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夜五更是怎樣計算的?

六十進位最初起源於巴比倫,至於巴比倫人為什麼要用60進位,說法不一。有人把巴比倫人最初認為一年為360天,太陽每天走一「步」〔即一度〕及巴比倫人已熟悉六等分圓周相結合而得60進位;也有人認為60有2、3、4、5、6、10、12等因數,使運算簡化等等。這種60進位制最初由興克斯〔Hincks〕於1854年在巴比倫的泥板上發現的。這些泥板大約是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600年的遺物。在泥板上刻有1.4 = 82,1.21 = 92,1.40 = 102,2.1 = 112,這樣的式小,這些式子如按其他進位都無法理解,如按60進位卻迎刃而解。如1.40 = 1×60 + 40 = 100 = 102等等。 而秒之後是後來人為規定的,所以用大家習慣10進位,毫、微只不過是習慣上對千分之一,10萬分之一的稱謂而已,沒什麼特別的規定。古人計時,只根據天色把一日劃分為若干時段,如天將亮時為昧旦,日出為晨,太陽正中時為日中,日落之後為黃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後來,又將一晝夜分為十二等份,即十二個時辰。《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載有十二時辰的完整名日為:夜半、雞嗚、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十二時辰始於何時?據考證所得,是始於漠代。漢武帝時,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時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雞嗚、平旦……。每一時辰又分為兩個小時段,如子時為子初、子正,丑時為丑初、丑正……。這樣,一晝夜十二時細分為二十四小時,和現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例如:子時為夜間十一時至一時,丑時為一時至三時,寅時為三時至五時,餘此類推。不過十二時的概念,後世仍常沿用。人們又常提到五更天。究竟五更又是甚麽呢?古人常以五更為計時單位,將一夜分五更,每更約為一個時辰。初更(一更)相當於戌時,二更相當於亥時,三更相當於子時,四更相當於丑時,五更相當於寅時。往時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樓,黃昏後鼓樓嗚鍾108聲然後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樓,每夜有更夫根據鼓樓上指示的時間打更報時,可說是保存舊習的表現。
推薦閱讀:

朝風暮月,便是我一夜墨香
白露 | 一夜西風一夜涼
男人和女人的經過一夜之後.汗。。。。
資本退潮實業派富豪狂歡 資本市場難覓一夜暴富

TAG:計算 | 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