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王昭君遠嫁匈奴並非悲劇
王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晉朝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
昭君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文學,藝術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從大漢族主義以及大男人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而自殺。更有版本說,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盡了。
這些傳說可能是中原人士一廂情願的杜撰,真實情況可能是,王昭君自願嫁入匈奴汗國,在那裡所受到的是頂尖享受,終老於幸福之中。
悲劇的傳說
我們來看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
傳說兩千多年前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住了個叫王忠的庄稼人,這個庄稼人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願,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於國家、熱愛人民的後代。結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裡,他的妻子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不久便生下一個比天仙還標緻的姑娘,這就是王昭君。昭君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心地善良,憂國憂民,特別喜歡望月吟唱,父母就為她建了一座樓,起名望月樓。
後來漢元帝挑選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選中。王昭君到京城長安後,和其他被選的秀女一樣,先到畫師毛延壽那兒畫像。有的美女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重金賄賂毛畫師,畫師就將她們畫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畫師金銀財寶,毛畫師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點了一點,結果王昭君沒能入漢元帝法眼,寂寞於後宮。
幾年之後,匈奴汗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向漢廷求親,漢元帝決定在不受寵的美女中物色幾位,賞賜給他,並許諾誰願意前往,就給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臨行前,漢元帝召見昭君,一見面就驚呆了,如此美麗的美人,我怎麼沒有發現呢?一席談話,更覺昭君才智過人,整個後宮無人可及。元帝深深後悔,兩眼望著昭君,不忍離開。昭君進宮多年,第一次見到多情而又年輕的皇帝,卻又要離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可是為了國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送走昭君後,元帝立即翻看美人畫冊,終於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細細一看,原來昭君眼下多了一個疵點,掩蓋了昭君的美貌。皇帝大怒,下令將那個弄虛作假的畫師毛延壽殺了。
昭君隨呼韓邪來到塞外,在匈奴又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二人感情很深,但不久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久旱不雨,水草枯死,牧民飢餓混亂,朔漠飛沙中又夾著一股邪風。當地居民說這些災難都是漢女王昭君帶來的,只有用她的血來祭奠匈奴先靈,草原才能化險為夷。呼韓邪終日愁悶,惶惶不安,昭君也愁眉不展,忽然她想起父母在她進宮前曾送給她一個錦囊。昭君打開錦囊一看,原來裡面裝有莊稼種子、金剪子和一張黃紙。昭君百思不得其解,傷心地流下了一串串淚珠。這淚珠滴落在冰涼的沙子上,沙地上竟然奇蹟般地出現了一股藍晶晶的小清泉。昭君又驚又喜,有了水,還要有牛羊、水草、莊稼。她拿起了金剪用黃紙剪了一隻小羔羊,想不到剛剪成,小紙羊就變成了真羊。昭君又用黃紙剪牛羊、水草花瓣,頓時,身邊出現大片的綠草香花,成群的牛羊在其中吃草、休息。最後昭君又將錦囊中的種子撒在沙地上,頃刻便長出了莊稼。牧民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世代傳送著昭君的恩德。昭君最後死在漠北,也就是現在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呼和浩特是「青色之城」的意思,所以昭君墓也被稱作青冢。
再說元帝,因為思念昭君,一病不起,五個月後就死了。
關於昭君的結局,除了上面這個圓滿的結局外,還有自殺說、投水說等。無論什麼版本,在大漢族主義者的眼中都是一個悲劇,理由是:王昭君被毛延壽這個小人所害,被迫遠離故土,就算她贏得了單于和匈奴牧民的尊敬和愛戴,但一個聰慧的水鄉女子怎麼可能和野蠻人有共同語言呢?
千百年來,人們就是在這種心結中感嘆著王昭君的悲慘命運。然而,我們不得不打斷延續了千百年的一廂情願式的意淫。
塞外的幸福生活
關於王昭君的傳說中,一切「悲劇」的源頭來自宮廷畫師毛延壽這個「奸臣」。京劇上就有「罵一聲毛延壽賣國奸臣」「你不該投番邦喪盡了良心」,並且認為他被殺是大快人心。然而,王昭君傳說中的一個最大破綻正是毛延壽。查《漢書》《資治通鑒》均無毛延壽畫宮女畫以及被殺的記載。在歷史上,漢宮是否存在皇帝按圖召幸宮女的規矩,也未見正史記載。
《漢書·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對昭君出塞的記載是這樣的:
漢宣帝時,匈奴發生內亂,五個單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于,被別的單于打敗,逃到漢朝來,向漢宣帝請求援助。因為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於是,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並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後,漢宣帝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人護送他到漠南,同時送給他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朝對呼韓邪單于這麼好,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後,他的兒子劉奭,即漢元帝即位。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意思是自願當漢朝的女婿,以便有所依靠。漢元帝同意了。以前匈奴強大,漢朝和匈奴和親,都是挑選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現在呼韓邪的匈奴已成了漢朝的附庸,於是元帝決定挑五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民間選來的宮女,進宮後就像鳥兒進籠一樣,都希望出宮,但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宮女王嬙,即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也為了漢朝和匈奴的和好,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呼韓邪臨辭之前,元帝召見五女,只見「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漢元帝雖然閱美女無數,也大為震驚,想改變主意,卻不能開口,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她去了匈奴。
漢元帝為什麼沒有見過昭君呢?《漢書》只說「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怨」,並未提毛延壽作偽的事。事實上,皇宮是美人窩,如果沒有特殊的際遇,從民間選來的王昭君見不到皇帝是非常正常的事。而史書中也根本看不到王昭君對西漢宮廷和皇帝的戀戀不捨,相反,卻看出了她的大徹大悟、自願脫離。
漢元帝時,宮女為取寵皇帝,用重金賄賂畫工,畫工向宮女索賂的情節,來源於西晉葛洪寫的筆記小說《西京雜記》。這筆記是好事文人掇拾而成的雜記,不一定符合真實歷史。《西京雜記》等文學作品將毛延壽與王昭君聯繫在一起,可能因為當時西漢政府恰巧處決了一批宮廷畫家,毛延壽是其中之一且畫技最高的原因吧。
王昭君到了塞外後,並不像傳說那樣,日日思念中原、思念皇帝,鬱鬱而終,甚至自殺而亡,而是享盡頂級待遇。
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與呼韓邪單于非常恩愛,被封為「寧胡閼氏」。據《漢書·匈奴傳》等史書記載,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所生的兒子伊屠智牙師被封為右日逐王。婚後三年,呼韓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繼位。依照匈奴汗國的風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結婚的義務,於是王昭君再嫁給新皇帝。二人年齡相當,新單于更加愛慕王昭君。兩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繼續當皇后,跟新單于又生了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匈奴貴族。由於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漢族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至於王昭君與漢元帝之間的愛情則根本沒有可信度。後宮佳麗無數的漢元帝面對絕世美女,產生剎那間的眩暈是可能的,但產生愛情的可能性極低。並且,就在王昭君辭行之後五個月,漢元帝就死了。如果王昭君留下,哪有幸福可言。事實上,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她的幸福才真正開始。
至於王昭君卒於何年,不得而知。昭君死後,葬於青冢,而專家考證說,這只是她的衣冠冢,王昭君到底埋葬在什麼地方,只能是一個永遠的謎了。
推薦閱讀:
※燕王盧綰為什麼要叛變歸附匈奴?
※曾橫掃秦楚的劉邦,為何會身陷匈奴的白登之圍?
※為什麼自有歷史記錄以來,中國北方都有一個強勁的民族或國家存在著?
※一百六十一、雖遠必誅(番外中)
※斯坦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里寫漢朝在公元 222 年屈服於匈奴,這個說法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