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通鑒 | 劉邦能最終打敗項羽,全靠這兩大招數

劉邦搞定項羽的兩大思路

谷園講通鑒系列第39回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谷園

大家好,谷園講通鑒,這才是歷史!

上回講到,劉邦在滎陽跟項羽對峙,派出韓信,北上打下了魏豹的西魏國,然後又背水一戰,滅了陳餘,俘虜了趙王。這仗打完之後,韓信一看,呀,怎麼少一個人呢?那個李左車怎麼沒見著呢,不知逃到哪去了。他就下了一個懸賞令:誰要把李左車給我抓來,賞千金,我要活的。

結果,很快的,李左車就被抓來了。五花大綁的,很狼狽。

韓信親自上前,給解開綁繩,請李左車上坐,師事之,對李左車相當恭敬:李先生啊,您只要不嫌棄,咱以後就是一家人了,您是我老師,我是您學生。您就多指教吧。

李左車很識時務,很感激:謝謝韓將軍不殺之恩!

韓信說:李先生,久仰您足智多謀,接下來,我想打燕國,還請您給指指道啊。怎麼打呢?

李左車:哎呀,韓將軍,我這敗軍之將,哪有什麼智謀啊。

韓信:李先生,您別謙虛。趙國之敗,跟您沒關係。您再有智謀,也沒用,它有一個「用與不用,聽與不聽」的問題。陳餘要是聽您的,我現在可能早就沒命了。我是真心實意請教您,您千萬賜教。

李左車笑了,又客氣了兩句:

韓將軍啊,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還有一句叫,

狂夫之言,聖人擇焉。--《史記*淮陰侯列傳》

我就那愚者,就是那狂夫,但願我的一得之見能對你有所幫助。我是這樣想的,您要是生打,燕國當然也能打下來,不過肯定相當費勁。兵法有句話叫,「先聲而後實」,先拿聲勢去嚇住對方,讓對方屈服。如果嚇不住,再來實的,靠實兵去打。您用這麼短的時間就打下了魏、趙兩國,就憑您現在這個聲勢,派個使者去燕國走一趟,我估計就能把燕國拿下。

韓信一拍大腿:好!李先生,真是好韜略啊。

依計而行。

果然,燕國立馬就表態了,我們絕對擁護漢王,擁護韓將軍,我們聽您招呼,您指哪咱打哪。

不費一兵一卒,燕國真就算拿下了。

趙國這兒呢,劉邦仗義,重新封張耳為趙王,韓信為丞相。你倆人就好好守住趙國這一片吧。

這也不容易的,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啊。人原來那個趙王和陳餘還好多支持者呢,而且,項羽也不斷地從南邊派兵渡河,過來跟張耳、韓信打。他倆這也緊忙活。

安下他們這,咱先不說,再來說說劉邦。

劉邦從公元前205年的五月開始,在滎陽這跟項羽對峙,扛了差不多有一年吧,就吃不住勁了。

中間他也想轍啊,想過很多方案來對付項羽,大思路其實只有兩條:一是壯大自己,二是消弱敵人。

怎麼壯大自己呢?拉人!把中間派,甚至親項羽的勢力拉到自己這一邊。他拉的最大的一個大頭,就是黥布。他把項羽手下最得力的大將黥布給拉到自己這邊了。

那還是剛剛彭城大敗的時候,還在道上跑著呢。他就在想,想韓信那句話,「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現在,我要是真拿出多半啦天下封出去,我自己只要關中,我捨得呀,本來也不是我的,是吧。問題是,那多半啦天下我封給誰呢?誰能給我出這麼大的力呢?誰是有這能耐的「天下武勇」呢?

子房啊,你說呢?

張良就給說了仨人。

張良這時候,早就回歸劉邦麾下了,他本想保著韓王復國,可是項羽分封完天下,回到彭城不久,就把這個韓王給殺了。張良就偷偷跑回劉邦這邊了。

張良說:漢王啊,我給您說說哪仨人吧,頭一位就是黥布,二一個就是彭越,第三位就是韓信。只要是把這仨人擺弄順了,為我所用。打項羽,得天下,就沒問題。

劉邦一聽,挺高興。彭越那一直就是幫自己的,韓信是自己手下,就差一個黥布了。而且看樣子黥布現在跟項羽之間也有裂痕,應當可以爭取。有一天,他就跟身邊幾個文員、秘書們抱怨:你們這幾個慫蛋包,一點力也給我出不了,整天價白吃飯!幹嘛,不服嗎?誰要有能耐,去把黥布給我拉過來,看看。

結果,有個叫隨何的文員自告奮勇:大王,我去,咱給您露露臉兒。

好,有種。劉邦給隨何派了二十個隨從,就去找黥布。

黥布這個名字,前面咱們已經提到過好多次了,他是什麼來頭呢?

《史記》講: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史記*黥布列傳》

他是六縣人,就是今天的安徽六安[Lù ān]市。頭兩天,還有個新聞,據說是央視主播,給念成了六liu安,六安老百姓很不高興。可是這個主持人說了,字典上,這個六字,就是LIU一個音。

這個問題也挺有一意思的。

拿咱這來說,常郭ge鎮,按字典上念,就是常郭鎮。肅寧縣,按字典念就是肅寧縣。這絕對是個好論文題目,誰寫好了,也發咱看看啊。

黥布本來「姓英氏」,叫英布。怎麼又叫黥布呢?別著急,咱慢慢說。

他也是社會底層出身,不過,小時候有人就給他相過面,說他:

當刑而王。——《史記*黥布列傳》

意思就是你長大了得犯罪受刑罰,然後,還會被封王。

結果,成年之後,真就犯事了,被罰黥(qing)刑。之前講商鞅變法時,咱說過,太子犯法了,就給太子的老師施以了黥刑。這個黥刑,又叫墨刑,是中國古代實行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就是在臉上刺上字,還給塗上墨,然後這個記印就得帶一輩子,有的人肯定就一輩子抬不起頭來唄。

可英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說明算命的說得准啊,已經說對一半了,往後我就光等著封王了唄。以後,慢慢地人們就管他叫黥布了。

後來,陳勝起義時,黥布已經落草為寇很多年了,他帶著幾百號人馬,投奔到番pó jūn君吳芮[ruì]的麾下。

這個吳芮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可以說比蕭何、張良、韓信等等這些人還要牛。史書里對他記載很少,給人感覺是不顯山不露水,卻能笑到最後。怎麼叫笑到最後呢?他是笑到了他的五世孫,到他五世孫時,還是大漢朝的一個王。

劉邦得了天下後,異姓封王的只有八個人:張耳、彭越、黥布、臧荼、盧綰,還有兩個叫韓信的,還一個就是這位吳芮。別的那七位,最多傳到二代就出亂子,封地爵位就都沒了,多數腦袋也沒了,唯獨吳芮傳到了第五世。司馬遷稱其為:

當世仁義成功之著者。--《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

意思就是當世,西漢前期,走的道最正,最成功的人,人臣,就是吳芮。

陳勝吳廣起義時,吳芮是秦朝的番陽令,是個縣令,不過,勢力範圍,和手下的人口應當很大,本身就算是一方諸侯這個級別的,人稱「番君」。

他對投奔而來的黥布很欣賞,把女兒嫁給了黥布,還撥給他數千兵馬。然後,這丈人姑爺爺倆,都加入項梁麾下,後來又支持項羽,得說是項羽的左膀右臂。

特別是黥布,絕對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常為軍鋒」,打先鋒,鉅鹿之戰啊、殺章邯的20萬降軍,入關時打劉邦封鎖的函谷關啊,他都是主力。

隨後,項羽分封天下,黥布被封九江王,吳芮被封衡山王。跟項羽的西楚都是緊挨著的。

然後,劉邦為義帝報仇,在洛陽聯絡諸侯,要一起打項羽。那會,黥布還是站在項羽陣營里的,因為,那義帝其實就是項羽授意他跟吳芮給殺的。他倆也是兇手。所以,也沒法跟劉邦站到一邊去。不過呢,他也沒幫項羽。眼瞅著劉邦佔了彭城,他按兵不動,不管。在這之前,項羽要調黥布一起去打齊國的田榮、田橫,黥布就沒去,兩人就有點煩,有裂痕了,但面上還是站一邊的。

所以,隨何來到黥布這時,黥布就沒接見,沒親自接見,只派了手底下一個官員給應付著。隨何乾等了三天,最後一想不能再等了,就跟這個接待他的官員說了:您去跟黥王說一聲吧,我保證幾句話就把他說服,說服他跟漢王結盟。要是說不服,我們來的這二十來個腦袋,你們隨便砍。

黥布一聽這個,嚯,叫板,我倒要看看你怎麼說服我。這才接見。

隨何跟黥布主要強調了兩條:一是,您已經跟項羽有裂痕了,項羽早晚得跟您算帳;二是,漢王肯定能打敗項羽。

反正就說了一大通。說實在的,也沒說出什麼花來,也不是多有說服力。黥布最後算是勉強同意了:好了,隨先生,你們那二十來個腦袋咱就不砍了,你容我再準備準備,咱們先有這麼個意向,您可千萬要保密啊。

其實,這意思跟婉言拒絕也差不多。

隨何心想:至少你沒說死了拒絕我,我就還有戲,我明天再來。然後,他就回館舍了。結果,他剛回來,就得到一個消息,說項羽的使者也來了,估計這會兒正在跟黥布談話呢。隨何一聽就急了,返身就回去找黥布,門口侍衛楞是沒攔住他,他直接就闖進屋了。

反正,史書這麼寫,咱就這麼說啊。王府,他說闖進來,就闖進來了。

進了屋一看,果然項羽的使者正在呢。隨何沖著那個使者破口大罵:孫子,你快滾蛋吧,黥王已經答應跟我們漢王結盟了!

這太突然了,黥布有點蒙,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項羽這邊的使者,一看就明白了,看來這人說的是真事啊,憤然而去。

隨何一看,正好,趕緊向黥佈道歉:大王啊,我這也是著急,怪我了,您多原諒吧。事以至此,這個事已經瞞不住了。您趕緊把這個使者殺了吧,省得他給項羽通風報信。咱立即起事吧。

黥布也只好照辦,發兵攻楚。

項羽大怒,分出一支兵馬,由大將龍且(jū)帶領,來打黥布。一打打了好幾個月。最終,黥布大敗,棄城而逃,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來見劉邦。

劉邦正洗著腳,聽說黥布來了:好吧,趕緊進來吧。

黥布進門一看就煩了:奶奶個球的,洗著腳接見我,拿我當什麼了。我把家底都給他拼進去了,這是見不上我了。氣得急火攻心,差點背過氣去。也聽不清劉邦說什麼了,迷迷噔噔地的會見完,出了門,那個惱愧啊,就想自殺。可是,等到了劉邦給他安排的住的地方一看,心情一下子陰轉情。住的地方,那規格太高了,比劉邦住得都好。吃的用的,也都是最高規格的。隨何他們再跟他一解釋,漢王就這作派,講實惠的,不講虛的。黥布慢慢就踏下心來。隨後,又召集了一些舊部,有個萬八千人,從此成為劉邦麾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他跟龍且打的這幾個月實實在在地緩解了劉邦在滎陽這邊的壓力。

但是緩解歸緩解,劉邦到了,還是感覺吃不住勁了。

怎麼辦呢?還得拉人,拉誰呢?

有一天,酈食其給他出主意:陛下啊,我給您想了個拉人的辦法。

劉邦:什麼辦法?

酈食其:這樣,咱重新在民間找到六國的後人,把他們擁立為諸侯王,就像當初項梁擁立楚懷王似的。然後,用咱擁立的這些諸侯王,整合各自國的老百姓們,拉著六國老百姓跟咱一塊打項羽。這不就厲害了嗎?

劉邦一聽:好,這主意不錯,你先去準備一下,把諸侯王印都先刻出來,抓緊辦這個事。

好勒。酈食其出去就刻印去了。

他頭腳走,張良正好來找劉邦請示事。劉邦就跟張良說了:子房兄,剛才那誰給我出了這個主意,我感覺著老好了。你覺得咋樣?

張良聽完,臉色就變了:這誰給您出的餿主意啊,真要這麼辦,大事去矣。現在情況跟陳勝那時候不一樣了,那時候是剛開了個頭,嫌天下不夠亂,陳勝真要聽張耳陳餘的建議,立六國之後,可以讓反秦力量遍地開花,勝算就大了。可現在已經打了這麼多年了,天下的英雄已經各有歸宿了,要麼跟您,要麼跟項羽。您現在要立了六國之後,您手下的這些英雄們牛人們就都去追隨他們的故國之主了,就沒必要跟您混了。您這不是拉人啊,這是趕人走啊,這是拆自己的台啊。

劉邦恍然大悟:哎喲,子房啊,子房啊。我TMD差點讓酈生這老腐儒壞了我的大事。

趕緊把酈食其叫回來,把刻的印都給砸了。

對此,東漢史家荀悅有一番評論,很精彩,他說:

權不可豫設,變不可先圖,與時遷移,應物變化,設策之機。--《資治通鑒*漢紀二》

這段話用大白話說,就是,做事啊,得到哪時說哪時的。提前做的什麼權變啊、規劃啊,那都未必靠譜。此一時,彼一時,一個好主意,因為時機不同,就可能變成一個壞主意。

那麼,劉邦想了什麼轍去消弱敵人,消弱項羽呢?主要就是用離間計,給項羽拆台,讓項羽往外攆人。

誰給他操作這塊工作呢?情報戰、間諜戰這個工作誰主持呢?陳平。這又是一大人物,不亞於蕭何、韓信、張良,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因為時間的關係,之前他的故事,咱先不講,只說一下,他怎樣玩的離間計。

他跟劉邦講:大王啊,項羽的骨鯁之臣,真正給盯事的大臣大將就有數的幾個,比如范增啊、鍾離眛啊、龍且啊,咱只要離間上他幾個,項羽就是孤家寡人了,就好辦了。

劉邦:好,你去辦吧,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最後給了陳平四萬斤黃金,「恣所為,不問其出入」,隨便花,不要發票,不用報銷。

陳平呢,直接策反那幾位,不可能,這幾個人對項羽都是忠心耿耿的,而且,他們根本不缺錢,用錢打動不了。不過,有人缺錢啊,項羽身邊的小角色們缺錢啊,這些人好收買。然後,讓這些人造輿論,給項羽吹風:項王啊,我聽說了,鍾離眛啊,龍且啊,對您可能有二心。因為,他功勞很大,卻沒被封王,有怨言,好像現暗中跟劉邦有聯絡。您得防著點。

項羽聽見這些風言風語,開始時不信,可架不住老聽啊,慢慢就疏遠了鍾離眛,不再重用了。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鍾離眛這樣卓越的將領,他不用了。

這叫什麼,這叫自剪羽翼。可是呢,項羽太強大了,就這樣,照樣壓著劉邦打。這話說著,就到了公元前204年的四月,項羽把滎陽徹底給包圍了。

劉邦這就沾懸,怎麼辦呢?趕緊求和。項王啊,咱別打了,咱們和平談判吧,從滎陽這分開,我要西邊的,您要東邊的。您也為天下蒼生考慮考慮吧,別打了。

項羽就有點猶豫,可是范增很堅決。劉邦這小子求和,那就是緩兵之計,正好說明他夠勁了,咱正得抓緊猛攻啊。

劉邦愁壞了,這怎麼辦呢,范增這個老傢伙太厲害了,陳平啊,你那離間計怎麼沒把范增給離間了呢?

陳平:您別著急。我這正做著工作呢,這玩意也得碰機會。

正說著呢,機會來了,外面來報,項羽那邊的使者來了--不是正和談嗎,有這種人員的交往。

陳平:我有辦法了,陛下,我去接待這個使者。

陳平置辦了最高規格的一桌子酒席,招待這個使者。雙方落座之後,陳平非常恭敬地施禮:使者先生啊,亞父范增先生派您過來,有什麼指教嗎?

使者莫名其妙:您搞錯了吧,我不是亞父派過來了的,我是項王派來的。

陳平的臉色立即就變了,難看了:哦,這樣啊。轉身就出去了。把那個使者晾在那了。過了一小會兒,接待的換成一個小官,而且更可氣的是把那桌豐盛的酒席給撤了,換成自助餐了。

可把這個使者給氣壞了,回去跟項羽一頓叨叨。項羽就煩了,對范增起了疑心了。范增再說什麼,他也不聽了。

范增呢,心高氣傲,眼裡不揉沙子:項王啊,現在天下也打下來了,劉邦這也沒什麼大問題了。我這老傢伙也沒用了,得告老來還鄉了。

項羽也沒挽留。老頭真就走了,回彭城了,半道上「疽[jū]發背而死」,活活氣死了。

好了,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咱們稍後再說!


推薦閱讀:

項羽之敗的四點警醒
劉邦是穿越的么?為什麼他能突破階級的局限性?
項羽自刎烏江之後,手下的五位大虎將最終下場怎麼樣?
如果項梁沒在定陶戰死,劉邦還能於定陶稱帝嗎?

TAG:項羽 | 劉邦 | 大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