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橋飛架三地 打開想像空間

  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的風帆造型橋塔(9月27日攝)。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由22.9公里的主體橋樑和6.7公里的隧道與人工島構成。

  ▲9月27日,港珠澳大橋橋樑工程的最後一條伸縮縫在青州航道橋左幅的54號橋墩安裝完畢,標誌著主體工程全線貫通。中新

  ▲這是港珠澳大橋的西人工島(9月26日攝)。目前海底隧道已完成28節沉管安裝,還剩最後5節,明年上半年有望完成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的主體工程。

  這是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全線貫通儀式現場(9月27日攝)。

  ▲這是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的「中國結」造型橋塔(9月26日攝)。

  6月2日,港珠澳大橋最後一座「海豚」造型鋼塔在進行吊裝施工。一座海豚橋塔重約2800噸,安裝時調用兩艘自主生產的大型浮吊船協同作業,讓巨大鋼塔在海面上翻了個身,精確定位在承台上。  27日,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貫通。 一橋飛架粵港澳三地。歷經30多年的發展,大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升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呼之欲出。  1  主體橋樑貫通創下諸多「世界之最」  據新華社廣州9月27日電(記者 王攀 周強)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工程27日貫通,如同一條巨龍,跨越在伶仃洋上。  記者從珠海岸出發,驅車駛過風帆造型、海豚造型和「中國結」造型的美麗橋塔,最終駛抵仍在施工進程之中的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分別由22.9公里的主體橋樑和6.7公里的隧道與人工島構成。  大橋使用世界最長的鋼結構橋樑,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於建60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重達8萬噸的混凝土預製構件工廠法施工在世界是第一次……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很多,作為全球最重要貿易通道上的超大型橋樑,她是中國橋樑工程界創新和攻堅能力的集中體現。」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說。  參與杭州灣、膠州灣大橋等跨海橋樑建設的中鐵大橋局專家譚國順,用「集大成者」來形容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  以海上橋樑耐久性問題為例,港珠澳大橋打破了國內通常的「百年慣例」,制定了120年的設計標準。在建設過程中,源自於西方海洋地質標準的技術、工藝無法滿足施工需要,科研人員創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中國特色的海洋防腐抗震技術措施,最終達成「120年」標準。  和其他跨海大橋不同的是,港珠澳大橋是像「搭積木」一樣拼裝出來的。先在中山、東莞等地工廠做好橋墩、橋面、鋼箱梁、鋼管樁等,再等到伶仃洋風平浪靜時,一塊塊、一層層、一段段的組裝起來。  「安裝的海豚橋塔,一座就重約2800噸,我們調用兩艘自主生產的大型浮吊船協同作業,讓巨大鋼塔在海面上翻了個身,精確定位在承台上,這一項就創造了世界紀錄。」廣東長大公司港珠澳大橋CB04標項目書記羅錦鴻說。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副書記韋東慶說,目前海底隧道已完成28節沉管安裝,還剩最後5節,預計全線建成後香港至珠海陸路通行時間將由3小時變為半小時。  一橋飛架三地 打開想像空間  2  據新華社珠海9月27日電(記者 蔡國兆 周強 趙瑞希)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27日貫通。這條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此前的2013年,廣東提出舉全省之力突破交通瓶頸,推動全區域協調發展。至2015年底,廣東所有縣(市)全部通達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7018公里,居全國第一。  與此同時,廣東的海港、空港、城際軌道建設也在不斷提速。廣州加速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深圳發力打造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在以珠三角為核心的廣東大地上,各種運輸方式的全面融合正在不斷提升「廣東效率」。  「內通外連、協調均衡的立體交通網路在廣東基本形成。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更是在廣東的全國性綜合樞紐建設方面加上了一個重重的砝碼。」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劉曉華說。  打開粵港澳大灣區自身發展想像空間  改革開放30多年,粵港澳三地形成緊密的互動聯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已成國家戰略。一橋飛架三地,打開了粵港澳大灣區自身發展的想像空間。  港珠澳大橋建成將形成連接深港、廣佛和珠澳三大經濟圈的閉合快速路網,大幅提高香港至珠江西岸的運輸能力。  港珠澳大橋建成,尤其利好珠江西岸城市。由於交通布局等原因,以深圳、東莞為代表的珠江東岸與以珠海、中山等珠江西岸的發展呈「東強西弱」格局。有關專家稱,珠三角城市與香港的陸運距離每減少1%,製造業、服務業中外資投入金額分別增加0.2%和0.7%。大橋通車後,珠海等地將成為港澳服務業轉移的重要延伸地。  「大珠三角再出發。」中山大學教授鄭天祥認為,隨著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珠江西岸城市群與港澳地區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入,這意味著珠三角區域一體化迎來全新發展階段。  打開跨境區域經濟格局演化想像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土地和不到5%的人,創造了全國約13%的經濟總量,已成全球第十三大經濟體。」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教授李貴才說。  一橋飛架三地,也打開了跨境區域經濟格局演化的想像空間。  「灣區經濟依灣而興。粵港澳港群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大的區域性港群。」劉曉華說,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區域內高密度的港、機場、城際軌道、高速公路等貫通連接成為暢順對接的立體化交通體系,極大促進了沿線經濟要素的流動,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  目前,廣東與陸路相鄰省份均有3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也已和東南亞一些地區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分工。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和廣東鄰近省份的交通建設大提速,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能量和輻射力將極大增強。  「內強腹地,外接東盟,重塑周邊經濟。」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崛起,不僅推動廣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產業梯度轉移加快,而且其產業要素將加速通達北部灣和南寧等地,形成面向東盟的海、陸國際大通道,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樞紐。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通關便利化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前景無疑可比肩紐約、舊金山、東京等世界頂級灣區。」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思康說。  我國長大橋樑佔全球半壁江山  相關鏈接  據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劉詩平 王攀 周強)隨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建設快速發展,新世紀以來我國橋樑建設不斷向大跨、重載、新材方向發展,高鐵橋樑、大跨公路橋樑、跨海大橋不斷刷新著世界紀錄。  鋼拱橋方面2003年通車的上海盧浦大橋主跨550米,成為當時世界最大跨度鋼拱橋;2009年,主跨552米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通車,創下新的鋼拱橋跨徑世界紀錄。  懸索橋方面2005年建成通車的潤揚長江大橋跨徑1490米,2007年貫通的西堠門大橋主跨達1650米,是世界跨度第二大懸索橋。  斜拉橋方面蘇通長江大橋跨徑達1088米,是世界跨度第二大斜拉橋……  海上大橋方面2005年,全長32公里的東海大橋建成通車;2008年,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2011年,全長36.48公里的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是目前已建成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橋樑的主跨長度,是衡量橋樑技術水平和建設能力的重要標誌。目前,世界最大(長)跨徑懸索橋、斜拉橋、鋼拱橋、跨海大橋的前十座,中國均佔據半壁江山乃至一半以上。  交通運輸部統計顯示,2015年末,全國公路橋樑77.92萬座,比上年末增加2.20萬座。截至目前,我國公路橋樑總數接近80萬座。  「中國跨度」見證著中國跨越。不過,專家也提醒,須警惕橋樑建設中存在的「貪大求最病」——過度追求大跨度方案,而忽視橋樑工程質量和安全隱患。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新華社發
推薦閱讀:

黃棗娃的QQ空間
榨乾最後一平米 教你小空間的極致利用
轉角櫃——解放尷尬空間!
懷念梧桐 - 樂得樂了的個人空間 - 水母網博客 - Powered by X-Space

TAG:想像 | 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