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礎知識一百問答題

1.信仰佛教具備的條件? 應先皈依三寶。三寶是唯一依靠。 2.何為三寶? 佛、法、僧為三寶,以能利益世間,稀有難遇故喻三寶。 3.什麼是佛寶? 佛寶者,得無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號,其義為覺者,所謂:自覺 、覺他、覺行圓滿。 4.什麼是法寶? 法寶者,具救度世人之道,載於經藏,佛的教育、教授。 5.什麼是僧寶? 僧寶,是學佛言行,傳佛教化之人,其義是和合眾。 6.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因為佛有無量功德智慧,佛的法有大利益,修之可以解脫生死之苦,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7.皈依三寶有何功德利益? 皈依佛不下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 8.除皈依法式外,還有何式? 除皈依法式外,還有禮拜、讚歎、供養、懺悔、發願等方式。 9.什麼是禮拜? 對著佛像、或心想佛前,五體投地,頂禮稽首。 10.什麼是讚歎? 以偈頌或詩句,讚揚三寶功德,嘆美三寶利益。 11.什麼是供養? 以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供獻於佛,而敬養之。於法僧亦然供養僧眾,尚有以衣服、卧具、飲食、湯藥等。 12.何為懺悔? 於三寶前,發露己罪,痛責悔改,哀求證明,決不復作。 13.什麼是發願? 於三寶前,陳述己願,立志修行利樂眾生,請求加持,令圓滿。 14.什麼是迴向? 此包括在發願內,以自己所修善行功德,迴轉向自己發願處,令速成就有三方面:一.迴向佛果,令所行作為成佛之資。二.迴向眾生,以自己的修行功德施與眾生。三.不執事相。 15.佛是何國人? 印度古國迦吡羅王子。 16.迦吡羅之國,今為何地? 當今印度境內,名哥爾克波爾,為佛本生地。 17.佛何時出生?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生,四月八日誕生。 18.佛的父母是誰? 父親是凈飯王,母為摩耶夫人。 19.佛何時修鍊成佛? 29歲出家修道,35歲於摩羯陀國菩提樹下得無上正遍知。時為周穆王二年。十二月八日。 20.佛所修何道? 知一切法,唯心所作,專於心地,拂除障垢,而達光明自在之境,所謂破光明,證法身。 21.佛姓名叫什麼? 姓釋迦,名牟尼。 22.佛教化何等人,令得何利益? 教化凡人,令成聖種,教化羅漢令作菩薩,教化菩薩,令入佛位。 23.何為凡人? 平庸愚鈍之輩,六道眾生皆是。 24.何為六道? 世間凡夫分為六輩,各由其道,故名六道,其名:天、阿修羅、人.[三善道]。餓鬼、地獄、畜生[三惡道]。 25.何為眾生? 即是一切有生命之物,以其受生,因緣不一,故名眾生。 26.何為地獄? 居於地內,狀若牢獄,此處眾生,受苦最劇。 27.何為餓鬼? 鬼神之類,以常受飢餓,心無厭足,故稱餓鬼,分為無財、少財、多財等別。 28.何為旁生? 禽、獸、鱗、蟲之類,以形體橫斜,故名旁生,以上三道,皆是惡業之所招感,故稱三惡道。 29.何為天? 在人間之上,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類,共二十八天。 30.何為阿修羅? 又名非天,居近須彌山大海中,好與天人相戰鬥。 31.神仙、妖怪。當屬何道? 神仙妖怪里神屬鬼,即餓鬼中多財者,仙屬人,修得生理變易,或屬鬼,謂靈鬼等,或屬天,為四大天王統攝。妖怪則多鬼畜。 32.問二十八天,其名若何? 33.佛如何說人道? 佛說人道,所居之地,分為四種。分四大洲:1.東為勝身洲。2.南為贍部洲。西為牛賀洲。4.北為俱盧洲。又名勝處。此四洲。身高壽命,長短有別。若論果報南贍部洲為下下,若說值佛教法,贍部洲為上上。佛生印度。是贍部洲之中。我國中華,在南洲東部。南贍部洲又譯為閻浮提,義為勝金。 34.何為聲聞? 聞佛說法聲音,而得道果,故名聲聞。共分四果:1.須陀洹、2.斯陀含、3.阿陀含、4.阿羅漢。 35.聲聞四果,其名若何? 初果須陀洹:譯為預流,謂初入聖流,七番生死,證阿羅漢果。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往來,謂一番生死,證阿羅漢果。 三果阿那含:譯為不還,盡此一生,證阿羅漢果。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永不復來三界受生,四果最高。 36.何為緣覺? 名觀因緣生法,而證覺道,故名緣覺。也已修出三界,與阿羅漢一樣,只其功德比阿羅漢殊勝。 37.何為菩薩? 稱謂菩提薩垛,此雲覺有情,是內懷佛道,外觀凡相者。 38.何為如來? 佛有十種徳號,此居其首。不變名如,隨緣名來。佛有 不變之體,隨緣之用,故名曰如來。 39.佛以何等法為教化? 佛以因果法,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六度法,四攝法等教化眾生。 40.何為因果。 一切事物必有開始,是之為因,必有終結,是之為果。 41.因果之法若何? 因果之法,以同類相應為定律,故善因結善果,惡因界惡果。 42.受因果法的教育者有何利益? 知有因,則受苦者不怨尤,知有果,為善者勸,為惡者戒。 43.何為四諦法?1.苦諦。2.集諦。3.滅諦。4.道諦。諦為祥審之言,真是之法。 44.何為苦諦? 佛說有八種苦充滿世間: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愛別離苦。6.怨憎會苦。7.求不得苦。8.五陰熾勝苦。 45.世間沒有樂事嗎? 樂也是苦,因為世間快樂,常易壞滅,樂壞滅之時,其苦倍增,樂為苦因,是名壞苦。 46.當有不苦不樂時,難道也是苦嗎? 是名行苦,雖不現苦樂之相,而身心遷變,一念頭接一念頭,流轉不停故亦是苦,常見世人以無事做時為苦,而欲行事,找些事做,即可證明。 47.何為五陰熾盛苦? 我們的身心分為:色、受、想、行、識五陰,又名五蘊陰,為覆蓋,被籠罩,難以解脫,故名熾盛。 48.何者為色? 有質礙者為色,其相有四:1.地,2.水,3.火,4.風。凡固體通名為地;凡液體通名為水;凡氣體通名為風;凡溫度通名為火。身內如是,身外亦然。 49.何者為受? 心能領納外色,名為受。 50.何者為想? 心感受外色後,能因外色而想像,是為想。 51.何者為行? 心想外色後,既有好與惡之念,取與舍等,發為身口之業,是名為行。 52.何者為識? 對於外色,種種分別,記憶不忘,是名為識。 53.識有幾種? 識有六種:1.緣眼見色,名眼識。2.緣耳聞聲,名耳識。3.緣鼻接觸香味,名鼻識。4.緣舌知味,名舌識。5.緣身覺觸,名身識。6.了別事物想,想像,是名意識。大乘法在分意識為7.未那識.8.阿賴耶識。共八種。 54.何謂集諦? 佛識一切苦惱,是由於起貪.嗔.痴三種意識的罪惡,多生多世此意識心的污垢已經集結成為習慣,習性,苦果而由自己召集之義,故稱集諦。 55.「貪」? 貪則追求,求而為得,則苦惱生,求了也得到了,卻不知足,則苦惱生。 56.「嗔」? 尤人怨物,喪心致憤,發脾氣則苦惱生。 57.「痴」? 以無為有,義妄為真,祁神禱鬼,空生畏懼,不通達真實佛慧,則苦惱生。 58.什麼是滅諦? 佛說貪、嗔、痴、三毒滅除則苦惱生,三種意惡,斷除凈盡,則苦惱眾真實消滅,故名滅諦。 59.什麼是道諦? 佛說欲滅苦者,當修八聖道:1.正見。2.正思。3.正語。4.正業。5.正進。6.正定。7.正念。8.正命。 60.什麼是正見? 識正果,明正邪,是名正見。 61.什麼是正思? 常思濟物利人,是名正思。 62.什麼是正語? 遠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常做真實和悅.柔軟審思之語,是名正語。 63.什麼是正業? 不獵殺,捕漁,屠宰,放牧,造酒等行業及製造一切傷人之器具者,是名正業。 64什麼是正精進? 一切惡事不做,一切善事努力做,力行不怠,是名正進。 65.什麼是正定? 行佛教誨,堅定不移,名正定。 66.什麼是正念? 於佛、法、僧,常念不忘,是名正念。 67.什麼是正命? 不犯禁戒,清凈自活,是名正命。 68.何為十二因緣? 為證明眾生三世因果相續不斷之法,所從起者為因,依附者為緣,數為十二: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69.佛說四諦法, 有何意趣?令聞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70.修持四諦法,有何效果? 修正道則煩惱斷,煩惱斷則苦惱滅,苦惱滅則身心得解脫而自在,不致為業所牽,不復來世受生,而成阿羅漢果。 71.三世因果,於十二因緣如何分配? 無明、行二支為過去所做之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為現在所得之果。愛、取、有三支為現在所造之因。生、老死是未來所得之果。 72.十二因緣相續不斷之狀,是怎樣的? 無明為緣而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入,緣六入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老死。 73.怎樣解釋無明為緣而生行? 無明者迷於事理,妄有作為,故生行。 74.何謂緣行生識? 既然妄有作為,養成習慣,於心坎中,染著不失,故名緣行生識,識解釋為:即習慣所成之第二天性 75.何謂緣識生名色? 識本身是「了別與執取」的功能,是沒有形相的,只是一個名字,然而此執取的功能,它所執取的對象是有形相的,故名色。所以於一心識,含有名色之二,此正是識神托胎時。 76何謂緣名色生六入? 名色在分為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為六塵之所入處,故名六入,又名六處。此正是胎成形時。 77.何謂緣六入生觸? 由於有六入,能與六塵接觸,所謂眼觸色,耳觸生,鼻觸香,舌觸味,身觸冷暖滑澀等,意觸法,此為出胎後。 78.何謂緣觸生受?緣受生愛? 既與六塵接觸乃生感受,或苦或樂,或為無記,此在十歲內外。 感受樂受者,心生愛著,感受苦者,心生憎恨,此在二十歲。 79.何謂緣取生有? 愛憎心盛,對於外物,心生貪著,此在三十歲內外。 80.何謂緣取生有? 心既然貪著,發自身、口、意,而造善惡業種種事迹,故名有,此善惡事,各有所屬。有的人歸善道,做善業。有的人取惡念,歸惡道,做惡事,乃作為來生受報之因,故名有,此在三十歲後。 81.何謂緣有而有生? 既然做了受報之因,必獲所感之果。即於所感之處,得後有身,是為有生。受因果業報的業力形成。 82.何謂緣生而有老死? 既有生後,漸漸變易,名老,復歸壞滅,名死。 83.此十二因緣法只有三世作用嗎? 因緣相續,何止三世,三世復三世,乃至無窮,循環無窮。 84.此十二因緣法有窮盡嗎? 此十二因緣,不但相續,乃復循環,過去無明,即現在之愛、取。過去行。即現在之有,是為因,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皆是未來生、老死之相,是為果。因即生果,果復為因,因果循環不斷,是故無窮。 85.佛說此十二因緣, 有何意趣?欲使聽聞者,反緣生為緣滅故。 86.何謂緣滅?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行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87.緣滅有何利益? 緣滅則生緣滅,既得無生,不受後有,製造解脫。 88.緣滅解脫後怎麼樣? 既成緣覺聖果,亦名辟支佛。 89.六度之法是菩薩行法都包括什麼? 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智慧.此六者為六波羅蜜。六度是佛教積極之法,菩薩所行,阿羅漢與緣覺並非圓滿之果,需進大乘菩薩法修六度萬行,方為究竟涅磐之道,得究竟聖果。 90.如何修「布施度」? 見一切求索者,隨力所能及,無不施與,或以財物施,或以無畏施,或以佛法施,不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名度。 91.如何修「無畏布施」? 見有厄難,恐怖危逼,方便救濟,使無怖畏,稱為無畏施。 92.如何是修「持戒度」? 佛說教戒,止人過非。主要戒不外:殺,盜,淫,妄,酒 五事。五戒、八戒在家居士應持。十戒與二百五十戒出家人應持。十重四十八輕為菩薩大戒,不論在家出家凡發心修菩薩行者,皆得受之。得證涅磐,故名度。 93.什麼是五戒? 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 94.八戒包括什麼? 五戒加上不著香花鬘,不塗香戒,不歌舞娼妓,不往觀聽戒,不非時食戒,故名八關齋戒。 95.何謂「涅磐」? 涅磐此雲圓寂。謂善無不備,惡無不息,是佛斷德之果名。斷德:一.斷盡煩惱,二.智慧圓滿,三.恩德大慈大悲,普度眾生。 96.什麼是修「忍辱度」? 應忍耐他之煩惱侵害,內心不懷報復之意,於利衰、毀、稱、譏、苦、樂等法,皆當能忍之,於順逆之境,不動於心,安然忍受。 97.如何修「精進度」? 聲聞修諸善行,心不懈退,常勤策勵。初學者對諸業障或為世務所纏,或為病緣所迫,益宜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讚歎、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無有休息,令惡障消滅,善根福慧增長。 98.如何修「禪定度」? 修禪定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遣除妄想,妄想盡處,心便安定,安定極處,心力堅固,而得自在,自在之至,無入不化,無入不化便無有我,無我故無分段,無分段故無往來,無往來即無生滅,此成佛之要道,如來雪山六年,樹下七日,皆修禪定。 99.如何修「般若度」? 般若是佛智,已究竟解脫,故名度。菩薩修行般若當成佛道,故亦名度。不起妄念,知法界一相不起分別,知法相隨緣,不壞假名。【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為修行般若。 100.為何稱「六度法」為佛教積極之法? 菩薩行修六度,不獨為自度,亦為度他,且以度他為自度,所謂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既然度眾生為要務,豈非積極之法。又觀菩薩所發誓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福智無邊誓願集。三.佛法無邊誓願學。四.如來無邊誓願事。五.無上正覺誓願成,豈非積極之行嗎?然此諸行,不出六度,故六度為積極之法。 結語:佛教基礎是講因果,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我們每天每時的所作所為為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念善即天堂的因,一念惡可以到地獄的果。昨日的因,今日的果,今日之果,明日之因。所謂「智者除心不除事,愚人除事不除心」。前者是重因的表現,後者是重果的愚鈍。又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修持佛法,應首重因果,有了好的因,肯定有好的果。 物質生活富足,不是一定帶來精神充實。金錢買不來菩提心,失去善良心,富裕反而使人空虛,聰明反而增加違法和犯罪。人生如夢,對生死大事應有緊迫感,為生存和虛幻的名利地位奮鬥競爭,不能認真思考生死大事和人生結局,沒時間修持佛法,只能糊塗一生。 學佛法的關鍵:不在於你讀了多少經典,而在於照著佛的教導做了多少。佛教基礎知識100題是初學佛法首先應該了解和學習的,這些基礎理論掌握紮實了,也即具備了學習大乘佛法的資格和條件。 四諦法:小乘佛法。佛弟子聞佛講法音聲,而悟得四諦法,證阿羅漢果,因只為自己解脫,而不為他人解脫,如小船隻載自己,而不能裝載他人,故名小乘法。 十二因緣法:中乘佛法,憑籍十二因緣修行悟道的叫辟支佛,又叫緣覺。 六度法:大乘佛法,菩薩修六度萬行而園證佛果。 皈依佛,佛在哪裡?佛在法里,只有如法修行,皈依法,才是真正皈依佛。


推薦閱讀:

除煩清心的竹茹|中藥知識
【道教知識】——什麼是道歷(黃帝紀年)
曆法知識彙編
命理學知識小貼士:食神、傷官
到底什麼是興趣愛好?你真的有嗎?

TAG:知識 | 佛教 | 答題 | 基礎知識 | 基礎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