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城市。它是一神教的中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3000年來,數十個部落、民族、國家和宗教勢力對這座城市進行過無數次爭奪,它曾37次被佔領或遭戰火蹂躪 ,18次被原址重建 。 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進程中,耶路撒冷前途是最敏感、最複雜和最難解決的問題,它不僅關係到當地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世俗權益,而且關係到全世界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權益。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不可替代的聖地,也是當代阿猶衝突最先爆發的地方。阿猶雙方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上的衝突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其間,城市的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徵發生了顯著變化,局面日趨複雜。在以巴雙方試圖就耶路撒冷永久地位達成協議的今天,對耶路撒冷特殊地位的形成、阿猶雙方的爭奪和決定城市前途的諸項因素有所了解,無疑是非常必要的。 一. 歷史背景和地理概念 耶路撒冷不僅是一神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城市,也是在原址維持存在和發展的最古老的城市。對耶路撒冷考古作出過最大貢獻的英國女考古學家凱瑟琳?M?凱尼恩根據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記述和考古資料所顯示的當地早期居民生產力水平推斷,耶路撒冷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已存在 ,以色列耶路撒冷博物館則將這座城市出現的年代確定為公元前3150年。耶路撒冷的史前居民無據可考,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2500年前後從阿拉伯半島遷徙至此的亞摩利人。相傳他們是挪亞之孫迦南的後代,故將新的棲息地稱為「迦南地」 ,居住在迦南地上的亞摩利人便被稱為「迦南人」,他們中的耶布斯部落是有據可考的耶路撒冷最早的定居者。考古發現表明:被以色列人征服之前的耶布斯城堡面積約為3.4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3000居民 。由於依山勢而建,易守難攻且靠近水源,加之受到埃及人的保護,耶路撒冷成為最後被以色列人征服的迦南城堡。 當時的迦南有許多以城堡為中心的奴隸制小王國,耶布斯人的城堡之所以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是由於它日後逐漸演變成了三大一神教的聖地。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4   回復此發言 --------------------------------------------------------------------------------3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一) 三大宗教聖地的形成 三大宗教聖地的形成先後經歷了1600年之久。鑒於三大宗教具有一神論的共性和教義上的延續性,不難理解為什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將耶路撒冷視為聖地。三大宗教聖地的形成依次為: 1. 猶太教 公元前1800年前後,希伯來人進入了迦南。初到迦南的希伯來人曾在亞伯拉罕的統領下同耶布斯人打過交道,但只限於向耶布斯王麥基洗德貢獻十分之一的財產並受到麥基洗德的禮遇。自亞伯拉罕之孫雅各起,希伯來人開始聽從神授,稱自己為以色列人 。饑荒迫使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公元前1226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率領下返回迦南。據《聖經》記載:返回迦南的途中,上帝在電閃雷鳴中顯現於西奈山,授予摩西刻著「十戒」的石板(即「約板」),第一條戒律便是「除耶和華 外,不可信別的神」。此後200多年,接受了一神論的以色列人抬著置有約板的約櫃轉戰迦南,一神教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的過程中逐漸成形。 公元前1006年,大衛乘耶布斯人的保護國埃及陷入內亂之機攻佔了耶路撒冷,擴建了耶布斯人的城堡,並將約櫃永久性安放在相傳亞伯拉罕弒子祭神的莫利亞山上,並修建了規模不大的神壇,奠定了猶太教聖殿的雛形。公元前969-962年,大衛之子所羅門窮7年之工,在莫利亞山上建造了規模宏偉的耶和華聖殿,史稱「第一聖殿」。一般認為,第一聖殿的完工奠定了耶路撒冷作為一神教中心的神聖地位 。 所羅門死後,王國分裂,耶路撒冷成為南部猶大王國的都城。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攻佔耶路撒冷,猶大王國的上層人士和熟練工匠被分批押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至此,「第一聖殿」時期結束。 公元前538年,波斯滅巴比倫,4-5萬猶太人在波斯王的鼓勵和幫助下返回耶路撒冷,用20年時間在第一聖殿原址上重建聖殿,史稱「第二聖殿」。 此後的350年間,耶路撒冷猶太社團大體上保持著自治地位,聖殿區得到了先後統治該城的波斯帝國、亞力山大帝國和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尊重。但從公元前198年起,佔據敘利亞一帶的塞琉西王朝在耶路撒冷強迫推行「希臘化」,後又宣布禁奉猶太教,洗劫了聖殿並將其改建為宙斯神廟。 塞琉西王朝的作法激起了猶太人的反抗。公元前164年,「馬卡比起義」獲得成功,起義軍恢復了聖殿,並建立了一個版圖空前「馬卡比王國」。公元前63年起,耶路撒冷又淪為羅馬統治。猶太人曾多次發動起義,但均遭殘酷鎮壓,城市在公元70年和公元135年兩度被毀。 公元135年之後,羅馬人在廢墟上重建了耶路撒冷,猶太人被禁止入內,聖殿的可見遺迹僅剩下了西部的一段基座,暨聖殿區西牆的一部分。 正是這堵「西牆」,成了處於流散狀態的猶太人千百年來的精神寄託,被視為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和猶太民族往日輝煌的象徵。由於猶太人慣於在此哭訴民族苦難,這堵牆又被稱為「哭牆」。猶太人在西牆前祈禱的特權是16世紀初期征服並重建耶路撒冷的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給與的。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4   回復此發言 --------------------------------------------------------------------------------4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2.基督教 出現於公元初年的基督教最初只是猶太教的改良教派,它同傳統猶太教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承認耶穌為「彌賽亞」(救世主)。羅馬統治者認為基督教是猶太教的一個教派,因此對基督徒和猶太教徒一律實行迫害。公元313年,奉行改革政策的君士坦丁大帝在義大利頒布「米蘭敕令」,宣布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發還已被沒收的教會財產,從而開始了利用基督教實行統治的轉變。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統一帝國全境,他格外垂青耶路撒冷,因為「主耶穌基督之死使它成為基督教的中心」 。 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之母聖海倫娜前往耶路撒冷朝聖,親自確定了幾處聖址,將「希臘化」時期修建的維納斯神廟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聖墓教堂」(又稱「復活教堂」),據說那裡是耶穌遇難和復活的地方。聖海倫娜還在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修建了「誕生教堂」(或譯為「聖誕教堂」),使伯利恆這個耶路撒冷以南的小村莊成為與耶路撒冷有連帶關係的基督教聖地,16個世紀之後聯合國分治決議中將伯利恆劃入耶路撒冷特別行政區的根源即在於此。 首批基督教大教堂於公元336年完工。這意味著從那時起,耶路撒冷成為基督教不可替代的永久聖地。 隨後的300年間,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教堂數目維持在30個左右,在原猶太教耶和華聖殿廢墟上建起的是「聖母教堂」。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公元638年伊斯蘭教勢力佔據耶路撒冷。 伊斯蘭教勢力擴張時期,耶路撒冷免於戰火,在以後的4個世紀里,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基本上是和平共處的。公元 1071年,塞爾柱突厥人攻掠耶路撒冷,並切斷了歐洲基督徒朝聖路線,耶城基督徒處境惡化。1099年7月15日,十字軍從一年前搶先佔領耶路撒冷的埃及穆斯林手中奪取該城,數以萬計的穆斯林和猶太人慘遭屠殺。 十字軍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都的拉丁王國,將清真寺改建為基督教堂,並將約旦河以東的阿拉伯基督徒遷往被騰空的猶太區,從而開創了阿拉伯基督教社團在耶路撒冷的存在。 88年之後,庫爾德人薩拉丁率穆斯林軍隊收復耶路撒冷,歐洲基督徒在交付罰金後離去,阿拉伯基督徒被允許繼續留在耶城,猶太人也獲准返回。 1229年,基督教勢力取得了對耶路撒冷的控制。是年,率領第六次十字軍東征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同阿尤布王朝達成協議,迫使阿拉伯人割讓了耶路撒冷-伯利恆地區,但耶路撒冷伊斯蘭教聖寺區仍歸穆斯林管轄,開創了耶路撒冷「一城兩制」的先例。1244年,穆斯林勢力反攻獲勝,基督教勢力永遠喪失了對耶路撒冷的整體控制。從那以後,耶城基督教社團一直得益於大國勢力平衡而和平生存,直至今天。 3.伊斯蘭教 耶路撒冷之所以成為伊斯蘭教聖地,源於早期伊斯蘭教中保留的猶太教習俗、《古蘭經?夜行》一章有關教祖穆哈默德夜行至此拜晤先知的記述和相關傳說。 穆哈默德創教初期,為了得到麥地那猶太社團的支持,曾沿用猶太教的一些習俗,包括面向耶路撒冷朝拜。隨著自身勢力的壯大和當地猶太社團被征服,朝拜方向改為麥加。 《古蘭經?夜行》篇記述了真主使穆哈默德在一夜之間從禁寺行到遠寺,以便向他昭示「一部分跡象」。傳說被祥雲帶到耶路撒冷的穆哈默德在「遠寺」見到了先知易卜拉欣(即《聖經》中的亞伯拉罕)、穆薩(即摩西)和耶穌,並同眾先知談了話。相傳穆哈默德是乘一匹白馬夜行的,並將白馬拴在「遠寺」牆邊,故猶太聖殿遺址「西牆」又被稱為「飛馬牆」。 公元638年,穆斯林遠征軍兵臨耶路撒冷,城內基督教社團請降。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和平進入耶路撒冷,在東正教牧首索福羅尼烏斯陪同下來到聖殿區,下令在相傳穆哈默德由此登宵並留有足跡的「聖石」(即亞伯拉罕弒子祭神和大衛建立耶和華祭壇的莫利亞山頂岩石)上修建一個清真寺。 歐麥爾修建的清真寺比較簡陋。在第二次伊斯蘭教內戰期間,倭馬亞王朝哈里發阿卜杜?馬立克為了同佔領麥加的伊本?祖白爾抗衡,將更多的穆斯林吸引到耶路撒冷朝覲,於公元691年在「聖石」上大興土木,將其擴建得宏偉壯觀,稱「聖石圓頂清真寺」。十多年後,馬立克之子瓦立德又在圓頂清真寺以南原基督教聖母教堂遺址上修建了另一個清真寺,名為「阿克薩」(意為「遙遠」,顯系同《古蘭經》中事先提到的「遠寺」相呼應)。從此,以這兩座清真寺及其由高牆圍築的寬敞院落為中心,耶路撒冷成了伊斯蘭教繼麥加和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 應該指出:自638年歐麥爾佔領耶路撒冷後,除十字軍征服的百餘年間,這座城市基本處於穆斯林控制之下,城內居民也以穆斯林為主體,直至19世紀中葉猶太人大量回歸。 三大宗教聖地集於一城,且沒有一個宗教社團曾不間斷地在耶路撒冷的存在,這種獨特的局面是由歷史事實鑄成的,三大宗教的聖跡都有其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轉移性。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4   回復此發言 --------------------------------------------------------------------------------5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二)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 特定時期的耶路撒冷具有特定的地理概念,對現階段耶路撒冷區域劃分及其演變過程的準確了解是分析耶路撒冷之爭的必要條件。 山城耶路撒冷地勢起伏,目前市轄範圍的海拔高度是610-850米.多年來,市轄面積一直被公布為為123平方公里 。1999年,以色列經過數字化測量,將這一數據更新為126.4平方公里 。城市分為不同的區域,各區的概念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它們的劃分和演變過程可分別概述如下: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4   回復此發言 --------------------------------------------------------------------------------6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1.老城 古城牆圍築的市區,面積為0.87平方公里。由於地勢和水源的限制,幾千年來的地理位置是穩定的,城內街道布局也變化不大,目前的城牆是奧斯曼帝國於1542年在原基礎上重建的,由石塊築成,因依山勢而建,高度為10-20米不等。城內有120條被冠以不同語言名稱的街巷和一些無名通道 ,大多彎曲狹窄,只有公元二世紀羅馬時代規劃的幾條街道直一些,它們構成了不同宗教和民族區域的分界線。自16世紀初期起,城內逐漸形成了目前的四個區----阿拉伯區 、基督教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各區人口(1999年底統計數字)、面積和相應比例分別為 : 各區面積(平方公里) 各區面積比例 各區人口 各區人口比例 阿拉伯區 0.44 50% 22,858 70% 基督徒區 0.18 21% 5,020 16% 猶太區 0.13 15% 2,306 7% 亞美尼亞區 0.12 14% 2,304 7% (總計) 0.87 100% 32,448 100% 表格中的「人口」欄並不表示居民的身份,不同宗教和民族混居的現象普遍存在,如1999年底的統計顯示,老城猶太居民總數為2951人,其中645人居住在非猶太區 ,但各區人口的數字大體上顯示了老城內不同類別居民的人數。此外,老城還有一些特徵需分區加以說明: 阿拉伯區由兩部分組成----居民區和聖寺區。居民區又分為阿拉伯基督徒區和穆斯林區,基督徒區面積較小,建有基督教教堂。聖寺區院落寬大,坐落在《聖經》上所說的的莫利亞山頂。由於多次被平毀重建,地勢平整,圍牆越築越高,「聖石圓頂清真寺」(或譯為「薩赫萊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雄踞院內,是東耶路撒冷穆斯林朝拜的集中場所。此外,院內還有約旦王室和當地穆斯林望族的墓地。3000年來,這裡一直是耶路撒冷的中心,面積0.135平方公里 ,曾是第一聖殿、第二聖殿、希臘宙斯神廟、基督教聖母教堂及其院落所在地,猶太人稱其為「聖殿山」,阿拉伯人稱其為「尊貴的禁地」。 猶太區位於西牆附近,1948年被約旦佔領,1967年以後進行了改建,陸續修建了一批現代住宅,但毀於1948年戰火和隨後被拆毀改建的70座猶太會堂僅重建了10座 。 基督教區位於老城西北,是羅馬人將古城牆向西北部擴展後形成的,這裡的居民絕大多數是古代基督徒的後裔。 亞美尼亞區實際上也是基督教區,居民多為1915年被土耳其人驅逐出境的亞美尼亞正教會基督徒難民及其後裔。 老城是世界上宗教場所最密集的地方,共有200多座教堂、修道院、清真寺和宗教學校,基督教的20個主要教派都在此建有教堂。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5   回復此發言 --------------------------------------------------------------------------------7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2.「地下耶路撒冷」 除地表建築之外,老城還存在著歷史更為悠久的「地下耶路撒冷」。「地下耶路撒冷」的存在由來已久,許多教堂和其它地表建築的地下部分都是古代耶路撒冷建築的遺址,這些遺址的歷史大多在2000年左右,最久的超過了3000年,其中包括耶布斯人挖掘的地下引水渠道、大衛王時期的城堡、第二聖殿時期和羅馬-耶穌時期的教堂、蓄水池、商業街道和古代賢人墓穴等。1865年,英國考古學家查爾斯?威爾遜開創了近代耶路撒冷老城的考古發掘,清理出了第二聖殿時期巨大的拱形通道,並沿西牆(「哭牆」)向下探挖,發現了「地下西牆」的高度竟超過了地表部分。1967年以後,以色列又開展了更多的考古活動,在大馬士革門左下方發掘出了完整的古羅馬城門,其通道可以一直延續至聖殿山底部,從而探明了「地下耶路撒冷」的整體布局。 由於「地下耶路撒冷」的絕大部分位於目前的阿拉伯區地表以下,以色列從事的考古活動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廣泛抗議,考古活動時斷時續。1996年內塔尼亞胡政府重開「考古通道」的決定還一度構成了對巴以和平進程的嚴重威脅。目前,西牆南側的發掘工作仍在進行,第二聖殿時期通往聖殿入口處的通道已經基本暴露。此外,伊斯蘭教聖地院落內也開始從事局部的施工挖掘,阿猶「考古之爭」已經有所激化,很可能構成今後耶路撒冷爭端的另一個焦點,甚至引發另一場衝突。 正式由於耶路撒冷的歷史悠久和歷史遺迹的層疊現象過於敏感,在2000年7月的戴維營會談期間,以色列方面拋出了「地表主權」和「地下主權」的概念。僅此一點,便可看到耶路撒冷問題的極端複雜性。 3.新城 這是一個含義不清的概念,很容易引起誤解。最常見的錯誤是將其混同於耶路撒冷西區。實際上,新城泛指19世紀中葉以後在老城之外建設的全部新市區,不僅西部有,東部也有。準確的說法是:1948年戰爭後,以色列控制了西部新區,約旦控制了老城和東部新區。 4.東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東區) 指1949年停戰分界線以東地區,包括老城和一小部分新城,面積先後向外擴展了3次。約旦控制下的東耶路撒冷最初只有2.4平方公里。1952年,約旦將市轄範圍向北部和南部擴展,使其達到了6.5平方公里。1967年戰爭後,以色列并吞了東耶路撒冷,並立即將其擴展為70平方公里。 從整體上看,目前的東耶路撒冷是以阿拉伯特徵為主的,1000多年以來也一直巴勒斯坦穆斯林世代居住的領地。但在這一區域內,也存在著眾多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歷史遺迹和規模相當宏偉的基督教各派教堂群落,並存在著猶太社團在上世紀20年代構置的大面積地產,這一局面是今後解決耶路撒冷問題的最難點所在。 5.阿拉伯耶路撒冷 這個名稱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以往阿拉伯人用這一名稱強調整個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屬性,但目前被認為是東耶路撒冷的別稱。 6.聖城 這是《聖經》上就反覆出現的對耶路撒冷的尊稱,歷史上的猶太人和基督徒都接受這一尊稱,但後來成為阿拉伯人對耶路撒冷的稱呼。在現階段,它既是耶路撒冷的別稱,也是「阿拉伯耶路撒冷」的代名詞。由於城市面積不斷擴大,「聖城」所指範圍有待明確。 7.西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西區) 1949年停戰分界線以西地區,完全是19世紀以後建立的耶路撒冷新區,以猶太人為主體居民,但也有大量阿拉伯人的不動產和一部分在1948年戰爭期間沒有外逃的阿拉伯居民。以色列先後將耶路撒冷西區的面積擴展了5次:1952年由17.7平方公里擴展為33.5平方公里,1963年擴展至36平方公里,1964年擴展至38.1平方公里,1985年擴展為38.5平方公里,1993年又擴展至53平方公里 。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5   回復此發言 --------------------------------------------------------------------------------8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二.阿猶耶路撒冷之爭的形成 本世紀之前,對耶路撒冷主權或整體控制的爭奪從來不是在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進行的。相反,正是藉助阿拉伯人和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征服,猶太社團才得以重返耶路撒冷,並在相對寬容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阿猶耶路撒冷之爭的出現是猶太人無法忍受歐洲基督教勢力迫害而頑強回歸耶路撒冷的必然結果,大國對猶太復國運動的同情、庇護和支持在這一爭端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家的競爭中,處於流散狀態的猶太民族和當地阿拉伯居民在各方面都是不對等的,比較雙方的民族凝聚力、建國願望的強烈程度和迫切程度、外部力量的支持、以及社團組織能力、經濟實力和現代政治意識,後者均處於劣勢。這種狀況是阿猶耶路撒冷之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也是影響公正解決阿猶耶路撒冷之爭的一大障礙。 (一)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的阿猶和平共處 自十字軍退出耶路撒冷後,猶太人的回歸努力從未停止。1212年,來自法國和英國的300名拉比及宗教學者集體定居耶路撒冷,奠定了重建耶路撒冷猶太社團的基礎。 1492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下令驅逐境內全部猶太人,一部分人輾轉來到耶路撒冷,成了塞法爾迪猶太社團的先驅。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巴勒斯坦,結束了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對耶路撒冷長達350多年的統治。1535年,蘇里曼一世在全面平定阿拉伯人的反抗後開始大規模重建耶路撒冷,他對這座城市的偉大貢獻為各宗教勢力及後人所稱讚。蘇里曼還做出了一個影響至今的重大決策:西牆為猶太人的祈禱場所。 蘇里曼對猶太人實行的寬宏禮遇為猶太人大量回歸耶路撒冷和城市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基督教各派為宗教權益而展開的內部爭鬥是耶路撒冷地區的主要矛盾,與基督教內部爭鬥無緣的猶太社團在幾百年間從來沒有象他們在歐洲的同胞那樣遭受任何一方的迫害。 自17世紀起,奧斯曼帝國逐漸走向衰落,歐洲各國紛紛效仿法國,先後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外僑權利條約」,歐洲各主要國家先後在耶路撒冷建立了領事館,身為僑民的猶太人分別受英、美、德、俄、奧、荷等國領事館的保護,同作為帝國公民的當地穆斯林各行其道,相安無事。 (二)耶路撒冷的擴建與猶太勢力的增長 經過幾個世紀緩慢而平穩的發展,猶太社團逐漸成為當地最大的居民群體。據英國駐耶路撒冷領事穆爾於1864做出的統計,當時該城的居民總數為15,000,其中8000是猶太人,穆斯林為4,500,基督徒為2,500 。 為了接收更多的猶太回歸者,猶太社團自開始在老城以西購買土地,籌建新區。1860年,老城以西建起了第一個城外居民區。繪於19世紀70年代末的地圖顯示,當時的新區已初具規模:猶太人在老城以西建起了6個居民區,基督教社團在城北和城南建起了4處居民區,穆斯林在城北建起了兩處居民區,並同阿拉伯基督徒共同在城南建立了一個阿拉伯新區,耶路撒冷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由於猶太人財力雄厚,回歸心切,猶太新區的發展速度最快。1874年,美國領事哈斯報告說:耶路撒冷的30,000萬居民當中有20,000是猶太人 。 (三)阿猶敵對局面的形成 1917年12月11日,英軍攻克耶路撒冷,奧斯曼帝國對聖地整整400年的統治終結。 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巴勒斯坦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地圖,幾百年來一直在土耳其人統治下的阿拉伯人有了建立獨立國家的歷史性機會。1918年,巴勒斯坦各城市相繼建立起由阿拉伯居民組成的「穆斯林-基督徒聯合會」,反對《貝爾福宣言》,擁護在敘利亞建立的阿拉伯民族政府,將希望寄託於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大國的保護。但是,在英法兩國的共同干預之下,巴勒斯坦人的努力未能成功,1922年國際聯盟決定將巴勒斯坦地區交由英國進行委任統治。 在這一過程中,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同猶太定居者的關係日益緊張。1920年2月,阿拉伯武裝首次襲擊了巴勒斯坦北部的猶太定居點。同年4月4日,耶路撒冷首次發生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暴力衝突。 在早期的阿猶衝突中,耶路撒冷各阿拉伯望族對猶太社團的態度是有很大差異的,以納沙希比家族為代表的溫和勢力主張同猶太人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以侯塞尼家族為代表的強硬勢力則採取了排斥猶太人的立場。在阿猶衝突發展的同時,阿拉伯人內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當地阿拉伯社團內部各派勢力的較量,阿拉伯人反抗英國委任統治和反對猶太人建立家園的運動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伊斯蘭宗教色彩,使得阿拉伯基督徒逐漸疏遠了這一運動,「穆斯林-基督徒聯合會」事實上解體 。在1928年因猶太人在西牆祈禱區搭建男女分隔柵欄而引發的「西牆事件」和1929年因阿拉伯人不滿英國委任統治當局對「西牆事件」的處理而爆發的騷亂中,阿猶衝突從猶太人和全體阿拉伯人的對立轉為猶太人和阿拉伯穆斯林的對立。1929年騷亂後,猶太人開始建立地下武裝,阿猶暴力衝突演變為阿猶武裝衝突。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5   回復此發言 --------------------------------------------------------------------------------9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三. 阿猶耶路撒冷之爭 隨著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加緊了對巴勒斯坦土地所有權的控制和建立猶太國家的籌備工作,阿猶衝突愈演愈烈,終於發展為全面戰爭。 (一)猶太勢力的迅猛擴張和阿拉伯人的反抗 20-30年代,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巴勒斯坦全境大規模購置土地和興建定居點,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帶是猶太人實施擴張的重點區域,他們一方面完善新城西區的建設,另一方面又在城市邊緣各個方向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地上購置土地,建設新的猶太區。30年代初期,猶太新區已經大體上完成了對耶路撒冷的地理包圍。 在以上猶太新區當中,最重要的是老城以東斯科普斯山上的希伯來大學校園和哈達薩醫院。斯科普斯山是耶路撒冷東部的制高點,向西可俯視耶路撒冷全城,向東可監控直至約旦河谷的廣闊區域,是巴勒斯坦中部的戰略高地。面對猶太勢力的迅猛擴張,阿拉伯人以示威、罷工、武力襲擊和大規模起義向猶太移民和英國統治者表明自己的立場,英國人的調解和鎮壓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雙方的敵對,使阿猶雙方的利益衝突全面暴露。 30年代初期,歐洲反猶浪潮高漲,大批猶太人湧入巴勒斯坦。1936年,全市人口為12.5萬,猶太人已佔61%。同年4月25日,以阿明?侯賽尼為首的「阿拉伯高級委員會」在耶路撒冷成立,發出了結束委任統治、停止猶太移民、禁止購買阿拉伯土地和實現民族獨立等號召,並發動了一場持續了6個月的總罷工。罷工很快演變成全面騷亂。此時,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也趁機插手巴勒斯坦事務,支持侯賽尼集團的反英活動,巴勒斯坦形勢愈發複雜,針對英國人、猶太人和「阿拉伯叛徒」的暴力活動在1938年10月中旬達到高潮,侯賽尼集團控制了耶路撒冷老城和一部分郊區,納沙希比集團的阿拉伯武裝同猶太武裝「哈迦納」一起協助兩萬英軍進行鎮壓 ,混亂局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告平息。 (二)聯合國分治決議與第一次耶路撒冷爭奪戰 1937-1948年間,英國、美國和聯合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先後提出了多項分治議案和修正案,耶路撒冷在所有議案中都被置於某種形式的特殊地位。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巴勒斯坦實行分治的181(二)號決議 。決議的第三部分規定:「耶路撒冷市應建立為一個在特殊國際政權下的獨立主體,並由聯合國管理」,其行政長官由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任命,但不得由阿拉伯國和猶太國公民充任。決議對「耶路撒冷市」的界定是: 東限為阿布迪斯(阿拉伯重鎮),南限為伯利恆(基督教聖地),西限為艾因卡里姆(猶太定居點),北限為舒法特(阿拉伯重鎮),面積158平方公里,超過目前的市轄範圍。 決議對耶路撒冷的立法、司法、經濟體制、公民資格等做了原則規定,並責成託管理事會制定詳細的城市規約。 分治決議激怒了阿拉伯世界,也激化了耶路撒冷地區的阿猶對立。1947年12月2日,阿拉伯人開始襲擊和焚燒猶太商業街。2月中旬,阿明?侯賽尼組建的「阿拉伯高級委員會」部隊(「救世軍」)開始向猶太區和郊外的猶太定居點發動襲擾,切斷了猶太區通往沿海的通道。此時,猶太武裝主力「哈迦納」沒有部署在耶路撒冷戰區,同侯賽尼部隊作戰的是貝京領導的右翼武裝「伊爾貢」。由於雙方都對阿猶衝突持極端立場,這一階段的武裝衝突具有明顯的恐怖活動特徵,雙方死傷均在千人以上。 1948年4月1日,「哈迦納」發起了打通耶路撒冷補給線的「納赫森」行動,並於4月5日攻入耶路撒冷。在此期間,「伊爾貢」對阿拉伯武裝曾出沒過的村莊實行了殘酷報復。4月9日,「伊爾貢」血洗了位於「耶路撒冷通道」南側的「阿拉伯解放軍」據點代爾亞辛村,200多名阿拉伯村民被屠殺殆盡。5天後,阿拉伯人以牙還牙,伏擊了駛往斯科普斯山的班車隊,88名希伯來大學教師和哈達薩醫院醫護人員被殺,斯科普斯山同外界的交通被切斷,猶太武裝的收復行動受到英國軍隊的阻擊,未能得手。 5月14日晨,英國高級專員隨軍撤離耶路撒冷,委任統治結束。當晚,以色列國宣告成立。次日,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軍隊相繼開進巴勒斯坦,戰爭正式爆發。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5   回復此發言 --------------------------------------------------------------------------------10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5月19日,外約旦軍隊攻入老城,包圍了猶太區,窮於應付各路阿拉伯軍隊進攻的以軍只抽出兩個連參加老城解圍戰,多次衝擊均告失敗。困守老城猶太區的千餘人彈盡糧絕,在首席拉比率領下於5月28日投降,被作為戰俘押往安曼。「伊爾貢」部隊向老城發起的多次反攻均被擊退。 (三) 約旦和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瓜分 1949年3月2日,外約旦和以色列在希臘羅得島開始舉行公開停戰談判,秘密談判也同期進行。4月3日,雙方達成正式停戰協定。協議規定「停戰分界線應和1948年11月10日耶路撒冷地區停火協議中所規定的線相一致」 。 協定還規定「恢復斯科普斯山上文化和人道主義組織的正常活動,並允許自由出入」以及「自由出入聖地和文化組織並且自由使用橄欖山的墓地」。根據停戰協定確立的原則,以色列未能索回被約旦軍隊攻佔的耶路撒冷南部的猶太定居點和包括霍馬山地區在內的猶太地產;斯科普斯山成了約旦佔領區中的一塊飛地,連同鄰近阿拉伯基督徒管理的維多利亞教會醫院構成「非武裝區」,由86名以色列警察、35位以色列文職人員和40位阿拉伯文職人員留守,每兩周一次的人員輪換和補給由聯合國部隊實施保護。聯合國部隊總部設在原委任統治機構所在地「政府大廈」,連同其周圍的阿拉伯區和猶太區構成「中立區」。在耶路撒冷西區,阿拉伯人遭到了巨大損失,約1萬阿拉伯居民逃離,拋下了大量不動產,成為爭論至今的一大難題。由於當時耶路撒冷市轄範圍很小,停火線以西的一些阿拉伯村莊和斯科普斯山猶太飛地均不包括在內,但這些地方後又被以色列劃入耶路撒冷,致使阿以雙方對西耶路撒冷阿拉伯難民人數和阿拉伯不動產數量的統計有很大出入。根據1948年的耶路撒冷市轄範圍,停戰分界線兩側(其中聯合國控制區位於分界線東側)各方控制的土地狀況為 : 地區 面積(平方公里) 比例 約旦控制區(東區) 2.4 11.48% 以色列控制區(西區) 17.7 84.30% 聯合國控制區(東區內) 1.0 4.39% 總計 21.1 100% 以上表格顯示了1952年以前的「東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在這之後,以色列和約旦分別擴大了各自控制的耶路撒冷市轄範圍,約旦沒有將斯科普斯山猶太飛地劃入東耶路撒冷。 停戰協定生效後,約以開始為最終解決方案進行秘密接觸,並擬定了分割耶路撒冷的原則:以色列對包括西牆在內的老城猶太區行使主權,但需交還新城的一部分阿拉伯區;約旦確保西部猶太區至東部斯科普斯山通道的安全,同時將得到從希伯倫穿越以色列領土到加沙地帶的通道,並擁有這條通道的主權。1950年2月下旬,《約以互不侵犯條約》和《約以和平條約》已分別擬就,但未及正式簽署便引起阿拉伯世界憤怒聲討,約以和談功敗垂成。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5   回復此發言 --------------------------------------------------------------------------------11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四)「國際化」方案的持續嘗試及其失敗 儘管戰爭造成了耶路撒冷被瓜分的事實,但聯合國並未放棄「國際化」的嘗試。1949年12月9日,第四屆聯大通過了《關於耶路撒冷國際化的決議》[ 第303(四)號決議 ] ,重申了1947年181號決議的原則,所附地圖也沒有對耶路撒冷範圍做任何變更。決議還要求託管理事會完成城市約規的擬定工作。次日,聯大通過了為該項計劃撥款的第356號決議。 以色列和約旦都反對聯合國繼續推行國際化。303號決議通過後,以色列立即於12月11日決定將首都遷往西耶路撒冷。次日,約旦宣布兼并東耶路撒冷。1950年1月23日,以色列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永久首都。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則迅速完成了并吞約旦河西岸的「法律程序」:組成了新的議會上院,選舉了新的議會下院(約旦河兩岸各選出20名議員)。1950年4月24日,兩院聯席會議通過決議,支持「約旦河兩岸完全統一,組成一個國家」 。 在耶路撒冷的分割已成為事實的情況下,聯合國放棄了「國際化」 努力。1950年12月14日,第五屆聯大通過了第468號決議,宣布取消一年前為在耶路撒冷確立持久國際制度的撥款。 (五)第二次耶路撒冷爭奪戰 從1948年7月中旬到1967年6月初,將耶路撒冷一分為二的停戰分界線基本上保持著平靜,聯合國部隊對停火實施監督,斯科普斯山飛地的人員輪換和補給也正常進行,但關於自由出入對方控制區內的宗教聖地等條款沒有得到遵守。 以色列在西耶路撒冷大興土木,進行「首都建設」,並於1952年和1963年兩次將城市範圍擴大。阿拉伯人逃離時被迫遺棄的村莊和市內房產或被改建,或被出售給本國公民。 1952年,約旦將市轄範圍從2.4平方公里擴張為6.5平方公里。同約旦河西岸其它地區一樣,東耶路撒冷市民均取得了約旦國籍。60年代初期,特別是1964年5月在東耶路撒冷舉行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並正式宣布成立巴解組織後,東耶路撒冷居民對「巴勒斯坦實體」的認同感有所加強,對約旦的統治構成了一定的威脅。1967年戰爭爆發後,東耶路撒冷發生了要求約旦參戰的大規模示威遊行。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阿以戰爭爆發後,約旦國王海珊在埃以戰線戰況不明的情況下,不顧以色列總理艾什科爾通過聯合國部隊挪威籍指揮官發出的警告,倉促參戰。10時45分,在埃以戰爭爆發3個多小時之後,耶路撒冷約旦駐軍開始炮轟西耶路撒冷,並迅即佔領了聯合國軍總部所在地「政府大廈」,切斷了「斯科普斯山通道」。一個小時之後,以軍開始炮火反擊,原定投入西奈戰場的一個傘兵旅轉而開往耶路撒冷。當日下午5時,以軍開始地面行動,首先攻取了「政府大廈」,解救了被扣押的聯合國士兵,進而連夜激戰,奪取了耶路撒冷北部和南部所有高地,並於6日上午完成了對老城的合圍。是夜,城內約旦守軍奉命撤離,但有150名士兵拒絕執行命令,留在城內堅守。此時,以色列國防部長摩西?達揚根據戰前安排,嚴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攻擊老城,以軍在耶路撒冷戰場的攻勢一度限於停頓 。7日凌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停火決議,戰前剛剛進入內閣的利庫德集團領導人貝京聞訊後,立即建議在停火協議生效前攻佔老城。上午9時,以色列內閣通過了貝京的建議。10時,古爾將軍指揮的傘兵旅進抵西牆,當晚8時,約以雙方接受了聯合國停火決議。 (六)耶路撒冷「猶太化」進程 6月7日下午,以色列在佔領老城幾小時之後便開始將1948年以後佔住猶太區的5,500名阿拉伯人遷往傑里科。這些阿拉伯人大多是在1948年戰爭中逃離以色列佔領區的難民,約旦的「敵方不動產管理委員會」將猶太人騰空的住房出租或出售給他們居住,這部分被驅趕的阿拉伯居民得到了500-3000美元的補償 。至於約旦「敵方不動產管理委員會」清單中列出的阿拉伯區內的30處猶太房產,以色列做出了猶太房產主只能收取租金、不得趕走原住戶的決定 。6月10日,耶路撒冷市長泰迪?克拉克下令將5米寬的西牆祈禱帶擴展為能容納25,000人的廣場,居住在那裡的135戶阿拉伯居民(650人)也被送往傑里科安置。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6   回復此發言 --------------------------------------------------------------------------------12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6月27日,以色列議會通過決議,宣布在東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帶實行以色列法律以及以色列司法和行政管理,並授權以色列內政部於次日將東耶路撒冷麵積從6.5平方公里擴展至70平方公里。6月29日,在隔離帶的約9萬顆地雷被突擊清除之後,城市東、西兩部分的猶太居民和阿拉伯居民恢復自由通行,耶路撒冷完成了以色列人所說的「法律上和地理上的統一」。 同一天,原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地方議會被解散,後又組成了統一的耶路撒冷市政委員會,但當地穆斯林一直拒絕留給他們的席位。 從1967年6月起,以色列先後頒布了17項法令,將耶路撒冷東區24 .8平方公里的土地征為公用,其中4.9平方公里為1948年以前的猶太人地產;0.5平方公里為傳統公用地;其餘16.7平方公里系約旦的軍事設施用地、約旦王室佔地以及「未註冊」土地 。 在這些土地上,以色列興建了多處大規模猶太人居住區,阿拉伯人宅院成了散佈於猶太區內的飛地(根據以色列沿用的委任統治時期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原有阿拉伯人住房、宅院和耕地不得徵用)。城市東、西兩部分的道路體系和基礎設施也經統一規劃,連為一體。截至到1995年底,以色列已經在東耶路撒冷興建了10處大型猶太住宅區,為猶太人建造了44,587套住宅 ,安置了約17萬猶太人。為了達到猶太人占耶路撒冷人口總數76%的目標,1995年計劃修建的新住房達17,110套 ,這些住房已經完工。由於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其執政期間批准了更多的猶太社區建設工程,2000年底,耶路撒冷東部原約旦控制區內已經形成了15處大型猶太人居住區,僅著名的霍馬山工程的就有6500套住宅正在或準備修建 ,昔日布滿青松的山崗在短短的兩年間便完全被數十座高層建築所遮蓋。 顯而易見,東耶路撒冷的猶太化趨勢已經不可扭轉,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居民改變了以往的人文地理特徵,極大地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而耶路撒冷市政建設的一體化又在技術上排除了恢復分隔狀況的可能,迫使人們另闢思路,再造一個以阿拉伯屬性為第一特徵的東耶路撒冷。以下表格顯示了不同時期耶路撒冷的人口構成情況:( 基督徒多為阿拉伯人) 年份 總數 猶太人 比例 穆斯林 比例 基督徒 比例 1946 165,000 99,500 60% 33,500 20% 32,000 19% 1967 276,000 196,000 74% 60,500 23% 10,800 4% 1995 591,400 417,000 70.5% 161,000 27.2% 13,400 2.3% 年分 總數 猶太人 比例 非猶太人 比例 1996 602,100 421,200 70% 180,900 30% 1999 645,700 437,400 68% 208,300 32% 以上表格反映的是耶路撒冷整體人口的構成。但就東耶路撒冷而言,猶太人人口已經從1967年戰爭之前的120多人(斯科普斯山飛地留守者)增加到1999年的近17萬人,構成了東耶路撒冷居民總數的46% 。 更有甚者,為了抵制在最終地位談判中「分割老城」的可能,耶路撒冷現任市長、利庫德集團要員埃胡德?奧爾默特正在加緊實施老城猶太住宅區擴建規劃,力爭「再次實現猶太人在老城居民中的多數地位」 。實際上,從70年代起,以色列就在老城實行了克拉克提出的「馬賽克原則」,即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間象拼湊馬賽克圖案那樣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實現混居 。為此,猶太社團努力在老城和東耶路撒冷其它地區高價從阿拉伯人手中購買房產和土地,但遭到巴解組織和巴勒斯坦自治機構的頑強幹預。 (七)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的地位問題 有別於約旦河西岸其它地區,耶路撒冷東部地區是被以色列正式宣布并吞的。因此,這一地區阿拉伯居民的身份和地位也有別於西岸其它地區的阿拉伯人。1967年6月底以前,約旦控制的東耶路撒冷地區共有44000阿拉伯居民,以色列宣布擴大耶路撒冷市轄範圍之後,又有28個村莊的22000名阿拉伯人成為耶路撒冷市民 。根據以色列法律,這些阿拉伯人是有權和以色列本土的阿拉伯人一樣得到以色列國籍並享受公民待遇的,但當時不在該地區居住的原市民(如留學人員和其它臨時外出人員)則需以「家庭團聚」為由,向內政部提出特別申請。由於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在1949年以後已被接納為約旦公民,持有約旦護照,在巴解組織的號召下,很少有人放棄約旦國籍而接受以色列國籍。1993年奧斯陸協議簽訂之前,總共只有約2000名東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擁有以色列國籍,其餘的則持有以色列頒發的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證。1993年之後,申請得到以色列國籍的東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激增到萬人以上,但獲得批准的只有4000多人(2000年底以色列內政部發布的數據)。由於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口年增長率高達4%,截止到1999年底為止,擁有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證的阿拉伯人已經超過了215000人,但他們中的1/3並不住在耶路撒冷,而是住在鄰近的西岸地區 ,因為那裡的生活費用相對較低。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6   回復此發言 --------------------------------------------------------------------------------13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東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持有的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證同以色列護照一樣,均為蘭色,只是標以08字頭,以示區別。持有這一證件的阿拉伯人不僅可以自由出入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其它地區,而且享受以色列的醫療保險和各種社會福利待遇,何況耶路撒冷的就業機會和工資水平遠遠高於巴勒斯坦自治區,因此,申請得到「蘭卡」的阿拉伯人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以色列內政部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為放寬條件意味著數以萬計的阿拉伯人將湧入耶路撒冷,而堅持嚴格審批有會遭到人權組織的批評 。 毫無疑問,奧斯陸協議簽訂後,持有「蘭卡」的阿拉伯人的心態是複雜的,強烈的經濟誘惑使得他們很難放棄這一身份。在以色列向巴解組織移交土地和權力的過程中,他們面臨著艱難的選擇,要麼放棄「蘭卡」而接受巴勒斯坦護照,要麼拒絕巴勒斯坦護照而繼續持有「蘭卡」。另外一個因素是,「蘭卡」持有者在巴勒斯坦自治區域並不受到信任,甚至受到辱罵。被據巴勒斯坦自治當局在2000年7月「戴維營談判」期間作出的估計,約有70%持有「蘭卡」的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寧願生活在以色列主權之下,並對戴維營談判的破裂感到寬慰 。 但是,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仍屬「二等市民」,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低於猶太人的。2000年底,約50%的東耶路撒冷居民的生活水平低於以色列規定標準,而在西耶路撒冷是21.7%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是如此。1967年之後,以色列只為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新建了一所學校,儘管阿拉伯人占耶路撒冷總人口的32%,但只得到了12%的教育和文化預算撥款。東耶路撒冷的每間教室容納33.6個學生,而西耶路撒冷只有24個 。1993年之後,情況有所改善。1995-1999年期間,耶路撒冷市政府為阿拉伯學校新建了231間教室 。 經過以色列30多年的統治,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已經同約旦河西岸其它地區的阿拉伯人在許多方面拉開了距離。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的特殊地位不僅使他們自己感到困惑,也使巴勒斯坦自治當局感到憂慮。在今後決定耶路撒冷永久地位的談判中,這一問題將會變得更為敏感和複雜。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6   回復此發言 --------------------------------------------------------------------------------14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四. 耶路撒冷的法律地位 (一)聯合國有關決議及其局限性 自以色列「統一」耶路撒冷以來,聯合國大會、安理會和教科文組織先後通過了120多項與耶路撒冷有關的決議,其中最主要決議的關鍵用語是: 1967年11月22日安理會第242號決議:「以色列軍隊撤離其在最近衝突中佔領的土地」; 1968年5月21日安理會第252號決議:「緊急呼籲以色列廢除已經採取並立即停止採取進一步導致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行動」; 1969年7月3日安理會第267號決議:「確認以色列採取的包括沒收土地和財產在內的一切旨在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立法和行政措施是無效的,且不能改變這種地位」 ; 1979年7月20日安理會第452號決議:「呼籲以色列政府和人民立即停止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於1967年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設立、修建和規劃定居點」; 1980年6月30日安理會第476號決議:「重申結束以色列對1967年以來佔領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阿拉伯領土的持續佔領的高於一切的必要性」,「再次確認一切改變了聖城耶路撒冷地理、人口統計和歷史特徵及其地位的措施是無效的,必須依據安理會有關決議予以廢除」; 1980年8月20日,針對以色列議會1980 年7月30日通過的確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基本法: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安理會通過了第478號決議,「確認以色列制定的『基本法』構成了對國際法的侵犯,1949年8月12日第四次日內瓦會議關於在戰時保護平民的公約繼續適用於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以色列自1967年以來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不因此而受影響」 ; 上述決議被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解決耶路撒冷問題的法律依據。但是,這些決議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 1. 對以色列應撤出的範圍缺乏嚴格限定,實際上是對1948年約以停戰分界線的複雜性和不合理性的迴避; 2. 未提出以色列撤離後的安排,實際上為以色列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填補「治權真空」和「主權真空」提供了借口; 3. 在否定以色列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同時,既沒有對耶路撒冷的應有地位加以限定,也沒有申明聯合國對耶路撒冷地位的原有主張。不僅事實上廢除了聯合國關於耶路撒冷國際化的決議,也間接認可了1948-1967年約旦和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瓜分。 (二)各方對耶路撒冷法律地位的認識 約旦的哈桑親王在其專著《耶路撒冷研究》中認為:1948年至1967年,耶路撒冷「分別處於約旦和以色列的軍事佔領和實際控制之下」,「1949年4月的停戰協議排除了兩國對耶路撒冷宣稱和行使領土主權的任何假定資格。即便停戰協議使戰爭得以終止之後,聯合國1949年的決議仍維持了1947年11月的分治決議關於這座應處於國際政權管轄之下的特性。停火後通過的一項決議否認了國際社會成員對任何國家擁有耶路撒冷或其一部分領土主權的承認」。因此,耶路撒冷的領土主權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 而某些猶太國際法學家則認為:以色列在1948年通過「合法的自衛行動」實際控制了西耶路撒冷,填補了英國人撤離後留下的主權真空,從而合法地獲得了西耶路撒冷的主權。但是,約旦沒有資格填補東耶路撒冷的主權真空,因為它是通過「非法的侵略行動」佔領耶路撒冷的。「在主權真空的情況下,任何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實施有效和穩定控制的國家都可即刻擁有主權」。根據這一原則,以色列在1967年同樣通過「合法的自衛行動」有效和穩定地控制了整個耶路撒冷,因此,「耶路撒冷的主權已經歸屬以色列」 。 聯合國1967年之後通過的各項有關決議儘管沒有直接涉及耶路撒冷的主權問題,但至少認定了以色列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措施「構成了對國際法的侵犯」。在聯合國至今沒有正式宣布廢除耶路撒冷國際化方案而又沒有提出新的解決方案的情況下,耶路撒冷地位的爭端只能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機構通過談判得以解決。 對此,前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巴隆?卡拉登早在1979年8月就為聯合國大會擬定了一項決議草案,提出:「應存在一個阿拉伯耶路撒冷和一個以色列耶路撒冷,各自在自己的領土上行使完全主權,但兩地之間不應設立障礙,也不應阻礙人員的自由流動」。卡拉登還建議「由聯合國秘書長任命一位駐耶路撒冷代表,其職責不是管理這座城市(那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各自的事情),而是同有關各方共同保證決議的實施,特別是在聖地的保護和自由出入方面」 。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6   回復此發言 --------------------------------------------------------------------------------15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擔任過以色列外交部顧問的希伯來大學國際法教授魯斯?拉皮多特認為:巴以雙方最好避免討論耶路撒冷的主權,因為「主權是一個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抽象概念」,「明智的作法是不觸及這一概念,或同意將主權懸置相當長的時期,也可以將絕對主權概念替換為較為模糊的概念,如功能主權、邊際主權或連帶主權。還可以為各種特定的場合設想出不同的主權,包括共享主權」。拉皮多特指出:「在過去一個世紀里,主權概念經歷了很大變化。各國在經濟領域裡的相互依存、人員自由穿越邊境、全球範圍通聯繫統的便利應用和對人權的國際保護已經顯著降低了主權的重要性,並改變了其特徵」,「放棄對主權的談判看來是符合國際政治舞台新潮流的」 。 拉皮多特的一些說法已為以色列政府所採納,並多次出現在以色列政要的講話中。在1999年7月巴拉克政府上台之前,以色列政府的立場一直保持在「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統一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又保證城市對「所有信仰者」開放。國際社會也沒有要求耶路撒冷回到1967年以前的割據狀態。1978年埃以《戴維營協議》附件中,埃及總統薩達特在致美國總統卡特的信件里強調「阿拉伯對阿拉伯耶路撒冷應擁有主權」,但又表示「該城市將不被分開」,因為「該城市的基本職能應是不可分開的,這些只能的履行應有同等人數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組成的一個聯合市政委員會負責監督」。 (三)約旦和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宗教權益上的爭端 圍繞耶路撒冷的爭端不僅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進行,也在約旦王室和巴解組織之間進行。 1.約旦王室同耶路撒冷伊斯蘭教聖地的特殊關係 約旦哈希姆王朝的發源地是以麥加為中心的阿拉伯半島西部的希賈茲(漢志)地區,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阿拉伯半島的局面一度由該家族執掌,其頭面人物海珊?本?阿里被封為「麥加的謝里夫」曾試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一個以自己為王的統一的阿拉伯王國,並在同英國人達成交易後發動了反抗奧斯曼統治的全民起義。1924年10月,哈希姆家族的競爭對手、控制著阿拉伯半島東部以利雅得為中心的納季德(內志)地區的沙特家族攻佔麥加,將哈希姆家族的勢力趕出了阿拉伯半島,海珊?本?阿里喪失了麥加聖地保護人的地位,於1931年在其次子阿卜杜拉的領地外約旦辭世,並被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院落內。約旦國王阿卜杜拉自命為耶路撒冷伊斯蘭聖地的保護者,利用父親的捐款對聖地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維修,並在1948年的戰爭中將猶太人全部趕出了耶路撒冷老城。此後,他幾乎每個主麻日(周五)都要到阿克薩清真寺做禮拜,直至1950年7月20日被阿明?侯賽尼的擁戴者刺殺在阿克薩清真寺入口處。 海珊國王繼位後,不僅繼承了祖父對耶路撒冷的特殊責任,而且籌款在1956-1964年間徹底翻修了阿克薩清真寺和聖石圓頂清真寺的圓頂,前者包銀,後者包金。以約旦王室的聖裔身份(據傳,海珊國王是教祖穆哈默德的第38代嫡孫),擔當耶路撒冷聖地保護者的角色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1967年以後,以色列允許約旦繼續管理耶路撒冷宗教事務,約旦王室繼續繼續行使伊斯蘭宗教聖地的監護權。為此,約旦每年要為那裡的2000餘位神職人員和管理人員支出1700萬美元的工資,並負擔大筆維修費用。 但是,約旦王室的聖地保護者的地位並沒有得到伊斯蘭國家的普遍認可。伊斯蘭會議組織下屬的耶路撒冷委員會一向由摩洛哥國王擔任主席,哈桑二世去世後,其子穆哈默德六世繼任了這一職位。 2.約旦和巴解組織圍繞耶路撒冷權益產生的衝突 1994年7月25日約旦和以色列簽署的《華盛頓宣言》指出:「以色列將尊重哈希姆王國在耶路撒冷穆斯林聖地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同年10月26日雙方簽署的《約旦-以色列和平條約》又進一步明確:「按照以色列-巴勒斯坦原則宣言的規定進行永久地位談判時,以色列將特別優先考慮約旦在上述聖地的歷史地位」。 以上表述揭開了約旦和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宗教權益上的長期爭鬥的的蓋子,被激怒了的阿拉法特要求阿拉伯聯盟召開緊急會議,為此做出評判。恰在此時,耶路撒冷穆夫提因病去世,海珊國王和阿拉法特於10月16日相繼任命了各自的新穆夫提,耶路撒冷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兩個穆夫提爭掌教權的局面。 1974年10月,第七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確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1982年9月第12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通過的《非斯宣言》又明確宣布「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預示了約旦和巴解組織之間不可避免會在耶路撒冷宗教權益問題上發生爭執。1988年7月31日,形勢迫使海珊國王宣布斷絕同約旦河西岸的「法律和行政聯繫」,解散了有西岸代表參加的約旦議會。但是,約旦對聖地的監護沒有因此而放棄,各項費用照常支出。 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交鋒,約旦王儲哈桑於1994年12月3日向前來談判的巴勒斯坦自治領導機構的耶路撒冷事務部部長費薩爾?侯賽尼(阿明?侯賽尼的侄孫)重新解釋了約旦的立場:約旦之所以堅持掌握耶路撒冷伊斯蘭聖地的宗教管理權,是因為放棄這些權力只能對以色列人有利。在未來巴勒斯坦人同以色列就耶路撒冷最終地位舉行談判時,約旦將放棄這些權力。 約巴關於耶路撒冷宗教權益的爭鬥就此告一段落,兩個穆夫提並存的局面仍在繼續,只不過阿拉法特任命的薩易德?薩布里擁有更多的權力和號召力 ,約旦方面的財政負擔沒有因此而解除。鑒於巴解組織是一個世俗的政治團體,很難充當宗教聖地保護者的角色,今後圍繞耶路撒冷宗教權益的爭端仍有可能發生。 在2000年7月戴維營會議期間,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了由伊斯蘭會議組織的耶路撒冷委員會指派的機構負責耶路撒冷伊斯蘭宗教聖地事務的建議,但同年8月在摩洛哥舉行的耶路撒冷委員會第18次會議並沒有對柯林頓的建議明確表態。耶路撒冷伊斯蘭宗教權益的監護問題仍有待解決 。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6   回復此發言 --------------------------------------------------------------------------------16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五.解決耶路撒冷爭端的前提和前景 (一)決定解決方案的幾項基本前提 巴以和平進程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雙方在2000年7月舉行的戴維營談判中已經就耶路撒冷永久地位問題進行了首次正式接觸,儘管沒有達成協議,隨後又因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參觀老城伊斯蘭教聖地而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巴以暴力衝突,但並不是說雙方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不存在任何共識。由於問題的的複雜和幾十年來鑄成的一些既成事實難以消除,耶路撒冷爭端的最終解決還需要雙方和國際社會付出極大的努力。應當指出,解決方案的擬定無法迴避如下基本事實: (1)根據1993年巴以奧斯陸協議,原為「國際城市」的一部分--伯利恆已經完全交由巴勒斯坦自治當局管理,形成了對原有「國際化方案」事實上的否定或修正。 (2) 百年間,耶路撒冷從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城」經英國委任統治當局、聯合國、約旦和以色列多方多次擴展到今天的126.4平方公里,其間還經歷了將近20年的分裂狀態,但城市的核心部分依舊是三大宗教聖地的實際所在--「老城」,其餘部分都可以被認為是「老城」的擴展。 (3) 1967年以後,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城市的東部地區。無論對這種變化如何評價,但2000年的「東耶路撒冷」同1948-1967年間的「東耶路撒冷」相比,已經面目全非。「東部阿拉伯區」和「東部猶太區」的概念已經形成。以色列不可能放棄「東部猶太區」的主權,也不可能永久佔有「東部阿拉伯區」並將20萬阿拉伯人轉變為以色列公民。同樣,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機構絕不會放棄對「東部阿拉伯區」的主權要求,但也不可能要求20萬住在東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公民遷回停戰分界線以西,或允許他們成為未來巴勒斯坦國的猶太僑民。 (4) 1949年的停戰協定不能構成耶路撒冷永久分裂的法律依據。擴大後的東耶路撒冷包括停戰協議中劃定的猶太飛地、中立區和聯合國控制區,使得今日的東耶路撒冷不再等同於約旦佔領下的「阿拉伯耶路撒冷」。 (5) 具有特殊地位的「老城」先後處於約旦和以色列的控制,並被單方面宣布主權,但都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普遍承認,均被宣布為非法。 (6) 關於耶路撒冷地位的談判既是世俗的政治談判,也是關於宗教權益的談判。世俗權益可以談判,也可以妥協;但宗教權益往往是不可以談判,不可以妥協的。巴解組織在耶路撒冷永久地位的談判中並非具有完全的自主權,作為一個世俗機構和一個地區性政治實體的代表,它無權在伊斯蘭教聖地的宗教權益上做出任何妥協承諾,沒有伊斯蘭世界的廣泛贊同和以摩洛哥國王為首的「耶路撒冷委員會」的認可,阿拉法特無從在有關耶路撒冷、特別是有關老城地位的任何協議上簽字。同樣,他也很難像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那樣得到「聖地保護者」的桂冠。 (7) 「主權」是相對於「神權」的世俗權利,在一神教中心強調或爭奪世俗的主權,本身就是對三大宗教所共同信仰的同一個上帝的不恭。人們對耶路撒冷,特別是對老城的主權認識必須採取靈活務實的態度,「主權懸置」或「主權共享」不是不可以考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掌握宗教聖地的管理權同擁有宗教聖地的主權沒有什麼實際區別。 (二)重新認識耶路撒冷的必要 以上分析足以讓我們得出如下結論: (1)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不可轉移的聖地,但並不是說目前耶路撒冷市轄範圍之內的所有地區都是宗教聖地;耶路撒冷是神聖的,但耶路撒冷的邊界不是神聖的,是可以變動的,甚至是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動的。 (2) 解決耶路撒冷問題的唯一出路在於重新劃定耶路撒冷市轄範圍,調整雙方領地。在這項工作中,以色列在原則上應該將目前「東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區和耶路撒冷以東的阿拉伯村莊一併交給巴勒斯坦自治當局管理,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並使其成為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這樣的安排並不損害以色列的實際利益,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儘管有一定難度。 作者: 色諾芬 2006-7-19 12:57   回復此發言 --------------------------------------------------------------------------------17 回復:【學術】耶路撒冷之爭:由來與出路 (3) 真正意義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或曰「古德斯」-「聖城」)的存在並不構成對以色列一貫堅持的「統一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實際權益的挑戰。相反,「阿拉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並存,一個城市兩個首都的並存,恰恰體現了耶路撒冷的獨特和神聖。 (4)耶路撒冷的中心是老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主要體現在老城,老城的地位不能等同於耶路撒冷的其它區域。將老城置於任何一方的主權之下都不可能得到對方的認同。 (三)尋求「雙贏方案」的可喜嘗試 巴勒斯坦國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在2000年11月致各國領導人的信函中已經正式接受了未來巴勒斯坦國的存在,包括以色列右翼政府領導成員在內的大多數以色列人也並不否認這一趨勢。 實際上,以色列國內的理智力量早已意識到這一點。自巴以和平進程啟動以來,以色列政界和學術界的團體及個人已經提出了多項照顧到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巴勒斯坦方面在陳述立場時也開始使用「阿拉伯東耶路撒冷」這一表述 。 較之 「聖城」和「阿拉伯耶路撒冷」,「阿拉伯東耶路撒冷」更為準確地界定了巴勒斯坦人要求建立首都的區域。為了爭取一定的迴旋餘地,在有關談判開始之前,不宜進一步明確「阿拉伯東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儘管它在不同時期的面積有2.4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和70平方公里之分。 東耶路撒冷的面積一變再變,為今後的解決方案提供了思路;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進行大規模「猶太化建設」時很少考慮到阿拉伯居住區的改造,客觀上大體保持了1967年之前老城之外東耶路撒冷阿拉伯聚居區的原貌,為歸還這部分地區保留了可行性。以色列人士提出的解決方案無不以進一步擴大東耶路撒冷麵積為前提,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所謂「阿布迪斯」方案。這一方案是耶路撒冷前市長克拉克在「奧斯陸協議」之後最早提出的,目的是為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自治區首府創造條件。阿布迪斯距老城僅有3公里,該鎮的一小部分本身就在目前的耶路撒冷市轄範圍。況且,不僅聯合國分治決議划出的耶路撒冷範圍包括阿布迪斯,約旦政府也曾打算將其劃入自己統治下的耶路撒冷。以色列民間組織「耶路撒冷以色列研究所」為本國外交部提出的一項備選方案甚至建議:以色列讓出耶路撒冷東南部未經猶太人開發的地區,並將耶城以南和東南方向包括阿布迪斯在內的幾個阿拉伯村鎮併入耶路撒冷市界之內。這實際上是將耶路撒冷擴大後再行分割,既基本維護了目前耶路撒冷的「統一」,又保證了「阿拉伯耶路撒冷」的存在,不失為一種認真的嘗試。 與此同時,巴勒斯坦方面的專家小組也擬定了相關的方案,並準備接受以色列對老城猶太區和東耶路撒冷其它猶太區(包括「斯科普斯山飛地」和1976年之後以色列修建的猶太新區,即「東耶路撒冷猶太人定居點」)擁有實際上的主權。而在相關法律解釋和對主權定義的靈活認識方面,巴勒斯坦專家提出的見解同以色列國際法專家的見解幾乎是一致的 。 據以色列報紙在1996年大選期間披露:工黨政府的代表約西?貝林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代表阿布?馬贊已於1995年下半年就巴勒斯坦國和耶路撒冷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多次預備性秘密談判,上述備選方案已被送交給巴勒斯坦方面。 1997年3月,曾在50年前為以色列制定國土規劃的拉南?威茨提出了更新的建議。威茨指出:將擁有約300萬人口的巴勒斯坦國需要一個能容納30萬人的城市作為首都,現已人滿為患的阿布迪斯沒有足夠的空間建設必要的首都設施,只有北部含希茲瑪在內的3個阿拉伯村莊留有15平方公里以上的未開發地域,可以在那裡為巴勒斯坦興建同耶路撒冷西部以色列首都職能區同等面積的政府建築和相應的附屬設施 。 同其它方案一樣,威茨也建議將老城以東未經改造的阿拉伯區劃入巴勒斯坦國首都,老城本身則置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共同管理之下,組成統一的市政委員會。 為了說明耶路撒冷(=老城+阿拉伯耶路撒冷+以色列耶路撒冷)模式的並非異想天開,人們不妨從故紙堆里找出1947年11月11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奧斯汀先生致國務卿的一封電報,重溫奧斯汀先生在分治決議付諸表決前的最後時刻對耶路撒冷地位提出的建議:「耶路撒冷的國際政權應當限制在老城城牆之內,猶太新區應當成為猶太國的一部分,阿拉伯新區則應併入阿拉伯國」 。歷史在徘徊了半個世紀之後似乎又回到了起點,奧斯汀先生未被採納的建議有可能成為今日解決耶路撒冷問題「雙贏方案」的藍本。 其實,巴以和平進程已經走到了為解決耶路撒冷地位而進行鋪墊的階段。2000年5月初,巴拉克政府已經通過了將阿布迪斯等三個阿拉伯重鎮完全交由巴勒斯坦方面(即從B區轉為A區),但由於事態的逆向發展,移交未能實現。 2000年7月舉行的戴維營談判朝著最終解決耶路撒冷問題邁出了更大的步伐。據報道,巴勒斯坦代表團提出了在不對耶路撒冷實施地理分割的基礎上同以色列分享主權的建議;巴拉克則的妥協底線則是:在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區建立巴勒斯坦市政機構,巴勒斯坦方面可以擁有東耶路撒冷郊區的主權,可以在阿克薩清真寺懸掛巴勒斯坦旗幟,有權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巴拉克還提出了由巴勒斯坦方面對阿拉伯區和基督徒區實施行政管理,以色列的管轄許可權制在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 。 當然,耶路撒冷問題的解決方案也離不開國際基督教社團的參與,並要照顧到亞美尼亞社區成員的意願。實際上,梵蒂岡早已提出建立一個所有當事方組成的「耶路撒冷委員會」,,並制定約束所有世俗和宗教勢力的「耶路撒冷法」,以保障所有宗教教徒的各項權益 。 結束語:耶路撒冷是一座特殊的、具有國際意義的城市,三大宗教勢力都曾成為這裡的主人,都留下了無法轉移和無法替代的宗教聖跡,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是這座城市的居民主體。任何一方都不能無視其它宗教和民族在耶路撒冷應有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地位,都應承認耶路撒冷的多重屬性,並本著理智的和務實的態度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改變耶路撒冷現狀並滿足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首都的願望是實現阿猶兩個民族和巴以兩個國家永久和平的唯一出路。人們有理由相信:巴以和平進程遇到的障礙遲早會被克服,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阿猶耶路撒冷之爭終將會得到解決。
推薦閱讀:

【恩典歲月】唯一的出路
王雷泉:有佛法就會有辦法 有思路才有出路2
女人的出路有三種
好狀元不一定有好出路
舍己:解決婚姻問題的唯一出路

TAG:耶路撒冷 | 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