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族:蓋碗茶與罐罐茶

回族:蓋碗茶與罐罐茶

回族茶藝是從回族迎賓宴中的獻茶技藝挖掘、整理出的茶道,茶藝中還穿插著源自回族民間的「宴席曲」等,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其表演主要是介紹茶具、鑒茶、凈具溫杯、配茶、搖香、沸水沏茶、敬茶、品茶等。優雅的茶道表演、動聽的旋律、曼妙的舞姿,這些藝術的融合讓我們體會到美的享受。

回族中的「罐罐茶」和「蓋碗茶」,是回族茶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具有廣泛的普遍性(生活化) 和民族性。回族民間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饋贈送茶、聘禮包茶、齋月散茶、節日宴茶、喜慶品茶等茶俗,而且還從選茶、贈茶、用茶、點茶、配茶、煎茶、沖茶、遞茶、加水、品飲、宴請等諸方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茶事禮俗。可以說回族民間茶文化內容豐富,興旺發達,經久不衰。飲茶是他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蓋碗茶

回族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 蓋碗茶」,亦稱「三炮台」,民間也稱其為「刮碗子茶」寧夏回族民間有諺語云:「不管有錢沒錢,先刮三響蓋碗。」每個回族家庭至少有兩套蓋碗盅子,有的多達十幾套。他們喜用蓋碗子飲茶,不用缸子和杯子。「客人遠至,蓋碗先上。」家裡來了客人,寧夏回族多用蓋碗茶來招待。飲茶是他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回族婚禮中的提親裹包,以茶包為主,訂婚時親鄰喝「定親茶」,結婚時喝「喜宴茶」,婚後與老人喝「闔家茶」。某人幹事業決心很大,也用「下茶」來形容,表示堅決,與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轍。

用料:

茶葉、冰糖、多種乾果(如蘋果乾、葡萄乾、桃干、紅棗、桂圓乾、枸杞子、白菊花、芝麻之類,通常多達八種,故蓋碗茶也有「八寶茶」之稱)。

茶具:

茶碗、碗蓋、碗托或盤。茶碗盛茶,碗蓋保香,碗托防燙。

方法:

將茶葉與佐料放於茶碗中,揭開茶蓋半遮掩,將沸騰的開水注入盅碗內,衝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開花。隨即加蓋,經5分鐘後開飲。喝茶時,一手提托,一手握蓋,並用蓋順碗口由里向外刮幾下,這樣一則可撥去浮在茶湯表面的泡沫,二則使茶味與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稱遂由此而生。

口感:

第一泡以茶的滋味為主,主要是清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就有濃甜透香之感;第三泡開始,茶的滋味開始變淡,各種乾果的味道就應時而生,具體依所添的乾果而定。

罐罐茶

居住於甘肅隴中及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群眾喜歡飲用罐罐茶,也叫「熬茶」。

茶具:

粗陶罐或金屬茶壺。

用料:

熱性的緊壓茶或磚茯茶,鹽、鮮奶、大紅棗、荊芥、杏仁、核桃仁等;調料有草果、姜皮、花椒、芝麻等。

方法:

先用石臼將茶搗碎,然後將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飲,有時會加一小撮鹽調味,還會放些草果、姜皮、花椒等調料,使香氣更濃。城市中的回族居民一般用金屬茶壺來煮茶。

回族簡介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散居全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人口約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是人口較多的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青海、河南、新疆、雲南、河北、安徽、遼寧、吉林、山東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三大節日。


推薦閱讀:

回族都信仰伊斯蘭教嗎?
回族吃豬肉會怎樣?
關於漢族和回族的血緣有什麼關係嗎?
回族的葬禮與阿拉伯國家的一樣嗎?

TAG: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