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講道人的語言

講道人的語言(2010-11-30 05:25:26)

標籤: 周聯華香港新編講道法講者傳道人 分類: 《聖經的詮釋》

第一種是有聲的語言。

講道常是用「講話」來傳遞「道」的,所以講道人的語音很重要。講道的言語要通俗,雅俗共賞,婦孺都能明白。但講道的語言切不可粗俗、庸俗。

講道時力求發音準確,吐字清楚。講道人常有的一個問題是,一句話的前半句說得清楚、有力,後半句則音量變小,最後幾個字沒有說出來,就吞回去了。這樣,聽眾,尤其是坐在後排的聽眾,無法聽到完整的話。信息再好,聽眾聽不見,豈不可惜!解決之道是學習一點聲樂。練習逆式呼吸,讓聲音從腹部出來,而不是從嗓子出來。這樣,不僅聲音傳得遠,嗓子還不容易嘶啞。筆者見過不少七、八十歲高齡的老傳道人,聲音洪亮如鍾。偌大的會場,他們講話,不用麥克風,全場卻聽得一清二楚。他們年輕時,練嗓子是下過功夫的。

要努力戒掉語病。有人講道時,幾乎每句話都帶著「這個--」、「那個--」、「那嗎--」、「嗯--」、「安」、「哈」等語病,破壞了話語的連貫性,聽眾聽來非常吃力。語病形成原因因人而異。有的是因為講了上句之後,一時不知下句講甚麼時,嘴裡就下意識地吐出一些字來。如果語病是這樣引起的,那麼,在想下一句話說甚麼的時候,最好把儘力嘴閉起來,寧可沉默也不要出聲。

有學者認為,講道人的面部表情很重要;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眼睛了,被稱為「第二聲音」。[i]

講者的面部表情雖重要,卻不可做作,稍一過頭,就變成了表演。一般說,面部表情應該莊重,不宜輕浮;應當和藹可親,不宜驕傲、冷酷。講者把自己融入講章,讓面部表情自然流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講者與聽眾要有目光交流。講者可能因為緊張,不敢看聽眾,於是把眼睛盯在天花板上,或一直看窗外。這樣不好。講者要看聽眾。從經驗說,講者的眼睛若常在會場深度的二分之一處左右,就基本可以顧及全場。當然,講者的目光也不可向康德那樣只盯在一個聽眾身上,要不時巡視全場。[ii]

講道時看著對方,表示禮貌、專註、真誠、親切和關懷,可以縮短講者和聽眾的距離,就像面對面說話一樣。眼目直視,也表明心地光明。目光交流可以使講者與聽眾互動。當講者內心激動,雙目濕潤、閃閃有光時,聽眾也會動容;發現自己講的道使聽眾受到了感動時,講者也會被聽眾感動,因而能更有感動地講道,使聽眾進一步受感動。如此往複,講道的果效就會大大增強。不過,如果講者發現聽眾大都心不在焉或極不耐煩時,也會使講者承受很大壓力。當然,目光的果效有時亦因聽眾而異。比如,當講道人講到罪時,他可能會注視一個「罪」人,這個人可能因聖靈藉著這注視而感動、認罪;但也可能使對方惱羞成怒,事後處處與講道人作對。這一切,惟有懇求聖靈帶領。[iii]

講者的第三種語言是體語,即講者的儀錶和舉手投足。

講道人的服飾並無統一規定,也不一定非西服革履不可。但總要乾淨、整潔、莊重才好。正如去參加別人的婚禮,邀請人對賓客的穿著也無劃一要求;但若賓客穿著發皺的T恤衫、蹋拉著塑料拖鞋前去,恐怕也不合宜吧(參見太22:1-14)。講道人的穿著表現他對講壇的尊重和對聽眾的尊重。曾霖芳院長多次對筆者說過,他講道所穿的白襯衣的領子和袖口,多年來都是他親自用手洗凈的。他對講道事奉的敬虔,可見一斑。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更具體說就是,「睡像弓,坐像鍾,站像松」。講道人上台和在台上的時候,上身要挺直,不要彎腰塌肩。在講台上不須立正,「稍息」姿勢似較好。講道時,是固定站在講壇,還是可以在台上隨意走動?手式如何配合講道?這些都因人而異,不宜刻意做作。但是,講者若用一個指頭指聽眾,似乎不雅。

周聯華提出講道人在台上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

1)傳道人當以莊嚴穩重的步伐走上講台,身體要直。如有台階,應一步一步走上台。

2)坐下起立,腰部要挺直。

3)未步入禮堂時,先照一下鏡子,不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整潔,在台上沒有「他顧之憂」;在台上整領帶、拉衣服,都不相宜,倒不如在台後(台下)整好了出來。

4)坐定後,最好的姿勢是閉目默禱,傳道人的默禱會促進會眾的默禱。不然,他的視線難免不射在會眾身上。如果有一位對他微笑打招呼,他也微笑回禮,固然有「親切」感,但未免太「社交」氣。因此,常受「厚此薄彼」的批評。

5)如果台上有兩位以上的人員,彼此間切勿談話;若為西人翻譯當為例外。大部分的話應在聖殿外已經講好。有些人為顯出自己的重要,在台上再「計劃商量」崇拜之一切事宜。這樣非但沒有顯出重要,反而使人感到沒有準備妥當。

6)開口前切勿咳嗽「疏通」嗓子,這是不必要的習慣。傳道人只要在未入聖殿前大聲地唱幾句歌,就不會有喉嚨不「開」的感覺。

7)講台上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動作,不但挖鼻子、掏耳朵不相宜,就連用手整理頭髮等也不合適。任何動作都能分散注意力。

8)傳道人要輕輕地、不使人注意地把手錶放在講台上,講道時切忌玩弄手錶,如隨時看錶,或在未講完之前就把表戴在手上等。戴錶是結束的表示,連傳道人都「準備」下台,會眾自然「準備」 回家,崇拜的氣氛就被破壞了。

9)流汗多的傳道人務必準備手帕,以手搽汗是非常不雅的。手帕要保持整潔。

10)除非因生理上或年長的緣故,在講壇上喝水是不相宜的。當眾喝水並不雅觀,評劇舞台上喝水,用袖子遮臉就是這個道理。評劇中喝水,有文武場面、鑼鼓喧天、或絲鉉樂器演奏過門,沒有「冷場」的感覺;而傳道人喝水常在講道中間,於「眾目睽睽」 下飲水,很不好看。[iv]

這是周聯華講道事奉的經驗談,雖未囊括所有方面,仍值得讀者參考。


[i]周聯華著,《新編講道法》,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頁。

[ii]周聯華著,《新編講道法》,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頁。

[iii]參見:曾霖芳著,《講道學》,香港:嘉種出版社,1995年,第219頁;周聯華著,《新編講道法》,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468頁

[iv]周聯華著,《新編講道法》,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73-474頁。


推薦閱讀:

古典詩歌鑒賞專題三語言賞析
從粗鄙之語到政治化隱喻
揣情術:破譯體態語言 掌握對方意圖
【零起點英語】第一百七十五講 : Body Language(肢體語言)
數學是一門用統一的符號描述客觀世界的語言

TAG: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