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色崩盤:跌了 70﹪,還能漲到 150﹪︱建築詩 13

2 話不說先生,也是個神人,

他一不小心就可以從宇宙的某個角落,

打撈出幾個關於房子的故事。

文|2 話不說

去香港玩時,專門去了鰂魚涌的 " 巨廈 ",這是由 5 座大樓相連組成的樓群,興建於上世紀 60 年代,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口極度密集,五廈共有 2243 個單位,可住逾萬人。站在院子里仰望,人類猶如井底之蛙,天空只剩下一小塊,蔚為壯觀。這裡也是《變形金剛 4》的取景地。

比起景點,我更喜歡市井,短短几天,一路吃喝閑逛中,我還發現很多奇怪的大樓,比如細長的大樓,桶狀的大樓,基座連成一片的大樓,高密度反映的是高地價,而查閱資料中,又發現而這要歸功於香港獨特的土地制度。因為政府的調控過猛,香港還引發過一次樓市崩盤,然後又調控回來,漲到更多,我認為,這些是理解香港面貌的一個重要事件。

圖為巨廈

?

千呎豪宅

香港有一個詞,叫「千呎豪宅」,即建築面積大於 1000 平方英尺的住宅即被民眾列入豪宅範圍,1 平方米約等於 10.8 平方英尺,換算一下,約 91 平方米左右,接近內地大多數剛需住宅樓面積。印象中,TVB 里大家都住大房子呀?假的。

香港是一個神奇的城市,領土 1107 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 182 位;人口 739 萬,世界排名第 102 位。但論 GDP,排名卻可達到 33 名,略高於以色列,再論人均 GDP,排名又上升至 15 名(人均 43528 美元),高於英法德日。

香港人有錢,出境旅遊人均消費 3280 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同時,香港連續 23 年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已連續兩年位居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連續兩年成為全球集資中心之首。2016 年,香港吸納的直接外來投資為 1080 億美元,中國內地全部不過 1340 億美元。

資本主義的典範,也並非全是榮光,房價是香港最大的痛點。英國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2017 年初發布報告稱,香港是全球房價「相對最貴」的城市,孟買、北京和上海緊隨其後(我們之前提及過孟買)。生活在這些城市,家庭年收入為中等水平的購房者需要儲蓄 30 年以上才能買得起一套約 90 平的公寓。

所以大家只買得起小戶型,全港 60 平米以下的房子佔到整個房地產市場的 72% 以上,只有 10% 的房子大於 100 平米。在香港,三四口之家住 40-50 平方米十分常見,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 15 平米,全世界最小。

即使這樣,在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排名中,香港一般排在亞洲前三,這裡考量的是醫療、衛生、文化、環境,教育和基礎設施,以及社會穩定性等,本文先不探討。

p.s.

香港的人口密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九龍達到每平方公里 4 萬人。我想到北京,政府把城市髒亂堵的罪魁禍首歸結於人多,一如當年創造 GDP 般開始大力疏散人口,而朝陽區不過每平方公里 2 萬人。換句話說,我們的政府習慣於粗暴地降低問題的難度,而不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香港 75% 都是郊野

一個普遍誤解是,香港人多地少。

事實並非如此,香港並非土地太少,而是它用地極「省」。香港已開發的土地只佔香港面積的 23.7%,大約 263 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一還是填海得來,赤鱲角機場,迪士尼樂園,國際金融中心等地標都在填海土地上建成。

餘下的 7 成土地屬於未開發田野,約 845 平方公里。其中有 508 平方公里是受法定管制的郊野公園和一些特殊地區(特殊地區指有特殊生態價值的地方,被劃作為保育用途,與郊野公園差不多)。餘下 300 多平方公里就是農業土地和一些難以開發的土地了,比如濕地、集水區、山地、斜坡、林地等。

香港有 24 個郊野公園

既然這麼擠,能不能拿出小部分郊野公園給居民做住宅?免談,甚至這一話題都是禁忌。

首先大部分市民不同意,80% 的香港居民在家三公里左右的範圍內就有郊野公園,他們對郊野公園有很深的情感,這裡生態盎然,有各類動植物,雀鳥,昆蟲,蝴蝶等,香港人流行的一項運動便是行山。

其次,禁止開發郊野公園,大大限制了可開發土地的數量,成為保障既得利益集團財富的一條安全線。既得利益者是誰:擁有土地的政府,大財團和地產商、擁有住房的中產階層,免費獲得土地的新界原住民。這背後,我要先說說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

擠牙膏賣地

香港的土地制度是英國殖民時期的遺物。當時,根據《英皇制誥》,香港所有土地都屬於英國王室,稱為官地。

香港作為殖民地,不可能享受到英國皇室的轉移支付(富裕地區補貼貧困地區),於是,港英政府開始搞土地財政,其創造性的發明了租地模式,只對外批售土地使用權,而不賦予長期或永久產權。

因為歷史原因,香港形成了一系列批租年限不同的土地:年期大多為 75 年或 99 年,但亦有少數土地契約年期長達 999 年。位於中區的聖約翰座堂的一小幅土地是唯一的無限期土地,但只能作為教堂用途。

在「資本主義」經濟體中,土地基本是私產。香港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官地的規模太大了,除了新界部分農村用地為村民所有,其他港地一律為官地。(注意,這點很像內地,城市土地為國家所有,農村土地為農民集體所有。)

政府為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自然要控制土地的供應數量,旨在「少批多得」。香港政府常常「規劃」出一塊土地,因為市場競價 " 不理想 " 而收回,待來日再批。當然,政府也會考慮市場需求,但總是控制在供不應求,以保證地價慢慢上漲。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彈丸之地的香港,控制了土地,也就控制了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香港政府通過供應和拍賣經過規劃的土地,有效地掌管了整個城市建設,控制了基建規模,刺激並帶動了金融(房地產貸款佔全部銀行貸款的 31.6%)以及股市(房地產股票和與房地產有關的股票占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的 70%以上)的發展。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中國擔憂英國超售土地,使得未來香港無地可賣,雙方規定港英政府在 1984-1997 年之間的過渡期內,每年批租土地不得超過 50 公頃。如多於此數需得到中方首肯。

初衷雖好,但一旦限制供給,信號再明顯不過,以後房子肯定少了,如此成為香港房價的暴漲的轉折點。

圖為 1984 年 12 月 19 日中英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我們的 70 年產權就是學習的香港「先進經驗」,至於 70 年是如何而來,經濟學家周其仁提供了一個說法:開始在內部討論住宅租賃期就 50 年,一律 50 年。後來報給上面,領導同志說了一句「這太短了吧」,因為領導同志這麼一說就漲了 20 年。工業用地 50 年,商業用地 40 年,住宅用地 70 年,就此形成體制。

樓市泡沫破裂

香港的整體房價在 1994 年 1 月至 1997 年 10 月是一個高峰期,3 年零 10 個月之間上升了 68%。更有說法,說香港的房價十年漲了十倍。這也就是後來許多人所說的香港泡沫經濟。

有一個報道是如此描述當時的香港樓市:「在高峰時期,一般中檔私人住宅每平方呎要大約 7000 至 8000 港元,如果有海景或是高層則價格更高,一般中產人士需要持續工作直到退休後才可完成供款。樓價的持續上揚使中下階層難以自置物業,即使是租住物業,租金也連年上升。在 1997 年的高峰期,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 74% 用作供樓。」

越高越是有人炒,1997 年 6 月,有一豪客坐直升機看房,全港轟動。

是年,中國政府也收回了香港主權,對土地有了完全的使用處置權。為了遏制房價上漲,首任特首董建華首先想到的就是批地蓋樓,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用於公營住宅。他推出了「八萬五建屋計劃」,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 85000 個住宅單位,希望 10 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輪候租住公屋(相當於廉租房)的平均時間由 6.5 年縮短至 3 年。

當年香港政府拍賣了 19 幅住宅用地,總面積為 24 公頃;另外批出 7 幅總面積為 16 公頃的土地作居者有其屋計劃(相當於我們的經濟適用房)用途;以及售出 3 幅總面積為 5 公頃的土地供私人機構參建居者有其屋計劃之用。

現在看來,這項調控政策有點用力過猛,更不巧的是,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

二者合力,香港房價直接崩盤了。據統計,香港樓價在 1997 年 10 月 19 日的最高峰後的一年間下跌了一半,其後在 1999 年反彈兩成,但隨著八萬五時期所興建的樓宇陸續落成,加上種種因素,樓價在其後 3 年多再下跌超過 40%。

2003 年 8 月 24 日,房價跌至谷底,在 5 年多的時間內貶值 70%,很多中產階級成為負資產——比如買房時的房價是 500 萬,貸款 350 萬,後來 500 萬跌到 300 萬,賣掉住房還不夠還貸款的。

歌星王菲在 1997 年以七成按揭,分 20 年供款的方式以 4800 萬港元購入了沙田寶松苑的一個豪宅,每月供款額達 29 萬港元,兩年後只能以半價出售。

在我們想像中,房價下跌應該是好事,是應該敲鑼打鼓彈冠相慶的,那些投資的炒家,也只能自認倒霉。只是可憐了是高峰期入市的普通人群。但是後來事情的走向,超出了我們想像。

《慘,慘,慘,慘,慘》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中產階級素來是社會中堅力量。以香港為例,中產階級人士佔香港人口的四分之一,但他們卻佔了納稅人的一半,實際繳納稅款也佔了香港課稅額的 40%。當他們變成負資產,整個社會的經濟便無法維持了。

香港負資產問題最嚴重的時期為 2003 年 6 月,共有約 105697 宗負資產按揭,占所有按揭的 22%,涉及金額 1650 億港元。

香港的經濟在那幾年也落入了低谷。許多人失業,沒失業的也被大幅減薪。至於無力還貸的居民,當數次欠款之後,銀行便會收回房產拍賣,更慘的是,這些人不但沒了房子,因為依舊欠銀行錢,還得繼續還債。

1998 年 11 月,香港發生第一起燒炭自殺案,蘋果日報的標題是《慘,慘,慘,慘,慘》。幾乎所有的政治團體,都對「負資產者」表示同情。幾乎任何一個民意「立法會」議員,一開口就是要解決負資產問題。

大家開始把矛頭直指向「八萬五建屋計劃」,認為這是樓價下滑的元兇,希望政府修訂政策,遏止樓價下跌,並走上街頭抗議。有時事評論員嘲諷道:「馬克思發明了無產階級,董建華則製造了負資產階級。」

2002 年,政府推出了多項房屋穩定政策,包括停止賣地、暫停鐵路土地招標、限建公屋、停售停建居屋、增置業貸款等等,因負責推出政策的官員為當時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它們又被稱為「孫九招」。嚴格來說,香港 2003-2005 年那一段時間,根本就沒有供地。人為地製造了一段大冰河期。

香港供地衰弱,導致新建成的公營及私營住宅數量大減,房價又開始一路上漲。漲到如何呢?在 1997 年樓價高峰期,二手住宅平均實用呎價約 7767 元。2003 年最低點時,每平方呎價只有 2309 元。而 2017 年 5 月,住宅的平方呎價約 11509 元(約合每平米人民幣 10 萬),已經大幅超過 97 年的高位,目前比當時的高位累計升近 50%。

圖為香港住宅

故事完了,這就是香港房價崩盤始末(深度好文),撰文中,我一直在想幾個問題。

1. 崩盤前,沒有人認為香港會跌,崩盤後,居然還能漲回來。長遠看,還是賺了,所以炒房炒的不是價格,而是信念,而真正的信念只能來自於對人性的判斷。

2. 房價下跌了七成,老百姓都買起房了嗎?顯然沒有。

當一國經濟已與房地產牢牢綁定之後,房價崩盤會導致銀行倒閉,企業裁員,工資縮減,經濟一蹶不振。對於窮人,當你不知明天飯碗是否還在的時候,你有信心背上 20 年的房貸嗎?

所以,哪怕房價真的高於大多數人的承受範圍了,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軟著陸。而土地政策,是一種很好的調控手段,多賣,少賣,不賣,或者把土地供給劃分為公益和非公益,實在有太多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香港一邊「少批多得」,一邊拿出財政收入大力興建公屋。譬如,2017-2027 年十年期香港房屋供應量為 46 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為 6:4。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曾為這個比例做出過書面解釋:採用 6:4 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是要表明政府在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方面的承擔,同時確保私人市場穩健發展。由於土地供應有限,若進一步調高公營房屋在新增供應中的比例,必然會減少私營房屋的供應,對私人市場的樓價和租金形成壓力,導致更多人不能負擔。

這是香港房地產的另一大色。大家感興趣我下次可以講講。

2 話不說先生的其他文章

遷都史上最大腦洞:把城市設計成飛機︱建築詩 12

雄安慢慢來:韓國幫我們試了一下有沒有毒|建築詩 11

去日本買熟悉的陌生美|建築詩 10

韓國也不說遷都:哪些搬,哪些不搬?|建築詩 09

北京的出路:如果錯不可避免 那就等對的那一天|建築詩 08

比故宮還要高一星級的建築 在山西的破落村莊里被發現|建築詩 07

印度首富住的豪宅長啥樣?中國首富弱爆了|建築詩 06

改變了人類 1/3 的天際線 包豪斯到底是什麼鬼|建築詩 05

至少 我們得懂金茂大廈是怎麼蓋的|建築詩 04

為了建這幢樓 美帝研究了中國 2000 多座寶塔|建築詩 03

丑哭了紐約:站立的「歐洲庭院式街區」|建築詩 02

這個樓就像掛在紐約的蒙娜麗莎︱建築詩 01

?

「德科地產頻道」中國現象級樓盤案例課

這就包括我們所知道和該知道的一切

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

Thou shalt remain

▎適合人群:房地產從業者,以及一切願意打開腦洞的人

▎課程內容:課程案例分布於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成都、杭州、廈門、天津、寧波、大阪等城市,涉及萬科、綠城、龍湖、遠洋、中糧、祥生等開發商,用劉德科的獨特視角,詳解每一個頭部項目帶給我們的啟發性。

▎課程綱要:

第 1 課 TOD 地鐵上蓋案例:地鐵 4.0 時代的取捨

第 2 課大盤與小鎮案例:海面下的冰山

第 3 課中式別墅案例:粗糙時代的精緻突圍

第 4 課新古典公寓案例:建築大師的溢價路徑

第 5 課樣板區案例:重構客戶敏感點

第 6 課極小戶型案例:租金至上

第 7 課長租公寓案例:這一個風口

第 8 課菜市場案例:下一個風口

第 9 課體驗式購物中心案例:知識販賣時代的巨大利潤

第 10 課存量商辦改造案例:機遇遍地


推薦閱讀:

傾聽耶魯的雋語——耶魯建築女神翁佳品讀朗西埃思想之魅
日本這幾十個島竟把上百位頂級藝術大師的建築、裝置藝術給搬了過來!
中國裝配式建築系統的總結和反思
輕鋼別墅的安裝
建築模板怎麼才能使用更長久,快來看看吧

TAG:建築 | 香港 | 崩盤 |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