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社會責任

宗教的社會責任 作者:王作安 來源: 發布時間:2011-10-14 10:24:49

全面認識宗教的社會作用

兩年前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肯定「信教群眾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同時,提出宗教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肯定宗教中蘊含著積極因素。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執政黨認識上的發展與深化,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宗教的社會作用,實事求是地對待和處理宗教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召開兩周年之際,我們重提「宗教的社會作用」的話題,目的在於啟發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同時,也是為了推動宗教界更好地思考自身的責任與使命。

重視宗教道德的積極作用

國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

我認為,在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進程中,要重視和發揮宗教道德的積極作用。宗教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棄惡揚善,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世俗道德是一致的,與我們黨和政府提倡的公民道德也有許多契和之處,對引導和規範信教群眾遵紀守法、潔身自好、熱愛和平、服務人群、推崇公義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有著積極的作用。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中都有許多棄惡揚善的具體內容。

基督教道德的核心內容是「十誡」和「信」、「望」、「愛」。這十誡是:不可有別的神;不可有偶像;不可妄稱神的名;不可不守安息日;不可不孝敬神的代表;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證;不可貪念他人財物。這十誡教人行善,止人做惡。

信、望、愛的核心是愛,愛是信、望的具體體現,愛神愛人,而愛人又是愛神的具體體現,只有愛人的人,才會愛神;榮神益人,就是要造福於人民,為人民謀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榮神。在當今社會,愛人、益人具體表現為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所處的社會,愛自己的人民,愛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投身於國家的經濟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應盡的責任。我聽過許多基督徒這樣講:一個好的基督徒必定是一個好公民。

勸善戒惡是伊斯蘭倫理文化的重要內容。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不僅自己要仁慈、行善,而且還要嫉惡如仇,從善如流。一個人信真主且行善是最起碼的要求,但不能停留於此,不能獨善其身,人人都要擔負起監督社會道德的義務。

《古蘭經》中的戒律主要有:不說假話、不混淆是非、不說違心話、不隨心所欲、不聽信讒言、不沽名釣譽、不夸夸其談、不好大喜功、不狂妄自大、不強詞奪理、不口蜜腹劍、不兩面三刀、不近邪惡、不妄談閑話、不懶惰、不貪財、不賭博、不飲酒、不怨恨、不吝嗇、不悔恨、不揮霍浪費、不急躁、不作惡事、不霸道、不淫視異性、不顯露色相。

佛教宣揚大慈大悲、眾生平等、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其主要體現在「三學」 、「四攝」 、「五戒」 、「六度」 、「十善」上。

「三學」的內容是戒學、定學和慧學。「四攝」的內容是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指與大眾同甘共苦,沒有任何特殊行為)。「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稱般若)。「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內容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恚、不邪見。

在現實生活中,宗教道德所產生的良好的社會效果是不勝枚舉的,不少教徒聚居的地方犯罪率極低,被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許多教徒家庭被評為「五好家庭」;還有不少寺觀教堂被評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宗教界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投身於抗災濟賑、扶貧救困、希望工程等活動,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好評。

宗教心理的社會作用

宗教文化出版社副總編戴晨京

大家知道,宗教心理是宗教信仰者在其信仰活動中所獲得的與宗教相關的各種心理體驗。宗教心理的形成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長期的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積澱,使宗教意識成為根植於人們內心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人從小在宗教環境中耳濡目染,有意或無意地受到宗教的影響或熏陶,在一定的條件下自然或自發地釋放出來。二是人們的認識能力有限,人們始終面對著無限變化的事物,始終碰到無法解釋的現象,碰到各種不如意的社會問題,於是當這一切無法得到一個圓滿地解釋時,有的人自然或不自然地將自己的思想轉移到宗教的層面,一步步地深化著宗教心理的過程。

應該說,宗教心理是最複雜、最令人迷惑,也是最不好說明的一種心理現象。如果說宗教情感還帶有某種自發的形式,那麼宗教心理則是一種自覺的宗教行為而產生的體驗,它類似某種心理條件反射。宗教心理與宗教情感,在形式上有其相似性,比如至上感、萬能感、神聖感、神秘感、皈依感、懺悔感、新生感等等,都是人的心理感覺,都是一種交感性的互滲性的感覺,但兩者之間有著區別,宗教情感是人與自然與社會的交往中形成的,是自發的,而宗教心理則是通過宗教方式誘導的,是有目的的一種行為,或者說 ,宗教心理是為了體驗這種心理而進行的。正是為了體驗宗教心理,人們創造了各種的宗教物象、宗教禮儀、宗教藝術、宗教音樂等等,以營造宗教氛圍。我們常常看到的金碧輝煌的神殿、廟宇和教堂,那種聖潔的氛圍,目的在於在人與神之間築起溝通的橋樑,引入超凡脫俗的境界。正如蘇珊?朗格指出:「大多數早期建築――史前建築,岡陵,太陽神廟――都劃定一個所謂的宗教空間,這是一個虛幻的領域。」

宗教心理在宗教禮儀中有著較為集中的表現:物象禮儀包括各種物祭,是以物的形式與神溝通;示象禮儀包括膜拜、祈求、懺悔、許願、祝福等,是以規範化的動作過程來體驗人與神之間的交感;高層次的意象禮儀包括各種修行,如修持、修道、靈修、修心、修身、修功等,則在一種人造的境界中進入人神交融天人合一狀態。宗教心理形成了宗教信仰者的宗教經驗,使信仰者形成特定的宗教理念,它在一定時候會產生巨大的意志力和愛心,因此在宗教發展史上不斷有偉大而感人的宗教者出現,他們的事迹感動著整個社會,成為千古流傳的民族文化的財富。世界各國的宗教理論各有其不同,但基本內容都是指向它所信仰的超驗世界或超驗存在,指向人與超驗存在的關係,指向在信仰環境下世界和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人的生存意義,人為什麼需要拯救,人如何按宗教規則生存等等。宗教理論已經是一種理論化的說教,是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對人及現實社會進行的理論闡述。它通過創世說形成完整的宗教世界觀、宇宙觀,通過宗教道德形成宗教倫理觀、價值觀,通過清規戒律指導著規範著信仰者的人生觀。宗教心理以及在宗教心理基礎上形成的倫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人類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曾起過很重要的作用。

宗教社會功能的實現途徑

國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加潤國

宗教有社會控制、群體整合、心理調適、文化交往四大功能和積極、消極兩重作用。宗教問題有「三性」,社會功能和作用與群眾性有關。宗教是一種群眾性社會現象,信教群眾是載體和基礎。歷史上宗教通過群眾性發揮社會功能和作用:

氏族對圖騰的崇拜體現了宗教的社會功能。人類一開始沒有神靈觀念,也沒有宗教。隨著認識的提高人們開始思考問題,但是由於認識的水平不高,不能對問題作出科學回答,於是就產生對自然事物的超自然幻想。人類創造的第一個系統宗教是圖騰崇拜,它不是簡單地崇拜某種動物為祖先,而是氏族生產生活、社會制度、文化習俗的綜合體。圖騰崇拜適應氏族社會外婚制和部落制的需要,一開始就體現了社會控制、群體整合、心理調適和文化交往的社會功能和積極與消極的雙重社會作用。新石器時代人類又發展出系統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和行業神崇拜等,四大功能和兩重作用進一步凸顯。

國家對宗教的信奉強化了宗教的社會功能。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原始宗教逐漸被改造為國家宗教。它讓統治階級壟斷神權,用職業祭司代替臨時性的巫覡,宣揚君王和貴族是至上神的嫡系後代,代表天神統治人民,人民若不服從統治,他們就代表神靈予以懲罰,或者死後由神靈直接懲罰其靈魂。宗教的這種官方性、貴族性和宗法性,特別適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國家宗教同政治、法律、教育、道德、藝術緊密結合,其四大功能和兩重性得到了極大強化。

民間宗教的創立凸顯了宗教的群眾性和兩重性。隨著階級鬥爭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勞動人民創立了新的民間宗教。它是由那些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並且懂得群眾對宗教的需要的人創立的,新的宗教哲學倒轉了舊的世界秩序,在窮人、苦難人、奴隸和被排斥的人中尋找信徒,蔑視有錢有勢和有特權的人,也就有蔑視塵世享樂和禁止肉慾的規定,設法從外在世界遁入內在世界。這種群眾性是原始宗教和國家宗教不可能具有的。民間宗教的創立總是與奴隸和農民的反抗聯繫在一起,與國家宗教對現存社會的正功能相比,其社會功能是負面的,這就凸顯了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和社會作用的兩重性。

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通過群眾性發揮社會功能。大部分民間宗教在內外交困中消亡了,少數與傳統文化結合,經統治階級改造後發展為民族宗教,有的經世界性帝國推廣後發展為世界宗教。這些宗教擁有超民族的世界性神靈、系統的神學思想、獨立的組織制度,宣揚神靈面前人人平等,許諾拯救所有人的靈魂,積極主動地發展信徒,一般都能獲得大量群眾,使宗教成為一種群眾性的社會現象和強大的社會政治力量,其四大功能和兩重性作用也通過群眾性發揮出來。19世紀中葉以來產生的新興宗教,都具這樣的特點。

要深刻把握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全面認識宗教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做信教群眾的工作,讓宗教發揮積極作用、抑制其消極因素,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凝聚力量。

中國內地基督教會服務社會的新探索

國家宗教局二司基督教處副處長王秀玲

20多年來,中國內地基督教會在教堂和信徒數量獲得發展、致力於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的同時,也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對教會如何適應社會和服務社會作了很多探索。

一、實踐上的探索

歷年來,各地教會在醫療、救災、扶貧、關懷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發展等方面做了較多的社會服務工作。在救災方面。1998年,長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廣大基督教徒積極支持抗洪鬥爭,踴躍捐款,救助災民。今年2月新疆伽師-巴楚地震後,新疆教會積極捐錢、捐物,為賑災做了很多工作。在關懷社會弱勢群體方面。河北省趙縣趙州橋畔,馮摩西長老夫婦在省、縣基督教「兩會」幫助下成立了「希望兒童之家」,收養了19個父母雙亡的孤兒。江蘇無錫市女基督徒朱敏芳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對眾人的愛」使她放棄了高額年薪和出國的機會,創辦了「博愛康復頤養院」,專門為社會上最無助的群體――病殘老人服務,至今已收養老人800餘人。

中國基督教「兩會」和教會領袖們非常重視教會的社會服務工作。幾年前,丁光訓主教看到西安市基督教青年會的社會服務工作後,非常感動,曾深情地說「這也是基督教」。全國「兩會」在去年的機構調整中增設了「社會服務部」,這意味著中國教會將在社會轉型中更多地體現教會團體的社會價值,並承擔關懷社會、服務社群的責任。

在服務社會方面,內地教會雖然起步較晚,規模不大,但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強調每個信徒在社會上都要有美好的行為和見證,要「做光做鹽、榮神益人」。因此,內地教會的服務社會工作更多地體現在信徒個人的善行上。這種善行是大量的,隨處可見的,構成了內地教會服務社會事業的主體。

二、理論上的探索

一個信徒奉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物品等,無私地幫助他人,必然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信仰與行為的關係,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愛神與愛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各種災禍與苦難,等等。這些都是很深奧的神學和哲學問題,但也具體涉及了一個信徒最根本的人生觀,即:一個天國的子民如何看待現世,如何做一個普通公民?當然對問題的不同解答將帶來不同的人生境界:謙卑或者傲慢,愛或者仇視,無私或者自我中心。顯而易見,如果一個基督教徒持有「道德無用」的思想,就不太可能願意做善行;如果一個基督徒把非基督徒視為異類甚至魔鬼,就不可能愛對方、幫助對方;如果一個基督徒認為這個世界或這個國家是罪惡的、應該毀滅的,也不可能熱愛它;如果一個基督徒認為天災人禍就是上帝的懲罰,就不太可能參與搶險救災以及濟貧扶困工作;如果一個基督徒認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就可能不願意在當下努力工作、為社會奉獻才智。

中國基督教從上世紀末提出的神學思想建設,目的就是要從神學理論上來回答這些問題,把中國基督教會建設成為重視倫理道德的宗教。幾年來,這一活動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我們有理由相信,神學思想建設必將促使教會和信徒更加適應社會,並積極地為社會服務。

宗教的生態智慧及其現代功能

中國宗教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胡紹皆

探討宗教的社會作用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理論層面,一個是實踐層面。我想從當代中國宗教與生態環境保護這樣一個實踐的層面,來分析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具體作用。

我們知道,在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經典和教義中,都有許多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論述。佛教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人和自然之間,是一種共生共榮、相互依存的關係。佛教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教強調平地對待所有生命及他們的一切權利,即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十善」中,以「不殺」為首;「五戒」中,「戒殺」第一。佛教認為,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生態危機,根源於心態危機和心靈污染。人類自身的貪、?_、痴導致了今日的環境問題,所以要通過凈化人心來凈化環境。

道教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一體、和諧共生的思想,提出了一整套環保理論:首先,道教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即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道法自然」、 「自然之道不可違」。其次,道教認為萬物都有道性,人與萬物在道性上是平等的,人應該對萬物利而不害,參贊化育,輔助萬物的成長。第三,道教主張「仙道貴生」,要求人們把慈悲之心擴大到自然物上,不要殺戮眾生。第四,在道教的眾多戒律中,「戒殺生」為主要大戒。

伊斯蘭教是一個珍愛生命與和平的宗教,它的生態智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是強調以仁愛之心愛惜生物,合理開發自然。這體現了一種中道的自然觀,也就是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順應自然;既不屈從自然,也不破壞自然;既不禁慾,也不縱慾,而是要通過真主的光輝來凈化人類的靈慧之心,最終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基督宗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把人看作是大地和萬物的管理者甚至是主宰者,但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也迫使基督宗教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作出深刻的反思。有人從基督教的經典中挖掘有關環境保護的思想。有人提出,上帝的創造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美好的目的,人類應該像上帝對人那樣去對待上帝的創造,不能辜負上帝的美意,要愛護好地球,當好上帝的管家。此外,還有人從人的罪性的角度,尋找造成生態危機的原因。近年來,新教和天主教內的自由派越來越接受人與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夥伴關係的觀點。隨著基督教會內各派別對環境問題的愈來愈重視,在西方還發展出了一種新的神學――「生態神學」。

上述各宗教有關環境保護的教義與思想包含著深邃的生命倫理意義,對於完善現代生態平衡理念,推動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

令人高興的是,近年來,我國各宗教大力弘揚重視環境保護的優良傳統,積極闡發宗教思想中蘊含的生態智慧,組織和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這些活動雖然還處於起步階段、自發階段,但體現了中國宗教界對於環境保護的承擔與追求,見證了中國宗教的社會責任,值得肯定、引導和支持。

這也從一個側面啟示我們,要解決當今中國的生態問題,不能僅僅著眼於技術和物質的層面,而是要從更為深廣的人類精神生活的層面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要吸取宗教中有益的生態智慧,發揚宗教重視環保的優良傳統,發揮宗教界在保護環境中的獨特作用。

中國宗教的社會功能結構和運作機制

江蘇省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 華

宗教在中國社會生活中相對不受重視,現代的人們很容易把這歸因於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無神論與宗教有神論信仰的對立。這種看法似乎發現了問題的癥結,但是一些資料表明,這與宗教在中國社會制度結構中地位不高或與歷史文化環境的貶抑有一定關係;宗教在中國社會歷史中扮演一種輔助的角色,或者認為宗教在中國的地位不太重要的背後,其實有很深的歷史文化背景。

在我國傳統社會,宗教在社會的各個層次,特別是在維護、支持倫理政治和道德秩序方面曾起過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致封建統治者一般都積極爭取宗教力量,並且為了將宗教的社會勢力納入掌控的範圍,制定了限制和利用的兩手政策。儘管如此,以儒家為代表的主流文化在社會層面上始終沒有放棄懷疑宗教會淪為蠱惑民眾、敗壞風俗的「異端」或「旁門左道」之類。結果是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出現「國教」。近代以來,尤其經過20世紀頭幾十年間發生的新文化運動和反宗教迷信運動,中國的知識精英對宗教的存在及其社會作用大多持激烈批判態度。一些知識界的代表人物標榜中國是一個「無宗教」的國度,宣揚中國文明是「理性」的。

中國的歷史文化環境(主要是精英文化)對宗教社會作用的低估,並不和現實社會中宗教功能的發揮成正比關係。現實證據表明,宗教社會功能的發揮根本上取決於民眾精神信仰生活的需求。楊慶坤(C.K.Yang)所著的《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是國際學界公認的研究中國宗教及其社會功能的權威著作,他獨闢蹊徑地從社會學角度,用大量實證材料證明了中國有著獨特形態的宗教。他把這種獨特形態的宗教歸類為彌散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彌散形態的宗教在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重大方面,以一種有組織的方式發揮著彌散的功能。因此,在中國有正規組織的宗教的薄弱,並不意味著宗教結構系統在中國社會文化中缺乏重要的功能。實際上,中國一切重大的社會制度的概念和結構中,都包含著宗教的成分。中國的國家概念從歷史之初一直到晚清時代實際上都沒有與神學神話分開過。楊氏把這種中國特色的彌散性宗教稱之為「古典宗教」(the classical religion),這其實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國宗教。古典宗教的核心是敬天祭祖、多神崇拜。這對中國民眾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無疑是有深遠影響的。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之下,雖然傳統的社會制度紛紛瓦解了,但在民間的習俗和信仰里仍然保留著古典宗教的深刻痕迹。

中國宗教有明顯的折衷性質。在民眾的宗教生活中,正是多神崇拜的道德功能和神奇功能,而不是宗教信仰界限的劃分,支配著普通人民的精神和意識。幾百年來,不同信仰的神祗混合進入民眾崇拜的萬神殿,這造成了一種功能取向的宗教觀:即把宗教歸屬的問題降至次要的地位,而只要所拜的神能提供保護和福佑的功能就行。

宗教要在中國社會中充分發揮作用,無論是外來宗教,還是本土宗教,必須與中國的主流文化相適應,必須深入普通民眾的精神世界和實際生活中。(轉載《中國宗教》2003年第12期)


推薦閱讀:

與夭行【多圖預警】
不負刑事責任判決和免於刑事處罰判決
【轉載】簡單男人女人的家庭責任
學者:香港對中央負有國安政治責任
【Alvin說天下】哪有什麼天生的領袖,該承擔的時候,你就不要推脫!

TAG:社會 | 責任 | 宗教 | 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