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夾心層」置業可先租後買(傾聽)

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夾心層」置業可先租後買(傾聽)本報記者 李海元《 人民日報 》( 2010年11月04日 15 版)閱讀提示置業,在香港俗稱「上車」。10月13日出爐的香港施政報告中「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為香港「夾心層」「上車」,又提供了一個選擇。根據計劃,市民以五年期定額租金租住政府提供的住房,頭兩年只限租住,第三年起至搬離單位或租約期滿後的兩年內,租戶可以選擇以市價購入自住單位或計划下的其他物業,也可購買商品房。屆時,政府返還50%的租金資助市民支付首期房款。今年以來,香港政府已經連續三輪出手,壓抑樓市炒風,但房價漲幅依然驚人。10月26日,香港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100平方米以上住宅價格較2008年金融危機時回升約47%,甚至超出1997年樓市高峰13.8%。100平方米以下住宅價格也達到1997年樓市高峰時期的89%。每年,香港有5萬對新人結婚,1萬人需要購置新房屋。而在「置業」大軍中,最為尷尬的是那些事業剛剛起步,或儲蓄不夠,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夾心層」。先租後買,政府提供首付援助5月至9月間,除利用網路、電話和書信等方式向市民徵求意見外,香港政府舉辦了3場諮詢論壇、16場公眾論壇,與專家學者、智庫、專業團體、立法會議員和地產商人等舉辦多次討論會研討「夾心層」置業扶助政策。2100多位市民,返回建議意見6500多條,網上論壇吸引1300多人參與,所有諮詢會、研究報告和市民意見,政府都充分考量,「置安心」計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爐。「置安心」計劃,允許符合條件的市民以5年期定額租金租住政府提供的住房,頭兩年只限租住,第三年起至搬離單位或租約期滿後的兩年內,租戶可以選擇以市價購入自住單位或計划下的其它物業,也可購買商品房。屆時,政府返還50%的租金,資助市民支付首期房款。若市民選擇5年期滿後不置業,一半租金不予退還。根據「置安心」計劃,政府將分別在青衣、鑽石山、沙田、大埔、屯門等地區預留土地,新建5000餘套房屋。目前首個「置安心」項目已選址青衣青綠街,項目建成後將提供近1000套房屋,最早2011年接受市民申請,2014年下半年「入伙」。參與計劃的市民,需符合家庭收入和資產限定:比如單身申請人,月收入不超過2.3萬港元,家庭申請人月收入不超過3.9萬港元;資產上限方面,單身為30萬港元,家庭為60萬港元,且申請人和將會居住於「置安心」單位內的家人,不可在過往十年內擁有過物業。「『置安心』計划下興建的房屋單位全部為中小戶型,不設豪華會所、泳池等設施,單位建築面積50—78平方米不等,實用率提高至80%。」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強調說。「置業」計劃涉及個人利益,對於哪些對象需要重點「照顧」,社會人士與政府想法「不謀而合」。家住港島西堅尼地城的葉先生認為,應清楚認識明確劃清政府在房屋住所方面的責任,杜絕部分青少年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有的年輕人月入港元1萬左右,就業未久,若無家人資助首期,實難置業,這是現實。同樣,月收入三五萬港元,便想買五六百萬港元中上價位的商品房,也是不太實際的。因此,政府應該協助25—35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月收入在20000港元以內的單身人士。因為這些人都是香港未來的動力,如果他們有家的感覺,社會才會安穩,他們的下一代才會在安定的環境中成長,社會問題才會減少。「市民有充分的時間估量自身需求和規避市場風險」「上車」,是每個工薪族的夢,但倉促「上車」,可能變成一場噩夢。35歲的於先生,在1998年3月第二次置業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物業急速貶值,資不抵債,瞬間成為「負資產一族」,直到今年8月才挨過破產期。回顧過去十幾年的痛苦經歷,他感嘆到:「勉強『上車』殺傷力更大!」因應社會現實,政府推出新的「置業」資助政策時,慎之又慎。鄭汝樺表示,政府不希望「好心做壞事」,既要避免新措施推高需求,而令熾熱的樓市「火上加油」,還須提防市民因心急獲得資助而勉強「上車」。她認為,「置安心」計劃為期長達7年,包括兩年的「考慮期」,市民有充分的時間估量自身需求和規避市場風險,免去「被逼上車」之苦。中學教師黃先生表示,經歷過十多年前房地產泡沫破滅「陣痛」的港人,不希望簡單地重複過去,希望新政更穩妥,更有保障。施政報告發布後,香港媒體通過網上平台,訪問了2275名市民,其中支持「置安心」計劃的有1520人,佔總人數的67%,支持復建居屋的只有33%。施政報告雖未提重建居屋,但「置安心」計劃實際上稱為「新一代居屋」。鄭汝樺指出,「置安心」計劃不用傳統的方式來資助市民,而是針對處理難付首期的問題。「置安心」計划下的住宅單位,不設轉售時限等方面的限制等問題,比居屋更有操作性和自由度。若計劃有成效,政府會考慮繼續推出更多房源,供應市場。有專家在新政推行初期,提醒市民「上車」前,對置業涉及的法律知識、供款能力、按揭申請及按揭保險等,進行全面了解。此外,香港地產行政師學會副會長黃錦昌建議首次置業的巿民,除財政壓力測試外,還要通過心理的壓力測試,對樓價波動作好心理準備。「先租後售模式下,若未來樓市逆轉,受害者也不致太多」上世紀70年代至2003年,香港曾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由政府委託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該計劃的選址、設計、開發和出售。居屋建成後,通常以成本價(市價的60%—70%)出售給中低收入者(月收入上限為23000港元,家庭資產不超過66萬港元)。除了政府,私營開發商也曾參與計劃。從1978年—2002年,居屋售出31萬多套。2003年,居屋項目無限期停建。「置安心」計劃推出伊始,傳出不少質疑之聲,要求重建居屋的聲音也不斷出現。供職跑馬地中原地產的經紀人吳先生憂慮,5年後的樓價無法預測,如果升幅超過預期,市民「上車」依然需要內心掙扎,而且政府公布的5000套房「遠水不解近渴」,第一批1000個單位要在2014年供應市場,效果如何令人生疑。但業內人士評論說,過往經驗證明,發展居屋項目,從找到適當的土地到開工、落成、選號直至市民「入伙」,至少需要4—5年或者更長時間。其間,樓市變化可能翻天覆地,一旦房價大跌,市場供應的商品房即刻無人問津,居屋就更找不到買家,政府只能停售以免衝擊樓市,相比之下,「先租後售」的模式更為穩妥。「置安心」計划下政府資助的金額,以每個受惠家庭計算,大約相等於傳統居屋的一半資助,動用納稅人的資源較少。供職一家保險公司的趙小姐表示,政府若復建居屋,是變相利用納稅人金錢資助部分市民置業,可能引起社會紛爭。她指「置安心」計劃是「醒目」政策,政府透過計劃向申請人收取半數租金,可顯著減輕供房人負擔。香港知名律師周浩鼎認為,現行條件下,政府不胡亂資助市民「上車」是務實做法,即使將來樓市逆轉,泡沫爆破,受害者也不致太多,社會創傷也不致太嚴重。因為目前利率超低,資產市場大幅波動在所難免,政府在此形勢下出重招或勉強出招,很容易對整體經濟、市民造成嚴重傷害。
推薦閱讀:

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清理「港奸」
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台灣護照免簽161個國家,比香港特區護照還好用!
香港特區政府首次為香港製訂「貧窮線」,港窮人102萬

TAG:香港 | 政府 | 傾聽 | 計劃 | 資助 | 報告 | 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