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啟迪「主旋律」如何叫好又叫座
《老農民》啟迪「主旋律」如何叫好又叫座 |
|
( 2015-01-29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論·聲音 |
越是主旋律文藝作品,越不能「曲高和寡」,越要貼近群眾。主旋律文藝作品可以兼顧社會價值觀培育和市場效益,關鍵要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約數
白靖利
在抗日雷劇、穿越神劇以及婆媳矛盾劇充斥熒屏的當下,以農民為主題的60集主旋律電視劇《老農民》,在前不久成為一匹熒屏「黑馬」,甚至還坐上了收視率排行榜的頭把交椅。《老農民》的上佳表現,讓圈內外眾多人士大呼意外。這部「叫好又叫座」的標杆之作,為當下的文藝創作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考。
通常來說,主旋律文藝作品的思想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們比一般文藝作品更善於傳遞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傳遞正能量。按理說,這些電影、電視劇、小說等,沒有理由不贏得公眾的讚譽。然而,現實中確實有不少主旋律文藝作品,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甚至「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窘境,往往是創作者不遺餘力地寫、拍、推廣,而市場反應卻很冷淡,想看、愛看的人寥寥無幾。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些主旋律作品之所以「不受人待見」,歸根結底都與不會「講故事」有關。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給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好故事,但有些文藝作品卻只有蒼白的情節、空洞的說教、刻板的呈現,如何好看得起來?在一個文化消費選擇越來越多元的時代,又如何不會被冷落?
回到《老農民》這部主旋律電視劇,老、中、青觀眾都給予了很高的讚譽。這部電視劇的成功,打破了主旋律電視劇品質不佳、收視不高的刻板印象。這充分說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根本上不衝突,主旋律文藝作品並不一定「曲高和寡」,並不一定就遠離大眾、遠離市場,而是完全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
文藝創作如何複製《老農民》式成功?首要一點是堅持正確的文藝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農民是保證中國社會穩定的基石,他們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付出了巨大犧牲,遺憾的是,以往極少有創作者將目光真誠、溫暖地對準他們。這部電視劇,將農民的特點與時代進程聯繫起來,將歷史性與藝術性統一起來,將三農問題與公眾的共同關切結合起來,讓每一幀每一格都厚重而生動。
縱觀近些年出現的農村題材影視作品,要麼歪曲、醜化農民,要麼軟化農民,或是熱衷於家長里短、打情罵俏,把農民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真正進入他們內心世界、反映他們精神訴求的作品,少之又少。《老農民》牢牢把握創造導向,沒有為了收視率而放棄原則、媚世媚俗,這在當前的電視劇市場中其實並不多見。
其次,文藝作品要想「叫好又叫座」,必須充分尊重文藝規律。一是要尊重文藝創作的規律。編劇高滿堂對創作主旋律文藝作品頗有心得,他認為「一味高大上,只顧說教、灌輸、教育下一代,沒有人喜歡看」,「文藝作品要先有意思,後有意義;先藝術,後思想」。在創作《老農民》之時,他是正是遵循了這些規律。因此,即便《老農民》橫跨新中國成立後60餘年的歷史,其敘事也一點都不呆板。
二是要尊重文藝市場的規律。文藝創作和文藝推介,必須「兩條腿走路」。然而,以往有些文藝工作者創作主旋律作品時,誤以為只要能「對上交差」「領導滿意」「拿幾個獎」即可,對市場和受眾的重視相對不足,其結果是文藝創作之路越走越窄。相比之下,《老農民》值得其他主旋律文藝作品借鑒之處在於,無論是選角、包裝還是營銷,它都摸透了文藝市場的規律,懂得如何讓觀眾愛看。。
再次,文藝工作者要想講好故事,要重視從基層一線尋找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高滿堂曾為「做一部劇走幾千公里」,為了創作《老農民》,他曾歷時5年前往6個省份的農村調研,為講好農民故事積累大量的一手素材。在此基礎上,他精準地選取了多個歷史節點,並真實還原了這些節點上農民、農村和整個國家的狀態。從市場反應來看,觀眾的確從劇中人物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時代的波瀾壯闊。
此前,另一部主旋律影視作品《智取威虎山》也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票房高達8億多。其取勝法寶也在於摒棄高高在上的說教,善用新時期百姓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用現代拍攝製作手段講好故事。
《老農民》和《智取威虎山》充分說明,主旋律文藝作品可以兼顧社會價值觀培育和市場效益,關鍵要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約數。中國需要高質量的主旋律文藝作品,文藝創作需要改變「有高原缺高峰」的局面,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妨以《老農民》為標杆,尊重文藝規律,走出咖啡吧、空調房,深入基層一線去「收割」鮮活生動的好故事。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不存在「農民起義」
※請善待農民,這個國家欠農民的太多了
※連載丨大明餘暉(61):官府和農民軍互相掘祖墳
※農民行事曆二十四節氣
※唐末「農民革命」及其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