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三種特效的實用針法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本文介紹的這三種針法,使用能顯著增強針刺的治療,不僅是在董氏奇穴的穴位上使用,在傳統的針灸穴位上,熟練使用也可以收到滿意的效果。再,小編提醒大家,文末有驚喜哦!(編輯/居業)
談談三種特效的實用針法
作者/楊維傑
針刺手法,補瀉為極重要部份,此為大多數醫師所公認,但是也有一些醫師在治病時不用補瀉手法,而用一些獨特的針法也能收到很好的療效,這也是值得探討及研究的課題。
在此,筆者擬就個人最常應用的幾種特殊針法,提出來與各位同道談談,期能拋磚引玉,對針灸之學術及臨床能有所幫助。
這是我已應用四十年的針法,臨床數十萬人次,曾寫於1975年出版之《針灸經緯》。其內容有董老師常用之「動氣」、「倒馬」及我個人創用的「牽引針法」。
o動氣針法
關於動氣針法,筆者早年曾拜晤過不少針灸醫師,不曾見他人使用。此一針法甚為當時針灸名醫董景昌博士常用及善用,董師之董氏奇穴施術簡便,僅用「正刺」、「斜刺」、「深刺」、「皮下刺」與「留針」等手法即可達到所期望之治效。
由於不拘泥於補瀉,董師研創出另一套平補平瀉的特殊針法──動氣針法與倒馬針法。
動氣針法即針後令病人疼痛處活動活動,看有無改善,再決定繼續捻針或換針。本人將此種手法為老師定名為動氣針法,首刊於1975年版《針灸經緯》,老師亦甚贊同此名,遂沿用至今。
大陸雖亦有類似手法,但首見於1988年《北方醫話》名之為「運動針法」並自謂首創,實則已晚於本人13年,晚於董師則更久矣。近年來大陸及國外對此幾種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數,事實早在1985年山西科技出版社呂景山著的《針灸對穴臨床經驗集》已經引證本人著作及動氣針法。
董師認為人體有自然抗能,並有相對平衡點,所以常採用「交經巨刺」以遠處穴道疏導配以動氣針法,療效驚人。尤其對於疼痛性病證,往往能立即止痛。
例如:三叉神經痛,董師針健側側三里、側下三里兩穴,並令患者咬牙或動顎,可立即止痛;坐骨神經痛,針健側靈骨、大白兩穴,並令患者腰腿活動,亦可立即止痛。雖說奇穴有奇用,但是動氣針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視的。
動氣針法不只限於奇穴有效,更合於十四經穴,不但適用於止痛,用於內科,亦有著效。
例如個人用束骨治後頭痛,用公孫治前頭痛,用陷骨治太陽穴偏頭痛,用中渚治腰痛,支溝治腿痛,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動氣針法的功用是居最大原因的。
動氣針法具體操作如下:
(1)先決定針刺穴道。
(2)進針後有酸麻脹等感覺時,即為得氣現象,然後一面捻針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動,病痛便可立即減輕,表示針穴與患處之氣已經相引,達到疏導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針,視情況留針或起針。
(3)如病程較久,可留針積久,中間必須捻針數次以行氣,可令病患再活動患部引氣。
(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動,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針與患處之氣相引,疏導病邪。例如:治胸悶胸痛,針內關,然後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即舒暢。
動氣針法簡單實用,且在不明虛實證狀前亦可使用。但必須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動或易於按摩,因此必須在遠隔穴位施針。
依個人經驗,僅就五輸原絡,俞募郄會等特定穴位,靈活運用即可,值得推廣應用。
究其作用原理,可以這樣認為:每一穴皆可治療十數種病或更多,《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若針後不活動患處,則作用可能向各處放散而不能集中。
古人很強調治神,在活動患處時,個人神志專註集中於患處,所謂「動引其氣」,穴位之治療作用向患處集中,當然效果甚佳。
o倒馬針法
倒馬針法系董師所創用之一種特殊針法,系利用兩針或三針並列之方式,加強療效的一種特殊針法。奇穴與十四經穴均可利用此一針法,此一針法亦常與動氣針法結合使用,療效顯著。
倒馬針法具體操作是:
(1)先在某一穴位施針(如內關)。
(2)然後取同經鄰近穴位再刺一針(如間使或大陵),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倒馬針。
(3)在倒馬針的基礎下可用補瀉法,也可用動氣針法與之配合,加強療效。
這種鄰近兩針同時並列的針法,類似古代的「排針」及「傍針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此種針法尤其適合久病久痛。
此種針刺方法,較之散列的多針的效果,是來的較大而確實的。
在內關取穴施針之效果如果等於一分,加取間使穴使成並列之倒馬針,則其效果並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或五分。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條經脈上連用數穴,即相連腧穴的排刺,一則可較正確掌握穴位,所謂「寧失其穴,莫失其經」;二則使局部治療範圍擴大,而且接連的刺激反應較強,而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氣的強化作用,效果自然不錯。
倒馬針兩針或三針並列,實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針並列,則也還有上針治上、中針治中、下針治下的意義。二針並列,則有上針治上部、下針治下部的意義。
例如靈骨、大白並用為董師溫陽補氣要穴,治病之多,幾乎全身無所不包,療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擬。大白位置與三間相符,系大腸經俞穴,靈骨穴在合谷後叉骨前,兩穴合用涵蓋俞原所經之處,若以全息律而論,大白主上焦、靈骨主下焦。
又大白、靈骨皆以深針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論縱橫,此二針皆涵蓋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變的穴組,例如駟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黃、明黃、其黃之治肝系疾病;腎關、人皇、地皇之治脾腎系疾病。若以位置而論,中間一針為中焦,則其上針為上焦,下針為下焦。因此在治全身病變時,三針不可缺一。
董師的倒馬針法常兩三針並列,雖說因並列加強了治療作用,但何嘗不是借著全息作用,全體呼應的結果。
全身有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倒馬針以增強療效,如內庭、陷骨合用對腸胃病有很大效用;針內關、間使治心臟病有特效;支溝、外關治脅痛、小腿痛、坐骨神經痛;手三里、曲池治頭暈、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谷、三間倒馬針,復溜、太溪倒馬,申脈、金門之倒馬……等不勝枚舉,可以推廣使用。
o牽引針法
在個人多年的臨床經驗中,復根據動氣針法的基礎研究創出「牽引針法」。這種針法對於痛癢麻症,療效尤佳。
牽引針法的作用在疏導平衡作用,取對側遠處另一端之穴位與同側遠處另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牽引的形態,仍然不取近處穴位,使其可以「動引其氣」,痛點在兩穴中央,兩穴相引,必然通過痛點,於「通則不痛」,立即可以抑止疼痛而達到治病之目的。效果之佳,較動氣針法尤有過之,而無不及。
牽引針法具體操作是:
(1)先在健側遠程選取穴位作為治療針。
(2)再在患側另一端選取一穴作為牽引針。
(3)然後在兩端同時捻針,使兩針互相感應。
(4)令病人痛點稍微活動或按摩後,再稍微捻針,痛可立止。也有許多病人,當在兩端穴位施針時,未用手法即已止痛,這就是兩穴相互感應的關係(可以說穴位也有牽引的作用)
(5)收效後按情況決定出針或留針。留針時,中間需頻頻或定時捻針以催氣。
這種針法施用簡單,效果良好。
例如左肘痛,可在右側風市刺一針,再在左側合谷刺一針,可立止肘痛;又如右肩痛,可在左豐隆取穴,再針右側中渚,可以立止肩痛。再如左膝蓋痛,可取右側內關,再取左側太沖,可立止膝痛。
一般而言,牽引之疏導穴,以取患側該經之滎俞穴為主,所謂「滎俞治外經」。尤其是痛症,則多以「俞」穴為主,所謂「俞主體重節痛」。
例如肩痛除在對側遠處施針治療外,如屬陽明部位,則以同側三間取穴牽引;如屬側肩痛(少陽部位),則在中渚牽引;如後肩痛(太陽部位),則在後溪牽引。其它各種疼痛,均可以此類推。
總之,以患者肢端俞穴為牽引穴,健側遠程為治療穴,以上都是很好的實例,也正符合了內徑「上有病而下取之(遠取以疏導),左有病而右取之(對取以平衡)」的理論。
如果雙側同病,例如雙膝痛,可針雙內關,再針雙太沖,捻左側內關穴針,活動右膝,捻右側內關針,活動左膝,其作用仍然是對側交互影響的。
有時牽引針也不必絕對針在肢端遠處,例如臉面部的病都可用迎香作牽引,因迎香為大腸經之終點,胃經之起點,大腸經及胃經循行整個臉面,臉面的病如青春痘、脂漏性皮炎、鼻炎等都可用迎香作為牽引針(也是治療針),極為有效。這種例子不多,可以說是牽引針法的一種變化。
牽引針法應用時,一針在上,一針在下,實寓有「交濟」之意,善上下相通,作用更強;又由於一針在健側,一針在患側遠程,也含有交叉取穴之意,而且不論是治療針或牽引針,皆有治療作用,也可以說是「雙重治療」,基於這些原因,療效當然很好。
牽引針法,也可以與倒馬針法合用,效果亦佳,例如左側坐骨神經痛,可針右側奇穴大白、靈骨,再針左側申脈一針。靈骨、大白相互構成倒馬,但它們與申脈卻形成牽引。
o小結
特殊針法類別很多,絕不僅有本文所述的三種,但這幾種針法是個人經驗所常用的有效的幾種特殊針法。
這些針法不但收效快,更大的優點是可以用於一些虛實難斷,或虛實夾雜的病症,尤其對於一些不知補瀉的針灸醫生,更是方便,所以特此介紹出來,以供大家研究應用。
(本文原刊於1975年拙著《針灸經緯》2003年3月修改刊於加州針灸中醫師公會)
推薦閱讀:
※八卦實用圖
※簡單實用的面相學歌訣大全
※命理實用技法二十二式
※男女關係的十條定律,簡單粗暴,卻句句相當實用!
※男人保持精力旺盛的20招,非常實用!
TAG: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