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丹道仙術入門

分類: 神仙之道丹道仙術入門——讀書和求師

 內丹學從來不是一種社會普及的養生功法,而是一種在知識界世代相傳的寓道於術的學問。歷代著名的內丹家多是有較高學養的知識分子,他們勘破世情,發現仕途的路走不通,於是"英雄回首做神仙",轉修丹道,為生命科學的研究作出貢獻,豐富了內丹學的理論和實踐。漢末著《參同契》的魏伯陽本高門子弟,不肯出仕而入道。隋唐而後科舉制度興起,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受到壓抑憤而入道更是屢見不鮮。呂洞賓因科舉失意而學仙,張伯端亦曾習舉子業。王重陽參加過武舉考試;陸西星竟至九試不第而著道裝,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丹道。這批才華橫溢的學者終生從事內丹學的實踐和研究,使內丹學無論從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很高的文化層次,具有濃厚的學術特徵。因之內丹修持入門,必須從求師和讀書開始。

 內丹學入手修鍊,講究要有法、財、侶、地四個條件,其中得丹道法訣為首要之務。如何才能學得丹訣,無非是讀書和求師兩途。丹家常說:"得訣歸來好看書",又說:"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可知求師比讀書還重要。丹家講命功靠師傳,性功靠自悟,因丹道法訣,特別是同類陰陽派丹法,關鍵之處出人意料,須師徒口耳秘傳,從不在書上講明。同類陰陽丹法的秘訣集中在火候上,故有"聖人傳葯不傳火,自古火候少人知"之說。學者一旦明白了丹訣,再看丹經就覺得頭頭是道,句句都落在實處。如沒明師指點,全憑自己猜測,照書而煉,越聰明的人,越易走入旁門。再說明師大都研讀丹經多年,又有一定修持經驗,攜有古丹家世代相傳的手抄秘本,見過前輩高人,在內丹學修鍊和研究上,是過來人,可以指點學生走出迷津,引入丹道正途。因之,學者欲入丹道之門,拜師求訣乃必不可少的步驟。

 內丹學的研究,拜師是最難的一步。師有真師、假師、刁師之分,學者須善於尋找真師,識別假師,對付刁師。真師是明師而不一定是名師,大致須有曾親受高人指點,門派師傳清楚,藏有丹家秘本,有修鍊實踐經驗,多年研讀丹經等條件,但關鍵是掌握丹道法訣,包括那些抱道而終未及修鍊的人也是真師。在當前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下,真師難逢,所遇多為假師、刁師,其用心在於欺世盜名,騙財謀利而已。尋到丹師後,儘管明知其可能掌握丹訣,也不要輕易拜師盟誓,以防遇到刁師,對你要挾刁難,勒索奴役,終無所獲。然而如萬幸遇到真師,則必須推誠相見,虛心求教,經受住考驗,不要錯過機緣。黃元吉講仙道關乎天命,非無根、無德、無福、無緣之人,所能受得。求師貴在一個"誠"字。另外仙道中古有法財互施,兩蒙其利的說法,有財力的人,不妨以財換法,助師成道而得真訣。事實上,所謂真訣,大多是從狠力摸索中來。

 真師難遇,不若退而讀書,在道書中尋求丹訣也是一條途徑。丹家云:"未有神仙不讀書"。其實真師的關鍵作用,恰恰在於教你怎樣讀書,讀哪些書,如何在丹經上認出法訣。我們講內丹法訣從不明寫在書上,但並非在書上一字不漏,它們僅是"散在丹經人未識",不過是多用詩詞隱語,不經真師點破,難以辨認而已。丹經中最秘的法訣是同類陰陽丹訣,然而古仙擔心此道失傳,故意將其法訣隱入《參同契》和《悟真篇》中,以留待有緣者索解。同類陰陽法門中龍虎丹法和彼家丹法最秘密的口訣有八個字,就在《參同契》中,《悟真篇》是註解《參同契》的。無論學練同類陰陽派還是自身清凈派的丹士,必須認真鑽研《參同契》和《悟真篇》,凡是和此二書抵觸的丹書都是錯的,這是歷代丹家稱此二書為丹經之祖的原因。

習同類陰陽丹法者,對《入葯鏡》、《敲爻歌》、《金丹大要》、《無根樹詞》、《金丹真傳》要深刻領會,此外《濟世全書》、《修身正印》、《玄微心印》、《三峰丹訣》、《金丹節要》、《采真機要》、《錦身機要》、《修真不死方》皆應必讀。陸西星對《參同契》的《測疏》、《口義》及其他書,也須細看。

 習清凈功法者,應首先閱讀《大成捷要》、《性命法訣明指》,《伍柳仙蹤》等書,以掌握正宗的入門知識。其他有王重陽《五篇靈文注》,張紫陽《金丹四百字》、《青華秘文》,丘處機《青天歌》、《大道歌》、《小周天火候口訣歌》,陳虛白《玄機口訣》,陳楠《羅浮吟》,李道純《中和集》,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朱元育《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等,皆可參看。

 女子丹法道書不多,盡量全讀。其中《靈源大道歌》、《孫不二元君功夫次第》、《女修正途》、《女宗雙修寶筏》,《坤元經》、《女工正法》,可以細看。

 此外尚有《性命圭旨》一書,丹法正宗,內隱丹訣。黃元吉《樂育堂語錄》、《道德經註解》、《道門語要》,亦可摘尋出大批丹訣,如同師傳口授。李涵虛之《三車秘旨》、《道竅淡》,閔小艮《古書隱樓藏書》中之《天仙心傳》、《三尼醫世功訣》、《女宗雙修寶筏》、《梅華問答篇》等,亦屬上乘之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揣摩透《張三丰全集》和《呂祖全書》,由此打破丹家盤中之謎。

 以上是入門的必讀書,其丹法正宗,不致將修道者引入迷途。如做深入研究,則歷代著名丹家及各丹派創始人的著作,也應盡讀。然而各類丹書及手抄本多如山積,雖可參考,但不可盡信。盡信書不如無書,有些丹書憑想像造出許多景象和節外生枝的法訣,實則盲師引瞎徒或專門寫給權勢者看的,注意鑒別對丹書中一些故意神乎其神,或畫蛇添足、指鹿為馬的文章,不能鑒別也會上當,因之,有志於修道者不要迷信丹經,也不要迷信那些掛著某門派第幾代傳人、某名師"嫡傳弟子"招牌的丹師,要以科學的態度對丹道資料進行實事求是地研究。

丹道仙術入門——內丹學的成熟和繁衍

 唐末五代,是內丹學的成熟和完善時期。這段時期,外丹黃白朮迅速敗落下去,內丹學大放光輝,在道教修持方術中佔據了正統的主導地位。著名內丹家崔希范、鍾離權、呂洞賓、陳摶、劉操、施肩吾、陳朴、譚峭等高道以內丹學傳功度人,使內丹功法趨於成熟和完善。崔希范所著《崔公入葯鏡》歌訣,為歷代丹家推重,實是同類陰陽雙修秘訣。鍾離權和呂洞賓之事迹被後世道士神化,各派丹家多認鍾、呂為開山祖師,內丹學的歷史舍鍾、呂則無從談起。施肩吾為呂洞賓弟子,撰《鍾呂傳道集》、《西山眾仙會真記》述鍾、呂丹法,對後世影響甚大。另有《靈寶畢法》、《破迷正道歌》等,皆題名鍾、呂所作。其中相傳呂洞賓所著《敲爻歌》,為同類陰陽雙修功夫法訣。鍾呂丹法為性命雙修、形神並煉的人體系統工程,以凝結精、氣、神為基本功,以攝取先天一炁為要訣,次第分明,步步有驗,吸引了不少修道者終生去從事這項人體實驗。據說鍾離權得丹訣傳呂洞賓、陳朴等人,呂洞賓之徒又有劉操(海蟾真人)、麻衣道者、施肩吾、何昌一、張中孚等。陳朴著有《陳先生內丹訣》,收入《道藏》,其法訣直指玄關,九轉成功。呂洞賓之徒劉海蟾又傳張伯端、晁迥、馬自然、藍元道、王庭揚、張繼先等,為內丹大師。內丹學史上的關鍵人物,還有著名道教學者陳摶。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得麻衣道者所傳鍾呂丹法,又從何昌一學鎖鼻術,隱居華山。陳摶之學傳种放、張無夢、火龍真人等,譚峭亦與陳摶相師友。陳摶著《指玄篇》並傳《無極圖》,奠定了"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還丹原理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的基本步驟。陳摶又傳"蟄龍法",後世各派丹法俱受陳摶影響。

 宋代以來,內丹學在發展中產生出許多流派,功法逐步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要之,成熟的內丹學,由呂洞賓、陳摶、劉操傳開,而後又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門派有南、北、中、東、西之傳。天元丹法,後世一般指北宗龍門派的自身陰陽清修功夫,但傳統上將服食後可立地飛升的外丹稱天元神丹。人元丹法,後世一般指南宗男女栽接的同類陰陽雙修功夫,但也有人將南北宗性命雙修的丹法統稱為人元大丹者。地元丹法,一般指外丹黃白朮,稱地元靈丹。內丹各門派,皆推源於伏羲、黃帝、王喬、赤松、老子。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文始真人),號文始派,由陳摶傳火龍真人。另一派依託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稱少陽派,自稱由王少陽傳鍾離權,鍾離權傳呂洞賓,後開南北宗諸丹派。文始派以虛無為宗,屬虛空陰陽交合的無上至真之妙道,頓超直入,修性而兼修命,乃天元丹法。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鍊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次第分明,便於入手,流傳甚廣,故丹家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

 內丹修鍊程序由淺入深,又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仙之別。內丹學稱煉炁之術為命功,稱煉神之術為性功。僅修性不修命者(包括修禪定者),雖有靈異神通,能出陰神為清靈之鬼,但不能延命,為鬼仙;僅修命不修性者,雖能延年難老,而無靈異,長生駐世為人仙。只有性命雙修的金丹大道,至小周天無漏功成便為地仙;逐次修來,直至出陽神,有無邊神通,稱為神仙;再到虛空粉碎,合道還虛,達最上一層天仙的境界。李道純還將內丹功法分為旁門九品(內有屬邪道的下三品,為采陰栽接的泥水丹法;屬外道的中三品,為辟穀、服氣、持戒、步斗等;屬旁門的上三品,為定觀、存神、導引、搬精運氣等);漸法三乘(下乘安樂法門,中乘養命法門,上乘延生法門);最上一乘(無上至真之妙道)等階梯。

內丹學南宗以張伯端為開山祖師。張伯端(987~1082)晚年得道,著《悟真篇》,將《周易參同契》的內丹秘訣公諸於世。張伯端兼習清修丹法與同類陰陽丹法,但由於懼怕"天譴",其男女栽接秘術不肯輕傳,故將法訣隱於書中。張伯端傳石泰(號杏林),石泰傳薛道光(法號紫賢),薛道光傳陳楠(號翠虛,人稱陳泥丸),陳楠傳白玉蟾(號海瓊子,封紫清真人),被後世尊為南宗五祖。張伯端又傳馬自然、劉奉真等;劉奉真傳劉永年,劉永年字廣益,號順理子,傳丹法於翁葆光,翁葆光又傳若一子,為同類陰陽法門。薛道光為修丹功,由僧還俗,所習亦為同類陰陽法訣。而白玉蟾之丹法則為清修派,門徒甚眾,形成教團,其徒以蕭廷芝、王金蟾、彭耜、留元長、洪知常、桃源子、林自然等較為著名。

 南宗丹法與北宗相較,在性命雙修的前提下較重命功,其丹法先修命後修性,先術後道,形成一套次第分明的人體系統工程。南宗同類陰陽派認為男子一身皆屬陰,故其所傳三家相見的陰陽裁接功夫,主張由彼家身上採取先天一炁之坎中陽爻,和自家離中真陰合而成丹。陸彥孚、戴同甫、陸子野、甄九映、陶素耜、李文燭、彭好古,仇兆鰲、傅金銓等皆主同類陰陽丹法,尊奉《參同契》和《悟真篇》,遂使同類陰陽丹法成為南宗特色。

 北宗創自金代全真教祖王重陽。王重陽(1112~1170)48歲於甘河鎮上遇異人授丹訣,乃於終南縣南時村"活死人墓"中煉養三年丹成。後王重陽東遊山東半島傳道,收馬珏(號丹陽子,創遇山派)、譚處端(號長真子,創南無派)、劉處玄(號長生真人,創隨山派)、丘處機(號長春子,開龍門派)、王處一(號玉陽真人,開嵛山派)、郝大通(號廣寧真人,開華山派)、孫不二(馬珏之妻,號清靜散人,開清靜派)。王重陽所創內丹為禪道結合的清修法訣。北宗丹法先性功後命功,重在性功,以丘處機的龍門派為代表。其法訣在於降心煉性,把斷眼耳口鼻四門,不令外景入內,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鏡,凝合神炁,回光寂照,以改造人體素質。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皆用了數年時間靜坐修道,道成之後皆開發出人體潛能,個中秘訣,就在"活死人"三個字上。全真道乃融匯儒釋道三教之道,內丹北宗亦汲取了禪宗、密宗、瑜伽功夫的長處,是對南宗內丹功夫的一次革新和發展。然而南北宗丹法既同源於鍾呂內丹系統,則在本質上是統一的,都是對人體精氣神的凝鍊工程。實際上北宗馬珏,劉處玄皆習過同類陰陽丹法。自馬珏、宋德方、李雙玉、張紫陽,到趙友欽(緣督子)、陳致虛一脈相傳,為北宗主同類陰陽的支派。

 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純,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住揚州儀真長生觀,著《中和集》、《三天易髓》等書,創內丹中派。中派以內丹學解《中庸》、《心經》等儒釋之書,採用禪宗打坐、參究諸手段,追求明心見性。李道純以"守中"一著為丹法要訣,以為天地有天地之中,人身行人身之中,守人身之中,以應天地之中,便是天人合一之要旨。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刻。這"中"字便是玄關,識得中字,守中致和,自然虛極靜篤,明心見性,直超圓頓。中派丹法乃是一種明心見性的自身陰陽清修功夫。清末道士黃元吉,著《樂育堂語錄》、《道德經注釋》、《道門語要》,以守中為一貫功夫。黃元吉認為漸法修鍊自煉精化炁入手,舍守中一著功夫,別無二途可循。明代所傳丹經《性命圭旨》,亦含守中要訣。

 明萬曆年間,又有揚州興化縣陸西星創立內丹東派。陸西星(1520~1606)字長庚,號潛虛,早年習舉子業,後傾心丹道,並習密宗,以扶乩託言呂洞賓降其草堂,親授丹訣。陸西星著《周易參同契測疏》、《玄膚論》、《金丹就正篇》等書,收入《方壺外史叢編》中。東派丹法力主男女雙修成丹,是中老年人修鍊的上乘功夫。東派丹法認為男子一身皆陰,必須採取彼家先天一炁才能成丹,其法訣吸收了南宗丹法的精要,而對其離形交氣、顛倒兩竅、開關鑄劍、上進下進、反經為乳等采陰補陽功夫加以改造。要之,東派丹法是同類陰陽法門的正宗彼家丹法。

清代道光年間,又有四川樂山縣人李西月,字涵虛,號長乙山人,自言得呂洞賓與張三丰內丹之法,創立西派。李西月以陸西星的後身自居,著有《三車秘旨》、《道竅談》、《後天串述》等書,亦傳三家相見的同類陰陽丹法。西派丹法以清凈自然立基,以陰陽妙用成丹,用彼家之鉛,煉養我家之汞,使彼我相資,同類相補,達到返本還元的目的。

 明末龍門派第八代弟子伍守陽,號沖虛子,江西南昌辟邪里人,得虎皮張靜虛真人經李虛庵至曹還陽所傳之丹訣,著《天仙正理直論》、《仙佛合宗》,倡導一種儒、釋、道三教圓融的自身陰陽清修丹法。至清代柳華陽出佛入道,著《金仙證論》、《慧命經》,對伍守陽丹法加以系統整理與繼承,世稱伍柳派。直至近世又有趙避塵著《性命法訣明指》,得柳華陽之徒了空禪師和劉名瑞之傳,開創千峰派。

 元明間道士張三丰,是可和呂洞賓、張伯端相比肩的著名內丹家。張三丰的丹法據稱傳自火龍真人,稱為隱仙派,傳三家相見的同類陰陽龍虎大丹,著有《無根樹詞》、《大道論》、《玄機直講》等,亦傳陳摶的"蟄龍法"丹訣。張三丰丹法在陰穴調息,這正是同類陰陽功夫鍊氣的特點。他不僅精於清修、龍虎丹功,而且對內家拳法頗有造詣,開發出人體潛能,有靈異,被後世道流傳為神仙,清代祖述張三丰的丹派有自然派、日新派等十多家。元末道士王道淵,著有《還真集》、《道玄集》等,亦為一代內丹大師。另有清代高道劉一明,號悟元子,著《道書十二種》,以儒家理學詮釋內丹學。龍門派道士閔小良,道名一得,隱於金蓋山中,撰成《金蓋心燈》及《古書隱樓藏書》,闡述中黃直透的虛空陰陽丹法。南無派丹師劉名瑞,號盼蟾子,著《盼蟾子道書三種》傳世,亦為近世內丹大家。

 漢唐以來修鍊有成的內丹大師還多,內丹學著作亦不下千餘種。就內丹門派而論,還有青城派、崆峒派、南宮派以及雷法的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有獨自的特點。

 據傳內丹學中還有一派劍仙功夫,其術乃修鍊人體肺金之氣,內丹外用,可以金氣禦敵。野史小說中多記劍仙之事,語涉怪異,謂劍仙功成,能身劍合一,收發自如,白光一道,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然修鍊方法甚秘,須在人跡罕至處煉養煞氣,或以五更月朗星稀之時煉養陰寒之氣,傳法只許師尋弟子,不許弟子尋師。此術有雲修自身金氣者;有雲以自身金氣與古劍之金氣合一者;有雲可御劍飛行者。實際上,《列子·湯問篇》早記有春秋時期來丹為報父仇去衛國求孔周借劍之事,足知劍仙之傳古已有聞。筆者曾得幾種劍仙派法訣抄本,有青城派所傳以武術為基之劍仙派,有以內丹為基之劍仙派,有對星月之光鍊氣劍者,有煉神劍者,尚不知世間還傳有何種抄本,未遑細作推敲。此術為世間增加戾氣,在當今之世弊多利少,故以前未敢輕言。

丹道仙術入門——內丹理論體系的形成

 自東漢道教創立至隋唐,是內丹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時期。在這段時期修鍊先天真氣的內丹功法尚不佔優勢,內丹之名稱也未確立。當時道教中修仙的方術雜而多端,各種氣功流派競起,百花齊放。修道者逐步將體內能萌發先天炁的關竅認作"丹田",開始同流行的金丹術相比附。"丹田"一語,出現蓋早,《素問·遺篇本病論》中有"神遊上丹田"之說,桓帝時邊韶所撰《老子銘》中也有"存想丹田"的話。同時"丹田"一語還見於蔡邕為祀王子喬墓而撰寫的碑文和醫學家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可知東漢時修道者已有存思丹田的功法。"丹田"的名稱既立,說明道學中已將體內的真氣運行法視為煉丹了。自此內丹功法一線聖脈,不絕如縷,不斷完善其理論體系,一直傳至唐末五代,才突然大放異彩,壓倒一切旁門小術,成為道教最正宗的功法。

 東漢早期道教中流傳的《太平經》,就明確地把人體的精、氣、神作為修鍊對象,提出"愛氣、尊神、重精"的原則,並介紹了瞑目入靜、守一、存神、胎息、內視等古樸功法。其中說:"瞑目還自視,正白彬彬。若且向旦時,身為安著席。若居溫蒸中,於此時筋骨不欲見動,口不欲言語。每屈伸快意,心中忻忻,有溫潤之意,鼻中通風,口中生甘,是其候也"(《太平經合校》第11頁)。這其實是丹家"活子時"的火候景象,漢代道學中傳有真氣運行法應無疑意。《太平經·八卦還精念文》云:"玄子共身,周流相抱,極陰生陽,名為初九。一合生物,陰止陽起。受施於亥,懷妊於壬,藩播於子。子子孫孫,陽入陰中,其生無已。思內洞外,壽命倍增,不可卒致,宜以長久。"(《太平經合校》第338頁)丹道修鍊靜極必能生動,身中真陰真陽之運行,真經之返還,按八卦方位逆轉,其景象可和《參同契》互參。丹家要訣在於人體精、氣、神的凝合,合則為仙,離則為鬼,《太平經》對此講得也很清楚。

 早期道教的教科書《老子想爾注》中,也以結精、鍊氣、守神為要法,"穀神不死"句注云:"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法琳《辨證論》云:"其法真訣,在於丹田。""實髓重精;仙家之奧旨,"可見三張所傳之法訣亦是意守丹田,"為柔致氣,法兒小時"("專氣致柔"句注),不外丹家返還之道,並注意到老子的同類陰陽功夫。

 東漢魏伯陽著的《周易參同契》,是第一部專門論述內丹法訣的丹道著作。《參同契》以周易象數學的卦爻作符號,以日月運行的規律作理論框架,以外丹爐火的鉛汞反應作模型,來論述陰陽交感男女合炁的秘術。《參同契》之學認為爐火燒煉的地元丹法、三家相見陰陽栽接的人元丹法、自身清修乃至虛空陰陽的天元丹法是相通的,可以統一在《參同契》的體系之中。《參同契》將男女雙修的同類陰陽丹法秘訣用隱語記載下來,貫通清修丹法和外丹爐火,書中藏有各派丹訣,被後世丹家尊為"萬古丹經王"。易學中的乾坤配合之理,天道中的日月出沒盈虧之象,爐火燒煉中的采鉛伏汞五行生滅實驗,都隱藏著宇宙中陰陽交感的根本規律,這就是《周易參同契》仙道理論的核心。《參同契》的傳世標誌著內丹學的形成。

自魏伯陽以隱語將同類陰陽交感的秘傳仙術記錄下來,"密示青州徐從事,徐乃隱名而注之"(彭曉《參同契解義序》),鄭樵《通志·藝文略》錄《陰陽統略周易參同契》三卷,題徐從事撰,又見於《道藏闕經目錄》(此書目未著撰人),可知徐從事的《參同契》注本是"以陰陽注之"的。其中"陰陽"二字,只能和馬王堆漢墓竹簡《合陰陽》是同一個意思,即男女合炁之術。《參同契》云:"物無陰陽,違天背元,牝雞自卵,其雛不全",說明男女同修的陰陽丹法是符合大自然本身的規律的。《參同契》中還有"同類易施功,非種難為巧"的話,指示人元大丹須用"竹破竹補,人破人補"的同類陰陽栽接之術才能奏效。魏晉時,葛洪力倡外丹學的金液還丹為登仙之階梯,將《參同契》之學解為外丹爐火,影響到隋唐。其《神仙傳·魏伯陽》云:"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矣",足見葛洪之前尚不乏《參同契》的同類陰陽丹法注本,可惜此後這些古註失傳了。而今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筒《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等,使今人得見古仙所傳男女合炁之術的真面目,並且證明早在漢初仙家就視此術為"天下至道"了。這些竹書和《黃帝內經》、《道德經》、《參同契》一脈相傳,學術研究中可以相互參照。

葛洪雖以爐火之金丹大葯為升仙之要,但在《抱朴子內篇·微旨》中竟將同類陰陽丹法的採藥秘訣留傳下來。其一為"真人守身鍊形之術",原文如下:

或曰:"願聞真人守身鍊形之術"。抱朴子曰:"深哉問也。夫始青之下月與日,兩半同升合成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彈丸黃如橘,中有嘉味甘如蜜,子能得之謹勿失。既往不追身將滅,純白之氣至微密,升於幽關三曲折,中丹煌煌獨無匹,立之命門形不卒,淵乎妙矣難致詰。此先師之口訣,知之者不畏萬鬼五兵也。"

其功法乃以兩目存思日月,使光與身合,內視丹田,口吞彼津液入心室,調和如日月同升之元氣,使神炁結合為一團,如開花結實,孕育佳味,溫養勿失,得葯之後,使其化為純白之氣升透三關,在命門處結成"中丹"。此丹法和《黃庭經》中之功法相一致,又和孫思邈《千金要方·房中補益》之道相合。其二為"二山求生之道",亦載於《微旨》篇,原文如下:

 或曰:"竊聞求生之道,當知二山,不審此山,為何所在,願垂告悟,以祛其惑。"抱朴子曰:"有之,非華、霍也,非嵩、岱也。夫太元之山,難知易求,不天不地,不沉不浮,絕險綿邈,崔巍崎嶇,和氣氤氳,神意並游,玉井泓邃,灌溉匪休,百二十官,曹府相由,離坎列位,玄芝萬株,絳樹特生,其寶皆殊,金玉嵯峨,醴泉出隅,還年之士,挹其清流,子能修之,喬松可儔,此一山也。長谷之山,杳杳巍巍,玄氣飄飄,玉液霏霏,金池紫房,在乎其隈,愚人妄往,至皆死歸,有道之士,登之不衰,采服黃精,以致天飛,此二山也。皆古賢之所秘,子精思之。"

 人們不難看出,魏晉以前仙道中秘傳的"二山求生之道"和宋明間內丹家留傳的"三峰采戰之術",有著某種若明若暗的聯繫。這段文字又和《參同契》中文字風格相類,實際上"二山求生之道"即是《參問契》中的男女交感合炁丹法。由此可知,中國內丹學中關鍵的丹道法訣,在魏晉時早已在仙道中秘傳。

魏晉時傳世的《黃庭經》也隱藏有內丹法訣。《黃庭經》已開始將內丹稱作"子丹"、"玄丹",重點研習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內視、調息為主的清修丹法。《黃庭外景經》云:"明堂四達法海源,真人子丹當吾前,三關之中精氣深,子欲不死修崑崙",強調了頭部泥丸宮在煉神功夫中的作用。丹家從修持實踐中認識到"神在泥丸",腦為思維器官,也比古醫家只講"心主神明"進了一步。其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此非枝葉實是根,晝夜思之可長存",和瑜伽術修七輪功夫暗合,為中黃直透丹法。《黃庭內景經》已有"玄丹"之名("若得三宮存玄丹,太一流珠安崑崙")《抱朴子內篇·微旨》也有"中丹"之說("中丹煌煌獨無匹,立之命門形不卒"),實際上已將真氣運行法稱作煉丹了。《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中天台宗三祖僧人慧思引道入佛,"為護法故求長壽命","借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使外丹、內丹之名見於史籍。

 隋唐時期,《周易參同契》在社會上公開傳布,促進了內丹學的發展。據《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於隋開皇中,來居羅浮,歸神丹於心煉,"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

 唐代道書《通幽訣》云:"氣能存生,內丹也;葯能固形,外丹也。"內丹之名在唐代初傳,多數道士尚不明底細,由於真正得丹訣者甚少,使內丹和一般行氣、導引之術相混。直至唐末外丹黃白朮中毒事件屢有發生,在社會上造成恐慌,迫使道士借外丹之名而論內丹,以維護仙道之聲譽。內丹學才漸為世人所知。唐代高道司馬承禎著《服氣精義論》以及《天隱子》、《坐忘論》等,將佛教禪宗的止觀、禪定融入內丹學,是內丹學的一大發展。司馬承禎本人修持功力甚高,入睡時腦中發誦經聲,"額上有小日,如錢,光耀一席。"(《續仙傳》)他將修仙過程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道"漸門",又以信敬、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為修道七階次。清代方維甸《校刊抱朴子內篇序》云:"迨及宋元,乃緣《參同》爐火而言內丹,煉養陰陽,混合元氣,斥服食胎息為小道,金石符咒為旁門,黃白玄素為邪術,惟以性命交修,為穀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訣。其說旁涉禪宗,兼附易理,襲微重妙,且欲並儒釋而一之。"方氏不懂丹道,其述丹道源流多謬,然局外人看內丹學之旁涉禪宗,兼附易理,"欲並儒釋而一之",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卻是在唐代就完成了。

 今人讀古醫經和丹經,見其敘人體經脈甚詳,精氣神修鍊之道精密,往往拍案叫絕,驚為神授。其實學者細加考據,即知古人初對人體經絡之見解,本不一致,後逐漸形成共識,才有定論,丹經亦然。觀唐人所著丹道著作,即知內丹學之形成和完善,本有一個過程,乃古時丹家遞代精進而成,決非如江湖中人所云是古神仙口口相傳而來。觀《道藏》中唐人最初的丹經《養生詠玄集》,即可知丹道本是一種學術,是可以考據出其發展演化脈絡來的。

 唐代仙道由外丹學轉為內丹學,並出現了一批內丹家,如劉知古、吳筠、羅公遠、葉法善、張果、陶植、羊參微等。陶植《還金術》云:"凡言水銀可以為金丹者,妄人也;言硃砂可以駐年者,不知道也。"然張果等內丹家亦兼煉外丹。內丹著作亦大量出世,其中有《日月玄樞篇》、《通幽訣》、《元陽子金液集》、《上洞心經丹訣》、《大還丹金虎白龍論》、《真龍虎九仙經》、《還丹金液歌》、《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大還丹契秘圖》等。唐人將男女雙修同類陰陽丹法亦稱陰丹,有《陰丹慎守訣》、《王屋真人口授陰丹秘訣靈篇》等書傳世。須要指出,唐以前丹法雖較古樸,但易修鍊,無太多秘訣,故成道者亦多,這是不容忽視的。孫思邈沒有丹經傳世,但依古法修鍊得道,壽過百齡,亦非後世一般丹家可比。故唐代盛行的守一、吐納、辟穀、胎息、房中、存思諸法門,皆可激發人體真氣,入內丹仙道境界。

丹道仙術入門——內丹學的初傳

第二節 內丹學的初傳

 內丹學源於遠古氏族社會先民的原始宗教,由巫覡在祭神、療病時的輕歌曼舞、針砭、行氣、房中、吐納、導引等活動演化發展而來。從陰康氏"教人引舞以利導之"(《路史》卷九),到出現"巫山之下,飲露吸氣之民"(《呂氏春秋·求人》),在先民的原始宗教中播下了內丹學的種子。在內丹學中,後天的呼吸之氣寫作"氣",先天的真氣、元氣寫作"炁"。社會上流傳的氣功大多是修持後天之氣,而內丹功法是修持先天的元精、元氣(炁)、元神的,所以內丹功法應是比一般氣功高出一個層次的"炁功"。古時民智未開,人性純樸專一,在原始宗教的氣氛下更易誘發出人體的先天之炁,從而觀察到一些內丹景象,這些景象加深了巫覡對丹功的認識和重複丹功內景的興趣,自覺地總結出某些丹功法訣在巫覡中流傳。《楚辭·遠遊》所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的行氣之術,就是修持先天真氣的古樸丹法。《楚辭·遠遊》云:"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順凱風以從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一氣之和德。曰:"道可受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無滑而魂兮,徒將自然;一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為之先;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王船山《楚辭通釋》云:"此篇之旨,融貫玄宗,魏伯陽以下諸人之說,皆本於此。跡其所由來,蓋王喬之遺教乎?"足見丹功法訣,古已有傳。

 蒙文通先生《晚周仙道分三派考》雲神仙之事,晚周已盛。南方(楚)為行氣,稱王喬、赤松;秦為房中,稱容成、彭祖;燕齊為服食,稱羨門、安期。三派之中行氣之術最流行。蓋燕齊方士雖重服食,但亦崇信"欲得長生,腸中當清","食谷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之說,於是也仿照《莊子》中記載的姑射山神人興起吸風飲露的服氣(又名食氣)之術,漸和行氣派合流。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繪有40多幅各種姿勢的行氣導引動作,實是古代巫覡流傳下來的養性之術。內丹學就是神仙家將王喬、赤松的行氣術,彭祖、容成公、玄女、素女的房中術,羨門高、安期生的服食術相互融匯升華而成的。

 先秦時期的《老子》和《莊子》是為內丹學的理論和功法奠定基礎的著作。老莊學派的思想體系和"道"、"虛"、"靜"、"無"等範疇,精氣神等概念不僅為內丹學所沿用;而且其中"致虛極,守中篤",凝神、守一、坐忘、心齋等修持工夫也被汲取為內丹法訣;老莊倡導的聖人、真人、仙人的境界更是成了內丹家遵循的行為模式和理想的目標。《老子》、《莊子》不僅有理性思維的哲學境界,還有靈性思維、回歸自然的藝術境界,而且有清靜無為、與道合一的功夫境界。《老子》書中有"專氣致柔"、"抱一"、"嗇精"、"玄牝之門"、"穀神不死"、"長生久視"等內容,這和《列仙傳》謂"老子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之說相合,是兼綜行氣和房中的內煉工夫。《老子》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五十五章)這說明《老子》的修持功夫已反映了同類陰陽丹法的境界。《莊子》書中的內煉功夫偏重清修,具體功法多見於《養生主》、《刻意》、《在宥》、《達生》等篇。《在宥》篇述守一之術云:"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人間世》述"心齋"之法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些話,突出反映了內丹清修的功夫境界。《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又說:"吾猶告而守之,三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者,攖而後成者也。"其功夫境界步步增高,開發出人體潛能。老莊之學為後世自身清修派和同類陰陽派內丹家所宗決非偶然,老莊書中有關煉養的名句一直是丹道法訣的綱要。

先秦時的內丹學文物,還有天津歷史博物館所藏一塊傳世玉器,上面的銘文男女雙修丹派和清凈丹派有不同理解。《行氣玉器銘》云:"行氣--吞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依清凈丹法,謂行氣之法,當凝神聚氣,運降丹田,入定凝結,萌生真氣,逆轉督脈,上升泥丸。以天(首)為鼎。以地(腹)為爐,依陰陽之機而修鍊。順此道者便延年,反之則損壽。另外,著名的《黃帝內經》和《黃帝陰符經》,其中也隱含有內丹法訣,今人尚少鑒別。《管子》中將心靈煉養之術直稱為"心術",這比道教中"氣術"的提法更切中要害。歷史資料證明,秦漢方仙道已秘傳內丹修鍊之術,這也可在《太平經》、《老子想爾往》等道書中找到蹤跡。

 嚴遵的《道德真經指歸》,將先秦道家學說向內丹學過渡架起了橋樑,開始將老子道的學說內化為人的心身體驗。嚴君平說:"故人能入道,道亦入人,我道相入,淪而為一。守靜致虛,我為道室,與道俱然,渾淪周密。"(《道德真經指歸》卷九)這是要人在修鍊中凈化靈魂,縮小與道的心理距離,直至以人的樸素本性與宇宙的本性契合,把握整個宇宙精神,將自己的心身融匯於道的自然境界之中。而後《老子河上公章句》等書,對人的精、氣、神修鍊之術多有闡發,為內丹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做了準備。

 自先秦至漢代道教產生以前,是內丹法訣的初傳時期,也是內丹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準備階段。這一時期的漢代術數學,特別是騶衍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原理,以及象數易學的發展,為內丹學奠定了理論支柱。

丹道仙術入門——內丹學概說 內丹學又稱丹道性命學,簡稱丹道,是唐末五代以來道教修鍊的正宗功法,特別是宋元之際道派和丹派合一,內丹修鍊成了道士終極的修持方術,其他各種煉養方法皆被斥為旁門小術。內丹學是中華道學的支柱,在道書中亦稱"大丹"、"金丹"、"內金丹"、"還丹"等,並將外丹黃白朮也納入天、地、人三元丹法的系統。內丹學開宗於伏羲、黃帝、王喬、赤松,祖述於老子,闡發於漢末魏伯陽,弘揚於唐末五代之鐘離權、呂洞賓、陳摶,盛行於宋元之張伯端、王重陽、丘處機、劉永年等人。內丹家以"重鑄陰陽,再造乾坤"的丹道法訣,掌握了盜取天機的生命逆轉之秘,為人體生命科學和認知心理科學留下了寶貴遺產。

 內丹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數千年來神仙家汲取道、釋、儒、醫等傳統文化的精華,形成的一種融道學的宇宙觀、人生哲學、人體觀、修持經驗為一體的理論體系和行為模式,是一項為開發生命潛能和探究心靈奧秘而修鍊的人體系統工程。內丹學是以道學的宇宙論、人體生成論、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天人感應原理和陰陽五行學說作支柱;以中國傳統醫學的氣血、經絡、穴位和腑臟學說為基礎;以人體的精、炁、神為修鍊對象;以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六位、七政、八卦、九宮、十干、十二支、二十四氣等符號來描述修鍊過程;以意守三丹田、通任督二脈、追求人體的和諧有序為入手工夫;以達到人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同道的一體化為最高目的;以進入仙人境界為奮鬥目標。仙人境界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最能體現生命價值的人生最高藝術境界。內丹學就是古代內丹家前仆後繼、百折不撓地經過多少代人終於鑿通的進入仙人理想境界的一條隧道。

中國古代學者經過數千年的修持實踐,百折不撓地進行人類身體內在奧秘的探索,逐漸總結出一些指導修鍊工程的丹道法訣,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至今閃爍著科學智慧光芒的寶貴遺產,是中國歷代丹家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則和人體生命科學的智慧結晶。數千年來方仙道、神仙道士等內丹家以自己的身體作實驗室,以自己的精、氣、神為藥材,精心進行人體生命科學的實驗。內丹學是寓道於術的文化體系,道教經書中有上千卷丹經,都是古代丹家為了同死亡作鬥爭,為揭開生命現象的本質和人類心靈奧秘而終生修鍊的實驗記錄。歷史上內丹家在異族進犯中原之際,為了延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聖脈,將儒、釋、道三教精華融為一爐,當作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訣秘傳的方式保存下來,因之內丹學像集舞蹈、音樂、武術等為一體的傳統京劇藝術一樣,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內丹學是我們的祖先精心保存下來的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火種,又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彌足珍貴的心靈哲學和人體生命科學。金丹大道是參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還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它以系統完備的理論學說,邏輯嚴密的修鍊程序,殊途同歸的修持方法,比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修持方術都技高一籌。內丹學是對人體生命和心靈奧秘的探索和揭示,丹家在修持中將自己生命和心靈的頻率和宇宙的根本節律調諧,從而達到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人生藝術境界,促使人類向仙類進化。然而由於歷代丹家出於保護知識產權的需要,內丹學的內幕從未揭開,古丹經多用隱語、詩詞等寫成,內丹功法的關鍵法訣,又不寫在書上,只在師徒間口口秘傳,使一線聖脈,不絕如縷,對丹經的解釋亦歧義百出。而今國內學術界已視內丹學為千古絕學,是中華民族一種特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於此道的學者寥若晨星。現在,全世界都在走向科學和文明的時代,罩在內丹學上的神秘面紗亦應被揭開,用現代科學和哲學的手段對它進行整理和研究,使它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為世界的和平和發展作出貢獻。

丹道仙術入門——入室行功述要

內丹學與其他哲學流派不同,惟在真修實證,光說不練,終難深入堂奧。有志修丹之士,法財侶地具備,即應入室行功。入室之後,第一步是將萬緣放下,先在心理上築起一道屏障,將紛紛擾擾的外部紅塵世界隔絕開來。道學之術,對物慾橫流的社會既要行得實,也要看得空;對天下大事既要擔得起,也要放得下;對榮辱利害之境,敢用一個"忘"字;對七情六慾之念,能持一個"靜"字。丹道行功的法門,以"虛寂恆誠"為綱,欲行功修鍊,必得有誠心,有恆心,有信心,有決心,有忍辱負重心,有勇猛精進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丹道法訣秘傳,真師難逢,但只要抱一個誠心去修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入手前有秘密,入手之後就無秘密,這就是所謂"誠則明"的道理。《參同契》內含丹法秘訣,故有"萬古丹經王"之稱。其中云:"惟斯之妙術兮,審諦不誑語。傳於億代後兮,昭然而可考。煥若星經漢兮,昺如水宗海。思之務令熟兮,反覆視上下。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將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靈忽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適莫兮,常傳於賢者。"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注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百遍且然,況千遍萬遍哉!是故誦之萬遍,妙理自明,縱未得師授口訣,久之亦當自悟,其悟多在夜深或靜坐得之。蓋精思熟味,反覆玩誦,蓄積者多,忽然爆開,便自然通,此之謂神明或告人兮,心靈忽自悟也。《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誠之極也。"有志者以精誠之心千遍萬遍苦讀丹經,必能悟到丹法秘訣,自己摸著門戶深入進去。張伯端《浮黎鼻祖經序》亦云:"天不愛道,地不愛寶,吾豈敢自私。仆體太上之心,欲使人人成道,個個歸真,以此未發之秘,條陳無遺。使世之留心性命專心修道者,有緣遇師,得此書印證,方肯誠心下手而為之。雖未面傳,亦吾徒也。"學道者要尋求明師而不要崇拜名師,因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如遇到刁師的要挾刁難,你就下決心發誓超過他!當你走過求師、訪道、讀書、煉功的艱難曲折道路後,吃夠了苦頭,仍對修道有一念之誠,這時你在高度入靜中會發現,真正的明師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靈感、潛意識,這種精誠的潛意識就是真意,它會將你引入正確的方向。因之丹道之門前有秘密,入門後便無秘密;修證前有秘密,修證後一步一景,一步一驗,秘密便逐步迎刃而解。道學的仙真,不是天生的,都是人變的,金丹大道,就是凡人進入仙界的階梯。內丹學雖難,難不倒誠心人,"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其次講煉功的姿勢。內丹入手,宜先學動功,後學靜功;以靜功為主,以動功為輔。動功之法,古稱導引,可參照馬王堆漢墓帛畫《導引圖》練習,或以太極拳、大成拳起手亦無不可。因為初學丹功,真氣未通,便一味枯坐,陰氣太重,易生偏頗,年輕人更是不宜。社會上流傳的氣功,擇其優者,亦可作入門築基功用之,但應注意心息相依,動作宜慢不宜快,宜柔不宜剛。另有仙家十六字訣云:"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丹家稱"十六錠金",萬莫輕忽,要習之久熟以備用。

靜功之姿勢,有行、站、坐、卧四種,但以靜坐為主。《性命圭旨·亨集》有立禪圖、行禪圖、坐禪圖、卧禪圖等,解說甚詳,可以參看。先說行功法,這種閑庭漫步之功在於以身動求心定。王重陽詩云:"兩腳任從行處去,一靈常與氣相隨。有時四大醺醺醉,借問青天我是誰?"這首詩極得行功要領。行功正是要在如痴似醉的輕緩步態中,舉足如趟泥水,務要心息合一,體會天人感應、無人無我的混沌境界。但初學時,意念稍注於足底湧泉穴,行到極佳處,即忘其行;達到行功如站功,動功如靜功,由動求靜而達真靜,才是行功法要訣。

次說站功法,《性命圭旨·立禪圖》文曰:"隨時隨處,逍遙於莊子無何有之鄉;不識不知,遊戲於如來大寂滅之海。若天朗氣清之時,當用立禪納氣法而接命。其法曰:腳跟著地鼻遼天,兩手相懸在穴邊,一氣引從天上降,吞時汩汩到丹田。"另外,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所傳站樁功,我曾從其弟子於永年先生修習,發現這是最適合作內丹築基功之用的站功。於永年先生《大成拳站樁與求物》和曾廣驊先生《大成拳--科學站樁功》二書,2006年均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對大成拳站樁功論之甚詳。其法要訣有"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乃是生生不已之動",站樁要求"內空洞,外清虛","注意頂心如線系",兩手輕鬆抬起,"臂半圓,腋半虛",最後達到離形去知;虛靈獨存,提摯天地,把握陰陽的境界。此術融入丹功,初煉時可用意微注海底陰穴,加之以提肛縮腎之動作,功夫加深,一任自然,只求松、靜、不動即可。須要指出,丹家之靜功,乃是據靜極必生動的太極原理,心靜極則精炁必動,動則必循經脈周天運轉。

再說坐功法,丹家入室靜坐是最基本的功夫,比行功、立功、卧功要常用,特別是築基功完成後則以打坐入定為主要修持法門。丹功之坐姿以方便坐為常用,有單盤腿、雙盤腿,不舒服則垂腿而坐亦無不可。按法訣說須在坐時要求身正脊直,從頭頂沿脊柱如一串銅錢垂下,然而初學者感到不舒服,可放寬要求,直到功夫深了姿勢自然趨於正確,歪身弓背反會不舒服。至於止念、調息等開始亦不嚴格,但有一條嚴格要求身形不動,先在外形上死死坐著不動即可。坐功有加以守竅者,一般守下丹田,但也可據師傳守眼前虛無窟子、治命橋之竅中竅、上田、中田等,不拘一格。我所要講的是佛教的跏趺坐,全真道將其引入丹功,至於金庸小說里也將"五心朝天"當作丹功要訣,這是不必要的。《參同契》中僅有"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證驗自推移,心專不縱橫。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之說,魏晉以前古仙更無跏趺坐之傳。《性命圭旨·坐禪圖》亦講"坐不必咖趺,當如常坐",並有詩云:"坐久忘所知,忽覺月在地。冷冷天風來,驀然到肝肺。俯視一泓水,澄湛無物蔽,中有纖鱗游,默默自相契。"人果能心念不起,自性不動;內不出,外不入,便是真坐。

後講卧功法,《性命圭旨·卧禪圖》及陳摶所傳睡功,皆主張側卧,讀者可以參照修習。我以為卧功修丹,以仰卧為好。因為以卧功入靜招攝先天一炁,進行人體和宇宙的能量交換,還是仰卧最易得氣。仰卧一般守黃庭中宮,或在肚臍心息合一,存想丹田如鼻以行吐納,或配合觀想採氣法、采日月星精華法,皆可進入天人合一之境。何況仰卧的姿勢,符合內丹學"未學生,先學死"的原理,直至息停脈住,如枯木殭屍,生機內藏,這才是真正仙家境界。丹家入室行功必結道侶,忌獨身長時間靜坐,惟卧式煉功,可以獨自靜修。學者可以自己參悟,尋找適合個人的卧功法門。

接著講清凈丹法之飲食規定,當以素食為主,不吃生蔥、辣蒜、韭菜、芫荽等異味刺激性調味品。然而要注意營養,牛奶、禽蛋類製品不在限制之列,同時宜多食豆類製品、芝麻油、青菜等,以增加體內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供給。其他水果、乾果如蘋果、鮮桃、紅棗、核桃、荔枝、干桂圓、葡萄乾、花生、板栗等,皆可多吃。雞蛋形如混沌初生之丹,豆芽菜充滿生機,核桃仁形如人腦,龍眼肉益陰生陽,紅棗補中益氣,皆為丹家喜歡的食品。但對蘑菇等菌類、竹筍、腐乳、糟魚、醬肉之類,則應少食或不食為佳。飲食調配分三類,一為正餐之飯菜;二是根據本身虛實寒熱而特設的營養補品,包括加入人蔘、鹿茸等大補之物的葯膳;三是乾鮮果品。丹家飲食要根據功夫進程而加減,初入門修鍊,築基入手後食量大增,可一日七餐,即每日除三餐飯菜外,再加補品兩餐,果品兩餐。築基至任督脈通,漸入丹功正途,可減至每日五餐,即正餐二,補品二,果品一。一年後又變為四餐,即正餐一,補品二,果品一。而後隨著內丹功夫大進,飲食減至每日三餐,繼之為二餐,直到功夫煉到每日一餐,再由飯菜、補品而變為僅食果品,斷絕人間煙火,乃至數日不食,漸至仙家境界。

至於男女房事性交泄精,為清凈丹法之大忌。修道者既選作清凈功夫,則應隨著飲食之減少由減少房事到交而不泄直至絕對禁斷。至於夢遺等泄精之病和性慾旺盛失控等病,皆鬚根治,否則決難變化成仙人的體質,這也是不容含糊牽就的事。

丹家為促生真氣,還有兩種鍊形之訣,一為辟穀二三日至五六日,不飲不食,不接人事,以逼生真氣;二為采日光法。功夫到後,又出現解形之驗,解形分內解外解。《玄門秘訣》云:"內解者,是從大便瀉出腸胃中之污穢。外解者,是生瘡痍等症,攻出皮膚之疾。隨人平日所受何等病耳。蓋緣真氣充足,邪氣不能相容,自然發出來也。"

最後講一下靜功的時間規定。凡集體煉功,可以靜坐為主,半個小時之內,不見效驗,真正的效驗一般發生在半小時之後。因之內丹築基功入手,起碼要一小時,即丹經中講半個時辰。第一年每天從半小時漸增至一小時,隨後逐日增加,一步緊似一步,第二年則增至二小時(即一個時辰)。如此逐年增加,由一小時至四小時,再至六小時,其靜坐時間以此為限,應動靜調節,但須日日煉功,不能間斷。丹家直煉到每日六小時連續靜坐,如此氣滿不思食,神旺不思睡,精氣神由後天轉為先天,相互打成一片,煉作一團,自然達到結丹的仙人境界。人們可以發現,隨著丹功的進程,靜坐時間越來越長,飲食則越來越少,最後食睡全無,息停脈住,才是真正的"活死人"功夫。

以上所論入室行功諸事甚明,有志修道者須知道家最重功夫,功夫全靠實證,如不立大誓願,不下真功夫,一曝十寒,隨意間斷,在官場、商場、情場上脫不開身子,仍屬塵緣未斷,是難以進入丹道之門的。然而丹道之門,亦有多途可進,"條條大路通羅馬",並非僅有一派丹法可行。佛陀十大比丘弟子,成佛途徑各異,阿那律失明,修成天眼第一;觀世音耳聾,以天耳通證菩薩果;《楞嚴經》十種仙,成仙途徑亦各不同。佛法如此,道法也不例外,否則內丹學豈能有這麼多門派?因之我認為,真師真訣,無法教會那些沒下死功夫的庸人。真師真訣只是一種機緣,能否得遇這個機緣,依哪條路修成正果,創立什麼門派,全在於學道者自己的悟解和狠力摸索。學道者摸索的途徑不同,悟解丹經或真師點化的焦點不同,便是形成諸多丹法門派的原因。

丹道仙術入門——修持丹道的年齡和條件

修持內丹功法要具備有緣、有學、有錢、有閑等條件,丹經上講法、財、侶、地四要件。"法"已講過,其次是財,修道沒有一筆錢財,則無法保證集會、旅行、衣食、醫療、圖書、器物等用度。丹經上有鼓勵丹士到名都大邑依附有財有勢者以法換財共同修鍊的話,這是講修同類陰陽丹法者需特殊環境並求勢要者保護。所謂"要貪天上寶,須用世間財",因財力不足抱道終身者多,因而求外護為丹家之大事。今天丹功修鍊傳往世界發達國家,要組織修道團體並建立學道、傳道、修道的文化產業基地,更需有較大的財力物力。再次是侶,丹功修鍊需要護法和道侶同修同證,不適宜一個人孤獨進行。在現代社會裡更應該結成團體,共同創造修鍊的條件。最後是地,即修鍊的居室和環境。首先在大環境上要避開謗道者的干擾,選擇道學文化氣氛濃厚的地方。老子講"居善地",就是選擇修道的大壞境。丹室宜背山面水,向陽避風,多植松柏,泉水叮咚,清潔優雅,生活方便。室內光線不明不暗,空氣新鮮,無塵無菌,陳設簡單。所居之地隨丹功的進度有所不同,這是要以人體修鍊的內環境和自然界的外環境相適應,以便發生天人感應的作用。初關仙術,應選擇山明水秀,土厚樹茂,"生氣"聚集的地方。丹家要借天地之生氣,培補人體元氣,以行煉精化炁之功。中關仙術,須擇古仙曾居住得道的洞天福地,超塵絕俗,松青竹翠,彩雲霞光的"靈氣"凝結之地。丹家要借天地之靈氣,扶助胎息,以行煉炁化神之功。上關仙術,要擇高山峻岭,懸崖絕壁,人跡罕至,狼蛇潛蹤的"煞氣"偏勝之地。丹家九年面壁,陽神出殼,須借天地之殺氣戰退邪魔。

張伯端《悟真篇》云:"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期。大葯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其《石橋歌》又云:"莫因循,莫貪鄙,火急尋師覓玄指。在生若不學修真,未必來生甚胎里。"張伯端《悟真篇序》以為"人身難得,光景易遷",如不及早省悟,修習丹道,老死將至,"雖悔何及"?道門修命之法,"有易遇而難成者",如導引、吐納等健身術,只可辟病,"一旦不行,則前功漸棄。此乃遷延歲月,事必難成"。"夫金液還丹者,則難遇而易成"。內丹功成,則一得永得,名列仙班,因之要急尋師求訣,"下手速修猶太遲"!這就是說,丹家提倡修道越早越好,最好是男子16歲前,女子14歲前,元精未泄、月經未潮便習丹功,為上根利器,可一步到大周天,直接修持煉炁化神的中關仙術。丹書上說人世間有數世修鍊,生有仙根,能自覺修鍊丹道的孩子,這種宗教性的話難以確證。但依我的看法,內丹學是一種知識階層的學問,小孩子無這種學養,很難自覺研習丹道。這種事不妨試一試,看誰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謝自然、韓湘子那樣的仙姑仙童。丹家需要至少三年五載的"活死人"功夫,並非等閑之輩可以做到。因之,我認為聞道越早越好,但真正入手修鍊,以48~60歲這段時間比較合適。

丹經沿襲《黃帝內經》的觀點,男子論八,二八一十六歲精通,八八六十四歲純陰之體;女子論七,二七一十四歲天癸至,七七四十九歲至更年期,天癸絕。我將人的一生以12年為階段劃分為不同時期,以論丹道之理。自出生至12歲,為童年,乃發育時期,相當十二辟卦之復卦至夬卦之間,是元陽漸增將滿之期。6歲之前人之童心應如一片混沌,6歲之後雖知識漸開,亦當天真純樸,其知識增長僅以培養記憶力為主。12~24歲,為少年,乃學習時期。其中女子14歲月經初潮,男子16歲陽精將動,相當乾卦,應儘早聞知丹道,以保元精。人至24歲,知識漸長,人近成熟,相當姤卦,關竅既開,天真已鑿,應拜師求訣,先鎖陽關行築基功,方可體健少病。24~36歲,為青年,乃探索時期,應選定人生目標,在學問和事業上抓住機遇,敢想敢闖,不怕挫折,不達目標決不休止。其中32歲為遁卦,人生慾望亦達高潮,心情躁動不安。36歲是生命力和智慧的頂峰時期。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人生的道路重在拼搏,30~40歲正是創造力最強的時候,切莫錯過。每個人一生有沒有創造和成就,全看這段時間人體生命和心靈潛能的激發。36~48歲,為壯年,乃奮鬥時期。此間應為社會建立功業,完成自己人生的責任和義務。40歲為否卦,元陽耗盡一半,身體漸覺疲乏。48歲為觀卦,生乎四陰,肝腎虧損,必須修道以自救。48~60歲,為衰年,乃收穫時期。這是由壯年至老年的轉換階段,人生事業達到高峰,但人體精力走下坡路,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身體轉衰,疾病呈象,進入更年期,經歷著心理和生理的巨大波動。56歲為剝卦,生乎五陰,元陽將盡,是人體生命的"中點",再不修道將錯過機會。人生至此,應急作退步之想,終養好父母,安置好子女,籌集財物,結交道友,人手行功。60~72歲,為老年,乃定局時期。60歲恰值一甲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會出現一種返還現象,童年時期的脾氣和人格又會重現,如在此之前丹功修鍊有成,正好利用這一生理特徵得返老還童之效。這也說明我們確定48~60歲為丹功入室時期是有科學根據的。另外,64歲以後10年,為人一生中之死亡率高峰期,過了這個"定局時期"的老年階段,人體的生理、心理狀況會重新穩定下來,內分泌恢復正常。因之在這之前先修丹功以抗衰老,為安全度過死亡高潮期,確有實際意義。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生壓力過大,55~65歲即已提前進入死亡高峰期,一些著名學者、藝術家、企業家英年早逝者頗多,更需要求師修道以自救。64歲為坤卦,元陽耗盡,性功能衰退,而後修道無望了。然各人體質不同,難一概而論,如精炁未竭,八十老翁尚可返還。72~84歲為晚年,乃交班時期,須安置好後事,專心修道,以盡天年。據我的推算,人的自然壽命應為56歲的兩倍,即112歲。人能借丹道以養生,則可盡112歲的天年。普通人自48歲之後漸趨衰老,但切不可將"衰老"二字放在心上,應"不覺老之將至"為好。我之確定48~60歲為修道時期,除從內丹學本身的規律著眼外,尚考慮到社會功利的因素。人生來到世間,如不能為自己的同類作點貢獻,不為民族和國家建立功業,雖活千年,又有何益?試想我中華民族一大批精英,都以畢生精力閉門求仙,則經濟繁榮、政治革新、科技進步靠何人推進?當然那些專門研究內丹學的科學家,或自幼出家的道士等宗教職業者,又當別論。另外,人不到48歲,社會經歷或學養不夠,名利心未淡化,不能勘破世情,也很難下決心從事內丹修鍊的大型人體系統工程。內丹修鍊工程曠日持久,修道者一是要有見地,即弄清內丹學的理論體系;二是要有修證,即懂得內丹法訣並著手修鍊取得丹功體驗;三是要有行願,即立誠心、恆心並發大誓願。見地、修證、行願三者,行願最重要。人不到一定年齡,俗緣未了,也是難以發大誓願專心修道的。內丹家要完成人類自我改造的曠古大業,必須樹立獻身科學,求證大道的真誠信念。 丹道仙術入門——丹道的功效

 修習丹道功法究竟會獲得什麼效果,這也是我們研習內丹學必須考慮的問題。據我考察,丹道功法,至少可以產生六點功效。

 其一是它可以改造修道者的人生觀,促使修道者在行為上與道相合,從而建立起新的行為模式。道學不僅有一套人生觀,而且有系統的社會倫理觀。修習丹道的人,建立起對道的信仰,遵奉道學,必然在行為上發生一系列變化。修道者接受了道學自然超俗、守中執要、適性逍遙、慈忍和平、無為而治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有中和之氣象,便是"載道之器",可以授予丹道法訣,使之在修鍊中體驗到道的境界,其行為自會更加與道合真。如遇到那些天性淡泊不俗、福慧雙全的人,能通過學道勘破世情,"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便是"上根利器",宜予入道修丹。反之,那些心胸狹窄,自私多欲、險詐惡毒的人,皆與丹道無緣,如授予丹訣必貽害社會,此所謂"傳之非人,必受天譴"!一個人在信修丹道前後往往判若兩人,修丹有成後更會現出仙風道骨,這都說明內丹學有重新鑄造人格的功效。

 其二是丹道能變化人的氣質,控制人自身的情緒。內丹的重要關竅,都是人體內分泌腺集中的地方,內丹功法首先激發這些器官(如生殖器官、性腺、前列腺、腎上腺、胰島腺、甲狀腺、肝、膽、胃、胸腺、松果體、腦垂體等)的內分泌和神經,促進人體微循環,使全身建立起一套高度和諧有序的新程序。修道者使自己的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微循環系統都發生新的變化,從而在人體深層建立起一套穩定的、"一得永得"的自調諧程序,這套程序和宇宙的自然節律相一致,能在高層次上參預自然界能量、物質、信息的大循環。丹家通過這套程序對自己的心身進行調控,使之與道相合,從而達到自主調整情緒、保持良好心境和變化個人氣質的目的。例如丹功修鍊在"活子時"到來的時候,某些關竅部位會分泌出一種類嗎啡樣的激素,使人產生周身酥綿如醉、忘我銷魂的快感,進而使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樣,修習丹道的人改變某些不合道的規範的脾氣和習慣,形成一種豁達、開朗、中和的氣質,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心境。

 其三是修習丹道可以清洗自己隱藏下來的心靈創傷,重新發現和認識"自我",從而使自己的心靈獲得解脫,達到開悟的境界。丹道承認人都有生前胎兒期的記憶,而人生的重大創傷、痛苦、不良刺激等都會在人的深層記憶中留下印痕。人的潛意識中好像有一盤錄像帶,它將這些人生的悲傷、痛苦、意外刺激透過常意識的層次轉錄到潛意識的錄像帶上,而潛意識中的這些印痕又會強有力地影響人的常意識,使人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錯亂。內丹學是一種凝鍊常意識、凈化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心理程序。丹家將元神稱作"主人公",是人真正的"自我",因之內丹學又是一項重新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的心理系統工程。丹道在開發出人真正的"自我"後,就會將潛意識中錄有心靈創傷的錄像帶清洗乾淨,消除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良印痕,從而真正使人的心靈獲得解脫。這樣,內丹家在高度入定中透過潛意識的魔障,解除了各種心魔(如色魔、富魔等)的武裝,從而大徹大悟,達到道的境界。這樣丹家就修鍊到禪宗開悟的層次,使自己成為開悟的人,得道的人。這樣使人的心靈在理性和非理性層面都得到正常的充分發揮,避免了一切心理障礙和精神錯亂,真正感受到道家適性逍遙的滋味。

其四是丹道可開發出人體生命潛能,激發人腦的深層智慧。人體中本來隱藏著在漫長的生物進化中遺傳下的億萬年的記憶,包括生物進化史上的生命潛能。人腦的舊皮質區、包括網狀結構和丘腦等部位中保存有人在36億年(特別是近2.7億年)生物進化中遺留的尚未開發的信息庫,其中無疑存有巨大的生命潛能和心靈潛能。丹功通過凈化人的潛意識,將潛意識凝鍊為陰神,就會突破時空障礙,產生預知等前識功能。丹家修鍊到將元意識開發出來並凝鍊為陽神,就會打開人體遺存的信息庫,釋放出生命潛能,從而達到大徹大悟的大智慧境界,能和虛無的寂光世界交通,並獲得超越時空界限的神通。丹經中普遍有"六通之驗"、"心能轉物"的記載,這和佛法"到彼岸"的"摩訶般若"本來相通,人體生命潛能包括心靈潛能的開發目前尚屬正待著手研究的問題,但一些習丹功者深層智慧得到激發,出現預知、遙視、心靈感應的功能當屬事實。

其五是可以改善人體素質,祛病健身,激發人體青春活力。修習同類陰陽丹法的人,激發起本身的性能量和生命力,往往產生駐顏留春之效,在一定程度上返老還童,使人體機能返還到十二年前(以性功能為指標)的狀態。同類陰陽丹法築基功中之兜腎囊、黃河逆流功、鹿功、鶴功、"十六錠金"功、回春功等,皆為壯腰健腎之要術,有明顯之抗衰老作用。清凈功夫往往把一些危及生命的不治之症壓制住,延長几十年壽命,到老年內氣不足時再發病。丹道功法將人體先天的精、炁、神稱作藥物,一旦丹功煉出內葯,這些自身產生的內葯會調節人體的生理機制,號稱"大葯",可以治癒百病。丹家認為外界的中草藥、抗菌素等都有副作用,自身的內葯才是金丹大葯。內丹學是最高的心身醫學,它無疑會消除一切心身性疾病,真氣在體內運行後有通血活絡化瘀之效,使人體精氣暢通,心理和諧,保障人體心身健康。

其六是內丹功法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進而超越人體生命的界限。歷史上一些著名高道,遠如彭祖、老聃、容成公、安期生等,近如孫思邈、葉法善、呂洞賓、陳摶、劉操、石泰、張三丰等,皆修鍊有成而獲高壽,名垂史冊。僅就清代有年代可考的龍門派丹家而論,就有:王常月(1520~1680)、沈常敬(1523~1653)、王永寧(1597~1721)、范太青(1606~1748)、白馬李(1615~1818)、高東蘺(1621~1768),內丹學可以延長人體壽命的效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呂洞賓、張三丰屢有靈異,應屬真正修成丹道達到仙人境界者。也有的丹家不求靈異,但可以老年不煩子女照料,身體健康;至後事安排定,人生心愿已了,便無疾而終,丹家稱之為"自了漢",這是最實際的功效。丹家還有自己預定死期,乘願再來;乃至投胎奪舍,無疾屍解之說法,非局外人所能知。內丹最後一著"虛空粉碎"撒手功夫,聚則成形,散則為炁,在邏輯上超脫了生死。丹道的這一境界,和密宗大圓滿功法的虹化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虹化現象在禪密中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超越人體生命界限是人體生命科學正待研究的課題,內丹學提供了一條探索人體生命奧秘的實驗途徑,這當是內丹學的真正價值所在。至於長生不死、肉身成仙、拔宅飛升之說,目前尚無證據。我的研究可以承認"陽神"、"陰神"在一定程度上脫離肉體而存在,但它們不是道教理想中的永恆神仙,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終究要"消失"到茫茫的宇宙中,復歸為先天一炁。世界上凡是產生出來的東西最終總會死亡,歸於物質、能量、信息的永恆大循環之中,長生不死的人是難以存在的。今之少年想長生,古之少年安在哉?我們進行內丹學的研究要以科學立基而不靠神學誘惑,不能企望我們無法實現的東西。

推薦閱讀:

修行怎麼阻止漏丹?
急捉龍虎場上戰,忙將水火鼎中煎!這裡龍和虎是什麼,水和火又是啥,場上在哪,鼎在哪?
鑫子的【丹道理論】
道教丹道養生功法一

TAG:丹道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