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歌 - Qzone日誌

承古出新再造艾灸養生

  透諸經治百病 神奇功效盡人皆驗 調陰陽增益壽 強身健體養身養生.  灸法是我國傳統醫學之外治法中的溫熱療法,具有溫散寒邪、溫通經絡、活血逐痹、回陽固脫、消瘀散結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宋·竇材在《扁鵲心書·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之說。可見灸法在古代的醫療中曾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實驗研究也表明:灸法可調整臟腑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艾灸養生」針對早衰、疲勞症、亞健康、婦科美容、中老年疾病、常見關節骨骼病等問題研究出對應的技法及配方,對男人有補元氣、抗疲勞作用;對女人有美容、愈婦科作用;對中老年有養心安神、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活筋柔骨、保養關節、輔治疾病、延年益壽等作用。

三步到位 生命長青 首先,艾煙中的神秘元素,通過呼吸、滲透方式,進入人體,輔助藥理,調節神經系統,從而消除疲勞、養心安神。

其次,艾灸階段內持續溫熱刺激穴位,打通阻塞的脈絡,糾正能量和信息代謝的紊亂狀態,促進代謝,暢通氣血,平衡陰陽,從而激活生命力系統,消除亞健康的各種癥狀。

再次,長期保養, 獨特的配方能消除自由基和過氧化脂質,提高白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從而提高抗衰老能力;灸刺激穴位,激活人的脈絡系統;葯、灸結合,養正補元,溫經通絡散寒,百病自消,從而使生命常青,精力旺盛,延年益壽。

六大機理 大道養生

1、 溫經散寒:氣血,津液是體體生存的基本物質,且周身運行,經絡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若機體感受到寒邪,會導致經絡受陰,通行不暢。由於艾葉的溫辛功能,加之溫熱性刺激穴位,而穴位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因此,灸法藉助穴位,使熱量直接滲透到經絡、肌膚、從而達到溫經散寒的調理作用。

2、行氣通絡:經絡分布於體各部,內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以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相應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行氣通絡的作用。

3、補益元氣:元氣是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它由腎中精氣化生而來,灸法具有補益元氣的作用。特別是《難經》中提出,命門是生命的門戶、元氣之根、水火之宅(包括腎陰和腎陽)溫補命門穴更可達到滋陰、溫腎、壯陽的最佳效果。

4、扶陽舉陷:陰陽為人之本,人體多以陽氣易衰,常多因久病體虛而衛陽不固,腠理疏鬆,易傷幾感冒,甚則中氣下陷,內臟下垂。灸法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的作用,也可調理脾腎陽虛所致虛脫,內臟下垂等症,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灸法可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提高人體的抵抗能力。

5、拔毒泄熱:灸法對於瘡痛等症,包括乳房紅腫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因為灸法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可起到雙向調節作用。

6、保健養生:值得指出的是,傳統灸法中的艾條懸灸法,它操作方便又無創傷,能用以預防、治療疾病,更是一種具有獨特養生、保健、美容功能的保健調理法。該法是採用純艾絨或以艾葉為主的加入多種中藥製成的艾條,在人體表皮上方進行懸空施灸的一種方法,借其艾熱,滲透肌層,循經走脈,從而達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平衡陰陽,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增強體質,養生,保健,美容的目的。

九大功效 健康永久 1:溫散寒邪、活血行氣 2:補虛壯陽、回陽固脫 3:清熱瀉火、消郁散結 4:補益中氣、昇陽舉陷 5:調整臟腑、平衡陰陽 6:溫通經絡、驅邪止痛 7:疏風解表、溫經祛邪 8:調節臟腑、防病保健 9:補益元氣、延年益壽

艾灸養生歌

  艾灸養生《扁鵲玉龍經》

中風癱瘓經年月,曲鬢七處艾且熱。

耳聾氣閉聽會中,百會脫肛並瀉血。

承漿暴啞口喝斜,耳下頰車並口脫。

偏正頭疼及目眩,囟會神庭最親切。

風勞氣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兩邊。

肺疼喘滿難偃仰,華蓋中府能安然。

喉閉失音並吐血,細尋天突直無偏。

瘰癧當求缺盆內,紫宮吐血真秘傳。

霍亂吐瀉精神脫,艾灸中脘人當活。

食積臍旁取章門,氣癖食關中脘穴。

臍上一寸名水分,腹脹更直施手訣。

關元氣海臍心下,虛憊崩中真妙絕.

嘔吐當先求膈腧,脅痛肝腧目翳除,

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養老並肩髃,

泄瀉注下取臍內,意舍消渴誠非虛,

氣刺兩乳中庭內,巨闕幽門更為最。

忽然下部發奔豚,穴號五樞宜灼艾。

肺俞魄戶療肺疾,瘧灸脾腧寒熱退。

膏肓二穴不易求,虛憊失精並上氣.

五痔只好灸長強,腸風痔疾尤為良.

腸痛圍臍四畔灸,相去寸半當酌量.

赤白帶下小腸腧,咳逆期門中指長.

大敦二穴足大指,血崩血衄宜細詳。

項強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門挺露號產疒貴,陰蹺臍心二穴主。

婦人血氣痛難禁,四滿灸之效可許。

臍下二寸名石門,針灸令人絕子女。

肩髃相對主痿留,壯數灸之直推求。

腹連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無憂。

環跳取時須側卧,冷痹筋攣足不收。

轉筋速灸承山上,太沖寒疝即時瘳。

腳氣三里及風市,腰痛崑崙曲月秋里。

復溜偏治五淋病,湧泉無孕須懷子。

陰中濕癢陰蹺間,便疝大敦足大指。

癲邪之病及五癇,手足四處艾俱起。

風拄地痛足髃疼,京歷付陽與仆參。

心如錐刺太溪上,睛痛宜去灸拳尖。

歷節痛風兩處穴,飛揚絕骨可安痊。

海南艾灸養療館

推薦閱讀:

五臟養生知識(養好五臟,六腑隨之而安)
睡覺堅持5個原則有助延壽
秋季養生第一瓜,全身都是寶,瓜可潤燥降血糖、連子跟瓤都可入葯
養生謊言,有關食品你聽信了幾個
美容秘方,條條經濟實用,太贊啦!

TAG:養生 | 艾灸 | 艾灸養生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