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釋義

《老子》釋義帝竹    我個人對《老子》有些探索,分片段表述,用阿拉伯數字代表片段的秩序。    1、「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是什麼意思?    這句出現在帛書第十八章,對它的解釋,分歧很大,一說,大道在社會上已經荒廢的時候,仁義就出現了。另一說,大道荒廢,社會上哪裡還有仁義呢?    這兩種說法導致對原句的解讀是相反的。這句里的關鍵在「案」字。這個「案」字,在本章下面繼續出現,共達四次之多:「知識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按照第一種說法,「案」是「於是」的意思,按照第二種說法,「案」是疑問詞「安」的通假字,是「哪裡」的意思。到底哪個說法是《老子》的本意呢?    第十八章以「故」字開頭,這個字承上啟下,所以地十八章里的語句,意思跟第十七章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第十七章的道理,直接導致第十八章的說法。所以,應該根據地十七章的觀點,去判斷第十八章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在第十七章,我們發現有跟第十八章句式相同的一句,並且也帶了完全相同的一個「案」字,這句就是「信不足,案有不信。」這句的意思比較清晰,統治者誠信不足,於是就有人民對政權產生不信任。在這句之前,提到了「知有之」、「親譽之」、「畏之」、「侮之」這樣一蟹不如一蟹的統治者治國水平的不同境界,整章意思清晰、連貫。    根據第十七章的內容,第十八章的「案」字,顯然是「於是」的意思。    這裡有人會有疑問,會覺得想不通:大道已在人間荒廢,怎麼反而出現仁義呢?大道不廢的時候,人間反而是沒有仁義的嗎?    其實這裡有個誤區。「故大道廢,案有仁義」這句話,不應該用數理邏輯去推導,這句里的「有」字比較微妙,需要仔細弄明白才行。「有」在這裡是出現的意思,不是存在的意思。所以,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大道荒廢之後,仁義的概念也就出現並變得突出起來。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個情況。    A、某所中學,打上課鈴時,學生們都迅速回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全校沒有學生例外。即便有不守紀律的學生,也只是在課堂里交頭接耳、看課外書之類。如果每個老師上課的時候,都花幾分鐘的時間強調上課的時候學生一定要回到教室,上課之後仍然不回教室是不守紀律的行為,學生就會覺得老師莫名其妙。全校大會上校長作長篇大論,主要話題就是要求打上課鈴之後,學生一定都回教室並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如果打上課鈴了,還有很多同學在教室外面胡鬧,屬於不守紀律的行為,校長的這個講話也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這個校長有病。全體學生都做到了的事,又何必強調呢?只有上課的時候還有很多學生不進教室這個事變成該校校風的時候,這個問題的提出才是有必要的。    B、目前的商場超市乃至集貿市場,不管修養高低,品質優劣,所有的人購物的時候都會先掏錢,然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里,如果市場上有喇叭天天廣播,要求廣大市民應該做良好公民,購物時一定要掏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才是好市民,只把貨拿走,根本不掏錢,是違背文明市民準則的行為,這個廣播一定被人罵有病。如果央視在新聞聯播里也經常強調公民在購物的時候贏過先掏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才是正當行為,那麼這個節目也會被罵有病。如果公益廣告做類似的廣告,那麼這個廣告就是個有病的廣告。大家都這麼做,何必再去突出它、強調它呢?只有檔社會風氣變得很多人買東西不掏錢的時候,這種說法和口號才是必要的。    C、當一個國家面臨危亡的境地的時候,「愛國」和「賣國」這兩個詞的使用頻率才會急劇上升。因為那時候人們的不同選擇,會對這個國家的存亡有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國家處於穩定和富足的時候,「愛國」和「賣國」這樣的詞使用頻率就會很低,因為這時候的社會環境,一個普通人的任何選擇,幾乎都對這個國家的存亡難以產生明顯影響。    D、當有人提醒你,吃飯的時候要把筷子夾來的菜放進嘴裡,而不是放進耳朵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人有問題。除非整個社會的人都犯病,經常出現夾菜忘耳朵里放的情況,這種提醒才是常規的、合理的、善意的。    上面幾個例子,基本可以說明,「故大道廢,案有仁義」這句話的的意思,就是大道荒廢之後,人間才會宣揚倡導仁義,仁義這個詞才會成為人們的追求。如果人人都仁義,一個不仁義的人、一件不仁義的事都沒有的話,仁義這個概念就是個根本不需要提起的模糊概念。    2、「無欲」到底是個什麼狀態?    《老子》世傳本第一章,帛書本中有這樣一句「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嗷」    只有比較深入地理解《老子》中字詞的含義,才有可能深入理解《老子》章句里的意旨。在上面那句中,「無欲」一詞在書中出現次數很多,對這個詞的準確深入了解,是讀懂《老子》的比較關鍵的辭彙之一。    觸類可以旁通。只抱著《老子》一書,其實很難全面深刻地讀懂老子。多接觸老子同時代和老子之前時代的相關文獻,對讀懂《老子》顯然是大有裨益的。因為老子在當時是個大學者,他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讀他那個時代的古書,所以他的語言應該是既有他那個時代的特色,也有他之前時代的特色。    在《周易》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元、亨、利、貞這幾個字。其中的「貞」字,跟《易經》中的「征」字是相對的。征代表出行、行動,貞代表安靜不動、不採取行動。貞字的本義包含最初的、本源的、基礎的、原始的這樣的一些含義。在《禹貢》裡面有個貞字,就是「最基礎的」、「起點的」含義。在商代的卜辭里,也經常有貞字的出現,並且有「貞人」一詞。貞人是什麼人?    這裡我們就可以聯繫到《老子》了。貞人就是巫人,跟俗人相對。《老子》中所提到的生命狀態,很多是貞人才能達到的,俗人一輩子都不會接觸那種狀態,所以也就無法理解彼處老子寫的是什麼。比如「無欲」一詞就是貞人才能體驗到的生命狀態。    現代社會,人們印象中的巫,大多來自外國童話,形象醜陋陰險、會念咒語等等形象。這並不是先秦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巫的形象。商代有大巫名咸,後人稱其為巫咸。傳說正是這位巫咸,發明了在航海中靠辨認北極星來確定方位的方法。可見中國先秦的巫,並不是今天人們所了解的燒紙、念咒、畫符、跳大神等等形象的巫婆神漢,而是具有高於俗人智慧的奇人異士。貞是巫所擁有的的技能之一,當巫進入貞狀態的時候,巫人就是貞人。貞是什麼狀態?簡單說,就是《老子》中的無欲狀態。    那麼無欲又是什麼狀態呢?我們知道,《老子》中多次提到人的感覺系統。人的感覺系統包括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皮膚的觸覺、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等。當人把概念有意模糊化,通過努力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感覺器官對外界刺激對人的影響,停止對外界的感覺,停止思維,這種「念住」的狀態,這種鍛煉過程就是貞狀態。老子在書中也用「嬰孩」這樣的概念譬喻過這種狀態。俗人從生到死,眼睛、耳朵、皮膚等感覺器官都是完全開放的,俗人沒有能力有意識地開啟和關閉這些感覺器官。而巫的技能中,就有一項是鍛煉這些感覺器官,使它們可以開啟,也可以關閉。《老子》中提到的「夷」和「希」的狀態就是關閉了視覺系統和聽覺系統時候的狀態。關閉的時候,人進入貞狀態,也就是無欲狀態,這樣的狀態,人可以逐漸明了宇宙人生最本源的東西,這就是「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的狀態。經過這樣的鍛煉,巫人可以比普通俗人更加耳聰目明,心思敏捷,於是可以更加敏銳地觀察世間萬事萬物的生滅變化的規律。這就是「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嗷」。有名是萬物之母,可以生髮萬物,這個嗷字,或許就是這種生生不息的形象化描寫吧?    3、「為道者日損」,為道者是什麼人?損的又是什麼?    先秦生產力低下的社會裡,重要典籍都存放在各國專門的藏書庫中。秦始皇一把火燒掉了六國典籍,並把能讀懂能解釋這些典籍的學者們活埋,這個雙管齊下的大手筆,好比一把利斧,把華夏文明這棵參天大樹齊根砍倒,漢代乃至以後的華夏,關於「為道者」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人怎樣「為道」,已經基本沒有人很清楚了。即便仍有類似興趣的人試圖做類似的事,他們所能繼承的,也只是一鱗半爪的文明碎片。就像只剩樹樁的大樹,根上再冒出一蓬新的枝條,再也不是參天的樣子,更像是灌木。    所幸,從《老子》以及其它傳世以及出土文獻的蛛絲馬跡里,終究可以讓我們能夠一窺先秦「為道者」們的風采。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為學者,就是學生、學者,他們通過學習,來繼承已有的文明,通過概念和邏輯思維,來認識事物、指導行為。差不多與老子同時的孔子,就是這種學者中的佼佼者。而老子的「為道者」,則是完全另類的一種人。「為道者」成為「為道者」之前,也會有學習和繼承的過程,但是掌握了「為道」之術之後,就會放棄「為學者」的方法,走上完全迥異的另一條路。    《老子》中的「道」,幾乎就是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不過俗人是看不見這個真相的,原因在於俗人的能力所限。人一方面能感知環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所感應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判斷,從而對環境產生影響。因為人對環境的感知能力來自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每一種感官的能力都是極為有限的,所以人類互相交流時形成的概念以及判斷,也就經常是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歪曲的、謬誤的。    舉幾個例子。    (1)、方位的相對性。人們認為天在上、地在下,這種上下的概念,就是一種相對概念。上下概念跟真理無關,它的印象在人們邏輯中越深刻,越會導致謬誤。比如中國人站立時以為自己頭朝上腳朝下,美國人也以為自己頭朝上腳朝下,如果中國人的感覺是真理,那麼美國人實際上是頭朝下腳朝上。如果認為美國人的感覺是真理,那麼中國人的感覺就是顛倒的。所以,在上下的問題上,沒有真理,實際上不存在什麼上下,這只是作為人這種生物自己弄出來的一個並不真實存在的概念,用以方便自己的生存活動。    (2)、虛假的星空。有人會指著星辰發誓,或者試圖讓星星作證。根據人們的印象,星空是大體不變的,至少恆星們都在相對穩定的位置上。大熊星座、獵戶星座...八十八個星座中那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星圖,夜復一夜年復一年地恆久燦爛著夜空,可實際上,這個星空實在只是一個假象。它既非看到它時宇宙星體的實際狀況,也不是過去某個時刻宇宙星體的實際狀況,我們所能看到的每一顆恆星,其實都只是它以前發出的一束光線此時恰好到達我們的眼睛,距離地球數光年遠的,這束光是數年之前發出的;距離地球數十光年遠的,這束光是數十年前發出的;距離地球數百光年的,這束光是數百年前發出的。每顆恆星距離地球都不同,於是我們看到的整個星空里的星星,其實是極為錯雜的時間裡的星光,其中沒有任何兩顆星星發出的星光是在同一時間發出並同一時間到達我們眼睛的。另外,恆星都在宇宙中飛馳,它們的方向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們看到星空的時候,發出星光的那些星體,實際位置全部或遠或近地向不同方向偏離了我們所看到的位置。根據我們的視覺所看到的星空,實際上就是一個時空錯亂的假象。    (3)、聽不見的聲音。蝙蝠發出超聲波。所謂的超,其實只是超出了人類聽覺範圍,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定義模式,說明了人類聽覺能力的狹隘。蝙蝠依靠它發出的振動頻率很高的超聲波--其實那是一種很尖細的聲音,來精確定位飛行中的昆蟲。    上面的例子顯現出人類感覺器官的巨大局限性。感覺器官的局限性也導致人類認識的局限性,並讓人類對真理的探索進程越來越複雜、越艱難。    「為道者」的方法是放棄這些俗人已經習慣了的感覺器官。甚至放棄思維活動。當一個人在健康清醒狀況下,停止感官活動,停止思維,心念凝聚不動的時候,身心會邁進一種全新的從未體驗過的生命境界里--所謂的「為道者」境界。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貞人境界。    貞人的貞狀態在持續練習的情況下境界會不斷得到提升,而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捨棄的過程,不斷捨棄已經擁有的,才能獲得新的未曾有的崇高境界。一個剛入門的貞人,並非一個合格的貞人,很多要求都做不到,更談不上做到位。俗人睜著眼睛,有鮮明的視覺現象轉換出現的時候,俗人的視覺感官是完全開放的,他只能接受這些刺激,無法選擇不接受。接受了,也就必然「心隨境轉」。剛入門的貞人就是在不斷的努力嘗試中,逐步克服俗人狀態,經過長期的努力練習,初而勉強,久而自然,才能熟練掌握可以自由開閉感覺系統和思惟系統的能力。這個鍛煉過程,正是「日損」的過程。    老子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忽兮慌兮,其中有物」,正是較高境界的貞狀態的描述。如果用俗人的經驗,是完全沒有這方面體會的,所以也就永遠無法解釋老子在這裡說的是什麼。    4、「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或者狀態?    《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則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這章開頭就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是什麼?嗇是約束、收斂。這種生命態度,在《老子》中是普遍出現的,比如第五十七章的「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盜賊多有。」第八十章「小邦寡民」,第六十九章「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進寸而退尺。」第八章「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一再強調,合理收斂約束自己,從長遠利益和宏觀局勢看,恰恰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嗇是一種態度。約束收斂自己的慾望,就是嗇。嗇是節儉,一個人不付出,就無法獲得感恩回報,多佔有社會資源,就會引發同樣心懷慾望者想要奪取的心。「匹夫無罪懷玉其罪」與此同理。    一群雞,只扔下一隻螞蚱。率先搶到的那隻雞,最後能不能把螞蚱吞下先不說,被其他的雞奮力追逐是難免的了。這隻雞隻能玩兒命逃跑,連把螞蚱吞進腹中都來不及,跑到精疲力竭被其它雞把螞蚱奪走,這隻雞才算得到消停。    嗇的態度不僅表現在俗世生活中,還可以發揮到極致而成為一種可以超越現有生命狀態的修行方法,即第四十八章的「...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通過對生命狀態的極度收斂,而達到生命的絕對自由境界。具體操作方法,則在第十章里有描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    無數的歷史經驗,可以告訴我們,《老子》中所言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唐中期的唐明皇李隆基,是一個不大懂得收斂的人。雖然唐代社會總的來說號稱尊奉道教,李隆基卻因為沒按老子的教導去做而導致人生的大失敗。奪取皇權成功以後,長期天下大治的局面,讓他忘了收斂自己,他縱情聲色,毫無節制,甚至跟手握重兵的胡人節度使安祿山一起欣賞美人出浴,毫無威嚴可言,導致安祿山對最高權力的覬覦。安史之亂後,李隆基喪失了皇位,喪失了自由,喪失了三宮六院的嬪妃以及他最喜愛的楊玉環,他放縱自己的結果,就是導致自己擁有的一切全部失去。    同時期另一個不知約束自己的人就是史思明。一個胡人在中國能坐上節度使之位,是靠了唐代開放寬容的良好社會氛圍。安祿山在所有的節度使中又最受寵信。本來他的人生能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應該知足了,他卻不知道收斂、約束自己的慾望。他希望當皇帝,一個姓亞歷山大的胡人,想當華夏大地的皇帝,顯然是無止境膨脹的慾望已經讓他昏了頭。他聯合安祿山造反的結果,就是倆人最後都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他不光失去了富貴,失去了女人,連命都搭上了,而且死得很丟人,很沒節操。    同時代卻有一個人,因為深諳《老子》中「嗇」的精神,光輝一生並且彪柄史冊,他就是郭子儀。郭子儀帶兵在外面浴血疆場,皇宮裡總有太監嫉妒他,在皇帝面前說他壞話。說他壞話的太監前後有好幾個。偏偏皇帝又很寵信太監,於是在戰事正緊急的時候,他常常臨陣被貶回京都閑置。換了普通人的脾氣,一定是受不了的,懂軍事又擅長軍事指揮,被不懂的人陷害之後的滋味,一定是非常難過的。郭子儀偏偏就能忍受這種虐待。被虐的時候,默不作聲,沒有任何脾氣,到前線出現無法收拾的局面時,還是要找他出來做事。魚朝恩,一個陰險的大太監,約他赴宴,明知是鴻門宴,他也不顧安危地赴請,結果是魚朝恩被感動哭了。這種約束貪慾並勇於付出的態度,貫穿郭子儀一生的方方面面。因為居功至偉,他被異姓封王。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巨大危險,他家的大門經常是敞開的,他就坐在從大門外一眼可以看到的廳中待客,讓皇帝對他不至於產生很深的戒心。其實,作為一個漢人元勛,要造反的話,他比安祿山成功的幾率要大得多。但是他不讓自己產生這樣的慾望,所以最終他得到的也就最多。    放縱自己的人總是多數,知道約束收斂的人很少,因為少,所以可貴。清代的年羹堯算得上一位軍事奇才,最難打的仗到了他的手裡,就變成「談笑間灰飛煙滅」一樣簡單的事了。但他放任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態度滋長,落了個身死為天下笑的結果。和珅也是清代的一個官場奇才,他才氣縱橫,會辦事,深得乾隆喜愛。但他貪得無厭,不知道約束收斂,恃勢而驕,得罪了太子,結果是不得好死,所貪來的巨額財富,變成一場空,什麼也沒落下。    春秋時期三朝為相的齊國宰相晏嬰,吃平民飯,穿簡樸衣服,住簡單的房屋,在享受和索取方面,特別收斂自己,但是在為國為民付出的機會面前,他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這樣的千古賢相,雖然所輔佐的國君都挺差勁,他仍然獲得了巨大的人生成功,不僅善終,而且得到廣泛愛戴,千古美名。    《老子》中的「嗇」字裡面的意味,能讀懂的人,一生享用不盡。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什麼意思?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故人之所教,亦議而教人。故強良者不得死,吾將以為學父。    道是混沌難識的宇宙根本,「一」指事物,「二」指同一事物中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三」指否定之否定後出現的新事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指出世間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辯證規律,並指出「道」在一切事物變化發展中的決定性影響。道生萬物並決定了他們的變化規律。從《老子》本章可以看出,老子哲學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原理,在這裡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這是一個很大的規律,細分可以剖析出很多更小的規律。    一,盛極而衰規律。    國家達到頂點,只能走下坡路了。頂點雖然輝煌,卻是最可怕的位置,真正深謀遠慮的聖賢,不會讓自己的國家發展到頂點。這個頂點是因為總趨勢不能再發展造成的,總趨勢只能倒退了,於是頂點就出現了。當一個社會持續發展的時候,它就永遠不達到頂點。    持續保持向上,永不達到頂點,整個事物就始終保持完整的「一」,「一」中的「二」即矛盾的雙方保持協調的良性關係,那麼,不達頂點,就不會走下坡路,不走下坡路,就可以長期不讓改朝換代的「三」出現。我們說,一座房子就是一個「一」,經常修繕,就是保持內部矛盾雙方之「二」的協調統一,惟其如此,才可以盡量延遲它的使用年限,不至於房倒屋塌。一旦房屋倒塌,只好投入巨大代價重新建房,那樣原先的「一」敗亡,新的「三」就誕生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改朝換代的代價,常常是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二,損益規律。    同一種行為,視角不同,善惡結論也就不同。譬如一個孩子,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摔,有任何困難家長都替孩子解決掉,養得嬌嫩無比,不讓他經歷艱辛和磨難,這在當時看是對他好,也就是益。一個孩子,製造環境讓他得到艱苦磨練,難免吃苦受罪,當時看是對他有害的,也就是損。可當孩子長大以後,嬌生慣養的孩子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開拓精神,承受打擊的能力也很低,往往難以成事;從小受過艱苦磨練的孩子,鍛鍊出了韌性和進取心,習慣於克服困難,更加容易取得人生的成功。《尚書.無逸》中記載商代高宗年輕時生活在民間,在最底層人民中長大,受過艱苦磨練,他即位後使商代中興,明顯強過那些從宮廷里長大的君主。人民經常用「不分好歹」來罵人,其實,辨認是「損」還是「益」是需要慧眼的,並不是誰都能看得明白。大學畢業後,家長或者學生本人往往都盼望能找個既清閑薪水又豐厚的工作,殊不知這樣的工作循規蹈矩,學不到多少實際本領,鍛煉不出能力,漸漸「養廢」,等年齡大了,一旦失業,頓感生存能力不足。而那些馳騁工商業的傑出人才,往往是那些在年輕時紮根最艱苦的工商業第一線的人。有機會細緻入微地體驗生產和運營的技術和規律,這些就會變成他們之中有心人的最大的成功資本。    三,陰陽互補規律。    人體有奇經八脈,其中督脈為陽在背,任脈為陰在腹,世間萬事萬物的規律是陰陽互補才能和諧。所以,屬性為陽的後背,所接觸的外部環境應該是屬陰,屬性為陰的腹部,所面對的環境應該屬陽,這樣才能陰陽和諧。君主或者領導,本身地位高崇,如果態度謙下平易近人,那麼他的地位和他的態度就形成陰陽平和的和諧狀態,很容易被人認可接受,事業會相對暢順。如果一個領導人眼高於頂,頤指氣使飛揚跋扈,陰陽就極不平衡,他倒霉只是遲早的事。古代君主自稱「孤」、「寡人」,一方面是態度上的自謙,另一方面也是以此經常提醒自己保持謙下的低姿態,從理論上這是合理的,這是一種成功者的智慧。    6、是「絕知棄辯」還是「絕聖棄智」?    第十九章:絶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辯未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老子》第十九章開頭,帛書、所有的世傳本,都是「絕聖棄智」四字,而竹書中這四個字是「絶知棄辯」。只有竹書與其他版本不同,在這裡,到底竹書是老子思想原貌,還是帛書和世傳本?    在《老子》一書中,「聖人」一詞出現頻率很高。達十數次,而「聖」字單獨出現,僅在帛書、世傳本中於此處作為孤例出現。而單用「聖」字是戰國時期流行的語風,由此可見,「絕聖棄智」一詞,是戰國時期把老子原文修改而成的,並非《老子》一書原貌。    如戰國荀子「聖心備焉」    如戰國莊子「大聖不作」    不僅從語風上可以看出「絕聖棄智」四字為戰國時期強改而成,從學術氛圍上也可以找到根源。《老子》成書之時,老子還活著,儒家創始人的孔子比老子年齡小,而且孔子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對老子學說進行攻擊。老子時代,關於大道的道理,並無紛爭,孔子時,關於大道的紛爭,也只是萌芽。孔子死很久之後的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到了白熱化狀態,有人把老子「絶知棄辯」改成「絕聖棄智」來作為跟儒家鬥爭的經典武器,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了。    其實,真正能證明「絕聖棄智」是戰國時期偽改所成的依據,還是句義本身力量更大。《老子》一書,講德與道。道法自然,並不因人類的存在與否而發生變化,而德,是得道之人的心性。德合大道的人就是聖人,所以,《老子》一書,對聖人是絕對肯定的態度,「聖人」境界就是《老子》一書的核心。從《老子》書中包含「聖人」一詞的句子就可以看出:    「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竹.二章)    「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竹.六十四章)    「聖人慾不欲」(竹.六十四章)    「聖人之在民前也」(竹.六十六章)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亡難」(竹.六十三章)    「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竹.六十四章)    聖人在這些句子中,顯然是心性與大道完全契合之人,《老子》一書,言大道於人,顯然是肯定和褒揚聖人的,戰國時期改成的「絕聖棄智」背離了老子思想甚至是完全對立的,對後代解讀《老子》造成了極大混亂。而且,戰國時期的莊子所言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篇》)同樣完全背離了老子思想原貌。按照《老子》一書的思想,應該是聖人越多,社會就越和諧,幸福指數越高。    「絶知棄辯」符合《老子》思想原貌。    《老子》第四十八章「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學者,就是通過思維邏輯去接受知識道理的人,這樣的人,越學,知識和學問越多,老子認為,這樣的知識和學問,如果為私慾服務,則會讓社會越來越亂、紛爭越來越嚴重。而「為道者」的「日損」,是「得一」的自守境界,心性因此合於大道,因為不爭和知足成為自身狀態,社會就會變得健康和諧。由此可見「絕知」二字與《老子》全書的意旨是完全一致的。    因為「辯」是爭論,本來就屬於「爭」的範疇,而《老子》中,聖人是不爭的,所以,「棄辯」二字,與《老子》全書意旨完全相合。    世傳本中的「大辯若訥」,竹書本中沒有,帛書本中也沒有。「大辯若訥」是後人所改,這一改動繼帛書之後,進一步擾亂了《老子》一書的文字內容,也進一步改變了《老子》思想原貌。在《老子》思想中,無須爭辯,更不需要什麼「大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根本沒有「辯」的慾望。因為無私,所以無欲;因為不爭,所以不辨。    7、老子「報怨以德」。    《老子》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於其易,為大乎於其細,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這一章中老子提出「報怨以德」的指導思想。有人把這幾個字告訴孔子,並問孔子是怎麼看的,孔子直接否定了老子的觀點,孔子先質問再申明自己的觀點:「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認為,如果以德報怨的話,只能以德報德,那麼,不論別人對你好還是對你壞,你都一律對人家好,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所以嘛,對傷害自己的人要以直報怨,對自己好的則思報恩。    老子與孔子在這件事上,已經出現明顯的觀念衝突,儒道之爭,孔子在世時已經出現了,不過,是孔子單方面去爭。老子的很多觀點,乍看上去都是違背常理讓人無法理解的。那麼以什麼態度報怨這件事上,兩位名人各是什麼境界呢?    老子提出過「微明」的觀念,在《尚書.大禹謨》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兩者所言之「微」是同一件事,可見《老子》雖然是華夏深奧的道統哲學最後的絕唱,卻仍然繼承並勉力維持著這一哲學理念的清晰脈絡。《老子》推崇聖人,因為聖人之德就是合乎於道的心性。道為萬物主,為君,萬物為仆,為臣。而道隱不現,萬物卻磅礴彰顯。聖人因為心性合乎道,所以無欲、不爭、無為,並因此成為最高價值核心,而百姓因為有欲、有爭、有為,所以終究無法讓自己達到聖人那麼高的境界,只能被陷於爭鬥中無法自拔。若聖人也有欲、有爭、有為,則不成其為聖人。道之隱與聖人之無我無欲,是同樣的境界。    當有人站在對立面對自己造成傷害的時候,《老子》中聖人的態度,並不因此站在對方的對立面去爭鬥,聖人的態度是無我,因為無我所以無私,因為無私所以無欲。也因此,在傷害面前,聖人的心境是平和不起漣漪的,他將以國家、天下蒼生的和諧發展為出發點,去考量如何應對這傷害。好比一個健壯又有涵養的成年人,忽然沒來由地遭到一個三五歲的孩子憤怒的攻擊,他或許會微笑著蹲下和藹地對著孩子問:小朋友,為什麼生氣呀?告訴我,讓我幫你好不好?當然,如果這個成年人遇到的是一個三五歲的小孩子跑過來喊著叔叔並奉上一朵鮮花,成年人或許是類似的反應:微笑著面對小孩蹲下,小朋友,為什麼送我花啊?可以告訴叔叔嗎?因為境界高於小孩子,所以,不去計較小孩子是對自己施以怨恨還是惠贈,一律以關懷對待之。這也與老子「聖人無棄人」的觀念完全一致的。老子這種能以怨報德的態度,來自於境界高於有私、有欲、有爭的人。一個同樣有私、有欲、有爭的人,面對傷害的時候,是難以做到以怨報德的。    這裡說到老子「無我」,是有根據的。《老子》地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這裡清楚地表達了老子這種無我的最高人生境界。    理智分析會引導走向成功的目標,感情用事會導致失敗,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國語》中記載齊國公主拿《西方之書》上的話來點醒重耳:「懷與安,實疚大事。」這裡的「懷」就是感情。跟著感覺走和貪圖安逸,將導致人一事無成。人只有憑藉理智,才能成就事業。而諸多種理智中,顯然以老子合乎道的無我、無欲、無私、無為之德,最為高尚。已經失傳的在春秋初期已是古書的《西方之書》這句話,與老子的理論是想通相合的。這樣的事例很多,我們因此知道在周代之前,華夏道統哲學原來曾經那麼葳蕤盛大。    只有無我無私無欲無為的聖人,能有效梳理、引導這些矛盾鬥爭,讓社會變得和諧,人們能得到幸福。或許有人奇怪,都無為了,怎麼梳理呢?如果誰嘗試攝根自守,達到「得一」境界,就會理解無為為什麼仍然可以梳理了。無為也是無不為的境界,而且是最有效的梳理。    8、老子的三寶    《老子》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恆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捨棄後,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慈垣之。    老子第一寶:慈。老子之慈是以無我無私為底色的慈,所以這種慈是均衡的、不偏不倚的。這是一種置身事外不與人爭的關懷,不分親疏遠近的慈是一種大慈,能使他人廣受惠澤,能消弭紛爭。勇是果敢,是敢於作為的膽略。由這種慈心所生髮出的果敢和膽量,是導致社會和諧向上的正能量。不懂《老子》的人可能認為老子面對社會人生的態度是消極無為的。從「夫慈,故能勇」這句來看,老子的態度恰恰是最積極有為的,只是老子的積極有為,是以符合道的精神的德行。好比兩家因水源有限而爭水,恰逢天降甘霖,爭端自然消泯。上蒼的雨露並未介入爭端,不站在雙方的任何一方,這就是置身事外的關懷,也是「以百姓為芻狗」的超然境界。又比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一群和尚沒水吃。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和尚獨自把水缸挑滿,不攀比任何人,不爭、無要求、不炫耀,這種行為對所有的人來講是一種普遍關懷,所以他是無可指責的,這種勇也是所向披靡沒有對手、不會遭遇反震的。    老子之慈是一種普遍、均勻、深切的關懷,關懷所有人身體的疾苦,心靈情緒的疾苦,「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第四十九章)這種捨己為人的姿態,小的視角內是付出,是失去,結果卻是最大的自我建立和成功。「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第四十九章)這種態度,則說明了老子之慈是普遍而均勻的,不分親疏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德是怨,一律以德報之,猶如上天普降甘霖,不管下面熏蒸上去的是芝蘭之香還是腥臊惡臭。這種超然的大慈境界,不加入紛爭各派的陣營,能普惠社會,能消弭紛爭。    儒家也講「慈」。儒家的慈,通常只是相對於孝而言的慈,父慈子孝,這裡的慈,是親切關懷的意思,這種慈是以有我有私為背景的長輩對血緣關係親近的晚輩的關愛。儒家的慈與《老子》中的慈用的是同一個字,卻不是同一個概念,兩者無論外延和內涵,都是完全不同甚至對立的。儒家的慈是一種偏愛,是小慈。如果不能區分《老子》之慈和儒家之慈的區別,就不能正確理解《老子》。    老子第二寶:儉。儉是一種追求簡單和平淡的心態,這種心態導致人滿足於節制、儉省的生活。在《老子》第十二章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的句子,表達出老子對恣肆慾望導致人格品德下降的嚴重後果。老子對放縱慾望持否定態度,對儉、嗇的態度持肯定態度,這在《老子》一書中是態度明確並且一以貫之的。    人的需求會隨著慾望的膨脹而擴大。對美食的無限度追求,前些年曾經導致一些嚴重的流行病的出現;對工業和交通的追求,導致土地、河流、空氣等生存環境全方位的惡化;源自私慾的對利益的無限追求,導致假貨泛濫......儉的對面是奢,奢是恣肆私慾的狀態。儉的態度,讓人對社會的索取最小化,而給社會的貢獻最大化。這是純的正能量。儉並不會導致社會發展的緩慢,儉的態度會讓社會在健康的軌道上更快發展。而奢的態度會限制人對社會的貢獻,並且更多地浪費社會資源,造成社會的畸形發展。    「儉,故能廣」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奢侈生活會讓人沉溺其中,極大地限制人的健康發展。儉樸的態度可以讓人保持清醒和理智,從而視野更開闊、事業前途更廣大。貪酒之人是一種不儉,所以自古就有很多喝酒誤事的例子;貪色是一種不儉,所以古人慨嘆紅顏「禍水」,殊不知真正的禍水是自己的貪奢不儉。過度為淫,淫則溺,溺則陷,不能自拔,害人害己成為社會的壞細胞。聖人的儉樸態度會導致心志澄明、心胸磊落,境界開闊。儉樸是少私寡慾的外在表現,有利於收攝心神,達到「得一」的人生境界。    老子第三寶: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僅限於個人索取,不要為社會做出不好評的示範,在對待公共資源方面的態度。追求最大的權利、財富、地位、名譽,就會給自己建立起無比強大的敵人。在這些公共資源面前,永遠站在隊伍的最後面,才是聖人的態度。採取了這樣的態度,所有人都不會把你放在他鬥爭的對立面。    而在需要付出的時候,則需要一馬當先。《老子》第七十八章:「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之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之王。」誰都不想付出的時候自己去付出,誰都不願承擔的時候,勇於承擔,惟其如此,才會得到全天下人的擁戴。    天下人都爭搶的,我不去搶,天下人都不願承擔的責任和委屈,我勇敢地去承擔,這是聖人之德,合乎道的精神,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的含義。    沒有對天下人普遍而真誠的關懷,卻勇敢地向這個世界挑戰,不停地去索取,他將遇到越來越多的敵人和阻力,終將導致失敗。「舍其慈,且勇」是一條死路。    生活奢靡無度,並且為了保持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這種生活而把攤子鋪得越來越大,終將尾大不掉、一朝崩塌。晚晴的胡雪岩,公認冰雪聰明,他的失敗很多人認為是他無法抗衡的政界巨鱷造成的,其實這只是枝葉上的理解,並非根本。胡雪岩生活豪奢,這一定會對他的判斷力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他事先知道他的危險,知道對手的安排,以他的能力,不會有那樣的慘敗。「舍其儉,且廣。」是一條死路。    天下人都愛的,與人去爭奪這些的結果,就是成為眾矢之的,是一條死路。    9.「虛其心,實其腹」是什麼意思?」「實其腹」是什麼意思?    《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無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這章里的「虛其心,實其腹」一句中,「實其腹」是什麼意思?看到很多人解釋為:聖人治理天下主要是先去讓百姓吃飽肚子。民以食為天,能吃飽肚子,天下就基本可以得到安穩了。這種解釋,實在讓人哭笑不得。老子此處以虛和實相對,以心和腹相對,是很工整的,心代表來自外部刺激所形成的思維和慾望,而腹則指心不外馳的住念狀態。實其腹,就是把心念集中在身體里,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擾的修養身心狀態。這與上文說的「不見可欲,使民不亂」一句是完全對應並且意思是連貫順承的。    有人認為這章是講聖人治國的方法,其實導致這種謬解的原因是幾個關鍵字的誤讀。用現代漢語含義來解讀春秋時的作品,是導致道德經被誤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個字是「治」。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多與「國」字相連形成「治國」這樣一個常見的辭彙。所以很多人不自覺地把這個「治」字直接理解成「治國」了。其實,春秋時期的「治」字,大多與「治國」一詞無關,極少數時候才指治國。我們知道古代有「治玉」一詞,意思是雕琢玉器,「治裝」,意思是穿著好衣物,「治馬」,意思是馴養馬匹,「治酒」,意思是準備酒席,治產,意思是經營產業......所謂聖人之治,其實就是聖人處理問題的方法,或者聖人進行管理的方法。從文字含義看,這種管理應該是一種對自己身心的自我管理,而不是治國。    第二個字是「民」。因為現代人經常接觸「人民」、「民眾」、「民族」、「民心」之類的字,這裡「民」字都是人民大眾的意思,所以有人就把春秋時期《老子》中出現在此章的「民」字也解讀為「人民」,從而導致嚴重的誤解。其實,「民」字的本義是指「某人」或者「一個人」或者「這個人」。比如《國語》《秦誓》中秦穆公引用在他眼裡已是古聖先賢的話「民訖自若,是多盤。」這句話中,「民」的含義就是「人」或者「一個人」。整句意思是:一個人如果經常自以為是,不虛心,就會導致他難以進步。秦穆公比《老子》作者要早,秦穆公眼中的古人更是早於《老子》一書。秦穆公拿這句話來自比,用於向眾人發露自己的錯誤,並藉此糾正錯誤,而秦穆公是個很有學問修養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地位崇高的大國君主,他能以「民」來自比、自稱,只能說明這個字的含義是「人」或者「自己」,所以,《老子》此章中的「民」字,應該理解成「人」或者「自己」。這樣,誤解就冰釋了。    本章中的「無不治」,絕非國家或者天下無不治,而是指聖人自身的方方面面無不治。    弱其志,就是減少慾望和思慮,強其骨,就是提高身體素質。    攝根抱一的結果,就是思慮和慾望越來越少,而身心狀態越來越健康,這是有實踐經驗的人很容易體驗到的必然情況。本章內容的核心就在「實其腹」三字。腹不是胃,不是飢餓,而是指修行人心念所集中的氣海丹田。古代修士修靜,往往從此處開始。    


推薦閱讀:

封神誰是鴻鈞之下最強聖人?有四把仙劍的通天教主斗得過老子嗎?
老子與孔子的曠世之爭
《老子》中「塞其兌,閉其門」之句中,兌、門指什麼?
整理誦讀的漢墓帛書老子
李健:容易把《老子》讀錯的七個地方

TAG:道德 | 道德經 | 釋義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