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土耳其出兵敘利亞,中東新一輪混戰的開始?

中東又起戰亂——這次是土耳其和敘利亞。

13日,美國宣布將在土敘—伊敘邊界沿線訓練一支3萬人左右、以庫爾德武裝為骨幹的「邊境保護部隊」後;1月2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發起針對阿夫林地區庫爾德武裝的 「橄欖枝」行動;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再次表示,土耳其軍隊將會肅清整個土敘邊境地區的庫爾德武裝。

這就意味著,土耳其的「橄欖枝行動」可能將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此次土耳其出兵攻打庫爾德,會引發中東新一輪混戰嗎?

對此,島叔的答案很簡單,兩個字:不能。

俄-土-敘

根據土耳其官方的立場,目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實質上就是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的敘利亞分支,土耳其一直視之為心頭之患,擔心其在敘北部坐大後和土境內庫爾德分裂勢力聯合。

雖然目前土耳其使用了戰機、裝甲部隊和炮兵,看樣子勢頭洶洶,但其實並非毫無顧忌。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的態度,最終都會直接影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決心。

在發動「橄欖枝」行動時,埃爾多安就表態說已經與俄羅斯進行過協商,並且駐留在這一地區的俄軍人員在土軍進攻前迅速撤走;既然跟俄羅斯協商過了,那麼就意味著土耳其的行動不會從根本上傷害到巴沙爾政權——畢竟,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堅定盟友。

另一處耐人尋味的地方是,最近巴沙爾政府軍正在四個「衝突降級區」之一、伊德卜利省的南部對反對派武裝發動猛攻。按照俄—巴一方的說法,他們的進攻對象主要是基地組織下屬的原「勝利陣線」武裝;但土耳其卻明確的對俄羅斯提出,請注意土耳其在這一地區的利益。按照土耳其的說法,巴沙爾政府軍目前的進攻對象並非是基地組織的恐怖主義武裝,而是自己的嫡系「自由軍」。

雖然兩件事情看起來似乎並無直接關聯,但考慮到土俄兩國目前的態度,事情就有了某種聯繫。

簡言之,俄土妥協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俄羅斯可以容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畢竟這是庫爾德武裝的控制區,而且地處土敘邊境一代;同樣,土耳其要接受巴沙爾政權對伊德卜利地區的控制(這一地區扼守通往敘利亞經濟首都阿勒頗和首都大馬士革的要道,對巴沙爾政權來說戰略意義重大)。

說到底,土耳其打擊庫爾德武裝,也是俄羅斯樂意見到的事情。此前,美國宣布以庫爾德武裝為骨幹組建的「邊境保護部隊」,極大增強了庫爾德人未來在敘利亞格局中的發言權,這顯然是一直主導敘利亞格局的俄羅斯不願看到的。美國跟土耳其同屬北約,現在在其內部,支持庫爾德武裝的美國、和欲庫爾德武裝除之後快的土耳其之間的裂痕,同樣是俄羅斯喜聞樂見的。

如果俄土的妥協當真如此,那就意味著,埃爾多安看似「冒險」的行動,已經獲得了敘利亞牌桌上頭號玩家的首肯。這樣一來,最大的衝突風險就被避免了。

美國

接下來,美國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作為敘利亞博弈另一方的盟主美國,現階段在敘利亞的目標不外三個:儘可能的削弱巴沙爾政權,拓展自己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防止ISIS等組織捲土重來;阻礙「什葉派之弧」的形成、準備好未來牽制土耳其的工具。

鑒於埃爾多安在敘利亞表現出與北約離心離德的傾向,美國即便認為土耳其不會最終脫離「北約」,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因此,組建庫爾德「邊境保護部隊」,就成了一石三鳥之舉。

美國當然考慮過扶植庫爾德武裝會刺激土耳其的問題。去年,土耳其第一次出兵敘利亞,美國就迅速將在敘美軍部署到了緊貼土軍行動區域的庫爾德人重鎮。美國態度已經再明確不過:即便美國可以接受土耳其在敘利亞謀求自己的利益,也絕不會放棄對庫爾德武裝的支持。

這次也一樣。土耳其出兵後,美國只是溫和地「敦促土耳其軍事行動中要保持克制」;而當土耳其官員宣稱,可能會對前述庫爾德重鎮發動進攻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便在24日與埃爾多安的通話中,直接警告了土耳其「要考慮與美軍發生武裝衝突的危險」。

美國的算盤不言自明。只要埃爾多安不是對著庫爾德武裝使出「滅此朝食」的勁頭,美國會容忍他占點地盤、扶植扶植自己嫡系「反對派」什麼的。但一旦過了線,就不行。因此,美國不會立即去阻止埃爾多安的行動,而是「先敲打」、再「觀其行」。

土耳其陸軍裝甲部隊在土敘邊境集結

「會鬧」?

前面說過,土耳其是北約成員之一,美國則是北約盟主,理論上說二者應該有著高度一致的戰略利益。冷戰期間確實如此。但當美國最大的敵人蘇聯消失後,北約之所以能繼續存在,一是因為歐洲國家可以「大樹底下好乘涼」,藉助美軍的超強實力,減輕自己的國防開支包袱;二則是價值觀一致的情況下,用一個聲音說話,顯然會好過一盤散沙的狀態。

那麼,為何現在土耳其會和西方出現這種戰略利益不一致的「裂痕」情況?

時移勢易也。

當年,北約之所以接納土耳其入盟,顯然是看重其戰略位置,意圖讓土耳其堵住俄羅斯南下中東大門。冷戰後,土耳其在西方面前的這種「使用價值」顯然嚴重縮水,反而是「911」之後「文明衝突論」在西方逐步抬頭,土耳其作為一個完全不同於西方文明背景的國家,雖然幾十年來一直以西方價值觀為追求,但是得到認可的程度卻非常可憐——只要看看他加入歐盟之路多麼坎坷就知道了。

不僅如此,埃爾多安個人強烈的宗教色彩,也讓西方對其政治傾向產生了強烈猜疑。前年夏天政變未遂後的一系列事件,則讓土耳其和西方的這種裂痕進一步加深。

但是,從現實主義角度考慮,無論土耳其多麼惱火北約或歐盟的態度,背棄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軍事同盟、以及最發達經濟體,顯然都是不明智的。土耳其要想改善自己的邊緣地位,讓歐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除了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之外,更需要表現出有貫徹自己國家意志的決心。最近兩年來,無論是埃爾多安跟俄羅斯接近,還是兩次對美國代理人庫爾德武裝下手也好,都是為了展示這種決心。

作為政壇老手,除了靈活身段和強硬鐵腕之外,埃爾多安對時局把握和對相關國家的意圖揣度同樣出色。雖然他不斷地聲稱要「一口氣打到敘伊邊界」,但同時,也不斷向美國提出,要求停止對庫爾德人的支持。而後者,恐怕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

總結

分析了這麼多,我們來簡單說說結論——

簡言之,從土耳其的角度看,如果此次能夠達到既定軍事目標,為自己的嫡系「自由軍」再爭得一塊有戰略靠背的地盤的話,既能確保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又能顯示土耳其是一個具有獨立行動能力和意志的「大國」。這樣一來,土耳其在美、俄、歐及阿拉伯諸國面前的身價必然抬升,也將為自己贏得足夠的戰略選擇自由。這是土耳其此舉的主要考量。

而俄美這兩個敘利亞的主要玩家,目前對土軍的行動都表達了容忍。埃爾多安明白,只要不越過兩家的底線,就不會與這兩國發生衝突。衝突的代價,不是他能付得起的。

那中東各國、世界其他各國呢?事實上,當前的中東亂局已經決定了其他各國影響力的式微。

比如,原本在敘利亞內戰中很積極的海合會國家現在自顧不暇(領頭羊沙特深陷葉門戰場,與卡達的內訌未有分曉);雖然法國總統、歐盟外交代表表示了對土耳其行動的「擔憂」,但除了延遲土「入歐」外,也沒有什麼實質性招數,反而土耳其手裡有敘利亞難民這張牌;最尷尬的是北約,秘書長一邊承認土耳其有權「自衛」,另一邊敦促「自衛也得有分寸」,差不多算是一半安撫一半提醒,尷尬之意溢於言表。

可見,埃爾多安的「橄欖枝」是經過精心政治算計的「抓牌」行動,僅從理論上來說其得手概率頗高,也不至於引起中東新的混亂。

但話又說回來,埃爾多安的「禍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中」。

要知道,這次參與行動的土軍第二集團軍,是土耳其的精銳部隊。除了駐防首都之外,主要任務就是在東南部鎮壓庫工黨游擊戰爭,也一直深受埃爾多安信任。如此信臣精卒,傾巢而出,短時間內也許不是問題,可一旦戰事久拖不決,國內就難免空虛。屆時,庫爾德工人黨、軍內對其不滿勢力等,恐怕就有可乘之機。

畢竟,庫爾德武裝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此次土耳其進攻的阿夫林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當年庫爾德人既然能在IS的圍攻中巋然不動,戰鬥力自是不可小覷。何況,之後他們還得到了美國指導員的訓練,水平想必也有不少提高。換言之,即便最后土軍能夠勝利,也必不輕鬆;若在此行中土軍損失過大,對埃爾多安來說,就將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打擊。

畢竟,埃爾多安的「內」仍未全「安」。未遂政變之後,埃爾多安不斷延長國內的緊急狀態,其政治老本,也依然是此前執政時的經濟建設成本。除了對軍警和政府內部強力清洗外,在政治控制上,他也一直採取高壓手段。但一旦其國內經濟形勢走衰,埃爾多安的威信勢必再度受損。那時的後果,還很不好說。


推薦閱讀: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軍事政變?
俄羅斯等待「說法」 土耳其拒絕道歉·杭州日報
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
土耳其總統重壓下低頭 普京背後暗藏鋒芒(圖)
比較一下中國和土耳其,比如 政治 文化 經濟等等 ?

TAG:中東 | 土耳其 | 開始 | 敘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