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隱芝將仙道定義為生道的經文:太平經「天者,大貪壽常生也!仙人亦貪壽、亦貪生」

作者:佚名

采編:治生客

網路神秘人物「隱芝先生」語錄:

「蓋修仙之道,黃庭經稱為「治生之道」,呂仙亦將修仙之烈士稱為「治生客」,一個「生」字,涵蓋了仙家最本質的特徵。修仙如播谷也,成功如收積也。若播種長生之苗時,有各種迷信思想或非長生思想充斥其間,這些異苗對長生之苗不適用,長生之苗不能茁壯成長,焉能結出長生之碩果?必欲拔除,使二者各得其所,於是乎修仙有望也。又譬如一條清泉,出山前甘冽可口,可以救人饑渴,及至江河日下,匯入各種異物,污染甚重,必欲提純,方能入口。修仙猶如此清泉,飲用神水,可以直涌到永生。」

生與死是人生的首要問題。宗教,無論是自然宗教還是人為宗教,都以此為其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綜觀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為罪惡,有以生為苦難,有以生為虛幻。說法雖然各異,但大部分以為人的幸福不在世間,而在那死後的天國凈土。中國的道教則不然。它以生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長生為大樂。探索道教的這一特點,對於理解道教、理解漢族,進一步認識宗教的生死觀,都是十分必要的。

人由動物進化而來,而又高出於動物,具有許多動物所不具備的性能。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同肉體的關係,意識到隨著肉體由生而死,生命也就從有至無。對於生與死的這種意識,促使人類熱愛生命,關注人生的價值,思考生命及其本質,千方百計地延年益壽。求生的另一面,是對死的畏懼與恐怖,及至有「好死不似惡活」之說。由於種種原因,人世間存在著生不如死的狀況。反思於此,在意識上產生厭世的心理與學說,好些宗教便因此而對人生取否定態度。道教也有見於世之溷濁。但它更看到生的美好,希望人的生命無有止息。推己及物,認為貪生是天地萬物的共性,能使人具有良好的品性:「天者,大貪壽常生也。仙人亦貪壽、亦貪生。貪生者不敢為非,各為身計也。」(《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闕題一)

人有夢境,在夢中出現自己和他人,見到已死的親戚故舊。原始人不能理解這一睡眠時的生理現象。他們在歷經夢的困擾後,認為這是人與物的靈魂的活動。在他們看來,凡是人與物都由形體與靈魂組合而成。其形體部分有生有死,而靈魂則是永存的。既然靈魂在形體死後繼續存在,他們就不能想像其還會死亡。原始人的靈魂不死觀念至今仍為不少人所信奉。然而,人並不因為靈魂長存而輕忽有死的肉體。彼岸世界的幸福而賤視人世。除少數人嚮往死亡,一般人都重生戀世。

隨著人對世界與自身認識的進步,隨著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春秋後期的老子已不相信有遊離於形體之外的靈魂存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維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我患之有無決定於我身之有無,我即我身,我身即我,不存在身外之靈魂。老子也就否定靈魂,僅以形體來理解人的生命。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人世間所遭到的磨難與憂患。但他與創立佛教的印度人悉達多不同,不曾因此而追求無生。《道德經》充滿對人世的關懷,對人生的眷戀,萌發「長生久視」(第五十九章)的願望,並以天地為例,闡述「不自生,故能長生」(第七章),莊子繼承老子之學,認為「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知北游》)他對如何避死求生,作過更多的論述。

老子學派的「長生久視」之說,也為同時代的神仙家所提倡。神仙家熱衷於此,企圖通過自己的活動,使修道者遷化為神仙而實現幼想。他們世代相傳汲汲於此,至漢武帝時形成一股信神仙求長生的社會思潮。神仙家的活動注重探討方術而缺乏理論上的闡述。他們因自身不能獨自完成理論建設,而吸取道家與陰陽家的學說,又博採墨家佛學之說,創立道教。原始道教奉老子為祖 師,以《道德經》等為經典,據「長生久視」之論,述說「延年益壽,精學可得神仙」(《太平經鈔》甲部)。

道教長生無死之說的起點是人有生死。他們認為死乃是包括人在內的有生命之物的必然歸宿。《太平經》說:「夫物生者,皆有終盡。人生亦有死,天地之格法也。」(《太平經合校》卷九十《冤流災求奇方訣》第一百三十一)由生而死的普遍規律,使「人在世間,日失一日,如牽牛羊以詣屠@①每進一步,而去死轉近。此譬雖丑,而實理也。」(《抱朴子內篇》卷一四《勤求》)進而認為貪生是萬物的共性,即使是天與神仙也不例外。指出面對死亡的威脅,「世人皆知悅生而惡死」(陳致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序》)。即使是儒家聖人周公、孔子也同常人一樣「不樂速死」。他們與一般人的不同,僅在於不為死之將至而空憂。其所以如此,是認為「固不知免死之術,而空自焦愁,無益於事。故云樂天知命,故不憂耳,非不欲生也。」(《抱朴子內篇》卷一四《勤求》)

不空自焦愁,較之憂死無日雖為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但在道教學者文人看來,仍是一種消極之見被動之舉。他們認為積極的人生態度不當坐以待斃,而要為樂生而奮起,求得長生久視。《太平經》卷四十《樂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提出「樂生最善」的命題:「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稍後於此的《老子想爾注》因此而將《老子》中的兩處「王」字改為「生」字,以成其追求長生不死之宗旨。《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想爾注》將此處的二個「王」字改為「生」字,又加以注釋說:「生,道之別體也。」又第十六章:「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此處的二個「王」字也被改作「生」字,分別註上「能行道公政,故長生也」;「能致長生,則副天也。」《太平經》是張角太平道的經典,《老子想爾注》是張陵五斗米道的經典。太平道與五斗米道都是東漢末年原始道教的主要道派,前者發動領導黃巾起義,後者由張陵之孫張魯在漢中建立農民的理想政權。五斗米道綿延至今,就是現行的天師道、正一道。

推薦閱讀:

【轉載】乘佛神力,80卷華嚴經原經經文與有聲經文全部上傳圓滿!美哉壯哉奇哉 菩提花開!
《醫宗金鑒》膽府經文
《聖經》中關於感恩的20處經文

TAG:定義 | 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