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發音簡介(學梵音唱誦必讀-僅供參考)--PKM of Beautiful_Thing
***************************************************
鑒於現代佛樂唱誦,多有<梵音>,即用梵語或巴利語來唱誦佛教經咒,但許多歌手並非學習過梵語發音,於是許多梵音唱誦的發音有誤,或是按照英語式的發音習慣來念梵語或巴利語,故發此帖,以英語音標對梵語發音進行近似注音,希望大家通過本帖的介紹,掌握梵語發音的習慣.
注: 1. 梵語是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梵文--Sanskrit,意思是「完美的」。由於梵文是一個高度的系統化語言,井然有序是它的特質; 2. 在古印度,梵語被稱做」雅語」(即官方用語),而巴利語被稱做」俗語」(民間用語), 巴利語的發音與梵語基本相同,北傳佛教(大乘,密乘)的許多經典都是用梵文記載的,而南傳佛教(上座部)的經典都是用巴利文記載的; 3. 梵文的書寫字體有很多種(如悉曇體,蘭札體,天城體......),本梵文字母表採用國際通用的梵文羅馬拼音轉寫方式,不論任何一種梵文字體都可以用這種羅馬拼音轉寫,這樣比較易於閱讀,梵文(羅馬拼音轉寫)字母有些與英文字母相同,但其發音與相同的英文字母的發音不同,不可盲目按照英語的發音方式直接念梵文字母,如梵文(羅馬拼音轉寫)字母」k」 與英文字母」k」相同,但是梵文字母」k」近似英語音標/g/的音,而不是英語音標/ k /的音,如此等等; 4. 梵語的發音與英語的發音不同, 英語中同一個英文字母在不同的單詞中發音是不同的,而梵文字母本身就是音標,只要學會了每個梵文字母的發音,就能拼讀出各種梵文單詞和梵文語句的發音,如英語中 「t」與「r」 組合可以發英語音標/tr/的音,而梵語中「t」與「r」組合,只是「t」 與「r」連音而讀 ,並不會因為字母組合而變音; 5. 用英語音標對梵文字母發音進行注音,只是用近似梵文字母發音的英語音標對其注音,並不能百分之百的完全展現梵語的發音,許多梵文字母的發音在英語中找不到近似的音標,所以另須要附帶說明; 6. 梵文的聲母中, 英語音標字母下面有」.」 符號標註的都是捲舌音,發音時舌尖上卷接觸上齶,如其中的/s/捲舌音有些類似,漢語拼音」sh」(ㄕ)的發音; 7. 梵文的聲母中,有10對是清濁輔音互相對應, 字母前有"`"符號標註的都是濁輔音,發音與其前面的相應的清輔音相似, 清輔音發音時聲帶不振動,所以發音比較清脆,而濁輔音發音時聲帶振動,所以發音比較沉悶。在英語音標中只找到一組相似的注音:
通過這組清濁輔音的發音,大家可以近似的領會一下二者之間的差別,再者按照藏語發音的習慣, 清輔音發音時發第一聲調(陰平),而濁輔音發音時發第二聲調(陽平),初學者也可以通過這個聲調的方法近似的領會一下二者之間的差別.
轉自:http://www.evdd.com/bbs/wdbread.php?forumid=19&filename=f_324&page=1
***************************************************
「梵文 母音」
「梵文 子音」
***************************************************
來自斯里蘭卡的德瓦南達(Devananda)長老「梵文 母音、子音」示範誦念 來源網站:http://www.buddhanet.idv.tw/bbs2/board4/see.asp?oneid=3910&passed=&upd=1&sql1=
***************************************************
末學在帖子里講的很清楚了,羅馬拼音是對梵文字體的轉寫,現在人把羅馬拼音按照英語的發音習慣來念,這樣才產生了發音有誤的結果. 梵語的發音並非很多變化,直接按照具體的發音來拼讀就是了,遠比英語發音要簡單,畢竟只要學習了梵語的基本字母發音就可以直接拼讀梵文了,何來"這麼多變化".
***************************************************
既然羅馬拼音來轉寫梵文,當然是方便而已.就如我們漢語拼音,只是幫助大家學習漢語罷了,再說,您看看,梵文羅馬拼音轉寫中有很多英語中是沒有的字母,如a-(a上面有"-"符號)t.(t下面有".")s/(s上面有"/"符號)如此等等,您按什麼原則來發音呢? 英語?拉丁語? 我們念的是梵語,當然是要按梵語的發音習慣來,而不是按其他語種,羅馬拼音只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梵文轉寫的方式.雖然是羅馬拼音,但是您卻不能因此而按英語的發音習慣來念此梵文羅馬拼音轉寫.您可以聽聽德瓦難提長老的梵文字母念誦,末學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
***************************************************
古梵語語音研究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想學習梵語的發音,就要先從每個梵文字母的發音學起。
梵語的發音與英語的發音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如果想學英語的發音,即使先學會了每個英文字母的發音之後,仍然不能掌握英語的發音,這是因為同一個英文字母在不同的單詞中發音也是不同的,字母的發音不能代表單詞的發音,所以還需要繼續學習英語的音標,然後才能掌握英語的發音; 但梵語則完全不同,梵文字母本身就是音標,也就是說只要學會了每個梵文字母的發音,就能拼讀出各種梵文單詞和梵文語句的發音。
母音部分 | 子音部分 |
第 1 課:a 的發音 | 1、喉音-Guttural |
第 2 課:i 的發音 | 2、齶音(口蓋音)-Palatal |
第 3 課: r. 的發音 | 3、反舌音(捲舌音)-Cerebral |
第 4 課:l. 的發音 | 4、齒音-Dental |
第 5 課: u 的發音 | 5、唇音-Labial |
第 6 課: 雙母音 | 6、半阻音 |
第 7 課: 復合母音 | 7、磨擦音 |
梵文字母發音示意圖(出自美國梵語協會)
學習梵語發音的簡易方法──近似發音法在梵文字母中,有兩個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字的發音相同的字母,ka和ga ,他們一個是清輔音,一個是濁輔音,在梵文的50個基本字母中,有20個是清濁輔音互相對應的,對於我們大多數(除藏族人以外)的華人來說,初學的時候很難分清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這是因為在華語(漢語)系統的發音中根本沒有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而在藏語以及印歐語系的雅利安語族(梵語和巴利語同屬雅利安語族)和斯拉夫語族中,清濁輔音的互相對應的情況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假如我們學習藏語,首先要學習30個父音,然後再學4個母音,最後再學50個藏文化的梵字(佛教密咒專用文字),30個父音中第一個字母是ka,發音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相同,第二個字母是kha,發音和華語(漢語)中「喀(ㄎㄚ)相同,第三個字母是ga,奇怪,ga的發音也和華語(漢語)中「噶(ㄍㄚ)相同!漢族人不明白這兩個「噶」有什麼區別,而藏族人則能毫不費力的區分出它們的區別。我們漢族人應該怎樣去區分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呢?根據我的經驗,先採用一種「近似發音法」,用這種方法去讀梵語,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發音有明顯的提高,能夠很容易的區分出清輔音和濁輔音的區別!這種「近似發音法」是:把 ka 和 ga 都讀成「噶(ㄍㄚ)」、把 kha 和 gha 都讀成「卡(ㄎㄚ)」、把 ca 和 ja 都讀成「佳(ㄐ一ㄚ)」、把 cha 和 jha 都讀成「恰(ㄑ一ㄚ)」、把 6a 和 7a 都讀成「炸(ㄓㄚ)」、把 6ha 和 7ha 都讀成「茶(ㄔㄚ)」、把 ta 和 da 都讀成「達(ㄉㄚ)」、把 tha 和 dha 都讀成「它(ㄊㄚ)」、把 pa 和 ba 都讀成「巴(ㄅㄚ)」、把 pha 和 bha 都讀成「怕(ㄆㄚ)」、
ka、ga | kha、gha | ca、ja | cha、jha | 6a、7a |
噶 | 卡 | 佳 | 恰 | 炸 |
ㄍㄚ | ㄎㄚ | ㄐ一ㄚ | ㄑ一ㄚ | ㄓㄚ |
6ha、7ha | ta、da | tha、dha | pa、ba | pha、bha |
茶 | 達 | 它 | 巴 | 怕 |
ㄔㄚ | ㄉㄚ | ㄊㄚ | ㄅㄚ | ㄆㄚ |
(說明: 6 就是 t 下面有「.」, 7 就是 d 下面有「.」。)
用這種方法去讀梵語,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發音會有明顯的提高,能夠很容易的區分出清輔音和濁輔音的區別!
轉自:http://www.siddham-sanskrit.com/s-sanskrit2/gao-po/sanskrit-pronoun.htm
***************************************************
梵語Sanskritlanguage印歐語系中印度-伊朗語族印度(又稱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古代語言。廣義的梵語包括3種:吠陀語——印度古代四吠陀的語言;史詩梵語——兩大史詩的語言;古典梵語——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迦梨陀娑等的作品,以及宗教、哲學、科學著作的語言。狹義的梵語只指古典梵語。從梵語的原名
(整理好的)看,梵語似乎是人工組成的語言。也有人認為,梵語曾經是活語言。在印度古代的戲劇中,神仙、國王、婆羅門等高貴人物說的是梵語。而同他們對話的婦女等低級人物只允許說方言俗語,關於這個問題,尚無統一意見。語言特徵梵語在歷史上使用過一些不同的字母。目前在印度流行的是天城體(
)字母。梵語母音分簡單母音、二合母音、三合母音,輔音分喉音、齶音、頂音、齒音、唇音、半母音、噝音和氣音等。名詞有性(陽性、陰性、中性)、數(單數、雙數、複數)、格(體格、業格、具格、為格、從格、屬格、依格、呼格)的變化。動詞變位包括單數、雙數、複數;人稱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時間分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被動;語氣分陳述式、虛擬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過去時的虛擬語氣);語尾分原始和派生兩種。梵語文獻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語言中,梵語文獻的數量僅次於漢語,遠遠超過希臘語和拉丁語,內容異常豐富,可以稱為人類共有的瑰寶。廣義的梵語文獻包括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包括大量的梵書、經書、奧義書,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記。此外,它還包括大量的語法書、寓言故事集,以及醫學、自然科學、文藝理論等著作。用典型的古典梵語(也就是狹義的梵語)寫成的印度古典文學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響深遠。許多梵語作家,如跋娑、首陀羅迦、迦梨陀娑、檀丁、波那、蘇般度、薄婆菩提等等,在印度文學史上,燦如列星。佛教大乘的經典大部分也是用梵語寫成的。有幾部原始佛教的經典,原來用俗語寫成,後來逐漸梵語化,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語言——佛教梵語或混合梵語。
|
梵語文獻《摩訶婆羅多》古抄本 |
梵語研究18世紀末~19世紀初,梵語文學作品引起了歐洲學者的注意,用近代科學方法研究梵語,從此開始。一方面產生了19世紀最重要的新興學科之一:印歐語系比較語言學;另一方面又促成了德國學者稱之為比較文學史的學科。由後者又衍變出幾乎風靡世界的比較文學。中國有1000多年的翻譯佛經的歷史,對梵語的語言特點當然非常注意,但是系統的研究卻非常缺乏。既沒有翻譯梵語語法,也沒有寫出梵語語法。
轉自:http://info.datang.net/F/F0294.HTM
***************************************************
【梵語概說】
梵語是古代印度的標準書面語。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識階級的語言,相對於一般民間所使用的俗語(Prakrit)而言,又稱為雅語。我國及日本依此語為梵天(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所造的傳說,而稱其為梵語。其名稱本為sanskrit,源自samskrta,字面意思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語言。廣義而言,梵語包括p3種:吠陀梵語,史詩梵語和古典梵語,而狹義的梵語只指古典梵語。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語言中,梵語文獻的數量僅次於漢語,遠遠超過希臘語和拉丁語,內容異常豐富。廣義的梵語文獻包括:印度古代婆羅門教的聖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p以及大量的梵書、經書、奧義書等;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記。此外,它還包括大量的語法書、寓言故事集,以及醫學、自然科學、文藝理論等著作;用古典梵語,也就是狹義的梵語,寫成的印度古典文學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響深遠。其中佛教的大乘經典部分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例子。原始佛教的經典,原來用俗語寫成,後來才逐漸梵語化,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佛教梵語或混合梵語。但在十世紀以後,由於近代印度之各種方言甚為發達,又加上回教徒入侵印度,梵語乃逐漸喪失其實際的勢力,僅以古典語的地位存在。現今出版梵本所用的文字,稱為「天城體」(Devanagari),是以七世紀時中印度產生那格利(Nagari)字體為基礎,發展到十一世紀而確立下來的適合書寫的字體。其實,古代印度所通行的文字有很多種,凡由梵書(Brahmi或Brahmilipi,布拉夫米文)字母衍生而成的文字,如悉曇等,皆可稱為梵字。自古以來對梵字的創造者有多種傳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說:「詳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個字母)。「梵王天帝作則隨時,異道諸仙各制文字。」p印度所使用的最古老文字,依近代從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Harappa)及莫汗佐達羅(Mohenjodaro)等地出土的材料來看,當為史前時代的象形文字。但其起源究屬何體系,目前尚無定論。而梵字與腓尼基文字(現代歐洲文字的原形),同屬閃族文字系統,已為近代學術界所共識。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與美索不達米亞地方的人(閃族的一支)接觸,乃將閃族的二十二個字母傳往印度。經過印度人的整理,大約在公元前400年時,終於製作出四十個左右的字母。隨著時代與地方的不同,書法與字體也逐漸地產生差異。公元一世紀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漸變成方形字體,南方的梵字逐漸變成圓形字體。至四世紀,兩者之間的差異已極其明顯。其中,北方由四世紀至五世紀間發展成笈多(Gupta)文字,六世紀再由笈多文字衍生悉曇字母(Siddham)。悉曇字母后來傳入中國及日本等地,同時笈多文字也流傳於龜茲、于闐等地而形成特殊字母,為各種中亞古語言所採用。梵語語法與其他古代印歐語言(如拉丁語與希臘語)語法相似,屈折變化繁複。名詞有三種性(陽性、陰性與中性),三種數(單數、雙數與複數)及八個格(主格、賓格、工具格、與格、奪格、屬格、位格與呼格)。動詞變位包括單數、雙數、複數;人稱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時間分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被動;語氣分陳述式、虛擬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過去時的虛擬語氣);此外,語尾還分為他位和自位兩種。另外,梵文還有一個和其他印歐語言不同的特點,即連音變化規律(sandhi),也就是說,在句子中,某詞尾字母與某詞首字母在一起的時候,就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一個詞中,某字母和某字母如果符合一定的位置關係,也要進行相應的變音等。而梵語中複合辭彙多而且較長,書寫時又要基本上連在一起,連寫時字母要變成連寫形式,加上中間的變音,其閱讀之難度可想而知。歐洲人對梵語產生興趣,始自16世紀。當歐洲的傳教士、商人等開始學習梵語後,就逐漸認識到印度的梵語與歐洲的拉丁語、希臘語等語言之間有著廣泛的相似性。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梵語文學作品引起了歐洲學者的注意,開始用近代科學方法研究梵語。而事實上,印度古代語法學家波尼尼(Panini)早在公元前4p世紀就對梵語的語言特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波尼尼的生活年代一般認為是在公元前4p世紀,誕生地在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附近。現存對他最早的記載見於我國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第p2卷,玄奘說健馱羅國某邑,「是制《聲明論》波你尼仙本生處也。」他接著說,遠古時期,文字繁廣,異道諸仙各制文字,學習者難以詳究。到了人壽百歲時,p波你尼仙「捃摭群言,作為字書,備有千頌,頌三十二言矣,究極今古,總括文言」。但對波尼尼的生平並沒有細談。在波尼尼之前,印度語法學已經有了長期的歷史,而波你尼是集大成者。他留下了一書:《波尼尼經》,因為內容有八章,亦稱《八章書》,即玄奘所謂的《聲明論》,是學習梵語的圭皋。《波尼尼經》的近4000句口訣包含著一個完整的、科學的語法體系。字母排列亦非常合乎科學。先母音,後輔音,依照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排列(現在的梵文字典也是這樣排序的)。這種排列順序比希臘語、拉丁語、阿拉伯語和所有的西方語言的那種脫離語言體系的字母表更有其合理之處。關於梵文的語法結構,波尼尼的特點在於分析。他從語音分析開始,不分析句,只分析詞;不管語義,完全以語形為分析對象。他分析詞根、詞幹、詞尾、前綴、後綴、派生詞、複合詞等等。分析到最後就是詞根,即所謂「界」。加到「界」上使它成為詞,或者再使它表現出名詞、動詞等所有的關係的都稱為「緣」,即直接後綴。因此,構詞的基本公式是界+緣=詞。這種分析到最後的詞根全是動詞,也可以說,只有動詞的根才是最後的成分。名詞都出於動詞。一件行為的過程用動詞來表達,一旦行為完成了,動作固定了,那就成為一件事,則用名詞來表現。在近代,印歐語系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也和梵語研究關係密切,其研究重點是印歐語系諸語言的語音系統。18世紀英國的東方學學者瓊斯(SirpWilliampJones)爵士提出了著名的「印歐語假說」來解釋印歐諸語言之間的相似性。1786年他在亞細亞研究會的一次學術講演中,指出梵語與希臘、拉丁語的聯繫。他說:「梵語……的動詞詞根和語法形式與希臘、拉丁語酷似,這決非偶然。任何考查過這三種語言的語言學家,不能不認為三者同出一源。不過始源語言恐已不存於世。同時也有理由假定(雖然理由還不很足),哥特語、凱爾特語與梵語雖然面目迥異,但與梵語仍屬同源,而波斯語也屬同一語族。」這種「始源語言」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原始印歐語。後來,歐洲的語言學家把瓊斯的經驗性見解提高到科學的論證。丹麥的R.K.拉斯克對於《古諾爾斯語和冰島語的起源》(1818)做了探索;德國學者F.博普的《論梵語動詞變位系統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的比較》(1816)第一次把梵語、波斯、希臘、拉丁、德語諸語言同出一源的情況做了詳細的考證。瓊斯稱為「相似點」的現象,p到這時已發展為對應關係。德國語言學家J.格林(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格林兄弟的哥哥)在他的《德語語法》(1819~1837)中提出了印歐諸語的音變定律,這一定律在修正後,使原來認為是例外的現象得到統一的解釋。以上三人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人。德國學者A.施萊歇爾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集大成者,他吸取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和達爾文的進化思想,寫出了《印歐、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比較語法概論》(1874~1877),是提出語言譜系觀的第一人。K.布魯格曼和B.德爾布呂克合著的5卷本《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概要》p(1886~1900)更是這門學科的巨著。上述學者,無不從語言的實地調查開始,特別對梵語、波斯語、立陶宛語等古老語言,用力尤勤。可以說,印歐語系比較語言學的產生和發展得益於對梵語的學習和研究。其最大成績就是對語言之間的親緣關係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尤其是在印歐語系的譜系分類方面,獲得了相當確鑿的證據。再有就是有助於人們了解有關原始母語的表現形態和使用地區,例如,歐洲學者現在一般認為,原始印歐母語起源於黑海以北的地區。在文獻方面,現存最古老的直接材料是用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4世紀或更早時期赫梯語的楔形文字書寫的,而在20世紀初發現赫梯語和釋讀邁錫尼線形文字B之前,通常認為用梵文書寫的吠陀經典之一《梨俱吠陀》,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文獻。
推薦閱讀:
※日語複合名詞的聲調法則
※發音有口音怎麼辦?
※西班牙語發音好學嗎?
※穴位發音大全,不會讀的趕緊收藏!3
※從趙麗穎講英語變成熱議話題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