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婉約詞宗——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1),自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明水(今山東章丘)人,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女詞人。

書香門第 同道伉儷

  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仕宦之家。她的父親李格非,為北宋文章名流,中過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元祐間,「以文章受知於蘇軾」,繼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學士之後,和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具文名,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他精通經史,長於散文,而且有很高的詩詞修養。李清照的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善屬文」、「工詞翰」,頗有文化素養。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使李清照自幼就受到了熏陶,為她日後所取得文學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清照在山明水秀的家鄉度過了幸福安適、天真活潑的童年時光。平日里她經常和姐弟們一起讀書、遊戲,不是在花園裡盪鞦韆,就是到郊外去欣賞優美的風景,還經常吟詩填詞、展紙作畫。李清照天資聰穎,記憶力非常強,據說能夠指著堆積的書籍,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她從小就有好勝心,為了顯示、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才能,她做詩喜押「險韻(一種韻部很窄,字數較少的韻)」。不到十一歲,她的才華就聞名於鄉里,被前輩晁補之等人所稱讚。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當時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明誠字德甫,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長李清照三歲。父趙挺之,字正夫,歷官監察御史、太學博士、禮部侍郎、尚書右丞,直至尚書右僕射(丞相)。傳說趙明誠小時候曾做過一個夢,夢中讀了一本書,醒來只記得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趙明誠如實告訴父親。父親聽了非常高興,說,「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將來可能是「詞女之夫」啊!這則傳說很有浪漫色彩,但卻說明趙、李的姻緣十分美滿。

事實也正是如此。趙明誠和李清照,確是一對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夫婦,收藏碑刻、賞鑒文翰的共同愛好,使他們婚後的感情更加真摯熱烈。夫婦倆有時到郊外春遊,有時參加親朋的宴會;或者在詩詞上互相唱和,或者共同研究金石書畫,志趣相投,形影不離。趙家久富收藏,趙明誠受到家庭影響,自幼「讀書贍博」,「酷好書畫」,搜訪前代金石刻詞。由於不斷鑽研,積累了淵博的金石方面的知識,成為宋代繼歐陽修之後又一著名金石學家。剛結婚時,他還在京師太學讀書,自己沒有經濟收入,但是卻經常把衣服押在當鋪換錢,去逛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是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最大的廟宇,寺內設有「瓦市」,類似今天的集市,銷售各種書籍、古玩和字畫。看到中意的碑文和字畫,趙明誠就千方百計把它買回,與李清照「相對展玩咀嚼」。李清照為了協助丈夫搜集文物,在家庭生活上也盡量節儉。在京師時,有人曾拿來一幅南唐名畫家徐熙的《牡丹圖》出賣,要價二十萬錢。二十萬錢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他們當時雖為富家子弟,一時也不易籌集。李清照夫婦對這幅畫愛不釋手,留在家中欣賞了一夜,終於因為付不起錢又還給人家,為此他們悵惘了好幾天。他們考證古代聖賢遺迹及君臣行事,在學術上互相切磋,藝術上共同砥礪,買書、藏書、校書,朝夕以書為伴,終日沉醉其中,過著平靜而又富有詩意的幸福生活。

婚後兩年,趙明誠出仕。趙、李二人少則需小別數月,多則要分居一年半載,雖然時間比較短暫,但這常常牽動李清照的離情別緒。夫妻二人書信往來,詩詞唱和,表現得情意綿綿。傳說有一年趙明誠出仕在外,李清照獨自在家,思念之情湧上心頭,就填寫《醉花陰》一詞寄給趙明誠。趙明誠讀後,嘆賞不止,自嘆弗如,卻又想超過她。於是,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得詞五十闋,然後將李清照的作品混在其中,給友人陸德夫看。陸德夫玩賞再三,最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從此以後,趙明誠甘拜下風。 然而好景不長,李清照過門不久,北宋王朝內部的新舊黨爭日趨激烈。她的娘家和婆家,均被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  李清照婚後第二年,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而她的公公趙挺之卻一路升遷,趙、李兩家在激烈的黨爭中,變成了完全對立的兩派。按照當時的情況,她一個過門不久的媳婦,是不便於表態的;但她那耿直的性格以及她對父親的深厚感情,使她向身居相位的公公上詩救父,可惜未奏效。被罷官後的李格非,只得攜家人回到原藉。趙明誠雖然沒有明確反對父親,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傾向。崇寧年間,朝廷下令禁止蘇軾詩文,還下令毀掉蘇軾、黃庭堅所書碑文。而生活在新黨家庭的趙明誠,不顧黨禁森嚴,不顧「失好於父」,一字一句地搜集蘇、黃的詩文,這不僅是出於對藝術的愛好,而且也是以實際行動向蔡京集團提出的抗議;這對李清照來說,則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

崇寧五年(1106),宋徽宗大赦天下,毀元祐黨人碑。隨著黨禁的開放,李清照婆家與娘家的矛盾,自然得到了緩和,可是她公公趙挺之與蔡京的矛盾卻上升了。次年三月,趙挺之被罷官,不久便病逝在京師。  趙挺之之死,好比房屋斷了大梁,種種不幸便落到趙家。蔡京誣陷他「身為元祐大臣所薦,力庇元祐奸黨」,朝廷先是追奪贈官,接著興辦大獄,將趙氏一家以及在京的「親戚使臣」統統逮捕,後因查無實據,又把他們釋放。此後,趙明誠難以立足政治舞台。於是夫婦二人離開風波險惡的京師,回到青州故第屏居鄉里。他們從陶淵明「歸去來兮」和「審容膝之易安」兩句話中受到啟發,把他們的書房稱做「歸來堂」,把內室稱做「易安室」。這是他們夫婦又一次新生活的開始。這期間趙明誠集中精力搜集金石書畫,李清照協助整理校勘,白天時間不夠,晚上繼續工作。平日整理好圖書,夫婦二人便飲茶逗趣,或詩詞唱和。這十多年屏居鄉里的生活,既沒有離居的惆悵,也沒有都市的喧囂;既沒有家庭里的糾葛,也沒有政治上的干擾,過得愉快而又充實。  大約在徽宗宣和三年(1121)秋天,趙明誠出任萊州太守,李清照隨同前往。在萊州安頓下來以後,公餘之暇,趙明誠仍從事文物的搜集和整理。經過二十年的辛勤勞動,大體上完成了記載著我國古代豐富的歷史文物的著作———《金石錄》。宋代官制,三年為一秩。趙明誠在萊州做了三年知州,秩滿後調任淄州。這時,一場襲擊宋室江山的暴風雨已經在醞釀著了。

國破家亡 愁苦流離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太宗發兵,從太原、燕京兩路向東京進犯。宋徽宗嚇得氣塞昏迷,跌倒在御床前面,於是傳位給欽宗趙桓,第二年(1126)改元靖康。靖康元年十一月,金人圍東京(今河南開封)。消息傳到淄州,趙明誠和李清照立即感到緊張不安。他們所考慮的首先不是自身的安全,而是身邊的文物。他們在緊張惶恐的氛圍中好容易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翌年三月,趙明誠的母親於金陵逝世。噩耗傳來,趙明誠隨即奔喪南去。青州「尚鎖書冊什物,用屋十餘間」,李清照暫時留下,準備次年將這些東西運到江南。  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金滅北宋。宋欽宗的弟弟趙構於同年五月繼位,改元建炎,史稱南宋。也就是這一年的秋天,青州發生兵變;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趙家十餘屋書籍文物,全部毀於戰火。李清照在家鄉終於呆不下去,只得逃難南下。次年春天,她輾轉來到江寧,此時趙明誠正任江寧知府。  李清照在建康(高宗改江寧府為建康府)整整住了一年時間。靖康三年二月,趙明誠罷官江寧。三月間,他帶李清照離開建康,雇船經當塗,上蕪湖,準備到贛水流域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定居。船經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時,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筆力千鈞的千古名句,表面看來是在詠史,實質是在諷刺現實。

  五月,高宗向趙明誠發了一道聖旨,任命他為湖州知府。這時趙明誠已經到達池陽(今安徽省貴池)。因皇帝等著他到建康「過闕上殿」,他只好草草安排一下,讓李清照暫時住下,自己便匆匆趕赴建康。  趙明誠到達建康不久,即以書報病。原來他從池陽走後,正值烈日當空、酷熱異常的三伏天氣,一路賓士,勞累不堪,染上了疾病。李清照看完信,匆匆解舟東下,一個晝夜即趕到建康。這時趙明誠已病入膏肓,八月十八日,趙明誠扶病寫了一首絕筆詩,便與世長辭了,終年四十九歲。  趙明誠的去世,對李清照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也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轉折。從此,她一身承受國破家亡的雙重痛苦,流落江南,開始了孤苦凄涼的晚年生活。  同年冬,金人攻陷洪州(今江西南昌),十三天後又陷建康。城陷之前,李清照開始第二次逃難。三個多月中,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李清照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輾轉於台州、紹興、金華、寧波、溫州等地避難,直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光復,她才回到臨安居住。  國破家亡之後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她帶來無情折磨和巨大痛苦。孤獨無依之中她再嫁張汝舟。張汝舟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當婚後發現李清照家中並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甚至對李清照拳腳相加。李清照對張汝舟的野蠻行徑難以忍受,後又發現他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便告發了他,並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被除名編管柳州,李清照獲准離婚。但按照宋代法律妻告夫要判處三年徒刑,後經親友大力營救,李清照被關押九天之後獲釋。  紹興四年(1134)秋天,金人又糾合偽齊劉豫,發兵南侵。這年李清照寫完了《金石錄後序》。聽到金人南侵的消息,她又開始了第三次避難,逃到了金華。閑暇無事,就作「打馬」之戲,並編寫了《打馬圖經》和《打馬賦》。她做這種遊戲,並不全為消遣取樂,而是幻想能有千百萬如「打馬圖」中的驍騎,衝過淮水,橫掃金兵,收復失地,重度昔日的安居生活,以此抒發了個人「烈士暮年」的感慨,暗諷南宋統治者的軟弱無能。  在金華避亂近一年後,李清照又回到杭州。她晚年定居杭州這段時期,是南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處於這種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李清照的心情是無限凄涼的。而當時的社會制度不容許她施展自己的抱負,只能越來越把她帶向思想痛苦的深淵,在痛苦中掙扎、低吟。  李清照的晚年始終無安身之所,過著動蕩無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後她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


推薦閱讀:

李清照的亂世情
李清照的三首小詞,寫盡少女最美的情態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傳世名篇選介
趙明誠為何拋下李清照自己逃跑?

TAG:李清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