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源易眼】易經的起源與發展(雙源精華整理版)
《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始祖,更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原點,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形成、發展、進步、輝煌的基石,更是中國古代哲學、史學、文學、中醫藥學、禮學、儒學、道學、佛學、聲樂學、兵學、政學、農學、地理學、氣象學、法學、經學、風水學、建築學、金石學、考據學的思想源頭和理論基礎。總而言之,《易經》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文化、智慧、理想和文明的結晶,是大道之源、聖道之基、仁道之始、至道之巔、求道之路、問道之門、成道之綸、得道之經。
一、《易經》的起源及伏羲八卦:
《易經》起源於遠古採集漁獵時代,是中華民族先祖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礎上總結出來並不斷完善才形成的生活與生產工具——「原始易」,直到伏羲時代才將原本並不系統完整的「原始易」進一步歸納整理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伏羲八卦,也就是先天八卦。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觀來解釋宇宙形成的過程,並按照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卦序來排列。
因四對卦所代表的東西的性質兩兩相對,每對都是兩個性質相反的東西,相對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陰陽相對,這四對東西交錯起來,就構成了先天八卦方點陣圖。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對峙,上下相對;艮為山居西北,兌為澤居東南,澤氣于山,為山為雨;山氣通於澤,降雨為水為泉;震為雷居東北,巽為風居西南,相搏者,其勢相迫,雷迅風益烈,風激而雷益迅;離為日居東,坎為月居西,不相射者,離為火,坎為水,得火以濟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熱,不相熄滅。
乾坤兩卦為純陽、純陰卦,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陽爻兩陰爻組成,而且爻畫均為五,為奇數,為陽數,故此三卦為陽卦。巽、離、兌三卦都是出一陰爻兩陽爻組成,而且爻畫均為四,為偶數,為陰數,故此三卦為陰卦。
先天八卦方位與先天卦數的排列形式中,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線形成太極形的曲線,這種運動方式稱為"逆行",從運動跡形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這種從上而下,先左後右,由少至多的數字排列方式,稱作「逆數」,反之,由坤至乾,從下面的開始,由下而上,先右後左,由多至少的數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稱作"順數"。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兌、震巽、坎離兩兩對待之本,每一對中都含有順逆、奇偶、陰陽,即陰中含陽,陽中含陰,陰陽錯綜交變,這就是先天八卦方點陣圖中的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是八卦本著陰陽消長,順逆交錯,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來預測推斷世間一切事物、數不離理、理不離數。
八卦的誕生,為當時的人提供了認識自然界的媒介,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預測天氣、地理變化、自然災害等,有助於先民們更好的採集、漁獵,改善生存和發展環境,從而使更多的先民在惡劣且變化多端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為年華民族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更對早期象形文字的誕生打下了「符號基礎」,所以伏羲八卦是中華民族原始文明和早期文化的開端。
二、《易經》的沿革與「三易」:
自伏羲時代之後,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人類族群的擴大、原始農業的興起,伏羲八卦已漸漸難以完全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產需要,所以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人們根據認識和實踐活動對八卦進行了改造和換代,到神農時代形成了以艮卦為首的《連山易》。其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凶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是用對客觀世界的實體論、摸看論來定義萬物發展的自然法則,對以人為本的社會人類行為作了系統的規則並論證論述。為當時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指導,是中國農業文明的起點。
農業的興起使得食物越來越豐富,從而帶動了人口的激增、人地矛盾的凸顯、人際矛盾的擴大、以及階級矛盾的形成,各種矛盾的交織、衝突、碰撞使得原始社會的矛盾開始加劇,社會開始動蕩、戰爭開始出現、階級壓迫逐漸擴大,到黃帝時代各個部落之間矛盾不息、衝突不斷、紛爭不已、戰爭不止,極大地損耗了各部落的人力、物力,使得各自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被打斷,給民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就在這種背景下,軒轅黃帝先後整合了北方各部落,擊敗炎帝統一了黃河流域,並趁勢和北上的蚩尤聯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以蚩尤為首的南方部族聯盟,整合併建立起了華夏民族。而在這一過程中,黃帝及其文武大臣為了適應社會的變遷、戰爭的威脅和人族的發展,在之前先天八卦、連山易的基礎上,逐漸總結歸納出了《歸藏易》。歸藏由坤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其中」,之後不斷完善,至商代時徹底完成,所以又稱歸藏為《商易》。
到商代末期,周文王根據當時的社現實和需要在原有的兩易的基礎上,演化出了後天八卦,也稱文王八卦,並以之為基卦創作出了六十四卦的卦辭。其後天八卦的創立的基本依據是:陰陽的對立互存、混元而成太極,四季的變換不止、交替輪迴,五行的相生相剋,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榮枯變遷。在文王八卦中,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離、坤、兌、乾、坎、艮,並以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在二十四節氣中則以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文王后天八卦的完善使給當時周的部族的發展和後來的武王伐紂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指導。及至周公時期,有進一步豐富了爻辭,完成了《周易》。此後周易成為指導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綱領,周人事事皆要卜筮。
「三易」是中華民族遠古時代文明的結晶、智慧的集合,但令人遺憾的是《連山易》和《歸藏易》都已經亡佚,成為了中華文化領域裡的千古之謎,唯有《周易》流傳至今。
三、《易經》的完善及《易傳》:
至西周取代商湯之後,大肆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親信,建立起了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統治秩序,《周易》大行其道。但隨著周天子勢力的衰微、諸侯實力的日益強盛與爭霸、自耕農經濟的興起,整個社會對「易」的需求擴大,但《周易》依舊艱澀難懂,在新的時期漸漸顯現出了其不足之處、已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於是為滿足社會的需要,各地人傑志士不斷解讀、推演,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發展,衍化出了眾說紛紜的易理學說。
至孔子的時代,為了教學和傳播其思想學說,孔子和其眾多弟子、再傳弟子等廣泛收集各地易理學說加以歸納,並以本派學問、學術和思想為骨肉,雜糅多家之要旨,遂編成《易傳》一書,分為:《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繫辭上》、繫辭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十篇,又稱「十翼」,成為儒家重要典籍。
《易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認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屬性事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種規律。對《易經》的基本原理,《繫辭》進行了創造性的闡述和發揮,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周易》,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它特彆強調了宇宙變化生生不已的性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又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說法,發揮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強調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它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主張自強不息,通過變革以完成功業。同時,它又以「保合太和」為最高的理想目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和諧的思想。《繫辭》肯定了「易與天地准」,認為《周易》及其筮法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模寫,其根源在於自然界;同時認為易卦包羅萬象,囊括了一切變化法則,它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將以箸求卦的過程理論化,實際涵含著宇宙生成論,對後來的思想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中心。
至秦統一中國之後,其他的易理學說逐漸消亡,唯有《周易》和《易傳》得以保留,到西漢以後,就將《周易》和《易傳》合稱為《易經》或《易》,並不斷湧現出了諸多易學派別,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易經》的內容,使之成為一個包含了小到最基本的學術論點、治政方針,大到治國之策、宇宙之源的龐大的思想文化體系,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生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薦閱讀:
※2010年上半年出口退(免)稅稅收政策整理彙編
※筆先生的文學筆記 最新整理甲骨文《百家姓》
※論真宗子平術 17 (三命網102頁長貼 整理)
※歲運闡微之八(張岩整理)
※真宗子平資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