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立體車庫呼喚政策扶持

本報深度報道組記者周愛明

寫在前面

統計顯示,在城市行駛的機動車一天當中平均上路行駛時間為2小時,其餘22個小時需要找車位停放。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增加,南京停車位缺口正在繼續增大,停車難愈加成為靜態交通亟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緩解停車難,增加車位供給是重要手段。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區,大量興建立體化車庫是大勢所趨——和地面停車相比,立體車庫佔地少、容量大,自動存取車系統也已逐漸成熟。不過,因為自身設計等原因,南京現有立體車庫對車主的吸引力不足;加上配套政策缺乏,社會資本涉足立體車庫產業積極性不高,立體車庫建設進展並不順利。

A

推進不順利

我市立體車庫泊位僅佔3%

立體車庫是指利用機械式多層停車架或混凝土多層停車結構,實現立體化停車。立體車庫有地面以下停車庫、地面以上停車樓等形式,常見的為兩層機械式停車架,也有六七層甚至更高的立體停車庫。

立體車庫優點多潛力大

「立體停車庫優點很多,潛在市場巨大,但南京立體車庫的數量總體偏少,且增長速度緩慢。」江蘇金冠立體停車系統工程有限銷售總監王磊告訴記者,近年來,南京立體停車庫每年大約新增40座左右。今年到目前,新增數量10—12個。

在南京新增的立體停車庫中,以2—3層機械式升降橫移類停車庫最為常見。

「立體停車庫優點多多。」王磊說,首先是高效利用土地。測算顯示,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佔地面積約為平面停車場的1/2至1/25,空間利用率比建設平面自走式停車庫提高75%以上。

其次,立體車庫建設成本較低。建設一個傳統的平面或地下停車位,成本約15萬元。而建設一個全智能立體停車位成本僅7萬元,2層機械式立體停車位最低只需2—4萬元。

第三,立體停車庫可以見縫插針建設。許多規劃車位較少的老小區,可以利用邊角地或綠地、籃球場、游泳池等的地下或空中建設立體停車庫。

在停車難的大背景下,立體停車庫潛力巨大。在王磊看來,「緩解停車難,一定要盡量利用現有空間增加車位,立體停車庫必將成為未來停車位主流。」

但從目前數量上看,南京立體車庫離成為「主流」還相距甚遠——市停車設施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南京現有停車位仍以地面停車為主,主城區立體停車庫只有三四百處,泊位數量大約1.5萬個左右,佔比僅3%左右。總體上看,立體停車庫數量少、比例低。

專家介紹,在日本等國土面積小、汽車數量多的國家,立體停車設備已經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但在國內城市,目前機械式立體車位所佔的比例普遍為2%—3%。

超高層立體停車庫全市僅3座

超高層立體停車庫利用土地效率最高,但在南京卻遭遇現實尷尬,發展至今,只有洪武路立體停車庫、天獅百盛立體停車庫、金陵中學地下停車庫3座。前幾天,記者對相關超高層立體車庫進行探訪。

在洪武路立體停車庫,一輛私家車正在停車。車主將車開進車庫入口載車板,拉下手剎後退出入口。隨後,車庫大門關閉,私家車自動升到高空並存車。工作人員在監控室取出一張存車單交給車主,一次存車宣告完成。整個過程大約1分鐘。

「洪武路立體停車庫2000年建成,是南京第一個建成的超高層立體停車庫。」洪武路立體停車庫負責人蘆崇紅告訴記者,整個停車庫附著在正洪大廈牆體,總高25層,一共200個車位。

洪武路立體停車庫投資方為原白下區政府。「建設立體停車庫,是為了緩解新街口地區停車難。」蘆崇紅說,25層立體停車庫總投資約3000萬元。

天獅百盛立體停車樓則是南京第一個投入運營的立體停車庫。位於湖南路附近的這一停車樓,由南京廣廈地產投資,層高同樣為25層,總容量為224個車位,當時投資2700多萬元。收費標準為每半小時4元。工作人員表示,平時大約有100多輛車停放,周五及雙休日3天略多。

B

四大原因

致立體車庫「不受待見」

在寸土寸金的大中型城市,多建佔地少、容量大的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停車難」的有效途徑。不過尷尬的是,立體停車庫優點多多,但依然不受待見,其中原因何在?

王磊分析,立體停車庫不受待見有自身原因,例如,早期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泊位較窄,車主不願意選擇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停車;此外,由於投資回報周期長、政策配套缺失等原因,社會資本也不願投資興建立體車庫。

配套政策缺乏,是讓社會資本對立體停車庫行業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立體停車庫是一個需要鼓勵的行業,」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看,立體停車庫建設會遇到一系列難題,例如,規劃手續複雜、項目審批難度大、土地政策不夠明朗等,需要相關部門出台意見進行支持和鼓勵。

以中山大廈地面7層立體停車庫項目為例,前期施工方已準備了6個月左右時間,仍未辦齊所需的規劃、土地、消防等手續。

王磊表示,立體停車庫遭遇審批難,一是因為目前無審批標準化流程可循,每個工程都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需手續也有所不同。二是立體車庫大多建設在樓宇附近、小區內部,涉及到地基開挖、相鄰建築採光及安全、地下管網避讓等各種難題,審批時間長、手續複雜。第三,還有的立體停車庫因為將來要對外經營,涉及到土地性質變更,手續更為繁瑣,審批周期更長。這些原因,都足以讓建設方、投資方打退堂鼓。

記者獲悉,在杭州、南昌等地,儘管立體停車庫現有數量不多,但當地相關部門均出台了扶持意見,甚至對停車位給予直接補貼,每個車庫最高補貼可達2萬多元。在配套政策的激勵下,當地社會資本進入立體車庫行業的積極性逐漸提高。

立體車庫尤其是高層立體車庫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是立體車庫發展的障礙。從單價上看,每個機械式立體車位造價要低於平面車位,但立體停車庫一次性投入巨大,尤其是超高層立體停車樓,總投資動輒數千萬元。而按照目前的停車收費標準,收回投資周期較長——短則10年,長則30多年。

天獅百盛立體停車樓工作人員曾測算,完全收回2700萬元投資預計需要38年。「雖然立體停車庫節約土地,但社會資本的投資回報率太低。」上述人士說。

此外,記者獲悉,在立體化車庫剛興起時,很多建設方為了節省空間,將汽車載車板寬度設計過窄。例如,當時部分載車板凈寬只有1.95米,這對部分型號的轎車來說嫌窄。

「普通轎車在1.95米寬的載車板上停車後,兩邊僅各剩5厘米空間。將車順利開到載車板上,對不少車主來說是個考驗。如果是奧迪A6等車身較寬的機動車,更難停入。這也是很多車主不喜歡到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停車的原因之一。」王磊說。

還有,立體車庫存取車時間相對較長。目前,超高層立體停車庫每次停車時間約1分鐘,取車時間約2—3分鐘。在2層立體機械式停車庫,如果機動車被升到了二層甚至更高,取車時間也多於平面停車位。這讓不少業主感覺麻煩。

C

南京即將出台扶持政策

鼓勵立體停車位發展

有人測算顯示,每輛車每天平均在路上行駛2小時,其餘22小時都得在車位上停放。停車難這一靜態交通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必將帶來動態交通問題。

為促進停車泊位數量增長,南京即將出台扶持停車位建設的工作意見,其中針對立體化停車庫會有相應配套扶持政策。

市住建委城市建設處調研員張步宏介紹,停車難近年來已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僅今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緩解停車難的提案就達20多個。

「停車為何難?說到底是供求失衡——機動車逐年大幅增長,但停車位增長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他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日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停車位建設要「新賬不欠,老賬逐漸還清」,因此停車位建設亟需加快速度。

張步宏表示,為了促進停車位數量增加,根據市政府令291號《南京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辦法》,市停車設施建設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經前期調研,正醞釀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其中,為鼓勵社會資本建設立體停車庫,南京正醞釀出台特別扶持政策。

記者獲悉,扶持政策預計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允許立體停車庫配建一定比例商業設施,初步確定的配建比例是車庫面積的30%,由建設方對外出租或出售,建設方可以通過配建商業設施快速回籠資金;其次,減免部分規費;還有,配合管理上的手段,給予部分特許經營項目等;第四,給予一定資金補貼。

「補貼可能只是象徵性的,鼓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張步宏說,從目前情況看,立體停車庫投資人的回報期超過10年,這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很低。南京出台扶持意見,就是希望通過綜合扶持措施,縮短立體車庫回報周期,鼓勵社會資本涉足立體車庫行業。

在市停車設施管理中心有關人士看來,扶持立體停車庫建設,還需明確規劃。根據《南京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辦法》規定,我市鼓勵單位和個人採取多種方式投資建設和開辦公共停車場。鼓勵在符合規劃、環保、消防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立體式停車場和綜合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

「建議在鼓勵意見中,明確並細化規劃、環保、消防等扶持措施,降低立體停車庫審批難度,吸引社會資本逐漸進入立體車庫行業。」一名業內人士說。

除了政策扶持外,通過價格槓桿引導車主將機動車停放到立體車庫也很重要。上述人士認為,目前,普通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收費標準和普通車庫相同,超高層立體停車庫收費標準略高,立體車庫對車主來說吸引力不高。將來在獲得扶持政策的基礎上,立體車庫收費標準應適當降低,以吸引市民前往停車。

「緩解停車難,增加停車位固然重要,但絕不是解決停車難的唯一途徑。」在張步宏看來,真正解決停車難,還是要培養公眾綠色出行習慣,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讓沒車的市民緩買車,已買車的市民少開車,盡量通過公共交通出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

【他山之石】

部分城市大力興建立體車庫

立體車庫是國外很多城市緩解停車難的重要手段。其中,德國開發立體車庫技術最早,在二層及多層立體停車庫系列中,已發展了H形、U形和V形等多種形式的立體停車庫。

日本由於國土面積小,應用立體車庫最廣。自從1959年引進了建造機械式立體車庫技術之後,到1983年,日本已經在本土建造了25454座多種形式的機械式車庫,平均每座容車量達到十輛左右,最多的能達到百輛以上。從技術特徵上看,日本更重視豎式自動立體車庫的發展,即密集型自動立體停車庫的發展。從1957年制定停車法以來,日本立體停車設備已超過330萬台。據粗略統計,東京的停車位面積已經接近整個東京市的面積,這主要得益於發達的立體交通建設,東京有數千個大大小小的立體停車庫,大阪市也有3000個立體停車庫。

(本報實習生韓玲麗對此深度報道亦有貢獻)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徐琦


推薦閱讀:

停車位存缺口立體車庫呼喚政策扶持--交通新聞--城市交通
車庫風水的注意禁忌
「教科書」級高端地下車庫帶來的啟示
占天不佔地的立體停車庫,受寵中~
帶院子的現代式三合院,雙車庫設計,這才是有品位的生活

TAG:政策 | 車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