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德國海軍戰艦第一部:124型「薩克森」級護衛艦

薩克森級護衛艦


簡序:「薩克森」級護衛艦是一級面向21世紀的設計,具有領先的設計及技術特點,是一級以防空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也是德國海軍第一艘採用模塊化設計的艦艇。


薩克森級護衛艦 - 基本信息德國海軍薩克森(Sachsen)級防空型護衛艦(F124型),是迎合海上作戰發展形勢建造的最新型護衛艦,裝備性能一流的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突出防空作戰任務。充分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稱為數字化戰艦。該級艦預計建造3艘,總造價預計30億馬克。目前,是德國海軍最大的水面艦艇,也時德國海軍第一艘採用模塊化設計的艦艇。  F124型護衛艦是在三國護衛艦協議的框架內建造。荷蘭、德國和西班牙,為了保證每個國家的下一代新型護衛艦建造,集中力量來彌補各自不足,共同簽署了一個三國護衛艦協議。三國國家的新型護衛艦都突出防空能力,採用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系統同時,又存在一定差別。荷蘭海軍的被稱為LCF護衛艦,西班牙海軍被稱為F100型護衛艦。   F124型護衛艦由Blohm-Voss造船廠、Howaldtwerke-DeutscheWerft(HDW)造船廠和ThyssenNordseewerke(TNSW)造船廠共同建造。   F124型護衛艦第一艘,FGS「薩克森(Sachsen)」號,舷號F219。在1996年3月14日簽訂建造合同,在漢堡市的Blohm-Voss造船廠建造,在2002年10月底交付,薩克森」號2004年11月4日正式服役。 第二艘,FGS「漢堡(Hamburg)」號,舷號F220。由HDW造船廠建造,在2002年8月下水,在2004年1月開始了航行試驗和稍後將在2004年12月13日服役,第三艘,FGS「黑森(Hessen)」號,舷號F221,由TNSW造船廠建造,在2003年7月下水和將會在2005年交付。2006年4月21日服役。


薩克森級護衛艦 - 性能特點據有關資料,F124型護衛艦是德國海軍第一艘採用模塊化結構建造的艦艇。包括4個武備模塊;7個電子模件;9個設備模件;24個儀錶模件;12個通風模件和2個桅杆模件。   艦長143米,艦寬17.2米,吃水4.4米;排水量:5600噸(滿載);編製:225名(軍官39名)。  


薩克森級護衛艦 - 控制系統  F124型護衛艦安裝泰利斯荷蘭公司(以前的Signaal公司)SewacoFD戰鬥系統,使用一套分散式實時資料庫和綜合通信網路,包括17個多功能控制台和處理機,二台大屏幕戰術顯示裝置,十二個匯流排界面單元,一套COSMOS監視系統,一套冗餘數據鏈和分散式處理系統。系統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ATM)為基礎的體系結構,用於快速的數據傳輸。   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安裝APAR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   感測器系統   F124型護衛艦注重防空能力,需要各種先進雷達系統來搜索、捕獲和跟蹤目標,並指揮艦載武器系統實施攻擊。雷達包括二套STNAtlas9600-M/J-波段多功能ARPA雷達;泰利斯荷蘭公司SMART-遠程空中、水面監視和目標顯示雷達;泰利斯荷蘭公司APAR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在X-波段操作,提供目標搜尋、跟蹤和引導給標準-2型中遠程防空導彈;泰利斯荷蘭公司天狼星(Sirius)IRST遠程紅外線監視和跟蹤感測器;STNAtlasMSP500光電射擊控制系統提供目標捕獲和跟蹤給主炮系統。STNAtlasElektronikDSQS-24B型船首低頻聲納導航和測距系統。   感測器系統核心APAR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由荷蘭、德國和加拿大三國聯合研製。「APAR」每個天線的陣面(共四個固定陣面)的直徑為1米,其上安裝3,200個收發組件,由於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只要收發組件數故障率不超過5%,對性能產生影響很小。還用於目標照射和導彈制導、感測器資料融合和情報功能管理。工作在X波段,覆蓋方位360-、仰角70-的範圍,探測距離為150公里,水平搜索的距離為75公里。其功能有地平線搜索、海面和空中搜索,能同時跟蹤250個目標,同時控制32枚半主動導彈(其中16枚處於末端制導階段),可以控制火炮對水面目標作戰,具有對戰術彈道導彈的防禦能力。採用新的雜波濾波技術,提高對隱身掠海目標的探測能力;採用自適應波束控制,增強抗干擾能力;採用超分辨技術,具有目標識別能力。   導彈系統   F124型護衛艦是由艦載先進各型防空導彈配合先進的雷達系統實現強大的防空能力。雷聲公司近程發展型海麻雀導彈(ESSM)和標準型SM2111-A中程防空導彈共同使用一套VLSMk4132-單元垂直發射裝置;雷聲公司(Raytheon)和滾動彈體導彈(RAM)系統股份有限公司(GmbH)聯合研製RIM-116B「拉姆」近程滾動體防空導彈(RAM)使用二套21單元Mk49「拉姆」發射裝置,除具有防空能力,還能防禦反艦導彈包括掠海攻擊能力的導彈。   安裝一套六-單元魚叉導彈發射裝置。波音魚叉反艦導彈射程超過65海里,是一種全主動全天候反艦導彈。   艦炮系統   F124型護衛艦裝備一門OtoMelara76毫米艦炮和二門德國萊因金屬公司20毫米艦炮。   在FGS「漢堡」號(F220)的甲板上安裝一門155毫米KMWPzH2000榴彈炮,為海軍應用該系統進行可行性示範。概念被稱為MONARC,而且需要一個靈活的彈性支座。MONARC射程22海里,在2003年9月已經完成發射試驗。   魚雷 F124型護衛艦配備有二套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裝置,用於EurotorpMU90輕型魚雷。另外還配有直升飛機攜帶的遠距離輕型魚雷。   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可容納二架NH90直升飛機   直升飛機  飛行甲板和機庫可容納二架NH90直升飛機。飛行甲板額定承載一架15噸級直升飛機,如一架「灰背隼」(Merlin),用於加燃料和魚雷裝載。直升飛機起降處理系統MBB-ForderundHebesysteme公司,使用激光引導和計算機控制機械橋臂保護著艦後的直升飛機。   電子對抗系統   F124型護衛艦的電子對抗系統套件包括一套歐洲航宇防務(EADS)系統公司和防禦電子公司的FL1800SII電子對抗系統(ECM)和六套SippicanHycorSuperRBOC箔條和曳光彈發射裝置。電子支援系統(ESM)是由歐洲航宇防務(EADS)系統公司和防禦電子公司共同研製的Maigret通信綜合電子支援系統(CESM)。   F124型護衛艦混合推進系統(CODAG) F124型護衛艦裝備一台組合柴油機與燃氣輪機混合推進系統(CODAG)。雙操作軸獨立運行。柴油發動機在一個非可通行的聲音-防護密封艙中安裝。安裝兩套軸驅動五漿葉可變螺距螺旋漿。  [1] 安裝兩台柴油發動機,型號MTU20V1163TB93,分別連接到兩台主變速箱。提供峰值性能1,350轉數/分(rpm)和功率7,400千瓦。   在柴油動力巡航模式中以18節的航行速度具有4,000海里的續航力。   另安裝一台燃氣輪機,型號GE7LM2500PF/MLG,提供3,600轉數/分和功率23,500千瓦。通過一台交叉連接變速箱連接到兩台主變速箱。在柴油機與燃氣輪機混合推進系統(CODAG)中,柴油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能被聯合操作,最高航速29節。   德國海軍薩克森級防空型護衛艦總體來講,武器系統基本採用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系統,節省研製成本。另外,進一步採用和西班牙、荷蘭共同開發方式來降低風險和保證計劃實施。因此,德國參與的三國護衛艦計劃同歐洲其它國家的下一代護衛艦建造計劃如英國45型驅逐艦和法、意兩國合作「地平線」護衛艦計劃相比,進展最快並且接近全部完成。


薩克森級護衛艦 - 研製計劃1.「薩克森」級的產生   「薩克森」(Sachsen)級即124型護衛艦的實施計劃已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從1984年最初籌劃至最終確定方案幾經變化。該型艦原納入了北約90年代NFR90護衛艦的計劃,當時北約國家要求共同合作設計一型通用的新型護衛艦,達到發揮優勢互補、技術共享、降低採辦費用的目的,最終由於各國對NFR90護衛艦的要求各異及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而告吹。   124型護衛艦的使命任務最初是以反潛為主,NFR90計劃失敗以後,德國海軍重新審議了124型護衛艦的使命和任務,基於對冷戰結束後形勢所發生的變化,德國海軍的使命從對付北約北部的威脅,轉移到對局部衝突的反應。1992年簽署的新修訂的戰術技術任務書,把124型艦的主要任務定位在編隊的防空,用來替換3艘改進的「亞當斯」級驅逐艦。   為了降低研製費用,德國和荷蘭、西班牙三國合作開發採辦三國護衛艦的作戰系統,三國護衛艦合作計劃備忘錄的主要目標為:三國護衛艦的設計儘可能協調一致;在確認一致的作戰系統和艦船系統方面展開合作;分擔非重複的開發費用;發揮規模效益,實行共同採辦;建立服役期的共同保障制度。   1994年12月三國在德國召開了護衛艦基本型的審查會議。1995年6月,考慮到過高的費用和風險,西班牙撤出了對空作戰系統的合作。   1996年6月,德國海軍與布洛姆?福斯等三家造船公司組成的ARGEFl24聯合體簽訂了建造3艘124型護衛艦的合同。首艦命名為「薩克森」號。   2.建造計劃   德國海軍除簽訂3艘124型護衛艦的合同之外,原計劃可能還要訂購第四艘,現在看來,第四艘計劃很可能放棄。   首艦「薩克森」號於1999年2月開工,1999年11月下水,計劃2002年11月交付海軍,2003年由海軍進行海上試驗。從2004年開始每年交1艘。   3.使命任務   「薩克森」級是一級以防空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主要執行以下任務:   ①擔負作戰機動編隊或其他船隊的防空護衛任務。   ②擔負作戰機動編隊或其他船隊的反潛護衛任務。   ③執行反艦攻擊任務。   ④作為編隊指揮艦。   


薩克森級護衛艦 - 性能與裝備1.主尺度與性能   全長(m)143.00   水線長(m)132.15   型寬(m)17.44   水線寬(m)16.68   吃水(m)5.00   滿載排水量(t)5600   航速(kn)29   續航力(nmile/kn)4000/18   艦員(名)255(軍官39名)   2.動力裝置   動力裝置採用CODAG柴燃聯合使用的聯合動力裝置,1台1312500燃氣輪機,功率23.16MW(31514hP),2台MTU20V1163TB93柴油機,功率14.79MW(20128hP),雙軸,2個變距槳。   電站採用4組柴油發電機組,每組1000kW,總容量為4000kW。   3.武備   (1)對空武器系統   對空武器系統由「標準」-2BlockⅢA、改進的「海麻雀」、「拉姆」(RAM)三種對空彈和76mm、27mm兩種艦炮組成五個不同層次的對空火力。   「標準『-2BlockⅢA導彈由一組MK41垂直發射裝置發射,4個模塊,布置於艦橋前的02甲板上;改進的「海麻雀」導彈亦由MK41垂直發射,「標準『-2和「海麻雀」的備彈應該只有29枚。   「標準『-2BlockⅢA的射程為73km,「海麻雀」導彈的射程為14.6km。   2座「拉姆」導彈發射裝置分別裝於首部76mm炮後和機庫頂部,每座發射裝置帶21枚導彈,「拉姆」導彈發射後不管,靠被動紅外/反輻射制導至攻擊目標,射程為9.6km。   1座Otobred76mm艦炮布置於首甲板,射高約12000m;2座Mauser27mm艦炮配置於中部02甲板兩舷,可用於近程防空。   此外,還裝備有電子戰系統和干擾火箭作為軟對抗武器。   (2)反潛武器系統   反潛武器系統由2架直升機和2座三聯裝的魚雷發射管組成遠程和中近程火力。   2架NFHg0直升機或2架「山貓」88A型直升機作為遠程反潛武器。以「山貓」88A型為例,裝備FLIR搜索雷達和AQS-18型吊放聲吶,可帶2枚MK46型魚雷或Mu90魚雷進行反潛。   2座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管作為中近程反潛武器,布置於01甲板的左右舷艙室內,發射MK46型魚雷或Mu90魚雷。   (3)反艦武器系統   反艦武器系統由「魚叉」導彈、直升機載「海鷗」導彈和76mm炮、27mm炮組成4個層次的反艦火力。   2座四聯「魚叉」導彈發射裝置,裝於中部02甲板,「魚叉」導彈射程130km,超視距攻擊可由直升機中繼;直升機攜帶的「海鷗」導彈射程15km。   1座76mm炮的射程約16km,用於對付中近程水面目標;2座27mm炮用於對付近程水面目標。   2座四聯「魚叉」導彈發射裝置;2?1組MK41垂直發射裝置,發射「標準」-2BlockIIIA和「海麻雀」導彈;3?2座「拉姆」導彈發射裝置;4?1座單管OTOBreda76mm炮;5?2座27mm炮;6?2座三聯MK32魚雷發射管;7?6座SRBOC干擾火箭;8?DASAFl1800S-Ⅱ電子戰系統;9?SIRIUSIRST光電報向器;10?SMART-L遠程三坐標雷達;11?APAR相控陣雷達;12?「海神」(Triton)對海警戒雷達;13?2架NFH90直升機或2架「山貓」88A直升機。   4.主要電子設備   (1)雷達   SMAR-L遠程三坐標雷達1部;D波段,這是主搜索跟蹤雷達;APAR相控陣雷達1部,除了搜索和跟蹤多目標外,為「標準」和「海麻雀」導彈提供間歇式連續波照射制導;「海神」(Triton)對海警戒雷達1部,I波段;導航雷達2部,I波段;MKXII-4型敵我識別器。   (2)聲吶   Atlas的DSQS-248球首聲吶1部,中頻主動搜索;主動低頻拖曳線列陣聲吶1部。   (3)電子戰系統   DASAF11800S-Ⅱ電子偵察與干擾機系統;6座六管SRBOC干擾火箭。   (4)火控系統   SIRIUSIRST光電火控系統1套。   (5)作戰數據系統   SEWACOFD作戰指揮系統1套,該系統包括17個多功能控制台、2個大屏幕戰術顯示器、12個匯流排介面裝置和1個COSMOS監視器,它們都連接到使用ATM技術的雙冗餘作戰系統數據匯流排上。作戰指揮系統也與艦和主機的數據匯流排有介面,以進行平台監控。SEWA-COFD配置有11號和16號數據鏈和衛星通信系統,將來還要配22號數據鏈。


薩克森級護衛艦 - 技術特點1.突出對空作戰是研製「薩克森」級的核心   德國和荷蘭、西班牙三國合作研製護衛艦的重點是艦的作戰系統,其中對空作戰系統的聯合研製是重中之重。西班牙考慮到過高的費用和風險而退出了對空作戰系統的合作,加拿大為了在21世紀初改裝「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的對空作戰系統,頂替了西班牙的角色。   合作研製的最終目的是把一系列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裝備和技術,即把APAR多功能相控陣雷達、SMART-L遠程三坐標雷達、從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的「標準」?2BlockⅢA導彈和改進的「海麻雀」導彈、以及作戰指揮軟體、對空作戰火控軟體綜合成高效費比的對空作戰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這兩種導彈的威力。   對空作戰系統的作戰和火控軟體由信號公司、雷聲公司和達薩(DASA)公司協同開發,對空作戰系統設計成計算機、數據匯流排和顯示器資源等共享的分散式處理系統。作戰指揮系統軟體由達薩公司牽頭,信號公司、Atlas公司和Debis公司協作開發。2001年將把對空作戰軟體和作戰指揮系統軟體綜合在一起,並在2001~2002年的試艦期間進行驗證。   從「薩克森」級全艦武器系統的配置中;對空作戰武器系統的比重佔據了壓倒的優勢,「薩克森」級從編隊的遠程防空到局部區域的防空及本身的點防禦都使用了導彈,76mm和27mm艦炮只不過是自身防禦中的輔助手段。這在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中是沒有先例的。按照筆者的意見,這樣一級5600t的具有編隊防空能力的艦應歸屬於驅逐艦。   2.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和建造   「薩克森」級和123型「勃蘭登堡」級護衛艦一樣採用了MEKO概念的模塊化設計與建造,「薩克森」級上使用了61個模塊和底盤,它們是: 76mm艦炮的武器模塊4個;   首尾「拉姆」導彈系統模塊各1個;   32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模塊1個;   APAR相控陣雷達和SMART-L三坐標雷達甲板以下的電子模塊7個;   APAR相控陣雷達和SMART-L三坐標雷達的設備底盤33個、空調模塊12個、桅杆模塊2個。   3.生命力強   在提高生命力方面採用了123型護衛艦上的成功措施。一是從上層建築的前端至直升機庫的尾端間設置了6個雙層的橫隔壁和3個箱形的縱桁,這種船體結構設計將大為提高124型護衛艦的結構強度,增強抗爆、抗沉和防火的能力,萬一發生爆炸和彈片損傷時,能保證艦的縱向強度,防止出現船體的斷裂,這種結構是依據破壞性試驗的結果設計的。二是通風、消防、高壓備用電源和三防過濾站採用垂直、獨立、分區設計。船體和上層建築由橫隔壁劃分為12個垂直的獨立分區。   4.吸取教訓採用了可行的合作原則   三國護衛艦合作計劃的原則是允許三國海軍各自發展適應本國需求的護衛艦,在這一前提下共同確定感興趣的領域,再協商確定共同的設計特性,然後是可能的共同採辦。   綜上所述,124型「薩克森」級護衛艦是一級面向21世紀的設計,具有領先的設計及技術特點,是一級以防空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對空作戰能力非常優異。不足之處是主炮口徑太小,如能裝127mm艦炮就要好多了,也能與5600t的排水量相匹配。


推薦閱讀:

台灣軍方為何花55億購買美軍兩艘「老爺級」佩里導彈護衛艦?
德國帕希姆級護衛艦
歐洲最強七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盤點
法意的海上樂高?詳解法國新銳的「海上輕騎兵」
中國第26艘056型輕型導彈護衛艦入役南海艦隊

TAG:德國 | 海軍 | 護衛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