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儒家思想之八:儒學與民主政治的關係
06-07
歪批儒家思想之八:儒學與民主政治的關係有人根據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等隻言片語,認定儒家有民本思想,有民主思想,這樣的推斷未免過於牽強附會。「天下為公」的 「公」指的是聖人、賢人,是明主聖君,是說夏桀、商紂那樣的昏君可以被商湯、武王那樣的明君所取代,根本就不包含民有、民享、民治的意思;陳勝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過是說推翻王侯將相而自己再當王侯將相,這種解讀基本符合「天下為公」本意。「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一個意思,民為貴是因為民為水;沒有民,哪來的君?哪來的江山社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說民水不能枯竭、不能翻騰,否則,舟君則不能穩坐王位,其核心是保君,不是為民,更不是什麼以民為本。儒者大多能言善辯、大多擅長咬文嚼字,明明中國從來就沒有過以民為本,從來就沒有過民主政治,可他們卻能說出一大堆道理來證明為專制統治者服務的儒家學說主張以民為本的民主政治,真是掰扯不清。難道統治者站到主席台上說幾句以民為本、說幾句為人民服務,就真的實現了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政治了?真是笑話!儒學支持助長專制的思想觀點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君臣倫理。倫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在朱熹看來,「三綱五常」都是「天理」,是絕對不能違反的。「三綱」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統治與被統治關係,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妻的專制統治天經地義;「仁、義、禮、智、信」五常規定了做人的基本道德。違反「三綱五成」的是人慾,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就是通過「五常」維護「三綱」,從而實現全社會上上下下永遠的等級專制統治,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建立和保持等級分明、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二是好人治國。好人治國、以德治國與人治是一回事。儒家的治國方略,無非就是祈盼明主聖君、賢臣廉臣,而明主聖君、賢臣廉臣從何而來呢?儒家的方法很單純,無非是道德教化、道德修鍊那一套無用的小把戲。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中國境內大大小小的皇帝有250多位,符合儒家道德標準的明主聖君幾乎一個沒有,而不計其數的各級官員中,賢臣廉臣也就屈指可數那麼幾個;儒家的道德教化對皇帝無用,對官員無效。鐵的事實、沉痛的教訓擺在那裡,我們不但沒有一點反思和覺醒,反而還相信依靠道德教化可以建設一支清正廉潔的官員隊伍,還在按照好人治國、以德治國的人治思路瞎折騰。人治必然專制,人治就是專制。三是愚民政策。人性是永恆的,德性是暫時的;人性是不變的,德性是多變的;人性應該得到認同和尊重,德性應該受到懷疑和否定;我們幾千年的政治,最大的問題就是錯誤地對待人性和德性。再科學高尚的道德也教化不出好皇帝、好官員,好皇帝、好官員是選出來的、約束出來的。人民被愚化以後,對好制度缺乏熱情,把好社會、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好官員身上,而好皇帝、好官員是不是真好,就不得而知了。皇帝、官員們都說自己好,御用文人們也吹捧他們好,主流意識形態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則更是整天往他們臉上貼金,為他們歌功頌德,使他們的虛情假意感動了不少的純樸百姓,人民就是這樣被愚弄的,而事實上,不受制約和監督的皇帝、官員們,沒有幾個是真正的好人。明君、青天、廉官等,都是騙人的。振興弘揚儒學,只會助長專制;歷史上,儒學從來都是為專制服務的,現在也是。-作者:悠閑人 提交日期:2007-04-12 18:56閑人願做五四嫡傳,只是做的還很不夠;文革嫡傳恐怕與閑人不怎麼沾邊。另外,最好不要笑掉大牙,現在看牙醫很貴的。-作者:悠閑人 提交日期:2007-04-15 11:04儒家思想與馬家思想的共同特點是,說得都很好聽,尤其能夠欺騙、愚弄大眾;儒家思想實行2000多年的結果,是使中國喪權辱國,馬家思想實行100餘年的結果是使世界不得安寧。有一句廣告詞說得好:不要看廣告,要看療效。儒家和馬家的廣告作的都很好,只是療效太差。本文由<貼庫網>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tieku001.com/79358/50.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