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知識 》_現代漢語的佛源辭彙

現代漢語中的佛源辭彙

漢語學習沙龍

近現代,許多來自歐美和日本的外來語,構成了現代漢語辭彙的重要部分,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但漢魏隋唐以降,來自梵語的佛教詞語,卻是對漢語影響最大的一次,一般人對此了解的恐怕並不很多。

歷代漢語佛典涉及的佛教詞語數以萬計,其中不少匯入了我們的辭彙系統,一部分保留著佛教的文化意蘊,還有很多則演化成已經沒有明顯宗教意味的日常詞語,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辭彙,在漢語辭彙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現代漢語中有佛源的詞語之多,恐怕遠遠超出常人的想像。大家可能想不到日常所用的「過去」、「現在」、「未來」、「世界」、「功課」,乃至似乎有點兒西洋風味的「愛河」,竟然都是來自古代佛教經典。習焉不察,但已不可或缺。很多日常生活的詞語源於佛典,鮮為人知,茲舉部分如下:

【愛河】愛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蘇軾有詩云:「欲平苦海浪,先干愛河水。」原來是貶義的,現在則用於褒義。《楞嚴經》:「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安心】來自禪宗的一則著名公案。據《五燈會元》卷一載,禪宗二祖慧可曾向初祖達摩乞與安心法:「諸佛法印,可得聞乎?」達摩云:「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慧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摩云:「將心來與汝安。」慧可遍尋不見心,便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慧可大悟。原為動賓短語,現在已演化為形容詞。

【八大金剛】出自《佛頂經》:「八大菩薩,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現在往往比喻某些部門的得力幹將。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語本《景德傳燈錄》:「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佛教語。比喻道行達到極高的境界。現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後爭取更高的成就。

【伴侶】原指佛門中共同修習佛法之同伴。《百喻經·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時行伴中從睡寤者,卒見火邊有一羅剎……一切伴侶悉皆逃奔。」《大乘千缽經》:「曼殊室利菩薩有甚深大願,為作師僧弟子,和尚闍黎,同學伴侶,令受法教,同願同行,廣度有情,速登正覺。」唐代以後,漸為文人在詩文中所用。現在則泛指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之人,更多特指「夫妻」,如「終身伴侶」、「革命伴侶」。

【別具隻眼】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隻眼」,慧眼,第三隻眼,天眼,頂門具眼也。

【辯才無礙】本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善辯論。語見《華嚴經》:「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能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

【表示】《大日經》:「一切法離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

【不二法門】法門指修學佛法的門徑,意為觀察事物離開相對兩極端。後比喻獨一無二的門徑。出自《維摩詰經》:「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不壞金剛】比喻牢固,不可破壞的事物,《五燈會元·無業禪師》:「汝等當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

【不可思議】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維摩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增一阿含經》:「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金剛經》:「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差別】【平等】在佛學上,這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差別」指事物的差異、不同,針對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境界。如眾生平等,怨親不二,即是無差別境界。而所謂「平等」,並不是抺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生諍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現指一般的差異,不同。

【剎那】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常短的時間。「剎那無常」「剎那生

滅」「剎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語。現在人們還常用「一剎那」「剎那間」等詞。

【懺悔】佛教規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後遂成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的一種宗教形式。《法苑珠林》:「積罪尤多,今既覺悟,盡誠懺悔。」後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決心悔改。[梵文 ksama,音譯為「懺摩」,省略為懺,意譯為悔,合稱為「懺悔」。]

【塵緣】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因六塵是心的所緣,能染污心性,故稱塵緣。

【晨鐘暮鼓】為舉行法事時集眾而用的法器。唐宋以來,我國各大寺院多在佛殿兩側建鐘鼓樓以為懸掛鐘鼓之用。因而晨昏撞鐘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唐李咸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宋陸遊《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佛寺中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後因以「晨鐘暮鼓」謂時日推移,又可比喻令人警悟的話。

【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實現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稱為「無明」,是貪、嗔、痴三毒之一,為一切煩惱之源。不明是非善惡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痴心」, 沉迷於某人或某種事物的心思。《法苑珠林》卷十四:「彼家所生,不結痴心。」妄想,謂妄為分別而取種種之相。《楞嚴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愁眉苦臉】「愁眉」是古代一種化妝術。「苦臉」源於佛教。佛教認為人生就是個苦海,並稱人的臉形天生就是一個「苦」字:雙眉是草字頭,兩眼與鼻子合成中間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個「苦」字。

【臭皮囊】皮革製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這句俗語源於《四十二章經》:「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吾不用爾。天神愈敬佛,因問道意。佛為解釋,即得須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視為盛滿污穢之物的皮袋子,這叫作「不凈觀」,專用以破除淫慾。

【大徹大悟】徹底的覺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屬於大菩薩的境界。現在連我們凡人也可以使用了這個詞了。

【大慈大悲】見於諸多佛經,如《法華經》:「大慈大悲,常無懈倦。」《大智度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千世界】佛教用語。指廣大無邊的世界。佛家謂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智度論及具舍論》:「合四大洲七山八海為一小世界,合小世界一千曰小千世界。合小千世界一千,曰中千世界。合中千世界一千,曰大千世界。其成立及破滅,皆屬同時。」

【單刀直入】原為佛教語。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景德傳燈錄·旻德和尚》:「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莫更如何若何。」禪宗高僧啟發學者須直截痛快,不依經論文句,斬盡葛藤(分別雜念),故以單刀直入為喻。

【單位】原指佛教寺院禪堂中貼有各僧名單的固定座位。其位為床,闊六尺,床前有板,闊八寸,按百丈懷海禪師所創禪林清規,各僧於「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現在則泛指各種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及所屬部門,並成為計量某些物質標準量的名稱,如「國際單位」等。

【當頭棒喝】佛教禪宗祖師為了打破學人的凡想迷情,棒喝交馳,作為特殊的施教方式。「棒」始於宣鑒,「喝」始於道一。《五燈會元·黃檗運禪師法嗣·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竪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後以「當頭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打擊或警告。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動念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用棒,或用喝,作為施教的一種方式。

【當下】 本佛教用語,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當下就是現在的這一刻。

【導師】引路的人。本為佛教術語,專指引導眾生成佛者,是十方三界無量諸佛、菩薩的通稱。佛為眾生指點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稱「大導師」。《法華經》: 「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慾過此難。」《華首經》云:「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現則泛指在社會大變革中為民眾把握理論導向及指示前進方向者,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指導學員研究學向、進修某種專業、寫作學術論文的教師及科研人員。

【道具】原指佛門僧尼所用之符合律制,且有助於資身修道的物品器具。如大乘僧尼遊方時隨身攜帶之剔牙楊枝、盥洗澡豆、隨身衣服、凈水瓶、食缽、卧具、錫杖、香爐、濾水囊、毛巾、戒刀、火燧、鑷子、經卷、佛像、菩薩像等。現在則泛指從事戲劇、歌舞、曲藝、雜技等文藝演出,或攝製電影、電視劇時所用的各種器物。

【地獄】梵文Naraka的意譯,意為「苦的世界」。處於地下,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目。古印度傳說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後要墮入地獄,受種種苦。佛教也採用此說。「十八層地獄」亦作「十八重地獄」。佛家謂極惡眾生死後趨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湯、寒冰等十八種。佛教徒認為地獄共分十八層,第十八層地獄是最底層。現在常用來比喻最壞的處境。現在這個詞語已經泛化為多種宗教的用語了。

【電影】佛教語。喻虛幻無實,迅速無常。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卷下:「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後也用閃電光影喻短促的歲月。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柴烈李夫人墓志銘》:「年華未落,電影先過,徒餐日氣,空飲天河。」近現代「電影」則用於眾所周知的視覺和聽覺的綜合藝術。

【頂禮膜拜】頂禮:跪伏於地,以頭碰及所崇敬者之足。膜拜:兩手加額,長跪而拜。均為佛教徒最虔誠尊敬的跪拜禮節。現比喻崇拜得五體投地。

【抖擻】很難想像該詞原是佛教頭陀(dhata)的別稱。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

【餓鬼】佛教語。六道之一。佛經謂人生前做了壞事,死後要墮入餓鬼道,常受饑渴之苦。《大乘義章八·六道義四門分別·釋名》:「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唯有目連阿孃為餓鬼。」 現在用來比喻那些餓壞了的人。

【恩德】《大日經》:「常念恩德,有渴仰心。」

【法寶】佛教用語,指佛說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缽、錫杖等。引申為用起來特別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經驗。

【法子】佛教用語,意為「步向正道」。日本女歌手酒井法子即以此取名。但令人遺憾的是,2009年8月,酒井法子因藏毒及吸毒被警方逮捕,判處一年半懲役,並沒有「步向正道」。

【煩惱】指能擾亂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煩惱,就是貪、嗔、痴三毒。《楞嚴經》:「謂雖自在隨其所欲,無澀無難,然唯修得世間定故,未能永害煩惱隨眠,諸心心法,未名為定。」

【方便】佛教語。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義。《維摩經·法供養品》:「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法華經》:「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妙法。」《壇經·般若品》:「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唐姚合《秋夜寄默然上人》詩:「賴師方便語,漸得識真如。」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作為風俗畫、版畫的名稱。

【割愛】愛是貪慾的別名,位列三毒之首。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而世俗的愛,只是虛妄、不凈、自私的貪愛,只有斷愛、離愛、割愛,才能獲得覺悟。

【功課】佛教語。指每日按時誦經念佛等事。唐代惠能《壇經·機緣品》:「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唐代寒山《詩》之二七六:「終是禮道場,持經置功課。」現在指學生日常的學習任務和作業。

【過去】現在以前的時期。《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外道等執於常見,便謂過去未來現在唯是一識,無有遷謝。」《楞伽經》:「過去諸佛,如恆河沙,未來、現在,亦復如是。」唐代白居易《自覺》詩之二:「但受過去報,不結將來因。」「過去」原是佛家語,指前生。現代漢語的「過去」是「從前」的意思,不再有佛教的含義了。

【海闊天空】唐代大曆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表達了禪宗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後改變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浩劫】「劫」是梵語「劫波」(Kalpa)的音略。劫是不能用年數來計算的漫長的時間概念。如用一件輕軟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試一次方廣數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銷磨盡,謂一小劫。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經中又說,一大劫中包括世間「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劫」的時間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間範疇。故而「浩劫」「劫難」都是兼有時空雙重意義的。

【恆河沙數】見於諸多佛經,如《阿彌陀經》:「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紅塵】本指車馬揚起的灰塵,或繁華之地。佛教和道教等稱人世為「紅塵」,因而又有「看破紅塵」的說法。明代賈仲名《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臺,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紅樓夢》第一一七回:「寶玉本來穎悟,又經點化,早把紅塵看破。」

【化緣】僧尼向人求布施財物,現常指向上級領導或企業,個人要優惠政策,要經濟援助,要貸款等。

【灰頭土面】猶言蓬頭垢面,形容骯髒相。也作「灰頭土臉」。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後,還要發大悲心,返回塵世中去救度眾生。灰頭土面即指應眾生緣而化現的凡夫形象。

【火車】佛經中原指運載罪人前往地獄之車,該車自行發火,故稱火車。《大智度論》記提婆達多欲傷害佛而生入地獄事,云:「復以惡毒,著指爪中,欲因禮佛以中傷佛,欲去未到,於五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現則指以機車牽引若干車廂在鐵軌上行駛之交通運輸工具。

【家賊難防】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舌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內賊。《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慾。

【極樂世界】見於諸多佛經,如《華嚴經》:「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又如《觀無量壽經》:「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皆大歡喜】人人都很高興。原為佛經結束時(流通分)的套語。《金剛經·應化非真分》:「佛説是經已,長老須菩提 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解脫】佛教指脫離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獲得自在無礙。《圓覺經》:「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法華經》:「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借花獻佛】出自《過去現在因果經》,稱釋迦牟尼佛前世為善慧仙人,覓花欲獻普光如來,遇青衣人慨然相贈,遂虔心敬獻普光如來,得以授記未來成佛,號釋迦牟尼。後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敬愛】《無量壽經》:「父子兄弟,夫婦室家,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

【鏡花水月】鏡中花、水中月,常用來比喻虛無縹緲的東西。《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載:「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

【開山】指在沒廟的山上建寺院,本為佛教用語,後喻指開創一種行業或流派。《佛祖統紀》卷八《擇卿傳》:「建壽聖院,請師開山。」

【空中樓閣】喻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

【空想】謂觀想「諸法皆空」的義理。如唐·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指出:「但作空想,即無有著處。」「空」為「入道要門」。常作「空想」,便無執著;沒有執著,便除煩惱。然而,佛家又認為,但知「空」而不知「不空」的「性德」、「妙用」,便是執「空」而不化的「頑空」,如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所說:「著此空想,諸佛不化。」

【苦惱】《無量壽經》卷下:「貪恚痴愚,苦惱之患。」這就是佛教說明苦惱的根源,是有貪、嗔、痴三毒所生。《法華經》: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冷暖自知】指水之冷暖,飲者自知。佛教禪宗用以喻證悟的境界。亦以喻體會深淺,心中自明。唐代善無畏《大日經疏》卷十二:「如飲水者,冷熱自知。」《景德傳燈錄·道明禪師》:「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理智】《不思議疏》:「秘秘中秘釋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故。」

【利益】原來是有利於、有益於的意思,帶賓語的動詞。「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華嚴經》)

【六根清凈】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認為這是罪惡的根源。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大智度論》卷十一:「布施時六根清凈,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凈……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律師】原為梵文意譯,特指佛門中善於解釋、講說戒律經藏、諳熟律條禮儀的僧尼。《涅槃經》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現在則專指經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依法協助當事人進行訴訟、出庭辯護及處理相關法律業務的專業人士。

【盲人摸象】為《涅槃經》卷三十二所載的一則故事。又見《菩薩處胎經》。比喻對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結論。

【夢幻泡影】比喻人生無常,世事虛幻。《金剛經》「六如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唐伯虎因以為號「六如居士」。

【面壁】佛教用語,指面對牆壁默望靜修。佛徒臉對著牆靜坐默念,又指專心於學業,不受外界干擾。據說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寓止於嵩山少林寺,曾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靜修九年。後一些武術門派中有弟子犯了本門戒條,掌門人便罰其在山洞、懸崖等孤寂之地面壁思過一段時間。金庸《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弟子令狐沖曾被掌門岳不群罰面壁思過一年。

【魔】「魔」是梵語「Mara」的音譯簡稱。漢語本沒有「魔」字,開始翻譯佛典時,人們只好借用「磨」字來表示。「魔」的本義是擾亂、破壞、障礙,指一切煩惱、疑惑、迷戀等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後來,產生了一批由「魔」構成的詞:魔王、魔鬼、魔界、魔宮、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術、魔方,甚至還有食品魔芋等等。

【茉莉】梵語「Malika」的音譯簡稱,是產於印度的一種花。佛經里最初翻譯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為佛教用語,說的是陰間鬼卒、神人等,後成為固定成語,比喻邪惡醜陋之物。在「文革」一開始,《人民日報》發表了經陳伯達修改的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無辜受害者的統稱。

【平等】梵文意譯。亦譯作「舍」。梵語sama,巴利語同。即均平齊等,無高下、淺深之差別。佛教名詞。意謂無差別。指一切現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識性、心真如性等上沒有差別。《金剛經·凈心行善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華嚴經》:「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禪門。有些禪師誨人不倦,絮絮叨叨,猶如老婆子饒舌,叢林中稱為「老婆心」「老婆禪」。今演為「苦口婆心」。

【前因後果】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因果經》:「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涅盤經·憍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

【清規戒律】僧尼和道士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戒律。現多指不必要的規定和限制。

【群魔亂舞】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冥思苦索的時候,魔王波旬率領眾魔千方百計地來搗亂、騷擾。佛祖不為所動,魔王只好率領群魔退去。這一傳說說明:要想達到覺悟的境界,必須戰勝來自內心的貪慾,也必須戰勝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

【三昧】佛教用語,梵文「Samādhi」音譯詞,意為「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之法。現比喻奧妙之處。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三生都很幸運,形容運氣機遇極好。

【身心】《圓覺經》:「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伸手不見五指】我們現在用來形容光線暗。其實,它本是佛教用語,出於《續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這句禪語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見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因為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平等不二的。

【神通】佛教語。梵文的意譯。亦譯作「神通力」、「神力」。謂佛、菩薩、阿羅漢等通過修持禪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如來無過功德品》:「何者如來神通智行?答言:大王!沙門瞿曇 神通行有六種: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盡通。」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朅盤陀國》:「時朅盤陀國有大羅漢,遙觀見之,愍其危戹,欲運神通拯斯淪溺。」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領。

【生老病死】佛教認為人生所必經的四種痛苦,也稱為(果報)四相。《法華經》科註:「生老病死,四苦也。」

【勝利】謂舉辦法事的盛大利益。《藥師經》:「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宋代歐陽修《太平興國寺開元殿開啟太祖皇帝忌辰道場功德疏右語》:「仰冀覺慈,廣敷勝利。」歐陽修《延福宮性智殿開啟皇后生辰道場密詞》:「冀因勝利,延錫禧祥。」

【十字街頭】見於《五燈會元》卷十九:「大眾須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頭與人相逢,卻在千峰頂上握手;向千峰頂上相逢,卻在十字街頭握手。」「十字街頭」指世間、事相等,與「千峰頂上」所指的出世間、理體等相對而言。

【食堂】食堂:出自有關佛祖之記載,《釋氏要覽》稱:毘奈耶云:「給孤長者造寺,復作食,不彩畫便不端嚴,即白佛。佛曰:『隨意。』『未知何物畫?』佛言:『……食堂畫持餅葯叉。』」其後中土禪林僧尼食用齋飯之處所則稱為食堂或齋堂。現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供應本單位人員吃飯之處所多稱食堂。不少地方的小飯館、小飯鋪亦稱食堂。

【實際】佛教語。指「真如」、「法性」境界。猶言實相。《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 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晉代王羲之《為乾和尚進<注仁王經>表》:「實際以無際可示,無生以不生相傳。」《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證不可説之實際,解不可説之法門。」

【世界】指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佛教《楞嚴經》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佛家語中「世」即是時間,「界」是空間,「世界」所指的就是整個宏觀宇宙。「世界」成為常用語後,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誓言】《法華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水中撈月】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摩訶僧祗律》記載:「昔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俱至大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曰:『月今日死,落於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暗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時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語,展轉相捉。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佛陀以此故事諷喻那些自以為是,分不清是非虛實,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師。

【四大皆空】佛教稱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所有物質都由四大構成,而四大又從空而生,因此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空虛的。舊時以「四大皆空」表示看破紅塵。明代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貧僧四大皆空,五藴非有。只這身子,還不是貧僧的。」

【宿命】《四十二章經》:「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

【夙緣】前生帶來的緣分。佛教認為,今生今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為決定的。故曰:「欲知前生因,現在受者是。」

【隨心所欲】出自《無量壽經》:「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

【隨緣】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南朝宋宗炳《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曇花一現】佛經中用來比喻佛法難聞。《長阿含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意思是說,《法華經》所宣揚的妙法希有珍貴,不是經常可以聽到的,就像優曇缽花的開放難得遇見一樣。現在人們常用曇花一現來譬喻稀少而又易亡失的人或事物。

【醍醐灌頂】「醍醐」是從牛乳中反覆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大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統治四海的權力。密宗沿用此法作為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的儀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

【天花亂墜】佛教傳說佛祖講經,感動天神,天上紛紛落下花來。現形容言談虛妄、動聽而不切實際。《法華經·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嘆,為諸菩薩説大乘經……佛説此經已,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天女散花】《維摩經·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説説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華」,同「花」。本以花是否著身驗證諸菩薩、聲聞的向道之心,聲聞結習未盡,花即著身。後多以「天女散花」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

【投機】徹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機謂之投機。《古尊宿語錄·佛眼和尚普說語錄》:「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誠哉是言也,乃有《投機頌》雲。」

【頑石點頭】指說理透徹,使沒有悟性的人也心悅誠服。語出晉代《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湼槃經》,至闡提處,則説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説,契佛心否?』羣石皆為點頭,旬日學眾雲集。」

【妄想】佛教語。謂妄為分別而取種種之相。《楞嚴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伽經》:「譬如明鏡,隨緣顯現一切色像,而無妄想。」

【味同嚼蠟】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語出《楞嚴經》:「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

【未來】佛教語。指來生,來世。《魏書·釋老志》:「浮屠正號曰佛佗……凡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歷三世,識神常不滅。凡為善惡,必有報應。」

【無常】佛教語。謂世間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處於生滅變異之中。漢代牟融《理惑論》:「萬物無常,有存當亡。今欲學道,度脫十方。」《百喻經·伎兒作樂喻》:「無常敗滅,不得久住,如彼空樂。」

【五體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頭頂等五個部位著地行禮,是佛教里最為敬重的禮節。現在比喻佩服到了極點。《楞嚴經》:「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又見《觀無量壽經》:「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習氣】佛教語,指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謂煩惱的殘餘成分。佛教認為一切煩惱皆分現行、種子、習氣三者,既伏煩惱之現行,且斷煩惱之種子,尚有煩惱之餘氣,現煩惱相,名為「習氣」。《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摧伏眾魔及諸外道,滅除一切煩惱習氣,入菩薩地,近如來地。」《大智度論·釋初品》:「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現在指不好的習慣。

【現身說法】佛教宣稱釋迦牟尼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講說佛法,是為現身說法。後來指以親身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解說或勸導。現身的意思已經由顯現人身變為親身經歷。出自《楞嚴經》:「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在】現世,今生。《百喻經·煮黑石蜜漿喻》:「受苦現在,殃流來劫。」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瞿毘霜那國》:「風俗淳質,勤學好福,多信外道,求現在樂。」

【香煙】原指供佛燃香所生之煙。如《賢愚經》所云:「香煙如意,乘虛往至世尊頂上,相結合聚,作一煙蓋。」現衍生出兩義,其一指後代子孫,其二指紙里包煙絲及配料捲成的條狀物,供人們點燃吸用,亦稱紙煙、捲煙或煙捲兒。

【想入非非】《楞嚴經》卷九:「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非想非非想處,指無色界四空天之一。後以「想入非非」指意念進入玄妙境界。現喻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

【小品】本屬佛教用語。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故備受人們的青睞。

【心地】以大地比喻心,謂心如大地,能產生世間、出世間和善惡等法。《心地觀經》:「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心地觀經》:「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楞嚴經》亦云:「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現則泛指人的內心、心裡、心愿。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凈的本心譬為蓮花。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現指心與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心機】《大日經》:「隨種種樂欲心機,以種種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說真言道。」

【心眼】佛教指觀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見,故稱「心眼」。《觀無量壽經》:「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

【心無掛礙】掛礙即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心猿意馬】指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專註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心猿意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修道的障礙。《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註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

【信心】《金剛經》:「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梵語sraddha譯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無信仰心,恆被他笑具。」謂對佛、法、僧三寶的崇信欽仰。《華嚴經》:「人天等類同信仰。」

【循環往複】出自《圓覺經》:「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演說】演說即說明事理;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語出《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法華經》:「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妙法。」《晉書·姚興載記上》:「興 如逍遙園,引諸沙門於 澄玄堂聽鳩摩羅什演說佛經。」唐代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一音演說,本承聽受之鄉;五日繼明,素隔照臨之域。」

【一筆勾】謂破除一切塵緣。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蓮池大師)寫了七首《一筆勾歌訣》:「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合稱「七筆勾」。勾是塗去之意。「一筆勾」即「一筆勾銷」。

【一塵不染】色聲香味觸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認識的六種境界。因為它們能夠染污人的情識,故稱六塵。不被六塵之中的任何一種所染污,就是一塵不染。

【一刀兩斷】語本《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斷,未稱宗師。」意謂雖能幹凈利落地判斷是非邪正,但未能圓融一體,和光同塵,也稱不上「宗師」。《五燈會元》卷三十一智圓禪師:「陽來日送出三門,乃問:『汝介山逢尉遲時如何?』師曰:『一刀兩斷。』」現比喻乾淨利落,堅決地斷絕關係。

【一動不如一靜】語出《貴耳集》,宋孝宗臨幸天竺及靈隱寺,有僧相隨,見飛來峰問:「既飛來,如何不飛去?」僧對曰:「一動不如一靜。」後泛指不必多此一舉。

【一絲不掛】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出自《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現在指人裸體。

【一彈指】我們現在形容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梵語。《僧只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另外,「彈指」也是捻彈手指做聲的動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歎、警告、許諾、覺悟、召喚、敬禮、詛咒等。

【一廂情願】源自佛教《百喻經》。說一個愚人到都城裡遊玩,愛上公主,相思成疾,幾至命危。現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劃。

【衣缽】衣缽相傳:僧尼穿的袈裟、盛飯用的食具。由師父把衣缽傳授給徒弟,即把住持位置讓出。現在用來比喻師徒之間技術,學問的傳授。

【印象】《大集經》:「如閆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

【鸚鵡學舌】《景德傳燈錄·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後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主見。

【勇猛精進】很難想像這個積極入世的詞出自佛教,原指奮勉修行佛法。《無量壽經》卷上云:「勇猛精進,志願無倦。」「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現在指刻苦學習,不斷進步。

【慾火】形容情慾熾盛如火。《楞嚴經》卷八詳明其業因、業相、業果皆如猛火。

【圓滿】佛教語。謂佛事完畢。《華嚴經》:「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隋煬帝《與釋智顗書》:「功德圓滿,便致荊巫。」《西遊記》第九六回:「自四十歲上,許齋萬僧,才做圓滿。」

【在劫難逃】佛教認為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到了壞劫,出現風、水、火三災,世界歸於毀滅。如此周而復始。人們因把天災人禍等借稱為「劫」或「劫數」;以「在劫難逃」謂命中注定要遭受禍害,不能逃脫。

【讚歎】《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時彼國人卒爾敬服,咸皆讚歎。」《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千般讚歎,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惕。」《無量壽經》:「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表示對人、事、物的一種積極認同的態度,即「稱讚」、「嘆賞」。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今日之果是當初之因的延續。眾生在嘗到苦果之後才「悔不當初」,而菩薩深明「因果」之理,終無懊悔。故曰「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語本《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惠林宗本禪師》:「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屍萬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現謂悔恨以前所作之非。

【障礙】佛教語。惡業所引起的煩惱困惑,因能擾亂身心,故佛典稱「障礙」。《百喻經·觀作瓶喻》:「法雨無障礙,緣事故不聞。」《圓覺經》:「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真相】《洛陽伽藍記》:「修梵寺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菩提達摩云:得其真相也。」俗用以指事物的真實情況。

【真心】原為佛教用語,特指真實不妄及正信無疑之心,故有「金剛不壞之真心」等說法。《金剛經》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現則泛指人們真實的心意。

【正宗】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系學派為正宗。宗,即禪宗。禪宗自稱「宗門」「宗下」,稱其他佛教流派為「教」。後泛指學業技術的嫡傳正派。《古尊宿語錄.雲峰悅彈師語錄》:「不受燃燈記前,自提三印正宗。」

【執著】原為佛教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佛教認為,眾生虛妄的執著是很多的,主要的「我執」和「法執」。「我執」就是固執常一不變的主宰之「我」,從而產生種種「我見」;「法執」就是固執外境實有,從而產生種種虛妄分別的「法見」。 《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現泛指固執或拘泥,亦指對某種事物追求不舍。

【智慧】梵語般若(Prajna)的意譯。佛教謂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出自《涅槃經》:「種瓜得瓜,種李得李。」

【追求】《金光明經》:「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

【自愛】《金光明經》:「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

【自覺】佛典中依覺的範圍和程度的差別而立「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覺。今以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為「自覺」。

【自欺欺人】佛經中以犯妄語者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語。是用自己都未能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說須賴經》云:「佛言: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諸善根本,於己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惡本。斷絕善行閑居之本。」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業因,由自己承擔後果。此詞本於佛經。《妙法聖念處經》謂:「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楞嚴經》卷八亦謂:「自妄所招,還自來受。」這裡表達了佛教的一個基本觀點,即眾生一切苦樂、違順等果報,都是自己善惡業力所感招的,所謂「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作繭自縛】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惡業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出自《楞伽經》:「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

類似的詞語還有「安身立命、安詳、半路出家、報恩、報應、悲觀、本來面目、畢竟、閉門造車、表白、不即不離、不知不覺、超凡入聖、稱心如意、痴人說夢、痴心妄想、慈心、大徹大悟、打成一片、大慈大悲、大無畏、單傳、單槍匹馬、單位、當頭棒喝、諦聽、電光石火、頂禮膜拜、定力、定性、對牛彈琴、惡果、惡口傷人、惡魔、恩愛、耳根清凈、法寶、法力無邊、法門、翻案、翻譯、煩惱、方便、放下、飛蛾投火、分身、粉身碎骨、忿怒、逢場作戲、佛頭著糞、福田、感應、功德無量、觀念、割愛、隔靴搔癢、根性、功德無量、供養、廣結善緣、海闊天空、橫說豎說、橫死、弘揚、宏願、虎頭蛇尾、護法、護國、花花世界、化身、話頭、灰頭土面、迴光返照、慧眼、活潑潑、火燒眉毛、火葬、火宅、機鋒、機緣、吉祥如意、見地、見怪不怪、見兔放鷹、見聞、見閻王、劫後餘生、金剛怒目、金口、井中撈月、凈土、境界、救苦救難、聚沙成塔、絕對、開花結果、開化、開葷、開演、開眼界、看破紅塵、空想、口頭禪、口吐蓮花、枯木逢春、苦果、臘八粥、力士、利他、羚羊掛角、流通、露馬腳、門外漢、命根、摩登、泥牛入海、拋磚引玉、偏執、菩薩心腸、普遍、普通、七顛八倒,七手八腳、奇特、騎驢覓驢、千差萬別、前身、前世作孽、前緣、青燈黃卷、取經、忍辱、肉眼、入流、三頭六臂、三災八難、色相、森羅萬象、僧多粥薄、上乘、少見多怪、捨身求法、神通廣大、獅子吼、十八變、十八層地獄、十惡不赦、實際、實體、手忙腳亂、手續、水到渠成、水乳交融、水漲船高、睡魔、順水推舟、四大金剛、夙緣、宿命、夙世姻緣、隨機應變、隨喜、隨緣、說教、天堂、鐵樹開花、同床異夢、頭頭是道、拖泥帶水、唯我獨尊、唯心、無邊、無惡不作、無風起浪、無量、無明火、無緣、現世報、現行、相對、相應、香象渡河、逍遙自在、邪魔外道、心境、心量、心領神會、心田、心香、行住坐卧、雪上加霜、眼光、搖頭擺尾、葉落歸根、一百八、一瓣心香、一念、一知半解、衣缽相傳、以毒攻毒、因果、因緣、遊戲、遊行、有口皆碑、雨花台、語錄、冤冤相報、圓融、圓通、緣起、原因、宅門、折服、真諦、真空、真理、真實、正果、指東畫西、志願、祝願、轉變、自力、自由自在、字母、宗旨、鑽故紙、罪過、做賊心虛」等等。

此外,還有不少和佛教相關的俗語,如「八字沒見一撇」,「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因一事不長一智」,「步步生蓮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面上刮金」,「佛是金裝,人是衣裝」,「掛羊頭,賣狗肉」,「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解鈴還須繫鈴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進廟就燒香,見佛就磕頭」,「雷聲大,雨點小」,「螺螄殼裡做道場」,「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前世燒了斷頭香」,「前言不對後語」,「求人不如求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入寶山空手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到頭終有報」,「僧不僧,俗不俗」,「殺人不眨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送佛送到西天」,「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無事不登三寶殿」,「閻王好見,小鬼難當」,「閻王叛判三更到,訂不容人到四更」,」一報還一報」「一棍子打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冤有頭,債有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等,也成為了漢語辭彙中的常用部分。

另有一部分詞語,古代漢語文獻已經出現,後來被佛典借用。不過,在佛教借用之後,內容被充實深化,具有特定內涵,而且隨著佛教廣泛傳播,帶上濃厚的佛教文化意味。如下諸例:

【莊嚴】莊嚴,最早見於東漢《前漢紀·孝武皇帝紀》:「王太后皆莊嚴將入朝,越相呂嘉不欲內屬。」原意指裝束整齊。後佛門借用,指裝飾極為華美,或以功德使其莊嚴,廣泛用於諸多經典。指佛像、法師的神態端莊肅穆。《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藥師如來本願經》云:「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佛學中有二種莊嚴、四種莊嚴及二十九種莊嚴的詳細分類。亦有多部佛經冠以莊嚴之名,此詞使用之廣,可見一斑。

【覺悟】覺醒。《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覺」,梵語為bodhi,鳩摩羅什譯作「道」,玄奘譯作「覺」。佛家以開悟智慧會得真理為「覺悟」。現在指政治上的認識水平。

【消滅】消失,滅亡。《列子·楊朱》:「生則有賢愚貴賤,是所異也;死則有臭腐消滅,是所同也。」《觀無量壽經》:「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出生入死】《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王弼註:「出生地,入死地。」《韓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謂之出,卒謂之入。故曰:出生入死。」《無量義經》:「若有眾生,得聞是語,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出生入死,無怖畏想。」原指從出生到老死的人生過程。後藉以形容冒著極大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多用以讚揚不顧個人安危的獻身精神。

【不念舊惡】不記過去的仇怨。《論語·公冶長》:「伯夷 、 叔齊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八大人覺經》:「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閉關】閉塞關門。《易·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僧人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不與外界交往,滿一定期限才外出。後來比喻不跟外界往來。如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關」指海關、國門。

【愛憎】猶好惡。《韓非子·說難》:「故彌子 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法華經》:「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

這類例子還有愛惜、愛心、安心、變化、布施、差別、稱讚、成就、大德、大師、大眾、恩愛、凡夫、方丈、甘露、歌頌、功德、功夫、觀察、敬禮、機關、機要、集會、吉祥、講師、講座、教導、教授、境界、快樂、理論、理事、禮拜、流通、迷惑、實際、實業、書記、思維、污染、先輩、形象、意識、因緣、瞻仰、讚歎、長老、正法、知識、自在、宗師、祖師、作家、作業等。都是先秦或兩漢中華典籍中已經出現,但後來為佛教借用而得以廣泛流傳,似乎成為了佛門專用語。

還有一部分來自佛典的詞語,現在仍然在使用,意義並無太大變化,保留著其佛教文化的內涵,構成了現代漢語辭彙中直接反應當代佛教文化的部分。

【阿鼻地獄】佛教指人犯了重罪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阿鼻,梵文avīci]

【般若】bōrě,智慧。[梵文prajnā]

【阿彌陀佛】Emítuófó佛教中指西天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也譯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梵文Amitābha]

【佛】佛陀的簡稱;佛教徒稱修行完滿的人。[梵文buddha]

【浮屠】【浮圖】佛陀;塔。[梵文stupa]

【金剛】佛教中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印度古代兵器)得名。[梵文vajra]

【羅漢】佛教稱斷絕一切嗜欲,解脫了煩惱的僧人。[阿羅漢之省,梵文arhat]

【魔】魔鬼;神秘。[魔羅之省,梵文māra]

【南無】nāmó,佛教中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梵文namas]

【尼】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比丘尼」的簡稱。[梵文bhiksuni]

【涅槃】nièpán,佛教指超脫生死的境界;佛或僧人的「死」。[梵文nirvāna]

【菩薩】佛教稱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菩提薩陲之省,梵文bodhi-sattva]

【菩提】覺悟的境界。[梵文bodhi]

【如來】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釋迦牟尼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梵文tatha-gata]

【僧】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僧伽之省,梵文samgha]

【塔】佛教建築物,原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的建築,有多種形式,通常五到十三層不等。現在除了佛塔、寶塔之外,還用於塔狀建築,如水塔、燈塔、紀念塔、金字塔、塔樓等。[梵文stupa]

【天龍八部】指佛經中常見的「護法神」。 天龍八部,即諸天、龍神、葯叉、香神、阿修羅、金翅鳥、歌神、大蟒神等八部眾。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後被金庸用作書名。見於諸多佛經,如《法華經》:「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龍女成佛。」

【以心傳心】《六祖壇經》:「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指不用語言文字,通過直覺,突然觸發,使人接受佛理,只是師徒心心相印,自解自悟。

【因果報應】佛教認為事物起因必有結果,善惡各有報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七:「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

此外還有「禪、參禪、超度、吃十方、慈航、打坐、地藏菩薩、法師、方丈、放生、佛國、佛曲、佛事、佛祖、趺坐、高僧、和尚、化緣、還俗、活佛、偈、袈裟、開悟、空門、苦行、六道輪迴、木魚、哪吒、普度眾生、七七、如是我聞、入定、善男信女、上供、燒頭香、舍利、十八羅漢、五百羅漢、西天、修行、遊方、坐禪、坐化、做功德」等。

現代漢語中上述的佛源辭彙,一種是來自佛典現在仍保留其宗教內涵的,一種是來自佛典但已經引申或泛化成為一般世俗詞語,還有一種是佛典借用之前在古籍已經出現但卻經由佛典而獲得特殊內涵並廣泛傳播的。這三類佛源辭彙在現代漢語辭彙中數量不小,影響深刻,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漢語學習沙龍編)

————————————

訂閱

點擊頂部標題下的藍色文字「漢語學習沙龍」後,再點擊「關注」,即為訂閱本微信內容,所有更新都會自動發送到您手機的微信中。

查閱以前的文章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現代人的滿願樹!
現代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家居風水 分享幾種招財風水布局
為何現代夫妻容易「感情走私」
都市人都愛的現代裝修簡約客廳

TAG:漢語 | 知識 | 辭彙 | 現代漢語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