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清明——中華民族的傳承 - 焦點閱讀網

民俗清明——中華民族的傳承   

  

  清明——體現人們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從清明本身來看,它的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掃墓,緬懷先人和家人。這樣的一個文化它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一個核心價值觀。與其他文化類型比較,中國的家庭文化的特徵非常明顯。特別是在傳統社會裡,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家族,在社會建功立業,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首先要感謝他的父母和家人。細細想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個家族情結,期望首先在家族或家庭得到認同,然後在社會上得到認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自己家族裡面先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然後找到在社會中的位置。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意識到,當我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時,最高興的首先是我們的長輩。人的價值的實現跟整個家族或者家庭密切相關。所以,清明掃墓不僅是從感情上與祖先相聯繫,也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基礎。人對社會負責,同時也必須對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負責。對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祖先永遠的緬懷的情感,是我們應該提倡的,也是應值得發揚的。  

  1、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宗法文明傳承史的國家。古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和軀殼相分離,軀殼可以腐爛消失,而靈魂卻會永生不朽。為了得到自小哺育、養育和教育自己已經去世的父母、祖輩、歷代列祖的保佑,故人們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誠地去向神主行禮,這種社會活動就是祭祀。祭祀作為人類一種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不僅源遠流長,而且被看作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我們知道,國史和國家文明史的傳承,是靠個人和家庭的傳續來完成的,無個人和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的、抽象的,且是無人情味的。逢年過節特別是清明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清明時節對祖先「祭之以禮」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2、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尋根謁祖的心愿滿足。人們之所以緬懷先人,祭祀祖先,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個體之祖先賴於血緣所系,民族之祖先顯於象徵血緣。雖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交融時代,「我是誰」的心靈追問的尋根意識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於華夏,或去之散於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掃墓上墳謁祖,這種祭祀禮儀正好滿足了海內外華夏赤子的心愿。  3、清明祭祖是中國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清明祭祖活動是無形的心理感受活動和有形的禮儀行為活動相結合的禮儀形式。我們對祖先的祭祀並非相信「靈魂不死」,而是一種道德信仰,是表達情感的禮儀之舉。不僅是發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而且更為重要的還在於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繼承先人遺志,發揚光大其精神的積極舉措,更具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正如馮友蘭說的:「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靈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儀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誰都清楚,祭奠的酒饌、香燭,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們卻相信親人、先祖領受了我們的情意和祭奠。這種莊重的儀式是一種情感的、禮儀的、道德意義上的真實。還有《禮記·祭法》:「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今天我們通過祭祀活動,營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以和為美,以和為善,以和為貴,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民族欣欣向榮。敬宗祭祖、緬懷先賢必將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內容。  

  清明——豐富的春日娛樂   清明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打馬球,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容。   有專家曾經提出保衛春節、保護民族傳統文化。記取祖先的辛苦,緬懷前輩的功德,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如果僅僅去掃墓,清明節的意義,實際上是在被消解。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不能片面化,完整而生動地恢復與重構民族節日系統,才能使傳統節日更加具有積極意義。而復興民族傳統文化,重構民族節日系統,應該尊重「禮失求諸野」的文化發展規律,從重視民俗活動開始。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這些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提醒人們合理安排農時,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們要常懷報恩之心。清明的相關傳說,豐富了節日的內容,並使傳統不斷獲得廣泛持久的社會支持。人們可以走進陵園去悼念故人,祭祀先賢先烈,也可以自由選擇體驗快樂的方式,因為清明是春天的節日,領會春光的美麗與幸福,是清明的實質意義。  「沒有快樂,節日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去郊遊,去體驗野外生存,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清新,去演習『仲春之月男女相會』,去做騎馬射箭、模仿播種、模仿狩獵的遊戲,還可以去戴柳、插柳、放風箏、歌唱、跳舞,體會各種親近大自然的嬉戲樂趣。總之,走出斗室,走進大自然,讓身體受到鍛煉,讓靈魂受到洗禮,讓心胸更加開闊。」  

[br  清明——生命力的根基 節俗內容演進   對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氣;對忠孝仁義的道德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認祖歸宗的一種祭掃;對詩詞歌賦的文化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在古代,清明節是文人墨客詩興大發的日子,清明詩歌在二十四節氣詩歌吟詠當中獨佔鰲頭。同樣的清明詩篇,面對風中飛舞的梨花,宋人吳惟信在享受著「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的閑適,明人高啟則在戰亂中憑生「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慨嘆。而面對芳草萋萋的荒冢,南宋高翥生髮了「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感懷。北宋黃庭堅則抒發了「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的鬱悶。  然而,您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嗎?您能說說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嗎?您能數數清明節的民風流俗嗎?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您也許會背,然而您能說出它與杜甫的「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又有何關聯嗎?  

  1、各民族過節習俗不同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將至。清明節源遠流長,中國有20多個民族都過清明節,但過節習俗不盡相同。  西方節日多是感謝上帝恩賜的宗教節日,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由於起源於農業文明,農耕技術、家庭事業、宗親宗族等都講究世代傳承,所以2000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中國人傳承不息的特有風俗。  除了漢族,滿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南方的壯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納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雖然掃墓祭祖、踏青春遊是清明節基本內容,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清明節也是各有特色:壯族對祭掃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屆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等到祖墳去上供,行拜禮;土家族在清明節這一天要上墳掛青,家裡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古風,清明節要上山采艾蒿,洗凈切細後,與糯米、臘肉、蒜苗、五香、鹽等混合蒸熟,叫作「清明粑」。  

  2、文化節日讓步「時間符號」  民間素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與「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那麼,作為一個重要的農業「作業點」,清明是如何在歷史上被豐富成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呢?眾所周知,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並沒有衍生為二十四個節日。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竺可楨指出,陰曆系統不能用以指導農業生產,這才有了用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手段的需要。所以說,節氣是一個用以輔佐陰曆、指導農業生產的時間節點,本來沒有什麼特別的節俗活動。  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後來成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  寒食節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這一天,人們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舉行一些巫術性遊戲。  唐玄宗時,朝廷還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至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寒食與清明的節假日已經增加到7天之多。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完全不同的節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也有學者認為上巳節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古時以夏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後漢書·禮儀志上》稱這一天「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上巳春嬉,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戲,互相表達愛慕之情,實為古代中國之「情人節」。魏晉之後將上巳改在三月三日,吳自牧《夢梁錄》卷二「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可見,洗濯踏青、除垢迎新是幾乎所有春天節日的共同特徵。  到了明清以後,不僅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節之後,大好春季只剩了一個清明節。因為這兩個節日都是古代的關於春天的文化節日,而它們又很不幸地剛好處在清明節氣附近,我們知道,文化節日是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遷的,可清明節氣恰恰不是文化節日,它是由太陽運行和數學分割而產生的時間符號,是一種邏輯的產物,因而是不可變的。可變的文化節日不幸遇上了不可變的節氣符號,結果可變的文化節日讓位給了不可變的時間符號。當然,兩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一是「催護新生」卻並沒有消亡,而是沉澱在了清明節里。  

  3、清明節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寒食節的祭掃所表達的感恩情結,具有強化中國傳統道德支柱綱常倫理的效能。而據歷史記載,上巳節的春遊,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了類似歐洲中世紀突破「男女之大防」的狂歡節的某些萌芽。兩種截然不同的訴求,最終奇妙地融合進了一個清明節氣,這不能說不是一件很奇特的事。  與其他傳統大節不太一樣,由於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因而清明節也是傳統節日系統中少有的依陽曆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時間比較固定地在現行公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踏青時節。  《周禮》中有一段被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徵引過的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什麼意思呢?是說中春二月,萬物萌生,這樣的時節應該順應天時,讓青年男女自由約會,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鄭玄認為,這是「重天時,權許之也。」而據張君房的《雲笈七籤》:「每歲三月三日,蠶市之辰,遠近之人,祈乞嗣息」,可見三月三日在制度化的道教中也被賦予了明確的求子功能,因為青年男女雖有水邊桑林「野合」之實,但這是拿不上檯面的理由,而「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檯面的理由。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地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繫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部分與西方感恩節有異曲同工之處。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4、節俗內容隨社會生活演進  歷史上的三節已經合併成了一節,形而上的忠孝教育與形而下的求子慾望也最終固化成了種種民風民俗,清明作為中國人的一個重要節日,正是通過民風百俗源遠流長曆久而不衰。大唐時當之無愧的假日「黃金周」,一連放假七天的是寒食與清明。國畫中國寶級的第一長卷《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這一時日的民間百態。而提到「十年修得同船渡」的美麗傳說,撮合祭祖歸來的許仙與白娘子同舟而行的那場曠世奇緣的春雨,也飄落在清明這一天。請您再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這些民俗以及意義。  如果說要為清明節的由來在歷史上選一個代表性的人物,那是非介子推莫屬。傳說晉公子重耳帶著介子推等人一起流亡國外,重耳飢餓乏食,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後來重耳回國做了國君,就是晉文公。晉文公給當年隨行的部下論功行賞,大家都得到了很厚的賞賜,惟獨介子推一個人什麼也沒得到。介子推作了一首《龍蛇之歌》就躲到綿山中隱居起來。晉文公聽了《龍蛇之歌》後,猛然醒悟,馬上派人去請他回來,可是介子推堅辭不就。晉文公就在綿山腳下放火燒山,他以為介子推為了逃避大火,就會出山,沒想到介子推抱在一棵樹上,被火燒死了。晉文公很難過,流著淚回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號令百姓從清明節前一天不得生火。這就是關於寒食節來歷的傳說。介之推與晉文公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施恩」與「感恩」的故事,提倡「感恩」,有助於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  清明節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後,在節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較早地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遊的野餐。人們常常闔家攜帶酒食,到郊外園地親近自然。據劉魁立先生主編的《中國節典》介紹,唐宋時期,清明踏青的活動非常豐富,常見的活動有盪鞦韆、拔河、撲蝶、采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正是「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相傳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以柳條傳送。民國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  對祖先與先烈的追悼與祭祀是傳統社會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時至今日,祭祀先人仍為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故地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台同胞同樣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與此同時,沐浴著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盡情地享受這春天的溫暖,也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文化權利。(趙文俠)  

  5、清明節插柳的風俗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天人和諧生死達觀 悲歡離合盡在清明   清明節是一個特色鮮明的節日,可以用「悲歡離合」這個詞來概括。清明節的「悲」是由「離」而生,緣於對祖先的追思、亡故親人的懷念、英烈的緬懷。清明節的「歡」則因為「合」,既源於祭掃活動中濃厚的親情,又可以從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等傳統習俗中獲得。  清明節的人文價值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1、清明節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合二為一,包含了祭祖掃墓、踏青遊玩等人文內容,呈現出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  2、清明節體現個人、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在傳統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經逐步解體的當代社會,家族成員團聚的機會越來越少。清明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還顯現了對血脈親情的認同。  3、清明節培養人們面對生死達觀的心態。對生的渴求,對死的恐懼,是人之常情。清明節從悲到樂的節日過程,是人們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進親情、享受生活的同時,啟迪人們更達觀地對待生死,舒緩面對生死的緊張心理。  4、清明節具有對後代珍惜生命、承擔家庭及社會責任的教育功能。清明節帶子女掃墓祭祖是一種無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對人生意義、社會責任及使命的認識更明確,並能勇於承擔,具有現實意義。  

  鏈 接:清明節溯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鐸,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毬、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巳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饌,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寒食打鞦韆,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毬,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毬。」牽鉤與打毬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支持本站 TOP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推薦閱讀:

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舉行
春風不解愁,自亂了清明
古代清明節是何景象?
春日奇遇記
清明:如何與孩子談死亡

TAG:閱讀 | 民族 | 民俗 | 清明 | 傳承 | 中華 | 中華民族 | 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