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教學促進電子琴的發展

本文從簡要概述電子琴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電子琴教學中存在的錯誤傾向,到提出電子琴作為一種新型鍵盤樂器應在教學中遵循鍵盤樂器的教學規律,強調重視基礎訓練,並充分發揮與合理運用電子琴所特有的各種功能,提高電子琴的音樂表現力。再到提出電子琴教學應採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授課方式。論述了電子琴科學、系統的教學對電子琴發展的促進作用。關鍵詞:電子琴、觸鍵、功能鈕、音色、節奏、和弦

電子琴是現代電子科技與音樂結合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鍵盤樂器。它的最大特點是音色優美多樣、音域寬廣、自動伴奏系統豐富多彩,音量變化幅度大,易於掌握且音樂表現力極強,從而被人們廣泛地接受和推祟。正因為電子琴易於普及音樂,所以在教育部編製的中小學音樂大綱中電子琴被列為提倡的樂器之一。1907年,美國人T·卡西爾發明了用電磁線圈產生音階信號的電風琴(引自牛津辭黃)。1950年,美國年產電子琴已達10萬台,接近鋼琴產量。日本於50年代從美國進口電子琴。1950年,由雅馬哈株式會社生產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電子琴。1980年,隨著電子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琴開始向小型化發展,雅馬哈等廠家生產了攜帶型單鍵盤電子琴。在中國,1958年,北京郵電學院研製了一台電子管單音電子琴。由於種種原因,至1977年後,我國才大批生產電子琴。1989年,天津成立了「天津雅馬哈電子樂器有限公司」。中國的電子琴事業正在迅速發展。電子琴近十多年來發展很快,琴的各項功能日趨完善。音色和節奏由最初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幾百種,除機存音色外,還要通過插槽外接音色卡。合成器的某此功能,如音色編輯修改、自編節奏、各種錄音、演奏程序記憶等也運用到電子琴上。電子琴通過與電腦聯接,能完成音樂的創作和錄製。電子琴在音樂普及、音樂創作及演奏等方面,起到越來越引人注目的作用。自1993年起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開展業餘電子琴考級活動以來,各省市也相應開展了電子琴考級。電子琴音樂教室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全國每年有數萬名小學生肩背電子琴走進考場進行自己一年來學習成果的評定。電子琴這一樂器也從娛樂功能轉向了教育功能,同時考級主辦者也編定了相應的考級教材,規定了各級別的演奏曲目,基本技術要求,各等級的考核標準,從而規範了電子琴的教學與演奏,推動了少兒電子琴教學的普及與提高。由於電子琴的發展歷史較短,加之我國電子琴生產的初期是以樂器玩具這一新生事物出現在市場上,所以社會和部分音樂工作者對電子琴產生了些誤解和偏見,認為電子琴不需要系統學習,是不登大雅之堂用來娛樂的樂器。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時,精神生活需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膨漲。電子琴這一新生樂器以其豐富的音色,特有的節奏、美妙的音樂和易於掌握等優點深深打動了人們,受到了小朋友們的青睞。人們紛紛爭相購買電子琴,家長們到處求師問教。但由於缺乏從事電子琴教學的專業教師和系統的教材與演奏曲目,導致電子琴教學一度出現魚龍混雜、停滯不前的局面。一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和不懂得電子琴演奏特點和規律的業餘教師紛紛舉辦各種電子琴培訓班,一些教師把電子琴當鋼琴、風琴來教,使電子琴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另一些教師不懂鍵盤樂器的教學規律,不重視鍵盤的基本技術訓練,甚至第一堂課就教學生用單指和弦來彈奏《世上只有媽媽好》、《小星星》等樂曲,由於教師的教學方法錯誤,導致學生無法進步、停滯不前,出現各指關節、手腕、手臂緊張、用力不當,手指第一關節軟弱無力,經常癟指,立不起、站不住,壓手腕等彈奏錯誤。這一現象一度在電子琴教學中較為普遍。由於電子琴琴鍵沒有重量感,輕觸鍵就可發聲,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彈奏,不能主動積極地抬指用力,手指起、落不果斷,造成音樂含糊不清。但問題關鍵還在於我們的電子琴老師必須重視入門階段的基礎訓練,只有充分掌握了電子琴彈奏基礎的同時又能熟練地控制和運用音色、節奏、音量、和弦等各種功能,才能使我們彈奏出優美動聽的電子琴樂曲。一、入門階段的基礎訓練是學好電子琴的第一步1、掌握科學規範的演奏方法。(1)基本坐姿、凳放琴前正中,人在凳的前半端坐穩,身體略向前傾,上臂自然下垂,背部和肩、肘、腕各關節都自然放鬆,雙手各指彎曲,手心朝下自然放於左右腿上。坐正後,從肘部提起前臂將手部五個指尖自然支撐在琴鍵上時,肘關節下部略高於琴鍵為宜。如果琴過高或過低可將琴架加以適當調節。(2)基本手型的練習:手形訓練中最規範的說法莫過於「半握球」形了。除此之此,「像手裡拿著個小**」等球形的說法,都是非常形象的。在訓練基本手型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手放不平、掌關節塌陷等。教師須針對這些問題採取手段加以訓練。抬起手臂將手臂懸於胸前,手指之間稍分開,各指關節自然彎曲,手腕放平,掌關節略凸起,將手慢慢放下用手指尖接觸鍵盤上。由於小指較短,為了接觸琴鍵容易造成手的重心壓向小指導致手放不平。小指可不要落到琴鍵上懸於琴鍵上方,手的重心有靠向拇指方向的感覺以保證手面平整,手臂自然放鬆但不能鬆懈,不能將手臂的重量壓向掌關節,這是造成掌關節塌陷的一個原因,手臂還要有懸於半空中的感覺。還可能讓學生體會人蹲下、站起的感覺。將中指壓住琴鍵作為支點向上用力,將力量送至掌關節,手腕慢慢稍向上抬起,通過反覆的支撐練習、可增強掌關節的支撐力。開始練習可以對比一下突出與塌陷的區別,彈奏時經常自我檢查,形成一個好的觸鍵習慣,是需要長期注意和解決的問題。(3)五指觸鍵練習(非連音)。手臂慢慢抬起,在手臂的帶動下手掌自然下垂,手腕凸起。然後慢慢放下,在手指接近琴鍵,手腕基本放平的瞬間,手指果斷觸鍵彈出第一個音。這時手的自然重量落在手指尖上,手腕放鬆不要下沉用力。手指的第一關節應自然彎曲,保持手的平衡穩定。在保持四拍以後再徐徐抬起,繼續以同樣的方法彈第二個音,如此依次練完五個音。在彈奏大指時應注意第一、第二關節略彎曲,第二關節向外稍稍拉開一些,觸鍵後自然放鬆,不可向內推壓用力,否則會造成第二關節變形。在彈奏二、三、四、五指時,第一關節要站牢,不要折指,手指力量垂直向下,不要向掌心用力。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加以訓練。一是將右手2、3、4、5指與左手5、4、3、2指的第一關節相互勾住,來體會力量傳送第一關節的感覺。二是將雙手抬至胸前,兩手各指相對合攏,拱起呈棒皮球狀,五對指尖肉墊相對頂住(即1對1、2對2、3對3 、4對4、5對5),鄰指間稍分開,以相對的指尖「拍打」各種節奏組合來訓練彈奏動作。學生「拍打」動作要輕巧靈快、發力點在掌關節,每一手指的各個指關節都要自然拱起,不可塌凹。訓練中,相對兩指尖可以相互「拍打」。也可一手不動,另一手主動「拍打」,然後交換訓練。彈奏小指時,不要向小指方向傾斜,重心向著大指的方向,使小指用指尖觸鍵,支撐住手型。(4)連音奏法。連續彈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稱為連音奏法。它要求先用手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彈奏第一個音,然後將這個手指保持在琴鍵底部繼續發音,直到下一個手指觸鍵發音的一瞬間才離鍵。這時要注意避免發生因離鍵過遲而產生的兩音同時發聲和因過早離鍵而產生的兩音斷開的現象。力量的重心應從一個手指轉移到另一個手指。手腕也應跟隨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穩地移動。就像我們走路一樣,當左腳落地後,右腳才能抬起,然後這種重心的來迴轉移和交替才使得我們可以一步步地向前走。在練習連奏時可以在走路中用兩隻手指配合兩條腿做相應的起落練習,體會手指走路的感覺。在學習連奏時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當一個手指觸鍵時,其它的手指也跟著用力,尤其是拇指和小指容易緊張翹起來,從而造成整個手背的緊張,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當一個手指觸鍵後不要急於彈第二個音,而是要檢查一下其它手指是否處於自然、放鬆的狀態,等到下一個手指抬起,從心理到手指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再果斷地彈奏下一個音,而前一個手指應迅速離鍵。(5)跳音。跳音奏法即斷奏也可以說是手腕的運動。它比非連單更為短促,更為輕巧和有彈性。彈奏時手臂保持較平穩的狀態。只用手腕的上下擺動來彈奏,手指在觸鍵後要馬上離開,這時手腕要儘快抬起回到原來的位置,準備彈奏下一個音。在彈奏斷音時要利用手腕擺動的彈性來彈奏,有一種向下「甩」的感覺,同時指尖要站住,手指的第一關節不要軟,把力量集中、有彈性地送入鍵盤。根據不同的音樂要求,跳音還可以有手臂、手腕、手指等不同的奏法,但手腕的彈性及自下向上的彈跳是奏好跳音的基礎。(6)音階、琶音。在彈奏音階時,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拇指的移動。在彈奏八度以上的音階時,拇指要從3、4指下面鑽過去。拇指在觸鍵後,馬上要向下一個要彈的位置移過去。這時手腕可略高一些,不要過分下垂,否則拇指很難鑽過去,並會出現一跳一跳的現象,使音階不能連貫地演奏下去。在初學時為了體會拇指運動的能力和感覺,可以用手指彈出一個音後手指不動,然後拇指就從這個音的兩側來回移動。可以從慢到快反覆練習。在彈奏琶音時,由於音程的距離比音階更遠,所以就更加困難。要想把琶音彈奏得均勻、流暢,手臂的放鬆及手腕的旋轉動作是必不可少的。手腕的旋轉動作就是在彈奏琶音過程中,當拇指觸鍵時,手腕處於正常位置,當拇指離鍵向下一個位置移動,而其它手指在彈奏時,手腕逐漸抬起,直到拇指彈奏下一個音時,手腕又回到原位,並開始準備下一個動作,周而復始。當拇指從3、4指下面鑽過來後,不要跳過去,運用手腕的動作連過去。同樣,當3、4指從拇指上方越過去時,手腕要有一個送的動作,把前後音連貫起來。初學時可把琶音分開來慢練,以一個八度為單位,嚴格按照規範的手法練習,體會手指運動中的位置感。(7)和弦。彈奏電子琴自動伴奏的和弦時要注意合理運用和的轉位,不要拍打琴鍵,手指要貼鍵彈奏,有一種推的感覺,手指觸鍵要整齊,如果手指有先後彈出,和弦的性質就會出現錯誤。(8)教材的選用。書市上能看到的各種電子琴教材非常多,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以電子琴樂曲為主線由淺入深進行編寫的,用於基礎訓練的練習曲較少。由於電子琴在演奏的基本技術與學習方法上與鋼琴有許多共同之處。故電子琴教材沒有必要編入大量鋼琴練習曲,教師可有選擇地使用一些鋼琴教材與電子琴教材給學生同時學習,絕不能因為學電子琴而只使用一本電子琴教材,更不能只使用電子琴考級曲集。否則將進入電子琴教學的一大誤區。可以配合電子琴學習的鋼琴教材有:湯普森《幼兒鋼琴指導入門》,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一、二冊,拜厄《鋼琴基本教》、 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599、849,哈農《鋼琴練指法》等。練習鋼琴教材時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樣部分練習曲進行練習,不必每首都彈,科學合理地選擇與使用教材是電子琴有效教學的關鍵之一。 2、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1)識譜法。識譜是貫穿整個電子琴學習各階段的重要課題。識譜上出現問題必然導致練習過程的錯誤,影響了練習目的的實現。識譜前要做到三看三抓:一看譜號,就能明確音符的唱法。二看調號,明確是什麼調,什麼音要變化。三看拍號,知道強弱規律,一抓節奏、二抓音準、三抓節拍。三看三抓是識譜的關鍵,能夠避免很多容易出現的錯誤。(2)分段練習法。練琴最忌諱的恐怕就是從頭到尾反覆地彈。分段練習,就是根據音樂或者根據練習曲目的技巧內容,把樂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加以練習,練好一部分再練下一部分,最後把各部分連起來練。這樣練習的優點是節省時間,針對性強,最適合於較長的練習曲與樂曲。分段練習要按樂曲的結構進行。 (3)攻克難點的練習。差不多每個練習曲或樂曲都有重點和難點。但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常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問題,並分析其技術要領,給予正確的示範和解決辦法。通過學生的反覆練習,集中突擊,直到最終完全克服。(4)慢練法。慢練法是基本的科學的練習方法之一。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想,來得及準備,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信息來調整和修正缺點和毛病。一首新的樂曲,複雜的節奏,新的調性、臨時變化音、左右手新的配合難點等等,都只有通過慢練才能克服。很多學琴的孩子都有一個毛病,寧願在某一個經過句上停留100次,也不願意在老是過不去的地方放慢速度把前後連接起來,以致形成了每到那個地方就有一個停頓的習慣,這是十分在害的。一首練習成熟了的樂曲,如果不在適當的慢速中做意識化的加強和鞏固的話,從技術上說,下意識的習慣動作會逐漸變得模糊,變的不準確,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誤。可以說,掌握好了練習的速度也就掌握了練習的主動。什麼時候慢練,什麼時候原速,要在每次練習前想好並告訴孩子,這樣學習就不會目的不明確。(5)背譜。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盡量要求孩子背譜,能背譜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用在音樂的表現上,才能有練習成果的積累。幼兒處在發育高峰期,記憶一旦形成,終生不忘。要求幼兒背譜,還能促進幼兒的記憶力,背譜的方式很多,先記後彈,先彈後記,邊彈邊記都可以。困難的地方,先練習再背。背譜也要每天背一點,新作業布置後,要不時複習舊作業,這樣反覆進行記憶很有效果。二、掌握並運用好電子琴的各種功能是學好電子琴的第二步。彈電子琴雙手不僅要彈鍵盤,還要在面板上按功能鈕。可把功能鈕分一級和二級兩個等級。一級包括:電源開關、音量、音色、節奏、速度和自動和弦開關等。二級包括:音響效果、節奏同步、前奏、尾奏、錄音、音色節奏修改、變奏、示範鈕等。演奏中要保持一爭二,即必須保證一級鈕的操作及時、準確,再考慮二級鈕的操作,有必要專門練習功能鈕的變換,按從易到難順序選某兩段電子琴樂曲,專練上段最後一句接下段最第一句,把功能變換縮小到最短時間,雙手科學分工。把所要變換的功能鈕當成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十六分音符來練習,將變換的功能通過節奏加以規範。比如一首樂曲的下一段需要同時變換音色和節奏,但只有一拍的時間可讓你操作,這時可根據樂曲的具本情況可用前半拍換節奏,後半拍換音色,也可前半拍換音色,後半拍換節奏。總之要用彈奏鍵盤的手型和一定的指法準確,快速變換功能鈕,把段間變換看作一首(練習曲一樣反覆練習,功能多的琴控制可能複雜些, 不要怕麻煩,能熟練操作也是一種能力的提高)。當然, 像YAMAHA-PSR288型以上型號的琴可將音色、節奏、和弦開關、速度、力度、伴奏、音量、音色分割、雙音色、顫音、混響等各種參數一次性預先儲存在一個記憶庫中。這些琴一般有十多個記憶庫可供使用,在演奏過程中只需一次操作就可全部調用。各種功能合理有效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電子琴的表現力,這是電子琴所特有的,是體現電子琴自身特點和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其它樂器所無法比擬的。 1、如何選用音色。傳統樂器只能發出一種音色。 電子樂器可以通過採樣技術,製造出各種聲譜,再通過電路還原成原聲。因而,電子樂器能創造出所有的聲音,共約一千種。電子琴一般預存音樂中運用的十幾到百餘種音色。電子琴的音色分五類:①傳統樂器音色--鍵盤樂、弦樂、管樂、打擊樂及有特色的民族樂器,還有這些樂器的齊奏、重奏、合奏組合疊加音色。②電子合成類音色。③人聲類。④動物聲。⑤自然界--包括風、雷、雨、電及生活勞動音響。所有的音色可以分為兩種:長音和短音。我們應根據不同樂曲的風格選擇不同特性的音色在視奏中顯得特別重要。現將音色設計原則介紹如下: (1)抒情的慢板旋律,選用柔和、迴響較長的持續性,如圓號、弦樂、 小提琴等音色,並輔助延音、顫音、混響等,它們能使音色產生空間奇妙的效果。如《搖籃曲》用人聲、長笛等,《森吉德瑪》用弦樂等。(2)歌唱性的旋律:選用弦樂類、木管類或人聲合唱類音色加延音、 混響等效果。如《牧民的一天》引子用合唱聲等。(3)活潑跳躍的快板旋律:選用音響短促、音域較高的音色, 一般不添加延音效果,如撥弦類,鋼琴類,如巴赫《小步舞曲》用鋼琴,《牧民之歌》中的快板部分用振音琴或豎琴等。如果用弦樂等延緩類的音色就不理想了,在演奏很密集型的快速音符時變得渾濁不清。用顆粒性的亮音色變得清晰、流暢多了。4)號召性或有氣勢的樂段:可選用銅管樂、薩克斯、手風琴一類的音色。 同時用立體聲合唱等音響效果來增添光彩。如《輕騎兵序曲》可選用小號、合成銅管等音色。(5)根據樂曲特定音色選擇音色。如《單簧管波爾卡》用單簧管音色, 《微笑波爾卡》用薩克斯,《小號手》用小號,《梁祝》用弦樂等。 (6) 特定背景音樂在主音色彈奏旋律時可加入一些特殊音效:如描寫海濱景色加入海浪聲,如《海濱之歌》。演奏者選用音色後要注意添加效果。如延音的變化,注意觸鍵感覺和奏法。比如:選用弦樂音色時,要多用連奏,觸鍵長些,要有演奏提琴時的感覺,選用銅管類如小號,演奏時要有吐音換氣的感覺。選用顫音琴,要多用輕跳鍵法,要有用小槌敲鍵的感覺;選用薩克斯,要多用顫音效果,要有爵士樂手深情吹奏感。演奏者還要充分利用音量踏板,控制音頭、音尾、樂句起始和結束。此外,演奏時還要注意不同音色所用的音區。如中音區雙簧管十分嬌美;長笛、長號在中低音區深沉有力,長笛在高音區變成了笛子;古鋼琴在中高音區光澤明亮,有金屬聲,在低音區變得粗糙;低音薩克斯不宜在低音區彈奏,高音薩克斯不宜在高音區彈奏,否則聲音發尖刺耳。另外,選擇音色防止單用一種音色或幾種類似的音色連著用,缺少對比,缺少新奇感,沒有性格。同時又要防止音色變換過於頻繁,以免雜亂瑣碎,沒有統一性。總之,要理解音樂及樂曲的風格,選擇比較合適的音色。2、自動伴奏的運用。電子琴的自動伴奏是區別其它樂器最顯著的特點。 電子琴的自動伴奏包括和弦和節奏兩部分。在琴左面板上,用色框、溝格劃分的這一部分,稱為節奏部分。節奏部分包括節奏型(推撥式、鍵鈕式或數字式幾種至百餘種不等)起止、同步、前奏、尾聲、填充、節奏編寫等控制鍵鈕。普通電子琴的機存節奏分3/4、4/4、12/8拍三種。2/4拍,如進行曲、波爾卡、康康舞、兩拍子等並在4/4拍中。節拍指示燈,按4/4拍顯示(有些琴按2/4拍顯示)12/8拍的節奏,如搖擺、大樂隊、慢搖滾、雷格搖擺, 瘋狂搖擺等。節拍指示燈也是按4/4拍顯示的。因為節拍指示燈最多有4個。儘管12/8拍,如慢搖滾12/8拍,可用在6/8樂曲中,如同2/4與4/4通用一樣, 但要注意低音節奏在第一拍(強拍)、第七拍(次強拍)上的節奏要明顯。現將節奏編配規律介紹如下:(1)具有明顯舞蹈風格特點的樂曲,選擇與其適應的節奏即可, 如《杜鵑圓舞曲》用華爾茲節奏,《藍色探戈》用探戈節奏。(2)稍快的二拍子(如2/4、2/2拍)樂曲可以選用進行曲、 波普或搖擺調成快速。如《齊步走》用進行曲,捷克民歌《跳吧》用波普。(3)中速的四拍子或二拍子樂曲可以選探戈、桑巴、或波薩諾瓦節奏。 如日本歌曲《我們跳起桑巴舞》用桑巴節奏,美國歌曲《楊基歌》用鄉村音樂或進行曲。(4)慢速的二拍子或四拍子樂曲可選用倫巴、桑巴、或將搖擺調慢, 如舒拍特的《搖籃曲》、《用波薩諾瓦,《春江花月夜》用貝圭英。(5)三拍子樂曲選擇有兩類節奏,一種是典型的華爾茲節奏, 如《杜鵑圓舞曲》用華爾茲。另一種六八節拍(6/8)樂曲應選用慢搖滾節奏, 如《紡織歌》不能用三拍子的節奏伴奏。(6)混合拍子樂曲則根據以上規律,分段選擇節奏,最後連接起來演奏。 要記准各段節奏名稱,變換鍵盤位置或數字編號以便準確及時變換。如《放鴨姑娘》節奏變化分別是:自由節奏→8拍子→慢搖滾→自由節奏。(7)在一首樂曲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運用起止、同步、前奏、尾奏、 節奏填充等各種功能,增加節奏的表現力。總之,為了保證節奏與音樂形象及情緒相統一,選擇節奏時多進行試奏,多調整,變換時做到心中有數,多用左手練習,做到敏捷而準確,慢樂曲則優美而準確。和弦指法設計規律:電子琴獨有的自動和弦伴奏是其它常規樂器所不具有的,其演奏方式趨於簡化,學習周期趨於縮短。由於和弦是自動伴奏的,左手根據字母標記彈奏,所以彈奏方式及指法設計與常規鍵盤彈奏法不同,它有單指和弦和多指和弦兩種彈法。這裡只討論多指和弦的彈奏規律。多指和弦有原位和弦指法和轉位和弦指法兩種,原位和弦指法:即每個和弦都按照其原位形態來演奏,這種指法直觀、體觀和弦結構。但一般提倡用轉位和弦。轉位和弦指法:電子琴多指和弦系統有一個特點,只要是在伴奏鍵盤範圍內,和弦的轉位和原位,琴所發出的自動伴奏和弦效果都是相同的。利用轉位和弦的特點,盡量將相鄰和弦的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個聲部。若無共同音可保持,尋找最近的音來連接。這樣,多指和弦指法就大大簡化了,變得簡潔而流暢,而演奏效果卻完全相同。三、採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授課方式,促進音樂綜合素質的提高,充分發揮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功能。(一)個別課。一對一的授課形式可以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與錯誤,有助於正確的演奏方法的培養和細緻深入的音樂處理。教師可以通過多次示範和講解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學生與教師可以進行深入的交流。但一對一的教學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缺少與其他琴童之間互相學習的機會,沒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缺乏相互競爭意識,沒有相互表演觀摩的機會,導致學生的演奏機械、呆板、音樂表現力較差,學生的心理素質得不到煅煉。個別課比較適合於基礎入門階段和高級程度的學習。(二)集體課。電子琴集體課是採用比較多的授課形式之一。各地少年宮、文化館的電子琴培訓班每年都要在寒、暑假集中招收一批電子琴學員,進行音樂的普及教育。在學習的初期階段如認識五線譜、認識鍵盤、手型、手指觸鍵等基礎知識都可以通過生動活潑的集體課很好的掌握。集體課採用***材,同一學習進度。同學之間互相學習相互競爭、共同進步,增強了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如老師給一個學生講解時其他學生可以旁聽,雖然老師主要是針對一個學生的,但聽課的其他學生也會從中受益。有時幾名同學彈同一首作品,這時,學生間如能互相聽課,那必定格外有興趣,彼此一定互有啟發。但由於集體課的學員之間個體差異較大,接受能力與練琴時間各不相同。隨著學習程度的不斷加深,出現了一部分學生進步很快,而有些學生卻跟不上教學進度,導致部分學生中斷學習。其次集體課不利於個性的發揮與培養。個體之間對音樂的理解是有差異的,如果每一首樂曲同學們使用相同的音色、節奏、速度等彈奏,必然使演奏的樂曲機械、呆板,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失去興趣。另外,由於人數多、時間短,無法針對程度較深的樂曲進行更深入細緻的講解、示範,使教學效果停留在只求會,不求好,不求精的程度上。集體課比較適合初、中級程度的學習。(三)小組課。小組課綜合了個別課與集體的優點,採用了集體課與個別課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將6至10名年齡相仿,接受能力差距不大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 以小組為單位分成幾個班次。根據不同班次的具體情況分成不同的進度,單獨進行教學。避免學生因跟不上進度而中斷學習情況的發生。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最好老師。著名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說:「激發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孩子們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是孩子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因此我們的電子琴小組課教學不應只重視基本彈奏技術的訓練,而是要採取靈活多樣、內容豐富的授課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的目的。1、音樂家故事課。採取故事的形式,講述音樂家的生平事迹,講述音樂家們學習經歷,進述音樂家生活中的趣聞軼事等等,對激發孩子們的學琴興趣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在這一課中,主要注意選擇一些孩子們較熟的音樂家。如:國內的聶耳、冼星海、賀綠汀、丁善德、孔祥東等等。國外的如車爾尼、湯普森、莫札待、肖幫、貝多芬等音樂家的故事。這一教學內容,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找去挖掘一些材料,講給同學們聽,互相交流,達到大家共同進步的目的。 2、音樂欣賞課。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讓同學們欣賞, 講解其音樂背景、結構、音樂思想、作曲家,哪些樂器演奏的等等。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3、視唱練耳課。視唱練耳是學習所有樂器所必修的一門基礎課, 是一門系統發展音樂聽覺的課程,許多基層電子琴教師為省上課時間,貪學生的學琴進度,都不重視基至不上視唱練耳課,這就使學生失去了全面發展的機會。視唱練耳課可參考趙方幸編著的《兒童視唱練耳教程》,此書能幫助兒童有趣味的、科學的學習視唱練耳,能根據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是一本孩子學習的好書。4、技巧演奏課。在電子琴學習中有重點的,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技巧訓練是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1)基本練習部分:音階、琶音、和弦。(2)觸鍵方法:各種跳音彈法,連音與樂句等。(3)功能鈕的操作、音色、節奏、註冊記憶、漸快、漸慢、 音量、力度控制等。5、比賽課。每一學期結束時舉行一次競賽, 每個同學準備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樂曲作為比賽曲目參加比賽。每個同學即是選手又是評委。學習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成績,而比賽就是一種有效的提高方法,它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刻苦練琴,另一方面大家可以互相學習、觀摩。通過比賽增強了學生的競賽意識,提高了學生臨場應變能力,促進了心理素質的提高。6、合奏課。電子琴是訓練合奏最好的樂器,它可以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樂隊小提琴,小號、長笛、豎琴,打擊樂等樂器的演奏員,扮演各種樂器演奏員的角色體驗在樂隊中擔任某一聲部的感覺。通過電子琴的合奏課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音色感和平衡感。每個人在樂隊中擔任某一聲部的演奏,可以體會到與大家協調一致互相配合,互相謙讓的合作精神。每個人也可輪流去指揮樂隊,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去考慮樂隊中聲部與聲部之間的配合,音色與音量的平衡,樂曲的處理等等。7、交流體會課,此課與比賽課略有相同, 即請同學上台演奏一個基本練習或一小段樂曲,請大家就這個同學的演奏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加以分析,這時教師在中間要適當引導,如學生演奏的姿勢、手型、觸鍵方法,選用的音色、節奏、速度、和弦以及表現力等方面。在這一課中,許多同學在發現別人優點的同時,很容易就會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分析結束後,還可以請演奏的同學談談對這個曲子的理解,練習中遇到的困難是怎麼克服的,談談自己練琴的心得體會,供同學們探討。8、考級輔導課。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習樂器的孩子越來越多。 業餘音樂考級活動順應了這一潮流,電子琴考級也紅紅火火。考級不僅是對孩子一年來學習成績的評定,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成敗的評判。教師可根據學生和家長提出的要求,依據學生的實際演奏水平確定所報考的級別進行重點輔導。考核的內容包括:(1)基本練習,即音階、琶音;(2)練習曲,鋼琴練習曲;(3)電子琴樂曲,三個方面內容。音階、琶音的練習應貫穿在平時的基礎訓練中,這時應根據所報級別規定的音階,琶音加強速度與流暢性練習,鋼琴練習曲應先分手練好後,在老師檢查後確定沒有錯音,觸鍵方法正確,分句難確後再雙手配合,協調、流暢後再按原速反覆練習,並注意背譜。電子琴樂曲在彈奏之前教師應將樂曲的調號、節拍、音樂情緒、結構、觸鍵法、分句、各段落所選用音色、節奏、速度、和弦等分析給學生聽,並在樂曲譜中標明提示和術語。學生在搞清各種問題後開始分手、分段進行練習,熟練後可運用電子琴伴奏的相關功能進行合練,然後再進行各段的練習。遇到困難段落,老師應深入細緻地講解與示範。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使全曲的重點、難點得到全面的解決。在各個分段落彈好後,要注意段間的連貫與音色、節奏的變換做到全曲的流暢彈奏。最後要特彆強調手指的觸鍵法與變換功能鈕的動作要與音樂情緒相吻合,運用手的各種彈奏動作將觀眾帶入到你所要表現的音樂情緒中。 以上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即可以每種課單獨進行,同時又可以有機地把幾個方面內容穿插在一起進行。總之電子琴小組課對學生的電子琴學習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提供了學生上台演奏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穩定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了學生在練習中產生的孤獨症。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通過小組的授課形式,相信學生的技藝會有很大的提高。 電子琴的發展歷史較短,是現代最子技術與音樂結合的產物。從電子琴傳入我國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已有數十萬人學習過電子琴,電子琴在我國的擁有率也是最多的樂器種類之一。之所以電子琴有如此迅速的發展,除了電子琴有其自身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廣大從事電子琴教育和研究的音樂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試想如果一件樂器沒有系統、規範的教學體系和各自特有的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力是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而演奏技巧的提高與音樂表現力的豐富是通過教育工作者和演奏家們不斷摸索,不斷研究逐步形成的。就像鋼琴教育家東爾尼對鋼琴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一樣,又如帕格里尼將吉他的演奏技巧借鑒到小提琴的演奏中從而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因此科學系統的教學是促進我國電子琴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否定電子琴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否定電子琴對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功能,過分強調其娛樂性的教育理念,將把電子琴引向深淵。 近十年來電子琴的各項功能已逐步完善,電子琴的教學已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學習電子琴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電子琴以其特有的自動伴功能和美妙的音色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對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功能更是受到廣大音樂工作者普遍認可,越來越多的專業音樂工作者開始投入到電子琴教學與研究中來。如今全國已有多所音樂院校開設了電子琴專業。相信電子琴這一音樂海洋里的一朵小花,通過廣大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定會綻放的更加絢麗多姿。


推薦閱讀:

宋大叔教音樂光碟講義--中國電子琴在線
——電子琴常用節奏、節奏與節拍

TAG:電子 | 發展 | 教學 | 規範 | 電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