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招分清「濕熱」還是「濕寒」,祛濕食物吃的准,濕氣一排再排

家庭飲食貼士3小時前 · 江西省上高縣人民醫院臨床醫師都說「十人九濕」,而這「九濕」中還不一定是相同類型的濕,中醫里說「濕」會與人體中的「熱」跟「寒」結合,形成濕熱或者濕寒,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有濕氣,卻不了解自己是濕熱還是濕寒,以至於亂吃祛濕食物,越去越濕,其實認準濕的性質,吃對食物,祛濕更容易!教你分清【濕熱】典型表現:口苦口乾、大便黏膩、精神差睡不醒、舌苔膩而重、小便黃、有口臭。濕熱還分為3個特點:1.濕重於熱表現:有一點口乾,口苦不嚴重,舌苔膩而不黃。2.濕熱並重表現:口乾、口苦嚴重些,舌苔黃厚膩。3.熱重於濕表現:特別口乾,舌質紅,苔黃而干,大便乾結。身有濕熱的人平時多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品,如炸薯條、炸雞、燒鵝、燒乳豬等,這類高溫烤制的肉類比較油膩,難消化而易釀生濕熱,加重脾胃的負擔。另外,辛辣食物、熱帶水果等本身偏熱性的食物,吃太多也會助長濕熱。教你分清【濕寒】典型表現:愛拉肚子、胃口差、容易浮腫、怕冷、白帶清稀、小便清長等等,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涼食,如喝冰飲、吃雪糕、冰啤酒等。過食冰涼食物,易損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另外有一類人可能兩廣地區多見,因氣候比較熱,當地人特別愛喝涼茶的人,而且是清熱解毒類型的多,性味比較寒涼,頻繁飲用損傷脾胃,喝多了身體濕寒就囤積了。濕寒患者的特點是脾胃虛寒,夏天耐熱、冬天很怕冷,手冰腳冰,雖然在夏天癥狀不明顯但是最容易積累寒,因為吃冷食多。認清濕熱、濕寒後,就要對症選葯了,濕熱的多用能清熱降火的祛濕食物,而濕寒的就用能滋補驅寒的祛濕食物,注意的是濕熱在冬天也會存在,而濕寒也在夏天存在,認清體質,調理一年四季都需要,貴在堅持。除【濕熱】食方:芡米祛濕茶材料: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做法:準備以上食材各2g,搗碎裝進茶袋,加750ml水煎煮,煮沸後再文火煮10分鐘就行,飲茶即可,每日2-3次。或者用成品茶袋來泡,一樣好的。在這食方中,薏米仁、赤小豆、芡實能利水消腫、健脾去濕、利尿,芡實還嫩個治脾虛水腫、祛濕止帶、固腎止瀉。而馬齒莧、淡竹葉等食材富含植物多糖沒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同時還可以促進人新陳代謝,能很好排濕、降火、祛熱,對濕熱人群來說針對性很強。除【濕寒】食方:桂圓老茯苓粉材料:桂圓、紅豆、薏米、山藥、茯苓、糙米、枸杞做法:有條件的先降食材都烘焙熟,再用細胞破壁機打成細粉,用開水泡食就行,若是正常打粉就得老老實實用鍋加水煮食,嫌麻煩可以吃袋裝的,一樣是能祛濕驅寒的。這個偏方中紅豆、薏米、茯苓是滲濕之葯,具有健脾祛濕的效果,可以促進人排濕,而桂圓、山藥、枸杞則是滋補、益脾開胃、驅寒的作用,這些食材很常見,是日常滋補的食物,還有糙米,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濕毒,還有飽腹感,很適合濕寒人群祛濕驅寒。
推薦閱讀:

五指毛桃湯,怪不得粵菜一定有
夏季做艾灸等於用雙重陽氣祛濕寒!
大暑到,再不祛濕就晚了!這幾個祛濕大穴一定要掌握!
冬天天氣寒冷,體內寒濕重虛火旺怎麼辦
這個位置用手一推,就能祛濕(實用)

TAG:食物 | 濕熱 | 濕氣 | 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