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直言解玉(轉載)
社會大發展,人們富裕了,愛好玉石的人多起來了。史有「珠寶回回」的說法,的確,干珠寶玉石這一行的穆斯林不少,「好家」很多,在這開一專題,感興趣的網友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本人從事石頭的學習鑒定貿易近20年,也積累了一點心得,願與大家共享。
很多剛入門的愛好玉石的朋友問:怎樣區分玉石的好壞,真假,貴賤?一般都是這樣回答的:打個比方,最好你具備基本常識後再問以上問題就好辦了,如首先要分辨出牛,羊,雞的種類不同,才可去談它們的肥瘦與貴賤。
玉的概念在不同時代也在改變,清代以前「玉」僅有翡翠(硬玉)和和田玉(軟玉),由於玉器大多供王公貴族把玩收藏,對玉質的要求高分級嚴格,如故宮裡收藏的好多「青玉」,按現在的標準可划到「白玉」「青白玉」。
現代人們對玉的定義比較寬泛:石之美者即為玉。
我們先拉個線條,具體內容再補充:
一 玉石的種類
1 輝石類:翡翠(老坑,新坑;水,底,色)
2 角閃石類:和田玉(籽料,山流水,山料;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
3 石英質玉:瑪瑙,京白玉,東陵石,芙蓉石,密玉,玉髓,碧玉,臘石
4 蛇紋石質玉:岫玉,藍田玉,南方玉,祁連玉,西峽玉
5 碳酸鹽類玉:漢白玉,阿富汗玉,米黃玉,密臘玉,魯山玉
6 長石類玉:獨山玉
7 軟質材料玉:田黃,巴林石,凍石,青天石
8 有機質材料玉:珊瑚,琥珀
。。。。。。
其它類玉:綠松石,孔雀石,天青石,青海翠玉,青海蔥玉,梅花玉,象牙玉,煤精,玻璃,塑料。。。。。。
二 和田玉
1 分類,產地,特點;
2 易於相混的其它玉,分辨方法;
3 玉器加工市場分布;
4 欣賞與收藏
三 翡翠
四 雜談
有些概念得先說說:
1 晶體是具有格子構造的固體;空間格子是表示晶體內部結構中質點重複規律的幾何圖形;自然界的礦物,絕大部分是晶體。
2 絕大多數寶石屬單晶體礦物,玉石屬岩石,是礦物晶體的集合體。
3 玉石和寶石有時也共稱,如有些寶石作為雕刻材料,歸到玉的範疇;有些玉石如高檔翡翠,也可歸於寶石。
4 玉石的「真假」:張冠李戴就是假,若玻璃器說明它的質料賣就是「真」,當玉賣就是「假」;翡翠按A,B,C分類說明賣就是「真」,故意以劣充優就是「假」。
5 「玉無價」有兩層意思:貴得無法估價,賤得一錢不值;玉價的估值幅度差異大,但也有行內的公允價(價值中樞),否則無法買賣經營。
走近和田玉
和田玉是一個令人充滿神奇想像力的名字,在國人的心目中,一提到「玉」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和田玉。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物中就有和田玉,大多為青玉質,大家較一致的看法是:和田玉的來源應在當地。到漢代,「崑山之玉」聲名遐邇,人們對於玉材質的講究非常高,「漢玉」是中國玉文化的一個高點,大量羊脂白玉玉器的出土更強化了這個觀點,也進一步證實:在漢代,新疆優質和田玉源源不斷運進內地,和田玉的王者風範地位已確立。
玉器為王權貴族專有專用,當作「神器」,被賦予了很多的神秘的功用。石頭就是石頭,就算非常昂貴的鑽石也不過是一塊硬石頭而已,人為加上再多的光環,再多的故事,真相就是石頭。也不能忽視玉蘊含的文化內涵,幾千年來人們對玉的追求,謳歌,神化,玉已成為一種人們的共同心理,玉文化已被揉進了儒家文化而被傳承。
「君子比德於玉」是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寄託。和田玉有「五德」:仁(溫潤而澤),義(觀表知中),禮(舒聲遠聞),智(不屈不撓),信(千年如一)。
「和田玉」顧名思義產在和田,其實不盡然。從現有的寶玉石礦床資料及已開發的和田玉出產地來看,這樣說比較客觀一些:在世界很多國家地區都發現了和田玉,其中以中國新疆和田出產的羊脂白玉為最好,在中國以至世界,中國和田玉無以替代,玉根深植,烙印長存。
和田玉又名軟玉,其實它並不軟,摩氏硬度6------6.5(普通玻璃硬度為5),「軟」是相對於硬玉翡翠的「硬」(6.5------7)。古人們的玉觀念中只有「軟」「硬」兩種玉。和田玉主要組成是透閃石與陽起石,和田玉中的顏色隨著從白色---青白---青色變化,透閃石含量逐漸減少,陽起石含量逐漸增加,玉石的硬度也逐漸增加。
有些藏友對和田玉的「韌性」驚嘆不已,有些出土的漢代和田玉玉器,錚亮如新,光澤映人,器邊銳利咬手。真是千年如一的寶物!還是從它的岩石結構去找原因吧:交織氈狀結構是和田玉等為數很少的玉特有的結構,礦物互相「交織」得「氈」一樣,你說它的柔韌性怎麼樣?毫不誇張地說,非金屬岩石中和田玉的韌性獨佔鰲頭。
中國出產和田玉的地方主要有:新疆轄區內崑崙山脈,青海轄區內崑崙山脈,遼寧岫岩縣區域。重點談新疆的和田玉,後兩者再略提及。
和田玉按出產狀態劃分為:子料,山料,山流水。
子料也稱籽料,仔料等,說白了,就是河床中的卵石狀玉,俗話說「滴水穿石」,經過萬年石碰沙磨水沖,去粗留精,塊玉中只留下「精玉」「凈玉」,戈壁玉中很少見到子料,由於子料的「生產」周期很長,存量有限,而人們的需求是無止境的,近年「瘋狂的石頭」的故事正在上演。
山料就是礦料,和田玉大多帶狀成礦,從玉礦帶開採的玉石可以直接切割,經過選型,雕琢,打磨等工序就成了一件藝術珍品。玉質的好壞與成礦環境有極大的關係,圍岩的材質準備,熱源的強度及持續時間,氧化及還原環境,壓力條件等等,都可以影響或決定玉礦帶的寬度延伸長度,玉質的凈(熟)度。有些玉友喜歡賣點關子:這玉沒長(熟)好。哈哈,幾萬年都沒長好,以後就別說「生熟」了。
山流水介於子料和山料之間,從玉礦帶自然崩解,也經過了風吹日晒,水沖沙擊,有了一定的「精化」,但較大部分還是保存了原有的稜角狀態,戈壁玉,河產都有。
和田玉按顏色可分為:白玉(含羊脂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
最有爭議的是羊脂玉的劃分界定,白玉與羊脂玉沒有量化的界限,人們聽到的就是羊脂玉價值連城的故事,人們需要大量的羊脂玉,而出產又極少,怎麼辦?白玉「升級」為羊脂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天真而充滿幻想的消費者應該醒醒了:子料,作為一種已近枯竭的資源,別再奢望什麼羊脂玉了,遇到價位合適的白玉就相當不錯了。羊脂玉,優質白玉的鑒別,估價中須注意幾個方面:玉質的細膩程度是首位的,玉質的細密保證了玉器的溫,潤,澤,對於這個「膩」,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水感」是脂份不足,「瓷感」玉質疏鬆,玉表微微清透的涼粉感就是靈性,恰到好處的「膩」就是抓眼舒心;高檔玉中對「形」的要求較高,一塊上好的順手的把件子料,原石的價格遠遠高於同檔玉把件,因為人的需求多種多樣,但「形」精巧的原石適合更多優質客戶「返璞歸真,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水漲船高,高價而沽;對於「皮」,現在很多商家都在大肆鼓吹「棗紅皮」「金黃皮」「灑金皮」「虎斑」。。。。。。的確,潤白的子玉浸染一些皮色很好看,也有了一些個性,但優質子玉會不會有很多很厚的石皮?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優質子玉很少有石皮或根本不帶皮,帶皮說明了玉質的疏鬆,玉是主,皮是附,不可喧賓奪主。
對於玉「皮」再多說幾句,玉皮也分好幾種:油皮,僵皮,假皮等。
油皮就是玉皮,由於和田子玉玉質極其堅密,難以風化或浸染,皮色大多只是輕微的一抹,褐黃金黃色多見,是浸染2價鐵離子氧化的結果。皮色的深淺也是相玉的一個切入點:皮多皮厚玉疏鬆,玉中裂綹處皮色較深。
僵皮就是石皮,也許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現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不帶皮的上等脂白子玉,皮多的石包玉倒常見到。在山流水料中,可能由於其崩解搬運過程中外部環境溫差大,長期被沙土掩埋蠶食,往往有一層較厚的風化層------石皮,這個品種中有可能找到具有較好投資價值的帶皮玉料或玉器。
玉少皮多,於是商家大唱皮色,玉販「製造」「生產」皮色,在新疆,玉石染色已成為一門專門的行業。染色不外乎有兩種:無色的染色;色淺的重色。重色的叫「二上皮」,需要一定的眼力才能分清。無論是哪種染色,去除皮色的干擾,我們只看玉(質)論價,才是精明的買家。
據本人所知,和田白玉子料大多出在南疆的玉龍喀什河流域,其它區域出產的和田玉山料白玉難與匹敵。脂玉子料的價格近年更是達到了令人吒舌的地步,每公斤數百萬元的叫價,普通消費者只作為談資,就是大多玉商也望而卻步。大多人的看法是「炒作」,如某某茶的投機,本人不這麼看:首先,茶葉每年可采,種植面積可控可調節,和田玉子料出產地區很狹窄,儘管小規模地採集了幾千年,沒有影響子料的產量,但近幾年的超大規模地機械化開採,何止挖地三尺!子料資源已經枯竭的說法並不是聳人聽聞;近兩年子料的瘋長並不是玉商的惜售行為引起的,最主要是收藏投資群體急劇擴大,人手一玉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行為,超級豪富們對羊脂白玉子料的高價爭購更是推波助瀾,玉商手中很少有優質子料儲存,好貨都在藏家手裡,市面上很難買到優等品,除非花更高的天價。高檔子料的漲價趨勢長期存在。
南疆和田玉白玉山料主要產在於田縣,該縣的阿拉瑪斯玉礦石非常著名的白玉礦。于田產和田白玉玉質非常細膩,拿在手裡有種潤滑的皂感,白中透著微微油青,堅韌通靈,有些玉佩的棱邊幾近割手,異常銳利。很可惜,從1997年前後,于田白玉礦幾乎不再出玉,要見到「正宗」的和田白玉很不容易。
在這也談一下若羌縣的白玉出產情況。這個縣的玉石礦比較多,多為青玉和青白玉。先講個故事:認識一個郭姓礦主,他承包了一個小玉礦,開採經營近十年,他的玉礦出產的都是一些小塊的青白玉,偶爾夾雜出點夾糨的白玉小料,更讓他煩心的就是小塊玉料也不幹凈,夾白花(腦)或黑點(蒼蠅屎),開礦是一件勞心勞力的苦差事,老郭或賺或賠經營難於維繼,於1996年把玉礦交回若羌縣礦管局。很奇怪!礦管局當年就在老郭玉礦的舊礦帶開採出了優質的糖包白玉,而且是整整4噸!
這次白玉出得意外,賣得也快,等到北京上海的玉商聞訊趕來,4噸料早被一位楊姓玉商一網打盡。本人有幸在若羌,和田等地見到用該批玉料製作的玉器,也買到了一塊中檔的糖包白玉原料。這批白玉毫不誇張地說:白得超過白紙,非常的細膩,一點不帶油青的影子,糖色是純正的紅糖色,達到「濃,勻,正,巧」幾個標準。的確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玉料啊。
除了和田玉子料,新疆和田玉中儲量較大就是青白玉。青白玉分為灰口青白玉和黃口青白玉:「口」者乃斷口也,即玉石斷口呈灰白色或黃綠色。灰白,灰青色比較常見,是正統的顏色,黃綠色青白玉的開發歷史大約二三十年,對其究竟確屬「青白玉」或「黃玉」有不少爭議,目前歸為青白玉的觀點佔上風。
青白玉這個概念是民國以來後人「細分」出來的,清代以前對和田玉的劃分很嚴格,對白玉的要求幾近苛刻,絕大多數和田玉都歸為青玉。看看故宮中展示的好多青玉玉器,按現在的標準劃分可達到白玉,甚至羊脂玉!
灰口青白玉以且末縣出產的為最好,塊大色齊,玉質細,產量可觀;若羌縣也有出產,塊小,夾糨多;葉城縣出產的糖包青白玉也是一個好品種,塊形中等,缺點是玉質油脂感差點,「水感」較強,做成的玉器缺少膩感;塔什庫爾干縣也曾出過青白玉,也許開礦條件過於惡劣,近幾年不再出玉。
黃口青白玉主要產在若羌縣,且末縣也有少量產出。玉質細膩,塊大同勻,很乾凈。
碧玉這個概念容易引起歧義,有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的和田碧玉,有以隱晶質石英為主的碧玉,對碧玉的混稱有時造成消費者的無所適從。
在這我們談的是和田碧玉。碧玉出產分南疆碧玉和北疆碧玉,北疆碧玉主要出在天山北麓的瑪納斯,透閃石陽起石含量約75%,還含有一些石英及綠泥石蛇紋石等,硬度6.5----7,韌性,比重低於其它和田玉種。玉質堅密,同勻,乾淨,顏色亮麗,適於做大件玉器。南疆碧玉多出於新疆跟西藏搭界的無人區,最大的特點是塊形超大,幾噸重的碧玉常見,甚而有達幾十噸的巨無霸顯身,顏色艷綠鮮亮,多呈戈壁玉山流水狀態產出,缺點是玉中夾較多的(石墨)黑點。
墨玉和黃玉是兩個特色品種。
墨玉主要出產在墨玉縣的墨玉河。墨玉的硬度和比重都較其它和田玉高,有一種說法:墨玉是碧玉「變」來的。碧玉墨玉中大量(石墨)黑點及(碳質)條帶的出現,可以確定它們的還原礦化環境,兩者的確有「近親」關係。青花是一個獨特的玉石表徵:白玉或青白玉中夾雜黑色的石墨點或帶,若「花」的巧可增加玉的價值,否則,只作為一個中低檔的玉種。
黃玉又稱「皇玉」,是一個充滿傳奇故事的和田玉玉種。
「一紅二黃」指紅玉第一位,黃玉位居第二,黃玉稀有紅玉罕見。前幾天在北京古玩市場看到:一塊紅玉子料掛件標價20萬,一塊黃玉子料掛件要價15萬,兩塊掛件各重20克左右,可見其價不凡。幸運的是本人前兩個月收到一塊半黃半紅的子料掛件,重約10克,收價不到200元,可算是白撿了一個寶物。
「通透有玉性、不混漿、不含雜質並有衝擊孔皮殼」,其它幾點意思清晰,解釋一下這個「衝擊孔」:又叫雞爪紋。打個比方:做一個光滑的泥球,用長指甲在其表面抓出的弧形痕。
對於黃玉本人再補充一點:
和田黃玉在子料山料中都有,上邊轉貼的文章中對子料黃玉講述得比較多,不再贅述,只提一點,史有「血玉」之說,血玉即紅玉,也屬黃玉的範疇,更稀罕,成因不明,由於肉質是通體勻稱的紅色,不可能是後期的浸染。10年前在維族朋友手中見到一塊十幾公斤重的紅玉子料,當時他也不懂玉,聽說3萬元賣給西安的商人了。
山料黃玉大家見到的多是嫩黃色,略帶綠色調,與黃口青白玉不易區分。其實這種黃玉開採不到5年時間,玉礦在青海與新疆交接地帶,玉質細膩堪比于田料,柔性極強,玉器稍一拋光,光澤瑩人,是有很好投資價值的玉料。對於純色黃玉很少見於市面,很多人懷疑其是否存在,96年本人在且末縣就看到了幾塊純色黃玉,純正的黃色,不帶一絲綠色調,塊重約200公斤,大約有5----6塊,礦長介紹說,這是國營礦開礦以來所出的最好的玉,當時優質青白玉的報價每公斤50元,黃玉報價每公斤2000元。
市面上見到的黃玉幾乎都不是和田玉,主要是米黃玉(大理石),蜜臘玉(白雲石),黃臘石(石英石),黃玉髓黃瑪瑙等。
對新疆以外產地和田玉做個大概介紹:
青海省區域崑崙山脈產和田玉,為了突出地方「特產」,被當地命名為「崑崙玉」,此命名不妥,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也不利於和田玉產業的良性發展。
青海產和田玉主要有以下品種: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由於玉礦資源豐富,從1990年前後大規模開採和田玉,玉石塊度大,上百公斤的大塊常見,一噸重的玉塊也不稀罕,在市場上時常能見到,大礦從年產幾十噸到近年年產數千噸,據熟知內情的朋友講,開採玉礦下採到500米的深度,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一條玉礦帶,如此規模如此產量,令人嘆為觀止。
青海和田玉玉質細膩,顏色變化豐富,有些白玉中夾有綠色玉團、玉帶、玉絲,非常的賞心悅目,做出的巧雕玉器艷麗競翠美不勝收,開發初期,由於很多人缺乏鑒寶的眼力,帶翠白玉無人問津,一公斤上等帶翠白玉不過一百多元,玉商的學識越來越高越精,群體鑒賞力的大幅提高,特色帶翠白玉每公斤漲到五千元以上,真是天壤之別!白玉中有時還夾有淡紫色的玉皮玉肉,人們根據翡翠的劃分習慣稱作「紫羅蘭」玉,一般帶有紫羅蘭色巧色的白玉玉質,其密度、油脂感明顯強於其它同類玉;青白玉主要有三種:灰青、唐青白、黃綠,早期開採的黃綠色青白玉玉質細膩,缺點也明顯,玉石中成層現象普遍,利用率不高,價值不大,不過近幾年新發現開採的黃綠色青白玉玉質細膩,油脂感很強,柔性極佳,堪比于田料,更令人驚奇的是,青白玉顏色局部有變化,該玉中「變出」黃玉的可能性很大;灰青色的青白玉,由於夾疆大,水線(筋紋、蘿蔔紋)多,色不勻等缺點明顯,價格一直上不去;糖包青白玉很細膩,也許玉礦帶太細,開採數量很有限;青玉呈深灰黑色,與新疆和田玉明顯不同,利用價值不大;碧玉產量很大,主要為山流水料和山料,塊度超大,一噸塊度常見,曾見到30多噸的巨無霸,顏色深綠,玉質同勻,缺點是玉中夾有大量的黑點。
青海和田玉的開發主要分兩個階段:1990-------2002年,為起步摸索開創階段,由於玉質本身不可克服的缺點,如透明感強,油脂感不足,顯得「水」,單薄,水紋常見,玉中多串糨現象,對玉質不好把握,被稱為「鬼玉」,國內玉器廠家加工規模較小,玉料需求有限,相對於充足的「俄料」(俄羅斯產和田玉)供應,青海和田玉的知名度非常有限,價位較低;2003年以來,隨著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國內玉器加工業蓬勃發展,玉器加工村,玉器鎮,玉器縣遍地開花,玉料需求猛增,俄料供應開始枯竭,更令人叫絕的是,由穆斯林玉老闆們承包的玉礦不斷開採出優質白玉,玉質細膩,溫潤感大增,直追新疆和田白玉,至今,青海料至少佔有全國和田白玉市場的半壁江山。
也要說說俄料(俄羅斯產和田玉)的情況:
比較巧合的是:96年前後新疆產和田白玉(主要在於田縣)臨近枯竭,俄產和田玉較大規模面市也在97年前後,1997------2003年,市面上和田白玉玉器中俄產和田玉至少佔80%(依據烏魯木齊、南陽玉器市場),03年以後優質青海產和田白玉的開採、大規模加工,被市場廣泛認同,在白玉山料市場,俄產和青海產白玉平分秋色,本人更看好青海產白玉的前景。
俄羅斯的和田玉玉礦資料不多,據鄧燕華《寶玉石礦床》介紹,在原蘇聯貝加爾湖一帶有過發現軟玉(主要是青玉)的報道,但從玉商反饋的信息看,俄產和田玉的產地離我國滿洲里口岸二三百公里,看來是個新礦帶。俄產和田玉多帶較厚的石皮,塊形較大,據此本人推測多為山流水料,是否找到了真正的玉石成礦帶,不好下結論。
很多人對俄產和田玉抱有戒心,「離崑崙山脈多遠!是和田玉嗎?」和田玉俗稱軟玉,礦物組成主要為透閃石和陽起石。新疆產、青海產、俄產和田玉在礦物成分組成上一致,因成礦機理、外部環境不同而細微不同。
從市面觀察,俄產和田玉多為白玉,很少的青白玉,幾乎沒有青玉。白玉玉質細膩,早期還出來一種瓷白玉,玉質干白緻密,光澤鋥亮,缺少靈性,優質白玉潤度非常好,色澤很飽滿,玉中「牛毛紋」(細密花點)「筋紋」常見,石皮色重色干,多見黑花皮、深褐紅皮。
近兩年,市場上出現的「俄羅斯碧玉」,本人不太確定其真正產地。該碧玉最大的特點是滿綠,綠得徹底,缺點是夾黑點,缺少靈性,色顯得呆板。
遼寧岫岩縣出產優質蛇紋石質玉------岫玉,是中國最大的岫玉出產地。這兒也出產少量的和田玉,主要為黃綠色的青白玉,被當地人稱作「老玉」。
和氏璧
關於和氏璧的傳說很多:和田玉;藍田玉;拉長石等。
和田玉材質說認同比較廣泛,但本人的看法卻不同:卞和進宮數次獻玉,每次切割後得到的都是「石」,並由此受到斷肢的殘刑,直到最後切出「玉」。可以判斷:這塊玉石的石皮(璞)很厚,或風化很嚴重,說明該玉玉質比較疏鬆。但從世界和田玉的開採開發的情況看,和田玉的產出都很明了,沒有「賭石」「開窗」的說法,恰恰相反,「表裡如一」則是和田玉的鑒定特徵之一。綜上所述,和氏璧不是和田玉。
推薦閱讀:
※[轉載]小兒《推拿三字經》(轉)
※[轉載]背帶蝴蝶結上衣(教程+裁剪圖)
※[轉載]三奇九星
※[轉載]如何通過15與5分鐘找高低點(次高次低點)/同時
※【轉載】世界人權宣言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