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 白話譯(71)
複次,觀精進之益,今世、後世,佛道、涅槃之利,皆由精進。(又,觀察精進的利益,今世、後世,佛道、涅槃的利益,都由精進而得。)
複次,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又,菩薩知一切法,都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眾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複次,菩薩一人獨無等侶,以精進福德力故,能破魔軍及結使賊,得成佛道。既得佛道,於一切諸法,一相無相,其實皆空;而為眾生說諸法種種名字、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生老病死苦。
(又,菩薩一人獨無等侶,因精進福德力,能破魔軍及結使賊,得成佛道。既得佛道,於一切法,一相無相,其實都空;而為眾生說眾法種種名字、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生老病死苦。)
將滅度時,以法身與彌勒菩薩、摩訶迦葉、阿難等;然後入金剛三昧,自碎身骨,令如芥子,以度眾生而不舍精進力。
(將滅度時,把法身給彌勒菩薩、摩訶迦葉、阿難等;然後入金剛三昧,自碎身骨,使如芥子,以度眾生而不舍精進力。)
複次,如阿難為諸比丘,說七覺意,至精進覺意。
(又,如阿難為眾比丘,說七覺意,到精進覺意。)
佛問阿難:「汝說精進覺意耶?」
(佛問阿難:「你說精進覺意嗎?」)
阿難言:「說精進覺意。」如是三問、三答。
(阿難說:「說精進覺意。」這樣三問、三答。)
佛即從座起,告阿難:「人能愛樂修行精進,無事不得;得至佛道,終不虛也。」如是種種因緣,觀精進利而得增益。如是精進,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
(佛即從座起,告訴阿難:「人能愛樂修行精進,無事不得;得到佛道,終不虛啊。」這樣種種因緣,觀察精進利而得增益。這樣精進,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
譬如人慾遠行,初欲去時,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自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
(譬如人想遠行,初想去時,這稱為欲;發行不住,這是精進;能自勸勵,不使行事稽留,這是不放逸。所以,知道欲生精進,精進生所以不放逸,不放逸而能生眾法,乃至得成佛道。)
複次,菩薩欲脫生老病死,欲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如人擎油缽行大眾中,現前一心不放逸故,大得名利。
(又,菩薩想脫生老病死,想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如人舉油缽在大眾中行,因現前一心不放逸,大得名利。)
又如偏閣險道,若懸繩,若乘山崖;此諸惡道,以一心不放逸故,身得安隱,今世大得名利。求道精進,亦復如是;若一心不放逸,所願皆得。
(又如偏閣險道,如果懸繩,或登山崖;此眾惡道,因一心不放逸,身得安穩,今世大得名利。求道精進,也是一樣;如果一心不放逸,所願都能得到。)
複次,譬如水流,能決大石;不放逸心,亦復如是,專修方便,常行不廢,能破煩惱諸結使山。
(又,譬如水流,能沖開大石;不放逸心,也是這樣,專修方便,常行不廢,能破煩惱眾結使山。)
複次,菩薩有三種思惟:「若我不作,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若我作者,終不失。」如是思惟,當必精進,為佛道故,勤修專精而不放逸。
(又,菩薩有三種思惟:「如果我不作,不得果報。如果我不自己作,不從他來。如果我作的話,終不失。」這樣思惟,必當精進,為了佛道,勤修專精而不放逸。)
如一小阿蘭若,獨在林中坐禪而生懈怠。林中有神是佛弟子,入一死屍骨中,歌舞而來,說此偈言:
(如一小阿蘭若,獨在林中坐禪而生懈怠。林中有神是佛弟子,入一死屍骨中,歌舞而來,說此偈:)
林中小比丘,何以生懈廢?
晝來若不畏,夜復如是來。
是比丘驚怖起坐,內自思惟,中夜復睡。是神復現十頭,口中出火,牙爪如劍,眼赤如焰。顧語將從,捉此懈怠比丘:「此處不應懈怠,何以故爾!」時比丘大怖,即起思惟,專精念法,得阿羅漢道。是名自強精進不放逸力,能得道果。
(此比丘驚怖起坐,內自思惟,中夜又睡。此神又現十頭,口中出火,牙爪如劍,眼赤如焰。回頭告訴隨從,捉此懈怠比丘:「此處不應懈怠,為什麼還是老樣!」這時比丘非常害怕,即起思惟,專精念法,得阿羅漢道。這叫自強精進不放逸力,能得道果。)
複次,是精進不自惜身而惜果報;於身四儀,坐、卧、行、立,常勤精進,寧自失身,不廢道業。譬如失火,以瓶水救之,唯存滅火而不惜瓶。如仙人師教弟子說偈言:
(又,此精進不自惜身而惜果報;於身四儀,坐、卧、行、立,常勤精進,寧自失身,不廢道業。譬如失火,以瓶水救火,唯存滅火的念頭而不惜瓶。如仙人師教弟子說偈言:)
決定心悅豫,如獲大果報,
如願事得時,乃知此最妙!
如是種種因緣,觀精進之利,能令精進增益。
(象這樣種種因緣,觀精進的利益,能使精進增益。)
複次,菩薩修諸苦行,若有人來求索頭目髓腦,盡能與之。而自念言:「我有忍辱、精進、智慧方便之力,受之尚苦,何況愚騃三塗眾生!我當為此眾生故,勤修精進,早成佛道而度脫之。」
(又,菩薩修眾苦行,如果有人來求索頭目髓腦,都能給他。而自己心裡想:「我有忍辱、精進、智慧方便的勢力,受這些尚苦,何況愚痴的三塗眾生!我當為此眾生而勤修精進,早成佛道而度脫他們。」)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之餘
問曰:云何名精進相?
(問:啥樣叫精進相?)
答曰: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究竟,如是等名精進相。
(答: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必竟到底,象這一類叫精進相。)
複次,如佛所說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釋迦文尼佛,先世曾作賈客主,將諸賈人入險難處。是中有羅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動,不聽汝去!」
(又,如佛所說精進相是身心不息。譬如釋迦文尼佛,有一世曾作商主,率領眾商人進入險難的地方。此中有羅剎鬼,用手擋住他說:「你站那兒不要動,不允許你去!」)
賈客主即以右拳擊之,拳即著鬼,挽不可離;複次左拳擊之,亦不可離;以右足蹴之,足復黏著;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頭沖之,頭即復著。
(商主即用右拳擊它,拳即粘到鬼身上,拽不開;又用左拳擊它,也被粘上;用右足踢它,足又黏著;再用左足踢它,也被粘上;用頭沖它,頭即粘上。)
鬼問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
(鬼問:「你現在成這個樣子,還準備咋辦?心休息沒有?」)
答言:「雖復五事被系,我心終不為汝伏也。當以精進力與汝相擊,要不懈退!」
(答說:「雖然五處被粘,我心終不被你伏啊。當用精進力與你相擊,要不懈退!」)
鬼時歡喜,心念此人膽力極大,即語人言:「汝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
(鬼這時歡喜,心想此人膽力極大,即對人說:「你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你去罷!」)
行者如是,於善法中,初夜、中夜、後夜,誦經、坐禪,求諸法實相,不為諸結使所覆,身心不懈,是名精進相。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毗曇法廣說。
(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在善法中,初夜、中夜、後夜,誦經、坐禪,求眾法實相,不被眾結使所覆,身心不懈,這叫精進相。此精進,是心數法,勤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毗曇法廣說。)
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進相。於五根中,名精進根;根增長,名精進力;心能開悟,名精進覺;能到佛道涅槃城,是名正精進。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四正勤,是精進門;四如意足中,欲精進是精進;六波羅蜜中,名精進波羅蜜。
(在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這叫精進相。在五根中,叫精進根;根增長,叫精進力;心能開悟,叫精進覺;能到佛道涅槃城,這叫正精進。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四正勤,是精進門;四如意足中,想精進是精進;六波羅蜜中,叫精進波羅蜜。)
問曰:汝先贊精進,今說精進相,是名何精進?
(問:你先贊精進,現在說精進相,這叫什麼精進?)
答曰:是一切善法中精進相。
(答:是一切善法中精進相。)問曰:今說摩訶般若波羅蜜論議中,應說精進波羅蜜,何以說一切善法中精進?
(問:現在說摩訶般若波羅蜜論議中,應說精進波羅蜜,為什麼說一切善法中精進?)
答曰:初發心菩薩,於一切善法中精進,漸漸次第得精進波羅蜜。
(答:初發心菩薩,在一切善法中精進,漸漸次第得精進波羅蜜。)
問曰:一切善法中精進多,今說精進波羅蜜,已入一切善法精進中。
(問:一切善法中精進多,現在說精進波羅蜜,已入一切善法精進中。)
答曰: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
(答:為佛道精進,稱為波羅蜜;其它各種善法中精進,只叫精進,不叫波羅蜜。)
問曰:一切善法中勤,何以不名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
(問:一切善法中勤,為什麼不叫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
答曰:波羅蜜,名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精進,是故不名為波羅蜜。
(答:波羅蜜,意思是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精進,所以不稱為波羅蜜。)
複次,是人無大慈大悲,棄捨眾生,不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無礙解脫、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持戒禪定智慧等諸善法。以是故,是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又,此人無大慈大悲,棄捨眾生,不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無礙解脫、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持戒禪定智慧等眾善法。所以,此人精進不叫波羅蜜。)
複次,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如好施菩薩求如意珠,抒大海水,正使筋骨枯盡,終不懈廢;得如意珠,以給眾生,濟其身苦。菩薩如是難為能為,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又,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像這樣修行的人,稱為精進波羅蜜。如好施菩薩求如意珠,抒大海水,正使筋骨枯盡,終不懈廢;得如意珠,以給眾生,救濟他們的身苦。菩薩這樣難為能為,這是菩薩精進波羅蜜。)
複次,菩薩以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是時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譬如眾葯和合,能治重病;菩薩精進亦如是。但行精進,不能行五波羅蜜,是不名菩薩精進波羅蜜。
(又,菩薩用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這時稱為菩薩精進波羅蜜。譬如眾葯和合,能治重病;菩薩精進也是這樣。只行精進,不能行五波羅蜜,這不叫菩薩精進波羅蜜。)
複次,菩薩精進,不為財利、富貴、力勢,亦不為身,不為生天、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亦不自為以求涅槃,但為佛道,利益眾生。如是相,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又,菩薩精進,不為財利、富貴、力勢,也不為身,不為生天、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也不為自己以求涅槃,只為佛道,利益眾生。這樣的相,稱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複次,菩薩精進,修行一切善法,大悲為首。如慈父母,唯有一子而得重病,一心求葯,救療其疾;菩薩精進,以慈為首,亦復如是,救療一切,心無暫舍。
(又,菩薩精進,修行一切善法,大悲為首。如慈父母,唯有一子而得重病,一心求葯,救療他的疾病;菩薩精進,以慈為首,也是這樣,救療一切,心無暫舍。)
複次,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是名菩薩精進波羅蜜。
(又,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這叫菩薩精進波羅蜜。)
問曰:諸法實相無為無作,精進有為有作相,云何以實相為首?
(問:眾法實相無為無作,精進有為有作相,怎麼用實相為首?)
答曰:雖知諸法實相無為無作;以本願大悲欲度眾生故,於無作中,以精進力度脫一切。
(答:雖然知道眾法實相無為無作;因本願大悲欲度眾生,在無作中,用精進力度脫一切。)
複次,若諸法實相,無為無作如涅槃相,無一無二;汝云何言實相與精進相異耶?汝即不解諸法相。
(又,如果眾法實相,無為無作如涅槃相,無一無二;你如何說實相與精進相異啊?你即不解眾法相。)
複次,菩薩得神通力,以天眼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亦復如是,從清凈處墮,還受淫慾在不凈中。
(又,菩薩得神通力,用天眼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無色界天,心著樂定沒有知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眾天,也是這樣,從清凈處墮落,還受淫慾在不凈中。)
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受諸苦痛。見人道中,以十善福貿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
(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受眾痛苦。見人道中眾生,用十善福換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
見諸畜生,受諸苦惱,鞭杖驅馳,負重涉遠,項領穿壞,熱鐵燒烙;此人宿行因緣,以系縛眾生,鞭杖苦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受象、馬、牛、羊、獐鹿畜獸之形。
(見各種畜生,受各種苦惱,鞭杖驅馳,負重涉遠,項領穿壞,熱鐵燒烙;此人宿行因緣,因系縛眾生,用鞭杖苦惱眾生,這樣種種因緣而受象、馬、牛、羊、獐鹿畜獸之形。)
淫慾情重,無明偏多,受鵝、鴨、孔雀、鴛鴦、鳩、鴿、雞鶩、鸚鵡百舌之屬,受此眾鳥種類百千,淫行罪故,身生毛羽,隔諸細滑,觜距粗硬,不別觸味。
(淫慾情重,無明偏多,受鵝、鴨、孔雀、鴛鴦、鳩、鴿、雞鶩、鸚鵡百舌之屬,受此眾鳥種類百千,因淫行罪,身生毛羽,隔眾細滑,嘴抓粗硬,不別觸味。)
瞋恚偏多,受毒蛇、蝮蠍、蚑蜂、百足含毒之蟲。
(瞋恚偏多,受生為毒蛇、蝮蠍、蚑蜂、百足含毒之蟲。)
愚痴多故,受蚓蛾、蜣螂、蟻螻、鵂鶹、角鵄之屬,諸騃蟲鳥。
(因愚痴多,受生為蚓蛾、蜣螂、蟻螻、鵂鶹、角鵄之屬,眾愚痴蟲鳥。)
憍慢瞋多故,受師子、虎、豹諸猛獸身。
(因憍慢瞋多,受生為師子、虎、豹眾猛獸身。)
邪慢緣故;受生驢、豬、駱駝之中。
(邪慢因緣,受生為驢、豬、駱駝之中。)
慳貪、嫉妒、輕躁、短促故,受獼猴、[犭+哥]玃、熊羆之形。
(慳貪、嫉妒、輕躁、短促,受獼猴、[犭+哥]玃、熊羆之形。)
邪貪、憎嫉業因緣故,受貓狸、土虎諸獸之身。
(因為邪貪、憎嫉業因緣,受生為貓狸、土虎眾獸之身。)
無愧無慚、饕餮因緣故,受烏鵲、鵄鷲諸鳥之形。
(因為無愧無慚、貪婪的因緣,受生為烏鵲、鴟鷲眾鳥之形。)
輕慢善人故,受雞、狗、野乾等身。
(因為輕慢善人,受生為雞、狗、野乾等身。)
大作布施,瞋恚曲心,以此因緣故,受諸龍身。
(大作布施,瞋恚曲心,因此因緣,受生為眾龍身。)
大修布施,心高陵虐,苦惱眾生,受金翅鳥形。
(因為大修布施,心高陵虐,使眾生苦惱,受生為金翅鳥形。)
如是等種種結使業因緣故,受諸畜生禽獸之苦。
(因這樣等種種結使業因緣,受各種畜生禽獸之苦。)
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轉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天上死,生餓鬼中;餓鬼中死,還生天上;天上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天上;天上死,還生天上;地獄、餓鬼、畜生亦如是。
(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轉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天上死,生餓鬼中;餓鬼中死,還生天上;天上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天上;天上死,還生天上;地獄、餓鬼、畜生也是這樣。)
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無色界中生;無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欲界中生;色界、無色界亦如是。活地獄中死,黑繩地獄中生;黑繩地獄中死,活地獄中生;活地獄中死,還生活地獄中;合會地獄乃至阿鼻地獄,亦如是。
(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無色界中生;無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欲界中生;色界、無色界也是這樣。活地獄中死,黑繩地獄中生;黑繩地獄中死,活地獄中生;活地獄中死,還生活地獄中;合會地獄乃至阿鼻地獄,也是一樣。)
炭坑地獄中死,沸屎地獄中生;沸屎地獄中死,炭坑地獄中生;炭坑地獄中死,還生炭坑地獄中;燒林地獄乃至摩訶波頭摩地獄,亦如是展轉生其中。
(炭坑地獄中死,沸屎地獄中生;沸屎地獄中死,炭坑地獄中生;炭坑地獄中死,還生炭坑地獄中;燒林地獄乃至摩訶波頭摩地獄,也是這樣展轉生其中。)
卵生中死,胎生中生;胎生中死,卵生中生;卵生中死,還生卵生中;胎生、濕生、化生,亦如是。卵生中死,胎生中生;
(胎生中死,卵生中生;卵生中死,還生卵生中;胎生、濕生、化生,也是一樣。)
閻浮提中死,弗婆提中生;弗婆提中死,閻浮提中生;閻浮提中死,還生閻浮提中;瞿陀尼、郁怛羅越,亦如是。
(閻浮提中死,弗婆提中生;弗婆提中死,閻浮提中生;閻浮提中死,還生閻浮提中;瞿陀尼、郁怛羅越,也是這樣。)
四天處死,忉利天中生;忉利天中死,四天處生;四天處死,還生四天處;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四天處死,忉利天中生;忉利天中死,四天處生;四天處死,還生四天處;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也是這樣。)
梵眾天中死,梵輔天中生;梵輔天中死,梵眾天中生;梵眾天中死,還生梵眾天中;梵輔天、少光、無量光、光音,少凈、無量凈、遍凈,阿那跋羅伽、得生、大果;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梵眾天中死,梵輔天中生;梵輔天中死,梵眾天中生;梵眾天中死,還生梵眾天中;梵輔天、少光、無量光、光音,少凈、無量凈、遍凈,阿那跋羅伽、得生、大果;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也是一樣。)
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阿鼻地獄中生,如是展轉生五道中。
(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阿鼻地獄中生,象這樣展轉生五道中。)推薦閱讀:
※《四十二章經》白話(下)
※白話《六祖壇經》第七 機緣品 | 佛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二)
※《壽康寶鑒》白話文連載(四十八)——保身廣嗣要義 王蓮航
※唐朝稱骨算命男女有別白話譯文終級版:下篇(4.6——7.2)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