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貫珠集卷第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貫珠集卷第二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貫珠集卷第二
明 金陵華山律學沙門戒潤 述
此捲來意由尊者示墮浚發大教。世尊頂光說咒提出根本淫習。以欣根本大定。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等妙方便。及乎反質初心。答曰。見相發心根本已落生滅。佛即責其不知真簧誡以直言直心。曰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既征誰愛誰見。答曰。用我心目及征心目所在。答曰。眼在面上心居身內。欲進而破之。且為標宗作歸宿地。曰有三摩提十萬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此欲尊者當下超出。奈何不薦。遂牒前案三番斥破妄心。第一七番破處。令妄想無依。尊者忙請真際所詣。佛放面門一游標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即為舉拳驗見。尊者依舊認眼為見。能推為心。佛振聲一喁。咄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是為第二破要識非心。遂興無心土木之疑。佛答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威有體性。何況性一切心而自無體。汝所用心是前塵分別影事。離塵無體。是為第三番破妄識無體。尊者始知所認緣一心是妄。特問寂常心性妙心道眼。佛從胸前卍字湧出寶光。為當機等建大法幢於頂上。亦令十方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故於根中十番顯見。謂之帶妄顯真。今人變名十法幢是也。一引百人矚暗會見歸心。顯見無虧。二屈指飛光引客塵主空顯見不動。終而責曰。云何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為此捲髮起。三觀河顯見不滅。四垂手顯見不遺。五八還顯見不還。六見量顯見不雜。七舒縮顯見無礙。八文殊顯見不分。九因自顯見超情。十見見顯見無妄。同別二妄章剖妄出真交與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更為發明合非合義。克就根性直指真心竟。尊者得入空如來藏。自此不復有根性之別名。復拈不空如來藏性以收四科。先破尊者五陰身心令獲法身當處。故有此卷雄文。首悟捨生趣生。正令知有八識為生死本也。
【觀河章】
大意藉境以顯顏貌變。而見性元無生滅。破斷滅執。令悟常心也。
經家敘述當機已悟未悟之念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緣心離塵無體。法身同塵斷滅。矍然避座轉更不通。今蒙根中指出見性。宛然離識心外別有寂然不動法身真體。驚疑頓息。所以身心泰然矣。既見不動真心。則念無始以來失卻本有不動真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之心為一心。譬如窮子舍父逃逝。今日開悟見性。如失乳兒忽遇慈母。此喻始覺還家之象。父母雖分二體。本覺豈有二殊。若不分而分。則父喻本覺權理。母喻本覺實理。維摩所謂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也。此以母為喻者。謂一向多聞來得無漏。如失乳兒。今示不用識心。了悟根中見性。忽遇慈母已獲法乳之益。還有未悟之迷合掌禮佛。謝前屈指飛光顯出見性不動。佛又責曰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身心真妄未辨虛實。又責念念生滅遺失真性。則生滅與不生滅者亦未能辨。願聞如來當陽顯出吾人生滅身心中真妄虛實。發明現前何者是虛妄生滅性。與夫現前何者是真實不生滅性。令我識知真妄二發明性。此尊者。疑未決之請也。
匿王陳請
匿王昔事外道邪種在心。今見尊者於生滅外求不生滅。抓著癢處。故引外宗乘機發問。冀佛直破斷見。令知死後趣生。亦令尊者悟真常性不離妄識。世尊一就匿王老相易顯變遷。二顯此身無常至貴不免。然佛指根性。元為改權宗生滅因心。以立成佛真因地心。首破凡夫最淺斷滅知見者。權小鈍滯固可矜憐。凡外迷淪猶宜哀救。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雲剪髮計諸法亦有亦無。毗羅胝子。此雲不作。計諸法自然得道。皆以斷滅為宗。不知業種相生。妄計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涅槃者一性恆常遠離生滅。彼執身死斷滅為涅槃真斷見也。蓋匿王未聞佛教先受此惑。以不解第八阿賴耶識去後來先為生死根本。轉此藏識方證涅槃。是故妄計死後為涅槃。若此方所計生為七尺軀。死作一棺土。即有剉燒舂磨無所用之等。皆此一類。豈知有死而不亡者在也。我雖值佛今猶未忘邪種。於所聞說不生滅性尚懷狐疑。狐獸其性多疑。凡過冰聽水必多反覆。匿王昔聞死後斷滅。今聞不滅不生。孰是孰非猶豫不決。故以狐疑喻之。特問世尊云何發明。揮散其狐疑。證知此心見性果是不生滅之理地。直令宿疑決了。令觀河不變。即證知不滅也。今此無漏大眾及我諸有漏臣民者咸皆願聞。據除斷見粗惑。此有漏唯指界內凡夫二乘有學。若辨見性真常則小乘四果。別教三賢亦須普指。以彼自來未明見性是真常故。苟知滅元不滅。則知生本無生。真常之義顯矣。
指現身證知不生滅性
先審令悟。佛告大王。汝身現在。此總問也。今復分別問汝。汝此肉身為復畢竟同金剛常住不朽之物耶。為復畢竟是變壞之物耶。
常住者七常住果之一也。常住若海之水。肉身若海之漚。漚有生滅水本真常也。
總答
世尊若據現在論我今此身。雖曰現在不可常住終從變滅。與迦旃延一鼻孔出氣也。
轉釋究竟
佛言大王汝今此身色力尚強。現未曾滅。云何預知此身必斷滅耶。此發明生滅無性之問也。
觀心決知無常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現在雖未曾滅。假令此身如太虛空凝然不動。即知終無變滅。但我稟二師之教法。與佛教會合觀察。此心現前念念遷謝剎那不住。如東逝之波。以致此身新新不住步步趨死。西垂之照一朝變壞。如火成灰。漸漸消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雖曰現在。不可常住。縱有百年當從滅盡。何待死後知滅哉。
即一身剎那盡相。推之則萬類之生具剎那行者莫不成爾。一等歸盡。以有為法剎那盡故。豈有百年不盡之身乎。
印證
佛言如是。果爾此身無常速朽之法也。夫匿王所敘數語。誠為警念無常劇貪世務者。寧不惕然哉。
就身容易改顯不遷
問則二時。答則三時。大王汝今生齡齡即年也年者天之數。齡者人之數。已從暮年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始生為孩。始行為孺。需乳所養之時。皮膚腠理滋潤鮮澤之象。年至長成之時精神完足血氣充滿之象。而今六十有二頹齡之時。迫近於七十之衰。八十之耄。昏忘之象。頹則形色枯悴。衰則精神昏昧。發白頂露面皺骨彰。以此身觀無常逮將於世不久。年雖六十有二已經老狀現前。如何見比中年血氣充盛之時。此於身心生滅處觀無常。年老者聞此安可恬然不懼哉。
審生滅頓漸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昔也弦孺於今衰耄。應不一日頓然衰朽。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必因漸而至此也。
答漸朽
王言。世尊。四時循環遷改變化密移身形。我誠不覺頓衰之與漸朽。所謂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此時庄生體造化密移言之也。豈知行陰遷流耶。但見日往月來寒暑遷流。似乎漸至於此非頓朽耳。何以故知其漸朽耶。以我細思推度年二十時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乃至於今六十又過於二之精神。觀五十時宛然強壯。此於法處觀無常但觀其變。不知行陰所遷。要知二十之年比前童時已為衰老。是則少者聞此亦可以警念無常矣。王自念中審遷變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往落去。
孤山曰。殂落猶言遷謝也。尚書以殂落為死。魂升於天曰殂。魄降於地曰落。此經但以老相曰升曰殂。壯色曰降曰落。如此推窮其間流易且限十年為率。此特舉其粗略而言。若復令我微細思惟推窮其變。寧唯一紀二紀為限。十二年為一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若更沉其思慮諦審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漸至於此終從變滅。剎那時之最促者。一念間具九十剎那。以利刀透九十紙為一念。准分剎那故經雲。一息一瞬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生滅者。
但凡夫心粗殊不知覺。先德偈雲。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害極不安。愚人如手掌不覺行苦遷。智者如眼睛為極生厭患。昔梁時有高僧奉帝敕請百大德。帝敕朝門嚴甲兵萬刃怖百大德。百大德至。意畏見殺有九十九人悉皆驚走。唯有一人不生驚怖。王問和尚何故不怕。答曰。怕何物。我初生弦童時剎那剎那念念已死。何得今日返畏死乎。若此大德是真念念了生死行苦者。此以身心無常發明虛妄生滅性也。
牒所敘變滅審不生滅
佛告大王。汝即見身隨念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身終從變滅。亦於念念生滅時。汝能悟知生滅身中有不生滅之真常性耶。
答
波斯匿王聞此不覺悚然。合掌白佛我實不知。古人謂不知最親切。此答不知者。言日用而不知。使其知此。決不迷於斷見矣。上即身示不薦。
藉境發明
佛言。汝既不知我今即汝生滅身中指示汝不生滅性。以釋汝斷滅之疑。且為先審觀河之見不異。可借河流助顯見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問定所見境。時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此雲長命祠。謁之得長命故。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躡前變滅問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校其所見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異耶。不異耶。王言其水不變如三歲時宛然無異。
正觀曰。恆河無異者非真不異也。以今日之流似昔日之流實非昔流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亦有此義。斯顯見性不異真不異也。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欲示不生滅性先審六十歲與三歲觀河之見。有同異者欲其了知年變而見不變。
前章頭自搖動見無所動。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之旨亦明矣。上彰所見不變。下彰能見不變。
牒定童耄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
較能變
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此能觀河之見性有童耄不。問見有變無變。欲其答出見無童耄。即本有法身也。
答不變
王言不也。世尊。
問老而眼明者不變。老而眼昏者何如。答盲人矚暗業已詳矣。令約匿王不病之眼。驗見性不變非約肉艱能不變也。
直示幻中真體
此分明指示二發明性。先因變與不變以發明生與不生答阿難之請。佛言大王汝之虛幻身面雖皺而此見精真實之性未曾皺。唯重性字。見精之見屬八識執受之本體。對境流逸為妄。離妄則本體全真即常住不朽。所謂被見真精性。非盲者人釋。
汝而皺者為變則顯生死無常。以無常故元無自性徹底惟空也。而此見精性不皺者非變。則顯涅槃常住。以常住故真實不空。是謂如來藏也。示如來藏徹底惟空。則曰彼變壞之身者幻妄自受生滅。示如來藏真實不空。則曰彼見精中不變之性者本真元無生滅。如此證知生滅身中不生滅性。此性元無遷改。云何於業識中。同受汝身之生死耶。
楞伽雲。七識不流轉。不與因緣俱。如來藏流轉。與因俱義也。以七識生滅無性。剎那滅故。無客從此遷至餘方。誰為流轉。無體持種故。不與因俱唯如來藏自體不空。具不思議熏變。故流轉與因俱。今示此義故曰皺者受變等。
如此不生滅性不自體會。而猶引彼末伽梨此雲不見道。即六師之一。等前迦旃延及毗羅胝子三人成以斷見為宗。都言此身死後全滅不大謬乎。
孤山曰。外道有六師。一富蘭那迦葉。所說諸法皆不生滅。二末伽梨拘賒梨子。說眾生雖有苦樂。無有因緣自然而爾。三刪閉多毗羅胝子。說於眾生任運時熟得道。如縷丸所投極則停住。又言八萬劫滿自然得道。四阿耆多翅舍飲婆羅。說於眾生當受苦報。今以苦行拔髮熏鼻粗衣代之。謂死後受涅槃樂也。五迦羅鳩陀迦旃延。說於諸法亦有亦無。六尼犍陀若提子。所說皆由業定無可改易。無逃避處。不亦誤乎。
發生正信
王聞是上證知之言。轉邪心而成正信。信知身後捨生趣生不入斷滅。正謂如來藏流轉與因俱。去後來先作主公也。此意匿王在身上觀察故成斷滅。世尊在見上發明故無生滅。令聞一時之法。揮散昔蘊之疑。不覺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然見性不皺不變雖無救於捨生趣生。業已了知真妄落處。破外道斷見。答二發明性之請。令阿難出生滅門入真如門矣。首卷至此破迷中迷竟。但了生滅不生滅之念。又認見精是真。故有下文破悟中迷也。
【顛倒章】
大意垂手以示見聞遺而見性不遺。破認妄為真之倒執。令悟諸法唯心也。匿王知見不多。故一言之下心地開明。驀直信去。阿難多知多見。觸事生情。故方信而忽疑。此疑因聞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發起。將謂離生滅外別有不生滅性。今聞即此見性。示不生滅故爾生疑。
敘儀陳請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觀河之見願樂欲聞必不生滅。前見佛手開合之見。亦不生滅與佛無異。云何世尊獨許匿王觀河之見不受生死。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而諸佛不名遺失顛倒耶。前雲而此見精性未曾皺。不皺非變。元無生滅。重性字。尊者誤認觀佛手開合之見精。類同觀河之見性。雖了見無所動。緣心非真猶認見性為真遺失本體。是其顛也。以妄為真是其倒也。蓋本性不失因顛倒而言失。性不失而難顯。手不失而易明。故師資隨順世人。認手之正倒以況認性之真妄顛倒。而後發明也。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垂手以示不失先審倒正令其自定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驗其倒情。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即印手三十二相之一也為正為倒。雙問阿難言臂無正倒。世間眾生以此天然垂手為倒。如身境本自真常返生厭離。乃二乘外道之顛倒也。而我不知誰正誰倒。即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也。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天然垂手為倒。即依之為倒。然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世間眾生則名為正。依世間人答正豎臂是倒。反以為正。是認生滅無常而妄計為常。此凡夫之顛倒也。
溫陵曰。此明諸佛眾生同一體性固無遺失。特依倒見言遺失也。如臂順垂為正。反以為倒。逆豎為倒。反以為正。是失真也。
結示生佛無殊
惟在心性正倒之別。佛即依之豎臂告阿難言。我手本無正倒。唯一臂也。但以上豎乏首換為下垂之尾。以示令悟其臂本不失。如性在迷中不失而已。若此顛倒首尾相換。妄生分別為正為倒則汝阿難與諸世間人無二見解。一倍瞻視。豈知以下垂為倒固倒也。以上指為正亦倒也。何得以上指為正下垂為倒哉。
發明顛倒
由汝等倍生此見。而如來不作是見。則知汝四大之身與諸如來智聚清凈法報之身比類發明。分個正倒出來。如來之身本無正名。對眾生知見則如來名正遍知。達此心包萬法為正知.達萬法皆心曰遍知。如來達此名正遍知身。汝等之身號性顛倒。執色身包心為倒。知執心外有法為倒見。凡小以倒知倒見為性名性顛倒身。然汝自謂與佛等無差別。不名顛倒者誤矣。
詰倒無處示法唯心
既與發明。顛倒必有顛倒之實。隨汝諦觀汝身佛身比倒發明。佛身號正遍知。汝身稱性顛倒者。名字在何處號為顛倒。是汝心境不空妄計度耳。若識顛倒性何遺失。苟或不識則一往皆顛倒行事。烏得不名遺失哉。
夫正倒非有莫大之別。但於物上不循物理。以首作尾以尾作首即謂之倒。而正倒元未嘗離於物。是故眾生與佛同一體性。若認心境為實有。則轉法身為五蘊四大矣。若達心境本無。則轉四大五蘊為法身矣。故以心包太虛性融法界。為正遍知。執心在身內。法在心外為顛倒見。而正倒亦皆名相而已。
阿難能於世尊問處達得名字性空。則妄想情盡。求正遍知亦不可得。而顛倒所在豈實有乎。於時阿難與諸大眾一眾無措。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前問云何名我等輩顛倒行事。何等心熱。今問白眼不知何等心冷。苟非佛慈發明顛倒實處。則能見之見幾乎滅矣。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世尊說法不前不後。應不失時故喻潮意。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汝等不知正倒所在。我於權教常為汝等說言。五根六塵十一色法。八個識心。眼識九緣生等諸緣。並及八個心王所使之五十一心所。諸所緣法唯如來藏心所現。此廣舉二十四種不相應及六無為皆色心上差別。善惡染凈等法。乃至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真妄性相邪正因果。諸所緣法悉無自體唯心所現。如鏡中相全體是鏡。即汝現前幻妄身汝幻妄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鏡中所現之物。全體是心。真心如鏡諸法如影。真心如海諸法如漚。漚不離海像不離鏡。法不離心。故曰唯心所現。既知無內無外之心能現諸物。有何遺失。汝身即根身。汝心包王所皆字。總上根識是字。指法之詞。爍群昏而獨照曰妙明。混萬物而獨露曰真精。即身心而離身心曰妙心。所現物指身心。既是真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此名顛倒實處也。迷背本有曰遺失。不假修成曰本妙。超空有而靈應萬方曰圓妙明心。隨諸緣而真體不變曰寶明妙性。認即迷執也。悟指妙明真精妙心。言迷指身心。言身心二法皆是迷妙明而妄現。故意謂汝身汝心皆是廣大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反認蕞爾身心。而轉遺失本來自妙不假修成圓妙明心之寶明妙性。豈非認悟中迷乎。
發明身心所以為悟中迷
承上圓明心性智理一如本無身心世界。由於心體中一念不覺之無明妄動。當下晦圓妙明心之真智而為業識。昧寶明妙性之理境而為頑空。所謂痴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由此一迷而所變之頑空冥晦。於能變無明暗中堅其妄而結其色。故結暗為依報四大色法。所謂化迷不息有世界生。既有四大。復以有知覺之無明妄見。取無知覺之無明色法。色雜妄想。想心色相和合為正報之身。所謂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此即身所以為悟中迷也。既有根身四大內外合成。則妄有緣氣於中積聚。故爾七識聚六識緣影。內搖八識所藏新舊種子。六識趣外五識奔逸。根境起諸現行。復執此內搖外緣昏昏擾擾緣氣結成之心相。以為真精妙心。寶明妙性。此即心所以為悟中迷也。一迷此昏擾擾相為真心。決定惑廣大真心為色身之內物。所以有實居身內之執也。上明迷妄即認物為已是一倒。下明迷真即性心失真又一倒。故成顛倒。殊不知內而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情與無情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之物。今汝棄此廣大圓妙明心。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海中一浮漚體。目為全潮在是。即為窮盡瀛渤海。名汝等即是迷中加一倍之迷人。迷真認妄一迷矣。認妄為真又一迷矣。由是觀之。則知汝身與如來身比類發明。雖同一體本無差別。如來了得海是海漚是漚。不棄海認漚。故名正知。不認漚為海故名遍知。汝等既棄海認漚。復認漚為海故號性顛倒。所以目汝等即是迷中加一倍之迷人也。
牒垂手結破顛倒
阿難我斥汝為迷中倍人者。如我垂手實乃平等本無倒正差別。而汝以手下垂為倒。上指為正。此即汝等顛倒所在。故知汝等本無遺失。因顛倒而稱遺失。如來說為可憐愍者此也。意謂汝等若真遺失不足深愍。由顛倒而常如遺失。正如持珠作丐。枉受貧窮。如來所以深為可憐愍者。
【八還章】
大意以八心境顯。相可還而見性無還。破緣心聽法之執。令悟奉妙常住心也。
經家敘儀陳請
阿難上章瞪瞢瞻佛。不知顛倒所在。承佛發海潮音哀憐悲救。拔顛倒之晦昧。示正遍之圓心。深誨迷中倍人。悟法唯心所現。顛倒誤認猶多。不得不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無虧不動不遷不失四章妙音。悟此妙明真心。即自己元所圓滿。無法不具。無物不現。元所常住不生不滅不變不遺之心地。心即真心。地約喻說。地生萬物。物有成壞。其地常閑。心現諸法。法有起滅。其心自在。故曰心地。我等一向遺此廣大真心。認此昏昏擾擾者為心性。故名我等號性顛倒宜矣。而我悟佛現說法音。非以離聲全性為悟。現以六識緣心。允信所說心地。瞻仰世尊慈顏。世尊雖不欲我用此而斥為非心。但我現得緣心之用。故不敢不認妙心。雖則廣大。而我徒然獲此妙心。現今不得其用。未敢認為本元心地。此認字與認悟中迷照應。此正尊者方搖未穩之際。緣心真心兩持不決止。不舍前五心中第三聞法領悟心也。願佛哀愍宣示隨在各解。真妄並用之圓音拔我疑根。到不疑之地。始得歸無上道。圓音有三。一珠方異類皆同本音。二大小淺深隨解皆益。三有緣隔遠皆同目前。今謂真妄二心並用之圓音也。疑根與菩提道如人惑於岐路。恍惚不定。導師指之方可決一而歸。根即緣心。前咄破者是其枝葉。今猶用其根本。然真與妄實非兩途。如水與波元非二質。念動名妄。念歇名真。下文舉月指主客之喻。以還字為拔字。諸可還者即拔根也。尊者此疑根尚在。未敢認為本元心地。後文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乃承認本元心地也。蓋以惺惺者易曉。寂寂者難明。直至明時又非此段光景。向下先破緣心。次顯見性。
責認聲塵不達法性
勉其識月亡指。破五心中第二緣佛聲教心。佛告阿難。汝等尚以昔時攀緣之心聽法。寸步不移。尚字是痛責之詞。言我如此吐心吐膽落草盤桓。欲汝舍妄緣一心達法性。聞法思義。會義明心。豈意汝之見解尚以緣心。聽法。且汝既以緣心聽我所說圓滿常住心法。此法亦成所緣法塵。非得法性實義。
楞伽經雲。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今依緣心則是依識不依智。故曰非得法性。_法性者教詮真理。是眾生妙明心性。豈可執聲教為真理哉。
引喻
人喻如來。指喻說法。月喻法性。人喻聽眾。不知說法者。謂我所說法音。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如佛以法音指心示人。若汝聞說之後絕言語黜聰明。一切放了默究自心。此同彼人因指當應看月。不存指相之人。喻彼人因法當應看心。不逐聲塵之人。若汝依舊多知多解不肯消歸自己。是逐句尋言。執指為月之人也。若復觀指以為月體。若復緣佛法青以為自心。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之明。亦亡其指之暗。此人豈唯亡失自心。亦亡聲塵之幻。何以故。以所標暗指為明月故。何以故。以法青緣相為自心故。
正脈雲。此人兼亦不了教心體相。何以故。教以聲塵為體。以自無覺照為相。心以靈知為體。以本有覺照為相。斯人即以無照之塵為有照之心。有照無照二不別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此乃指月俱迷。豈唯亡法亦復不識妙明及與緣相。何以故。即以指之暗體為月之明性。月性本明。標指本暗。今觀指為月。是於明暗二性無所了故。何以故。以緣相為妙明性。緣相妙明無所了故。汝亦如是。汝執法音不達法性。何異執指為月。昏曉不覺者哉。
宗鏡雲。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須消歸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不可執義上之文隨言生解。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本會宗。如是則天真之道不昧。無師之智現前。若一向背己徇文。執學興辯。是對木人而待語。期石女以生兒。空歷塵沙終無得理。
以法喻責認妄心而不認真心
若汝以分別我說法音之分別心。為汝真心者。此心自應離所分別之法音。有能分別之體性。許為汝心。云何離聲又無性耶。
喻明
妄心如客。真心如主。客有去來。主人不動。上說指月之喻。恐汝不解。我將陳那悟入之喻。喻汝分別法音之緣心。譬如有它事之行客。寄宿於中途之旅亭。暫止一時。便又前去。始便是客。終不同亭主之常住。其分別法音之緣心。應諸緣生滅。終不同體。自真常元無生滅。即如亭主雖接往來行客。而掌亭人都無所去。故得名為亭中主人。喻六根性都無所去。
法合
此乃前面陳那悟客主之義。亦如是我所示之分別法音。此但以主合真心。法性示寂常。不以客合塵性。以有去來塵性在前已破。真性在此發明。故曰。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分別我聲有分別心。離聲無分別心。即分別我容。則有分別性。若離諸色相亦無有汝能分別性。以此皆屬前六識分別。固非真心。如是乃至香味觸三分別都無。絕了外塵。現行分別內守幽閑。正是非色非空光景。以為別有自性性。雖非色非空正是第七識緣八識名真帶質。亦是分別非自性也。彼數論師拘舍離等昧而不知。執此為冥初自性覺諦。非色非空者。無體故非色。有相故非空。拘舍離即前末伽黎下半名也。等者等於五師。俱於非色非空處昧為冥諦。冥是暗冥。諦是諦實。彼執非色非空光景渾沌不分。故立冥諦之名。諸外道依此非色非空立二十五諦。初為冥諦。末為神我。逆知八萬劫中事。前則冥然莫辨。故知七識緣八識雖無間斷。尚有自性。況間斷只念念遷流。云何執為自性。計有實用不舍耶。離諸法緣無分別性者。謂耳識因聲緣有。離聲塵緣無耳識分別性。乃至意識因法塵有。離法塵緣無意識分別性。則汝心性俱屬客塵。各有所還。還謂動靜分別各歸前塵。本所因處如寄宿旅亭之客。云何為得不去之真主。豈終為無主沙彌哉。還字起下八還之文。
請明不還之主
還者如借人物。必要還人。若自家物。無處可還。阿難問言。若我攀緣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所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昔張無垢謁善權清祥師問雲。此事人人有分個個圓成。是否。清曰然。公曰。為甚麼無個入處。清於袖中出數珠示之曰此是誰底。公忱首無對。清復袖之曰若是汝底。即拈取去。才涉思惟便不是汝底。公悚然。故知才有分別即有可還。妙明元心本地風光豈可還乎。
佛托見精示無還性
諺雲。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故先以見精示之。良以妙凈明心寶明妙性。具體、相、用三大。由無明不覺一念妄動。轉此本體而成業識。轉此智光而成見分。名轉識。復轉真境而成相分。名現識。此中見精即是能見之性。此能見性。即是本覺體中所具遍照法界大智慧光明。由隨無明力。轉智光而成見性也。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見我者。正指見三十二相之時。講見精即眼家映色之性精。是湛然之氣。明凈無滓。故稱見精明元者。即精體明凈之元本。此是八識見分。分而為六。在眼曰見。在耳曰聞等。雖分六處。不離湛然本體。六處皆號明元。此點光明元是本具。不從日月燈三光借來。故曰明元。此見雖是精明不混不雜。但帶一分相妄遂存能所。不得互用。未可稱妙。此見精雖則非是妙精明心。不妨切近於真。而當體即真心。故如第二月。切近於真而當體即真月。非是第六識。如水中月影。以二月自非真月。見精自非見性。以妙明元心。本無形相。亦無方所。卒難指陳。故托見精方便開示。若悟見精則妙明元心便可超悟矣。此有三喻。一真月喻妙明元心。二第二月喻見精。三月影喻緣塵分別。即楞伽三性。謂圓成實。依他起。遍計執也。
誡聽許示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世尊不直示以妙性無還。且指見精不還者。引物入如來藏之方便。先示之以真。恐阿難執此為真。若悟見精無還。則妙心不遠矣。前匿王見性不滅之疑未釋。見精無還。即不滅之義明矣。
引喻標可還境
阿難此大講堂喻妙明元心。不動之體喻相有八。明喻智慧。暗喻無明。通喻六根通達。八面玲瓏。觸處洞然。塞喻心胸茅塞。面壁面牆頭頭是礙。分別喻善惡。頑虛喻無記。郁蚌喻昏迷。澄霽喻醒覺。正顯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妙明元心。而妙明元心。明來明現。暗來暗現。通來通現。塞來塞現。實無現相。若講堂然。見明見暗。見通見塞之見。皆屬見性。故先托見性以顯不還。次顯妙明元心本凈。後文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實由此中發起。故喻標大講堂三字大有研味。先出八種可還之因。
一明因
洞開東方一面之牖。則空洞無障。日輪升天則有明曜。從東方入。使知明因日有也。
二暗因
中夜黑月即夜中。凡十六日已後光漸減時俱名黑月。十五前則名白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
三通因
戶牖之隙則復見通。
四塞因
牆字之間則復觀壅。
五識因
分別之處則復見緣緣即法塵分別心起。則有法塵見。百論以此名法處所。攝餘七相。皆約外塵說。唯此約心說。法相由心故置於中也。
六示空因
頑虛之中遍是空性。
七昏因
郁(土*脖-月)之象乃風霾昏濁之氣。則紆障昏塵。
八凈因
天無雲翳曰澄。
晴明開朗曰霽。斂收也。山川嵐氣曰氛。又觀清凈此八相俱屬還因。能見之見精當欲誰還。
總牒八相示可還義
阿難汝咸看此無而忽有。有而還無之諸變化相。生滅不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
征
云何各還本因。
釋
阿難此諸變化。明因日輪升天為因。今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下七相皆略征釋恐繁文故。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字。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土*脖-月)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示可還之狀竟。
顯見性無還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征
何以故見性無還。
釋
若還於明。則不明時見精明性應當無復見暗。既復見暗。豈還明乎。則知此見性是自己物。是法性焰。日日用。時時用。未曾間斷。非若緣塵分別之見有去來也。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己物。譬如行客暫住便去。拔字義止於此。不隨汝所見之暗明可還者。非汝自己物而誰之物乎。若掌亭人都無所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但汝識此見性不還。則知汝心本妙本明本凈矣。心即見性本謂本有。不從人得不為諸塵所蔽。而緣心不能障礙曰本明。不為諸塵所染而緣心。不能疑混。以見性是賓中主。真心是主中主。故汝自迷悶不醒。既不識賓中主。又不識主中主。所以喪失本性枉受輪迴。於生死海中常被漂溺。頭出頭沒無有出期。迷悶者執吝緣心不舍之意。喪本者反遺棄本妙本明本凈也。受輪漂溺皆其自取。是故如來名此為可憐憨者。其流逸之光似有可還。離念之體當欲誰還。上示見性不還境。
【見量章】
大意以五見量顯物相殊而見性不殊。斷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疑。令悟見性周遍即真也。前文初指見性是第二月。未指見性即是本妙明心。言無定準未免生疑。
呈疑請決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是不與諸相俱還矣。然水陸等物混雜不分於諸物中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云何決擇是諸物象。正謂大道直在目前。要且目前難會。所以請決。此請只重我字不重真字。佛為先列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境。後主揀擇此借見精緣現量境不生分別。即是真性也。
問。佛與眾生緣現量境霄壤懸殊。則此現量見精安得無異。答。眾生現量見精如一星火。佛之現量見精如大地火。然不可說一星異大地之火。以一星之火擴而充之皆可遍燒大地。故又如盛世清任和時雖異。而聖性未嘗異也。先以五種見量列顯。
列能見性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方證初果未得無漏清凈天眼。有學之人慧眼見量。承佛神力見於初禪。非佛神力但見一四天下得無障礙。而阿那律雲無滅。昔因施供受福不滅。是佛從弟。晝夜被訶精進失目。遂得四果無學天眼見量。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此果雲難分別。似桃非桃。似柰非柰。喻見閻浮提之小。以況見大千界之大亦小也。諸注謂閻浮提三字多是娑婆界。貫珠謂以小況大之詞。既見掌中果亦必見全掌也。諸菩薩等法眼見量。見百千大千界。此亦以小況大也。其實地上見量猶大十方如來佛眼見量窮盡。如微塵不可數之清凈國土。無所不矚。從聖洎凡眾生肉眼見量洞視不過分寸。有二義。一自如來較眾生窮極其量不過分寸。二上齊如來下齊娟蠕。自廣至狹不過分寸。此五者均一能見性也。
列所見物
正為發明現量見精。見現量境。不離不即。要令阿難在萬象中自審自擇。以顯有形可見者是物。無形不可見者是真性。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居須彌四面。東持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住于山腰齊於日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之高。中間遍覽水陸空行。一切物象所在之處。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皆是眼家前塵分別之見。停留障礙處。列能所竟。
揀擇物見
阿難若汝見性果能分別。汝應於此能見所見萬象之中。分別自己見性他之物象。汝不能自擇。我為汝代擇。今吾將汝能見之見性。擇於所見種種形像之中誰是我能見體性。我字是世尊代阿難之語。誰為所見物象。以現量見照現量境。如鉗取物似日舒光。親照親持了無肆隔。元是一體本無自他。使於頭頭法法。一一審其見精所在。令其自如自會意。
物不是見
阿難極盡汝見量之源。如雲盡汝眼力也。先從高處至日月宮一一諦觀。汝所見者此皆是物。而非汝之見性矣。次從遠處至須彌山外。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魚嘴七金山。周遍諦觀所見種種光耀一一明白。雖則種種物光。此亦皆是物而非汝之見性矣。漸漸更於最下遍觀。雲騰鳥飛風動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一一諦觀此咸是物而非汝之見性矣。如此三番言是物非汝。則明不是見也。
見不是物
如此一一審問。正欲令阿難鬧市叢中識天子。百草頭上薦取老僧。以此見性即一切取法故。既令推審復示阿難汝目中所見。是諸近之山川草木。遠之七金山。高至日月宮。諸有物象羅列於汝見性之中者。雖復千態萬狀之差殊。同是汝不雜於物之見精。現量遍見於諸物之上者。朗然唯一清凈見精所能照矚。則知諸有物類自有差別而汝見性無殊。何嘗混雜。於百差別之物象乎。
結此見精妙明之性即前所說妙凈明心。誠汝見性元非他物。以見性離一切相故也。上兩科已將物象見性分析明白。故下兩科反其辭而辯之。令其事理愈精。見地愈明也。
辨見不是物
承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等。謂豈獨物不是見。見亦不是物。若汝見是物。我見亦是物。則同見爐瓶等。而汝亦可見吾之見。恐彼謬執雲。與我同觀四天王宮並一切物時。世尊之見在一切物上。吾豈不見。故牒雲。若謂汝我同見物者。名為見吾之見。此是人之常情。設吾收視不見物時。可謂遺物獨立。汝何不見吾不見物之見指其處耶。若轉計執言亦能見吾不見之處。則吾之見自然非彼不可見之相。反是有相可見者是何形狀。若汝不能見吾不見物之見地。則吾之見自然非有相之物。吾見非物。汝見亦非物。見既非物。即汝卓然獨立之見性。云何非汝之見性耶。
辨物不是見
此又顯有情無情若凡若聖。毫釐不須動著。自是一真法界耳。承上汝之見若是物。則物亦是汝之見。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若有見。亦能見汝。則諸世間有情之見體與無情之物性。紛然雜亂。不可辨矣。則汝見與我見亦不可分。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結真
阿難若汝見物見我之時。一定只是汝之見。而非我之見。此則汝我分明現成安立。則情與無情判然不混。即知見性離諸物相。縱汝現前觀彼四天王官乃至草芥人畜。皆汝自己見性周遍。總不離物亦不離我。非汝之見性而誰。
勸信
既是汝之見性周遍而不為物混。云何反自疑不是汝之真性乎。蓋真性汝固有之。汝自不肯信以為真。反取我言求指實性。而曰云何得知是我真性迷之甚矣。真如法性有安立非安立二義。上顯見無雜究竟遍計自性顯安立真如。對八緣明真常竟。後文顯非安立真如也。
【舒縮章】
大意顯前塵大小自礙。而見性無礙。破認見為物之執。令悟轉物則同如來也。無還不雜二科已示其必為自性。而不雜科中兼明體之周遍。遂復疑之。謂真性當有定體。何無一定周遍。真我應得自在。何故動被物礙。佛為遣諸計而顯超絕。故有無礙之科。由前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二句。遂認見為相。故有大小舒縮之疑。良由識精元明體具四分。謂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雖有四分而見相二分。總屬自證。喻蝸牛二角開則成雙。合則成一故。世尊托見性用二處發明真性圓滿。而阿難意謂見性周遍不雜。則應隨處不變。何故有大小舒縮不同耶。故有此疑。
陳疑請決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佛言見性本來周遍。必我自有。非同餘物。何故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天王殿中眾寶俱在故稱勝藏。居日月宮。起世經雲。日宮正等五十一由旬。上下等量。月宮四十九由旬。日宮本火摩尼寶成。宮殿台池天上充滿。日宮雖火摩尼。而亦清涼同月。但光勝下注成熱。如火鏡光注成燒。而體實不熱也此見周圓遍娑婆國此雲堪忍大千界之都名。今舉總顯別也。孤山雲。既證初果惟見一四天下。言遍娑婆者舉通名耳。非指大千也。我自退歸精舍只見伽藍。梵語僧伽藍摩。此雲眾園。謂眾僧修道之所。又雲無喧雜。此校見一國之大。別為見一室之小。又退歸於屏息諸緣之清心戶堂。但瞻檐廡廡檐下也。此校見一室之大。列為見一廡之小。以此三番觀之宛然有殊。非常遍也。世尊此三番見如是不一。其見之體若是本來周遍一界即當常遍。今在室中何只唯滿一室耶。如此大小不定者。為復此見現量縮一界之大。為一室之小耶。為當此見本通被牆宇夾令斷絕。一界之大為一室之小耶。若縮為小有自由分。若夾斷大小無自由分。若由我可作主。若由他還是客。故不得不請問。此乃局方隅之遠近c定心量之卷舒。如屈蠖攀條安前足而進後足。似狂猿得樹放高枝而捉低枝。豈不惑哉。
總結疑請
我今不知斯大小續斷義之所在。雨師雲。斯義指見性也。阿難未證真如未發真用。所謂一處失功兩處不通。自然觸途成滯也。願垂弘慈為我敷演。問前五種現量之不齊者何。答各自惑業淺深。非見性有所不一也。除器觀空正照應此。下示大小舒縮在相。而見性本無舒縮。
相見對破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相。業用對待假立。各屬眼前塵境。汝等當知塵有大小。見離數量。不應說言能見之性有舒縮也。汝之見性。譬如虛空。一切塵相。譬如器皿。塵相有礙。則有大小內外。見性無礙。則無舒縮斷續。譬如器有方圓。而至無定相也。汝今不知見性塵相。但觀空器則可知矣。
以喻開審
意謂不定由塵。而教其忘塵即解脫矣。譬如方器中間無物唯見方空。喻一界見大也。方圓本以互顯舉一類知。吾復問汝汝先出外見一國。還歸見一室。謂有大小一定者。此方器中所見方空。器有方圓空無定相。令汝諦觀空相為復定方為不定方。法合一界之見為復定大為不定大。
兩義俱非
若方器中空定是方者。除卻方器別安圓器。於圓器中空應不圓。空既隨圓非定方也。若方器中空不定方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空既隨方非不定也。法合汝之見性亦復如是。若一定大而遍滿一界。入室之時不復為小。若不定者而於室外當應周遍。
示義性無在
汝言不知斯見性周遍之義所在。其大小舒縮等義性如是。云何為之定在耶。果能於定處見不定。於不定處見定。則心同太虛矣。示不定由塵明隨物轉竟。下明轉物之方。
明忘塵自遍
阿難若復欲令空性入無方圓者。但除器之方圓。空體本無方圓之相。不應說言除器後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意謂欲令見性入無大小者。唯除情塵而見性本無大小。不應說言除情塵後更除見性大小之所在。古德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上破大小由塵。非於見性下破舒縮大小之疑。
以不可挽破縮義
若如汝問此見入室之時既可縮一界之大見。令為一室之小者。則應從室出外仰面觀日之時。亦可挽見。齊於日面。汝豈能挽一室之小見齊於日面之大乎。既非可挽定非可縮明矣。
以不可續破斷義
若謂築無情之牆宇能夾有情之見令斷者。則應穿牆為小孔竇時當有痕迹寧無續見之跡耶。既無可續定非可斷明矣。今既不能挽之令上。安能縮之令小。不能引之令續。又安能夾之使斷哉。
責問不當
是疑見有大小之義不然。言不善究心也。向下重分迷悟會。明重一轉字。被物轉者認器觀空。各分見量。能轉物者除器觀空等同如來。故前分立五種見量。此中明眾生轉物即同如來。則知見精不是物。明自不是他也。
以法合喻
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已真性為色心之物。所謂於妙圓中粘湛發見。攬色成根。托根奔色。由是內為浮塵所錮。外為器界所局。中為業識所持。不能超越。色心既成。真性即隱。所以失於本有常心。為妄想之物所轉。故於是前塵大小境界中各分見量。觀大觀小。非謂見性有大有小。正如虛空本無方圓。隨器現方圓也。若今悟物成真心也。除器觀空自能轉大小之物。入於無礙。智起境亡則能轉身心之物。同如來清凈法身。正遍知心不隨物有差別也。肇師曰。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能字是功勛。謂以真如熏無明起始覺智。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中翻業識轉識成智。則得身心圓明。心圓明則能遍照十方如來不動道場。身圓明則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若體若用與如來無差別也。豈同未轉之前。汝身汝心及諸物象皆是妙明心中所現之物乎。古德謂此正明無量為一。蓋攝事成理。非從體起用也。如大品一切法趣一法。故非同下文體用備陳真際。曰既滅前塵形量不立。一切即一性乃圓成。故就本文讀義一毛端即身中八萬四千毫毛中之一毛頭。正報之最小者。遍能含受不墮數量也。國土依報之最大者。一對十一多無礙。毛頭對國土小大相融。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而毛端不小。國土不大。十方國土遍能攝入一毛端內。而國土無外。毛孔無內。是為內外平等。毛土相融。即事事無礙。亦首楞嚴一切事究竟堅固無不可耳。前之所以動大千界者此也。佛生一轉念間何大小舒縮哉。所謂但除器方。空體無方。如此阿難所請妙心道眼至此披露可見。盡法界是沙門一隻眼。盡大地是沙門一卷經。以這隻眼看這卷經。則法界數量消滅。圓明了知不動道場。上破遍計所執。是眾生現量竟。
【真文殊章】
大意顯跡分物我而見性不分。破認相為見之執。令悟妙體無是非也。詳夫見性量括十方。體含萬法。其與萬法非即非離。非即故靈光獨耀。非離故塵剎混融。若相背而實相成也。尊者領轉物則同如來。不了見精不是物。則謂山河等皆我妙性。是離身而有見當在我前也。
牒標陳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前言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又曰見性周遍。非汝而誰。若此見精必我妙明見性。今此妙明見性離我身去。現在我前同於物象。若見精周遍一切。必我真性。我今身內之心能分別者應不是我。復是何物。
下出已意
若謂身無見性。而今身內之心分別外物。有實作用。而彼外物名見性者。無別作用。分辨我身。是則見性獨在我何謂轉物得名為見性哉。此與前文緣心有用。妙心不得其用。故不敢認同旨。足知阿難向來悟處是口行。人事尚未能肯舍。緣心安能肯認見性周遍乎。若謂一切法實我心性為我主宰。令我現今見種種物即見見性。則見性在外物上。若外物實是我反能見我。而此身應非是我。我當不能見物。前雲汝既見物物亦見汝。見則諸世間不成安立.佛前已斥其謬矣。見性既在我前。又能內見自身。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前既為謬。今何不為謬乎。展轉推窮實所未諭。
請決
惟垂大慈重為啟迪開示。發散未悟之疑也。此問由尊者見性未圓。故於一性而分物我之別。如來令其指陳。言雖破其見不在前。意顯萬法一體無是非相。使悟圓明之性本無物我之珠。亦無是非之異。實是天地同根。相見不二。微密觀照之理顯矣。
牒責
佛告阿難前顯諸法唯心。故云若能轉物。今汝不了其旨所言見在汝前。是妄誕也。其義非實。此乃把住疑關之句。向下放開一線。令其即物推無是見無非見。庶彼自尋脫身之地。
先牒疑立理
若此見性實在汝前。則汝見性類乎物相。實有相狀可見者。既有相狀可見。則此見精同物有狀。必有方所既有方所。在萬象前非無指示。豈成真見離名絕相者。
即物推無是見
且今與汝坐祗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師子力無所畏威懾禽獸。佛坐此座以四無畏辯威懾魔外也。舉手歷歷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性。令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猶言轉那一法為見。上令就物指見。下令指見同物。正脈曰。此為王格防其混濫。先將阿難答處立成格式。便絲毫不能混濫。故下阿難兩處答辭。皆順佛格式。所謂雙用即離。單遣是見。是先即物有見。須當不壞物之本相。如即壁成畫。不妨壁畫兩存。方可說物為見也。阿難當知萬象雖殊。但有形者是物。無形者是空。今將二種以辨是見。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將此凈妙見元之體指陳示我。則信此見精同彼諸物。分明無惑。方成見在汝前。
兩答不能
阿難領旨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但見緣塵不能分析是我見精。凡所指陳。只皆是物。無是見者。此即物而目觀手指。何者是見固不能。
引他況己
世尊如佛所說。即物剖出見精分明無惑之事。況我有漏初學聲聞。承佛神力但見初禪者。即阿那律等。乃至證真菩薩大智見百千界者。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印其即萬物指陳。無一物而是見。以見性離一切相故。
即物推無非見
先牒征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決定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既無是見應即非見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祗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是汝之見性。
先答不知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柢陀林。不知是萬象中何者非我之見。何以故不知耶。若樹非見應離能見之外見所不見。云何現今見樹。見樹則不可雲非見。若樹即見樹當名見。復云何名之為樹。樹則不可雲即見。此正情與無情一理也。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一法非我見性。所照燭者。尊者此答業已轉物。但言到而義未徹。下文此見及緣元是菩提。豈謂見性實我。而身非我耶。佛言如是如是。印其即萬象中無一物而非見。以見性遍一切故。先德雲。是他得的人道是也。有出身路道非也。有出身路。所以世尊無是見無非見。兩皆應許。此為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之案。
大眾失守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兩番印可之言是非不決。於是茫然蒙昧不明不知是義終始。此有三說。一是見義既失。非見理復乖。始於即物推無是見。終於即物推無非見。二始執見性現在我前。終難究竟指歸何所。而不知能見所緣俱為勞相。是非即離。咸是緣塵。三法空之慧未開。智照之惑難破。由是非無學者。不知此無是見。無非見之二義。後度佛未就之旨。竟不能測其歸趣。謂不知終前推佛已說之言。初不能尋其由來。謂不知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謂或是或非決於一定。則可為守。令則雙許曾無一定。故惶懼失守也。
蓋是非不到處即釋迦入室境界。毗耶杜口境界。神光覓心不得境界。觀音動靜不生之境界。二十五聖於四科七大法上消息斷的境界。一切有心至此而死。一切意智至此而斷。是以有學之眾茫然失守也。自阿難問寂常心性之後幾番開示。如雲前塵自暗。見何虧損。又雲手自開合。見無舒捲。又雲皺者為變。不皺非變。又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所現物。又雲若真汝心。則無所去。又雲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又雲物類差別。見性無殊。又雲大小由塵。見無舒縮。無非破塵出經。離相見佛。尚易領會。至欲令阿難就萬象而剖出見精固不能。又令即萬象而指非見性又不能。如來兩皆印可。宜乎一會茫然總不知其落處也。
佛慈安慰
如來知其神魂思慮變動驚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
慰詞
諸善男子。如來證極妙果。於法自在。稱為無上法王。人品既尊所言自重。兩番印可是真實語。猶言決定不易之語。如說苦決定苦。如說樂決定樂。通真通俗。如者稱也。稱其所證如理而說。實則不虛誑無賺誤之事。真則不謬妄無虛偽之愆。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四種者謂亦變亦恆。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不死者終不決於一定也。教中言此外道妄謂有不死天。一生不亂答人者。當生此天。矯亂論議者。謂皆持兩可言無決定。佛無是見無非見。決定雙遣。二俱不正。不同彼亦有即是亦無等四種不死矯亂論議。兩楹不決也。
勉令諦思
汝等心粗慮淺。不諦思惟若肯諦思向是非關里透得去。必無忝辱汝哀懇戀慕之誠也。
文殊代請
佛為無上法王知眾變懾而安慰勉進。是時文殊師利為法王子愍諸四眾茫然。出班請決意見。與佛同房共住三摩地中。智照一真法界。了無是非二相者方可決擇是非。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一者精見二者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眼前境緣者。無越色空等象。此象若果是見精者。應當即萬象而有所指。胡為不能。若果色空非見精者。應當即萬象而一無所見。胡為一矚之時無處不是。而今大眾正由聞此深密奧義不知是義之所歸著。故有驚疑怖懾。非是疇昔善根輕鮮而有驚怖也。唯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之相分。與此見精之見分。元是何等物類。於其一真中間既無有是又無非是。元是何物。正問父母未生前一句。前雲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成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約已形之後說。今約來形之初問也。
會相見歸真明無是無非之旨
以成兩番印證之實語。佛告文殊及諸大眾。阿難前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等。及我示以有三摩提。阿難未得自住。故為破妄見顯見精。破見精顯真見。而彼認智為識。於萬象中全以識見分別。不能出是非圈也。若其十方如來及舍藏識而得如幻三昧之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以自覺聖智了達見即見分。收前見相等見。及與見緣即相分收前三十二相及盲人矚暗等相。並所想相即前六粗識見精思惟皆是假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故印許無是見也汝問此諸物相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此見精及見緣。根塵識三元是菩提妙凈明體。故印許無非見也。菩提即三種中真性菩提。名本覺真心者。是所謂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三摩地。即法性也。住此法性尚不見有色空精見。云何於中有是見而復有非是見乎。虛空本無花。則知妙凈明體中本無相見二分。以相見是業識妄見。故且相見尚不可得。又何是非之有哉。
就體喻真
世尊既與發明。復恐不能信解。要文殊從傍添注。就體發明一真法界本無是非二相。故召告曰文殊吾今以真以是以非三問問汝。一舉體如汝此身是個真文殊。二索是此文殊外更有一個文殊喚作是文殊者耶。三索非為並本體而全無喚作非文殊耶。文珠亦三答。一領真。如是世尊。如我是個真文殊。二無是相。一真之外更無文殊。對真文殊喚作是文殊者。此句斷定無是相。
征釋詳明欲人領略
何以故無是耶若有是者則有一非乃二文殊。令乃唯一故無是也。三無非相。然是故不可說。而真亦不可泯。則我今日非並本體而全無喚作非文殊。但於一真體中實無是非二相。豈連本體全無也。祖家雲。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貴一物則被一物惑。
法合
但有根塵影略想相。佛言此見精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寂照不二之妙明無上菩提之果覺。無染無欠之凈圓真心一實相而已。了無是見亦無非見也。蓋是非所以生起者。良由本覺真心一念隨緣以成藏識。轉為相見二分。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喻明心境法出是非
色空聞見依真而起。如捏目所見之第二月。雖非實有。宛見二輪。迷者不覺妄生擬度。誰為是月。又誰非月。若謂是真月不妨有二。若謂非真月。離真無體。所以往複是非不能逃也。若汝文殊但一月真。縱有二輪。明知眾生捏目所見。於真月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水出妄擬之戲論。是以汝今觀阿難等未住三摩地中。不達見精與諸塵相所該。內而根身。外而器界。中而識心。種種依他遍計發明。約身心而言。見性在前。約萬物而言。是非是見。俱名為之虛妄亂想。昧本妙明。非得真實。而竟不能於中出乎是見與非是見也。斯如捏目所見第二月。而妄恣擬度終不出是月非月之謬見也。由是如文殊自住三摩地中。一念純真前後際斷。盡法界唯一真精妙覺之大用。不離寶明妙性之全體體用。一如心境不二。根身器界唯本是心。故能令汝超出於是非之外。起複於萬象之中。謂何者是見可指乎。何者非見不可指乎。亦如見一月真。則妄計無施。是非自泯矣。此激阿難住三摩地意也。
【因自章】
此章大意。直顯妙覺性超情離見。破邪宗濫正之執。令悟精覺離諸戲論也。世尊一往發明常住心地。阿難不肯承當。反認現在緣心為用。及至發明見性周遍處。又不審詳見性來歷。又認見為相。復認相為見。至此發明精見色空。元是菩提妙凈明體。方得領悟見性周遍之語。復誤認覺緣為妙覺。且計妙覺明性為自然。不知自然因緣皆屬妄情計執。佛為發明見性不屬因緣自然得超情也。
先牒陳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誠如者。深信之詞。法王所說果是真實語。不誑不妄。覺緣者。覺即見性。緣即萬法。以見性能見明見暗。見通見塞遍緣一切故目為覺緣。此覺緣能遍十方界。領上不混無礙二章。見性周遍成此遍義。湛然常住者。領不動無還二辛。性非生滅者。領不滅一章。總攝以成常義。
出同外計
與先梵志先者古人也。梵志此雲凈裔。謂是梵天苗裔。即婆羅門亦云凈行。娑毗迦羅此雲金頭外道。所談冥諦。即彼所計二十五諦中第一諦。本是法塵中滅塵。非色非至境界。謬稱冥性常住。作諸諦冥初之本源。夫外道究理深者。但伏六識現行。種子全迷末那俱在。所執冥諦似非八識應惟法塵。及投灰。即苦行外道等。諸外道種。如拔髮熏鼻卧杵之類。說有真我遍滿十方。外道所執我相。不出三種。一大小。二微細。三廣大。此廣大我也。或即神我。乃二十五之束諦耳。所以非真者象外取空。別有自體。此但分別影事。豈正覺乎。有何差別者。言如來說周遍常住。外道亦說。不相異也。世尊尋常說此神我為妄計。而令與覺緣遍十方界同。不知認魚目為明珠。認山雞為彩鳳矣。
出違自宗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因緣之義。楞伽此雲不可往。唯神通者可達。斯義者指因緣正義也。彼外道等常說自然謂內外法無勞造作。不假修成。悉本無因自然而有。如雲誰開河海堆山嶽。誰削荊棘畫禽獸。世無一切能生者。是故諸法常自然。以彼不知阿賴耶識含藏種子。惑潤受生為趣生本。遂計身中有一神我常在不滅。處處受生。遍十方界。我說因緣非彼境界者。因謂種子。緣謂助發。內外法必由眾緣成就方能辦果。意謂往日彼外道等常說自然。世尊在楞伽峰常以自所證境界說因緣深義。破彼自然。
認妙覺性為自然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曾未遺失元本是有。不假借來。處處現成頭頭迥出。非生非滅一體純真。周遍法界名正遍知。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昔日所說之因緣。反與彼外道自然相合。若世尊所說之自然與外道所說不同。以云何方便開示如來所說與外所計各不同道。令我必得不入群邪。頓獲非因非緣及非自然之真實心。以證妙覺明性之全體大用耶。
先責後破
謂覺性非自然生。以不守自性但隨緣也佛告阿難。我今如是見汝不達法性。故先破妄心顯見性。次借見性顯覺性。不知費多少曲折開示。用過多少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乃復惑為自然耶。阿難若汝必以湛然不生滅性周遍法界為自然者。自須甄別明白自己固有自然實體。不隨緣顯方是自然。十界之相不越明暗塞空。汝且觀此妙明之見。即汝所謂覺也。明暗空塞即汝所謂緣也。於此妙明見緣二者之中。以何為自然體。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一體凝然理無能所。覺緣周遍必藉緣推。緣自不成邪執自破。故藉緣推自也。阿難若以明緣為自然體。是以明為本。自天然之體而一定不移。則此見性只合見明。及至見暗。此見已滅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緣為自然體者。則此見性只合見空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今明來見明。塞來見塞。汝之見性隨緣而顯。云何惑為自然耶。
復認妙覺性為因緣
資始為因助因為緣。既非自然定屬假借。如四緣生識之類。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定假因緣。我今發明是因緣生。但因緣生法未必常住。今妙覺性常住周遍。本非生滅而義不合因緣性。不知云何方契因緣之性。心猶未明故諮詢於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雙審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見性因見明暗等相而生見者。見性現前。然此見性於明暗塞空中以何為固。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破見性不從因生
薛簡問六祖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祖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令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正此意也。阿難。若因明有是以明種子為生見之因。及其暗來明即滅矣。則此見性應隨明滅。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今既見明見暗。則見性非因所生明矣。
破見性不從緣生
因親緣疏分為二門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仍緣空滅。如藤緣樹有。樹倒藤枯。應不見塞。緣一境有見。應不見餘三境也。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因略空塞緣略明暗置文之巧。
合論雲。世有寶鏡種性精瑩。有翳有拭。有開有掩。方其翳非暗與之。方其拭非明與之。方其開非空與之。方其掩非塞與之。明暗空塞之不常而其種性則真常。故世尊示見精明性者。其能客受明暗通塞四種緣塵。此寶鏡如之。向下重重拂跡結顯覺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以執自然者不解隨緣。執隨緣者不知不變。故有外道小乘之別。若夫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世尊說法之洪範。入理之深談也。
結示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精體不變。非屬因非屬緣。妙用隨緣。亦非屬自然。先德雲。非因緣非自然。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羅萬象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與此互明矣。雖然所謂因緣自然如離海認漚。亦未嘗離此妙明。故曰非不自然非不因緣。但妙體本無元字腳。而本無非因緣非自然。亦無不非因緣不非自然。亦非無是因緣。無是自然。亦無非是因緣非是自然。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前八還章下離一切相也。五種見量章下即一切法也。以至無是見。無非見。及文殊章後又不即不離也。此下又為後文章本。向後三科重破因緣自然。七大重破和合非和。始完此陘公隸。雖雲萬象皆虛。不妨一真法界有非心思言議所能知之者。汝今云何於妙明中措心擬議。復以諸世間因緣自然對待戲論。一切名相。而得分別精覺妙明乎。若以因緣自然測度如來妙覺明性者。如以手掌撮摩虛空。只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虛空不可措手。妙明豈可措心乎。
【見見章】
大意顯見精。成就四義。而真見無妄。破認緣生妙覺之執。令悟實相也。
引昔教證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尋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此中心是親因緣。空明眼三是增上緣。不知法相宗中。但說四緣生識。初未曾說四緣生妙覺性。以妙覺性非生因之所生。故阿難既認妙覺性與見性為一。已是混誤。復認妙覺性從因緣生。則混誤極矣。故下文先破見性不屬因緣。反顯妙覺性是見性所不及者。決不屬因緣。八還章托見精以顯妙覺性。直至文殊請問章。發明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而阿難卻將鶴淚誤作鶯啼。遂認此見精為妙覺性。故曰誠如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既仍執生滅性為自然為因緣。故世尊一一掃除。然後直顯真覺妙明。無非不非。無是不是。離相即相不可措心。乃以自然因緣而妄議之乎。阿難因聞此語。引昔教以證妙覺性必屬因緣也。
直顯見精
佛言阿難我昔常說四緣生識者。為外道妄執自然。故借世間諸因緣相以破自然之執。非若令說妙覺性之第一義時也。汝乃妄認妙覺為自然性乎。然且不獨妙覺性不屬因緣。即見性亦不屬因緣。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各各自說我能見云何名見。既已成見云何不見。阿難答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此則見與不見皆屬因緣。故知見性從因緣生。
就計以破
阿難若此見性無日月燈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謂雖不見明而必見暗。此則但是無明云何稱為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日月燈光明故名為不見。今在白晝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則明暗二相俱名不見。有是理乎。若復謂明來暗謝。二相自相陵奪。非關汝見性於中暫有暫無。如是則知見暗見明二俱名見。云何見暗之時不名為見。以是見明見暗俱得名見之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而此見精非是因明所有。見暗之時而此見精非是因暗所有。見空之時此見精非是因空所有。見塞之時此見精非是因塞所有。明暗空塞四義若無。此見精終不成就。蓋明不自成明義。因見精以成明義等。然見精縱能成就四義而復能超然於四義之外。猶與藏識中。識精元明等無差別。雖屬不變真如。尚帶一分無明。與妙覺性差一間在。
顯見離見
汝復應知妙覺真見見於見精之時。此見精雖不雜於四相。實亦非是真見。如第二月之見精。尚猶離於真見。則如水中月影之見聞覺知之見。不能及其如真月之真見明矣。
責過勉進
此真見居見聞之地。見聞之所不及處。思議之中思議之所不到。云何復說妙覺性是因緣性。同彼自然及和合相。此是世尊引阿難於萬仞懸崖一推。要令撒手承當。汝等聲聞局溺舊聞故狹得少為足故劣。乏甄別之智故無識。發心狹劣立志粗浮故不能通達。即萬法而不染之清凈。即萬相而無相之實相。惟不達此見精是凡聖迷悟之關。為彼所障。故佛知見不開。不能即見精而通達清凈實相。第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吾今已誨於汝。汝已得聞。必聞斯行之。當善思惟無得疲怠於妙菩提清凈覺路。當知欲至菩提唯此見精一路為最妙。正指奢摩為無上菩提之路。一三三一圓融無礙。不可思議。故稱為妙。結前起後即五十五位妙菩提路。一一位中。皆依此一心三觀修去。上文示奢摩他帶妄顯真正義已竟。下文復由來悟見見非見等義。重請發明奢摩他中微密觀照也。
【同別妄見章】
大意合精見之妄源。顯真見之實相也。上十科帶妄顯真。如指璞說玉。下剖妄說真如剖石出玉也。
因聞見見非見而生疑請決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見精非因緣及與非自然。斯已解矣。其未解者而此見精非諸和合相與不和合二義。心猶未開。已為迷悶本惟望佛次第更談和非和義。而今更聞真見見於見精之時。見精非是真見。益重增我等迷悶矣。
雨師雲。世尊既雲見性不動不滅。非舒非縮。乃至雲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則此見精即妙覺性明矣。而忽又雲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性是一何故說真說妄。但知見性已不屬因緣自然。尚未知見性是和合與不和合。心猶未開已是迷悶。而今更聞見見非見。猶不知其所以然。故重增迷悶。前斥緣心是妄有。矍然之驚。今斥見性不真。更迷悶極矣。
和非和等雖未明了。尚可少待。至於見見非見之旨不可緩者。伏願世尊弘開大慈。慈乃佛之道體。施大慧目。慧即權實二智。如人雙目稱大慧目。亦即妙覺智。謂求法空智由迷此而成見精者也。今請施權實二智。鑒機照理。圓發空如來藏。纖疑在念則覺不明凈。故願開導指示。令我等輩頓釋迷悶。使獲覺心明凈。庶不疲於妙菩提路而通達清凈實相也。覺心明凈即妙覺性。在見精而不屬見精。此即始本二覺也。言我前請發妙明心開我道眼。時世尊即以見性示我。向以見性為大慧目。為妙覺性矣。世尊又斥此見為非。決知別有大智慧光明。正法眼藏及明凈覺心以授我。故復請開示也。向下世尊為彼發明見性元是三細中見分。與相分皆從業識變現。故須除業識。破見性方是妙覺性。方是佛知見也。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經家敘未悟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欲說而來說曰將。欲敷演者開發義也。大陀羅尼雲總持。即妙覺慧性。言藏性隨緣有三科七大之別。故曰諸三摩提。即正受。定慧均等故曰妙修行路。蓋前結歸奢摩正義竟。今將敷演三摩地者意謂總持義屬三摩。故連標其名。蓋由阿難於奢摩深義未明。重有此請。佛且示同別二見及和不和相。以完前義。下自汝猶未明已去。始起三摩經文。起伏次序綿遠如此。三科七大皆下手做工夫處。是為趨菩提之大路。下文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是也。
正脈雲。諸三摩提總目二十五圓通妙修行路。密指耳門。意言諸圓通中妙耳門也。以此二句釋上大陀羅尼。後請入華屋即有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之語。及佛許曰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又雲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相照應。
許示微密觀照
先責迷悶以誡聽。告阿難言我向為汝破心斥見。大總持門。亦既開闢。將與汝說妙修行路。令汝入此陀羅尼門。奈何汝雖強記。但益多聞。以恣口耳。於奢摩他性具妙定精微隱密觀照理行。心猶未能明了。豈可論三摩提入妙修行路乎。故且將微密觀照為汝發明。然後更談妙修行路。微密者對粗疏言。以分別覺觀為粗疏。故觀照者取反觀之智。言以用此而見暗見明。有相見二分謂之粗疏。覺觀用此而反觀覺性。破業識謂之微密。觀照非二物也。言反觀者。但見萬法不起見性。即是性具妙定。則業識自破。覺性稱妙。非有別樣反觀也。今汝但知見性是真。而不知其所以真。即知是妄又不知其所以妄。宜乎聞此而重增迷悶。若知見性如不龜手之葯。在善用不善用。則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在反掌間。亦即大陀羅尼諸三摩地妙修行路也。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見精是眚。真見非眚。以此真妄都明。不唯現在破其業識。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向下將此見性演為二種妄見。明二見皆從業識現起。識起時則為分段變易二生死之本。識轉時則為菩提涅槃之本也。將示奢摩他照以答見見覺心之問:先明同別二見。前雲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轉棄海認漚目為全潮。是為顛倒茲益明矣。
標二妄果因
阿難界內凡夫二乘及十二類一切正報。眾生輪迴六道。依報世間果者由二顛倒迷己為物。背覺而合無明。故曰顛倒。由知見立知。則有微細流注。分別根身器界為親疏。故曰分別見妄。起惑造業。感報有珠。善則升惡則墜理之必然也。當處發生當業輪轉者。謂惑業苦三也。當處即當念。若當念所生是善則造善業。當善業輪轉於人天修羅受報。惡則三途。
起信論雲。謂不了一法界義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性不離本覺。正顯二妄切近乎真。為菩提涅槃本。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循業受報。正顯二妄即是業識為二死本。
由阿難向以六識三毒為生死涅槃根本。不知業識為根本。故標此二句以顯二種見妄。通妄通真。
征
云何二見。別業一人妄見。同分多人妄見。先引別業。喻阿難一人眼根之妄。次連同分。廣喻十方眾生根身器界同一妄耳。
別明
一者眾生別業妄見。即不共業所感。眾生正報各各五蘊身心皆從黎耶中不共種生。以是自業所感自所受用。故曰別指內心。言業者業用。六根各具業用故。二者眾生同分妄見即共業所感。依報器界。以從黎耶共種生。由共業所感。眾皆有分故曰同約外境言。
此經約一人一識所見根身器界為別業妄見。故下文雲。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妄所成。若一人如此。彼彼皆然。故復約多人多識所感根身器界。為同分妄見。以同迷覺體故。下文雲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問阿難既疑見見非見。世尊不直答。而廣明妄見者何。答若不廣示妄見有見。不能顯發真見無見。故下文廣約一人多人對辨表離無明眚病者。無論凡小。即等覺菩薩。亦名見妄。唯佛一人眚病盡除。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方名真見耳。
單征別業釋義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欲顯正報眾生。各各五蘊身心本空。原依妄見而有。故舉一人眚妄明之。
先設別業妄見。喻以明妄有
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目喻自覺本智。赤眚喻無明業相。眚因熱氣逼成。識因無明所動。夜見燈光。夜見喻因時妄見。燈光喻本具真理。別有圓影五色重疊。喻五蘊根身器界。謂理智一如本無能所。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心動。說名為業。以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以有境界緣故起心分別等。
征審
雙開燈見二關。對辨圓影虛妄。以顯見病為影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即燈見求不可得
阿難此圓影。若即燈而有五色。則非眚人應合俱見。何不同見。喻此相分塵境即真理。有則住三摩地人應合同見。何故了如空華。而此圓影唯眚之觀。餘無見者。喻此相分塵境唯業識眾生見之。明圓影不即燈有。若是圓影即見上有之五色。此見已成五色圓影。不合復見圓影才是。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喻身界不從見生。若從見生。見已成身界。而見根身器界者名為何等。故知相分塵境雖是真如隨緣變現。而不變真如。本來不動。皆從業識變現。
離燈見求不可得
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喻相分塵境。離真理別有。即無因生。不合當處發生矣。若此圓影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喻如相分。塵境若離見別有。則有妄見者。不合見根身器界。云何有妄見者。必見根器。已上不即不離。則知不隨因緣自然生。本虛妄不實者妄生分別也。
結顯實義明圓影起處
是上即離求之不可得。故當知色實在燈。謂燈上實有光明。本無圓影。因清凈見體上忽有眚赤之病。轉燈光而為影。喻相分塵境原是真理現起。但獨境不生。多因能緣之見分心。方顯所緣之相分境。
法喻合明
然所見之影能見之見。俱為眚病。目非病而不眚。燈非眚而無影。故曰影見俱眚。心境皆妄也。見眚非病者若能了知是眚病所為。然能見眚之見。非隨眚病之中。蓋影見俱眚是法喻合明。謂燈明圓影。固是目中赤眚所成。即能緣境之妄見。亦是妙覺心中之眚妄見。眚非病是了妄即真意。若彼凡愚不見眚者。則妄生分別。謂此圓影為是燈是見。為離燈離見。若復智人即能見眚。則雖有此眚亦非是病。如雲知幻即離。故爾終不應言此圓影者是燈處生。是見處生。是且不言。況於是中更有非燈處生。非見處生。如是則知相分塵境從無明業識生。終不應言。根身器界即妙覺性生。離妙覺性有故。前指見與見緣如第二月非真月體。亦非水中月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彼愚者不知則妄生分別。謂是月形非月形。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目根元是月形。非月形喻如見與見緣在凡愚妄生分別。指此見等謂即真見離真見。若謂佛菩薩自住三摩地中。了知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自不說此是真見非真見矣。
以喻合喻
謂以圓影之喻。合第二月喻。今此圓影亦復如是。諸有智者既知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之圓影耶。是且不言。何況分別非燈非見之圓影耶。若知二月是捏目所成。苟無是非二相。則知影見俱目眚之咎。又何於燈見起妄計。
單征同分義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欲顯十方眾生所感依報世界不有。元依妄見所生。故舉兩國災祥明之。
先同分妄見之事
指境在外。設阿難此閻浮提總舉須彌山南面之一洲四海外。除大海水。即七金山外。鹹水海。中間平陸無水之地有三千洲。水環之地曰洲。通稱閻浮也。正中一大洲為主。其餘外海小洲為眷屬。洲即如琉球日本越裳師子三韓林邑波斯等國。皆閻浮提眷屬洲。五天竺國據洲之中。東極為震旦。西極為波斯。南極南天竺境。北極雪山香山瞻部林等。則此塞外五單于諸胡之地。在此洲東北境內。仁王經雲。此閻浮提有十六大國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此經謂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二經舉數雖各不同。皆指此為主洲耳。其大洲之外餘有小洲在諸海中。周匝圍繞。故此為中。正大洲也。諸海者指東西南北四海。說其小洲中間或極大有三兩百國者。或一百或二百國者。至於三十四十五十國者。此明小洲大小之不同也。舉多洲說者。意在單取兩國小洲。顯彼不祥。
標
阿難諸不祥事見境為心外相不實。故有見不見者。汝知之乎。若復此三千洲中有一極小之洲。只有兩國此兩國問唯一國人同一惡業招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
別明惡相
祥是吉義。不祥是不吉。故言或見二日。後周時宋太祖陳橋兵變時。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久之遂有黃袍加身之事。是此類也。或見兩月。如月食時有黑月障覆之狀。大約惡相千差難以定論也。其中乃至災相多端不煩筆錄。兩儀之中即日月。有暈適佩玦災相系焉。妖氣環匝於日月。日暈俗稱月囤是也。薄食日月曰適。適音責。即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適又昏義。男教不修。陽事不得適。見於天日為食之。按杜預曰。月行遲日行疾。月適及於日而與之會。交會而日月同道則食。月或在日道表或在日道里。今此適字是彼月適之適。又適近也。災氣。近日如佩塊之狀。皆日月之災相也。星芒遍指曰彗。芒氣四齣曰孛。橫去曰飛。下注曰流。此皆星辰之相也。災氣夾日曰負耳。吳興謂通占日氣。如半暈著日上為負。負倚也。五行志作抱。孟康曰抱氣向日也。耳宜作珥。聲之誤也。珠在耳曰珥。孟康曰珥形點黑也。直解按經意謂負耳疑是一相。或氣傍日月如耳環相狀。名為負耳。災氣映日曰虹霓。詩云螮〔蟲*東〕。注曰日與雨氣交。倏然成質。似有血氣之類。乃陰陽之氣不當交而交者。天地之淫氣也。又曰雙出色鮮盛者為雄曰虹。暗為雌。曰霓。此皆陰陽之象也。種種惡相於一小洲分兩國。但此國眾生惡業所招見。彼國眾生本無同業故所不見亦復不聞。況出世二乘也故約兩國說。
長水孤山諸師指生佛凈穢兩土說。但諸佛凈土非如凡夫之有。非如二乘之空。法華雲非如三界見於三界。如者空義。非如不空義。諸佛迥超凈穢有無之上。不可以凈土說。此國彼國皆眾生則可知矣。若必倒之當知甄別。凡夫五濁穢土以有漏識為體。煩惱造業所共感。故諸佛凈土以無漏智為體。真如凈用所現。故若以他受用土說。則眾生名不錯矣。
進退合明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同別二種妄見所現之事進退合明。即展轉會明之意。詳言之則從前向後名進(疑退)。從後番前名退(疑進)。法喻相例曰合明。上文二事既明。即當以法舍上同分之事。明奢摩觀照顯見無見。今且暫退同分之法。先進別業之喻。然後進法例之。其所進者別業。文雲。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四句也。
進別業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此進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謂雖有而非實有。所現圓影。舉體全妄。曰雖現非實別有。曰似境。終彼見者目中赤眚所成。目中赤眚即真見上所發之勞相。非燈色所造。此進影見俱眚皆妄矣。若言真者。然眚不見眚。而能見赤眚是勞見所成者。乃見之真體。終無眚病之見咎。此進見眚非病也。
進同例別
同是一類謂之例言無差別也。且先明妄本。例汝阿難一人。今日謂人之與境。皆現前親住親見近境。非後來懸遠之事。故曰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觀見指見分攝六根。如別業赤眚之妄見。國土眾生指相分攝六塵。如燈上圓影。情與無情皆是無始真見上一念妄動之眚病所成。見病者以法言之。即黎耶見分。以惑言之即根本無明。華嚴經雲。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可見國土眾生皆一妄念而有也。豈視為真實哉。由彼無明業相於不熏處而能熏。其業識遂發能緣見與見所緣境。俱從自證依他而起。皆如空花本無所有。乃似現前所緣之境也。合前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究其所由元是我本覺妙明。如雲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但於覺體上忽起一念之妄能見及所緣。皆依眚而生。非真理境中本有也。合前眚即見勞非色所造。阿難。汝善思惟。若以覺明覺此能見之見精即眚妄者。則覺與見皆即眚矣。以隨分覺未得究竟。則真智帶無明故。猶為眚也。然本覺明心雖於日用遍覺諸緣是妄。而實非有眚妄之見。合前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也。
牒答尊者見見非見
重增迷悶之疑。亦指尊者一人以微密觀照復還本覺。
文承上既知本覺明心。覺其所覺之見精。從眚妄起。而此本覺明心非墮眚妄之中。此實上文所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義。則知上見字是妙覺性。下見字是見精。乃無明識精。識精乃見之精者。以如真月之真智。而觀如第二月之見精猶屬見妄。云何復將妙覺明性。而名如水中月影之覺聞知見可及者哉。是大謬矣。合前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也。此見尊者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不知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此正顯真見離妄。亦責未悟也。然佛所說二種顛倒分別見妄者。由尊者前雲世尊為我宣說因緣及與自然心猶未開。是故廣示別業同分所見之相。皆是虛妄。為彼重破因緣自然二種之執也。又示覺非眚中。此實見見。破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之疑也。
結示真妄
是故當知一真性海。本無生佛能所之分。汝今見我相好。及汝根器並見諸世間十類眾生之見有能有所。皆即見眚。如病目見圓影相似。非為照見眚病是虛妄者。即了真法性也。上斥下酬以彼照見音病是虛妄之者。真而不雜於妄。精而不雜於眚。若摩尼之應色。似明鏡之現形。終日見而不見有世間相。以此真見之性本非眚者。故不名見。乃名本覺明心也。此會見歸覺義。如燈有圓影。屬於眚見。見若無眚名凈眼。此真凈眼無影可見故不名見。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古德雲。妄知有知。有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是故眾生知見盡。而後佛知見現也。
退別進同
別業妄見虛而易明。同分妄見實而難信。意欲將實者皆同虛也。阿難我為汝以一人例一國。以一國例大千。不出一眚妄耳。如彼一國眾生同分妄見。種種災祥妄見牒定妄因。此句進同與別相例。例彼妄見圓影之別業。一人且置。
以一人例一國
復將一病目人同彼一國人互相合明。彼一病目人獨見圓影者。是勞目中眚妄所生。此一國眾人同分所見不祥者。乃同見業中瘴惡所起。此二者固雖虛實有異。所見不同。究其根本。俱是無始無明見妄所生。姑蘇曰。同分妄見謂凡夫二乘六識妄見。別業一人謂菩薩八識妄見。以八識一病目人同一國六識妄見。故曰彼見圓影眚妄所生八識眚病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六識三毒所感也。俱是無始見妄所生。六八雖殊同是妄見。此說亦可。但不同展轉廣破八識以明八識之深。例破六識之淺也。
以一國例大千
阿難當知豈獨此二者同一根本惑見妄所生。以此一國普例。南則閻浮提三千洲中。所有一須彌日月既同。兼四大海亦同。我娑婆世界百億須彌。日月四天下。一釋迦佛化境既同。並洎十方諸佛所有諸有漏國。及諸眾生無明妄性。同是覺湛明性無漏妙心中最初一念妄動粘湛發妄。則於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遂有見聞覺知為六知根。如目中之赤眚。則現虛妄見病之六塵境緣。如燈上之毛輪。根境逢緣妄識轉生。則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當處發生當業輪轉。故於勝因緣和合時。妄見有生和合。因緣別離時妄見有死。生之與死懼不離妄。故云和合真妄。和合故有生死。遍言妄者真如在迷也。又則心與色法和合故生。雖生匪實。故曰妄生。心與空法和合故死。死亦空死。故曰妄死。
誡遣和合因緣複本常心
蓋和合即因緣。不和合即自然。皆生死因。喻雲見精不能及。真見者猶未滅此生死因。故上文覺見即眚。至此實見見。約阿難一人以微密觀照復還本覺。此則十方法界眾生。以微密觀照復還本覺也。若肯回光反照斷盡前六識粗惑。不墮分〔假-人〕生死。則能遠離諸和合緣。及更斷俱生細惑。不墮變易生死。則復能遠離諸不和合。又則復能滅除諸藏識中二生死因。因即種子也。種現斷盡即轉八識成四智。謂之轉煩惱圓滿菩提。根本智轉生死。圓滿涅槃不生滅性。此即二轉依號。智理一如永絕輪迴。則始覺之用完復。清凈本心本覺常住之體始本不二。皆由滅生死因而得。故起信雲。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此見。世尊欲人命根下一刀。與無明父母永別。直與清凈覺相應。自初卷講至於此是一大結局。合轍雲。無始生死報盡。無始菩提涅槃方得圓滿也。以上結答覺心明凈之問已竟。此前例文重在見聞覺知虛妄病緣一句。破見境之義明矣。向下破和合義。向以三毒為生死根本。今知業識為生死根本。從來說破業識是以遠離二字為破。貫珠謂若能二字正勸修而後破。此但論其前遠離也。
【和合非合章】
大意顯覺性超業識而獨妙也。因尊者前雲。佛為我等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世尊即就同別二見文中破妄覺。顯真覺發明見非是見。則阿難已悟本覺常住竟。若因緣自然先已破除。唯非和合非不和合尚未開示。故不待更問而示之。
先許已能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先悟者在見見章首悟。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曰必妙覺性非固非緣之決。
次出未曉
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非不和合。覺元者即見精明元。前已會見入覺。故稱覺元。非不和合者是和合義。溷萬物而為一。故云非不和合。若果定和合應無菩提。由前雲無漏妙心與見聞覺知非不和合一處故有生死。復恐謬執故破之。正破生滅與不生滅非一相故。又覺元者亦指元清凈體。意雲若會如是覺元。定屬和合。則同諸幻法永為生滅。若一定非和合。則不能即一切法而棄諸幻法於覺性之外。
問定執處
阿難前以四塵破因緣自然矣。吾今復以明暗空塞前塵問汝。我上來發明大千依正俱是虛妄生死。汝兩番只悟本覺非因緣自然。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以為能證菩提之本覺妙心。亦同世間妄想待前塵和合而起者。然因緣自然和合非和合義雖無殊。詮言有別。故隨一門一一辨破。以世間人能證智是菩提心。假因仗緣和合而生。其所證理名為涅槃。不從因緣但了因所了。一向遍執有為無為二性全別。不知如來嘗依二諦說法。皆障一真法界。尊者執方便教依安立說遂成戲論。則疑勝義一真菩提從和合有。生住異滅是無常性。有違凈名雲。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乃至無為是菩提。無生住異滅故。
開釋和義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現對明暗通塞而當與誰和而為一耶。夫和合者如水和土溷而不分。今此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此見精與明和者。和則雜而不分。且汝舉目觀明。適當明相現前時從何處雜和汝之見精。若見精與明相未雜和時。雖非歷歷可指。容可辨別。今者既雜雜何形像所謂和者見如水。明如土。水土既和。則水失其清。土失其礙而成泥相。今見與明兩相雜和。見失其見。明失其明。而雜和之狀復何形像耶。或曰見明之時。明相現前。明中自有見精。而見中亦有明相。此即其雜和之相。縱許明中有見,只謂之明而見則失矣。若明非見者云何見明。然則見精且無雜何形像。縱許見中有明。只謂之見。而明失矣。若明即見者。云何見又見見。然則明相且無雜何形像。若轉計見雖入明中。見未嘗失。而與明相一樣圓滿。明雖入見中。明未嘗失。而與見精一樣圓滿者。若必見性圓滿。無地而非見。何處和明。若必明圓滿無地。而非明不合見和。何處容得下見。而說與見和耶。
雙結
既見與明各各圓滿。是見不客明。而明不容見。則見必異於明。而明必異於見。二者了不相雜矣。若謂見屬心。明屬境。必相異者。當雜和時云何成雜。若見雜於明。雜則失彼能見之真性。若明雜於見。雜則失彼明相之名字。雜既失彼明相之與見性。是其見和於明。決非義也。如是離亦不可。即亦不可。一亦不可。異亦不可。而和明之義不成矣。
例同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開釋合義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能了前塵各別。故謂之妙。不與前塵和合故謂之凈。見精如此真性可知。不言覺性而尚言見精者。正顯猶帶二種妄見未了公案。正為先明見非是見等意。故暫停至此。下文亦然。若見精與明暗通塞相附合者。必如蓋合函。附而不離也。今此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此見精與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隨明滅。決不與諸暗合。云何暗來又能見暗。若謂雖見暗時。而實不與暗合。而與明合者。亦應非見明矣。既不見明。云何明合。瞭然知其是明而非是暗。今既能見明復能見暗。決知此見不與明合。云何而言見與明合耶。
例同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合義不成。則菩提心非和合起也。上破和合。下破非和合。
覺性遍滿於真俗二諦。若約實際理中。纖塵不立。故非和合。若約今世門頭。一法不舍。故非不和合。不和者不與萬法為侶。若果不和合應無生死。所以破者。生滅與不生滅非異相故。然妙覺元即本覺真性。雖不與萬法為侶。而與萬法為根。又不可惑為非不和合。良以體雖不變。用乃隨緣。豈非和合耶。阿難雖離和合之執。又起非和合之思。將前破過之案重究一番。
先出所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既不與前塵和合。是與諸緣塵境及業識心。與分別意識念慮非和合耶。
牒審執處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
開破非和
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此妙凈見精非與明和。則見與明二家必各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自何方起至何方止為畔。在明自何方起至何方止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彼此界限各不相及。汝見自不知其明相所在。明之邊畔云何成其限界乎。夫明不自明。因見以緣明。見不自見。因明以顯見。故除見外明畔無成。故不可謂非和。
例破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開破非合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見精非與明合。則見性一角與明相相乖。明相一角與見性相乖。二家相乖如牛之兩角各不相順。如耳根只能聞聲。與明相則了不相觸。既不相關。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別明白合與非合之理耶。夫見精之妙妙無所在。故非不和合。見精之凈。凈不容雜。故非和合。
例破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此顯覺性離業識不與明暗等和合。無結文者。以本屬前超情科餘意。故不另結。必欲結之。當牒前文但換非因非緣等句。曰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和非合非不和合。乃至虛空云何隨汝執捉也。從前至此。克就根性直指真心顯見已極。而答奢摩方便已竟。人執破遍計亡依他露業識明。圓成實性有兆。總名破妄顯真矣。下文拈前將欲敷演大陀羅尼妙修行路。明藏性隨緣能與四科七大和合。以答三摩破法執。總明僉妄不真也。
【總會藏性章】
大意會四科歸如來藏。明諸妄本真。破計五陰實有體性之執。以答三摩缽提之請也。自阿難請大定方便。佛即反質初心所見。隨酬見相發心。未詳問中何意不知見有幾相。是何物愛。是何人俱。從何有故。世尊征心目之所在。遂為三番斥破妄心而為會見歸心。十番顯出見性。皆名帶妄顯真。至於進退合明見見之義。方名剖妄出真說。破業識歸覺。故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十方如來所得之菩提。是為圓實性。顯更破合非合性其理卓然獨存。從前是約心見二門。答一心奢摩他理。無礙法界歸空如來藏。此後約色心二門。答一心三摩事無礙法界歸不空如來藏。正指前將欲敷演大陀羅尼妙修行路故。不待請而自說也。
世尊自誨
承上汝等雖悟前眼根一門。見與見緣如虛空花。及妙覺明性非因緣和合二種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皆有歸宿。阿難汝猶未明四科七大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切浮塵指萬有諸法虛假不實曰浮。染污真體曰塵。無而忽有曰幻。有而忽無曰化。其相宛如陽焰乾城。空花圓影。鏡像水月。野馬浮埃無根之物。故曰諸幻化相。究竟歸宗本無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有。豈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乎。知則其相亦有落處。當處發生。生處無生。隨處滅盡。滅處無滅。生滅不離當處。故不用遠離諸和合緣等。前雲當處發生。全迷法界心而為法界性。當業流轉者。循業發現。生滅總由業轉。故須遠離諸和合緣等。由其不知當處。故聞因緣自然觸途成滯。若了當處則轉。因緣自然悉唯心現。後三個處字。皆微密觀照究竟幻妄稱相之落處。阿難就眼根一門。顯真見體離緣絕相。非生非滅。略會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今者四料諸法皆幻妄稱相物無當名之實。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隨緣之妙。正指幻妄諸相著落之處。全屬不動真如妙性。如空花生滅。而空無生滅。但因翳眼見空花。好眼不見。校之萬法即真。唯證乃知。眾生識心。但見萬法。
楞伽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華嚴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法常現前。前雲轉物則同如來者此也。此中所謂通惑者。二乘人雖知無我。仍計五陰實有體性。阿難初果見道。通知小乘菩薩未得色空一如。是名法執。
此下破五陰我法。阿難初果見道通惑雖破。別惑猶存。前破心見。正是初果之我迷如來藏性而有者。今此會通一切浮塵諸幻化相以歸藏性。破法執。若執藏性為實。如來藏亦是法性。則不真實矣。
釋相性
意謂世間極浮虛幻化之物。究其根元皆有落處。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皆是平生自己護惜之物。反不知其生所從來。死所趨向。妄謂父母己靈三種因緣和合虛妄名之有生。四大六根因緣各各別離虛妄名之為滅者。為其下落乎。殊不能知生滅去來之相未曾動著絲毫。總不離乎本如來藏之當處。含藏眾德妙用名如來藏。如來道前萬行。道後三身。皆性理含攝故曰藏。有四揀別。一佛性論雲。從自性來至此。約本覺法身說。二成實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約始覺報身說。三涅槃雲。所說不變。名曰如來。此約後得智化身說。四此經言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合體用諸法說。乃攝末歸本也。藏性有三。佛性論。總以如來藏性為體。通攝凡聖因果性故。起信論雲。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此經明空與不空空不空三義此為標宗也。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此明藏心德相。即圓實性。眾生認遍計之所遺者。今為顯發也。本無去來曰常。法界藏身曰住。本無迷悟曰妙明。本無生死曰不動。無處不在曰周圓。體萬物而至神。性一切而不異。曰妙真如性。若於真性當處悟得。則性真常中唯一常住。求於三世去來不可得。惟一妙明。求於生佛迷悟不可得。惟一不動周圓。求於輪迴生死不可得。如是性真。一切情謂畢竟了無所得。況諸對待相耶。是為大陀羅尼也。
合轍引中論疏雲。常則人天定位。故無往來。無常則六道各盡一形。亦無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則無往來。無常則念念變易。令誰往來。是則常與無常俱不相到皆無往來。法華雲。常住寂滅相。即此本經言一切事究竟堅固。即此而首表有三摩提名大佛頂等亦此。若向此處得下落。則佛知佛見不用力而開。大陀羅尼不動步而入。故欲於一切法成等正覺者。無離此三科別求也。
問前雲。見與見緣等已將根塵識三會歸如來藏性矣。何故此下復以三科七大會歸。答前之會歸。是明如來藏性不立一法。以顯理究竟堅因。此之會歸。是指三科七大當體即見如來藏性以明事究竟堅固。前欲人即性以推相。見諸法之無相。此欲人即相以推性。見諸法之無。性見諸法之無相。相相寂滅。見諸法之無性。性性圓融。如此交明互顯妙旨難思。
【五陰章】
大意總釋五陰幻相當處性真也。
總征
阿難。云何世間五陰生滅之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之當處也。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亦云蘊。積義。陰者覆義。謂積聚有為。蓋覆真性故。
五陰皆屬有為。乃世間生滅之法。梵語塞犍陀此雲蘊。古翻為陰。即器世間與眾生世間也。若以眼根之現量所緣自色而識。以器世間為能緣體。生起眾生世間。故下文因動有聲。攬聲成根者是。若以意根比量所緣自識而色。以眾生世間為能緣生起器世間。前雲聚緣內搖趨外奔逸者是。若解五蘊如幻相。即智正覺世間。故名如來藏。思益經亦同此說。
五陰者心法唯一。今開為受想行識四陰。故曰開心合識。對愚心不愚色者說五陰也。
會色歸真。
標真立體
首舉喻義。從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發來。阿難。彼色陰者譬如有人此泛指以清凈目觀睛明空。喻真智照真理。唯一晴虛迥無所有。絕九界妄色也。
從真起妄
其人無故言無端也。不動目睛真心隨緣而成業識。瞪以發勞瞪乃直視貌。勞喻見分妄心。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喻相分妄色單指色身。色類非一故復有一切狂亂非相。總指身外九界色法也。如眚見毛輪。如捏目見第二月相似。
法合從真起妄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以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動念。現六塵境。若翳見空花。所謂一翳在目。空華亂墜也。
辨妄無實
阿難。是諸勞目所見之狂華非從空來。喻色陰非從理有。非從目出。喻色陰非從智生。乃妄動而復見也。
辨外色不從空生
如是阿難。若此狂華從空來者。華生既從空來華滅還從空入。若此華相既有出入則此虛空亦有內外。既有內外即非虛空。空若非空便有實體。實則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汝阿難既有實體。更不容外有阿難。於汝身中往來。何謂狂華生於空耶。今空非實。華非空出明矣。此單破外色不從空生。由凡外不達空即是色計為斷空。從空生色。故就其計而破之來即生義。
辨內色不從目出
由權教菩薩雖知色從內現。又計色外實有故。亦就其計而導之。承上謂狂華不生於空豈生於見耶。若此狂華從目出者。生時既從目出。滅時還從目入。若從目出。即此華性從目出故屬人所生得眼氣分。當合有見。方是目出之華。若有見者可名有根。去時既為華見。空旋時合當見能生之眼矣。若無見者可名為翳。出外既翳於空。旋歸當翳眼矣。蓋出既翳空。又見華時目應無翳。即是清明眼見空中華。云何反言翳眼見空華。旋當翳眼當言翳眼見晴空。云何今見晴空者實號清明眼耶。
了妄即真
以是狂華二處皆無。則妄本無因之故。即當知其色陰本無生滅。俱是虛妄稱相。其性本非因緣。非自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又一講華既非見非翳。不從目出明矣。既非目出空來。何因緣和合可生哉。或者空華自然而有耶。若華自然有者。又見華時目應無翳矣。云何又是翳眼。方見晴明空中狂華。不號清明眼見晴空華相耶。既是翳眼見空花。不屬自然有之故。當知色陰虛妄稱相。究其根源本自無生.是則當處發生。本非目與空出之因緣。隨處滅盡。本非離目與空之自然。由不屬因緣自然。故謂之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
會受歸真
受以領納為義。即五十一心所中。遍行心所之受分而立之。即前五識合而言之總為受陰。然必以前五根對前五塵發起。前五識能領納違順俱非等境。而生苦樂憂喜舍受。雖遍行知識。而前五識合三離二受用遍多。固當分屬眼耳鼻舌身識。以此五識必依根境相對而生觸。故以兩手摩空為喻。此喻從前如以手掌捉摩虛空發來。
標真立體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即如一念不動時。尚不知有身心。安知有根境可受。
從真起妄
當處發生受者。由根有境相偶。憑空妄生諸受。猶如其人宴安之後。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即如一念動時。根境相偶有違順離合之不同。而於中妄生諸識。故曰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辨妄無實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謂此幻觸從空來者。空無分別決無選擇。既能從虛空來此觸掌。亦當觸身。何不觸身。今不觸身而單觸掌者。不應虛空有分別選擇而來觸其掌。既不從空來。豈從掌出。若謂幻觸從掌出者。獨掌亦能出。應非待合掌。未合時何無冷熱諸相。必待掌合而出耶。不特此也。又則若使從掌自出之故合離皆有者。合則掌知觸出。離則掌知觸入。若必有出入。則其連掌之臂腕骨髓中應亦覺知冷暖澀滑四種觸塵入時之蹤跡何故不知。若有蹤跡。則臂腕骨髓必有覺心知其觸出。知其觸入。若知出入。則汝尋常日用元自有一實物身中往來無時不觸。何必待掌合而後知其出要名為觸。離則不知耶。若知此幻觸二處皆無。則知妄本無因。即可通達實相矣。
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受陰但虛妄稱相。其性不從掌空而出。本非因緣待合。方知本非自然。當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澀與滑冷與熱合違順二義。掌有離合二義。總顯受陰。因此而起。但托幻觸以辨受陰虛妄之本。若援法相宗強配恐謬矣。
會想歸真
想以緣慮為義。即遍行之想心所在八個識中安立自境分齊。故唯第八識細想不易得知。而能安立自境。意識偏多。以能緣慮三世境故。此意想者本無實法。但取六塵等為境。以融通妄想為義。故人談醋梅口中水出。是想陰虛妄也。此喻從前如人說食發來。
喻標妄本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醋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今取說梅是聲塵。醋是味塵。梅是色香二塵。懸崖是觸塵。此約他說。若約自說。則想有三世之別。事繁不盡錄。口不食梅而口中水出。足不至崖而足心酸澀。其談說之名相虛妄。而此想陰者畢竟從何而出。
辨妄無實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云何聞說而口中水出。如是阿難。若此酢說是梅生者。梅合自談。口中之水當從梅生。何待人說。而口中水出。若此酢說從口入者。自合當以口聞而口水出。何須待耳聞而口中水出。若獨耳聞。此水何不從耳中而出。必從口出者何耶。既知酸說無根。則知想陰不買矣。故譚子云。聞臭腐之狀則輒有所噦。聞珍羞之名則妄有所嚥。臭腐不曾來。珍饈未曾至。而有噦嚥者非妄而何。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應雲如是崖想不從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思。若從足入足應有思。何用心想。若獨心思此酸不應心中自有。既知口水與酸澀無從。則知想陰之所出。便可即想陰而通達實相矣。
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想陰虛妄口中酸澀無從本非因緣。不聞談時口中無水。不思懸崖足心不酸。本非自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會行歸真
行以遷流為義。即遍行心所之思。以能軀役自心能造善不善俱非等故。即是業行。於百法中提法最多。雖八識皆有遷流。而末那遷流最勝。以念不斷。故八識皆有思。而末那思為最勝。故思量性遍屬第七識。取暴流為喻者。以是陀那細識習氣所成。故即下文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此喻從前觀恆河水發來。
喻標妄本
阿難。譬如暴流波浪相續。此二句明遷流義。乃生滅粗相。前際後際不相逾越。明不遷義。乃生滅細相。此暴流但就妄言。真妄雙舉者則以水體喻真性。流水喻諸識。生滅如波浪。全體見水本無實體。前波滅引後波生。故曰相續。由彼日夜遷流無間故此行陰當知為生滅根元亦復如是。人身從生至幼。從幼至長。從長至老。少自少老自老。由行陰生滅之根元、,亦如暴流之無自體。則知行陰虛妄乃為十二類生之生基綱紐也。
辨妄無實
阿難。如是暴流波浪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空喻真如水喻業識。若此暴流因空而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空無盡。流無盡者。喻真如無際行陰無際也。依空立世界。空既成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叉何分水陸空行乎。若此暴流因水而有。則此暴流急性應非是水。應離水外別有處所別有流相。則能有之水性。所有之流相。如樹生果。喻識性應非佛性。應成二體。今應二俱現在。如父生子各有體性。現在性既不可得。安謂從其生乎。若此暴流渾濁之時即是水之體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以暴流盡而水澄。行陰盡而心凈。故喻識若即性。識滅時應無性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可容暴流。且離水之外更無流相。非即非離。便可即行陰。而通達實相矣。正脈以空水喻心境。
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不因空水。本非因緣不離空水。本非自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會識歸真
識以了別為義。以能了別自分境故。雖諸識皆能了別。而此業識受熏持種能了別三類性境。故當偏屬業識也。性覺真空本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一迷為心。惑為身內自私自小。故以瓶空為喻。此喻從譬。如方器中見方空等發來。
喻標妄本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人喻業行。即第七識。瓶喻中有本有。身空喻業識。塞其兩孔謂煩惱所知障塞二空也。以有二障遂有二死。人死時見聞悶絕。諸根不通。有以兩孔喻二智者。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業牽中有身識而走。如人擎瓶空而行。法句經雲。雀來入瓶中。羅〔索*殳〕掩瓶口。〔索*殳〕穿雀飛去。識神隨業走。識陰無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千里而行用餉他國。謂妄識為業所使。末那所遷。三界六道無處不往。以續後陰也。去後來先者業識也。遷識往來者末那也。以末那隨所生所系故。
溫陵曰。內外一空。喻性識一體。塞其兩孔。喻妄分同異。空無往來不可擎餉。喻性無生滅亦無合受。今言擎餉者。比迷性為識。妄隨流轉之狀。田野送飯曰餉。即向去義也。他國喻三界六道。識神隨業在處受生。不能出乎三界生死。是故識陰當知亦復如是。下約彼方此方破者。以真如不動。由七八二識遷流不住。似有去來彼此。究竟不離當處。
辨妄無實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瓶中空自彼方盛來者。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之來地應少一塊虛空。本地既無所少。非彼方來也。出若瓶中空自此方入者。有入即有出。則於他國開其所塞之孔倒瓶為餉時。應見空出。方信空入。既無空出則非此方入矣。破此識不從此方入。以此方不曾欠少故。涅槃經雲。若人捨命之時。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耳。今彼方不見空少。此方不見空出。則知識陰之所自出。便可即識陰而通達實相矣。
了妄即真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空無出入識陰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滅。豈執因緣自然虛妄相哉。卷首明捨生趣生。終明識陰無往來者。總顯無明體本如來藏也。
若微密觀照。則見五蘊幻相。聚沫之色既虛。水泡之受何有。陽焰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妄之識無住。而如來藏性迥然獨露。永嘉明一念之中即具五陰。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若論吾人下手工夫。當知五陰舉體即是一念。此一念者舉體即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我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與此皆可互參。陸亘大夫問南泉曰。古人瓶中養一鵝。漸長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毀瓶。不得損鵝。作么生得出。泉召大夫。陸應諾。泉曰出也。陸從此開解。與此同參己上。如來妙辨曲盡其理。當知真性本無生滅去來。無明業力則有去來。若諸眾生能斷無明。則成諸佛無上菩提。必不相賺。此當二卷雄文究竟堅固也。
大佛頂首楞嚴經貫珠集卷第二
推薦閱讀:
※楞嚴經(全文)
※【楞嚴經】(第71----87集) 聖宇法師主講
※20.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楞嚴經》輕鬆學 卷六(之九)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