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觀經四帖疏》版本差別之問答

南無阿彌陀佛

文|凈宗法師

凈宗法師微信答問 來自法雨流芳 25:34

《觀經四帖疏》,弘願寺流通的版本,有一處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印光大師在世時校訂的版本是「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總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這裡「眾」和「總」兩個字用的不一樣,為何不以印光大師的為準?

這個問題要回答,三言兩語說不明白。弘願寺流通的善導大師《觀經疏》,確實和印光大師當年在靈岩山校訂的本子不一樣。

先就這段話來說,「眾」和「總」字的不同。

這兩個字,意思有相通的地方。「眾」的意思是眾多,引申為一切、種種、皆等等;「總」,也是通通的意思,所以兩個字意思幾乎一樣。

雖然說一樣,但是當年善導大師到底用的是哪一個字呢?依我們所看到的版本,《大正藏》也好,或者用日本凈土宗、日本凈土真宗,還有日本有關凈土教派的圖書館藏書的版本來核對的話,都是「眾」這個字。

印光大師當年看到這個字,或許覺得「眾」這個字讓人感覺是「眾人」的意思,怕有人理解不了,不明確,「這裡是不是抄寫經文有所錯漏」,就把它改寫,用「總」字來替換,當然是不是這樣還要去查一下。但其實這裡是不必換的。因為「眾」這個字,善導大師的文風就是這樣,不必換。

既然兩個字意思差不多,為什麼一定要換呢?我們也不能肯定說一定是人家當時把這個字抄錯了,只要講得通,用「眾」字就可以了。我稍微查了一下,《觀經疏》有六處是和這個「眾」字相關的。

如果說這裡可能是抄錯了,那要替換的話是不是都要換?

第一處,《聖教集》第484頁最後一行開始,「除斯以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克體而論,眾歸化攝」,阿彌陀佛是報佛,其他的無窮八相,名號很多,如果從它的本體來說,這些所謂無窮八相的示現,都屬於化佛。

「眾歸化佛」,這個「眾」也是「總」的意思,總的都歸於化佛範圍之內。我們從《觀經疏》別處的用文,就能感受到善導大師的文筆,這是他一貫的用法,所以不必改。

第二處,在《聖教集》第493頁倒數第二行,解釋「如是我聞」,「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業因果報是法然如是的道理,不會有差錯的。

「眾」也是總的意思;「眾無錯失」,也就是總無錯失,一切都不會出差錯的,總是這樣子。這是第二處,也是一個「眾」字。

第三處,在《聖教集》第649頁第一行開始。「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這又用了一個「眾」字,就是總的意思。

如果佛講的都是正確的,不管講多講少,總不會拿佛講的話去問菩薩和人天,說「你看佛講的對不對?」肯定是以佛的為標準,以佛教來決定到底是正還是不正。

這裡同樣是一個「眾」字,「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

第四處,《聖教集》第651頁第三行,「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還是「眾」,這個「眾」不是眾生,也不是眾人,是通通、總、一切的意思。

如果真是菩薩,所說的話絕對不會跟佛唱反調,一切通通不會違背佛的教導。也是這個「眾」字。

第五處,《聖教集》第653頁最後一行,正定業之文,這一句可能大家更熟悉一些。「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這裡的「眾」,如果換為「總」字理解也可以,「總名疏雜之行也」,理解也挺順。

所以,我們引用這麼多,說明這是善導大師通常的用法,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文風習慣,這些就不必改。

第六處,就是這裡所引用的,「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一切都不用害怕會墮於水火當中,受貪瞋水火的災難。

說到這裡,需要作點延伸說明。

當初印光大師見到《觀經疏》,覺得非常好,初讀之下,可能感覺其中有些文句、字詞或許不太通順,或許覺得會有讓人比較模糊的地方。

因為古代經文都是靠人抄寫,按照一般的規律,抄寫時間長了,或許就有一些訛脫錯漏的地方,「烏焉成馬」,烏、焉、馬,這些字都差不多,幾經傳抄很容易寫錯。

所以,印光大師根據他的理解,很用心地把一些字作了調整,像這裡的「眾」就換為「總」。如果仔細地對照這兩個版本,就會發現差別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我想這裡有它客觀的原因。

首先,印光大師本身的用意是非常好的,他希望這個本子能夠通順,也能更加方便大家閱讀,這是大師的用意。

但是在大師的時代,文獻資料不夠發達,沒有多種版本,更不要談古本。如果校對資料有更好的古本,比如說敦煌石窟的藏經,比日本現在保留的時間更早的,上面記載的就是這樣,至少從文獻學的立場上,它是站得住腳的,因為它時間比較早,靠善導大師更近,準確度更高。

如果沒有古本,就缺乏了客觀的依據,在中國沒有相應的版本可以核對,這是先天的不足。

那資料不夠的話,校對怎麼參考?所以印光大師也是從通途的、一般性的文章的句法、章法、結構、上下關係等等來理一理。

這樣,如果對於一般的著作還可以,但對於善導大師《觀經疏》,顯然依據上不夠嚴謹、嚴密,因為這是一部非常嚴肅,也非常有深義的凈土宗教典,所以應該深究它的義理。

印光大師本身的學識德行、智慧都很夠,不過不是專門就善導大師的著作作專門的研究,所以,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有一些客觀的不足。

那效果呢,有些看起來比較通順的,我們用的本子也可以,印光大師這個本子也是可以的;但有些關鍵性的地方就不可以改,最有名的就是關於四十八願的解釋。

又問

弘願寺用的版本「四十八願,一一願言」,是不是錯了,應該用印光大師校訂的版本 「四十八願,有一願言」?

《觀經疏·玄義分》,在《聖教集》第484頁,「《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關於這裡的「一一願言」,如果查對印光大師的版本,他用的是「有一願言」。

我們簡單一看,印光大師講的有道理。為什麼呢?怎麼能說四十八願每一條願都講這個,這不顯然錯了嗎?應該是「有一願言」啊,應該四十八願當中有一願是這麼講,這個比較順文句。

但其實這個地方有深義,這裡一字之差,差距就遠了。

其實,這一句話不是我們今天才有這樣的疑惑,在距今八九百年的日本,法然上人時代就有。

在《法然上人全集》里有這樣的記載,大家也在討論這句話,「這個地方怎麼說『一一願言』?」

當時就有幾個答案,其中有說「這裡應該是『有一願言』,這個『一』字可能是抄寫錯誤」,又有說「可能是『雲一願言』,四十八願雲,這個也可能是抄寫錯誤」,還有說「這也是『一一願言』,不過這『一一願言』是就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來說的。第一句話說『若我成佛』,最後一句話說『不取正覺』,你看每一條願第一句話都是這樣,不過這裡把它引用過來,專門說十八願而已」。

這幾個人講的不都有道理嗎?他們就問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說,「四十八願的意思,每一條願每一條願都指歸到第十八願,以第十八願為核心,所以這裡就說『一一願言』」。很顯然,法然上人的理解更加透徹,對第四十八願的根本精神把握到精髓。

這樣的理解會不會是偏差?會不會說本來就是「有一願言」抄錯的呢?

我們可以另外找善導大師的話來作為旁證,就是《定善義》當中所說到的,「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在《聖教集》第615頁,這兩句話可以說義理是一模一樣的,四十八願只說了一件事情,「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就是第十八願。

所以,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四十八願皆歸在第十八願,這裡講『一一願言』,和那裡說『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道理是一樣的。

同時,《法事贊》里也有兩句,「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也說四十八願偏標念佛,這和「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四十八願一一願言」都是一樣的意思。

從此可知善導大師《觀經疏》不是一般性的著作,看文句感覺可能錯了,但要特別慎重,善導大師自己就說了,「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

如果是一般的著作,作文句修飾或許還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善導大師的著作那要特別謹慎。

而且從教理上來說,引用「一一願言」這一段文,是要證明阿彌陀佛是報佛。

前面引用了《大乘同性經》直接來證明凈土成佛是報佛報土,接下來引用《無量壽經》,是要說明因願酬報,「即是酬因之身也」。這個酬因之身,他成為報佛,如果是「發四十八願,有一願言」,用這一條願來證明他是報佛,這樣也講不明白,必須四十八願圓滿成就,酬四十八願總體之因而成就這樣的佛;不過這四十八願總體成就,其中的根本都歸屬、指向第十八願。所以,「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這樣就說得比較圓滿。

如果說「發四十八願,有一願言」,那別的四十七願有沒有成呢?所以,這裡一定是以四十八願總體成就所成的佛來證明他是報佛,這才能說得過去,不是說把四十八願抽出一條願,說這一條願成了,成的是這個報佛。而且酬因之身,也不是酬的這一條因,而是酬總的四十八願,不過以這一條為根本。

又問

都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大勢至菩薩那麼大的智慧,為什麼這裡好像還不是很清楚呢?

我想這也有三點可以說。

第一,印光大師雖然是大勢至菩薩示現,但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如果菩薩示現不知道佛的境界,這也是正常的。

當然我們這樣說,有點凡夫在測度,是不夠嚴肅、嚴謹的,但因為有人會有這個想法。

第二,也可能是示現不知道,用來反證這一部《觀經疏》,彌陀化身善導大師所寫的,確實是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他是一種示現,以印光大師這樣的身份、這樣的德望、這樣的智慧,尚且有這樣不足、缺陷的地方,讓我們覺得「這個要警惕,我們更不可以輕心怠慢」,所以這是烘托、陪襯。這正是大勢至菩薩智慧、慈悲的地方,菩薩度眾生不會說考慮自己的面子,是以眾生利益為根本出發點。

第三,菩薩示現是按常途化道,就是按常規性的,不會示現奇異。所以,如果按照世間常規的行為方式來看,在當時文獻不足的情況下,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對於菩薩慈悲度眾生,不必作過多的神異性的猜測、推想,就是按照常規性的度化眾生這樣來理解,不然就不稱為菩薩示現了。

另外,說明一下關於校對經籍的常規辦法。

依次來講,第一,最好是有古本。

比如我們現在手上流行的這個本子,用的是《大正藏》的藏本,同時也核對了日本凈土宗、凈土真宗,還有日本凈土教其他圖書館的藏本,因為歷史上日本凈土教發達,文獻保存得比較完整。

通過好幾種版本的對照,形成目前弘願寺流行的本子,所以它是有參考資料的。

如果有比這個更早的古本,那當然我們要用古本;沒有的話,就依現在流行的這個本子。這個本子至少八九百年都是這樣。

關於「一一願言」,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在討論了,所以我們就知道,那個時候就是這樣的,並不是後來變化的。

第二,如果沒有更早的古本,就看有沒有差不多同樣時代的重本,就是別的藏本。

比如凈土宗的藏本,還有凈土真宗的藏本,或者其他宗派的藏本,時代都差不多,那也可以對照。這是第二個原則。

第三,如果重本也沒有,只有一個孤本,那又怎麼校對呢?

有對照就更好了,沒有怎麼校對呢?那就是對目前這本書要前後對比,前後是否有一致性的地方,或者有明顯錯漏的地方,對這本書的文句、文脈、文氣、文風,還有它的義理進行梳理,這樣來對照。

第四,對照作者其他的著作。

比如善導大師,除了《觀經疏》之外還有別的著作,別的著作中有這個用法,或者在教理上有相關、相通的地方,也可以拿來作為校對。像剛才我就引用了《法事贊》這一段,「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當然要看你校對哪個地方,比如《觀經疏》中有對《阿彌陀經》的解釋,同樣,《法事贊》中也有對《阿彌陀經》往生正因這一段核心經文的解釋,這樣都可以拿在一起作對比,來看它的義理、文句。

這就是同一個人另外的著作也可以拿來核對。

這種校對,一般有幾個方面。

一是文法,文字用法有一致的地方,或者用語的習慣、文章句式,像不像善導大師的風格,我們會有感覺,這是文法。

二是義理,它的道理是不是這樣。比如剛才說「四十八願,一一願言」,下面說「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義理上有一脈相承的關係,而且文句、文義也非常清晰,就可以拿來作為證明,證明這個地方不可以改為「有一願言」,這是方法。

第五,以佛教的通規和常識來校對。佛經或者祖師教典有它共同的規則,如果明顯違背通規了,也可以發現它這裡可能有瑕疵。

第六,一般性的語言規則也可以作為校對。

這個語言規則,可以講,它起的作用是最輕微的。像剛才講的「眾」和「總」,這個「眾」字,善導大師就是這麼用的,我們引用了六處之多的文句來證明他是這樣用的。而且古代跟現代可能不一樣,還有個人表達也不一樣,這裡可能需要多多地揣摩、理解。

如果從這幾點來看,印光大師當初對《觀經疏》的發心校勘,可能更多的是從語言規則和佛法的通規這一方面,因為他有客觀的不足,沒有古本、重本這些前後的參考資料,另外他也不是專門研究。

所以,我們不能以後責前,現在是因為有這些方便的資料,也作專門的研究來學習,如果有印光大師的智慧那就更好了。

▍摘自:凈宗法師微信答問

編輯 | 法雨流芳

精彩回顧

  • 智隨法師於弘願寺答疑精選(七)
  • 什麼是疑惑佛智?
  • 「六字釋」是否可以貫通《觀經》全文?
  • 念佛應念六字還是四字?
  • 為什麼說往生是在平生就決定下來的?
  • 信佛念佛的人能吃肉嗎?
  • 你知道凈土宗「初祖」和「宗祖」有什麼不同嗎?
  • 凈土宗為何沒有標榜「以戒為師」?
  • 第十八願的往生和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的往生有何差異?
  • 想見佛見光的,請看這裡
  • 善導大師為什麼作了《觀經疏》,沒有作《無量壽經疏》?
  • 往生凈土品位之問答
  • 名號有信願,我們可以不發三心嗎?


  • 推薦閱讀:

    十八問答附占驗之十六--盡靜盡發
    【林娟娟問答】帶你詳細了解九宮飛星格局
    基友跟我表白,我該怎麼辦?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701~786問
    動爻與變爻的關係【六爻問答】

    TAG:差別 | 版本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