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發源於印度,為什麼印度人信印度教?它與佛教有何淵源?
先來解釋一下印度,現在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的認知是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其實,這種對印度的認知是不全面的!
「印度」一名的由來解釋有很多,廣義上的印度,涵蓋了南亞次大陸大多數地區。在英國殖民者來到南亞這片區域之前,歷史上的南亞地區從未真正的統一過。孔雀王朝和莫卧兒帝國時期在疆域上基本上做到了統一,但並不完全。是18世紀後,西方列強的侵入,主要是英國殖民者控制了南亞地區,今天的印度主要繼承了英屬印度的遺產,從印巴分治後獨立出來,成為今天的印度共和國,通稱印度。
歷史上,中國對印度的稱呼幾經改變。西漢譯為「羌獨」,東漢稱它為「天竺」。唐代玄奘則仔細探討了天竺的名稱,放棄了天竺、身毒、賢豆這些名稱,而根據當地發音,稱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譯名皆源於印度河的梵語名(Sindhu),其波斯語變音為(Hindu)、希臘語變為ινδ?α(India),龜茲語Indaka。
佛教的發源地,更準確的說法是發源於南亞地區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
佛教誕生於公元前六世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由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在佛教創立的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古印度宗教婆羅門教的內容。而婆羅門教隨著時代的發展成了印度教的前身。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印度教是在二世紀從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並且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
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印度教與佛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以僧侶貴族為主的第一等級婆羅門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為主的第二等級剎帝利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牧、漁、獵等,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級首陀羅,只能從事農、牧、漁、獵等以及其他低賤的職業。
種姓制度規定: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印度教就是印度剝削階級世襲地統治印度被剝削階段的工具。婆羅門和剎帝利是印度的剝削階級,吠舍和首陀羅是印度的被剝削階級。
至於印度人今天為什麼更多的信印度教而不是佛教,是有歷史原因的!
早期的印度民眾普遍信奉婆羅門教,後來在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2~前187),婆羅門教因佛教與耆那教等的廣泛傳播曾一度衰落。當時的孔雀王朝有一位著名的君主阿育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阿育王時期,佛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傳播!
後來孔雀王朝末期的部將普舍耶密多羅,於公元前180年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後,婆羅門教得到復興。據記載,普舍密多羅曾舉行過兩次規模盛大的婆羅門教的祭祀──馬祭。繼巽伽王朝的伽羅維拉王朝亦信奉婆羅門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時,南方的剎塔瓦漢王朝(前281)及案達羅王朝都奉婆羅門教為國教。他們編纂法典,推行種姓制度,舉行大規模的祭祀。4世紀笈多王朝崛起後,婆羅門教文化空前繁榮。在笈多諸王統治時,編纂了很多經書、吸收了大量的民間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的思想內容,崇拜「三神一體」的梵天、濕婆和毗濕奴,並且根據對主神的崇拜創立了各種教派,建立了寺廟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羅門教的轉化。
印度教和佛教一段時間內在印度不分上下!可是印度的高種姓階層也就是雅利安人游牧民族,為了奴役印度土著居民,繼續保持所謂的種族優越性;在印度教里增加了所謂婆羅門剎帝利等幾大種姓是梵天所舒於的優越子民,大力炫耀印度教,而首坨羅賤民等是梵天腳里生出的,天生就是為婆羅門,剎帝利服務的!由於推廣力度非常大信仰的人很多。而佛教則宣揚平等,當然是印度高種姓教徒所無法忍受的。所以會被排斥,逐漸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總之,印度教符合印度高種姓利益,而佛教則破壞這種利益分配,所以佛教就被抵制甚至逐漸的退出。
再有一點,從社會經濟角度去看,佛教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在印度的發展傳播中受到了比較大的阻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供養系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大量出家人成為一個社會階層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以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條件看,無力承擔供養這麼多非生產人口。佛教成為印度社會的一個負擔,他就必然無法在印度維持下去,必然會被其他形式的宗教所取代。總的來說,由於佛教自身的原因,佛教在印度宗教發展史上就成為一個承前啟後的宗教階段。從整體上看,印度宗教興衰是經過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這樣三個大的階段。佛教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先是繼承和汲取了婆羅門教的合理部分,並在這個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教義,由此奠定了佛教的地位。然後佛教的發展和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為印度教的興起提供了基礎,佛教這些不完善和不足,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所以,佛教雖然盛行於印度,但最終在印度沒有流行下來。從印度佛教史可以看出,伊斯蘭入侵是印度佛教滅亡的直接原因。
根據印度史的記載,入侵者對於原印度佛教徒,尤其是出家比丘,給予了「要麼改信要麼死」的對待,印度佛教才會被如此「一刀切」地滅亡。佛教的傳播,其實主要仰賴於僧團。而原有僧人既被殺滅,新人不敢出家做和尚,佛教遂漸漸在印度根絕。
四個印度佛教滅亡的原因:
一、支持佛教的政權崩潰倒台,二、伊斯蘭教勢力大舉入侵,三、受得印度本地宗教——印度教的排遣,四、佛教的思想太出世化或太學術高層化、不能與社會底層人群結軌。
第一因素:印度佛教自從佛世就得到了頻婆娑羅等賢王的大力支持,後來的孔雀王朝的賢王——阿育王、貴霜王朝中的迦膩色迦王、笈多王朝的帝日王、還有戒日王及後來的波羅王朝的大力支持,讓佛教在印度得以發展於社會而無阻,曾經都達到頂盛時期。但是世事無常,一再支持佛教事業發展的波羅王朝經過幾百年的執政後,因國力軍力漸漸衰退,最後被入侵印度的伊斯蘭教軍隊勢力打敗而崩潰,隨著佛教就面臨著被反佛教的政權嚴重打擊、破壞,最終讓佛教在印度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第二因素:伊斯蘭教軍隊大舉入侵印度,據歷料記載,公元12世紀末,伊斯蘭教大舉攻入印度的比哈爾(即佛教的中心地帶摩竭陀)和孟加拉一帶,以聖戰為由的伊薩教徒無惡不作,大舉肆意的破壞、洗劫、燒毀了當時印度佛教的四大寺等所有佛教寺院,此時的僧侶要麼被殺,要麼逃跑,要麼還俗。據明代西藏史學家多羅那他說:超岩寺最後的座主釋迦師利最後跑到了東孟加拉,經過三年後前往西藏;這標誌著在印度佛教在本土沒生存基地,並且導致佛教在印度消亡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因素:由印度教學者商竭羅,重整《吠陀經》,大力宣說梵我合一之思想,反對佛教的無神論,並在當時印度建立起四個基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個教團」的印度教組織,勢力日長,漸漸普及印度全境,他們的思想被社會普遍人群所接受,從而形成了印度在民間流傳的主流文化,最終也成為佛教最有力的反對者和破壞者,他們主要是破壞佛教的再生資源,或佛教的社會資源。
第四因素:由於佛教身為出世間的宗教,擁有與社會一線割開的教團組織所致,佛教雖擁有如那蘭陀,超岩寺那樣巨大的僧院,封閉式的高級僧院學府只適合於僧人及當時社會名流學習之用,此法必然脫離於基層社會而得不到社會的愛戴與支持,形成佛教孤立無緣的局面,因此教團勢力縮小,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日益減少,漸漸的被社會所淘汰。
印度教為什麼在很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在印度的影響超過任何宗教呢?除了吸收各教經驗、革新教義和有理論作指導外,還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種姓制度廣泛、有力地支持著它。印度教教義規定:教徒必須是一定種姓的成員並遵守有關種姓制度的規則和習慣,印度教維護種姓制度。因此,它自然得到堅持種姓制度的成員們的支持。
第二、印度教教義有很大的伸縮性,因此適應性很強。一些地區的地方神本來只有地方的獨特性,不屬於印度教,但一下子即可解釋為印度教一個主神的化身或僕從,就把它也歸入了印度教。
第三、支持各國統治集團,因而也得到各國統治集團的保護和支持。印度教教義宣揚,人的行為道德與否,要看與統治階級法律要求是否相合,宣稱每一個人都要按照法律對於不同人的要求行事,完成自己的社會職責。這對維護各國統治集團是有極大幫助的,所以它也就得到了統治集團的支持。
第四、印度教把自己植根於印度封建社會之中,容易被人們接受。印度教除社會既成關係外,對其信徒幾乎並無其它宗教束縛。
推薦閱讀:
※楞嚴咒要誦多少遍罪業才能清凈?
※佛教基礎詞典集錦(一)
※關於往生阿彌陀佛凈土的條件問題?
※如果點的素食中不小心有肉,此時該不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