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二戰日軍裝甲部隊編製

日軍裝甲部隊的組織編製 二戰日軍裝甲部隊的基幹部隊是戰車聯隊,相當於裝甲團或坦克團。在戰車聯隊之上,日軍裝甲部隊的編製有戰車集群(「戰車團」)、戰車師團、戰車旅團。戰車集群" U! H) d) }: {4 u0 y" o 日軍的戰車集群,日文寫作「戰車團」。這既是一種很「特殊」的編製,又是一種很普遍的編製。長久以來,很多相關的中文文獻,對日軍的「戰車團」都缺乏準確的認識和解釋,更有諸多混淆和謬誤。這些文獻對日軍「戰車團」的稱呼就有好幾種,而且各不相同,簡直可以當笑話來看。有的資料將「戰車團」不加任何標註或解釋地寫為戰車團,其他的稱謂還有戰車師團、戰車旅團、戰車支隊、戰車群等。如此以來,日軍「戰車團」的最高指揮官,就既可能是「師團長」,又是「旅團長」,還是「支隊長」。這種由不恰當的翻譯帶來的誤解,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準確來說,日軍的「戰車團」是一種暫編部隊,類似當時歐美的「戰鬥群」或「裝甲戰鬥群」。與「戰鬥群」一樣,日軍的「戰車團」並不是永久性編製,但是其存在的時間可能很長,有的可能長達2年。日軍「戰車團」的成立,是為了有效地指揮戰車聯隊。該種部隊一般下轄3個戰車聯隊,有獨立的後勤支援部隊,以及有限的維修支援部隊,但是缺乏戰術指揮和控制能力。有些配屬了步兵、炮兵、工兵,有些則沒有。總體來看,這種部隊就是以裝甲部隊為主力、諸兵種聯合作戰的戰鬥群。如果從規模上來看,日軍的「戰車團」近似於戰車旅團,但是顯然二者不是同一種部隊。戰車旅團是戰車師團下屬的部隊,也不是暫編性的。稱「戰車團」為戰車師團,則是更為錯誤的說法。1938年就已經存在「戰車團」了,而戰車師團則要1942年才有。同樣,「戰車支隊」也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支隊」是一種戰時的臨時性編製。以日軍「安崗支隊」為例,「戰車團」是其基幹部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配屬部隊。這些部隊合起來才能成為「支隊」,而不是單單「戰車團」自己就是「支隊」。, e) T% `2 U$ M0 p4 r2 v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稱謂,就是將「戰車團」直接稱為戰車團。我們知道,日語中有大量的漢字存在。這些日語漢字中,有些字詞表達的意思與漢語原意相同,有些是相似,有些則不同。在很多中文材料中,日軍部隊的名稱有很多尊重日語原文的翻譯。例如,日語原文的「戰車師團」,中文也直接稱為戰車師團,實際就是裝甲師或坦克師。但是用中文,日軍的「戰車團」究竟應該如何表達,卻成了一個難題。儘管中文在翻譯日軍部隊的名稱時有尊重日語原文的習慣,但是將日軍「戰車團」寫作戰車團是不恰當的。這種稱謂甚至不能算是翻譯,因為它所表達的意思和中文的戰車團完全不同。直接稱日軍的「戰車團」為戰車團,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歧義。作為介於旅和營之間的軍隊規模編製等級,中文所謂的「團」,在日文中稱為「聯隊」,寫作「聯隊」或「連隊」。對於並不了解日軍「戰車團」這一特殊編製的人來說,不加任何解釋說明而直接寫成戰車團,只會讓人誤解為「戰車團」就是戰車聯隊或坦克團。相比之下,英文稱日軍的「戰車團」為「Tank Group」反而更為準確,表達出了「戰鬥群」或「裝甲戰鬥群」的意思。因此認為,日軍的「戰車團」,比較準確的中文稱謂應該是「戰車集群」或「戰車群」。 1938—1942年,日軍組建了第1、2、3戰車集群,第11軍戰車集群,第14軍戰車集群。其具體編製情況如下:* h" L+ `5 U6 E$ }第1戰車集群(1938年8月12日在中國東北公主嶺成立,隸屬日本關東軍。1942年9月在中國東北愛珂解散,戰車部隊編入日軍機甲軍。)組建為「安崗支隊」:* {) y: }* X" l6 n7 k# X6 J4 ^" q第1戰車集群指揮部7 Q5 S) v3 c5 1 T- u第3戰車聯隊第4戰車聯隊7 [" q0 J4 Xf第64步兵聯隊,欠第3步兵大隊,加強2個反坦克炮中隊* f3 M* o+ o6 a第1獨立野戰炮炮聯隊,2個炮兵中隊第12高射炮聯隊,1個高射炮中隊5 D8 }3 P8 ~2 H第1重炮聯隊,牽引車中隊$ F8 e1 H1 w2 w9 z# O第24工兵聯隊,2個工兵中隊第22獨立工兵聯隊,火焰噴射器中隊第3通信聯隊,1個無線電通信小隊" W: S2 |2 w: V/ t第3汽車輜重聯隊第28步兵聯隊,第2步兵大隊,加強1個反坦克炮中隊( L( b3 t( ~/ D$ K( b+ j/ f6 o+ s第7步兵師團衛生隊9 z- X% V8 i" p" T* S" U4 s) |/ u興安騎兵師1939年6月20日,以第1戰車集群為基幹,組成安崗支隊,指揮官為安崗武臣中將,參加諾門坎戰役1940年3月1日,第4戰車聯隊編入第2戰車集群,第1戰車集群編入日軍第3軍9 `, [" Q$ ~% b* Q% h6 j6 E: {1942年7月4日,編入日軍機甲軍歷任指揮官:1938年8月—1939年8月,安崗武臣中將1939年8月—1940年12月,木村民藏少將1940年12月—1941年12月,岩仲義治少將1941年12月—解散,山田國太郎少將: t7 J, D0 Q# Q" i+ T. _( U: Z2 t9 V% U& y6 ?3 b# J@第2戰車集群(1940年3月1日,成立於中國東北、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隸屬日軍第5軍。1942年9月在中國東北解散,戰車部隊編入日軍機甲軍。)0 u9 K$ a: w" o1 M/ M+ A# u+ [成立時編製:3 T& E9 d& P- l4 F3 c% o第4戰車聯隊第10戰車聯隊第11戰車聯隊2 C* ?$ i! K7 Y! W: X8 k$ _1941年11月21日第4戰車聯隊編入日軍第14軍歷任指揮官:5 Yj% 4 |; h9 Q) G- S1940年3月1日,山路秀男少將第3戰車集群(1941年9月10日在留守近衛師團司令部處成立。1942年7月在中國東北解散,戰車部隊編入日本關東軍)。. h& Q4 X" w% P$ Z南進作戰時編製:/ G, C2 m% G9 K# [/ b/ ^7 R第1戰車聯隊3 F7 r" c" o6 j* `& _Z第2戰車聯隊4 r: x2 u8 B# ]6 [8 f第6戰車聯隊第14戰車聯隊工兵隊(3個中隊)) D5 : t+ T1 h# n3 {通信隊) l; q7 U! VW1 j設備廠1941年9月13日,工兵隊,通信隊,設備廠編入第3戰車集群1941年9月18日,編入日軍台灣軍司令部,進入南下戰備狀態1941年11月6日,編入第25軍1942年1月29日,第2戰車聯隊編入第16軍1942年3月4日,第14戰車聯隊編入第15軍7 Z7 u: l3 O: }3 I, X% S1942年5月18日,第2戰車聯隊編入第17軍( @! e, C* Q) ; p9 [7 i1942年7月4日,編入日軍機甲軍" z! U0 e7 e7 V% Z. s+ E$ i指揮官:長沼稔雄大佐+ E. Z/ ~0 s; Z. m/ H第11軍戰車集群(1939年3月在中國關內成立,1941年8月8日在中國關內解散). y9 ^- g$ V/ H2 O! c, `編製:3 C& I+ r, z2 L; }6 |/ y. L第5戰車大隊5 ]# G/ n- T1 w/ S# n, p3 ^* }( S第7戰車聯隊第9獨立輕型裝甲車中隊4 p! G/ et; b/ E7 m第119步兵聯隊,第2步兵大隊第3獨立工兵聯隊,2個工兵小隊輜重隊2個小隊+ F( ]9 l3 g1 H) d+ {& N1939年3月,第11軍戰車集群成立,第5戰車大隊的大隊長兼任戰車集群指揮官1939年6月19日,第5戰車大隊長複員,第7戰車聯隊的聯隊長兼任.戰車集群指揮官1939年11月30日,第13戰車聯隊與第11軍戰車集群合併; o9 J0 E, 2 V" gU1941年1月9日,參加豫南作戰: p. J2 u4 }3 E" Y" e; i! n1941年4月30日,配屬給第3步兵師團參加江北作戰.1941年8月8日,第7戰車聯隊編入日本關東軍,第11軍戰車集群解散歷任指揮官:J! e. Q8 l0 K) n8 E# e6 6 O1939年3月—6月,石井廣吉大佐+ H* L% y3 V$ b- - L1939年6月19日—1941年7月,楠瀨正美中佐1941年7月16日—解散,圜田晟之介大佐第14軍戰車集群(1941年12月23日在菲律賓成立,1942年1月15日在菲律賓解散)+ |) N" `, h1 b( M5 A2 W! n6 l編成:2 F/ U7 v+ T( s* n% |( K: L第4戰車大隊第7戰車聯隊日軍台灣第2步兵聯隊,第2大隊第10獨立反坦克炮中隊# d, W. M9 h: O6 @0 A( ^6 o, D$ h第48步兵師團自行車車隊% l- y* R5 J/ `$ Y" r. `第48山炮聯隊第1大隊第48工兵聯隊第1中隊(欠編)1941年12月23日,第14軍戰車集群成立,第7戰車聯隊的聯隊長兼任戰車集群指揮官1941年12月27日,配屬第48步兵師團1942年1月15日,第4戰車聯隊編入日軍第16軍,該戰車團解散指揮官:1941年12月23日,圜田晟之介大佐戰車師團3 s* T/ ?. H4 M" h% V( N1942年,日軍認為戰車集群的編製已經過時了,準備建立更為高效、獨立性更強、聯合各個兵種的戰車師團部隊。日軍在中國東北成立了第1、2、3戰車師團,用於應對可能與蘇聯爆發的戰爭。此時的日軍戰車師團,每個戰車師團下轄2個戰車旅團,每個戰車旅團下轄2個戰車聯隊。這種一共下轄4個戰車聯隊的戰車師團,被美軍稱為「方形」(square)戰車師團。不同的戰車師團,其戰車聯隊的構成也不相同。9 ?4 d, k) ?6 C& ds" l" Uq/ z. _3 z1942年中期—1944年初期,日軍戰車師團裝備編製如下:4 ^) E. S" u8 {7 J7 ~: Q戰車師團指揮部:119人,2輛輕型坦克,10輛中型坦克,20輛小汽車戰車旅團指揮部(每個戰車師團2個):每個戰車旅團指揮部11人戰車聯隊(每個戰車旅團2個):每個戰車聯隊1071人,78輛履帶車輛,21輛輪式車輛戰車聯隊指揮部:每個戰車聯隊指揮部90人,2輛輕型坦克,1輛中型坦克輕型戰車中隊:每個輕型戰車中隊110人,10輛輕型坦克( G, A% h! E1 d& ~中型戰車中隊(每個戰車聯隊3個):每個中型戰車中隊145人,2輛輕型坦克,10輛中型坦克" K7 q2 {, G. `- f# o. y& 炮戰車中隊:145人,2輛輕型坦克,10輛炮戰車整備中隊:170人,3挺重機槍,76輛卡車) S% W6 v/ @! B! I; F機動步兵聯隊:3029人,222輛履帶車,87輛輪式車輛# V" T7 L/ v8 E0 J! `: r" W+ BJ# W步兵聯隊指揮部:115人步兵大隊(每個機動步兵聯隊3個):每個步兵大隊1個步兵大隊指揮部147人,1挺輕機槍,3個步兵中隊! M/ kg% `: ^/ ]% V9 W4 D步兵中隊(每個步兵大隊3個):每個步兵中隊181人,9挺輕機槍,9支擲彈筒,2門1式47毫米反坦克炮機槍中隊:174人,12挺重機槍,13輛卡車6 o0 _) U8 H; T" R4 C! ?* e7 g" h, _步兵炮中隊:150人,6門41式75毫米山炮" P! o) g/ E0 |: x. d5 j& ]整備中隊:250人,3挺重機槍v" [" f" ^% . H) _9 ]; F; d7 d反坦克炮隊:444人,45輛履帶車,87輛輪式車輛7 y/ q! Q& E9 K* b) u反坦克炮隊指揮部:84人,4挺重機槍8 U$ P2 _9 I0 u4 {1 ~反坦克炮中隊(每個反坦克炮隊3個):每個反坦克炮中隊120人,6門1式47毫米反坦克炮5 E& L. s2 T" D& ?: j) W9 J; {整備中隊:100人% L/ [0 M+ @, o7 rw( H) R* S. ap5 j搜索隊:694人,91輛履帶車,12輛輪式車輛搜索隊指揮部:80人,2輛輕型坦克9 r" t8 E! z; O: UF輕型戰車中隊(每個搜索隊3個):120人,10輛輕型坦克- @5 @# w* w1 L+ p炮戰車中隊:140人,10輛炮戰車! V" g8 f0 A- e) U% V機動步兵中隊:150人,3門94式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8 C# q" z7 [1 ^) k. a整備中隊:100人,9挺輕機槍,12輛卡車機動炮兵聯隊:1056人,89輛履帶車,73輛輪式車輛機動炮兵聯隊指揮部野戰炮兵大隊:下轄3個野戰炮兵中隊,共575人,18門90式75毫米野戰炮% }( N`: r9 S8 c" Y0 @榴彈炮大隊(2個):每個榴彈炮大隊3個榴彈炮中隊,每個榴彈炮大隊440人,12門91式105毫米榴彈炮( F& N/ G" {) f- e& K高射炮隊:1014人,105輛履帶車,63輛輪式車輛高射炮隊指揮部) r4 H* {" z6 Bb$ t% K! ]機關炮中隊(每個高射炮隊3個):每個機關炮中隊6門98式20毫米機關炮; c9 A9 e# z3 {~$ `8 Z5 f高射炮中隊(每個高射炮隊2個):每個高射炮中隊6門88式75毫米高射炮8 m+ i/ a: R8 G; K工兵隊:1149人,122輛履帶車,50輛輪式車輛工兵隊指揮部4 g2 Q, W+ Q4 m" Q工兵中隊(6個):每個工兵中隊140人,1挺重機槍,1門94式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整備中隊:100輛卡車8 H2 LG; G) }8 h6 j) T- j* ]3 q+ |" T1 K- t整備隊:778人,15輛履帶車,152輛輪式車輛& {% q8 e# Q$ g2 s3 l; o- d整備隊指揮部9 h! L! o. ~6 U6 L9 z# 整備中隊(3個)+ {! ~1 o4 G- D" n9 Q* i7 }輜重隊:765人,106輛履帶車,216輛輪式車輛3 H0 M7 h" p- I$ S輜重隊指揮部輜重中隊(4個)整備中隊% {* d, p7 np$ ~7 p通訊隊# y! e( y# z2 G3 a) V) i醫療隊:285人,50輛車( n% l% U9 o; | 以上編製中,輕型坦克基本都是95式輕型坦克。中型坦克為97改式中型坦克。炮戰車中隊計劃裝備的是1式和2式自行火炮,因為產量太少,實際裝備的基本都是97式中型坦克。卡車的型號多種多樣,包括強制徵用的民用型號,日軍很少有四輪驅動的卡車。小汽車主要是客用轎車和吉普車,例如95式越野車和偵察車。日軍的97式摩托車基本上都裝有車斗,用於通訊員進行聯絡。+ A/ q. tk6 E! k3 `7 T; w儘管戰車師團比戰車集群更先進,但是其仍然有一些缺陷存在。戰車師團中的機動炮兵聯隊,裝備的是卡車拖拽的火炮,而不是自行火炮。日軍的戰車師團中,坦克的比例太高,步兵則太少。同一時期歐美國家的裝甲師,都會平衡一下坦克與步兵的比例。戰車師團中的機動步兵聯隊,本來應該裝備的是1式裝甲運兵車和1式半履帶裝甲車,但是實際上裝備的裝甲運兵車很少,大部分都只能以卡車代替。例如,在中國東北的日軍第2戰車師團第2機動步兵聯隊,裝備57輛94式6輪卡車,7輛半噸卡車,6輛牽引車,3輛指揮車,1輛轎車,4輛維修車,2輛公共汽車,4輛拖車,而1式全履帶裝甲運兵車只有17輛。一旦發生戰鬥,損失和故障又會逐漸消磨機動步兵聯隊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 1944年初,日軍的3個戰車師團各撤編了1個戰車旅團指揮部,1個戰車聯隊,以及戰車師團的高射炮隊和搜索隊。撤編的戰車聯隊改為(獨立)戰車聯隊。當然,實際上日軍沒有「獨立戰車聯隊」這樣的稱謂,但是因為不隸屬於任何戰車師團和旅團,所以實質上是「獨立」的。每個戰車師團剩下的1個戰車旅團下轄3個戰車聯隊。美軍稱這種下轄3個戰車聯隊的戰車師團為「三角形」(triangular)戰車師團。1944年7月,為了進行「本土決戰」,日軍在日本本土成立了第4戰車師團。日軍4個戰車師團,具體編製如下:/ Um4 ?0 n% R0 A$ F! A) y" Y4 ?! B: L第1戰車師團(1942年6月24日,以日軍第1戰車集群為基幹,成立於中國東北、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鎮,成立時隸屬於日軍機甲軍,二戰結束時隸屬於日軍第36軍,代號「拓」)) R. g$ ?0 ^8 W9 ^編製:第1戰車旅團:第1戰車聯隊,第5戰車聯隊. f! j1 x; Z5 m" s; n第2戰車旅團:第3戰車聯隊,第9戰車聯隊第1機動步兵聯隊; e2 x$ k5 B" k7 i# k3 x0 A1 d第1機動炮兵聯隊師團屬反坦克炮隊師團屬搜索隊/ X# j0 S6 y" E" J9 ^: G0 w; r* Y師團屬高射炮隊; V) H# my/ f& r師團屬工兵隊# i: k$ v; x& c" m% . c師團屬輜重隊5 Y8 B/ K! a) F$ m6 [師團屬整備隊師團屬通信隊1944年2月15日,師團屬高射炮隊參加豫湘桂戰役。1944年2月25日,第9戰車聯隊編入日軍第31軍,前往馬里亞納群島。1944年3月17日,師團屬搜索隊改編為第26(獨立)戰車聯隊,原計劃是從日佔朝鮮釜山調往塞班島。但因馬里亞納海戰日軍戰敗,所以被轉移到小笠原諸島,後調往硫磺島。1944年7月,在運輸途中損失28輛坦克,最後只有23輛坦克到達硫磺島(12輛95式輕型坦克,11輛97改式中型坦克)- n- V5 l8 y1 [* J3 f0 Vb) uy. u4 v1944年3月31日,第3戰車聯隊編入日軍第10軍,參加豫湘桂戰役) _5 B1 n/ D7 K* a) w1945年3月15日,從日本關東軍序列中調出,編入日本本土的第36軍1945年6月1日,第1戰車師團與第4海上機動旅團合併) M0 S5 H4 M* [6 w歷任師團長:1942年9月1日—1945年6月1日,星野利元中將1945年6月1日—二戰結束,細見惟雄中將6 H1 o6 u0 D: [5 J. S! v% l( [/ z3 |6 g第2戰車師團(1942年6月24日,以日軍第2戰車集群為基幹,成立於中國東北、今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勃利縣,隸屬於日軍機甲軍,二戰結束時隸屬於日軍第14方面軍,代號「擊」): iM( F* um& q1 Z4 ?! r* X編製:& T+ l/ q0 J; y# i7 k0 W第3戰車旅團:第6戰車聯隊,第7戰車聯隊第4戰車旅團:第10戰車聯隊,第11戰車聯隊第2機動步兵聯隊第2機動炮兵聯隊餘下部隊同上文的第1戰車師團編製+ B+ O( w5 a) E/ F( P1944年2月,第11戰車聯隊被派往千島群島5 T" `: h% D- t* `0 l/ m! i1944年3月,師團屬搜索隊被改編為第27戰車聯隊,第1、2戰車中隊部署於沖繩島(13輛95式輕型坦克,14輛97式中型坦克),第3戰車中隊部署於宮古島(1輛95式輕型坦克,13輛97式中型坦克);高射炮隊被部署在中國& N8 g- ~0 _5 Q+ _+ K1944年8月,第2戰車師團前往菲律賓作戰; u" d: e7 W% |8 E) @3 S1 i1945年1月,第2戰車師團被美軍殲滅歷任師團長:1942年9月20日—1943年12月27日,岡田資中將6 D" s; o8 N; F5 V8 B8 E1943年12月27日—二戰結束,岩仲義治中將2 |; a# M$ W; i! A! D2 |: `2 E# G7 m第3戰車師團(1942年6月24日,以日軍駐華北地區騎兵集群為基幹,成立於中國、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隸屬於日軍駐蒙軍,二戰結束時隸屬於日軍第12軍,代號「瀧」)7 X0 t4 c& |2 v% u編製:第5戰車旅團:第8戰車聯隊,第12戰車聯隊- X; I* T, d( G! t2 f" _/ z4 t第6戰車旅團:第13戰車聯隊,第17戰車聯隊第3機動步兵聯隊第3機動炮兵聯隊餘下部隊同上文的第1戰車師團編製/ [- F( _# Q) ?/ t2 l1942年年末,第8戰車聯隊被派往新幾內亞島新不列顛1944年4月15日,編入日軍第12軍,第12戰車聯隊留在包頭6 q: a! v9 X4 c, _: Y7 f* Y`1944年7月,第6戰車旅團參加豫湘桂戰役. T1 I+ x6 [) C! E1945年3月,師團主力在老河口作戰歷任師團長:1942年12月1日—1943年1月7日,西原一榮中將" ^* O4 U# i( m# nE1943年1月7日—二戰結束,山路秀男中將, ~; m" k+ d( t* uF第4戰車師團(1944年7月6日,以日軍坦克、騎兵、野戰炮兵、工兵、輜重兵學校的教導部隊為基幹,成立於日本本州千葉縣,一直隸屬於日軍第36軍,代號「鋼」)7 A( P. {( s; B@$ k) X7 X編製:. g, c6 {" {& b7 S) i# ]9 [第28戰車聯隊第29戰車聯隊! t- `; p8 {8 z: k& o第30戰車聯隊% B9 t6 v# z7 j1 t$ x師團屬輜重隊師團屬整備隊師團屬通信隊1 F# r( `a+ q, ^/ e師團屬機關炮隊(1945年編入)戰車聯隊 最初,戰車大隊(相當於坦克營)是日軍戰車部隊的基礎。1938年,戰車大隊被改編為戰車聯隊(相當於坦克團),但是其規模實際上還是大隊等級的。從此之後,戰車聯隊成了日軍戰車部隊的基礎。每個戰車聯隊包括700—850人,有時還能超過1000人,裝備30—50輛坦克。其聯隊長通常都是大佐,偶爾有中佐。戰車聯隊下轄戰車中隊(相當於坦克連),戰車中隊的中隊長通常是少佐或者大尉,有的時候也可能是中尉。戰車中隊下轄戰車小隊(相當於坦克排),戰車小隊的小隊長都是少尉。所有的這些軍官,自己也都兼任坦克車長,其他的坦克車長都是士官。戰車聯隊下轄有自己的維修、補給和醫療人員,比以前的戰車大隊更為獨立。其下轄的戰車中隊裝備輕型坦克和中型坦克,或者兩種坦克混編。有的戰車聯隊可能只下轄2個戰車中隊,有的下轄多達5個戰車中隊,大部分下轄的都是3個中型戰車中隊和1個輕型戰車中隊。有的戰車聯隊下轄4個中型戰車中隊,每個中型戰車中隊分配1個輕型戰車小隊。還有的戰車聯隊完全裝備輕型坦克或者完全裝備中型坦克。如果是中型戰車中隊,那麼其中隊指揮部通常裝備1輛或2輛輕型坦克或超輕型坦克,以及1輛中型坦克。二戰之前,日軍的每個戰車小隊都有4—5輛坦克,二戰後期則更多為3輛坦克。每個戰車聯隊都有1個的整備中隊,每個戰車中隊都有1個輜重隊。戰車中隊的輜重隊通常由1個曹長,4個軍曹或伍長,20名士兵,以及一些軍醫組成。其裝備包括8輛用來運輸彈藥、燃料、補給、行李和工具的卡車。# |$ ^/ X1 |6 D最初,日軍戰車聯隊的編製沒有固定標準,以下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日軍第4戰車聯隊(1939年)1 W% Z7 o7 d9 O" A3 h5 ]聯隊指揮部:81人,2輛95式輕型坦克,2輛94式超輕型坦克第1輕型戰車中隊:80人,9輛95式輕型坦克/ , C. @) q2 ?第2輕型戰車中隊:80人,9輛95式輕型坦克- l2 p* N9 L8 A* ?8 Y/ _第3輕型戰車中隊:81人,9輛95式輕型坦克第4中型戰車中隊:111人,8輛89式中型坦克,2輛94式超輕型坦克4 U( e/ [& |* R" p5 J( p聯隊輜重車中隊:128人,5輛95式輕型坦克$ i# D: o2 u1 S6 L8 L- m+ Q. 20世紀40年代初,大多數的日軍戰車聯隊都是以下標準,但是不同的戰車聯隊在坦克的型號和組織構成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同:戰車聯隊(1941年)7 _2 Z+ R/ j* I) m% U6 {2 ^聯隊指揮部:2輛95式輕型坦克,1輛97式中型坦克第1輕型戰車中隊:13輛95式輕型坦克^; V) r, e2 S: j" P6 ^: Vt第2—4中型戰車中隊:每個中型戰車中隊10輛97式中型坦克,2輛95式輕型坦克整備中隊% X) Q, i+ g8 l7 B到1940年,日軍已經建立了15個戰車聯隊(第1—15戰車聯隊)。1941—1942年,又建立了7個戰車聯隊(第16—19戰車聯隊,第22—24戰車聯隊)。1944年,建立了9個戰車聯隊(第25—30戰車聯隊,第33—35戰車聯隊)。1945年,建立了15個戰車聯隊(第36—48戰車聯隊,第51戰車聯隊,第52戰車聯隊)。以上戰車聯隊中有一部分是不隸屬於任何戰車師團和旅團的(獨立)戰車聯隊。所有二戰末期建立的日軍戰車聯隊都是加強戰車聯隊,分配給了第4戰車師團或獨立戰車旅團。下面是日軍理想的戰車聯隊組織結構,也就是「本土決戰」中戰車聯隊的組織結構。但是實際上這些組織結構很多都沒有實現,而且接收的也是老舊的坦克。$ W) 8 e9 W9 ?4 X9 p8 M" g) @2 L) b) |3 ^) ~8 A4 r6 W9 `- `加強戰車聯隊(1945年)z8 j! z8 _" B" h聯隊指揮部:85人,3輛97改中型坦克,1輛95式輕型坦克,1輛轎車: `% p1 e1 _6 e) [5 V" r$ I/ j% ^2個中型戰車中隊:每個中隊114人,10輛97改中型坦克,2輛95式輕型坦克* w9 @! Y$ D8 n. I1 q2個炮戰車中隊:每個中隊119人,10輛3式中型坦克(由於炮戰車產量不足,以3式中型坦克代替),2輛95式輕型坦克自行火炮中隊:152人,6輛75毫米或100毫米1式自行火炮,4輛裝甲運兵車勤務中隊:368人,1輛95式輕型坦克,8輛裝甲運兵車,292支步槍,10挺輕機槍,10支擲彈筒,4具火焰噴射器整備中隊:129人,2輛97改中型坦克,1輛95是輕型坦克,10輛卡車,2輛輕型維修車總兵力:1200人 每個下轄4個戰車中隊的日軍戰車聯隊,其輜重隊攜帶的燃料足夠坦克使用7天,潤滑油足夠使用15天。運輸車輛自己使用的汽油和潤滑油足夠使用4天。平時攜帶5天份額的食物,此外還有5天份額的應急口糧。H* _8 G# @( l) j戰車中隊 每個戰車中隊包括1個戰車中隊指揮部,3個戰車小隊,1個輜重隊。除了指揮戰車中隊的1名大尉和指揮戰車小隊的4名少尉以外,每個戰車中隊還有3名准尉,20名士官。一般來說,中型戰車中隊112人,輕型戰車中隊90人。中型戰車中隊裝備2輛輕型坦克和10輛中型坦克。每個戰車中隊裝備4台無線電機,中隊長使用1部,每個戰車小隊的小隊長座車各1部。每個戰車中隊裝備的武器包括,28挺坦克裝載的97式7.7毫米機槍,84支38式6.5毫米步騎槍,4把手槍,107把刺刀。還有15輛卡車,2輛轎車,1輛摩托車。中型戰車中隊輜重隊共47人(輕型戰車中隊輜重隊為42人),分為4個小組,第1小組(13人)和第2小組(15人)負責維修,第3小組(9人)負責彈藥,第4小組(10人)負責燃料。+ z2 t# Y7 Q" w4 p- f, o中型戰車中隊組織結構:不同的日軍中型戰車中隊組織結構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能下轄3—4個戰車小隊,每個戰車小隊可能有3—5輛坦克,戰車中隊指揮部可能有1—3輛坦克。圖中是1個混編戰車中隊,有3個中型戰車小隊和1個輕型戰車小隊。中隊指揮部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戰車中隊指揮部,包括1輛97式中型坦克2輛97式超輕型坦克;另一個是勤務管理分隊,裝備1輛95式偵察車和4輛帶車斗的97式摩托車。第1—3戰車小隊每個裝備3輛97式中型坦克,第4戰車小隊裝備4輛95式輕型坦克。輜重隊裝備5輛4輪97式五十鈴卡車和3輛6輪五十鈴卡車。輜重隊由1名曹長指揮,還包括3名軍曹和21名士兵。中隊指揮部除了坦克乘員之外,包括中隊長,曹長,軍需曹長,軍械曹長,號手,駕駛員。! x9 ?{/ YP- i# C/ }8 I: Q% d其他戰車部隊 除了戰車師團及其下轄的戰車部隊之外,日軍還有隸屬於其他部隊的戰車部隊,以及各種獨立戰車部隊。由於其中有些部隊的名稱與戰車師團下轄的戰車部隊很相似,再加上日軍戰車部隊編製比較混亂,所以有可能產生混淆和誤解。獨立戰車旅團) d3 }" X% S: |% q 二戰中,除了戰車師團下轄的戰車旅團之外,日軍還有獨立戰車旅團。日軍的獨立戰車旅團,分別是第1—9獨立戰車旅團和1個戰車教導旅團,戰車教導旅團實際上改編自第8獨立戰車旅團。第1和第9獨立戰車旅團部署在中國東北,其他的獨立戰車旅團都部署在日本本土,用於「本土決戰」。獨立戰車旅團的編製中缺乏步兵和炮兵,任務是支援步兵師團作戰,作用上比較近似於日軍以前的戰車集群。6 {) V. w1 p. U) M`: A* f" L- h日軍獨立戰車旅團編製:戰車旅團指揮部:71人,3輛97改中型坦克,2輛95式輕型坦克,2輛裝甲運兵車,2輛小汽車,2輛卡車戰車聯隊(2個):裝備編製與上文戰車師團下轄的戰車聯隊相同通訊隊:139人,3輛97改中型坦克,3輛95式輕型坦克,1輛小汽車,5輛卡車高射機關炮隊:421人,12門4式20毫米雙聯高射機關炮: u8 y8 o% n3 Q8 J整備隊:202人,10輛卡車,1輛重型維修車,3輛輕型維修車& f7 V6 W4 @# L% `* l+ 6 Z% k( E輜重隊:347人,72輛卡車,1輛輕型維修車1 }6 U: q. h) M- b$ u" c, z步兵師團戰車隊 從1940年開始,日軍就將一些中隊規模等級的戰車隊配屬給機械化步兵師團,包括日軍第1,第8和第12師團。這些戰車隊裝備的都是輕型坦克和超輕型坦克。在太平洋上,日軍的4個海上機動旅團也有自己的旅團屬戰車隊。例如第4海上機動旅團的戰車隊,人員66名,9輛95式輕戰車,這些戰車隊都被部署在太平洋島嶼上進行防禦。騎兵旅團戰車部隊 1932年,日軍將第1和第4騎兵旅團派往中國東北,當時他們的汽車部隊裝備了一些裝甲汽車。1933年,日軍開始裝備只安裝了機槍的92式重型裝甲車,替代騎兵旅團中的裝甲汽車。1937年,日軍用95式輕型坦克替代裝甲汽車,裝甲汽車隊被改編為戰車隊。1940年,日軍第1—4騎兵旅團,每個旅團都下轄了1個裝備7—9輛95式輕型坦克的戰車隊。1942年,日軍開始組建戰車師團,第1和第4騎兵旅團的戰車隊改編為第3戰車師團的搜索隊,第3騎兵旅團的戰車隊改編為第1戰車師團的搜索隊。當時日軍第2騎兵旅團已經於1941年解散,也就沒有戰車隊了。應該注意的是,二戰中日本陸軍有兩種不同的騎兵部隊編製。一種是上面提到的騎兵旅團,配備有炮兵和裝甲兵的重型武器。它與步兵師團下轄的騎兵聯隊不一樣,師團下轄的騎兵聯隊後來變成了搜索聯隊,這些部隊都是大隊規模等級的部隊,屬於步兵師團的一部分,用於騎馬進行偵察。; ]/ c1 ]) MT, f% H( V步兵師團搜索聯隊 1940年—1941年,日軍步兵師團中的騎兵聯隊改編成為搜索聯隊。搜索聯隊都是機械化部隊,裝備卡車和超輕型坦克,通常都是這種650人編製的規模:" Q7 d% r: a# q" b. zL/ G搜索聯隊(1941年); Z3 p, ~, $ A6 |聯隊指揮部* E4 N! }2 ?8 [8 N2 m第1和第2機械化中隊:每個機械化中隊200名步兵1 K- s1 `+ d/ q+ `第3和第4超輕型戰車中隊:每個超輕型戰車中隊8輛94式或97式超輕型坦克整備小隊通訊小隊# s5 l8 uo! y, x: n4 i9 A: C7 g" b3 c獨立戰車中隊 二戰中,日軍從戰車聯隊中抽調出來一些戰車中隊,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戰車中隊指揮部和輜重隊以使之能夠達到獨立的程度。1932年,日軍將第1個獨立戰車中隊調往中國上海參加戰鬥。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組建了大約12個獨立戰車中隊,運往塞班島和菲律賓進行防禦(運往塞班島的第3、4獨立戰車中隊只有人員無裝備),坦克大多數都被埋入坦克掩體中充當固定堡壘使用。/ ]$ B( t, ~. @獨立超輕型戰車中隊 1935年,日本陸軍在11個步兵師團內成立了超輕型戰車訓練所。1936年,日軍成立了步兵師團屬輕型裝甲車中隊,裝備94式超輕型坦克。每個輕型裝甲車中隊包括80人,裝備6—10輛94式超輕型坦克;下轄3個超輕型戰車小隊,每個小隊包括10人和3輛超輕型坦克;以及1個30人的輜重隊。整個輕型裝甲車中隊還裝備20把手槍,50支步槍和步騎槍。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在這些訓練所的基礎上組建了13個獨立超輕型戰車中隊派往中國。日軍94式超輕型坦克除了擔任偵察和運輸補給任務之外,也作為一種戰鬥車輛出場,通常用於肅清街道以及向敵軍佔據的建築物進行機槍火力壓制。超輕型戰車中隊有大約120人,裝備17輛超輕型坦克;下轄4個超輕型戰車小隊,每個小隊包括9人,裝備4輛超輕型坦克;還有1個約55人的輜重隊。超輕型戰車中隊指揮部包括30人,1輛超輕型坦克,2輛小汽車和4輛摩托車。由於94式超輕型坦克也用於化學戰,所以每個超輕型戰車小隊中都有1名士兵接受過化學戰的特別訓練。超輕型戰車中隊的輜重隊中也有1名士官和2名士兵接受過這種訓練。真正裝備94式超輕型坦克用於進行化學戰的,是日軍軍屬野戰毒氣隊和步兵師團屬特種毒氣大隊。軍屬野戰毒氣隊包括1個迫擊炮大隊和毒氣中隊,其中毒氣中隊裝備94式布毒車12輛,毒液運載車12輛,94式消毒車12輛,運輸車9輛。步兵師團屬特種毒氣大隊裝備94式布毒車16輛。從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這些超輕型戰車中隊就不斷地解散,裝備轉交給了其他新成立的日軍戰車聯隊。二戰結束時,日軍只有1個獨立超輕型戰車中隊還在服役。日本海軍陸戰隊戰車部隊:& x9 f. ^* @: ~6 {2 l( V 日本海軍陸戰戰車部隊的官兵都在日本千葉縣館山的日本帝國海軍軍械學校進行訓練,此地位於日本東京灣房總半島延伸向大海的盡頭處。該學校擁有一個小規模的坦克訓練部隊,在那裡他們學習操縱火炮和坦克。5 C: x/ A2 N1 q, d# C1932年,「一?二八事變」的槍聲打響,日本海軍陸戰隊十萬火急地派遣英制維克斯?克羅斯利(Vickers Crossley)型裝甲汽車參加戰鬥。這種裝甲車,日本一共進口了12輛。$ g5 el( E" J8 u, ]4 g! ]$ M 「一?二八事變」中,駐中國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組建了第2獨立戰車中隊,裝備5輛89式中型坦克和10輛雷諾NC27型坦克。在上海的戰鬥中,89式中型坦克表現良好(有資料稱損失2輛),而雷諾NC27型坦克卻表現不佳,此後不再參與實戰。駐中國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坦克,周身塗裝草綠色,使用的標誌是日本海軍的鐵錨,而不是陸軍的銅星。一些西方的參考資料聲稱這些坦克的塗裝是海軍灰色,這是不正確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這些戰車中隊就解散了,車輛都配屬給了在中國上海作戰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步兵部隊。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研製了被稱為「特種艦船」的「特2式內火艇」,即2式「卡米」型水陸兩棲坦克,並且組建了幾個兩棲戰車隊。日本海軍陸戰隊戰車部隊也裝備常規的裝甲戰鬥車輛,基本都是95式輕型坦克。1943年,日軍在日本吳港附近的情島上成立了Q基地,用於訓練兩棲坦克的乘員。基地由海軍大尉伊藤德男掌管。1943年10月,該基地派遣第1兩棲戰車部隊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臘包爾和馬紹爾群島,其他部隊後來被派往塞班島,占守島和帛琉群島。1944年,由伊藤德男大尉親自指揮的一支日本海軍陸戰隊戰車部隊前往派往菲律賓,在萊特島的奧爾莫克登陸,也在那裡被美軍摧毀。3 N7 Z" V0 y+ _& R( v炮戰車部隊與自行火炮部隊; S9 q5 B: m1 |) P% V2 ^s2 V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日軍裝甲部隊中有一種被日軍稱為「炮戰車」的裝甲戰鬥車輛,英文稱之為「Gun Tank」。同時,日軍中還有一種武器被稱為「自走炮」,也就是自行火炮。一般認為,「炮戰車」和「自走炮」其實是同一種武器,都是自行火炮。在稱呼日軍的相關武器時,也是混用而未加準確區分。例如裝備75毫米炮的日軍1式自行火炮,既有人稱其為「1式炮戰車」,也有人稱其為「1式自走炮」。實際上,這兩種稱謂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自走炮」是直接將牽引式的火炮安裝在坦克的底盤上,進而形成一種戰鬥室敞開的自行火炮。在戰術上,歸根結底,日軍認為其是一種能夠迅速移動的火炮,而不是坦克。日軍對「炮戰車」最早的定位是裝備低初速而大口徑的火炮、發射榴彈支援步兵的坦克。在歐美的裝備中,與之相似的就是德軍3號突擊炮的初期型號或美軍M4謝爾曼式坦克中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型號。二戰後期,日軍又賦予了「炮戰車」反坦克的職能。從這一角度看,「炮戰車」又變成了類似「坦克殲擊車」或「自行反坦克炮」的武器。但是,當時裝備75毫米炮的1式自行火炮其實也承擔了一定的反坦克任務。這樣以來,就造成了部分型號的「炮戰車」和「自走炮」在功能和角色上的重複。& B. N; s# ]5 S" A在編製上,1942年,日軍計劃在每個戰車聯隊中增加1個炮戰車中隊,並於1943年開始實施。此時,日軍炮戰車中隊的「標準裝備」只可能是裝備75毫野戰炮和100毫米榴彈炮的1式自行火炮。但是這兩種武器卻都不太勝任近距離支援步兵的任務。毫無疑問,在近距離戰鬥中,這兩種戰鬥室敞開的自行火炮完全暴露的側後甚至無法讓乘員避免輕武器的打擊。75毫米炮的1式自行火炮承擔更多的是反坦克任務,而100毫米炮的1式自行火炮則更多是作為一種曲射的壓制型火炮而存在。也就是說,「炮戰車」部隊裝備的武器,實際上卻不能或不適合執行「炮戰車」的任務。" u6 O8 V8 ^2 p: Z 1945年的日軍加強戰車聯隊,卻又同時出現了「炮戰車」中隊和「自行火炮」中隊這兩種編製。其中,炮戰車中隊計劃裝備的是主要用於反坦克作戰的3式炮戰車,由於其產量不足而使用同樣更側重於反坦克作戰的3式中型坦克代替。也就是說,此時的「炮戰車」部隊執行的任務已經從原先定位的支援步兵變成了反坦克。但是,同時加強戰車聯隊中的自行火炮中隊,裝備75毫米炮的1式自行火炮,也要承擔反坦克作戰的任務。如此以來,炮戰車中隊與自行火炮中隊的區分就沒了意義。不僅「炮戰車」與「自走炮」之間是模糊的,「炮戰車」部隊與「自走炮」部隊之間的任務也是模糊的。這種裝備上混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日本的工業能力有限,雖然制定了炮戰車部隊和自行火炮部隊的編製,但是卻無力生產出足夠的相應武器;日軍裝甲戰鬥車輛技術水平較為落後,生產出來的型號大多帶有應急武器的色彩;日軍長期與中國這樣落後的對手作戰,缺乏對當時先進的機械化戰爭和裝甲車輛的認識。1942年,日本野戰炮兵學校的教導隊增加了「自走炮」中隊,進行自行火炮的訓練。1943年,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以第1機動炮兵聯隊的1個中隊成立了日本第一支自行火炮部隊,裝備75毫米炮的1式自行火炮。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由於日軍炮戰車和自行火炮產量不足,前線的炮戰車部隊都沒有那麼多炮戰車或自行火炮裝備。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的日軍第3戰車師團和1945年呂宋島戰役中的日軍第2戰車師團,它們下轄的的炮戰車中隊,裝備的都是舊式的97式中型坦克。1944年成立的日軍第4戰車師團下轄的戰車聯隊,都包括1個炮戰車中隊和1個自行火炮中隊。為了在菲律賓抵擋美軍的攻勢,日軍從第4戰車師團抽調了3個自行火炮中隊,加上1個從日軍野戰炮兵學校抽調的自行火炮中隊,組建成獨立自行火炮大隊運往菲律賓馬尼拉港。該獨立自行火炮大隊下轄4個自行火炮中隊,其中2個裝備75毫米1式自行火炮,另2個裝備100毫米1式自行火炮。結果運輸船在航行至菲律賓巴丹半島時,被美軍飛機炸沉。另一個裝備4式150毫米自行火炮的獨立自行火炮中隊,也在菲律賓被美軍殲滅。1945年4月,日軍第16方面軍成立,其下轄的第4、5、6獨立戰車旅團中,每個旅團的戰車聯隊都各配有1個自行火炮中隊,每個自行火炮中隊裝備6輛1式自行火炮。當時,日軍第1戰車師團第1機動炮兵聯隊下轄的1個裝備90式75毫米野戰炮的炮兵大隊中,有1個中隊也裝備了1式自行火炮。第4戰車師團的每個戰車聯隊也都有1個裝備1式自行火炮的中隊。到1945年8月15日,日軍在日本本土一共組建了10個自行火炮大隊,軍官和士兵都已經訓練結束,但是裝備並沒有列裝完畢。另外,根據布萊恩?佩雷特(Bryan Perrett)所著《Tank tracks to Rangoon: the story of British armour in Burma》(《壓向仰光的坦克履帶:英軍裝甲部隊在緬甸的故事》)一書中記載,英軍在緬甸也遭遇過「一種在97式中型坦克底盤上改裝的自行火炮」,那麼除了日軍的1式自行火炮之外,就再沒其他可能了。
推薦閱讀:

《生命向陽》原創散文
【一枝獨秀原創】《分岔》第四十五章
把星空畫在盤子上!
【原創】我的情懷與詩文
[原創]當地人呼的「旗形地」。|

TAG:原創 | 軍裝 | 日軍 | 編製 | 部隊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