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傾聽(上)
溝通的目的在於互相尊重。「互相尊重」指的是孩子與父母親能夠彼此真誠地表明想法和感受,而不必擔心會被拒絕。也許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可以表達接納他們的感受。
但是,溝通的方式是什麼?溝通的技巧在哪裡﹖如何做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認為溝通的元素主要是「說」,父母所呈現的態度是「我說,你聽」。其實,「說」只是溝通中較不重要的一環,真正重要的溝通元素是「傾聽」。
(一)有凈化作用的傾聽
孩子:媽媽,我討厭上學,因為全班的同學都欺侮我。
母親:全班的同學都欺侮你?
孩子:對啊!我跟小琪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
母親:你覺得很沒面子。
孩子:曉珍和我賽跑輸了,就說我偷跑。其實我根本沒有偷跑。
母親:嗯,還有呢?
孩子:老師叫我登記成績,他們就說我是馬屁精。
母親:喔……
孩子:作文被老師貼在牆報上,國權就說我是抄來的。其實,我哪有抄。
母親:那怎麼辦?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
孩子:其實……也沒有啦……不是全班啦……
母親:有一半的同學在欺侮你。
孩子:也沒有那麼多啦!
母親:至少有十個同學欺侮你吧!
孩子:哪有?這次班上全數通過,我當選模範生呢!
母親:哦……
孩子:其實就只那三個人啦!因為他們嫉妒我的功課比他們好!可是……也還好啦!上次他們還請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腳痛,國權還幫我抬午餐呢!
傾聽是了解的開始,在心理學上,傾聽更具有凈化作用。當孩子遭遇挫折、困頓、失敗和難過時,積極的傾聽能夠沉澱和過濾孩子複雜而奔騰的情緒。因此,開啟良好的溝通之鑰,從傾聽開始。
(二)反映傾聽
什麼是反映傾聽呢?父母若要使用反映傾聽,須先了解人際溝通的過程。以孩子牙痛為例:
孩子→牙痛
孩子為了免除牙痛,他會變成發號機,給父母傳達某些信息。所以孩子必須選擇足以表明「我牙痛」的信號給對方,這種選擇的過程稱為「選碼」。
孩子:牙痛→選碼
假設孩子選擇的信號是不斷地大哭喊:「痛!好痛!」這個哭泣的信號就會傳送到父母的耳朵里。
信號 孩子:牙痛→選碼→痛!好痛! 哭喊
父母收到信號後,必須經過解碼的過程:
信號 孩子:牙痛→選碼→解碼 母親;他牙痛 哭喊
如果父母能正確地從孩子的表情和語言中正確地譯出信號所代表的意思,就會知道孩子的哭泣是因為牙痛。萬一父母認為孩子在瞎鬧、在找碴,則完全誤解孩子的意思,甚至因此教訓孩子一番。如此,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橋樑就會堵塞。
以上所描述的情形就是造成親子溝通不良的原因,往往「聽者」誤會了「說者」的意思,卻沒有察覺到早已造成誤會了。
為了避免「聽者」在解碼的過程中產生誤解,則需要運用「反映傾聽」來與孩子對話。例如:
1.孩子:(放聲大哭)哥哥搶我的玩具。
母親:你一定很生氣,討厭哥哥搶你的玩具。
孩子:對啊!
2.孩子:我們老師根本是個巫婆!
母親:你很討厭你們老師。
孩子:一點也沒錯,我恨死她了。
3.孩子:媽媽我當選模範生了!
母親:你看起來很快樂啊!
孩子:嗯……這是很難得的。
以上的例子,父母能夠正確地說出孩子內心的感受,孩子則以「所言不差」來回應母親,以證實母親解碼成功。
反映傾聽,「聽者」必須試著了解對方感受和想法,然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向對方求證。必須注意的是:「聽者」絕不可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勸告及任何價值判斷。
「聽者」就像一面鏡子,將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反映出來,幫助孩子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
如果我問你:「你的孩子說話,你能聽到嗎?」你可能認為我在罵你!我又不聾,為什麼聽不到!那麼,下邊我們聽這樣一件事,也許它就發生在你的身上。十二歲的小莉是一個愛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來跟她住了一個假期。暑假快結束時,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捨不得,眼淚汪汪地對媽媽說: 「珊珊就要走了,以後又是只有我一個人了。」 媽媽很輕快地說:「你會另外再找到一個好朋友的。」 小莉回答說:「可是我還是會很寂寞的。」 媽媽開始安慰她:「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忘了。」 「啊,媽!」小莉說著就哭起來了。媽媽生氣了:「你都快念中學了,還是這麼愛哭。」 小莉狠狠地瞪了媽一眼,跑進卧室里,哭得更傷心了。照理說,這樣一個場景會有一個圓滿的收場的,結果卻以一個小小的悲劇結束。原因在那裡呢?原因在於,孩子長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對於友情、親情的渴望。他們會對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出於成人的世故與冷漠,他們往往對孩子的這種情感需求很不在乎。這樣,他們就會忽視孩子的感覺,對孩子細小的情感波動表現冷酷。這樣一種對待孩子的情感的反應方式顯然不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事實上,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對他的重視,哪怕當時的實際情況一點也不嚴重,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或許在故事中的母親看來,女兒不應該因為與表妹的分離就流淚哭鼻子,但是她的反應卻不應該沒有同情。做母親的應該這麼想:女兒很難過,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她。盡量設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內心的感覺。如果這樣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安慰女兒:「珊珊走了,教人覺得很寂寞。」、「你們倆這麼要好,真捨不得讓她走。」、「你會想她的。」這種反應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親密的感覺。孩子的內心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創傷就會消失。
一、傾聽的含義
真正的「聽」,並不是說你能夠聽到孩子發出的聲音,就算完事了,更為重要的是你還要聽出孩子的真實意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們之間的溝通,首先是有一些信息或者說是是一定的想法想傳遞給孩子。比如,夫妻二人出去逛街,妻子口渴她想買杯水喝。為了傳遞這個信息,她首先必須將其轉換為言語或者非言語代碼,以便丈夫能夠理解。至於她選擇什麼樣的代碼,會由她的年齡、教育背景、社會地位、文化背景和感情狀況所決定。妻子可能說:「我渴了,買杯水吧。」這樣很直接,丈夫容易理解。但是可能妻子想:「我這麼大人了,張嘴要水多不象話,丈夫如果主動給我買一瓶水既解決了問題,又顯自己體貼丈夫,丈夫也體貼自己,那該多浪漫。」於是妻子問丈夫:「天這麼熱,我們出來2個多小時了,你渴嗎?」這些信息在被發送出去時,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傳播。這一渠道中的雜訊( 例如汽車喇叭﹑施工機械﹑電話鈴聲﹑其它人的交談聲……等等 )會干擾信息的傳播,打斷我們的溝通;由於這些干擾無所不在,我們很容易忽略這類的障礙。不過請記住:任何擋在傳達訊息者和接收訊息者之間的事物都是溝通的障礙,就算它不會完全阻隔訊息的傳遞,也會扭曲訊息的內容。比如,街上的音像店裡正大聲的播放音樂。丈夫可能沒有聽到,也可能沒聽清楚,於是他會要妻子再重複一遍。當丈夫接到了妻子的信息後,會把這信息賦予一定的含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又會因為你的期望、需求、信念、興趣、態度、經驗和知識而使信息發生進一步的歪曲。丈夫聽了妻子的問話聽懂了妻子的弦外之音可能會說:「謝謝你,我的確渴了,我想你也該渴了,你也喝一杯吧!」或者說:「謝謝你我不想喝水,你喝一杯吧」這兩種情況問題都解決了。但丈夫也可能會說:「我不渴!」或者丈夫給自己買了一杯,妻子還是沒能喝到水。妻子就會因為丈夫的不理解而不高興,而丈夫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樣來看,你理解的信息往往並不與孩子的意圖想吻合。這就是為什麼傾聽如此重要。
要溝通就必須有人聽。事實上,傾聽才是溝通中最難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溝通時說話的人需要別人聽到他所講的話,理解他所講的話,否則,講話人就是在自言自語。那麼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聽呢?傾聽的「傾」字,是「全部拿出」、「用儘力量」的意思,傾聽的「聽」字在繁體中文裡是「聽」,有一個「耳」字,說明有耳朵是能夠聽的基礎;聽字的下面還有一個「心」字,說明傾聽時要用「心」去聽,能夠心領神會;聽字里還有一個橫著的「目」字,說明你聽時應看著別人的眼睛,還要通過眼睛觀察孩子的非言語信息表達;在「耳」的旁邊還有一個「王」字,「王」字代表把說話的那個人當成是帝王來對待。從聽字的繁體結構中可以看出,傾聽時不僅要用「耳朵」,還要用「心」,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把你對面的那個人當成是帝王,充分地去尊重他。所以有人說,聽不但要耳到,還要眼到、口到、心到。它是一種心(神)、身、眼、耳的統整活動。
真正的聽包含了三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傾聽除了要用耳朵傾聽孩子的言語信息,更要用眼睛觀察孩子的非言語信息。俗話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就是說只片面的接受言語信息,而忽略孩子的非言語表達,就會使我們得到的信息很不完整。人與人之間的說話有時不很直接,有些資料是隱藏的,我們耳朵和腦筋都要活動,找出隱藏的話語。在漫談資料中,留意孩子說話時的肢體語言及語氣,可能會幫助了解孩子感受或言外之意。例如,當孩子說「我有信心按時完成作業」時卻低著頭、咬嘴唇、聲音很低;說「我沒生氣」時卻聲音急促、語調很高、身體前傾 、握拳,又如,您的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您問他:「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怎樣?」他回答道:「棒極了!」但他們不願再繼續談下去,他們的笑容很快從臉上消失,也不願再讓您問問題,儘快地溜進他的房間里。如果他們在學校真的很開心,他們會描述一番,或解釋為什麼如此精彩,將不會迅速離開。這些都是非語言信息和語言表達矛盾的例子。
非語言信息是以一個人的表情、手勢、眼神、服飾及與他人的空間距離為載體進行的信息傳遞。在人際交往中,非語言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實驗總結出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副語言+55%的體態語。這個公式表明,非語言符號具有非常重要的溝通作用。非語言符號可以同時刺激人的多種感官,調動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共同參與傳播,以多種方式出現,比如,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會橫眉怒目、咬牙切齒、緊握拳頭、語詞激烈、呼吸急促、音量、音調、語速、音高等提高。言語溝通所傳達的信息大多經過了大腦理性的加工和過濾,往往不能直接表露一個人的真實意願,所謂「口是心非」就是這個道理;或者人們的一些思想本身就很難通過語言傳遞給別人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而非言語信息是人們對外界刺激的下意識反應,很難掩飾和壓抑或者在掩飾時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所以才要懂得察言觀色,要「聽其言而觀其行」而不是「聽其言而信其行」。下面是常見的非言語信息:
孩子的臉部表情會隨著情緒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常見有:
①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體受傷、害羞、失望、不高興、挫折、生氣等的情緒。
②微笑:可能意謂高興、愉快、放鬆、掩飾緊張或者焦慮等。
③摔東西:一種生氣、失望、不滿、受挫情緒的發泄。
④僵直不動:可能表示恐懼、害怕、懷疑或嚇呆了。
⑤打呵欠:意謂無聊、沒興趣、想睡覺或精神不集中等。
⑥眼神集中:表示專註、有興趣。
⑦眼神逃避接觸:表示沒有信心、撒謊、焦慮不安、缺乏興趣、害羞的感覺。
(2)音調與速度
①說話結巴:可能是緊張、害怕、悲哀情緒的表現。
②不說話:可能意謂正在思考或悲傷、沮喪、鬱悶、不高興。
③說話速度很快:可能意謂得意、高興或緊張的情緒。
④說話速度很慢:可能是失望、悲傷、氣憤。
孩子非語言行為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相同的感覺可以借著不同的非語言行為予以表達;當然一種行為亦可能代表各種不同的感受,具有不同意義。然而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擁有唯一獨特的非語言行為表徵,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覺與情緒,改善個人傾聽的技巧,重要的事情就是父母要學習注意觀察與了解孩子非語言行為的意義。
1、高興 成語「捧腹大笑」即所示特別高興的體態。男孩子樂不可支時會仰身大笑,女孩常常掩口而笑。突如其來的高興會揚起雙眉,同時高興時也會跳起來。
2、防衛 雙臂交叉於胸前、兩腿交叉;避開眼神、偷瞄、側視;摸鼻子;揉眼睛;笑時緊閉雙唇;緊縮下巴;呼吸加快;說話時眼睛看地上、瞪視、雙手緊握、張開手掌作砍人狀或用食指指點;撫摸後頸;摩拳擦掌;雙手交握放在後腦勺,整個人向後靠在椅背上。
3、挫折 呼吸短促;緊握雙手不放;揪頭髮;撫摸後頸;絞扭雙手;用食指點物、發出「嘖」「嘖」聲。
4、自信 抬高下巴;坐時上半身前傾;站立時抬頭挺胸、雙手叉腰或背在身後。
5、躍躍欲試 兩手掌相摩擦,或在手心啐一口唾沫,手掌再相互摩擦,成語"摩拳擦掌"即所示體態。兩手搓摩大腿或屁股,兩臂前屈雙手握拳,抖動幾下也表示這個意思。當孩子心中懷有美好憧憬時,會雙目凝視,兩手掌在胸前搓摩。6、憤怒、急躁 人往往在憤怒的時候會咬牙切齒,瞪大雙眼,有時還會用力地揉抓自己的頭髮。當急躁的時候會拍大腿、拍桌子或捶頭。當激憤時或要動手時,會捋胳膊挽袖子,女性常會手背叉腰。有的孩子憤怒急躁到難以忍耐的程度時,常以兩臂在身體兩側張開,雙手握拳,怒目而視。表示氣憤或憤怒可以有許多種方式。最常見的動作有:臉色變紅、雙唇緊閉、雙手掐腰、雙臂或雙腿交叉、呼吸急促、嘴唇緊閉等等。說話快速、姿勢僵硬、握緊拳頭 7、告饒 也可理解為求饒,一般雙手合掌在胸前頻頻搖動。因恐懼而求饒,常是抱頭。苦苦哀求時則會蹲地求饒或者抱住大腿。8、懷疑 雙唇緊閉、雙眉皺起、斜眼看人,翹起一邊嘴角、搖頭、眼珠子轉動 9、緊張 眼神亂瞟、姿勢僵硬、不停地玩弄或調整紙筆眼鏡、頭髮、書籤等、汗流不止以至手上都是汗濕、笑得很突兀,抖腿或身體。吹口哨或咂嘴;坐立不安;咬指甲、鋼筆、鉛筆或以手掩口;使勁拉耳朵或頭髮;絞扭雙手、掐肉或把雙手放在口袋裡;把錢、鑰匙弄得叮噹響;坐著時用手拉褲子或衣襟;很少目光接觸;清嗓子、嘆氣。
10、害怕 眼睛睜得大大的,喊叫、身體顫抖、身體向後退卻、屏住呼吸等等、捏弄自己的皮膚;咬筆桿;兩個拇指交互繞動;啃指甲。
11、傾聽 談話時,身體前傾,坐在椅子邊緣;全身放鬆、雙手打開;解開外套紐扣;手托著臉,頭向左或向右側傾斜,所謂側耳傾聽。
其次父母要暫時放下自我,結合孩子的個性和具體的語境對輸入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進行分析、界定,求得正確的理解。俗話說:「蹲下身子聽孩子講話」就是這個意思。任何一種意見的溝通,一般包括同時發生的兩層,第一層是字面的意向指信息的發出者所表達的字面的的意義。例如,孩子說:「爸爸,為什麼老下雨呀?」(互動)單憑著這句話我們很難說清孩子究竟是想向你請教氣象知識,還是因為下雨不能到外面去玩,他感到在家煩悶,希望出去透透氣,還是別的什麼意思。其次是內涵的面向,表現出孩子到底要向父母到底是說什麼。他的意向可以通過音調、音量的大小、說話的速度、及非言語行為等看出來。在剛才的例子中,如果外面正在下雨,而此時你正在給他念有關下雨方面的書籍,而且問話中帶著好奇的口氣,用眼睛看著你,那就是想向你請教氣象知識了;如果孩子在家作了一天作業,口氣裡帶著無奈和氣憤,眼睛望著窗外,無疑就是感到在家煩悶,希望出去透透氣。
最後父母要對理解了的信息作出適當的反饋 反饋是溝通過程的一部分,所謂反饋就是在溝通過程中,父母向孩子做出回應的行為。一個完整的溝通過程既包括孩子的「表達」和父母的「傾聽」,也包括父母對孩子的反饋,反饋可以使信息交流循環往複地進行,沒有反饋的溝通是不完整的。許多人誤以為傾聽就是「他說我聽」,常常忽視傾聽溝通中的「反饋」環節。不反饋往往直接導致兩種惡果:一是,孩子不了解你是否準確地接收到了信息。傾聽不僅僅是聽明白孩子要說什麼,還需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否聽明白了,只是「茶壺裡裝餃子,心中有數」不行。二是,孩子無法澄清和確認你是否準確地接收了信息。這就需要通過言語和非語言來回應孩子,通過你恰倒好處的回應,孩子就會知道你不但聽明白了他的話,認為他的話值得去聆聽,而且你對他很感興趣並願意傾聽,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重視他的付出、理解他的思想。事實上就是用你積極的反饋表達了你對家人的尊重。孩子和父母說話時總是會問:「你有沒有在聽啊?」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回答:「我在聽呢!」但是光憑這句話,孩子仍然無法肯定父母是不是在聽。而這個時候父母可以使用重複的技巧,回答說:"你在說……,對嗎?"那麼孩子就知道父母是在聽。因為如果沒有聽,就不可能重複孩子的話。或許只聽了一半,那麼孩子還會繼續追問下去:"接下去還說了什麼呢?"根據你的回答,孩子就可以判斷你聽到哪裡。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應該向孩子道歉,並且認真的聽下去。下面的這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你有所幫助:「啊哈」,「繼續」,「再說兩句」,「我了解」,「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真的嗎?」,「我能理解」等等。這些簡短的話都表示了一種理解。它們並不表示你贊同孩子的話,而是讓孩子感到你在鼓勵他講下去。
曾經有個小國的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復命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老大臣之所以能找到答案,在於他深諳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而是善於傾聽的人。其實,人也同樣,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會道的人。善於傾聽,消化在心,這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可事實上,生活中的人們並不是都善於傾聽。人往往有一種表現欲,喜歡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孤僻區域講個喋喋不休,喜歡把自己的優點在別人面前展示得一覽無餘,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喜歡看到別人被自己說得張口結舌和不知所措的表情。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所以傾聽的真諦是:「少說多聽」。
傾聽有三個層次:
最低是聽而不聞,如同耳邊風,聽而未到,完全沒聽進去;聽而不聞往往能夠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出來,比如,邊聽邊干別的事,一心二用,比如,一邊聽還在看電子郵件或翻閱報紙、雜誌、擦皮鞋、修指甲等,或東張西望哈欠連天,顯得三心二意,孩子會覺得他們不受重視,而且因為你心不在焉,這使得講話者沒有信心再講下去。就象第一個金人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其次是傾聽者完全沒有留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 其實時刻準備著打斷孩子進行反擊、駁斥,或者說出自己的意見、建議、看法。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就象第二個金人,聽到後,馬上就用嘴巴反應出來。心理學家韋爾貝思曾說:「除了閉上嘴,否則你就聽不見別人說的話。」
第三是同理心的傾聽,父母總是暫時放下自己的參照標準,利用孩子透露的一切有用信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孩子的情感,不急於做出的評價和判斷。就象第三個金人一樣,聽到後,不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儘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意圖,給出最恰當的反饋。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心情是輕鬆的,會感到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所說的話很有意思,因此會繼續傾訴下去。
二、同理心 人在社會中生存需要兩大支持系統,一是自己,一是他人,如果自我人格健全、認知完整、理性水平較高,則他能更多地承擔自我支持的一部分,但對心智發展尚不完全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更多地依賴外界地支持,而父母就是離孩子最近、關係最親密的支持系統。
事實上,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是孩子的支持系統,他們無形中給孩子一些壓力,對孩子身上發生的問題或遇到的困難不敏感,例如,從不思考為何我的孩子會特別調皮、學習不好,他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認為我有付出你就應該有所回報,要爭氣、讓我有面子等等,導致孩子心中的痛苦他們常常不能察覺,而無法溝通。父母缺少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孩子失去支持系統、走上絕路的深層原因。
(張與導師的故事)
孩子:媽媽,我討厭上學,因為全班的同學都欺侮我。母親:全班的同學都欺侮你?孩子:對啊!我跟小琪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母親:你覺得很沒面子。孩子:曉珍和我賽跑輸了,就說我偷跑。其實我根本沒有偷跑。母親:嗯,還有呢?孩子:老師叫我登記成績,他們就說我是馬屁精。母親:喔……孩子:作文被老師貼在牆報上,國權就說我是抄來的。其實,我哪有抄。母親:那怎麼辦?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孩子:其實……也沒有啦……不是全班啦……母親:有一半的同學在欺侮你。孩子:也沒有那麼多啦!母親:至少有十個同學欺侮你吧!孩子:哪有?這次班上全數通過,我當選模範生呢!母親:哦……孩子:其實就只那三個人啦!因為他們嫉妒我的功課比他們好!可是……也還好啦!上次他們還請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腳痛,國權還幫我抬午餐呢!傾聽是了解的開始,在心理學上,傾聽更具有凈化作用。當孩子遭遇挫折、困頓、失敗和難過時,積極的傾聽能夠沉澱和過濾孩子複雜而奔騰的情緒。因此,開啟良好的溝通之鑰,從傾聽開始。
同理心這一概念用於人際溝通最初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的,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對他的情緒、情感具備感受力和理解力,就要把自己放在孩子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感受、體驗他的處境,就好象你是孩子一樣,在此基礎上還要能夠準確地回應孩子的需要。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因為某件事發生了衝突,常常這樣說說「你站在對方那個位置看看,也要這樣做」,或說「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說的都是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媽媽最好是能夠在家歡迎他。這時,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問題來問:「學校怎麼樣?」、「很好」、「你今天做了些什麼?」、「沒做什麼」相反,媽媽所說的話應該表達出她很了解孩子在學校所受的考驗和苦難:「看你的樣子,今天的功課一定很重」、「你一定巴不得趕快放學」、「回到家裡很痛快」如果媽媽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張便條說明自己在何處,對撫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來說,效果也很好。
尤其是當孩子們處在強烈的情緒困擾中時,他是不會聽任何人的話,也不會接受勸告、慰藉或批評的。他需要的是我們了解他,要我們了解他在那一段時間裡,他內心的鬥爭。更進一步,他還希望不需要完全透漏他們的體驗,別人就能完全了解他。因此,當孩子回家告訴我們「老師打我」的時候,我們不必追問細節,也不需要說:「你又做錯了什麼,惹得老師打你?」更不必說:「啊,真可憐。」我們需要表示的是,我們體會到了他的疼,他的窘迫,和他心裡所感到的憤怒。我們怎樣才能體會到他的感覺呢?我們要看著他,聽他說,同時從我們的經驗里找到相應的情感體驗,加以適當的編排,對他說:「這一定教人窘得不得了」、「你肯定氣得要哭。」、「那時候你一定恨死你老師了。」、「你一定很傷心。」 「你這天真不好過。」 孩子們的情緒不會在聽到「這種想法不對」的時候消失,也不會在父母嘗試著要說服他「沒有理由要這麼想」的時候,就不再難過。強烈的情緒不會由於禁止就自動消失,只會在聽的人以同情和了解的態度接受了以後,才會在由濃變淡的過程中消隱。
九歲的兒子帶著一肚子氣回家。他的班上計劃好了要去郊外野餐,可偏偏天不作美,野餐的事因下雨被迫取消了。根據過去的經驗,媽媽知道,如果採取那些陳腔爛調的方式,對兒子說: 「下雨不能出去野餐,哭也不成啊!」 「今天去不成,以後還有機會的。」 「又不是我要老天爺下雨,幹嗎沖我發氣!」 這些方法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她準備採用新的方法來接近孩子。她心裡想:「兒子對於不能去郊外野餐的感覺非常強烈。他很失望。他用憤怒的表情顯示給我,要我分享他的失望。他應該有這種情緒。我要用我了解他的心情,尊重他的情感的方式,來盡量幫助他。」於是,她對兒子這麼說:「你好像很失望。」兒子:「是。」 媽媽:「你什麼都準備好了,該死的老天爺就下雨了。」 兒子:「可不是,真氣人。」 過了一會兒,兒子說:「啊,算了!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兒子的氣好像是消了,一個下午都很聽話。通常要是兒子帶著氣回家的話,準會把全家人都鬧的坐立不安。不管是誰,早晚都會被他惹得發火。不到他上床睡覺,家裡絕不會得到片刻的安靜。
1、同理心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通過事實聽情感。孩子發送的信息包含事實和情感兩部分,所以在傾聽時,不但要聽清楚孩子在講什麼,而且要聽出孩子想傳遞什麼樣的感情。否則,接收的信息就是不完整的,並沒有真正聽懂孩子的話。
事實是指你感官告訴你的東西,其中沒有思索、推論或判斷,一切都是純粹的客觀存在或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圍繞著當事人所聽、所見或個人經歷來展開。例如:昨天上課一個同學暈倒了、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裙子、今天早晨我把自行車弄壞了、我離開家的時候,天很熱。
情感是事實發生後人的內心體驗,比如:他生氣了、我很傷心、很高興、很鬱悶等。有的人壓根不想聽別人談感受。一談及感受,他們就倍感無聊或不安。有的人會有選擇的聽取,他們可能會聽你失戀後的憂傷,卻不想聽你談論對死亡的恐懼。憤怒是最令人沮喪的感受,因為他常會威脅聽者的自尊。因為人們害怕情緒化的東西,所以人們經常會選擇隱藏自己的許多情感。
舉個例子,各位想想看,當孩子對我們撒謊時,他內在聲音在說些什麼?是害怕!有一次,我氣呼呼的問我的孩子:是誰把餐桌弄得這麼髒的,我的孩子小聲的回答:「我不知道啊」那時,我聽出來她的聲音里有害怕,於是,我改問:「爸爸不會怎麼樣,爸爸只是想了解」,我的孩子反問我:「我如果講出來,你會不會打我?」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到,孩子很需要安心,這個需要超過我們的想像。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小孩放學回來告訴你:「我們老師實在很不公平,為什麼只有一個人講話就要全班罰站」。各位能不能用心去想像在一個教室中,所有小朋友都被罰站的畫面,如果你能,你就較能對孩子說:「你一定感到委曲,因為你沒犯錯,卻被連帶處罰。」當你這樣說,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我們是懂的,這樣我想更容易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與聽事實相比,更重要更難的是要聽清孩子的情感。同理心的實質是感受孩子的情感,體驗他們的精神世界,理解和分擔孩子精神世界中的各種負荷,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樣,與此同時,父母還要運用溝通技巧,把自己對孩子內心體驗的理解感受有效地傳達給孩子,而不是對孩子的認識和判斷。
情感不象事實那樣是通過語言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結合體態語、面部表情、距離、服飾、類語言等非言語信息以迂迴的、隱含的方式潛伏於語言的深層,即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你要不斷地問你自己:「孩子正體驗什麼樣的情緒?」當你認為你有了答案,就確定它。例如:「聽起來好象你覺得失望,因為……。」這不僅給了他機會說明他的感覺,也傳達了你在專心地聽他說話。例如,你的孩子回家對你說:「我要把我的老師砍了!」他顯然不是在說他真要計劃要殺死他。你應該首先識別孩子當前的感受是什麼。在這個例子中你恰當的反應是:「聽起來你氣得真要發瘋了。」
看看以下幾種情況可能包含哪些情感:
① 哦,還有十天就放假嘍。(高興、愉快、如釋重負)
② 瞧,爸爸,我自己做的飛機模型。(自豪、自信、得意、滿意)
③ 進幼兒園時,你拉著我的手可以嗎?(害怕、恐懼、緊張、憂心忡忡)
④ 真沒勁,我想不出有什麼好乾的。(厭煩、坐立不安、茫然)
⑤ 我永遠趕不上丁丁,我練了又練,可他仍然比我好。(不勝任、沮喪、嫉妒)
⑥ 新來得老師留了許多作業,我根本做不完,怎麼辦呢。(受挫、沮喪、不知所措)
⑦ 別的孩子都去動物園了。我沒人可以一起玩。(被冷落、被拋棄、孤單、嫉妒)
⑧ 丁丁的父母允許他一個人騎車出去,我比他騎得還好呢(受歧視、能勝任、不公平感、自信)
⑨ 我不應該對錶妹那麼厲害,我很過意不去。(負疚、後悔、惋惜、羞愧)
⑩ 我想買那件裙子,這可是我買衣服,不是嗎?(怨恨、挑釁、威脅)
(2)在有效回應孩子的基礎上,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理心的另一部分是去傾聽孩子的傾訴,在整個傾訴過程中,沒有必要做出任何具體的反應。有時僅僅傾聽孩子傾訴他們心煩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就把問題解決了。我們經常聽人家這樣說:「只是因為講給你聽了,我就感覺好多了。」這是因為人們經常要吐露自己的情感,而一旦他們這樣做了,就會感到舒暢多了。
但有時僅僅傾聽還是不夠的,你的孩子有一個問題,而他需要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是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剛才的例子中,你不要說:「你乾脆換一個班吧!」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決定他要做什麼以及怎樣做。你可以問一些可能幫助孩子思考出以前沒有想到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你認為找老師談談,他會改變主意嗎?」或者「你認為他犯了一個錯誤嗎?」
你不一定要解決他人的問題。如果你設法去解決他人的問題或隨便給孩子一些建議,不但於是無補,你還給自己加上了負擔。要讓有麻煩的人自己設法去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利於他減輕孩子不滿情緒,而且也有助於他人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
(3)同理心並不意味著完全認同孩子的感受 尊重孩子的感受要求我們對孩子的感受不做價值判斷、不要批評、不要嘲笑,要擺脫成見而且要壓抑想評斷與譴責的下意識反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孩子。父母應充分體諒孩子的不容易,如果孩子所遭遇到困難得到了尊重和了解,他所受到的鼓勵要強於其他任何方式。舉個例子,六歲的小琳在練鋼琴練到第三課的時候,必須練一種新的指法——用雙手彈八重奏中的八個音。老師用很熟練的指法彈給小琳看,並且說:「看,就這麼簡單,很容易的。」小琳模仿老師的手法去彈,可是她的動作卻很笨拙、很勉強,總是彈不好。小琳帶著失望的心情回了家。在家裡練習的時候,母親對她說:「用一隻手彈八個音很不容易,用兩隻手來彈就更難了。」小琳完全同意母親的看法。她坐在鋼琴面前,慢慢開始用正確的方法來彈。母親說:「我聽到了正確的音調。看來你的指法很正確。」小琳說:「這一段實在難。」這天晚上,小琳繼續練習下去,甚至超過了預定的聯繫時間。接下來的這一周里,小琳開始自動練習更難的指法,很快便到了流利自如的程度。小琳高興地對媽媽說:「原來彈鋼琴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小琳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父母們要切忌以成人的效率標準來控制孩子的生活,因而看輕孩子學習一件事情的難度。殊不知,若以孩子的情感價值而言,要求孩子具有成人一樣的工作效率,其代價是十分昂貴的。它會耗光孩子的智力資源,阻止孩子的成長,窒息孩子的興緻,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孩子情感的破產。這時,若充分體諒孩子所遭遇的困難,使他的情感體驗得到尊重,反而會降低事情的難度,使孩子得到更快的進步。因此,為了達成良好的溝通,培養同理心,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
傾聽時如果你能夠讓孩子講完整個經過,不做評判而是給予支持,問題的全部就可能被展現出來。通過有效的反饋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如果你的孩子說:「我不想當班長了。」恰當的回應可以是:「聽起來你在班裡的工作實在是太煩惱了。」這種反應不僅幫助你識別情感,也幫助發現你是否在準確的傾聽和你是否在關注孩子。下次你和孩子討論問題時,不妨試試這個技巧。在聽明白問題所在之前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孩子說話,通過有效的反饋給別人繼續說下去的勇氣。這樣做可以至少達到兩個關鍵目的:第一,讓你掌握更多的信息。第二,給孩子冷靜下來的機會,從而更好的控制個人情緒。我們常常在沒有掌握充分的信息之前就著手解決問題,缺乏信息時急於做出的反應一定不會有效,可事實表明,幾乎所有的人正是這樣做的。看看這個例子。一天,我十一歲的女兒回到家,告訴我她的老師如何不公平、莫名其妙地懲罰他們全班同學。「真的?」我說,不讓孩子聽出我不太相信。「是的,其實我們什麼都沒做!」女兒繼續說。「是嗎?」我鼓勵她繼續說下去。「當然。我們只不過談談我們的作業,可她忽然大聲吼了起來!」「沒開玩笑吧?」「我的意思是……」——女兒看著地下——「昨天她告訴我們不要在課堂上講話,可我們都忘記了。」「你們忘了」我輕輕地說。「嗯,我想她也許有理由生氣,可我們不是故意的。」 女兒:「媽媽,我想我該寫作業了。」談話結束。
(4)學會換位思考,指能夠站在孩子角度看待的行為,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實現同理心首先意味著放下自己的參照標準,不帶任何偏見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聆聽孩子的談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每個人由於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經歷不同,往往形成自己特有的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和參照標準,並且形成一種依據它們去感受和判斷事物的定勢。這種先入為主的情況,使人們往往不易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以孩子的眼光看他們的精神世界。
當父母的,就常犯這樣的錯誤,在價值判斷里,認為是好的或是值得學習,往往就會嚴格要求孩子去學習,造成孩子的壓力與抗拒,嚴重的還產生親子之間的衝突。這都是缺乏同理心所造成的。在陳之藩先生所寫的散文《熊》里曾談到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他父親要求他背唐詩,當時他覺得很難背,常被父親責備,有時候還被體罰。平常的時間住校倒還好,一旦放暑假就緊張了,天天住家裡,就必須面對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天,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他的祖母說了一個熊的故事,從此,他的父親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因為這樣而改變了。這個熊的故事是這樣的:在中國的東北,有一種熊,它跟人類一樣可以站著走,它特別愛吃蜂蜜,一旦發現樹里有甜甜的蜂蜜,它就捨不得吃,趕緊回去把小熊一個一個背過來。農夫就趁著這個時候,把樹里的蜂蜜換成糞便,熊來的時候並不知道,它覺得蜂蜜很好,心想把這麼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絕對不會錯。但是小熊嘗過之後覺得很難吃,就拒絕再吃下去,大熊看到這種情形,當然很生氣,於是大熊就打小熊,想要試圖強迫它吃,到最後,小熊還是吃不下去,大熊在越來越生氣的情況下,就把小熊打死了。後來大熊自己去嘗,才發現不對勁,樹洞里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蜜,當然這時它覺得很後悔,就想把那些被它打死的小熊一個一個弄活,可是再也沒有辦法了。這是一個很有智能的寓言,祖母告訴父親說:「你就是那隻大熊!」
同理心要求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即將雙方相互置換角色,從孩子角度出發去體驗當時的情感和心情。蒙特利爾說:「有時候,人們在自己的世界裡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別人的世界裡卻未必如此。」一個生病的小公主嬌憨的告訴疼她的國王,如果她能擁有月亮,病就會好。愛女心切的國王立刻召集國中的聰明智士,要他們想辦法拿月亮,但無論是總理大臣、宮廷魔法師或宮廷數學家,沒有一個人能達成任務。縱使他們每個人在過去都完成許多超困難的任務,但要拿月亮,誰都不行。總理大臣說它遠在三萬五千哩外,比公主的房間還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銅做的;魔法師說它有十五萬哩遠,用綠起司做的,而且整整是皇宮的兩倍大;數學家說月亮遠在卅萬哩外,又圓又平像個錢幣,有半個王國大,還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國王面對這些「不可能」,心頭又煩又氣,只好叫宮廷小丑來給他彈琴解悶。小丑問明了一切後,得了一個結論:如果這些有學問的人說得都對,那麼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個人想的一樣大、一樣遠。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有多大、有多遠。國王一聽,茅塞頓開。小丑立時到公主房裡探望公主,並順口問公主,月亮有多大?「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點吧!」公主說,因為她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對著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那麼有多遠呢?「不會比窗外的那棵大樹高!」公主所以這麼認為,因為有時候它會卡在樹梢間。用什麼做的呢?「當然是金子!」公主斬釘截鐵的回答。比姆指指甲還要小、比樹還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當然容易拿啦!小丑立時找金匠打了個小月亮、穿上金鏈子,給公主當項鏈,公主好高興,第二天病就好了。但是國王仍舊很擔心。到了晚上,真月亮還是會掛在天上,公主如果看到了,謊言不就揭穿了嗎?於是他又召集了那班「聰明人」,向他們徵詢解決問題的方法,怎麼樣可以不讓公主看見真月亮呢?有人說要公主戴墨鏡,有人說把皇宮花園用黑絨布罩起來,有人說天黑之後就不住的放煙火,以遮蔽月亮的光華……,當然,沒一個主意可用。怎麼辦?心急的國王深恐小公主一看見真月亮就會再生病,卻又想不出方法解決,只好再找小丑來為他彈琴。小丑知道了那些聰明大臣的想法後,告訴國王,那些人無所不知,如果他們不知道怎麼藏月亮,就表示月亮一定藏不住。這隻能讓國王更沮喪。眼看著月亮已經升起來了,他看著就要照進公主房間的月亮,大叫:「誰能解釋,為什麼月亮可以同時出現在空中,又戴在公主的脖子上?」小丑倒是靈機一動,他提醒國王,大家都想不到如何拿到月亮的方法時,誰解決了這個難題呢?是小公主本人,她比誰都聰明。現在,又有難題出現了,不問她,還問誰?於是在國王來不及阻止的當兒,他就到了公主的房間,問公主這個問題。沒想到公主聽了哈哈大笑,說他笨,因為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就像她的牙齒掉了會長新牙,花園的花被剪下來了仍會再開一樣,月亮當然也會再長呀!哈!困擾了所有聰明人的問題,對小公主原來根本不是問題呀!很可愛的一個故事吧!可能你會覺得它只不過是個哄小孩的故事,但我卻覺得它在可愛中提醒了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我們會自以為是的以自己觀點去體會別人的意思。當小公主提出要月亮時,每個人心中想到的月亮全是「自己心中」的月亮,沒有人想到小公主心中的月亮是個什麼樣。之後,就以自己的想法否決了公主的想望,殊不知公主心中自有她對月亮的定義呢!當然了!兩個月亮的問題也是國王自己想當然以為一定會出現,每個大臣也都以自己的思考模式、想法解決這一難題,殊不知公主自有一套定論,這個問題才不存在呢!在與孩子相處時,因為主觀的揣測別人意思而會錯意、表錯情、無事生非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這個可愛的故事可以給我們深刻的提醒吧!
學會換位思考還要求我們盡量從「善」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語言和行為。有的人總是「看到最壞的一面」。如果一句話可以有多種解釋,他就做最壞的解釋。例如:孩子說:「我喜歡錶弟大林」母親問:「你為什麼不喜歡錶妹呢?」又如,媽媽買來兩件襯衫,兒子說:「我喜歡那件天藍色的。」媽媽問:「為什麼不喜歡那件米黃色的,我覺得這兩件都適合你我才都買的」。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被人們認為「善解人意」。有個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赤腳國里每一個人都打赤腳,連國王也一樣。由於國王住在宮裡,出入時地上鋪了地毯,所以不知道人民打赤腳的苦處。直至有一次,國王扶受傷的轎夫回家時,才知道打赤腳的苦處,他便命令全國的道路鋪上地毯,但這樣做會用去很多羊毛,結果國王聽小孩子的建議,人民從此使用「隨身地毯 (即鞋子) 。」故事裡的國王從不明白人民的感受,到後來聽取孩子的建議而解決人民的苦處,足見同理心的重要性。
(5)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心 有人把同理心理解為同情心,這就有些不妥了。「同理心」並不是「同情心」,同情心與同理心的區別,可以拿「油與水混和」與「牛奶與水混和」來比喻。同情心就好比油與水,彼此相靠、互相碰觸、互相作用,但總是個自維持獨立的本體,兩個人一起處在不同的經驗當中。同情心是安慰,只涉及到對孩子的物質上的幫助或感情上的撫慰。是一種情緒,是一種被動地分享,只是對他人的痛苦、歡愉或悲慟立即而自發的反應。孩子憂傷的時候,我們跟他產生共鳴,安慰他;孩子恐懼不安的時候,與他感同身受等等。同情心,的確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建立互助互信的安全感。但要注意同情心往往是一種移情的作用,就象《牽手》里唱地「悲傷著你的悲傷,快樂著你的快樂」當大家都陷入相同的心境,我們那理性的智能跟創意的發揮,就會顯得薄弱。孩子憂傷,你也跟著憂傷,和孩子抱頭痛苦,除了讓孩子更加無助你能給帶來什麼好處呢?這情況還好,但如果是孩子憤怒,我們也跟著憤怒,這樣問題就顯得嚴重多了。所以同情心固然很美,但它缺乏一種啟發、教導的力量。所以光有同情心是不夠的,盲目的同情心缺乏對情境有清醒的響應能力,雖然同情心常令人為之動容,可是表現出來的愛,往往又缺能力。「好可憐」、「我好同情你」這樣的話,當事者自己說也行。其實這種「純粹同情」的舉動,很可能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係,也就是:反正我知道我不管怎麼向人求援,別人都只會告訴我,「你好可憐」、「我好同情你」,所以,我乾脆就不再說了。我們只是坐在那裡,分享他人的情緒,沒有辦法或不願意將感覺轉化為行動,在滿足於「分享他人情緒」之後卻永不行動,那麼這和沒有「分享」有何差別?
同理心則好以水與牛奶混和,父母能夠進入到孩子的內心,與孩子一起共同創造全新的整體,共享相同的經驗。同理心不是簡單地說:「我了解你的感覺跟想法。」這只是漫長的努力過程中的第一步,同理心更需要你付諸行動。關於同理心一個基本不變的事實是:即使我們深刻的了解他人的感覺與思想,但如果什麼事也沒做沒有行動,我們仍不能算是有同理心的人。同理心必然是行動導向,在溝通中的每一次意外與轉折,同理心都想知道:我能怎麼幫忙?我能做什麼?接下來我能往哪裡走?有人會想,為了表現我很有「同理心」,所以不管孩子讓我做什麼,我都一概伸出援助之手?如果這麼想,那又錯了,同理心的基礎應該根植於「自己不感覺勉強」這一基本原則之上。也就是如果你目前的情況僅能提供你的陪伴,那麼最適合你的同理心作法便是,不帶假設立場地陪在孩子的身邊,聆聽他心裡的苦悶與難過。而不是付出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東西(比方錢,或者是責任),只為了圖那一個「你真是一個好媽媽」的一時的讚美與感嘆。同理心要求的是平衡,也就是「我不覺得勉強,你也不覺得勉強」的狀態。或許有人會覺得那很難,其實不外乎就一個方法,不預設立場,多多開口請問。也就是在我們做任何決定之前,先問問孩子:「我──這麼做好不好?」或者「請讓我為你做任何對你有幫助的事情。」如果孩子欣然同意,那此刻就是一個很棒的同理心表現,倘若孩子表現出猶豫的神態,那麼我們就需要再接著問:「還是你有其它更好的想法?你要不要提出來討論看看?」 真正同理心是家人能明白事理,並能正確的幫助孩子或其他人自己解決問題,同理心有「情」的一面,也有「理」的一面,既能幫助家人度過難關又能讓他們從中得到成長。所以,同情心用在與家人方面,大概只能產生小愛,而同理心卻能產生醒覺的大愛。
(6)同理心意味著只問播種不問收穫 不以對方的態度改變自己的態度成功者影響別人,失敗者受別人影響
2、同理心的水平 伊根曾把同理心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初級同理心,這種同理心更接近羅傑斯的本意,它主要運用傾聽技巧,重在對孩子內心體驗的理解並反饋這種理解。第二種是高級準確的同理心,運用這種類型的同理心時,不僅使用傾聽的技巧,而且經常結合一些影響性技巧,從而對孩子產生更強的影響力。後人將同理心劃分為五個水平,第一、第二個水平不但無法與孩子有效溝通,甚至有礙彼此關係的建立。第三個水平相當於初級同理心,對人際溝通的建立多有助益。第四與第五個水平屬於高級準確的同理心,有助於與孩子深層次的溝通。後來又有人將五個水平的同理心歸納成四個水平,幾乎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從有破壞作用的反映到最熟練最品質的反映。現將四種水平的同理心說明如下:
水平一、有害的、非援助的提問 溝通時經常出現意見不投或不關心孩子的現象,沒有專註與傾聽孩子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明顯地起破壞作用。非語言行為表現是身體急劇地變換姿勢,東張西望或怒目相視。語言回應不能反映孩子表面或隱含的信息,主題跳來跳去,經常粗暴地打斷孩子的話語內容,無視、嘲笑或攻擊孩子的提問。將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只知道自己一個說話,對孩子提供的信息漫不經心,只知道追根問底的提問。
水平二、無效的、非援助的提問 這種溝通方式乍一看上去似乎很正常,然而進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溝通時父母並沒有很注意傾聽孩子的談話。情感反映僅僅局限於對孩子表面感情的、局部的理解和探明原因的、機械的的提問,而且無視孩子的提問。父母急於下結論或急於給孩子提供建議。這種溝通雖然沒有傷害孩子,但父母所講的一切孩子並沒有聽進去。父母的反映與孩子所要表達的情感有很大差距。溝通的內容只反映孩子表面的想法和感覺,即便反映孩子情感也是非關鍵的感覺。
水平三、援助的、促進的提問 在這個水平上的溝通真正變成了有效的溝通,父母除了能夠準確地理解孩子的意思並對孩子的情感作出正確反映外,還可以對信息加以適度的說明或提出一個試探性的問題或解釋。父母能夠正確並完全反映孩子的想法和情感,沒有縮減或過度推論孩子表達的內涵,承認孩子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在此基礎上接納孩子的提問,增進對孩子的基本理解。這樣,溝通時就不僅抓住了溝通的主題,而且增加了一些新的有助於雙方進一步探索和溝通的因素。這樣的溝通基本上是和諧的,並能夠表現出一定的整體性。不過因為在這個水平上父母經常要用到提問和影響孩子的技巧,因此把握不當也經常出現犯錯誤的可能,而且這種回應不能反映孩子深層的感覺。
水平四、援助的、促進的、開放的提問 這是只有少數父母才可以達到的最高水平。父母藉助積極回應和非語言信息向孩子表明自己願意與他溝通,在此基礎上正確並完全作為一個真正的人來接納孩子,幫助孩子明確自己複雜的、含糊不清的問題的提問(具體化),用確切的語言幫助孩子整理內部感情。父母的回應,能夠反映孩子未表達的深層想法與感覺,可以幫助孩子覺察與體驗先前無法接受或未覺察到的感覺。由於增加了對許多溝通技巧熟練而有效的運用,並表現了深層的同理心,溝通雙方已完全「融為一體」了。當然實際上他們還是有區別的。有人稱此為人際溝通中的「高峰體驗」。
下面幾種情境,分別屬於四種水平的同理心:
1、孩子割破了手指,開始大哭。
A「我告訴你不讓你動那刀子,這回老實了吧。該!」
B「不疼呀!別哭了,過一會兒就好了」
C「你的手真的很疼,是嗎?」
D「割破的手指很疼,又流這麼多血,心理很害怕,是嗎孩子?」
2、如果你的孩子從學校回來跟你說:「爸爸、媽媽今天在學校被老師處罰了」很多人直接的反應是:A為什麼 B你一定犯了錯,不乖,不然老師為什麼處罰你。C活該。D將他心裡感受說出來:「老師處罰你,看你很傷心,在同學而前被罰是不是很沒有面子」或者接納:「原來是這樣子,我當然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很生氣」 3、有個小女孩抱怨「媽媽,我恨老師」媽媽「噯呀!你怎麼可以恨老師,這麼小就恨,長大了還得了,不準恨。」結果孩子更常反應「我恨她,我偏要恨」沒完沒了。之後,這位媽媽用了同理心「看你很生氣,是不是她對你不公平。」反應接納重複使用,幾次以後她女兒就說:「媽媽,其實我也沒有這樣恨她啦,她有時候對我還不錯。」
1、第一個工具叫做愛,咱們現場互動一下,我現在問問各位,認為自己愛自己孩子的家長請舉手,都愛,放下,我現在問你真的愛嗎?你要聽好啊,你千萬聽好,我們中國家長認為愛孩子的概念是這樣的,為孩子交了昂貴的學費,自己晚買一年汽車,為孩子好吃好穿。自己不買貂皮大衣,為孩子做出巨大的犧牲,起早給孩子洗衣做飯,照顧孩子,舍掉了所有的娛樂活動,來看孩子做作業,甚至為了管子,每天不辭辛苦,批評、打罵孩子,他把這些都理解成愛了,家長做了這些事,我用一個比喻的說法,假如我們把愛比做水桶里的水的話,那麼家長做這些事,那是水桶,是表達愛的方式,不是愛本身,如果我給出了定義之後,各位我問你還愛不愛孩子?聽好,愛 ,我們給出了五個基本界定,第一個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感情,他不是給錢,不是給洗衣服,給做飯,那時表達愛的方式,是這個生命喜歡這個生命的感情,如果各位你真的明白,昨天的中午,我兒子現在三歲,他媽媽最近身體不舒服,在床上躺著,他早晨在床上鬧,他媽媽肯定臉拉下來了,這孩子就哭,就打鬧,瞪眼珠說媽媽你不愛我,媽媽繃臉說我愛你,不愛,你就是不愛,你,媽媽說 :「媽媽愛你」你要知道他的理解是什麼意思,你的愛是感情的表達,不是說你給我吃的 ,給我穿的。有一天晚上,他媽媽洗臉,我家是地板的,整個三樓全是地板,他從他房間里出來,他穿著個小線褲,要知道現在天氣已經涼了,他穿個小線褲,東北天冷,他在客廳里等著他媽媽,我兒子叫董子銘,他媽媽說:「董子銘,你上床去,」他還在那兒站著,他媽媽可能嚴厲些,「董子銘,你給我上床去等著我」我兒子上床了,你猜一個三歲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挨過打,沒挨過呵斥,沒挨過批評,從來沒有,他媽媽說話稍稍嚴厲一點,你猜孩子說什麼,他把門打開了,趴在床上,媽媽我問你個事,他媽媽一邊洗臉說問吧,說:「媽媽你還愛我嗎?」媽媽說愛呀。「媽媽你還喜歡我嗎?」媽媽說喜歡啊。「媽媽你還管我嗎?」媽媽說管啊。他說既然這樣的話,你就不應該那樣跟我說話,他媽媽說我怎麼跟你說話了,他說:「你說:『董子銘,給我上床去』」你要是愛我就不應該這樣跟我說話,他媽媽說我應該怎麼跟你說話啊 ?你應該說:「兒子啊,好,乖,乖兒子上床等著,媽媽啊!這才叫愛。孩子理解的愛這才是100%的愛。昨天下午一點種,我兒子在床上跟他媽媽哭,他說,媽媽你不愛我。可能是早晨的時候,他媽媽身體不舒服,說話時臉是撂著的,臉不是微笑的,不是充滿愛意的跟他說話,這小子不幹說什麼不行。其實孩子理解什麼愛是對的。如果各位深刻理解愛是一種人類情感,你說你愛對方,必須把你的感情表達出來,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感情,這是他的基本成份。第二,愛是一種平等關係。如果地位不平等,人格不平等那沒有愛最多叫做恩賜。國王對大臣的愛叫恩賜,那不叫愛。你要愛對方,前提必須尊重對方,如果不尊重對方,那時養寵物,對人來說那是對人的一種誣衊這是第二。第三,愛的本意是無條件的,沒有任何條件,作為為人父母的家長,你愛你的孩子沒有任何其他的條件。只因為他是你兒子女兒,沒有任何理由,如果你這麼愛孩子。說如果你期末考100分你要考進前三名。我過年領你上哈爾濱看冰燈,我給你買山地車,給你買手機,給你買電腦,我帶你上北京看長城。這種愛叫有條件的愛。大家知道我的法學背景這叫合同,你做一個行為為他做一個行為這叫交換,這是愛的否定,那是讓孩子自卑和恐懼的根本性的原因,有條件的愛。對人有巨大的殺傷力,愛的本意是無條件的,沒有條件的。第四:愛是整體接納,是接納這個人本身,跟他的行為沒關係,跟他的學習成績沒關係,跟他的行為表現沒有任何關係,就是這個人,我接納你,是整體的接納。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回來,又摟又抱又慶祝。孩子考了30分回來,臉一撂,你給我上外面站著去,媽媽不要你了。你這是愛他的成績單,說到底是愛我們自己的虛榮,不愛這個人本身,是整體接納這個人。我們說的是第四個條件。最後一個條件,愛的有無是被愛者決定的,被愛的人感受到了愛。有愛,沒有感受到,那就是示愛的人一相情願,如果各位深刻的了解這句話,家長你認為愛孩子那不算數,必須孩子感受到了愛,說明這個家長是愛孩子的,孩子如果接收不到,感受不到,那就沒有愛,大家注意我說的話,愛不是理解的,不是知道的愛是感受到的,我希望各位能深刻的理解,因為這裡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甚至大學老師,甚至清華的老師,大家是高智商的人,你要知道愛是人類情感,你接受的系統是感受到的,不是我用理智去理解,孩子理解不理解媽媽的愛,知道不知道,沒有一個孩子不知道的,都知道媽媽愛我,媽媽愛我沒用,愛是人類的情感,他必須在生活中感受到愛,你說沒有用,他必須感受到。這樣,沒有 感受到 愛,那絕對不會有動力的,那麼如果孩子感受不到,那是家長我們示愛錯誤,你內心裡認為你愛孩子,但是孩子接受不到,那就沒有愛,那是你的一相情願,我記得82年演電影小花,我那時候念大二,看完電影小花,我回到學生宿舍,那個劉嘵慶的形象,但我眼前揮之不去,怎麼也揮不掉,說實話從那天開始,暗戀劉曉慶七年,劉曉慶是我的夢中情人,你說關劉曉慶啥事,這是我的一相情願而已,那麼對方是感受不到的,如果是家長愛孩子,孩子接受不到,我告訴你,那叫沒有愛,愛是生命的動力系統,一個人在他生命中感受不到愛,他不會有成長動力,他不會發瘋去學習,沒有成長的動力,在我們的家長訓練營上,兩天兩夜的家長訓練營上,我們系統的訓練家長,怎麼表達真愛,這個具體的過程不講了,訓練完之後,我給家長留一個家庭作業,兩天的,那個家長訓練營必須不住宿的,這個正好跟學生反過來的,因為當天晚上見孩子,讓他有作業做,我們留一個家庭作業,讓家長們今天回家必須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我們做出五點要求,這五個基本條件,讓他學會了之後回家,第一,直接告訴孩子我愛你,必須說出來,必須用語言直接表達,第二,你要面帶微笑。第三,你的目光要充滿愛意,要柔和,第四,語氣要溫柔,第五,要有身體接觸,12歲以下的孩子要把孩子摟在懷裡,12歲以上的孩子大了,你可以撫摸孩子頭髮,拍打肩膀,你知道嗎?各位,家長回家會有啥反應,沒把那些家長難為死啊,都四五年了,跟孩子不好好說話,你知道嗎?天天批評打罵,嘮叨埋怨,數落孩子,他把這都理解成愛了,現在才明白了,原來孩子要接受的愛,是什麼樣的,是這個生命欣賞這個生命,這個生命從心底里對他好這種感情,你知道那些家長回到家裡頭根本做不出來動作,大慶一個家長,半夜一點鐘到家,孩子還沒有睡覺呢,正在那兒刷牙,他的兒子,正上初中的兒子,正在那兒刷牙,她一瞅著兒子,來了一句,「兒子,媽媽愛你」,當時孩子愣那兒了,「媽,你沒病吧!」我們多少家長都是這樣。長青的一個家長,她自己本身是做直銷的,東北有個詞叫忽悠,她到家裡頭四五年跟孩子不好好說話,一進門看到兒子在客廳里,他不好意思說,你猜她幹了什麼?她拿了一個包在空中划了一個弧,「兒子,媽媽愛你」孩子瞅著她,「得,你現在都來開始忽悠我了」太多太多的家長,他四五年都跟孩子不好好說話了。自從孩子上初中或者上了學,他過分重視孩子成績單天天批評,打罵嘮叨,埋怨,這個孩子接受不到家長的愛,孩子沒有了成長動力,他卻怨孩子如果各位我現在說這樣的概念,作為我們為人父母的我們有幾種社會角色。大家想一想。首先說父母這個詞的它代表著第一你生養了他,第一個概念你把他帶到這個世界。第二,你供他吃供他穿住,因為他自己活不下來,這是為人父母的。第三,最重要做父母的任務是養這個讓他被接納,被愛,接受到人類情感。他在按人的方式,才有了成長的原動力。我們還有一個社會角色叫做教化者的角色。我們要把這個小動物讓他通過系統化的訓練讓他直立行走,讓他穿衣服,吃飯的時候不能用手抓,用筷子或者拿勺子吃。我們扮演了一個社會教化者的角色。我們95%的家長當孩子上了小學,進入了強競爭的環境,你就忘了父母的角色,單純擔任了教化者的角色,天天批評打罵,嘮叨,埋怨,他天天做這個事就相當於一個汽車,他天天修理這個汽車,卻不給汽車加油,這個車走不了,他又怨這個車。家長教育孩子最大的任務是家長必須無條件接納他,愛他,他才有動力,才能往前走,然後在使用他的規律。在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對他進行教化,讓他按人類的行為模式來行為,太多的家長天天批評指出孩子缺點毛病,他單純扮演了教化者的角色。實際上忘了自己的本分,如果一個家長他的角色分類的話,他的父母的角色應該是80%,你都是愛你的孩子,接受到這種系統的營養,這種他才能成長起來。你教化的指導作用,實際上這個做對了,那個大部分工作會自動完成,你身上的人類行為他會自動模仿,然後他有了成長動力的時候,才輕輕上午指導,孩子很輕鬆的。各種人類行為輕鬆可以養成,而大部分人這個部分沒有做,他沒有成長動力。他天天批評打罵,他天天指出他單純扮演教化者的角色,這樣的話越教育孩子越出毛病,因為你單純教化者的角色兩個箭頭你知道嗎?那個親子關係就會出現問題,孩子接受不到精神的營養,那個孩子沒有成長動力,這是根本性的條件,所以作為父母,我們第一大工具就是愛,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接受不到愛,他沒有成長動力,所以家長學會無條件愛孩子,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的任務,
2、信任
對於孩子完全的尊重,意味著你對他的看法應包括如下幾點:(1)認為他總是在儘力作好每一件事,并力求做得正確。(2)即使他做得不夠好,也並不是因為孩子「不行」或有「不良」個性,而是因為他現在心情的沮喪與混亂,不應該把他遇到的麻煩歸咎於他。(3)認為他的一些毛病(例如,上課時精力不集中)可能反映出他現在生活或者學校環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4)認為他能夠越來越有效地利用你的尊重和注意力,在你的幫助下,他能夠擺脫那些與過去的傷害有關的行為,從而表現出他的愛、關懷與智慧。簡而言之,要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一位善良的、有能力的人,由於過去的傷害而背負著某些毛病。只要你作為父母對他的智慧、愛心以及應付挑戰的能力抱有信心,你就不會出大的偏差。一、什麼是信任?相信而敢於託付。
二、你認為你是否在信任孩子?或孩子是否信任你?
孩子是否願意將苦惱或秘密告訴你,若沒有,說明不信任。
為什麼孩子總不願意將自己的苦惱告訴父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訴苦只會引來斥責,沒有哪個孩子會自討苦吃。
三、為什麼父母要打罵孩子?父母打罵孩子,其本質是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於一個不是獨立的個體來說,自然談不上信任。同時父母打罵孩子,是再按管理動物的方式,後果很嚴重。
四、在孩子表現出優點時很容易做到信任,關鍵是孩子不盡人意時,更要信任,(父母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動力)
第一種不信任:破壞孩子已有的自信:「你看你,一無是處,將來怎麼辦?」(誰說我一無處,我下棋下得很好。)「下棋好管什麼用,將來能靠這個吃飯嗎?」,你行,你行學習成績怎麼一塌糊塗?,,,進取心就是這樣被打消的。
第二種不信任: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比。
第三種不信任:孩子受到老師的批評,讓家長失去了面子。
第四種不信任:對孩子不抱希望。
以上對孩子不信任的表現,反映了父母脆弱的心理。
五、教育孩子的首要原則是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就像農民種莊稼,要想長出好的莊稼,必須給它合適的土壤。要關心孩子的狀態,即心情好不好,心情好,一好百好,心情不好,一了百了。
六、孩子需要父母無條件地信任。一個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只要父母信任他,他仍然可以頂天立地於天地間;一個孩子,若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得起他,而他的父母卻看不起他,那他是脆弱的,易碎的。
七、要把孩子看作是人類的孩子,你才能把他教育好。因為孩子是你的,那麼孩子就是你的私有財產,你就會感情用事,就容易看不明白。超越感情,按照規律來教育孩子,孩子才會茁壯成長。要換種方式做父母,孩子整天和您生活在一起,但他不屬於你。
八、如何信任孩子
第一步:學會自豪:
為自己創造的生命自豪。想像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按規律種莊稼,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要眼含熱淚地擁抱他,親吻他,為自己創造的這個生命自豪。
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後不久,有位客人前來拜訪他的母親。客人說:「有杜魯門這樣的兒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贊同地說:「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廣告:小男孩沮喪地說,媽媽我只是第二名:媽媽摸了摸他的頭,說:寶寶,你在媽媽眼裡永遠都是第一。看畢,心裡頓時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是啊,不是第一又能怎樣?只要我們盡了力,平凡的第二同樣值得自豪。你曾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過嗎?一個挖土豆的農民,與一位偉大的總統,帶給母親的難道不是同樣自豪嗎? 我特別平凡,又平凡得特別。我是無數顆星中的一顆,可我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一株花蕾,雖不芳香耀眼,可我為將...
第二步:學會欣賞:
眼神是關鍵。看眼神,為什麼眼神亮不起來,被分數影響了。從內心為他驕傲。有的家長把孩子的缺點放大了,寫不出孩子的優點。要放大優點,不要放大缺點。找到知已,看的起他。
教育孩子的秘密就是相信他,信任他,把他看成朋友。要看地起他。你的眼神變了,是你的心在變。
要從心底里,說他行,不是嘴上說,信任表現在眼神上,
如何欣賞:看優點:關注優點。確認優點。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心理測試:你是好家長嗎
晚餐時,你的孩子說:「哎呀,我討厭這道菜,我不吃。」你會回答:
A.你有得吃就吃,你還要喜歡它!
B.今天的菜似乎不合你的口味,為什幺呢?你又想吃些什幺呢?
C.不吃就不吃,餓了時你自然會吃。
D.你想吃什幺,我馬上給你做。
答案:
A.專制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已準備的食物。不注意和孩子溝通,不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分青紅皂白。
B.民主型父母,很喜歡和孩子交流溝通,尊重理解小孩。認為同孩子有關的一切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C.放任型父母,對小孩的需求不加考慮,不尊重小孩,對小孩的關注不夠,可能造成對小孩的愛不夠。從而對小孩的性格造成不良影響。
D.溺愛型父母,對小孩百依百順,容易養成小孩依賴、自大等不良的性格。
同理心是指兩代人都能設身處地地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夠從對方的處境來體察他的思想行為,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能夠從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對方的意願和態度,並有效地把這些感受傳遞給對方,就會體驗到相互間的理解與尊重,產生溫暖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出彼此體諒和關心愛護的溝通氛圍。 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在同理心的互動中來了解對方、感受對方的。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對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對他的同理心的過程中,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生活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的。其中,如果父母要讓孩子同理父母,首先父母要同理孩子,同理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就與錯誤、優點與缺點。父母給予孩子的同理心幾乎就是孩子同理心產生的土壤。 與父母溝通是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父母是過來人,閱歷和經驗都比較豐富,孩子有些問題拿不定主意時,與父母交談是會有所收穫的,也許會出現代溝,但這並非不可逾越,它會隨著與父母交流的增多而縮短距離。而作為父母,他們是非常願意與子女交流的。 像討論中向紅和她父母的例子,他們由於年齡、經歷和文化程度的差異,溝通當中可能會有障礙。但慶幸的是,父母沒有要求子女必須實現自己「未竟的理想」,相反,積極與子女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接納孩子的意見,正是這樣的態度,換來孩子的理解與尊重。 父母對孩子具有同理心,嘗試著從孩子的立場來了解孩子,與孩子產生同樣的感受和體驗,這是一種教育能力。在兩代人的溝通中,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越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遺憾的是有些父母習慣於從主觀看孩子的行為,往往以自身的經驗和感受來作判斷,習慣以自身預設或假 設的既定標準來要求孩子,很少接納孩子的立場和看法,這樣與孩子的溝通必然受阻,產生事與願違的後果,具體表現為: 當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時,就會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隨之會感到失望、沮喪,對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向父母敞開心扉的願望就會很快消失。 父母對孩子沒有產生同理心,也就不能真正地接納孩子,很容易對孩子指責和批評,這種來自於父母主觀意識的「我向信息」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和受到傷害,與父母產生對立。 當父母不能真正同理孩子時,也就不能對孩子做出積極的回應,對孩子內心世界中需要得到引導和糾正的地方就不能產生建設性的幫助。 常見的現象是,由於父母過於主觀而不能對孩子產生同理心,無法深入了解孩子,甚至誤導孩子。 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同理心是開導孩子內在心智世界的鑰匙,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基礎,是教育產生效能的前提。
推薦閱讀:
※看你就有氣——請傾聽:冤親債主的心
※女性須知:學會傾聽,杜絕嘮叨
※父母如何運用反映傾聽
TAG:傾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