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 遼寧省(二十六)
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目錄第二十六部分 遼寧省01、瀋陽市02、大連市金縣03、鞍山市海城市04、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05、本溪市本溪縣桓仁縣06、丹東市東溝縣鳳城滿族自治縣07、錦州市錦縣08、義縣北鎮縣錦西市09、興城縣綏中縣10、營口市營口縣蓋縣11、阜新市12、遼陽市燈塔縣13、鐵嶺市開原縣西豐縣01、瀋陽市【太清宮】在遼寧瀋陽市西順城街北口。是道教龍門派在東北的一座大型道觀。始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系鎮守遼東等處將軍烏庫理為關東道教始祖郭守真所建。初名三教堂。堂後起高樓三檻,供奉玉帝。康熙八年御賜道經一藏,貯於閣內。雍正九年(1731年)起重建。增其式廓,規模始備,遂易今名,成為道教十方常住叢林。咸豐、光緒年間,又有修茸。宮坐北朝南,山門辟於東側。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靈官殿、關帝殿、志君殿、玉皇閣。玉皇閣及閣東三官殿、呂袒樓,閣西有郭祖殿、邱祖樓,均為兩層建築。閣後原有郭祖塔、碑亭,現已不存。1983年,各殿閣均依原貌修繕或重建。遼寧省及瀋陽市道教協會設於宮內。【永安石橋】又名「大石橋」。在遼寧瀋陽市西郊裕國車站西北1公里的蒲河上。清崇德六年(1641年)為石匠任朝貴所建。是遼寧省現存較大而完美的古代拱橋。橋身寬14.5米,長37米,橫跨於蒲河之上,好似長虹飲澗。下面是跨度各為13米的三個大拱。券臉浮雕二龍戲珠,姿態生動。橋的兩側有石雕欄杆,石柱上有圓雕獅子。欄板上浮雕柿蒂形花紋。橋的兩端各雕獅子一對,雕工精巧,造型美觀。橋東首南面豎有「寬溫仁聖皇帝敕建永安橋」石刻一面。此橋是清入關前西達山海關的重要交通要道。乾隆時常紀有《曉過大石橋》詩:「夕行落圓照,曉行晨星多,霜華積野草,秋水增寒波。駕言度石橋,石僑何峨峨,愧非馬相如,今日復來過。」【遼寧省博物館】原名東北博物館。在遼寧瀋陽市和平區四經街。1949年7月7日建成開放。是新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館址寬敞。主體建築為三層大樓,以「中國歷史陳列」為基本陳列,也舉辦各種專題文物展覽。藏品有書畫、絲綉、銅器、陶瓷、考古資料、古地圖、貨幣、碑誌、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十八類,包括一些著名的傳世藝術品和重要的歷史文物資料,如周防《簪花仕女圖》、董源《山口待渡圖》、李成《茂林遠岫圖》、歐陽詢《夢奠帖》、張旭《草書四帖》等唐、五代書畫,宋《紫鸞鵲譜》刻絲,遼代陶瓷和遼陵哀冊等。並進行過喀左青銅器窖藏、西豐西岔溝匈奴古墓群、朝陽等地青銅短劍墓葬、北票北燕馮素弗墓、法庫等地遼墓群等具有地區文化特點的重要考古發掘。【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在遼寧瀋陽市北陵公園東北。為安葬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1951年8月落成。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園門右側門柱上掛「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匾額。國內烈士墓佔地40,000平方米,分北、西、東三個墓區。安葬著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著名英雄、模範、功臣一百二十四名。其中有特級英雄黃繼光、楊根思,一級英雄邱少雲、孫占元、楊連第等。墓均為水泥質擴,前豎石碑,正面鐫刻烈士英名,背刻生平事迹。烈士紀念館建於園東南,陳列著烈士遺像和遺物。1962年10月,在園門內正中,增建烈士紀念碑,大理石質,高6米余。正面鐫刻董必武題字,「抗美援朝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碑後為郭沫若題七律一首:「煌煌烈士盡功臣,不滅光輝不朽身。鴨綠江南花勝錦,北陵園畔草成茵。英雄氣魄垂千古,國際精神召萬民。峻極高山齊仰止,誓將紙虎化為塵。」園內廣植樹木,松柏蔭深,氣勢莊嚴。【瀋陽故宮】在遼寧瀋陽市舊城中心。為清初皇宮,名盛京官闕,入關後稱奉天行宮。清順治元年(1644年),世祖在此即帝位。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慶時又有增建。有房屋三百餘間,組成十數個院落,佔地4.6萬平方米。四周圍以高大宮牆,南面正中為大清門。全部建築分三大部分。中路同大內宮殿,院落三進,在一個中軸線上。前院以崇政殿為中心,前為大清門,遼寧省(217)左右有飛龍閣和翔風閣。殿後是中院,東有師善齋和日華樓,西有協中齋和霞綺樓。再北為內官,築於3.8米的高台之上,前有鳳凰樓,後為清寧宮,左右有配宮和其他四宮。崇政殿東西兩側,各有一組建築,東為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西為迪光殿、保極宮、繼思齋、崇謨閣。東路以大政殿為中心,兩翼輔以方亭十座。西路以文溯閣為中心,前後有戲台、嘉蔭堂、仰熙齋等。整個皇官,樓閣聳立,殿字巍然,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官殿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濃厚的地方建築風格。解放後,經大規模修繕,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館。【崇政殿】通稱「正殿」。在瀋陽故宮中路前院正中。建於後金天聰年間,崇德元年(1636年)改名為崇政殿,俗稱「金鑾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俱辟隔扇門,前後有出廊,圍以石雕欄杆。望柱下有吐水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墀頭、硬山博風板及正垂脊脊筒,均為五彩琉璃,極為壯麗。殿內徹上明造,椽間滿繪飛雲流水,梁架全部為「和璽」彩繪。殿內明間兩個金龍蟠柱之間,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及寶座。殿前有寬闊的丹墀,東置日晷,西設嘉量亭,為乾隆時增建,均用大理石雕造。此殿是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和接見外國使臣、邊疆少數民族代表之所。天聰十年(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的大典,也在此舉行。清移都北京後,歷朝皇帝東巡時,也都在此臨朝聽政。【大政殿】原稱「大殿」。在瀋陽故宮東路。為東路主體建築,兩翼輔以方亭十座,組成一組完整的建築群。建於清太祖時。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篤恭殿,康熙時改今名。為八角重檐亭子建築,大木架結構。下有須彌座台基,周圍繞以青石雕欄。殿身八面均「斧頭眼」式隔扇門。內為徹上明造,有極精緻的斗栱、藻並、天花。殿頂為黃琉璃瓦鑲綠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中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正門前雕雙金龍蟠柱,造型極為生動。殿前為南北長195米,東西寬80米的空地,正中闢為甬道,東西排列十座方亭,通稱「十王亭」。自北而南,東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此為瀋陽故宮建築布局的特色。清仁宗詩曰:「大政據當時,十亭兩翼張,八旗皆世胄,一室匯宗潢。」【清寧宮】原稱「正宮」。在瀋陽故宮中路後院正中。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前後修建。宮院建於3.8米的台基上。四周高牆圍繞,前有鳳凰樓為門,獨成一組城堡式建築群。宮為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前後有出廊。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東間為帝後寢宮。西四間為神堂,是皇帝祭祀之所。祭祀時,由「薩滿」(巫師)主持,分朝、夕、日、季、節祭及大祭。院內東南角立有祭天用的索倫桿,桿頂端設有錫斗,原置米穀、碎肉等,以飼鳥雀。保存著滿族居住的特色和習俗。宮兩側為東、西配宮,西配宮南有麟趾官、衍慶官;東配宮南有關雎宮、永福宮。均為妃嬪寢饋之所。宮殿花脊上有龍鳳紋五彩琉璃裝飾,雕刻彩畫精緻,栩栩如生。【鳳凰樓】原名「翔鳳樓」。在瀋陽故宮中路後院。為清寧宮的門樓,是皇帝計劃軍政大事和宴會之地。後金天聰元年(1627年)至九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今名。樓三層,高聳於台基之上,三滴水歇山式,深廣各三間,四周有圍廊。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三層梁架為徹上明造,椽望上有「和璽」彩繪。底層是通往清寧宮的門道。清入關後,這裡曾貯藏《實錄》、「聖訓」、「玉牒」、「聖容」及國初行用玉寶等。樓為原盛京城內最高建築,「鳳樓曉日」被譽為瀋陽八景之一。【文溯閣】在瀋陽故宮西路。是西部建築的主體,前有戲台、嘉蔭堂,後有仰熙齋。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興建,專作廢藏《四庫全書》之用。也是皇帝東巡盛京(瀋陽)時,讀書看戲的地方。建築形式仿自浙江寧波天一閣,面闊六間,二樓三層重檐硬山式,前後有出廊。上蓋黑琉璃瓦加綠剪邊。前後廊檐柱,均飾以綠色地仗。《四庫全書》為乾隆時纂修的一部大型叢書,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起經十年始成,繕寫七部分藏於本閣及北京宮內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熱河的文津閣、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字閣、杭州的文瀾閣。後其他諸閣所藏或毀於戰火,或多散失,只有本閣貯存最為完整,現已移地庋藏。閣內懸有清高宗書對聯:「古今併入含茹,萬象滄溟探大本;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洪瀾。」閣東有碑亭一座,中立石碑,刻有漢、滿兩種文字的《御制文溯閣記》和《宋孝宗論》。【實勝寺】全稱蓮花凈土實勝寺。又稱皇寺或黃寺。在遼寧瀋陽市和平區皇寺路。為清入關前盛京最大的喇嘛寺院。建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寺為兩進院落,在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大殿等建築。兩側建有鍾、鼓樓、配殿、瑪哈噶拉樓、建經堂和僧房等。總面積為5,500多平方米。大殿為五間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瑪哈噶拉樓位大殿西南,二層歇山式。原藏金質瑪哈噶拉佛,樓因此得名,樓下原有小塔,葬有莫爾根都爾吉喇嘛遺骨,均不存。1983年各殿均依原狀進行修繕或重建。【昭陵】又稱北陵。在遼寧瀋陽市區北部。為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是關外清代三陵(其餘兩陵為福陵和永陵)中,規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崇樓大殿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風景十分幽美。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康熙、嘉慶時有所增建。陵為平地建造,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四周有繚牆圍繞,正紅門辟於南面正中。門外有下馬碑、華表、石獅、石橋、石牌坊、更衣亭、宰牲亭等。石牌坊位門外正中,青石雕造,四柱三樓,單檐歇山式,雕工精細,透剔玲瓏,具有很高藝術價值。門兩翼嵌有五彩琉璃蟠龍壁,造型尤為生動。正紅門內參道兩側有華表四、石獸十二、大望柱兩個,兩兩相對。其中仿清太宗坐騎雕造的「大白」、「小白」兩石馬,傳為清太宗生前喜愛的坐驥。北部正中建有碑樓,內豎「昭陵神功聖德碑」一座。東西兩側有茶膳、滌器等房。再北為城堡式方城。是陵園主體建築。正中為隆恩殿,建在雕刻精美的花崗石台階上,面闊三間,黃琉璃瓦頂,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以隆恩殿為中心,東西有配殿,四角建角樓,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中立「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北部為月牙形寶城,寶城之內為寶頂,寶頂之下是皇太極及其后妃的地宮。解放後,經大力修繕,擴大園林,增建了很多樓台亭閣,拓造了人工湖,闢為北陵公園,成為著名的風景區。【福陵】又名東陵。在遼寧瀋陽市東北11公里的丘陵地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為清朝關外三陵(其餘兩陵為昭陵和永陵)之一。前臨渾河,後倚天柱山,萬松聳翠,大殿凌雲,構成獨具風格的帝王山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清順冶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康熙、乾隆續遼寧省(221)有增建。佔地面積194,800平方米。四周繞以矩形繚牆,南面正中為正紅門。門東西牆上,嵌有雕著蟠龍的琉璃壁。門前兩側分布著下馬碑、石獅、華表和石牌坊。門內參路兩側,又排列著成對的駱駝、獅子、馬等。往北地勢漸高,登上「一百零八磴」台階,過石橋,正中為碑樓,內立康熙親撰「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樓左右有祭祀用的茶果房、滌器房、省牲亭、齋房等建築。再北為方城,城堡式建築,是陵園的主體。南面正中為隆恩門,上有三層門樓。北面正中有明樓,中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四角有角樓。方城正中建隆恩殿,三楹,輔以東西配殿各五楹,為祭祀之所。方城後為月牙形的寶城,也叫月牙城。寶城之下,埋葬著努爾哈赤和時赫那拉氏。福陵川索山拱,氣勢宏偉,風景優勝。清人高士奇詩有「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雲上,天因列柱崇」之句。現為瀋陽市郊區療養和遊覽場所。【新樂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遼寧瀋陽市區北郊一條東西綿亘的黃土崗上。1974年進行調查發掘。遺址堆積約分上下兩層:上層以夾砂紅陶的鼎、鬲、甗等文化遺物為主,當屬於青銅器時代;下層以壓印篦紋陶器、細石器等文化遺物為主,為新石器時代較早階段的遺存,距今約六、七千年。在下層還發掘出房址、灰坑、火膛等遺迹。由於石磨盤、磨棒和碳化黍粒的存在,可知新樂人主要以農業為生。特別是煤精工藝品的發現,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經鑒定煤精為撫順所產。另有一木雕製品,尤為珍奇可貴。02、大連市金縣【大連自然博物館】在遼寧大連市勝利橋北。是我國東北地區最早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主體建築原為帝俄侵佔時的大連市政廳。1926年日本帝國主義闢為滿蒙資源館。解放後,初名東北資源館,1959年改今名。誼內藏品、資料豐富,有標本近四萬件。展出二千七百餘件,陳列於二十九個展室。展出面積為2.470平方米。通過海洋生物、地質礦物、古生物、動物和植物標本,展示我國富饒的自然資源,反映我國人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萬忠墓】在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東麓。是甲午中日戰爭中死難同胞埋骨之所。清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四日(1894年11月21日),日軍侵入旅順口,進行了歷時三天三夜的大屠殺。旅順人民群起反抗,英勇搏鬥,除三十六人幸免於難外,有二萬多人被殺害。後由旅順人民將屍體收集於花溝地方火化,叢葬於白玉山下。一丘隆起,碑碣紀忠,名為萬忠墓。建於1896年,1922年、1948年兩次重修,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四周築起青磚圍牆,鐵柵為門。墓擴用花崗岩條石砌築,呈正方形。墓頂刊立石碑,正面陰刻「萬忠墓」三個大字。墓前重修祭堂,懸掛「永矢不忘」橫匾。周圍環繞蒼松翠柏,顯得莊嚴肅穆。1971年,墓後增建展室。【中蘇友誼紀念塔】在遼寧大連市旅順博物館前面廣場中心。1955年2月23日奠基,周恩來題寫奠基碑文,1957年2月14日落成。塔用漢白玉、大理石和花崗石建造,高22.2米。基座呈正方形,長寬各22米,為雙重月台,圍以漢白玉欄杆,四面有台階。第二層月台上面有方座,四周均有漢白玉浮雕。正面為天安門和克里姆林宮,東為鞍鋼高爐。西為中蘇友誼農場,北為旅順口勝利塔。塔身十二角,用漢白玉琢成。下端環繞塔身雕有高1.2米的象徵中蘇人民友誼的群像。塔頂蓮瓣上鑲嵌中蘇友誼徽一面。塔的四周,花樹繁茂,和高大的塔身相陪襯,極為肅穆壯觀。【營城子壁畫墓】在遼寧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沙崗村南。為東漢時期的磚室基1931年發現,曾遭到日本帝國主義分子的破壞。墓室規模宏大,建築和壁畫的風格,都具特點。中間為主室,外罩一高大套室。套室外還有前室、後室和東側室,各室相通。南面有墓道。磚上有環狀、羽狀和方格等花紋,並塗朱粉。彩色壁畫給於主室東、南,北三壁。北壁畫墓主人升天圖。主人居中,佩劍加冠,前有老人導引,後有侍音相隨。對面空中有一羽人,踏雲來迎。上繪朱雀、青龍,左右飛舞。下有三人望空作祭,一伏、一跪、一立。東,南兩壁,畫有流雲、朱雀、怪獸、門卒。各種形象都用墨線勾勒,並加朱粉、赭紅彩色。各盡其態,頗為生動。對了解當時貴族豪門的生活狀況和研究我國早期繪畫藝術都有重要價值。解放後,在墓外建有寬大房屋,加以保護。室內有階梯上下,以便觀賞。【旅順博物館】在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原系沙俄侵佔時「將校集會所」舊址,日本侵佔大連後,於1917年改建為「關東都督府博物館」。1945年由蘇聯紅軍接管。1951年移交我國。初名旅順歷史文化博物館。1954年展出中國歷史文物。現有陳列面積1.864平方米。展出歷代珍貴青銅器、陶瓷、漆器、景泰藍、書畫和雕刻藝術品;大連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唐代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古屍(木乃伊)七具及有關珍貴文物。據考古學專家鑒定,這七具古屍都是一千三百多年至一千四百多年前埋葬的。【大黑山】又名大赫山、大和尚山、老黑山。在遼寧金縣城東7.5公里。海拔664米,山勢崇峻,為縣內第一高峰,居附近各縣諸山之冠。山中怪石鱗峋,松螺擁翠,景緻幽奇,自古為遼東南一隅名勝。最著者有勝水寺、響水寺、卑奢城等。奇形異景,隨處可見。勝水寺又稱榆林一洞天,在東北山腰怪石下,為僧人陳德新、方影山於明洪武初年在舊剎址上重建。有山門、正殿、觀音閣等。幾經重修,現存觀音閣一楹,前臨懸崖,為寺內風景最佳處。院中有大石一方,光明似鏡,能鑒人形。閣內有一石洞,深不可測。閣後山腳往西為響水觀。有正殿三楹,後依峭壁。殿東山岩下有瑤琴洞,深約37米,清泉自洞中涓涓流出,經院中瀠洄水道,至牆外泄入山澗,水鳴谷應,如撫瑤琴,故有響水之名。03、鞍山市海城市【千山】原名千華山,又稱積翠山、千朵蓮花山。在遼寧鞍山市東20公里,遼陽東南30公里處。為東北地區三大名山之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708米。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巒九百九十九座,以其近千,故名千山。最高峰為仙人台,第二高峰為五佛頂。自古為遼東名勝,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譽。千座奇峰,或如獅虎雄踞,或如卧象盤龍。故昔人有詩讚曰:「一石一泉皆化育,千華千頂孰雕鎪?」山中除以峰巒奇秀著稱外,尚有遼金以來的名勝古迹多處。其中最負盛名者,為相傳建於唐代、而在明代馳名的祖越、龍泉、大安、中會、香岩等五大禪林。其他如無量觀、九宮、八庵、十二觀皆掩映在重巒茂林中。幾經毀建,現存廟宇二十座。絕大部分廟字修復原貌。構成山石寺廟園林風格的自然風景區。【五龍宮】在千山中溝中心。建於清乾隆年間,後經擴建和維修。宮內有前殿、後殿、左右配殿和鐘樓。四周繞以石牆,高達5米,遠望如一座孤城拔地而起,構成獨具風格的廟宇。周圍有山五座,從南、西、北三面婉蜒而來,至宮前山突然收攏,成五龍戲珠之勢,因名。周圍景色佳甚,前有龍潭溪水,潺潺作響;後有絕峰峭壁,古樹參天。其上建有玲玫小巧的玉皇閣、大仙堂,俺映在石林綠樹之間,宛然空中樓閣。宮前有巨石,狀如卧牛反芻。石腹下有「月牙井」,長年有水,久旱不涸。水味之甜美,為千山之冠,俗稱「五龍水」。上至峰頂,可以眺望老龍潭、石人溝秀麗風光。【五佛顧】在千山北溝西端。為千山第二高峰。由龍泉寺緣山路西行約3公里,即達五佛頂南絕壁下普安觀。此觀為千山諸寺觀中地勢最高者,有「山高不過仙人台,廟高不過五佛頂」之稱。由普安觀東上行,緣峭壁石磴,攀越僅容一身的梯子松、救命松等險境,即可達山巔。山頂原立有石佛五尊,故名五佛頂。後經毀棄,現已重修。登臨峰頂,頭上青天,腳下白雲;南與仙人台遙遙相望,西可望閭山之巔,北可瞰遼陽塔影。東南遠眺,鳳、岫諸山歷歷在目。【無量觀】或稱無梁觀。在千山北溝。為一著名道觀。清康熙六年(1667年)道士劉大琳開始營建。觀內主要建築有觀音殿、老君殿、三官廟、大仙堂等。觀前有玲瓏塔、葛公塔及聚仙台等,塔影山色,素稱千山名勝。著名的西閣在觀右,依岩築屋,夾護於層林之中,以幽靜見稱。正殿為硬山式建築,頗軒敞。柱上懸有清人所撰對聯:「潮月空山蓂莢落,露風靈響海天高。」再上西有羅漢洞,北有玉皇閣,振衣崗,東北有觀音閣、八步緊、三十三天等名勝。【中會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記:「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剎有五,中會居其中。」這是中會寺名稱的由來。寺內原存有明萬曆八年(1580年)重修碑等明清碑刻十一方,現存二方。寺內建築分正殿、前殿、禪堂、水亭、後閣等。寺宇前臨海螺、凈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詩中所謂,「花香浮塔院,霞影落丘岑。杳杳鐘聲動,遙峰護碧林」,即詠中會勝景。【龍泉寺】在千山北溝中部。東距無量觀、西距南泉庵各約1.5公里,為千山五大禪林中現存最大的佛寺。半依峭壁,半築短垣,座落在幽壑叢林中。寺中有山泉,常年流水潺潺,有如傳說中的「龍涎吐水」,故名龍泉。據寺內碑記,龍泉寺後堂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寺中明嘉靖以前的建築尚有金剛殿、禪堂等。龍泉古寺經清代歷次重修,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韋馱殿、毗盧殿、龍王廟和藏經閣等。其中大雄寶殿為寺內最大建築,殿內原立有泥塑佛像。寺周圍的「松門塔影」、「瓶峰晨翠」等十六景,在千山景區中亦素負盛名。清人王爾烈曾有詩云,「一千峰里煙霞勝,十六景中圖畫存」,可見龍泉之勝景。【大安寺】在千山南溝。在諸寺中獨稱雄曠。明建清修。有釋迦、韋馱兩殿。內懸鐵鐘,有明嘉靖九年(1530年)鑄款,山下有英烈觀。寺西有通明、金剛二山,雄拔聳峭,別具勝景。這一帶有唐鑾擁翠、佛手拏空、鐘樓遠眺、寶塔迎風、石洞藏雲等十六景。其中石洞藏雲是千山又一羅漢洞,在寺北山巔。洞如石室,長20餘米,雲氣氤氳,幻若吞吐。洞內列十八羅漢。清代王爾烈有詩:遼寧省(225)「峰奇乍若逢高土,境別渾如讀異書,雙闕洞開蒼壁迥,萬山奔赴紺宮虛。」切中景物之妙。【仙人台】在千山南溝。為千山第一高峰,海拔708米。由千山南麓香岩寺東北盤旋登數里,即可達峰頂。絕頂有峭石,向北伸出,高約20米,狀如鵝頭,三面深澗。只有東壁原有石欄木梯可攀登至鵝頭石上。峭石下系一平麓,長30餘米,寬約4米,周圍設有鐵欄。憑欄遠眺,千山奇秀,盡收眼底。南望重巒迭嶂,北顧鞍山鋼都。兩側皆深澗,俯視為之心悸。東壁正面有浮雕菩薩像一尊,北面篆刻清光緒時塗景濤題「仙人台」三字。【香岩寺】在千山南部,仙人台西側山中。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建於雙崖夾護之間。前有將軍峰,左有錦繡坡,右為仙人睛,寺宇分前後正殿和左右配殿,正殿原為硬山式單層建築,雕工極細,後經改建,已失原貌。香岩寺舊為千山名勝之冠,至今寺周尚有名勝多處。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雄峙於後,金代磚塔聳立其旁。寺前原有元代名僧雪庵墓塔和碑記,塔雖毀而碑尚存。北行約1公里,有元皇慶二年(1313年)「雪庵洞府」摩崖。後殿庭中的盤龍松,龍鍾老態,尤增古意。【祖越寺】在千山北溝無量觀西閣之下。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在明代即負盛名,清代以後漸為無量觀所代替。現存大殿三間,寺宇背靠摩崖,崖壁上有明隆慶二年(1568年)「獨鎮群岳」石刻。環繞祖越寺和無量觀周圍,有玉皇閣、羅漢洞、八70℃左右。步緊等二十四景。玉皇閣在三十三天附近,築於峭壁之上;羅漢洞中排列羅漢十八尊,各盡其態;八步緊在卧象峰東。在峭石陡壁下有石階八蹬,僅容一人納足,循石磴匍匐而上,越七步松、夾扁石,即可達「一步登天」。遊人至此,別有意境。古人詩云,「峰外奇峰一上松;神仙應向此間逢。」【慈樣觀】在千山中溝五龍宮西北向陽山坡上。為道士徐本丹於清嘉慶年間創建。內有觀音殿、七聖祠等十幢建築,建在一個巨大石砌平台上。周圍古松相襯,重巒掩映,極為幽雅。著名景點有十一處,以古松最負盛名,前有掃帚松,後有探風松。掃帚松又名千頭松,在觀南山坡上,蒼翠茂密,狀似掃帚,為國內稀有名貴品種。千山共有七株,以此最為古老壯觀。探風松在觀東北嵌松崖峭壁上,鱗爪低蟠,枝幹橫生,雄姿虯發,傲視藍天。每當起風前,它首先搖曳,遊人無不稱奇。【湯崗子溫泉】在遼寧鞍山市南沈大鐵路湯崗子車站旁。是東北地區著名的溫泉之一。泉水的利用歷史久遠,金天會八年(1130年),太宗曾赴此溫湯。遼、金時在此附近設有湯池縣,縣當以泉得名。據溫泉附近明崇禎三年(1630年)所立「奶奶廟碑」所記,鞍山湯池,自古為遼東的「名池秀峰之域」。溫泉所在現已闢為溫泉療養院。共有溫泉十八穴。泉水從地下花崗石岩縫中湧出,水溫在57℃至65℃之間,最高可達70℃左右。【析木城石棚】在遼寧海城市之東南29公里姑嫂石村。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器時代早期的墓葬建築。石棚原有兩座,俗稱站石和嫂石,現僅姑石保存完好。用六塊大石板支築,遠眺如長方形石几。蓋石長寬各5米多,四塊壁石長寬均在2米以上。至今民間尚有關於姑石和嫂石的美麗傳說。【析木城全塔】在遼寧海城市析木城西北2.5公里羊角峪西山上。建於遼代,磚築實心八角密檐十三級,高31.5米。兩層須彌座,分雕樂伎、舞蹈人物和半身獅子。人物姿態優美,獅子神態生動。塔身八角磚砌圓柱,與基座間雕覆瓣蓮花。每面拱龕內雕坐佛一尊。龕外兩側各立一脅侍,披戴瓔珞,腳踏蓮花,頂上有小寶蓋。龕門上方,雕砌四垂帶大寶蓋,蓋上有兩飛天。底層檐下磚雕斗洪,上層各檐用磚迭澀出檐。04、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大夥房水庫】在遼寧撫順市東15公里。是渾河上游的水利樞紐工程,為全國大型水庫之一。1954年動工,1958年建成。面積110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積為5.437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21億立方米。攔河大壩高48米,頂寬8米。水庫灌溉面積達12萬頃,水產養殖場年產魚四百噸,水電站年發電量達五千餘萬度。庫區群山環抱,水面遼闊,在山青水秀之間,有名勝古迹多處。遊人至此,乘遊艇可達小青島、元帥林、薩爾滸山和鐵背山等處瀏覽。【元帥林】在大夥房水庫東北隅。西北距沈吉鐵路鐵背山車站2公里左右。原為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陵園。興工於1929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工程終止,張氏遺骸未得遷葬於此。陵園前臨大夥房水庫,與鐵背山隔水相望。湖水碧波蕩漾,國內蒼松成林。踏過兩重門,登上一百零八磴石階,進入第二道園城南門,再穿過潔白晶瑩的漢白玉石牌坊,就是規模宏大的墓室。墓室為單窟,呈拱頂穹窿狀,上有彩繪星辰日月和飛天圖案。現陵園內陳列明、清兩代的石刻,以及影壁浮雕六十二件,都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這些精美的石刻,大都是從北京西郊隆恩寺遷來。石雕琢礪精工,造型生動,頗助遊興。【薩爾滸山】在大夥房水庫東南隅,渾河南岸,薩爾滸河東岸。高約遼寧省(227)70米,形勢險要。明朝末年,明與後金的薩爾符大戰發生於此。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大規模侵掠撫順城。第二年,又親率八旗兵攻薩爾符山明軍大營,殺死統帥杜松,殲滅明軍將士四萬多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帝東巡至此,為紀念薩爾滁大戰的勝利,在山腰建立了《薩爾符山之戰書事》石碑一座,親書碑文,督造黃琉璃瓦碑亭護之,並詩云:「鐵背山頭殲杜松,手麾黃鉞振軍鋒,於今四海無征戰,留得艱難締造蹤。」認為這一大戰對清王朝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山上西北部的薩爾滸山城,建於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是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戰後所建的臨時都城。順山勢起伏,分內外二城。外城比內城大四倍,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長約900米。兩城城牆主要用土築,部分砌以石塊。1958年,大夥房水庫建成後,古城已在半島之上,有的戰場和村落淹沒在湖底。《薩爾符山之戰書事》石碑,也已移至瀋陽故宮大政殿東側保護。【鐵背山山城】即後金界藩城。在大夥房水庫東南隅鐵背山上,介於渾河、蘇子河台流之間。西南距薩爾滸山2公里,中隔蘇子河。城為土築,規模較小,隨山起伏,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50米,有南北二門。現北面城牆殘存較高,底部有石塊砌的石基。迤西為鐵背山主峰吉林崖,山勢險峻,高數百仞,危崖壁立,兩水夾流,天然形勝。崖頂較平坦,其上以石築壘設防,易守難攻。明與後金在薩爾滸山大戰中,努爾哈赤命長子代善往援界藩城,就在這裡迎擊明軍。城建於後金天命二年至四年,是努爾哈赤為加強自己的軍事地位營建的第一個臨時都城。後金天命五年,又徙居薩爾滸山山城。【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在遼寧撫順市區南部平頂山上。1951年撫順人民為紀念1932年9月16日日軍製造「平頂山慘案」而殉難的三千多名同胞而建立。1972年,於慘案現場,僅在長80米、寬5米的地下,就清理出遺骸八百多具,為此又建立了「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高爾山山城】又稱貴端城。在遼寧撫順市渾河北岸高爾山上。是歷史上有名的高句麗新城。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在此設新城州,屬安東都護府管轄。山城四面環山,居高臨下。退可據山城之險,進可扼渾河之沖。城牆依山勢起伏,用土壘築,周長約4公里,辟有東、南、西三門。在山城附近的高爾山西峰上,有八角密檐式遼代磚塔和塔前的明建觀音閣。【雷鋒陵園】在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雷鋒生前部隊駐地附近。1964年落成。1983年部分重建。雷鋒遺體葬此。雷鋒(1940—1962),湖南望城人,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班長、五好戰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陵園莊嚴肅穆,周圍松柏蔥翠,綠草如茵,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陵園正門內,聳立著花崗石紀念碑,上刻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廣場上,屹立著雷鋒的全身塑像。其後為雷鋒墓。墓擴長方形,由花崗石築成,建在方形台基上。前鋪漢白玉浮雕花環,後豎花崗石墓碑。墓碑正面刻「雷鋒同志之墓」,背刻碑文。紀念館建在紀念碑後方,陳列著雷鋒生前活動和事迹的各種文物資料和圖片。【永陵】原名興京陵。在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為清朝關外三陵之一(其餘兩陵為福陵和昭陵)。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佔地11.880平方米,前臨蘇子河,背靠啟運山,有「郁蔥王氣鍾煙靄」之勢。陵內葬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遠祖孟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等清皇室祖先。整個陵區由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組成,四周圍以繚牆。前院正中為正紅門,院內橫列清代先祖「肇、興、景、顯」四帝的碑亭。碑亭東西兩側原有機版房、齊班房、茶膳房、滌器房等建築。前院碑亭之北為繚牆圍砌的方城,方城正門稱啟運門,東西有照壁相對。入中為主體建築啟運殿,東西設有配殿。寶城位於啟運殿之後,墳墓東西環列。墓旁原有枯榆,俗稱「神樹」,清乾隆帝曾撰《神樹賦碑》,豎立其側,現已移至西配殿內。【赫圖阿拉老城】在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東,蘇子河和二道河匯合處的左岸。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的第一個都城。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改稱興京,為清初關外三個都城之一。清康熙帝詩云:「靄靄興王地,風雲莫可攀,瀠洄千曲水,盤迭百重山。」表達了對該地形勝的推崇和對祖業的追慕。全城圍山而築,壘土為郭,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約4.5公里。城內遺址主要有尊號台、望樓、魁星樓、文廟、昭公祠、城隍廟、八旗衙門等。尊號台亦稱金鑾殿,是努爾哈赤於天命元年(1616年)自稱「復育列國英明皇帝」登台受賀之所。05、本溪市本溪縣桓仁縣【本溪湖】在遼寧本溪市。原名碑溪湖,又稱杯犀湖。清乾隆年間名本溪湖。湖水源出自一個深邃的岩遼寧省(229)洞。岩洞在本溪市溪湖區大堡後山西麓慈航寺旁一石灰岩峭壁下。洞口東向,上刻「遼東本溪湖」五字。洞內前半有石階,後半則為滿貯清水的小湖,清澈見底。水從石縫裡湧出,潺潺南流,終年不斷。洞內原有清乾隆、道光、同治時重修觀音寺、保安寺、後湖寺等石碑,碑上寺名俱為慈航寺不同時期的名稱。現慈航寺在洞左邊,仍存一硬山式正殿。解放後,洞外又開鑿人工湖,擴建為溪湖公園,真山真水,引人入勝。【本溪水洞】在遼寧本溪縣謝家崴子村西,溪田公路南側,西距本溪市35公里。附近蒼山翠巒,連綿起伏,前臨太子河。洞口在峭壁下,北向,寬20米,高5.75米。奇巍開豁,大若城瓮。內分水旱兩洞。入洞20米即是水域,縱深2,300餘米。洞水常年不涸,清澈見底,可以行舟。洞身迂迴曲折,結構奇特,寬處若大廈,窄僅容船出入。洞中有洞,各有洞天。鐘乳石、石筍、石柱,多沿裂隙成群湧現,組成各式物象,不假修鑿,自然成趣,宛若龍宮仙境。旱洞為支洞,在水洞西側,縱深200餘米。洞底有人工堆砌的成群石筍,狀若劍林,另有佳趣。盡頭為深潭,潭水清洌,寒氣襲人。本溪水洞是國內迄今充水量最大的一處石灰岩溶洞,遊覽有汽艇。遊人到此,無不稱奇。【鐵剎山】又名九頂鐵剎山。在遼寧本溪縣溪田鐵路南甸子車站西南,延袤數十里。太子河環流於其北,八盤嶺拱衛於其南。有元始頂、真武頂、靈寶頂、玉皇頂、玄武頂、太上頂和錦繡頂等諸峰,宛如列笏朝天。雖名九頂,實不足九數,「蓋從東、南、北三面仰視,皆見三頂,三三合而為九」,故有九頂之稱。另外還有香爐峰、獅子峰、南天門、北天門、青陽紫氣嶺、瑤池金母嶺、來龍嶺、映壁山等,都較諸頂為低。最高峰海拔700米。山勢崢嶸突兀,絕頂凌空。山中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蒼松蔽日。後人有詩曰「高如削玉夜生寒」,「低看雲樹有千層」。峭壁上有清代早期摩崖,刻有「一覽群山小」、「別有天地非人間」等大字。登山有盤道,拐七十幾道大彎,才能到主峰。登頂放眼四望,千岩萬壑,雲煙繚繞。山上有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卧虎等岩洞。以雲光洞為最有名。洞葫蘆形,入口處高5米,中部高9米,長約30餘米,能容數百人。洞內有石龍、石虎、石蟾、石木魚、石壽星、石定風珠、石仙床、石蓮盆,皆天然奇景,維妙維肖,稱為八寶,因名八寶雲光洞。此山是東北道教創始地。明崇禎三年(1630年),道士郭守真來遼東,「隱居鐵剎山八寶雲光洞,藝秫種蔬,以供炊爨,澹靜苦修十餘載」,並在雲光洞收度弟子,被稱為關東道教的始祖。乾坤洞附近有郭祖塔。塔下有泉,名天然井,自然形成,冬夏不竭,異常甘洌。天冠洞內有天官廟。其下院即三清觀,創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是山中主要建築。【五女山山城】即高句麗早期的紇升骨城。俗稱五女山城。在遼寧桓仁縣東北7公里的五女山上。山高海拔820米,峰岩陡峭,草木叢茂。北連駱駝山,南臨渾江,東北不遠就是富爾江(古稱沸流水)、形勢險要。山城略呈長方形,東、南,北三面依山勢起伏,用石塊築起城牆。南面下臨懸崖,殘壁斷斷續續,長約1,000米。西面利用陡崖作為屏障。現存城牆以東面較長,最高處約6米,基寬5米,頂寬1.5米。城內有泉水一泓,俗稱天池。還殘存點將台等建築遺址。城中曾出土高句麗及遼、金時的鐵兵器和陶瓷殘片等。06、丹東市東溝縣鳳城滿族自治縣【九連城】在遼寧丹東市東北12公里。北依鎮東山,東臨叆河,與叆河尖古城址隔河相望,形勢險要。城築於一帶土山之上,為金婆速府路、元婆姿府巡檢司治所。因是一些相連的營圍遺址,明代稱九聯城,又於此增築鎮江城。今存城址、瞭望台數處。各城大小不一。第一城址平面近方形,南牆長200餘米,存高約4米。附近出土有遼、金、元瓷片、琉璃珠及宋代錢幣等。這裡是明清時期中朝兩國的通商要地,也是兩國使節往返的必經之路。登城可遠眺鴨綠江,春來綠草成茵,一江如帶,明人詩有「九連城畔草芊綿,鴨綠江頭生暮煙」之句。【五龍背溫泉】在遼寧丹東市西北郊區。因地處五龍山之背得名。地勢平坦,溫泉四時噴涌。原是一兩處水沼,居民冬天於此浣衣,至清末逐漸建置浴室。解放以來,已建療養院、療養所多處。水無色透明,屬鹼性泉,主泉溫度69℃,含礦物質碳酸鹽、重碳酸鹽及少量放射性元素等,水中硫黃氣味較少,是其特點。【叆河尖古城址】在遼寧丹東市東北15公里叆河河心的沙洲上。叆河於此分叉,夾洲而下,注入鴨綠江,此城隔江與朝鮮新義州相望。城平面長方形,南高北低,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5肌米。城壁土築,現存高約1米,地下砌有規整的石基,西壁早年毀於河水。城內西北角有建築遺址,城外東南兩面有漢墓。城年出土有西漢五銖錢,繩紋陶器片,灰繩紋瓦等。1973年出土一塊帶有「安平樂未央」篆字的圓瓦當,可證此城是漢代遼東郡西安平縣址。漢以後,高句麗、遼、金時期亦曾沿用此城。【大孤山】在遼寧東溝縣西大洋河河口右岸。南瀕黃海,孤山鎮環繞干南麓。山孤峙海濱,峭拔突兀,風景兼山水之勝,為丹東一帶著名的遊覽區。清人有「河隨岸曲」、「峰逼瀾回」和「山壓河流」、「頂摩星宿」之語。山有石徑,可循級而上,巨柞銀杏,夾道成蔭,野卉散花,綴山如錦。山上寺廟為遼寧省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共百餘間,佔地5.000餘平方米。現存下廟、上廟二群建築:下廟包括天后宮、地藏寺、釋迦殿、財神殿、關帝殿、文昌宮、呂祖亭;上廟包括藥王殿、玉皇殿、三霄殿、聖水宮,觀海亭等,皆建於清代遼寧省(231)中晚期。聖水宮峭壁出泉,雖炎夏盛暑,寒氣襲人。登觀海亭眺遠,全鎮風光可一裡面收。海上波濤起伏,風帆出沒,蔚為壯觀。數十里外的獐、鹿兩島亦歷歷可見。清人有詩云:「曲水帶雲歸海去,亂花隨雨落岩來。」【大鹿島】在遼寧東溝縣大孤山東南19公里的海域中。長4公里,寬1.5公里,是丹東沿海較大的漁島。遠望山岩高聳,兀立海面。明末總兵毛文龍曾駐兵於此,抗擊後金。島上尚留有當時的戰壕、炮台,出土過鐵盔、大刀、鐵炮彈等文物。山腰曾建有廟宇,早圮,有明碑二。一為天啟六年(1626年)《重修古剎寺碑》,字跡不清;一為崇禎元年(1628年)《新建望海寺碑記序》,記建寺經過,碑陰鐫毛文龍等人官職姓氏。【鳳凰山】在遼寧鳳城縣城東南2.5公里。屬千山山脈。山勢周環綿亘,如人臂合抱而南面少缺,中皆隙地。景物以巒石見勝,遠望異石突兀,拔地而起,入山則峰迴路轉,清幽佳絕。山半諸峰屏列,「峭壁插天,攢峰竦劍」。望之「如立如行,若翔若舞,或欹側而相倚,或俯仰而相抗,千態萬狀,愈幻愈奇」。山泉匯流而下,勢如箭激,入坳轉細流淙淙,聲清澈如鳴琴。遍山大樹成林,古松數丈,亭亭如蓋。高處尤多玉蘭,花開時馨香襲人。山的最高峰名箭眼峰,為巨石對峙形成的圓形隙洞,遠望甚小,如箭穿孔,故名。東山有朝陽洞,洞內有池,方不逾丈而池水深澈。沿洞匍匐而上,曆數十級而露天光,可達東山之頂。山中寺廟現存有三官廟正殿三楹,明建清修。山內還保存有明清石碑及摩崖題字多處。【鳳凰山高句麗山城】即烏骨城。在遼寧鳳城縣城東南5公里的鳳凰山和高麗山之間。城壁系利用左右兩山懸崖的天然石壁加以補砌而成。城形不規則,周圍全長十五、六公里,南、北有門。城內空敞如一大盆谷,北部有高句麗堆石墓群,東部寬坦處多建築遺址。澗西北有高阜,俗稱點將台,登合環顧,全城在望。城內曾出土有指壓紋繩紋瓦片、鐵鏃及遼金銅印等。明《遼東志》載:「城隨山鋪砌,可容十萬眾」。【烏骨城】見「鳳凰山高句麗山城」。07、錦州市錦縣【廣濟寺】又名大佛寺。在遼寧錦州市古塔區。創建於遼代,後焚毀,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全寺建築布局緊凄,平面呈長方形,有佛殿、關帝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築為佛殿,今佛已不存,闢為展室。為重檐歇山式大木架建築,上下檐均用三翹七跴斗栱,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檐柱及額枋上都有精美的雕飾。寺西有大後官,正殿七間,硬山式,前院有東西廊房十四間,山門左右是鍾、鼓二樓。寺前有遼清寧三年(1057年)建的磚築八角實心十三級密檐式塔一座,高57米,塔檐已脫落。解放後,經歷次維修,現為錦州市博物館館址。【遼瀋戰役紀念館】在遼寧錦州市古塔區北三街23號。由大廣濟寺及天后宮的原有建築改建。解放後,初為遼西、遼寧、錦州博物館籌備處,1958年遼瀋戰役十周年時,成立遼瀋戰役紀念館,同年10月15日正式開館。現有展室四個,陳列面積約500平方米。通過圖表、照片和實物,展出了從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解放東北全境,殲敵四十七萬二千餘人,取得輝煌勝利的遼瀋戰役全過程。【遼瀋戰役烈士紀念塔】在遼寧錦州市車站東北平山上烈士陵園內。為紀念遼瀋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56年1月奠基,1957年10月落成。塔身全部用銀白色花崗石砌築。基層為一方形月台,四面有台階。正面台階中間有石雕花環。月台前是寬闊的平台。塔身建築在月台中央,高8米。正面鐫刻有朱德親筆書寫的「遼瀋戰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題字。上面雕刻由五角星、紅旗和綢帶所組成的圖案。塔身兩側有大型浮雕,東為錦州攻堅戰,西為遼西圍殲戰。塔後有紀念碑文。塔頂鑄有高6米的解放軍戰士銅像。陵園佔地面積11.5萬多平方米,花樹繁茂,松柏青翠,紀念塔、烈士陵墓掩映其間,莊嚴靜穆,令人肅然起敬。【大筆架山】俗稱天橋山。在遼寧錦縣西南王家窩堡南面海域中,北距錦州市約35公里。海拔約200米。三峰列峙,中高二低,懸崖峭壁,形如筆架,故名。「筆峰插海」,為錦州八景之一。潮至,四面皆水。潮退,海岸至山麓之間,現出一條1.75公里長,30多米寬的石灘,狀似長堤,俗稱「天橋」,可通車馬。山上原有明末建築朝陽寺,今存空堵。現存建築均為民國年間營造,主要有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萬佛堂等。萬佛堂內有漢白玉雕像二百餘尊,雕工細緻,惜多殘壞。主峰南面有一線天、馬鞍橋、虎陷洞等名勝,北峰山腰有真人塔。天橋北端海岸向西里許有象鼻山,山下有象鼻洞,海水貫流,似巨象飲海。象鼻洞兩側海灘平穩,是一處天然浴場。明末遼西大戰,島上曾為薊遼總督洪承疇屯糧重地,有「積粟十二堆」,兵敗,為清兵所獲,至今島上尚有蹤跡可尋。【三清閣】在筆架山主峰上。1912年始建,是島上主要建築。閣身純用花崗石仿木結構建造。六層,通高26.2米。層樓聳立,上出雲表,一、二層為樓台式,面闊五間。拱形石門窗上有浮雕紋飾,四周有迴廊。三至五層為寶塔式,平面呈八角形,建於二層頂上正中,無塔檐,繞以螺旋形石階梯,可旋轉上登閣頂。頂層形式仿自八角亭,單檐八角攢尖頂,飛檐翹角。整個建築、設計別緻嚴密,集樓台、寶塔、角亭於一體,風格獨具。閣內共有僧釋道三教雕像三十七尊,各高2米上下,均為漢白玉雕坐像。雕工樸實,面相端正,衣紋流暢自然。登閣頂眺望,真有「汪洋三萬六千頃,筆架獨峰浸其間」之慨。08、義縣北鎮縣錦西市【萬佛堂石窟】在遼寧義縣西北9公里萬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懸崖上。石窟分東、西兩區。西區共九窟。建於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六大窟,上層為三小窟,下層窟與窟之間還雕有許多小佛龕。第五窟內有《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元景造像碑》。東區共七窟,是韓貞等七十四人於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鑿成的私窟。在第五窟的門楣上刻有《韓貞造像題記》,明代思想家賀欽有「峭壁鑱成萬佛身,招提開創幾千春」的詩旬頌之。東區山頂上有一圓形小塔,為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督僉事王錯所建。塔南有石刻《塔銘》,紀建塔之經過。現石窟內的造像風化嚴重,但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仍有一定的地位。遺留的碑刻、題記和塔銘,是研究遼寧地方歷史的寶貴資料。元景碑的書法,堪與龍門始平公諸碑誌媲美,近人梁啟超評為「天骨開張,光芒閃溢」。【奉國寺】原名咸熙寺,因殿內塑有高達8米多的七尊佛像,故又稱七佛寺或大佛寺。在遼寧義縣城內東街路北。寺內主要建築為大雄寶殿,遼開泰九年(1020年)建。築於高台之上,雄偉壯觀,為國內稀有的遼代單層高大建築。前人詩云:「大雄寶殿勢威雄,今昔人稱建築崇,廟貌盛傳關內外,工程直甲郡西東。」殿為五脊單檐廡殿式,面闊九間(48.2米〕,進深五間(25.1米),高21米。前開三門,後辟一門。殿內七佛為遼塑,經後世重妝。每佛前對立兩脅侍,東西兩頭還各有天王像一尊。梁架和內槽斗拱上有遼代彩畫,四壁有元代壁畫。殿內還有石雕供器及金、元、明、清重修奉國寺石碑。後門內有明代塑倒坐觀音像一尊。此外,山門、牌樓、無量殿等均為清代建築。【嘉福寺塔】在遼寧義縣城內西南隅。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經歷代維修,保存較好。塔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高42.5米。塔身每面都有拱龕,中雕一佛坐於蓮座之上。龕外兩旁各有一脅侍,身披袈裟,頭戴法冠,垂手站立,頂上均有寶蓋,上有飛天,體態輕盈,衣帶飄拂。兩飛天之中有一面銅鏡,上為第一層檐,檐下為磚雕斗拱,以上各層用磚迭澀出檐,塔頂已頹廢。塔院內原有嘉福寺,已毀,塔由寺得名。【北鎮廟】在遼寧北鎮縣城西2.5公里的山坡上。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建於金代,元、明、清歷次重修。現存各殿都是明清時所建。建築群從崗下到崗頂依天然地勢排列而成,布局深遠,規模宏大,南北長240米,寬109米。廟內的主要建築為歇山式大殿,綠琉璃瓦頂,九架梁,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檐下用雙昂五跴斗拱,梁枋上有彩繪,殿內東、西、北三壁畫有星宿人物三十二個。廟內還有山門、神馬門、鐘樓、鼓樓、御香殿、更衣殿、內香殿、寢殿(後殿)等。廟內有元碑十一方、明碑九方、清碑二十五方,有的是告祭碑,有的是皇帝的題詠刻石及重修廟宇碑記,都是很有價值的歷史資料。【李成梁石坊】在遼寧北鎮縣城內鼓樓前。明萬曆八年(1580年)朝廷為了表彰李成梁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為之修建。李成梁(1526—1615)字汝契,鐵嶺衛(今遼寧鐵嶺市)人。隆慶四年(1570年)以都督僉事為遼東總兵。他大修戰備,多次擊退外來侵擾,萬曆七年(1579年)被封為寧遠伯。石坊用青色花崗石仿木結構建造,四柱三間五樓式,單檐廡殿頂,高9米,寬13.1米。額上豎刻「世爵」二字,橫刻「天朝浩券」及「鎮守遼東總兵官兼太子太保守遠伯李成梁」等文字,還有「萬曆八年十月吉日立」年款,兩面文字相同。石坊飾有鯉魚跳龍門、二龍戲珠和四龍、四鹿、四季花卉以及人物等浮雕,中柱柱腳前後各立石獅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醫巫閭山】又稱六山或廣寧大山,簡稱閭山。在遼寧北鎮縣城西北5公里處。據《周禮·職方》記載,醫巫閭山從古代起就是幽州的鎮山。隋代封四大鎮山,以此為北鎮。唐代為五鎮之一。南北綿亘45公里,周圍約120公里。山形掩抱六重,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東北三大名山中最負盛名。金人蔡珪《醫巫閭》詩云:「幽州北鎮高且雄,倚天萬仞蟠天東」,「誰道營丘筆有神,只得峰巒兩三處」。遼、金以來,在山上修築了很多建築物,皆廢。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所重建,著名的風景區在觀音閣一帶,有大石棚、聖水盆、曠觀亭、望海寺、老爺閣、古佛龕、萬年松等。1979年重建會仙亭和新建聖水橋,在山的入口處又修建了山門。山上廣植樹木,蒼松翠柏,相互掩映,並有碑碣和摩崖題字甚多。據《遼史》記載,山中有遼東丹王讀書處「望海堂」和他死後埋葬的顯陵,遼景宗的乾陵,以及遼世宗和天祚帝的陵墓等,近年在龍崗一帶發現有陪葬墓了。每當春日杏花盛開梨花競放之時,遊人接踵而至。【崇興寺雙塔】在遼寧北鎮縣城內東北隅。建於遼代,元、明、清歷經維修,至今保存完好。塔東西對峙,相距43米,形式相同,都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東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塔座上有磚雕斗拱,曲水萬字欄板和仰蓮等。每角刻一力士,作負重狀。塔身每面中央都有拱龕,中雕坐佛,龕外兩旁各立一脅侍,上有寶蓋、飛天等。底層檐下有磚雕斗拱,為雙抄五鋪作計心造,以上各層均用磚砌迭澀出檐,逐漸內收。塔頂上有蓮座、寶瓶及剎桿、寶珠。塔北是崇興寺,清代重建,僅存正殿,塔因此得名。【石塔】在遼寧錦西市東北50公里的砂鍋屯村東的龍山上。建於金泰和六年(1206年)。為石築六角五級,高4.69米。用雕制的十塊石村接砌而成,置於一塊水沉岩的巨石上。基座為須彌式,束腰各面雕一門,內雕一獸,神態各異。塔身下雕有蓮座,每面正中有尖拱式佛龕,置坐佛於蓮花之上。龕上雕忍冬花花紋,飾寶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各角雕圓形倚住。塔身之上用石五塊,雕成塔檐,六角翹起,逐層收斂,最上層六角攢尖,刻寶珠塔剎。檐上部雕脊、獸、瓦優,角脊前端留有掛風鐸的圓孔,每層檐間壁面相等。塔西南岩石上,刻有「泰和六年七月」六字。09、興城縣綏中縣【白塔峪塔】俗稱玲瓏塔。在遼寧興城縣西北14公里的小山上。是遼代佛教聖地——覺華島海雲寺墳山。建於遼大安八年(1092年)。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高43米。塔座為仰蓮式。塔身每轉角各有一倚柱,上刻八大靈塔名。東、西、南、北四面磚雕佛像,置於龕中,雕工精美。東為阿如來,座雕三象;南為寶生如來,座雕三馬;西為無量壽佛,座雕三隻孔雀;北為不空如來,座雕三隻金翅鳥。其他四面為磚碑,每碑各刻佛語一句。地宮呈八角形,由十七塊石板砌成,石板上有密宗石刻。塔後有一寺,現存一殿。【寧遠衛城】即今興城縣城,清代稱寧遠州城。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明宣德五年(1430年)分廣寧前屯、中屯二衛地置。後又增築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時,外城遂廢。內城呈正方形,城壁外用青磚內用石塊砌成,南北長825.5米,東西寬803.7米,全高10.1米,女牆高1.7米,底寬6.8米,上寬4。5米。四門,門上有城樓,僅存西,南二座。門外有瓮城,城內十字大街正中有鼓樓一座,南大街上有石牌坊。明代名將袁崇煥曾駐守於此,屢敗清兵。明天啟六年(1626年)一月,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圍攻寧遠時,傳說攻城時身負重傷。天啟七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極率兵進圍錦州不克,復圍攻寧遠,被袁崇煥擊退,時稱「寧錦大捷」。【興城溫泉】在遼寧興城縣城東南2公里處。在遼、金時期,已享有盛名。明都指揮韓斌曾在溫泉上築亭,「旁為堂三楹,引流於中,以為澡雪之所」。現溫泉共有四穴,主穴在鐵路療養院北院內,該地原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別墅。泉水無嗅澄明,含多種礦物質,水溫達70℃左右。明代詩人唐皋詩云:「泉如爛手羹初復,地不燃薪氣自騰。」解放後在溫泉附近修建許多療養院,設置溫泉浴池。【祖氏石坊】在遼寧興城縣城內南大街。共兩座,一南一北,相距85米。南為明前鋒總兵祖大壽石坊,建於祟禎四年(1631年),因有倒塌危險,1969年拆除。北為明援剿總兵袒大樂石坊,建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兩坊形式大體相同,都是仿木結構的四柱三間五樓式,單檐廡殿頂。祖大樂石坊,用赭色石料建造,全高11.5米,寬13米,豎額及上下橫額兩面均刻有文字。石柱上兩面刻有對聯。坊上浮雕雙龍、海馬、牡丹、蓮菊等花紋,十分精美。柱下石獅造形生動雄偉。祖氏石坊的建造,原是明思宗對祖氏兄弟忠心保衛遼東疆土的激勵,但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之戰時,二人卻叛明降清,此事遂成為歷史上的笑柄。【雙塔嶺雙塔】在遼寧綏中縣雙塔嶺。建於遼乾統年間。兩塔東西對峙,相距50米。東塔高約24米,磚築八角九級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東、西、南、北四面磚砌淺龕,內置一佛,坐於蓮花座上。佛座須彌式,束腰部雕有馬、象、獅頭,姿態各異。龕上有寶蓋、飛天、銅鏡。東南面左上角和西面右上角有磚雕題銘「遼天祚皇帝」與「宣賜舍利塔」等字,故又名天祚塔。西塔高約10米,為磚築六角實心七級密檐式,結構雕刻部分與大塔基本相同,現存五層檐。10、營口市營口縣蓋縣【西炮台】在遼寧營口市西郊遼河口東海岸上,當海船入口處。是清政府在東北沿海的重要海防要塞。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共築炮台三座。大炮台居中,台基高6米,檯面長44米,寬43米。台頂四周加築矮牆,牆下有暗炮眼八處。小炮台兩座,高4.7米,分築於大炮台南北兩側。炮台均有坡道,通達台上。周圍繞以土壘,周長約700米。土壘外掘有長壕,翼蔽左右。原置新式炮十二門,舊式炮五、六十門,以固防守。甲午(1894年)中日戰爭中,清軍曾在這裡阻擊日軍。營口失守後,炮台被日軍破壞,現僅存台基舊址。台側還留有大鐵炮一尊。【楞嚴寺】在遼寧營口市新華區民主街。建於1931年。佔地約4萬多平方米,是遼南地區較大的寺院建築。院落三進,前為山門,兩旁鐘樓、鼓樓各一。中為天王殿,後為大雄殿。在大雄殿的後面,有藏經樓一座,各殿均為硬山式,花崗石台基,遼寧省(237)牆壁用青磚砌成,屋脊上裝飾各種鏤空和圓雕游龍。鍾、鼓二樓,四角翹起,屋檐、斗拱部施以雕刻,為一般廟宇建築所不多見。大雄殿為寺內主要建築,五間大木架結構,殿內原有樟木雕刻的十八羅漢,已經散佚。解放後經修葺,彩飾一新,現為營口市博物館址。【金牛山舊石器財代早期遺址】在遼寧營口縣大石僑南8公里一孤立的山丘上。海拔約70米,自西而東三個地點沉積有第四紀堆積物。經1974年至1978年四次發掘,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迹,主要埋藏在一、三地點堆積物的第四到第六層中。前後共掘出二十餘件打制石器、少數骨器和六十多種動物化石。還有燒灰、燒骨等用火遺迹。據發現,有典型的劍齒虎、居氏大河狸、中國縞鬣狗、腫骨鹿、梅氏犀等化石,時代定為中更新世,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約與北京猿人時代相當,是研究我國舊石器則代早期文化在東北的分布、發展的典型文化遺址。【上帝廟】原名玄貞觀,又叫玄帝廟。在遼寧蓋縣城內西大街路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現僅存大殿,在建築風格上還保留著元代的特點。殿面闊五間,長約15米,進深四間,寬約9.7米,屋頂為廡殿式,斗拱較大,為九跴四翹品字斗拱,梁枋及斗拱上都有彩畫,內槽彩畫還很清晰艷麗。檁下釘有木牌,牌上有墨書「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立,闔郡官庶人等監造」題記數行。殿前有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碑記,殿內塑像無存。【石棚山石棚】在遼寧蓋縣南浮渡河北岸石棚山上。屬「巨石文化」遺迹。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器時代早期的一種墓葬建築。用六塊大石板建成,平面呈長方形,一塊大石板鋪地面,上用四塊高2.4米的石板圍成四壁。壁上平放一塊長8.6米、寬5.7米、厚0.7米的大石板作蓋。南壁已不存在。因極似小屋,故名石棚。又象帝王冠冕,所以漢代人稱「冠石」。據《三國志·魏志》記載:東漢末年,「襄平(遼陽)延里社生大石,長丈余,下有三小石為之足」,可知石棚埋在土中,後來逐漸露出地表。有的並被利用為寺廟建築而保存著。【高麗城山城遺址】即高句麗建安城。在遼寧蓋縣東北7.5公里的青石關堡高麗城村的東山上。東山名石城山,又名高麗城山。山勢陡峭,西南高峰海拔300餘米。登上峰頂,西望渤海,萬頃碧波,盡收眼底。山城約建於公元六世紀或更早時期。唐改為建安州,是建安州都督府的所在地。城址成不規則的圓形,中為谷地,四周因山設險,築以城牆,多為石塊壘砌,部分用夯土堆築,陡峭處利用石崖作壁,周長5公里多。設有城門三,水門一,險處設有望台四。城內中央突起一小山,俗稱金殿山,高約20米,上有台址建築遺迹,是當時的守望屋舍。小山周圍有泉井五眼和儲水池。泉水嚴寒不凍,大旱不涸,利於屯兵因守。出土遺物以高句麗特有的紅色繩紋、方格紋瓦片最多。還有石臼、陶器、鐵甲片、馬蹬、鐵鏃和車等遺物。【望兒山】在遼寧蓋縣西南熊岳車站東1公里,熊岳溫泉療養院北面。孤峰平地拔起,高約60米。遼代稱熊岳山,清初稱望海山,大約在康熙以後才叫望兒山。山上有藏式小磚塔一座,遠看似花瓶,為明末或清初所建。「望兒山高」是熊岳八景之一。相傳在很早以前,熊岳附近有一讀書人,因乘船過海去山東趕考。不幸遇大風,葬身魚腹。其母思子心切,爬到山上日夜盼望,總不見兒子歸來,最後死在山頂。山上的磚塔即為這位慈母的化身,望兒山亦由此得名。山後東側還有一大石樑,因岩石風化,中間形成一弧形石孔,窿然如橋狀,稱為「仙人橋」,明《全遼志》有記載。11、阜新市【塔營子古城址】俗稱土城子。在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東北繞陽河西岸塔營子村。建於金皇統年間,系金、元兩代懿州故城舊址。為長方形夯築土城,周長約2公里,城垣存高約1米。城址內西北角有古塔屹立,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密檐式,有磚雕斗拱、角柱、佛龕及寶蓋、飛天等裝飾,具有遼金塔建築特點。城內「懿州學田碑」原在懿州城南門外,為元元統二年(1334年)所立。12、遼陽市燈塔縣【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在遼寧遼陽市北郊三道壕村、太子河西岸沖積平原上,佔地約2平方公里。是1955年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的漢代農村遺址。在萬餘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上,共清理出六戶居住址、七座窯址、十一眼水井、土窖等。還在附近清理出西漢棺槨墓群!兒童瓮棺墓地各一處。出土的文物有各式鐵農具、車馬器、陶制器皿、貨幣等萬餘件。還發掘出兩段鋪石大路,寬約7米,留有往來的車轍痕迹。由此南去1.5公里便是今遼陽市區。遼陽,西漢時稱襄平,是古代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遺址對研究二千年前漢代農村的生產、生活、葬俗等情況,具有重要價值。【東京城】又稱「新城」。在遼寧遼陽市太子河東2.5公里的新城村。清太租努爾哈赤從赫圖阿拉遷都遼陽時於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所建,為清初關外三個都城之一。城前臨太子河,背依丘陵,用長方磚建造。城周約3公里,高約12米,東西廣933米,南北袤875米。原有八個城門,有漢、滿文石頷,現存南面天祐門一處。城中西南高崗上,原有八角宮殿和樓閣,東南有彌陀寺,尚存崇德六年(1641年)《東京新建彌陀寺碑記》一座。城內發現有漢、滿天命銅錢和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漢、滿文石門額及琉璃建築飾件等文物。【東京陵】在遼寧遼陽市太子河東3.5公里的陽魯山上,西南距東京城僅1公里。清太祖努爾哈赤在遷都遼陽後,於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將其景祖、顯祖及皇伯、皇弟、皇子諸陵墓遷葬於此,故稱東京陵。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等陵墓遷回故土赫圖阿拉。僅存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赤、穆爾哈赤,從弟祜爾哈赤,長子褚英及穆爾哈赤之子大爾差等人墓葬。此陵在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小,只有繚牆、山門、碑亭等建築。碑亭建於舒爾哈赤墓前,四券單檐,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漢、滿文大理石《庄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跌座碑首,雕刻精美。穆爾哈赤墓前有康熙年間石碑兩座。【白塔】在遼寧遼陽市白塔公園內。建於金大定年間。是金世宗完顏雍為其母貞懿皇后李氏所建造的垂慶寺塔的俗稱。雖經歷代補修,仍保持著初建時的風貌。塔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高達71米,逐層稍內收,近似遼塔。塔身八面部有坐佛、脅侍、飛天等磚雕像。各層懸有風鈴、銅鏡,塔頂有剎桿、寶珠和相輪。整個建築的造型和局部雕刻,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垂慶寺在塔北,和白塔是同一時期的建築。明代改為廣枯寺,現僅存蓮瓣和纏枝牡丹紋飾的大石礎多方。【遼陽壁畫墓群】在遼寧遼陽市北部棒檯子、三道壕、北園一帶。先後發現東漢至魏晉時期的壁畫墓多座。墓的形制和大小稍有差別,但結構基本相同。墓頂均有高大的方錐形封上。墓室均用南芬頁岩石板建造。大墓長達8米,寬6米多,高2米左右;小墓長寬在3至5米之間。一般由墓門、棺室、前廊、左右耳室等部分組成。大墓有迴廊。墓室平面多作「工」字、「T」字形。各墓除有許多殉葬遺物外,墓室四壁上,都有彩色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尤以車騎儀仗、宴飲、樂舞、雜技、鬥雞、倉廩和庖廚等圖面為勝。還有守門武上、門大和連壁流雲等畫面。有的畫面上有題字,如:「季春之月漢」、「魏令支令張」、「議曹椽」、「小府史」、「公孫夫人」、「大婢長樂」等。壁畫多用墨線勾勒,塗以青、黃、赭、朱、白等顏色;有連壁大作,也有單幅小品。是了解當時貴族豪門在宮室、輿馬、衣服、器械、喪祭、食飲、聲色、玩好等方面的珍貴材料。【首山】在遼寧遼陽市西南7.5公里。為千山余脈。山高約120米。明代為遼陽八景之一,先稱手山擎月,後名首山樵唱。首山之名最早見於《三國志》,《新唐書》作馬首山,《遼史·地理志》作手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清代繆公恩有《過首山》詩:「故壘遺蹤不可尋,荒原何處大星沉,迢迢晉魏浮雲盡,剩有青山自古今。」山上有明代用磚石建造的瞭望台。還有幾處坑洞,傳為遼代開採鐵礦的遺迹。山南坡有清風寺,始建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清代兩次重修。山門牆壁上嵌有清咸豐七年(1857年)立的石碑。正殿後有白松一株,為國內罕見。【燕州城】公元四世紀高句麗所建白岩城的俗稱。在遼寧燈塔縣城門口村後山上。山城作不規則方形。用石塊建造。分內外城。外城東、西,北三面城牆,順山勢起伏砌築。北牆外砌有馬面及護城短牆。南面利用懸崖作牆,崖下是太子河。外城周長2.500米。內城築於外城東南角,長45米,寬35米。城內有蓄水池。山頂有瞭望台,俗稱「點將台」,是明代建築,為全城最高點。唐代此城改稱「岩州」;遼代隸屬於瀋州,名「岩州白岩軍」;金代屬東京石城縣,元、明改稱「石城」。現城內仍存有「石城鳳安保國寺碑」碑首一截。13、鐵嶺市開原縣西豐縣【龍首山】在遼寧鐵嶺市區東部。左窺城區,右枕柴河,山青水秀。是有名的風景區。山從東南蜿蜒而來,綿延10餘里,勢如長龍,至柴河曲折處,嶙峋突起,如龍昂首,故名。鐵嶺八景中「龍首尋秋」指此。山中崗巒起伏,樹木繁茂,野鳥呼人,山花媚客,自古即多野薔薇。每年5月,山谷爛漫若紅錦,香氣撲人。採花婦女,三五成群,往來紅綠叢中,宛如美麗的畫圖。秋高氣爽,紅葉滿山,霜林變紫,入山尋秋者,不絕於道:明陳循有《龍首尋秋》詩云:「霜林變丹紅,秋高天氣泅。幽人植杖來,踏遍碧峰頂」。山上建有明代慈清寺和古塔。古塔之北有陶然亭,南有滴翠亭,東有洗心亭。南山頂上又有稻香亭,都是民國時所建,現已修葺一新,更使龍首山增輝不少。登臨其上,可環視古城新貌。【慈清寺】原名秀峰寺、水潮寺,清初改稱慈清寺,又名三清觀。在龍首山北峰之巔。松柏環抱,古樸幽靜。建於明弘治年間或更早些。寺中有正殿,東西配殿和藏經閣等,構成一個四合院。正殿內塑有佛像。院前有二碑亭,1921年重修時,又改建山門為小樓,稱醉翁樓。配房壁上嵌有後人題詠刻石多塊。寺東南有古塔,名秀峰寺塔,磚築八角九級。聳立山巔。明弘治二年(1489年)建,萬曆十九年(1591年)重修。1928年,塔中發現有《重修秀峰寺塔》石碑,記載頗詳。與石碑同出的還有銅鏡、銅佛、銅碑等。【崇壽寺塔】在遼寧開原縣老城內西南隅。金正隆元年(1156年)遼寧省(241)建,是埋葬金上京都僧錄宣微弘理大師行廣的僧塔。「古塔朝霞」為開原八景之一。塔為磚築八角十三級密檐式,高45.82米,塔身每面壁龕置坐佛一尊。龕兩側雕瓔珞寶蓋,上嵌佛名題額。題額上有寶蓋,下有蓮花,左右有飛天、姿態各異。過去塔上每層都有寶鏡、風鐸,清康熙時趙允昌就有「遙望浮屠插碧空,晴霞擁護倍玲瓏,層層寶鏡朝含彩,面面風鈴曉映紅」的題詠。塔的北面原有崇壽寺,故稱崇壽寺塔。現寺已不存。【城子山山城遺址】在遼寧西豐縣涼泉鎮南7.5公里的城子山上。山屬橫山山脈,最高峰749米,氣勢雄偉。西坡有大山谷,周圍約5公里。城垣建築在山谷四周山脊上,用長方石塊壘砌,高約5米。有城門三。山城居高臨下,道路崎嶇,有險可據。城內有建築遺址數處,還有用大石壘築的瞪望台及儲存泉水的水池,因泉水淡黃,俗稱「黃酒館」。城內曾出土平頭鐵鏃,繩紋、方格紋紅瓦及八瓣蓮花紅瓦當等高句麗遺物,還有遼、金時期的馬蹬、馬銜、鍋、鏟等鐵器。據考古學家推斷,該城很可能是高句麗時期的扶余城。朝陽市【八棱觀塔】在遼寧朝陽市西約45公里,塔營子村北山上。南臨大凌河,與遼代建州城址隔河相望。塔建於遼代早期,因山下清代建有八棱觀而得名。為磚築八角十三級密檐式,高34,4米。塔座分上、中、下三節,上、下兩節每面設三龕,浮雕蟠龍、力士、小塔和神仙人物,姿態各異;中節素麵。塔身各面雕坐佛、脅侍、仙童蹈雲等。各層密檐均有磚雕斗洪,風格獨具,形式特異。【鳳凰山】古稱龍山,後改稱和龍山,清初改今名。在遼寧朝陽市東,越大凌河至山下6公里。遠望山形,左右兩高峰,如鳳兩翼;中峰微伏,有塔聳起,如風昂首,因而得名。東晉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前燕慕容侊遷都於龍山之西所築龍城(今朝陽市),即由龍山之名而來。中峰為著名風景區,有古寺分上中下三處。上寺在山頂,名朝陽洞,洞內頗寬敞,原有石卧佛一尊和清初泥塑佛像。絕頂有遼代八角十三層磚塔一座,名凌霄塔,今毀。清人《游鳳凰山》詩云:「塔矗危岩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可謂紀實之作。由上寺下行一里許至中寺,名雲接寺,寺西有方形塔。下寺在山下東麓,名延壽寺,是清康熙時在遼代報恩寺舊址重建的。寺附近的山坡上有遼天慶寺王石觀音像和遼壽昌五年(1099年)僧智述等二十四人《玉石觀音唱和詩碑》,今像殘碑湮。山之北麓有一方形小塔,小巧玲瓏,十分罕見。【雲接寺塔】原名摩雲塔。在鳳凰山雲接寺西側。建於遼代。方形十三級,磚築實心密檐式,高32米。塔系單層須彌座,每面中央設假門,兩側浮雕蓮花、伎樂人、化生童子等圖像,四角雕力士像,塔身四面中央雕坐佛,端坐蓮台之上,上有寶蓋、飛天。坐佛兩側雕脅侍和方形十三層小塔及塔名。小塔上雕有小坐佛,再上為飛天,作由上向下飛來之狀。第一層檐下有磚雕斗栱,以上各層塔檐均用磚迭澀砌成。此塔雄偉壯觀,是鳳凰山現存的最佳建築。【北塔】在遼寧朝陽市北塔街。與南塔遙相對峙。創建於唐,遼代整修。為磚築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高41.8米,須彌座,南面有一壺門,門內外雕蓮花、火焰、獸面銜花、騎獸人物等圖像。東、西、北三面雕假門,兩側立天王像。塔身各面雕坐佛一尊,旁為脅侍、飛天、小塔及楷書塔名。佛下分別為雙馬、五象、五雀、五鵬。塔身以上密檐迭起,層層內收,與高大的塔身、塔座相比,顯得細長瘦峻,玲瓏有致。【佑順寺】在遼寧朝陽市南塔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工,四十六年建成,後續有增修。佔地1萬餘平方米,是一所規模較大的喇嘛廟宇。有《佑順寺碑記》敘述建寺經過。據記載,第一代住持綽爾濟喇嘛蘇住克圖大師,原是京師白塔寺住持,曾人內廷講誦經典,因病來關外靜養,康熙三十七年八月,清聖祖行圍木蘭時,因綽爾濟喇嘛的奏請,遂敕建此寺,並賜寺名及檀香佛像。重要殿宇,有天王殿、藏經閣、大殿、更衣殿、東西配殿、戲樓、關帝殿等。面積宏敞,建築雄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高宗出古北口由熱河至盛京謁陵時,途中曾駐蹕於此。現朝陽博物館設在廟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凌源縣建平縣【大城子塔】在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中學院內。建於遼代。據《承德府志》記載,為金代精嚴撣寺舊址,文學家趙秉文於金承安五年(1200年)撰《利州精嚴禪寺蓋公和尚行狀銘》有云:「松漠之北,利州之東,無縫塔樣,八面玲瓏。」所記塔的方位雖與現狀不台,當系指此塔而言。塔為磚築,空心起券門,八角九級密檐式,高30米。有兩級塔身,南面一券門,東西北三面設假門,另四面雕佛像。塔身以上收分較小,是此塔的特點。塔頂頹毀較甚,現存六級密檐,皆有磚雕斗洪。塔前有一小閣,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建。【鴿子洞舊石器文化遺址】在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瓦房村西南唐山峭壁上。是1965年東北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其下瀕臨大凌河,現洞口高出河床34米。周圍連山若屏,怪石突兀。主洞高大敞亮,洞內左側有一個長6米、寬3米的小洞,前有6米長過道,形狀如勺,俗稱「勺子洞」,內有很厚的堆積層。經1965年至1975年三次發掘,發現三百餘件打制石器,以及篝火的灰燼、燒石、燒骨等,還伴有斑鬣狗、披毛犀、鹿、羚羊等大批更新世晚期動物化石,當屬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十餘萬年,為研究原始人的洞穴群居生活提供了科學例證。【無盛號石橋】在遼寧凌源縣城南45公里天盛號村東的滲津河上。建於金大定十年(1170年),是一座五柱頭四欄板單孔石拱橋。東西長3.8米,寬3.4米,跨度2.9米。上拱呈半圓形,下拱呈半橢圓形。橋面用九十多塊扇形石材砌成,白灰灌縫,束腰形鐵鏈固定。拱兩面的卷臉石浮雕蓮花。橋拱中間嵌有建橋石記。這座上下拱單孔石橋,型式少見,保存完好,在我國橋樑建築史上有重要價值。【燒鍋營子燕長城址】在遼寧建平縣張家灣村南山至蛤蟆溝腦北山之間,長約7公里,是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代燕國所築的長城中保存得較好的一段。據《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將秦開擊破東胡後,「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長城由西向東,穿高山,跨河谷,氣勢雄偉。構築因地制宜,就地取村,逢石石壘,遇土土築。因此,當地群眾有石龍、土龍之稱。雖經二千二百餘年的滄桑變化,至今仍清晰可辨。城牆寬2—2.5米,存高0.5—1.5米,特別是蛤蟆溝腦北山的一段,石牆存高達1.5米,大體保持著原結構狀況。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分
秒感謝光臨古箏:高山流水
推薦閱讀:
※【國風美唐雅苑】百詠.律
※【國風】第八期同題比賽(三十二) | 謝姝 (晴兮)
※中國風水最好的一塊地,五百平方公里密密麻麻全是古墓
※詩經·國風·周南
※張國風:人人皆可為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