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國家就「中美選邊」左右為難
【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6日文章】題:中國讓亞太地區出現人格分裂(作者 威廉·鍾)
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遭擱置的癥結不僅僅在於情報共享協議本身,而是與中國依據自己與亞洲各國廣泛的商業和貿易關係,重塑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方式有關。
中國向來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聯盟。近來,它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聯盟並以此來對其實施合圍的疑慮因美國重返亞洲的「再平衡」戰略而加重。一名澳大利亞學者最近在研討會上說:「北京認為美國的再平衡戰略和發展聯盟的做法是為了撮合首爾和東京之間的關係,這有點像一個新形成的小北約。」
中國並沒有呼籲澳大利亞和韓國退出與美國的聯盟,也沒有讓這些國家同意與中國建立聯盟,而後一種情況是不可能的。北京採取的做法是,設法向這些國家施加影響,讓它們逐漸抵制可能會鞏固所謂的中心輻射型聯盟體系的舉措。
韓國在《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上就出現了這種情況。韓國與日本的歷史恩怨只是一個方面。不過,韓國放棄該協定的原因之一顯然是害怕引起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不滿。
鑒於中國與韓國之間的親密關係,一些韓國人呼籲首爾與北京簽署類似於《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協議:對於美國來說,這樣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的另一個長期盟友澳大利亞身上。
中國規模龐大的經濟正在從澳大利亞吸取大量大宗商品和煤炭。
中國外交宮2005年在堪培拉的一次會談上曾討論如何放鬆澳大利亞與美國之間的軍事關係,並將堪培拉變成「第二個法國,敢於向美國說『不』」。
中國也對東盟揮舞同樣的魔杖。雖然東盟並非美國的盟友,但它希望美國能夠繼續在亞太地區保持軍事存在。
新美國基金會和新加坡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帕拉格·康納說,世界各地的國家現在更多地進入「多方聯盟」的模式。
他上周在新加坡國際問題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說:「澳大利亞和韓國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濟關係,不過它們也與美國保持著穩固的由來已久的關係。這造成了一種幾乎遍及全球的人格分裂……各國都想做到八面玲瓏。」
的確,中國的外交手段——以及美國的傳統盟友隨之出現的人格分裂——可能會導致該地區的力量平衡發生徹底的轉變,並可能危及地區穩定。儘管如此,卻不能責怪中國想讓這場博弈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甚至可以想像,如果在北京主事的是美國新保守主義者,中國奉行的可能是同樣的政策。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華盛頓也許會為自己重返亞洲的戰略叫好,但在贏得朋友並向人民施加影響方面,美國可以從中國身上學剄一些東西。
推薦閱讀:
※解釋男人為什麼都偏愛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
※十萬左右買什麼車好?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比其他的貴五毛左右。
※四大生肖人品好、講誠信,左右逢源福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