們都為自己的奉承話感到慚愧。」  吏人立誓  馮夢龍《廣笑府》  有一個官吏,因為貪污受賄犯了罪,正好碰上皇帝大赦天下,沒有受到嚴厲的處罰。他發毒誓說:「以後如果再伸手接受別人的錢財,手上就長惡瘡!」沒過多久,一個打官司的人送來一筆錢,希望能贏得官司。他已經發了毒誓,不敢伸手去接錢,猶豫了一會兒,對行賄的人說:「既然你有這個心意,就把錢放進我的靴筒里吧。」  半日閑  馮夢龍《古今譚概》  有一個大官到寺院里遊玩,飲酒賞景,興之所至,高聲吟誦唐人的詩句道:「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一個和尚聽到了,不禁冷笑一聲。大官問和尚為什麼笑,和尚說:「您享受了半日清閑,我們卻為您的大駕光臨忙活了好多天了。」  迂腐的傅顯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傅顯喜歡讀書,精通文章,也多少懂點兒醫藥,只是他性情迂鈍,看上去像個萎靡的老學究。  一天,他踱著方步來到集市上,逢人就問:「見到魏三兄了嗎?」有人告訴他魏三在哪裡,他便踱了過去,見到魏三,又定神安息,良久沒有說話。魏三問他有什麼事,他才開口道:「剛才,我在水井邊看到三嫂在樹下做針線活,她累了就打了個盹兒。您家的娃娃跑到井邊去玩,離井口也不過三五尺遠,我覺得挺危險的,可是男女有別,我不方便叫醒三嫂,所以過來找您。」魏三大吃一驚,急忙往井邊奔去,等他趕到時,魏三嫂已經趴在井口哭她的兒子了。  世無良貓  樂鈞《耳食錄》  有個人非常討厭老鼠,為此他不惜花費很多錢財,弄到一隻好貓。他用鮮美的魚肉喂貓,讓貓睡在高級的毛毯上。這隻貓吃得飽住得好,過得很舒適,也就不再捉老鼠了,有時候還和老鼠一塊兒玩耍,家裡的老鼠因此越鬧越凶。這個人非常生氣,從此不再養貓,他認為天下根本沒有一隻好貓。  天帝賜酒  龔自珍《龔定盦全集》  又到了各路神仙都來朝拜天帝的日子,天帝傳旨說:「賜給各位神仙御酒。」天帝的臣子拿著本子記錄,登記各路神仙的姓名,記了三千年也沒有記完。天帝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臣子回答說:「各路神仙都乘轎而來,帶了轎夫。」天帝說:「轎夫也記上。」這樣又記了七千年還沒記完。天帝問又出了什麼問題,臣子彙報說:「眾神仙的轎夫也帶著自己的轎夫啊。」  天帝沉默了,嘆息一聲,不再賜酒。  詼諧篇  詼諧篇  截竿入城  邯鄲淳《笑林》  有一個人拿著一根長竹竿進城門。豎著拿不進去,橫著拿還是進不去,想來想去,不知道怎麼辦好。  一會兒有個老頭過來了,對他說:「我雖不是什麼聖人,但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你為什麼不把竹竿截斷再拿進城呢?」這個人就按照老頭的辦法把竹竿截斷了。  一葉障目  邯鄲淳《笑林》  楚國有個書生十分貧窮,他讀了一本書,知道螳螂捕蟬的時候躲在一片樹葉後邊,蟬就看不見它。於是,他站在樹下朝上望,等著摘取螳螂用的樹葉。過了好久,終於看到一隻螳螂躲在樹葉後面,就連忙把那片樹葉摘了下來,一不小心,樹葉掉到地上,和其他的落葉混在一起了。他無法分辨哪片是可以隱形的,就掃了好幾斗樹葉回家,一片一片拿起來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老婆:「你能看見我嗎?」  老婆開始一直說:「能看見。」後來見他仍然糾纏不休,覺得很煩,就騙他說:「這次看不見了。」書生大喜,懷揣著那片樹葉跑到街上,當著別人的面偷東西,結果被官吏當場抓住,扭送到衙門裡去了。  漢人煮席  邯鄲淳《笑林》  漢中有一個人到吳地去,在宴會上吃了用竹筍做的菜,覺得十分可口,就問:「這是什麼東西?」當地人告訴他:「這是竹子。」  這位北方人回到家,想起了那道菜,越想越覺得滋味不錯,就把床上的竹席拿去煮了,可是怎麼也煮不爛。於是他對妻子說:「吳地的人真是狡詐,竟然這麼騙我!」  口眼相爭  蘇軾《東坡志林》  我的眼睛紅腫起來,有人說得了這種病不能吃魚肉葷腥。我想這樣做,可是我的嘴巴卻不答應,它說:「我是你的嘴巴,它是你的眼睛,你為什麼要厚此薄彼?它得了病就不讓我吃好吃的,不行。」我感到左右為難,嘴巴繼續對眼睛說:「假如有一天我病了,我絕對不會禁止你看東西!」  盲人墜橋  劉元卿《賢奕編》  有一個盲人經過一條幹涸了的小河,一不小心從橋上跌落下去,他兩手緊緊抓住橋上的橫木,怕得要命,以為自己一放手就會落入萬丈深淵。  一個過路人告訴他:「別害怕,你只管放手,下邊就是地面了。」盲人不相信,還是死死地抓著橫木大聲哭叫。過了很長時間,他終於筋疲力盡,失手掉在地上。他爬起來禁不住自嘲道:「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地面,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兄弟爭雁  劉元卿《賢奕編》  有一個人看到大雁飛來,連忙拿弓箭去射,一邊拉弓,一邊自言自語道:「打下來就煮了吃。」他弟弟聽了連忙說:「鵝煮了好吃,大雁還是烤了吃好!」兄弟倆爭執不休,就去請社伯評理。社伯讓他們把大雁平分成兩半,煮一半烤一半,他們都同意了。等他們再回去找大雁時,大雁早就飛得不見影了。  屯子多憂  劉元卿《賢奕編》  沈屯子和朋友一起逛街,聽到有人閑談說:「楊文廣被敵兵圍困在柳州城中,糧草告急,援兵不到……」沈屯子聽了皺起眉頭,跺腳長嘆不止,朋友趕緊把他拉回了家。回家後他仍然記掛著這件事,白天黑夜地嘮叨:「楊文廣怎麼辦呢?怎麼解圍呢?」從此悶悶不樂,積鬱成疾。  家人勸他到郊外散步,放鬆放鬆心情。走在路上,他看見一個人背著竹子進城,馬上又添了憂愁:「竹子那麼尖銳,肯定有路人會被劃傷。」回到家裡,他的病更重了。  家人不知如何是好,就請了一個巫師來給他看病。巫師說:「我查了陰間的名冊,你來世要變成一個女人,你的丈夫姓麻哈,是異族人,相貌很醜。」沈屯子一聽,越發愁苦,病得起不來了。  親戚朋友來探視,都安慰他說:「你放寬心,病就會好的。」沈屯子說:「必須等楊文廣解了圍,背竹子的人回了家,姓麻哈的那個人寫了休書給我,我才能放寬心啊!」外科醫生  江盈科《雪濤小說》  有一個行醫的人,自稱精通外科。一次一個副將從戰場上下來,身上中了箭,箭頭射進皮肉裡面,請這個醫生去醫治。醫生拿出剪刀剪掉了露在外邊的箭桿,就要求賞賜。副將說:「箭頭還在裡面,必須趕緊治療。」醫生說:「那是內科的事情,想不到還要我來干!」  姜長樹上  江盈科《雪濤小說》  楚地有一個人不認識姜,卻裝出認識的樣子說:「這東西是從樹上結出來的。」有人告訴他:「姜是長在土裡的。」他不服氣,說:「我用我的驢子打賭,我們找十個人來問問看。」他們找了十個人,十個人都說姜是土裡長的。那人漲紅了臉,還是不服輸地說:「驢子歸你,但姜還是長在樹上的。」  菱生山中  江盈科《雪濤小說》  北方有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菱角。他到南方做官,有一天參加宴會,席間擺有菱角。他不知道怎麼吃,就連殼一起放進了嘴裡。有人提醒他說:「吃菱角要把殼剝掉。」那人覺得不好意思,就自護其短,說:「我知道,我帶著殼吃,是為了清熱敗火。」別人又問:「北方也有菱角嗎?」他說:「山前山後,到處都是!」  藕如船  馮夢龍《廣笑府》  有位主人招待客人,把細小的藕梢拿給客人吃,卻把又粗又大的藕段留在廚房裡。客人說:「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句詩『太華峰頭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我一直不相信會有那麼長的藕,今天我才相信了。」主人問:「為什麼?」客人答道:「藕梢已經到了這裡,藕段和藕頭還在廚房裡呢!」  罰人吃肉  馮夢龍《古今譚概》  五代時期有一個人叫李載仁,是唐朝皇室的後裔,為了躲避戰亂,投奔到江陵的高季興那裡做了官。李載仁生性迂腐遲鈍,而且從來不吃豬肉。  有一天,他要去接受上司的召見,剛剛騎到馬上,兩個隨從就打起來。李載仁大怒,立即叫人從廚房裡取來了大餅和豬肉,罰那兩個打架的人當場面對面吃下去,並且一再警告他們:「如果再敢打架,就往肉里再加上些酥油給你們吃!」  莫砍虎皮  石成金《笑得好》  有個老頭在山中遇到了老虎,老虎銜著他往山上拖。老頭的兒子拿著柴刀去追殺老虎,眼看就要追上了,老頭在虎口裡大聲喊道:「我的兒,我的兒,你要砍只砍虎腳,千萬不要砍壞了虎皮啊!這樣才能多賣些銀子!」  囫圇吞棗  《笑笑錄》  在一次聚會上,一個客人說:「吃梨對牙齒有好處,但是會傷脾;吃棗對脾胃有好處,但是會損害牙齒。」一個年輕人聽了,想了很久,說:「我有一個好辦法。吃梨的時候只嚼不咽,就不會傷脾胃;吃棗的時候只吞不嚼,也不會損害牙齒了。」  一個喜歡開玩笑的人說:「那你真是囫圇吞棗啊!」大家都笑了。  痴人說夢  《笑笑錄》  有個姓戚的人,從小沉迷於書堆,很有些書獃子氣。  一天早上起床後,他問女傭:「你昨天晚上夢見我了嗎?」  傭人回答說沒有。他很惱火,大聲斥責道:「我在夢中分明看到你了,你怎麼還敢抵賴?」  他跑去對母親說:「咱家的傭人該打!我昨天夜裡夢見她了,她卻說沒有夢見我,真是豈有此理!」  戴高帽  俞樾《一笑》  有個京城的官吏,要調到外地上任。臨行前,他去跟恩師辭別。恩師對他說:「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兒做官很不容易,你應該謹慎行事。」官吏說:「現在的人都喜歡聽好話,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見人就送他一頂,應該不會有什麼麻煩。」恩師聽了這話很是生氣,訓斥他說:「我反覆告誡過你做人要正直,你怎麼能這樣呢?」官吏說:「請您息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要知道,天底下像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人,能有幾位呢?」恩師得意地點點頭:「你說的倒也是。」從恩師家出來,官吏對朋友說:「我準備的一百頂高帽,現在已經剩下九十九頂了!」  殺騾騎雞  俞樾《一笑》  有客人來,主人準備了一桌素菜招待他,客人有些不高興。主人便向他道歉說:「家裡窮啊,離集市又遠,所以沒有肉食款待你。」  客人說:「那把我騎來的騾子殺掉吃了吧。」  主人問:「殺了騾子,你怎麼回家啊?」  客人指著廳堂前台階上的雞說:「我借你一隻雞騎著回去吧。
推薦閱讀:

無數個短篇寓言故事
艾德的寂靜海
飛雞的故事

TAG:中國 | 故事 | 古代 | 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