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涅槃日談為什麼我們要請佛住世?有何重大意義?
(2013-03-26 08:55:47)
轉載▼
為什麼我們要請佛住世?有何重大意義?
3月26日(農曆2月15日)釋迦牟尼佛涅槃日;十齋日。做何善惡千億倍。殊勝日,請大家身、語、意三門儘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燈、護戒、持咒、誦經。祈願世界和平、有情眾生安樂吉祥!感恩佛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眾生界。
1、請佛住世的意義
請佛住世,即是恭請諸佛恆常住於世間。
昔日,佛入滅前,曾經三次暗示阿難尊者:「佛已證得四神足,能住壽一劫。」然而因眾生業障深重,阿難尊者沒當即明白佛的心意,而未能及時請佛住世。三個月後,佛隨即入滅,四眾弟子頓失依怙。我們佛弟子應記住這個慘痛教訓!應該恆常念誦《普賢行願品》,多放生、多做會供等等,這些都是請佛住世的殊勝緣起。
凡是佛弟子都希望佛能長久住世,因為佛為眾生之父,為世間所歸趣,是眾生的眼目。佛能救護一切眾生,亦為眾生的大福田,眾生於恭敬供養佛時,即可深植福慧。如奉獻祇洹精舍的須達長者,當他營建精舍時,天上的宮殿已經現出。再者,佛時時皆在開示解脫之道,眾生依法修習即得成道證果。如阿難尊者因見佛莊嚴相好而出家成道;舍利弗尊者聽聞「因緣所生法」一偈,而隨佛出家證果;外道三迦葉兄弟,因折服於佛的神通與智慧,乃率領一千個弟子依止佛陀,並證得阿羅漢果……。經典中,因親睹佛面而悟道得福者實在不勝枚舉。 圭山禪師云:「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壽者,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廣義而言,「請佛住世」,非僅請佛陀長久住世,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以及有修有證之諸大善知識,均應恭請其長久住世。由於眾生福德善根、聞法悟道的因緣不同,為了令不同根機的眾生皆有得度之因緣,也為了續佛慧命,所以要恭請一切大善知識長久住世,宣說正法。 《四十二章經》云:「生值佛世難」。佛的出世甚為難得,能生值佛世,是累劫福德善根所致。如今佛已入滅,雖然我們無法恭逢其盛,但若能恭敬供養三寶,護持正法亦是在請佛住世。2、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佛陀出現世間是為了度化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也都渴望得度,既然如此,為什麼佛不永久住世,卻要示現涅槃呢?原因有二:一因眾生得度的因緣已盡,二是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所以佛要示現涅槃。 《遺教經》中,佛陀即將入滅之時,告訴悲慟不已的弟子們:「即使佛真的住壽一劫,我們相聚的緣份也還是要滅的,世間沒有不散筵席。…… 若我久住於世,對於眾生而言,並無大益。何況,一切有緣得度的眾生,不論人間或天上,都已經得度了;而那些尚未度化的眾生,我也已經為他們種下了得度的因緣。」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佛便出現於世,因緣盡了,佛便示現涅槃。縱然如此,佛陀也已經留下了他的法,作為後世眾生得度的因緣。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法有緣,否則,即使佛陀現於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如同《大智度論》所記載:佛住世時,舍衛城東住著一位貧苦的老母。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城中游化,阿難見到路邊這位老母甚為可憐,便恭請佛陀去度化她。沒想到當佛陀走到老母的身旁時,她卻始終迴避。佛從東邊來,她把頭轉向西邊;佛從上來,她就低下頭去;最後,佛從地而出,她竟然用手把臉遮起來,不肯見佛。由於這位老母與佛無緣,所以即使佛陀親自來到身旁,也是徒勞無益。 「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眾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須先與佛法結緣,若無因緣,即使生值佛世,亦如城東老母一般,還是難以得度。所謂「緣熟而來、緣盡而去。」若無因緣而留住世間是無有是處的,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要示現涅槃。 佛陀示現涅槃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 《法華經》中,佛說:若佛久住世間,那些善根薄弱的眾生,不但不能生起珍惜恭敬之心,反而憍慢放逸,妄想有佛可做為長久的依靠,何足畏懼!久之,便懈怠墮落,不知修行。當他們見到佛陀入滅,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佛終究會入滅的,應當抖藪振作,自求精進,才是修行之道;就算無法成道證果,至少也該收攝起憍慢之心。由是對佛法生起難遭遇想,渴仰佛陀的恩德、珍惜佛陀的教法,而能植下了善根,作為將來得度的因緣。 經典中舉了一個譬喻:譬如一位醫父,有眾多的子女。在醫父遠遊他國的期間,子女們誤食毒藥,一一悶亂倒地。當醫父歸來時,見子女受此苦惱,立即為他們擣制最好的藥草。其中未失本心的子女服下藥草後,病苦即除;其餘的子女由於病氣深入而迷失本心,雖然樂見醫父歸來,卻不肯服藥。為了使他們也能服用藥草,醫父再度遠遊他方,並託人帶迴音訊,假說醫父已經往生,你們只要願意服下藥草,即能除病。子女聽聞此事,極度憂惱,想到如今已經無人可作依怙,於是服下醫父留下的藥草,終於痊癒,遠離了病苦。 佛陀以種種方便化導眾生,目的都是為了使眾生覺悟本心。佛弟子必須自己發心依法修行,以求斷惑證真,若只是仗勢三寶的加被而不肯依法修行,終無是處。 佛的色身雖已入滅,但是佛弟子若能恪遵佛陀的教誡,一心勤求精進,落實修行,即能圓滿得度的因緣。同時,在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中,輾轉流布佛法,實踐佛陀的遺教,也就是實現請佛住世的願行了。
上師已證佛果,得不死之甘露,為何我們還要祈師住世呢?《寶性論》云:生老病等痛苦根,大聖悉皆已遠離。如是說也。故真實證得法界之瑜珈者,豈有生老病死,因此為他(度化)目所顯而已。然自現中非有生滅實相也。《維摩詰所說經》里,佛陀示現小疾時,阿難說世尊有病,被維摩詰菩薩呵斥說:「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住,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粗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凈土諸如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所以,一個真實的成就者,勢必業障凈除才能成就。怎麼會有輪迴中的老病和諸多障礙呢?後來文殊代表佛陀看望示現疾相的維摩詰菩薩,問及疾病等的原因時,維摩詰菩薩回答說:「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菩薩亦愈。」談到菩薩的病因時,維摩詰言:「菩薩疾者,以大悲起」。是故,上師示現病相,即代我等眾生受苦,這正是他們修持自他相換菩提心的功德顯現,與我們凡夫疾病大不相同,我們應當真實理解一切大善知識,「眾生病癒,菩薩亦愈。」
在釋迦牟尼佛涅槃的諸多因緣中,其中一個緣起即當佛把要離世的消息第一個告訴侍者阿難時,由於眾生業力的蒙昧,阿難未能當即請佛住世,由此而錯過了令更多有情與釋迦佛相遇的機緣,從而流離失所於輪迴的苦海。我們應謹記這沉重慘痛的教訓,依照十方三世一切佛子所行的普賢行為「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在於獲得正知正見並真實修行乃至成佛。而無論最初的正見到最後的佛果,如果離開了善知識的循循善誘,一切就都會變得難以企及。所以,善知識是世出世間一切成就的引導者,他們就是致使我等成佛的因。而正法之所以逐漸隱沒,就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善知識不再住世,弟子不如法修持,是具德上師消失的原因;而具德上師的消失,又是眾生更為墮落之因。
全知無垢光尊者《三處三善引導文菩提善道》中所言:「如世上曇花難生出,如是諸如來亦難出世,且彼化身殊勝善知識,亦是難出世」。 「此諸殊勝善知識,廣大密意如虛空,光明等持如日月,無量智慧如大海,猛厲大悲如瀑流,意性堅固如山王,無垢清凈如蓮花,為眾平等如父母,自成功德如寶藏,引導世間如善逝。故彼勝士之每一功德分,亦無法衡量之故,極為稀有」。蓮花生大士亦曰:「上師至要汝應知,千劫佛陀難比擬。皆因千劫一切佛,悉皆示現隨師相,將來亦無任何佛,不曾追隨親教師」。因此,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殷勤留請十方三世一切善知識長久住世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請佛住世,是學佛之人每日修行要發出的一種祈請。我們要知道,這種祈請不是僅對釋迦牟尼佛這一尊佛發出的,而是對十方三世諸佛發出的祈請。不僅僅所有的佛我們要「請不涅槃」,就是所有的菩薩、所有的善知識,我們都要請其住世宣講佛法。
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話:法不孤起,仗緣乃生。這裡的法可以當做萬法來講(萬法就是宇宙一切萬有),也可以當做佛法來講。任何一種存在,都不僅僅是依靠自身的內因而存在的,一定有一個外緣(既是辯證法中指的外因)。內因和外因相互起作用,這種存在才會示現出來。宇宙當中沒有一個存在出離這個法則。這個法則不是佛發明的,而是佛發現的。
佛法住世也遵循這個原則,在無盡的時空旅行中,佛法不止一次出現在各個世界中,給那些無明的眾生送去般若光明,引導眾生從輪迴中出離。佛法的出現固然有諸佛菩薩的大願這一重要的內因,也需要有弘法利生的外緣出現。
我前些天看到一篇關於本煥長老的報道,本煥長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可以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大家需要我的話,我就多留一些時間。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本老已經可以來去自由,脫離紅塵束縛,如果大家還需要請教佛法,本老就會多留一些時間。所以對於所有佛教的高僧大德,不管他是不是我們的皈依師,是不是我們的受戒師,我們都要請他們長久住世,他們住世的時間長一點,就可以有更多的眾生聽聞佛法。從利他的角度來說,我們也需要每天做這樣的祈請。
佛法住世,而佛法的載體就是佛經和僧團。因此助印佛經和供養僧團都是「請佛住世」的一種表現2500年前,當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時,問眾弟子:「我將涅槃,對於佛法,
有疑問者,可速來問。」這其實就是一種暗示:「如果有人還想請問佛法,我可以暫緩入滅。」不幸的是當時竟無一人上前請問佛法!這就是「化緣已盡,住世無益」了!如果當時有人請問,佛就可能會多說一部經了,自然就會延緩涅槃了。只要有真正發願請佛住世的眾生,佛一定會應眾生之機而示現住世的。不但有眾生請求,佛即為之住世;而實實在在的是佛不願入滅,唯願眾生請問佛法。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好好珍惜我們和高僧大德和上師相處的時光啊!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眾生界!讓我們一起至誠祈請十方所有大德高僧長久住世吧!阿彌陀佛!
現在請所有有緣讀到本文的朋友合掌念下面紅色的文字,念三遍,功德無可限量,也可以保存在收藏夾每天在修完法後迴向的時候讀一遍,也可以列印下來每天讀,因為太殊勝了(勸請功德後面有詳細敘述)。
極殊勝的「勸請功德」
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轉無上法輪。欲舍報身入涅盤者。我皆至誠頂禮勸請轉大法輪。
雨大法雨。然大法燈。照明理趣。施無礙法。
莫般涅盤。久住於世。度脫安樂一切眾生。如前所說。
乃至無盡安樂我今以此勸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大菩薩勸請功德迴向菩提。我亦如是勸請功德。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供養如來。若復有人勸請如來轉大法輪所得功德。其福勝彼。何以故。彼是財施。此是法施。
⊙善男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若人以滿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
供養一切諸佛。勸請功德。亦勝於彼。由其法施。有五勝利。云何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凈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
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
⊙善男子。勸請功德無量無邊難可譬喻。如我昔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法輪。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勸請於我轉大法輪。
善男子。請轉法輪為欲度脫安樂諸眾生故。我於往昔。為菩提行。勸請如來久住於世莫般涅盤。依此善根我得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我當入於無餘涅盤。我之正法久住於世。我法身者。清凈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德難可思議。一切眾生皆蒙利益。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法身攝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法身常住不墮常見。雖復斷滅。亦非斷見。能破眾生種種異見。能生眾生種種真見。能解一切眾生之縛。無縛可解。
能植眾生諸善根本。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無作無動遠離闠鬧。寂靜無為。自在安樂。過於三世能現三世。出於聲聞獨覺之境。諸大菩薩之所修行。一切如來體無有異。此等皆由勸請功德善根力故。如是法身我今已得。
是故。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於世莫般涅盤。
⊙善男子。若有凈信男子女人。於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受持讀誦憶念不忘。為他廣說。得無量無邊大功德聚。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時皆得成就人身。得人身已成獨覺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恭敬尊重。四事供養一一獨覺。各施七寶如須彌山。此諸獨覺入涅盤後。皆以珍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十二瑜繕那。以諸花香寶幢幡蓋常為供養。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人所獲功德寧為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善男子。若復有人於此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滅業障品。受持讀誦。憶念不忘。為他廣說。所獲功德。於前所說供養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住正行中。勸請十方一切諸佛。轉無上法輪。皆為諸佛歡喜讚歎。
(注,以下藍色字部分是說諸佛事功德殊勝但都不能和勸請功德相比,由此可知勸請功德有多殊勝,至少讀一遍吧)
善男子。如我所說。一切施中。法施為勝。是故善男子。於三寶所。設諸供養。不可為比。
勸受三歸。持一切戒。無有毀犯。三業不空。不可為比。
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隨力隨能隨所願樂。於三乘中。勸發菩提心。不可為比。
於三世中。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得無礙。速令成就無量功德。不可為比。
三世剎土一切眾生。令無障礙得三菩提。不可為比。
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速出四惡道苦。不可為比。
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除滅極重惡業。不可為比。
一切苦惱勸令解脫。不可為比。
一切怖畏苦惱逼切。皆令得脫。不可為比。
三世佛前。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勸令隨喜發菩提願。不可為比。
勸除惡行罵辱之業。一切功德。皆願成就。所在生中。勸請供養尊重讚歎一切三寶。勸請眾生凈修福行。成滿菩提不可為比。
是故當知。勸請一切世界三世三寶。勸請滿足六波羅蜜。勸請轉於無上法輪。勸請住世經無量劫。演說無量甚深妙法。功德甚深無能比者。
請再次讀一遍紅色字部分
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轉無上法輪。欲舍報身入涅盤者。我皆至誠頂禮勸請轉大法輪。
雨大法雨。然大法燈。照明理趣。施無礙法。
莫般涅盤。久住於世。度脫安樂一切眾生。如前所說。
乃至無盡安樂我今以此勸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大菩薩勸請功德迴向菩提。我亦如是勸請功德。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推薦閱讀:
※《法華探微》(52)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
※屌絲逆襲!離婚大戰!事業清零!一個苦逼創始人鳳凰涅槃的故事
※大般涅槃經卷下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伍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