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印光大師圓寂紀念日,回顧大師對中國近代佛教巨大貢獻【1148期】

今天農曆十一月初四,是印光大師圓寂76周年紀念日。

印光法師,民國一代高僧,其振興佛教,弘揚凈土,密護諸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閑等法師均為好友,弘一法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極高,後人尊為凈土宗第十三祖。大師留給後世的無上法寶《印光法師文鈔》,前後三編共計一百餘萬字,是凈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燈,被譽為「小藏經」。今天我們分享沈棄疾《印光法師對中國近代佛教巨大貢獻》的紀念文章,並配圖,以此紀念這位近代偉大的佛學大師。

印光法師對中國近代佛教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專弘凈土,力倡念佛法門;

二、發現並總結明清以來佛教衰敗之根源;

三、主持創辦弘化社;

四、興建靈岩山寺凈土宗道場;

五、印光精神。印光法師一生愛國愛教,修持精嚴;是非分明,儉樸廉潔,堅持原則,實是求是。

梁啟超在當年讀了《印光法師文鈔》後,稱頌說:「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一、專弘凈土,力倡念佛法門

  近代中國佛教凈土宗是和印光大師的名字聯在一起的。大師自21歲出家,22歲受戒前在湖北竹溪蓮花寺當照客,曬經時得讀《龍舒凈土文》殘本,得知凈土念佛法門。從此終身信奉,自行化他,專志弘揚了58年,直到圓寂。《龍舒凈土文》是南宋時佛教居士王龍舒(王日休,字虛中,龍舒人,宋高宗時進士,又號「龍舒居士」)編的一本初機入門書。印光法師十分推崇此書,16年後還對人說:「《龍舒凈土文》言淺義周、詞詳理備,為接引初機第一要書,若欲普利眾生,此書萬不可忽也。」

  印光法師選擇凈土念佛法門為歸絕不是偶然的,這是他深刻觀察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環境、僧伽實際狀況,同時又熟諳佛教諸宗門派的傳承、特點,並結合世尊創立佛教本旨得出的結果。他在法雨寺藏經樓專志潛修,不擔任寺內任何實職,一心閱藏20年,其佛學研究造詣精深可想而知。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以大師那般天資、氣質,20年披閱藏經心得,認定了唯有凈土一宗,念佛一法可以適合其當世弘傳需要,是從暢佛本懷的意旨出發,自利利他,度己度眾的最終之道。

  印光法師認為:「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及與人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即生了辦也。」 近一二十年來,由於人體生命科學的建立和發展,使人們對於人體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攝受、資訊、意念、感應等現象也作為客觀存在的實體,不再被輕率冠以「唯心主義」而一筆抹殺了。人生有限,佛法無邊。即以密宗和中國歷史上弘傳最廣的禪宗來說,對於修持者本身的素質要求是頗高的。世上億兆眾生男女,人的生理構造雖基本都一樣相同,但智商、體質差距不等,天資、稟賦,參差各異。以佛教語言來說,即是宿根各別。有的人就是一輩子不會「悟」,不會「通」,又有什麼辦法!何況參禪和修密還要專門特定的環境,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才行。而念佛和發願往生凈土則是至簡至易,人人可以實行,只要誠心就是。中國大乘佛教根本宗旨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普渡眾生,利樂有情。」印光法師認為除了凈土宗念佛法門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別的佛教、宗,法門能真正充分擔當此任。這個宗派法門最符合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本意原旨,是為最大多數人、及所有生物的解脫而努力的。

  是少數一部人先成佛,先渡到彼岸去好呢?還是最大多數人一起成佛,解脫苦難到達凈土彼岸的好呢?顯然只有後者符合大乘佛教的教義教旨。

  從對一種宗教思想研討的角度來考究,還在於這個宗派法門能否永久保持教徒的信仰,堅定信心。佛教的根本目的在於使人得到解脫,普度眾生到達彼岸。凈土是彼岸的所在,歷來的高僧大德都深明此義。故而往往皆是顯密圓通,禪凈雙修,而從不炫耀什麼「開悟」、「神通」境界。凈土念佛法門提出了「生前積德行善,一心念佛,死後可以往生西方凈土」的理論和方法。尤其著重指出了當一個人生命將要終了之際,臨死之前一意誠心念佛,即可往生凈土。這一著,對於要求肉體和精神同時獲得解脫的人來說,無疑是十分令人嚮往鼓舞的。

  佛教之偉大,佛教之與其他宗教不同 之處,在於它從創建一開始即自己宣布自己本身最後也是要滅亡的,並且把佛教從誕生到消亡的過程清楚地區分為三個時期,即是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明確指出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如今已是佛歷2536年。故而印光法師和我們都處在佛法衰微的末法時代,這是任何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人們雖然無力更改既定的歷史時期,但是卻可以根據這時期的性質來決定選擇弘傳佛法的契機法門,這樣仍然能使佛教興盛輝煌起來。印光法師的卓越貢獻正在於他用其畢生精力為近代佛教指明了:「凈土念佛法門為當世隆盛佛法的唯一途徑。」大師不但在理論上實踐上證實了這個見解的準確性,而且還總結了念佛法門的具體方法要訣。

  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切勿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大師還介紹了能息滅妄念、屢試屢驗的十念記數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以此一句佛為一念。 [8]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法。行、住、坐、卧,皆無不宜。

  類似這樣的講解方法,在《文鈔》中所見殊多。值得我們提出注意的兩點是:一、所有這些方法都是至簡至易,切實可行,合乎現代醫學衛生,而又不帶任何迷信、神秘色彩的。二、念佛也不是有的人所想像那樣隨口瞎念念的,要持之以恆,則必須有一定的正確方法。

  印光法師的凈土宗思想是有一個完整體系的。這個體系從普陀山法雨寺時期奠基,到最後完整形成,其過程大致可分這樣三個階段:

  一八八二 —— 一九一二

  得讀《龍舒凈土文》,後又至北京紅螺山凈土道場參學。於1887年至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潛修,深入經藏,奠定基礎。此一時期,著述中集中闡發凈土思想的有:《凈土決疑論》、《凈土普被三根論》、《宗教不宜混濫論》,以及他38歲時所作的《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在致體安和尚的這封長信中,印光法師酣暢淋漓地論述了凈土宗在佛教諸宗所居的優越地位。指出:「教理行果及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從歷史情況說起,逐層深入,反覆闡明了凈土念佛法門「簡易、穩當、切合實際」的特點優點。

  一九一二 —— 一九三〇

  此第二階段,印光法師以「常慚」名在上海《佛學叢報》發表凈土三論,後漸接受在家弟子皈依。大量刻印、流通凈土經論。在給許多皈依弟子的複信中,反覆闡述凈土宗思想,介紹念佛法門。此階段主要撰述有:《與徐福賢女士書》、《復永嘉某居士書》、《龍舒凈土文·序》、《凈土問答並序》、《示凈土對治等義》、《南五台茅蓬記》等。

  一九三〇 —— 一九四〇

  此階段中,印光法師離普陀山至蘇州報國寺閉關。倡議成立弘化社。作《一函遍復》。為靈岩山寺永作十方凈土道場訂立「五條規約」。上靈岩山。為《續編文鈔》

  作序。

  大師從蘇州報國寺閉關至上靈岩山圓寂的最後十年,是他凈土宗思想體系最後完整形成的時期。這時他看人看事看世界更透澈明了,弘法慈悲,言辭鋒利。運用凈土宗的觀點理論更加純熟自如。《一函遍復》作於1932年,他從凈土宗理論出發,聯繫實際,提出了當時學佛之人普遍應當遵守的十二條原則。對教內僧伽、法師制定了「靈岩山寺永作專修凈土道場」的五條規約。還有他臨終前不久所作的《致廣慧和尚書》也很重要。在這封長信中,大師再次論述了凈土念佛法門的優越性。殷殷期望五台山僧眾能有朝一日將這文殊菩薩道場,建成一個和靈岩山一樣的十方專修凈土道場。

  

二、發現並總結明清以來佛教衰敗之根源

  我們知道歷史上佛教衰落、佛法遭到破壞的根本原因是佛門戒律鬆懈、廢弛造成的。戒律是維繫、護持僧團組織的保障。印光法師在1920年之前給泰順謝居士的複信中清楚地指出:

  今之佛法一敗塗地者,以清世祖不觀時機,革前朝之試僧,永免度牒,令其隨意出家,為之作俑也。

  禍廣覃於後世,致今污濫己極,縱有知識欲一整頓,無從措手,可不哀哉!

  在另一篇文章里,印光法師寫道:

  刻論佛法式微,實不在明末。明季垂中,諸宗悉衰,……及至大清啟運,崇重尤隆,林泉隱逸,多蒙禮教。如玉林、憨朴、木陳等。世祖遂仰尊佛制,大開方便,罷除試僧,令其隨意出家,因傳皇戒,制護戒牒,從此永免度牒矣!佛法之衰,實基於此。

  印光法師這一重大發現,對於近代佛教發展和佛學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由於人們往往只是著眼於印光法師對凈土宗方面的造詣、貢獻,因此這一發現未能引起近代與至今佛教本身的注意,更沒有受到思想界、學術界的重視。此外,印光法師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大都包容、散見於他答覆在家弟子的信函之中,應機觸發,回答所問,而沒有專題論文闡發,這也是幾被淹沒的一個原因。雖然如此,但是這一深刻思想一直貫注體現於印光法師畢生的弘法實踐活動中。他自己始終規箴,至死不收剃度徒弟。這一條後來甚至定為靈岩山寺凈土道場共住規約。正是這一思想的具體反映,他從不勸人出家,尤其反對女子出家,而大力主張其在家真心修持,老實念佛。大師在其《與徐福賢女士書》這封長信中,詳盡地闡明了他的這種觀點,他無限慈悲,苦口婆心地說道:

  佛法者,一切眾生即心本具之也。三乘、六凡,皆當遵行;在家、出家,俱能受持。……離鄉別井,易招外侮譏毀。為爾慮者,只宜在家持戒念佛,決志求生極樂世界。斷斷不可遠離家鄉,出家為尼!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漫長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直至印光法師那個時代,婦女還沒有獲得徹底解放,末法亂世里,本身又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大師洞察這一點,又根據釋迦牟尼佛原先創立佛教的旨意(世尊建立佛教僧團,最初沒有女性參加。以後世尊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向世尊請求出家,世尊堅決不允,三次請求都被世尊拒決,阿難從旁說情,世尊才勉強同意。是為佛教有比丘尼之始,而世尊所立之比丘尼戒五百條,倍於比丘尼戒),才有此說。印光大師所有文字中,不但絲毫沒有重男輕女,蔑視婦女的思想,而且十分尊重、重視婦女的地位作用。

  今之講男女平權者,多多皆不知女人之權大於男子多難稱喻。世道之亂,亦由女權不振所致。世道欲治,當急令女子無負天職,各各恪守其權。光嘗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其克盡婦道,相夫教子,於家於國,利在不知不覺中。」

  今日之人女,即異日之人母。人慾培植國家,當以教女為急務。

  教女一事,重於教子多多矣!而余所謂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及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乃真語、實語也。

  世以太太稱女人者,蓋乙太姜、太任、太姒三聖女,各能相夫教子,以開八百年之王業者,用稱其人焉。

  於此可見大師對於婦女地位作用之重視,其見解卓識超出常人之處。

  佛教歷千百年屹然而立,能存在到今天,在於這個宗教自己最早就看到並提出了「末法時代,敗壞佛法的,不是外道之類,而是混跡佛門的惡比丘。」《仁王經》卷下說:「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

  一句話,敗壞佛法的就在佛教本身佛門之內。這是有非凡哲理性的論斷。印光法師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看到「獅蟲食肉」及教內僧徒污濫的狀況,覺察到佛教的危機。因此他對於佛門三寶之一的僧寶,抱著「寧缺毋濫」重視質量,不求數量的態度。他還指出了這方面的根本性措施:

  如上揀擇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之第一要義。[18]

  同時印光法師把視線轉向在家居士,將弘傳活動擴大到社會上去。看來印光法師的心與二千年前佛陀的心是心心相印的。

  

三、主持創辦弘化社

  校訂、刻印、流通佛經佛書,是印光法師弘宗演教的主要方式。早在他隱跡潛修普陀山法雨寺後期,自1918年起,就專門為刻印善書、佛書,多次親赴上海、楊州、蘇州、南京等地。其時他印行凈土經論近百種,印數達數十萬冊,普遍各界贈送。

  1930年由印光法師發起,王一亭、關絅之、黃涵之等居士的協助,明道法師主持,在上海常德路覺苑內籌備成立佛經流通部——弘化社,制定流通辦法為全送、半價、照本三種,旨在弘法利生,與一般書店的營業謀利截然不同。1931年,流通部業務發達興盛,於是宣布弘化社正式成立。嗣後又遷至蘇州報國寺印光法師閉關的關房近旁。1935年,明道法師去世,弘化社經辦負責無人可托,印光法師以75歲高齡出而自任,一直到1940年圓寂。

  弘化社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的價值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刻印流通了大量佛經佛書、凈土宗典籍,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它是印光法師親自指導主持下的一個真正的佛教經籍出版流通機構。它與其同時代的及後來一些以經營牟利為目的的一些所謂佛教企業,性質截然不同,形成鮮明的對照。

  弘化社在當時雖然印行流通了大量佛書、善書,但是印光法師還是慨嘆:「力量太小了!」未能達到他期望的目標。同時他又滿懷信心地鼓勵其弟子說:「寄出去的書一萬本中能有一個人認真地看,那也是收到了效果了。」由此可見,印光法師對於當時的弘揚佛法的環境形勢和條件,也是有較為客觀實際的估量的。

  

四、興建靈岩山寺凈土宗道場

  創辦弘化社,流通經書;興建靈岩山寺凈土宗道場,樹立凈土宗風——這是印光法師畢生弘宗演教的兩大事業,是他對中國近代佛教的兩項具體貢獻。

  印光法師於1930年離開普陀山,本來打算應在家弟子黃筱偉居士等邀請,到香港去的。黃等已在香港準備好了精舍迎候大師。但由於真達老和尚、妙真法師及上海、蘇州眾居士信徒的堅決挽留,大師臨時改更計劃,乃由上海太平寺到蘇州報國寺閉關。

  蘇州近郊吳縣木瀆靈岩山寺,是東晉時就創建的古剎。以後屢有發展,屢有興廢,清代太平天國之際又毀於兵火,遂為焦土。至宣統年間成一荒寺,經當地士紳挽請普陀山真達老和尚接收,由真達老和尚出資修葺一新。但是真老法務繁忙,在上海有太平寺,在普陀山也有寺院要住持負責,靈岩山寺沒有精力去管理了。1937年(民國廿六年)冬,南方抗戰烽起,蘇州淪陷。印光法師應靈岩山寺監院妙真和尚之請,

  移住靈岩。

  印光法師早在1937年蘇州報國寺關中,就已為靈岩山寺永作十方專修凈土道場制訂了五條規約。

  這五條規約是印光法師佛學思想的結晶。

  大師自21歲少年出家,從陝西行腳到湖北,又到北京紅螺山,朝禮五台山後又返北京。12年中,長途跋涉千里,行程半個中國。此後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專志潛修二十餘年。因而他精研佛典,悟徹佛旨,又飽覽史籍,了解歷史上僧伽制度的沿革,同時又深刻地觀察了自己所處的中國社會的現狀。最後,在他晚年時提出的這五條規約,是中興凈土宗,振興佛教的基本方針,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大師終其身從未說過什麼「整頓僧伽制度」,「改革佛教」之類口號,但是我們卻可以從這五條規約中窺見大師心目中從理論到實踐的理想化的僧團組織模式,或者還可以窺見他整個佛學思想體系之一斑。

  印光法師自己對這五條規約也很重視。他在為其在家弟子述說靈岩打七規矩開示一文中說:

  靈岩規矩,系光所立,與天下叢林不同(唯杭州彌陀寺彷彿,彼亦光立,後稍帶應酬派,也放焰口——原注),常年功課與打七同。

  我們從印光法師自加的原注說明中知道,大師為杭州彌陀寺訂立的規約與靈岩山寺這五條基本相同,但是由於實際情況不一樣,故稍有變通。「稍帶點應酬派」,「也放焰口」大師是不甚滿意的,但也只能如此了。

  1933年(民國廿二年)靈岩山寺監院妙真和尚將此五條規約申報吳縣政府,刻石立碑。如今這塊刻有印光法師手訂的五條規約的石碑仍還完好地保存在靈岩山寺。

  

五、印光精神

  三大部《印光法師文鈔》中所顯示的印光佛學思想與他五十多年特立獨行的弘宗演教活動相映照,凝結了一種中國近代佛教史上的偉大精神——印光精神。印光精神是印光法師對近代佛教的最大貢獻,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印光法師一生愛國愛教,修持精嚴;是非分明,儉樸廉潔,堅持原則,實是求是。他批判假善人,反對當「大通家」,反對個人崇拜;他疾惡如仇,善於解剖別人,嚴於解剖自己。

  1937年某一天,幾位青年僧人看見有人引領日本軍官到靈岩山寺里找印光法師,日本軍官拿出當時日本修訂出版的《大正藏》大藏經,贈送給靈岩山寺,可是印光法師當即拒絕了。他委婉而又堅決地說:「我們這裡的僧眾都是念經的僧人,不是研究經文的僧人,請把你們這麼好的《大藏經》轉送給有關研究人員吧。」[21]就這樣不卑不亢地給對方一個軟釘子,拒絕了日本軍官的贈送物。當時日本正對華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蘇州已經淪陷。大師如此不客氣地對待日寇軍官,日寇如果惱羞成怒,獸性發作,大師可能會當場招來殺身之禍,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大師態度嚴正,立場鮮明,毫無畏懼,保持了民族氣節,激發了僧眾的民族尊嚴和愛國赤誠。當時在傍目睹此情此景的青年僧人感動不已,深受愛國主義的教育。

  1937年農曆八月初三,在給某皈依弟子的一封複信中,大師更是義憤填膺,滿懷愛國熱忱聲討日寇侵華罪行,揭露並譴責漢奸助紂為虐的無恥賣國行徑,字字真切,語詞沉痛之至:

  日人以豺虎之心,欲吞吾國。吾國許多人私受日人之賄,為彼作走狗,致彼之凶勢益大。使無人為彼用,決不至有如此之橫暴也。

  大師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與他熱愛人民的大慈悲懷聯結在一起的。因此,他對那些搜刮民脂民膏,供己揮霍享受,不管人民死活,不顧國家安危的當局政府權貴們深惡痛絕。他在答覆一位幼子夭折的居士信中說道:

  若不論好歹,惟取其不夭,則括百姓之脂膏,以其款存之外國銀行,與夫殺父殺母之人,何嘗不是幸得不夭之愛子乎!此種不成器之兒子,若夭,是為大德所感。由其不夭,至令全國人民塗炭,若當日凡屬此類盡夭亡之,則吾國何至無可救藥以待喪亡乎!

  作為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佛弟子,三寶之一的僧人,印光法師畢生為衛護佛教殫精竭慮,不遺餘力。而且這時就一點也不分什麼禪、凈、律、密等宗教門派界限了。故而後人稱頌大師是「通宗通教,密護諸宗」。大師在其《宋版大藏經序》這遍論文里清楚地說明了佛教諸宗的關係和學者應持的態度。

  綜其所說,厥有五宗,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凈。五者名目雖異,理體是一,可專主於一門,不可偏廢於余法,如由四門而入一城,如以四時而成一歲。其互相維持、互相輔助之功,非深悉法源者莫能知。

  至於大師衛護寺廟,保全廟產的具體事迹就更有舉不勝舉之多了。例如1922年(民國十一年),江蘇省義務教育期成會會長等呈淮省政府,借寺廟作校舍。定海陶在東知事函師挽救,經印光法師安排調停,得以制止。又如1927年(民國十六年),全國颳起廟產興學風潮,印光法師與諦閑法師一起上書民國段祺瑞政府,又多方設法,才使當時政府已經制定好的「驅僧奪產」條例未得實施[25]。

  1934年(民國廿三年),安徽阜陽古剎資福寺為學校所佔據;山西五台碧山寺剃度派無賴僧人與廣濟茅蓬僧人爭訟,兩件事官司都打得不可開交,寺廟幾乎因此廢滅,後來印光法師在蘇州關房中發出信函,講明是非利害,請人干預調停,由於大師的威望,資福寺得以保全;五台山碧山寺與廣濟茅蓬的糾訟圓滿解決[26]。

  1935年(民國廿四年),全國教育會議某教育廳長提議:全國寺產作教育基金,全國寺廟改為學校。議決,呈請內政部大學院備案。報端揭載,群為震驚。時由圓瑛法師及大悲、明道法師、關絅之、黃涵之、屈文六居士等,同至蘇州報國寺叩關請示。印光法師以衛教相勉,及示辦法。後圓瑛法師與眾居士近滬開會,公推代表入京請願,當時政府才將原來決議作罷,不了了之,解除了教難。

  以上只是略舉幾件印光法師衛教的事迹。

  印光精神還表現在大師的對人處事堅持原則,是非分明之中。大師在此種場合總是立場鮮明,觀點清楚,毫不含糊。譬如近代著名佛教學者江謙(字易園)早期虔誠奉佛,並皈依諦閑法師和印光法師,弘揚凈土宗十分賣力,後期沉緬於迷信扶乩,篤信乩壇所語,遭到印光法師的嚴厲批評。大師總是肯定江氏前期奉佛虔誠,弘法有功的一面,同時又毫不留情地斥責他「被乩語讚歎得頭腦已昏」「……好譽而迷之至極,竟將乩語視作聖旨。」並指出「若易園者,初則知見尚好,提倡頗切,今則正知見已無。……而不知其全身墮在糞坑子里,何可為清凈香潔也。」

  佛法決不可以與迷信同流,與冰炭不可共存一樣。大師的是非觀點何等清楚分明!當時有人說印光法師「脾氣很大」,其實是大師對是非決不含糊,原則性極強。對有缺點,有錯誤的人,一直是熱誠指出,嚴肅幫助,決不遷就。與某些人,觀點分歧太大,談不攏,只好不談。

  印光法師一生教誡世人要「老實念佛」。他處事無論巨細,總是用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

  大師在一封給其皈依弟子的信中,自述到寧波阿育王寺朝拜,觀看佛舍利的經過。說自己觀看佛舍利「並無甚感奇特之事……」。並告誡其弟子諸人「切不可妄造謠言,以無感應為有感應,則罪過不淺矣!」

  近代名畫家張善子擅長畫虎,還養了一隻活老虎在蘇州網獅園。印光法師知道後,以為張氏養虎貽患,猛虎獸性難馴,恐終傷人。後來大師的弟子王薳與張善子將老虎牽到大師跟前,讓印光法師給虎兒說「三皈依」,並賜其法名「格心」。老虎從此十分柔和馴順,不久病死。此事傳開後,竟有人打老遠寫信給印光法師,乞道其詳。大師在複信中簡單、平淡地一言答之:「所言張氏之虎,乃從小養的,豈是有道以伏之乎?」並在信末最後告誡對方:「此絕無稱述之價值,何得無事生事!」

  「戒殺放生」是佛門一大事業,當時有人提出組織成立「全國放生會」,印光法師認為這種主張不切實際,無法推行,便予拒絕。

  大師的戒殺放生實施主張是怎樣的呢?他在給方子藩居士的信函里這樣寫道:

  又凡作事皆圓通,不當崖板。其一千五百元放生,當作三分。一分放生,一分買食料,一分作基金。以不放生,則違施主之心;無食料,則生尚有累他人;無基金,則後難為繼。以後所有款項,均當以此為準。又款項雖多,不宜一時盡款買,以防後有欲買無款之慮。

  由此可見,印光法師考慮問題是何等周詳細緻,處處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在印光法師圓寂後,關於他的許多紀念文章中,記述最多的是他極其儉樸廉潔、惜福習勞的苦行僧生活作風。如他住的房間自己打掃,穿的衣服自己洗,一直到其八十歲臨終,仍是如此。他住在上海太平寺時,一天關絅之居士去拜訪他,樓上樓下到處尋遍,最後尋到天井中,他正在洗衣服,其時大師已是古稀之年了。印光法師在普陀山時,關絅之居士到山中某寺打佛七,請他早課來開示,關居士在後半夜叫轎子去接他,那時他已跑了一半路,堅決不肯坐轎子。在蘇州報國寺時,真達和尚請他到靈岩山去看看,已經替他準備了轎子,但他堅決不肯坐轎,從上山到下山,拄杖步行。

  大師每日早晨僅食白粥一大碗,無菜。自云:「初至普陀時,晨食有鹹菜,因北方人吃不慣,故改為僅食白粥,已三十餘年矣。食至碗凈為止,復以開水注入碗中,滌盪其餘汁咽下,恐輕棄殘餘之飯粒也。午食,飯一碗,大眾菜一碗,食必飯菜皆盡。」師自行如是,對人亦極嚴厲,見客人食後碗內剩飯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大福氣?竟如此糟蹋!」可以想見,在這種艱苦樸素生活作風背後,若沒有一種堅忍不拔的巨大精神力量作支撐,則是很難做到的,在今天看來,對佛教界尤有教育意義。

  印光法師對佛門中的「假善人」深為厭惡。在給一位居士複信中特別提到這個問題。他說道:「倘外現修持之相,而內無真實之心,則是假善人。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乎?!」[33]在同一封信中,他這樣深刻地指出:「若學佛人不以躬行實踐為事,則與世俗之伶人無異。在當場,苦、樂、悲、歡,做得酷肖,實則一毫也與己無干。」

  從這個思想觀點出發,他不贊成一些學佛的人,尤其是僧伽,去做「大通家」。他對當時優秀聰明的青年僧人顯蔭生前的勸喻,身後的評議,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他在答覆顯蔭法師信中說:

  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台密二宗當大振興矣!但現在年紀尚輕,急宜韜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出而弘法,則其利溥矣!聰明有涵養則成法器。[35]

  後來顯蔭只活了23歲就死了。大師對之十分痛惜,悼念不止,每以此為例,告誡僧俗青年。

  印光法師最寶貴一點,還在於他不僅善於解剖別人,而且嚴於解剖自己。他從不把自己打扮成「神」,從不標榜自己,大師毫不諱言自己年青時受儒家理學思想影響,聽信韓、歐、程、朱的闢佛理論,並且跟著闢佛,後來才認識錯誤,毅然改正過來。每回憶及此,總是不勝憾悔:

  光宿業甚深,有目如盲。每事懺除,業仍如故。……曾以己見妄說佛法,喪人法眼,誤人正智所致也。

  所謂凈土要旨,全事即理。理事圓融,既契本體。早知即已飽餐王膳,而汲汲於獻芹者,不過表窮子思歸之寸忱,兼欲雪往昔謗法之愆尤也。

  有一位居士的幼兒為一點小事與人鬧意氣。大師知道後,就把他叫到跟前來,開導他,說自己小時候有一次在村裡看社戲,因為把自己的椅子座位放在最前邊中央,竟遭到同村某青年無端野蠻毆打,但他忍下了。以此說明為人處世不易。

  印光法師反對個人迷信崇拜。有的遠方皈依弟子在書信皈依後,一直未見過大師之面,想到蘇州、靈岩來親見一面,大師總是複信勸阻,再三曉諭,只在認真閱讀《文鈔》遵照實行,見不見面都一樣,毫無關係,不要為此浪費旅資與時間。

  1939年至1940年間,佛教界及大師皈依弟子等計劃為印光法師慶賀八十壽誕,大師知道後,堅決反對,他說:

  光一生不與流俗同起倒。什麼八十不八十!有為光言祝壽者,光不但不領情,且深惡痛絕,以為大辱。祈勿以此為光言,若對光言祝壽者,是視光為流俗矣!又及。

  有言為光祝壽者,光云:我寧受斬頭之刑,不願聞祝壽之名。

  印光法師近八十歲生日的那年十二月廿六日,他召集靈岩山寺僧眾及在山居士講話。印光法師說:

  「聽說眾道友正在為我籌辦八十壽辰祝壽活動。感謝大家的一片誠心好意。不必辦了,因為我個人反對祝壽活動。社會上有些人為顯示權勢,擴張勢力而辦壽,也有些人為斂財,為揚名而辦壽。他們都把辦壽引為光榮,可是我印光以為可恥!」當法師說到「可恥」兩字時,面紅耳赤,聲音洪亮,堂內一片肅靜。當時在靈岩山寺的青年僧人圓拙法師幾十年後回憶此事時,仍然記憶猶新,深深感到印光法師這種精神的可歌可泣,深為敬佩,激勵自己。大師晚年,修持功夫益深,對世情洞察更為透徹,故而觀點鮮明,態度堅決,言辭犀利,簡明扼要,已臻爐火純青的境地。

  1940年(民國廿九年)農曆十一月初四,印光法師圓寂於吳縣靈岩山寺,亨年八十歲。圓寂前的遺囑,只有對妙真和尚(其時已任靈岩山寺方丈)短短的三句話:

  汝要維持道場,弘揚凈土,不要學大派頭。

  印光法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最黑暗的歲月,他「用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他在給人的信中屢屢指出:

  「今之世亂日極,民不聊生,皆由不講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所致也。光常謂:家庭教育為治安之本,因果報應為制心之法。」

  因果報應及輪迴之說是佛教的基本核心理論之一,故而印光法師對之如此重視,再三明白曉諭。「歷史證明,宗教對於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能起到好的或壞的啟示。」

  佛門中向來是重視精神作用的。今天的佛門也更需有一點這種印光精神。對照印光法師臨終的最後遺言,短短數語,寥寥數位,意味深長,彷彿他老早看到了佛門中今日的許多情形的。在普陀山就皈依印光法師的永嘉周孟由居士曾說過:「法雨老人……弘揚凈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誠然!三百年來佛門中,具有此種印光精神的,又能有幾人呢?

  一九九二年十月作完

 

【按】本文選自《印光法師對中國近代佛教之貢獻》,內文有刪節。沈去疾居士,原名沈棄疾,1946年生於上海。1973年皈依佛門。1978年參加上海市宗教學會、上海市佛教協會,任理事。曾編輯、撰寫佛學專著多本,其中包括《印光法師年譜》。


光明佛壇【gmfotan】

已有50餘萬關注讀者,是免費的公益佛學、修行、傳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學平台。讓您天天親近佛菩薩,學習善知識,積累福報,讓生命充滿慈悲與智慧!請搜索本平台總目錄,也可以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檢索。

本刊所有文章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下是近期讀者閱讀或轉發最多文章:

【1146】星雲大師:命運與運命

【1145】《大寶積經》告訴你是哪一道投胎轉世的

【1144】素食是心的修行

【1143】南懷瑾:念佛的秘中之秘

【1142】學誠法師:《六祖壇經》與佛教中國化

【1141】星雲大師經典語錄百句

【1140】德林老和尚開示錄(上)

【1139】珍貴視頻:南懷瑾大師傳授打坐方法

【1138】當九零後「小鮮肉」遇見藏傳佛教「大咖」——索達吉堪布訪談與對話

【1137】海濤法師:讀誦地藏經真實不可思議

【1136】禪宗祖師公案選(上)

【1135】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聽法師們的開示

【1134】明日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1133】珠海普陀寺首屆三壇大戒法會

【1132】來果禪師:開悟者和沒開悟者差別

【1131】來果禪宗大德圓寂日,紀念偉岸一生

【1130】精進修行:佛七

【1129】大安法師:佛的十力

【1128】佛教說往生

【1127】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1126】法師讀誦《心經》(一)

【1125】佛說輪迴

【1124】南懷瑾:參話頭

【1123】佛說吃虧取捨

【1122】星雲大師:受菩薩戒 等同獲博士學位

【1121】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

【1120】祖師達摩聖誕日,重溫達摩經典語錄

【1119】明天達摩祖師聖誕紀念日

【1118】佛教的「六和敬」

【1117】星雲大師:藥師佛與阿彌陀佛有衝突嗎

【1116】大虛法師:附體的真相

【1115】恭迎藥師佛聖誕,傾聽星雲大師開示

【1114】明天恭迎五福臨門藥師佛聖誕

【1113】圖說藥師佛十二葯叉大將及神奇靈驗

【1112】佛說放下

【1111】佛說藥師佛法門功德利益

【1110】如何禮佛燒香

【1109】電視片《打蛇吃蛇變蛇人》《農婦治癒蛇放生後獲報恩》

【1108】神奇大悲水

【1107】聖嚴法師 :開悟的條件

【1106】電視片:《禪修》三集

【1105】宣化上人句句詳解大悲咒(上)

【1104】觀音出家日 | 細說六大觀音菩薩

【1103】明日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1102】本周讀經 | 《大悲咒》

【1101】南懷瑾:《金剛經》精華大智慧40句

【1100】怎樣精進修行

【1099】精美《金剛經》桌面圖

【1098】頗瓦法

【1097】佛教看邪淫的危害

【1096】星雲大師:讀誦《金剛經》好處很多很多

【1095】佛教看生死

【1094】重陽節 | 共同持誦《佛說父母恩重經》聆聽高僧開示

【1093】明天重陽節 | 聽聽佛陀說孝道

【1092】佛教說業障

【1091】樓宇烈:佛教真正的內涵

【1090】《夫妻與因果》《什麼樣的男人造就什麼樣的妻子》

【1089】今天弘一大師圓寂紀念日 | 重溫大師經典法語集

【1088】明天弘一大師圓寂紀念日,緬懷大師偉岸一生

【1087】佛教看福報

【1086】憨山大師的參學悟道記

【1085】佛教看超度

【1084】沈家楨:學習《金剛經》的真正用途

【1083】佛教看抑鬱症

【1082】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一)

【1081】本周讀經 | 《金剛經》

【1080】索達吉堪布:持誦《心經》的人有大福德

【1079】佛教看忍辱

推薦閱讀:

印光大師:勸注重因果
[轉載]印光大師: 死盡偷心,專修凈土
印光大師《三皈與五戒十善》
印光法師:醫之善者,亦只醫病,不能醫業

TAG:中國 | 佛教 | 近代 | 紀念 | 大師 | 貢獻 | 紀念日 | 印光大師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