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精品搬上美篇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3月8日一一4月5日走進同濟大學。我先後三次觀摩了這個展覽並於3月29日拍攝了館中的展品。震驚於運用現代數字技術複製古文物的逼真性,更鑒於這個展覽對於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塑像的保護以及對弘揚我國古代佛教文化藝術的重要意義,便化了些間對全部展品進行了翻拍,並把展品和說明原汁原味搬上美篇,以讓錯過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精品同濟大學巡展的朋友們一飽眼福,方便細細瀏覽和把玩。囿於拍攝條件的限制,只能儘力做到色彩還原與高仿展品盡量一致。

巡展位於一二九大樓內的同濟大學博物館。

進入展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北朝時期的持花菩薩塑像。

持花菩薩(北朝) 此菩薩像依據莫高窟北朝時期的塑像複製,色彩石綠土紅為主,菩薩上身微傾,俯看下視,雙目下垂,神情專註,嘴角微微上翹清靚的面頰上泛出淡淡的微笑,彷彿沉浸於深深的遐思之中,表現了一種安靜、深沉、超凡脫俗之美。

塑像的背後是樊錦詩寫的介紹敦煌石窟藝術的文章。樊錦詩,被稱為"敦煌的女兒"1963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即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98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是繼常書鴻、段文傑後的第三任院長。為保護、管理、開展國際合作、開創數字敦煌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作序。3月23日,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員蘇伯民在同濟大學有一個敦煌壁畫的保護與修復講座,我因身在寧波不及趕回而遺憾錯過了。

五台山圖,莫高窟第61窟,五代。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是敦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山水人物畫,也是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長13米,高3.6米。壁畫祥細描繪了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和社會風情。畫面左側為南台、西台,下部為太原城至五台山的道路;上空畫毗沙門天王、阿羅漢赴會;雲中化現佛頭、龍王、毒龍、和雷公。右側為北台、東台,下部為五台山至鎮州(今河北正定)的道路;上空畫觀音及眾菩薩、阿羅漢赴會,去中有龍王化現。中部為中台,下部為五台縣城。圖中還描繪了高僧、官吏、商販、善男信女等各種人物及馱運、擔挑、打柴、誦經、拜塔等社會生活場面,尤其是圖中所繪城郭、寺廟、樓台、亭閣、佛塔、草廬、橋樑等各類建築一百七十多處,是十分珍貴的古代建築史資料。

靈鳥石榴卷草紋邊飾,莫高窟第159窟,西龕內,中唐。 卷草紋中夾畫有靈鳥、石榴,靈鳥伽陵頻迦人首鳥身,彈奏樂器,鳥尾呈卷葉狀,花、鳥一體,非常之美。

供養菩薩,莫高窟第272窟,西壁南側,北涼。 此窟供養菩薩的姿態有持花、徒手或坐或跪於蓮台之上,並都作舞蹈狀,以表示聽佛時產生的歡欣鼓舞的熱烈場面。其特點是佛龕南北兩側的40個小菩薩的舞姿竟無一雷同,從而保留下來了古代的40個舞蹈動作。由於日久年深,人物身上的暈染、線條都發生了變色反應,使其更顯得粗獷豪放。這些阿娜多姿的供養菩薩引起了普遍的猜測:多數人認為她們是在表演印度的舞蹈;一些人認為她們是在練氣功,被稱為敦煌臍密功;還有人認為她們的招式更像武術,所描繪的是一本印度武功密笈。他們到底代表什麼,仍待進一步探討。

薩埵太子本生故事,莫高窟第428窟,北周。 畫面內容據《賢愚經·摩訶薩埵以身施虎品》所繪。故事為:古印度寶典國三個王子路遇母虎帶領七隻幼虎,為飢餓逼迫,母虎欲食其子。三太子薩埵欲以身命救此餓虎,卧於虎前,餓虎無力啖食。薩埵又攀上山崗,以利木刺身出血,躍下山崖,餓虎舐血後啖食其肉,最終家人找到並將其遺骨收集、火化掩埋在他飼虎的地方起塔供養。這幅本生故事畫被山樹分隔成了11個場面,釆用橫卷式連環畫構圖,呈"S"形走向。畫面中二兄弟發現薩埵殘骸時,頭髮飛起,呼天搶地,向遺骸撲舉過去,驚惶悲痛的狀態表現得十分生動。二兄馳馬回宮報告噩耗時,隨風傾倒樹木,也渲染出了人物急迫的心情。

經變畫,莫高窟第275窟,南壁,北涼。 佛傳故事"出遊四門",講述了佛教創史人釋迦牟尼(公元前565一486)出家的故事。一日,釋迦牟尼出遊四門分別遇見了老人,病人、死人、僧人。然而當他遇到一僧人時,頓感喜悅,不久便出家修行,於六年後降魔成佛,講經說法35年,80歲??槃。

藥師經變,莫高窟第16窟,北壁,五代。 《藥師經變》是一部宣傳大乘佛教凈土思想的經變。此經變中部繪有藥師佛,左右對稱坐月光、日光菩薩,形成為一佛二菩薩為中心的對稱構圖,其他部分如平台、聽法聖眾和十二神將、伎樂都以此為中心做對稱排列。整個經變釆用透視的方法,使畫面結構宏偉壯觀、簡潔明凈,井然有序,層次分明,給觀者一種清凈閑適的感覺,使清凈佛土沉浸在莊嚴神聖的氣氛中。

葡萄石榴紋藻井,莫高窟第322窟,初唐。 葡萄石榴紋藻井是以葡萄石榴紋樣為方井內主花飾的藻井圖案。紋飾以藤蔓作"十"字或"米"字形布局,再以圓環相套疊,附以葡萄紋,石榴紋,呈放射狀。井外邊飾少,紋樣單純,,多是連續方格內繪以環形白珠紋,而垂幔為簡單的三角紋。形象鮮明,樣式新穎,有別於各種蓮花藻井圖案。

蓮花飛天藻井圖案,莫高窟第329窟,初唐。 此窟覆斗形頂,蓮花飛天井心。中心畫蓮花,花心呈五色轉輪。四身持花飛天,在藍天中,乘流動彩雲,環繞蓮花飛旋。邊飾卷草、方格、聯珠紋樣及垂角幔帷,以深、淺紅色為主,配以白、赭石、黃丹、色彩熱烈,變化豐富。是初唐藻井的代表作之一。

夜半逾城,莫高窟第329窟,初唐。 此畫描繪釋迦作太子時,為求"解脫"之道,立意出家,夜半乘馬逾城、入山修行的情景。畫中悉達多太子戴寶冠,乘馬握韁、天神托馬蹄,飛奔於空。馬前騎虎仙人開道,後有天女、力士護衛。伎樂飛天奏樂散花,雲彩飛動,天花旋轉,一派動的境界。

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莫高窟第156窟,晚唐。 此圖繪製於莫高窟第156窟南壁,為張淮深紀念其叔父張議潮所建之功德窟。唐大中五(851)年唐宣宗敕封驅逐吐蕃收復河西的張儀潮為河西十一州節度使。此圖為他受封后出行的儀仗場面。畫面長卷式構圖,全長8.5米,主要由儀仗先導、張議潮騎馬過橋、輜重後勤部隊,三部分構成。張議潮戴襆頭,紅袍革帶,騎馬過橋,其側有:"河西十一州節度使張議潮囗除吐蕃收復河西一行圖"榜題,其形式與唐太宗騎馬過金橋的"金橋圖"相仿。畫卷中人物逾百、駿騎八十餘,出行隊伍旌旗飄揚,延綿浩蕩,顯示了這支隊伍的嚴整軍議和威武雄風,是一幅珍貴的歷史畫卷。呈現出時代和地域的鮮明特點。

舞樂圖,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本樂舞圖表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場景之一。整體構圖呈對稱形態,演奏的眾菩薩坐在地毯上,兩側各八位分持不同樂器,左邊方氈上,前排內側依序為箏、笙、琵琶,第二橫排的方響、豎箜篌、簫,最後排的排簫和拍板;右邊方氈上,前排內側為羯鼓、腰鼓、雞婁鼓,中央排的橫笛,後排的答臘鼓、簫、塤,以及最後排的排簫。其中包括弦樂三種,管樂七種,打擊樂六種,幾乎網羅唐代的主要樂器。中央則為舞蹈表演的空間,由兩位舞者相對而舞,一腳墊尖,一腳屈膝,從飄帶翻飛與旋卷的姿態,可知為唐朝時非常流行的胡旋舞。原本表現的是天上凈土中歌舞景象,卻也反映出當時宮廷樂舞的風貌。

金剛力士像,唐代(9世紀末)彩色絹畫。高79.5厘米,寬25.5厘米。英國博物館收藏斯坦因繪畫第132號。 金剛烈士頭有火焰圓光,怒眉凸眼,張口怒吼,鬍鬚飛揚,腰束裙,上身及腿腳袒露於外,肌肉暴起,右手握拳上舉,左手下垂緊握金剛杵,一足前踩,一足後蹬,足指張開,披帛繞身,冠帶飄舉,是憤怒與力的造像。力士身上的線描,凝滯沉鬱;以厚重的赭紅暈染,突出其塊狀肌肉,表現了金剛的雄健和神力。奮張的鬚髮,飛揚的冠帶,頗有怒髮衝冠之意。(楊雄)

供養菩薩,莫高窟第401窟,初唐。 這身菩薩像,身材修長,頭微傾,戴寶冠,身姿略呈"S"形,斜挎天衣,腳踏蓮花,巾帶飛揚,風吹仙?,佩環丁當。好似飄飄蕩蕩地行走在天花亂墜的空間。菩薩面部雖已變色剝蝕,但仍可見豐滿健康的面容和俯視垂憐的目光,更顯菩薩神態恬淡瀟洒。

福田經變,莫高窟第302窟,主室西披人字披,隋。 福田經變主要依據西晉法立、法炬所譯《佛說諸德福田經》所繪。該經講到若能廣行七法,便能生福徳之田,獲得福報。敦煌莫高窟建造於北周的第296窟、建造於隋開皇四年(584)的第302窟中所繪《福田經變》,是僅存的兩幅經變畫。第302窟的人字西披下端,從北到南,繪有伐木、建塔、築堂閣建造佛圖的情景,以及設園池、施醫藥、置船橋、作井、建小精舍等場景,"圊廁"未入畫。該經變沿襲了早期故事畫的橫卷連續構圖形式,造型簡練,線條豪放,賦彩單純,暈飾簡淡,人字披底色為白色,與四壁的土紅色對比鮮明,更加突出了人字披的畫面。

四飛天,莫高窟第320窟,盛唐。 此飛天繪在主尊阿彌陀佛的華蓋上方,一前一後分擁兩列,前兩身對稱地擁護在華蓋的左右兩側,一手撒花,一手接引,身材阿娜多姿,飄帶躍然有聲,後面兩飛天對稱緊隨其後,亦作撒花接引之勢,長長的飄帶襯托出飛行中輕盈靈動的的體態。整個畫面由飛天和流雲組成一幅動態的場面,加上絢麗的色彩,生動地表現了佛土的美妙。這是莫高窟唐代飛天的代表作之一。

法華經變之化城喻品,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此圖依據《法華經》之"化城喻品"變相而成,表現一支求寶隊伍克服各種磨難,包括一座被幻化出的美妙城池的誘惑,最終抵達目的地取得珍寶的故事。寓意在取得菩提智慧的過程中,世人會因怕艱苦而中途退縮,於是佛用暫用"方便說法"引導眾生而使到達"一乘佛"。壁畫沒用佛經中所描繪的"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來繪製,而是用青山綠水表現了"游春圖"式的山水人物畫。北朝至隋代的故事畫都是山林或樹木區別不同的空間,以表示不同的情節,此幅化城喻品,則是一幅完整的唐代山水畫。唐代青綠山水真跡幾不存,此壁畫的製作時間與李思訓同時代,此畫在繪畫史上極具價值。

各族王子聽法圖,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各族王子聽法表現的是維摩詰經變中《方便品》內容。《方便品》中說維摩詰現身有疾,"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及諸王子並余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畫面上繪維摩詰帳下一組袒體赤腳、氈帽重裘的各族邦長、王子與代表人物,是唐代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中國西部一些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的真實寫照,與名畫《職貢圖》相比毫不遜色。人物形象刻畫以墨線為主,用筆生動,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民族學史科價值。

觀音經變,莫高窟第303窟,主室人字披西向面,隋。 自東披下段至西披一一表現觀世音菩薩游諸國土,以三十三現身度化眾生。至西披下段止,計有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摩睺羅伽身、執金剛神身。西披下段南端緊接三十三現身之後,畫佛說觀世音因緣畢,無盡意菩薩等施珍寶、瓔珞供養觀世音,觀世音受取瓔珞分作二份,分奉釋迦、多寶二佛,二佛並坐於多寶塔內。

脅侍菩薩,莫高窟第465窟,元。 此身圖像位於窟頂南披,是主尊寶生佛的脅侍菩薩,菩薩高髻三花冠、捲髮披肩,斜搭瓔珞,一手持蓮花,他身後馬蹄形的頭光及背光在藍靛底色上敷青、綠、赭等色,瓔珞環佩以金飾。人物造型眉棱高廣、下顎突出,手心、足掌塗珠。畫風細密,色彩艷麗,顯然受到印度、尼泊爾等地密宗藝術的影響。

引路菩薩圖,五代(10世紀初),彩色絹畫。高84.8厘米,寬54.7厘米,英國博物館收藏斯坦因繪畫第46號。 紫雲霓霧中,具有女性美的引路菩薩,頭戴化佛寶冠,右手持長竿幡擔於肩頭,左手持炳香爐,腳踏蓮朵,乘雲而行。其後一身著大?襦衣飾華麗的貴婦(亡靈),虛空踏雲相隨,神態虔誠,其髮飾與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宋徽宗慕張萱搗練圖卷》中婦人髮飾相似。(羅華慶)

狩獵圖,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畫面下部山林中,兩名獵者騎駿馬賓士,後者追獵三隻黃羊,前者拉滿弓回身射一猛虎。畫工用簡練概括的筆觸繪出虎的兇猛、羊的驚慌和獵人的勇敢機敏。這是一幅古代西北地區游牧生活的寫照。畫面左下方,畫山林中一頭因受驚而回頭張望、倉惶奔逃的野牛。可以看出當時畫工使用民族傳統的工具,以線條寫形傳神的技術巳達到驚人的地步。

勞度叉斗聖變(局部),莫高窟第196窟,晚唐。 莫高窟第196窟主室西壁大型勞度叉斗聖變,是敦煌石窟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勞度叉斗聖變相,基本依佛經《賢愚經·須達起精舍緣品》繪製。表現佛弟子舍利弗與外道勞度叉鬥法,最後以舍利獲勝、外道皈依佛法告終。本畫面主要表現衣飾華麗的外道魔女,正搔首弄姿誘惑舍利弗,突然狂風吹來,裙袍亂飛,脂粉失色,瑟縮顫慄,窘態百出。通過強烈對比,正與邪、勝與敗巳一目了然。勞度叉斗聖變在晚唐張議潮統治時期大規模地出現發展,反映了當時敦煌人民趕走吐蕃政權的一種喜悅心情,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也是對張議潮的歌功頌德,反映了洞窟壁畫製作與社會歷史之間的密切關係。

伎樂飛天,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這些伎樂飛天,均朝洞窟正壁方向飛翔,各持樂器奏樂散花供養,飛天們身材修長,姿態舒展,衣帶臨風飄舉,富有韻律感,可謂典型的中原式"秀骨清像"式飛天。天空中點綴以流雲、花朵,恰似一仙樂裊裊、天花飛揚的仙境。

沙彌守戒自殺故事,莫高窟第257窟,北魏。 有一虔誠的信佛長者,送子至比丘處出家為沙彌。一施主,每天為比丘供食。一日,施主外出赴宴,留其女在家。比丘令沙彌前往乞食,少女見而傾心,求與沙彌婚配。沙彌心志堅定,寧捨身命,不舍佛法,哄走少女,自殺身亡。少女見其身死,悲傷哀泣。施主回家,女兒以實情相告。施主將此事呈報國王,並願依國法納款贖過。國王為表彰沙彌守戒自殺,火化其屍,起塔供養。此圖屬長卷式構圖,情節從左至右順序排列,但對於各情節的長短依故事內容作了處理,疏密有致。

化生獻花、飛天與雷神,莫高窟第285窟,主室西披,西魏。 畫面正中為化生頂盆獻花局部,上有飛天共舞花枝,南北雷神相對。畫工將雷神畫成一力士,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連鼓相擊如雷聲隆隆。雷神下南北各有一飛廉(風神)振翼放風。雷神、飛廉都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人物,充分顯示了佛教在東傳過程中同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與互相滲透。

四飛天,莫高窟第428窟,北周。 此四飛天位於莫高窟第428窟南壁說法圖上部,為持樂器的伎樂飛天。造型豐富,氣氛熱烈,四飛天或彈琵琶,或彈箜篌,或吹橫笛,或擊腰鼓,形象生動,姿態優美。凹凸暈染法顯示其為帶有西域特點的樂伎飛天。

得眼林因緣故事畫,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又稱五百強盜成佛因緣故事畫,故事講:古代僑薩羅國曾有五百人造反為盜,因國王波斯匿派大軍征剿,戰敗被俘,遭受酷刑,被挖去雙眼,放逐山林。佛以神通力吹雪山藥使五百強盜眼目復明,並現身為之說法,終使五百強盜皈依佛法,剃髮出家,隱居山林,參禪入定,最後成佛。畫家將時間上先後有序的情節發展統一地組織在一個完整的空間環境之中,山林間點綴野獸出沒和狩獵的形象,增添了意趣。

左圖:孔雀,莫高窟第428窟,人字披西披,北周。中圖:藻井圖案,莫高窟第390窟,隋。藻井正中畫重瓣大蓮花,周圍盤莖上綴十二朵小蓮花。花心或四角,沒有畫常見的化生童子或飛天、寶珠,而是著力描繪了蓮花的形象;造型寫實,且充滿變化,整個圖案經過高度概括,排列規整,極富裝飾性。帷幔鑲邊的形式在此時又有發展,鑲邊大大加寬,上面裝飾描畫精緻的蓮花聯珠紋,帷幔褶紋富有質感。右圖:鸚鵡,莫高窟第428,人字披西披,北周。椽間蓮花分三組,蓮花中繪有一猴,攀枝眺望,下面有兩隻綬帶鳥,一隻仰望猴子,一隻回頭啄翅。蓮花下還有一對綠色鸚鵡在安靜地歇息。另一椽間蓮花中有一對綠孔雀,昂首翹尾,貼頸相依,回頭張望,頗有情趣。

禪定佛(北魏) 此尊佛像為莫高窟第259窟第一龕的主尊禪定佛,像高0.85米,除左膝受損外,其餘都保存完好。這身佛像身披通遍肩迦娑,面目豐滿圓潤,兩耳垂肩,高髻披髮,體態端莊勻稱,造型古樸而又凝重,為北魏時期代表作品。

1、大般??槃經如來性品,北魏。高27.6厘米,寬332厘米。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獻第0228號。 佛經寫本。首尾俱殘,白麻紙,8紙,每紙27行,行17字,共198行。此卷烏絲欄纖細規整墨色濃黑而有光澤,書法保持了較多隸書氣息,為隸書向楷書過渡,字體結構也如隸書扁平狀,書寫工整,由於書寫的速度快,橫畫起筆顯露尖鋒,收筆停頓,撇畫收筆往往上翹,顯得意態開張、靈動瀟洒,每字都給人以美的享受,當出於寫經高手之筆,是北朝時期敦煌寫經中的精品。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齊建武四年(497)。高24.7厘米,寬540.3厘米。 佛經寫本。首尾俱全(拍攝的是局部),白麻紙,有烏??欄,攔寬1.66厘米,單紙長45厘米,書27行,行17字,共11紙又2行,總315行。題記:建武四年(公元497年),歲在丁丑,九月朔日,吳郡太守張瓌敬造。本卷《金剛經》摩崖刻字相似,雖不如摩崖石刻之嚴謹,但亦惟妙惟肖,字畫圓勁寬博,體勢雄渾豐厚,為篆、隸、真書合參之規範書體。可見當時這種字形在社會上已經定勢,亦成為風尚。

3、佛說大葯善巧方便經,唐代。高25.1厘米,寬158.4厘米,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獻第0704號。 佛經寫本。硬黃檗紙無頭有尾,共有經文80行,行17字,卷末有後人書"上元初"題記,唐代高宗和肅宗朝都有上元年號,但題記中有"癸酉歲……"等語,癸酉歲當高宗咸享四年(673),次年即高宗上元元年,可知此卷寫於高宗朝或其前。此卷與伯希和3791號原為同一寫卷,後被人為分割開。此卷為唐代楷書之佳品,極細的烏絲欄,楷書純熟,章法嚴謹,筆力遒勁,可與《靈飛經》相媲美。

4、說苑反質篇,唐代。高28.4厘米,寬382厘米。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獻第0694號。 漢代雜事小說集,劉向撰。此件首殘尾存,自"秦始皇既兼天下"起,存184行,行20一21字,尾題一行"說苑反質第二十"。今傳二十卷本,其中《反質》一篇於宋末自高麗本中補入,後來抄刻諸本均出自宋末以高麗本為底本之校定重刻本。此卷據考為唐初寫書,較宋、明抄刻之"高麗本"更近劉向原著。此卷為《說苑》傳世最早唐寫孤本。

5、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唐天寶十五載(756)高25.5厘米,寬195厘米。 佛經寫本。首尾俱全,共103行,每行17字,少數18字。烏絲欄線細色淡,題記"天寶十五載八月二十日扈十娘為亡父母寫。"紙質為麻紙,黑色濃黑,楷書字體工整;布白均衡,章法得宜,行筆圓融而道麗雄逸。是唐代寫經書體的代表作品之一。

6、古藏文大乘無量壽經,唐代。高25.6厘米,寬192厘米。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獻第0707號。 佛經寫本。首尾完整,此經主旨宣揚只要抄寫、誦讀此經,現世長命百歲,死後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過去的惡業自然消除,現在的災難不再遭受,四大天王時時保佑你等等。吐蕃佔領敦煌期間(781一847)年將此經從漢文翻譯成藏文,廣為流傳,信奉抄寫者甚眾。在已知的敦煌文獻中存該經古藏文譯本近二千件,藏於英、法、俄、日本及中國。古藏文譯法與藏文《大藏經》所收本一致,內容略有不同,藏譯時間與漢譯相近。經尾有抄經人及校正人署名。

此為展覽仿造的莫高窟第3窟洞內景觀。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現存唯一以音為主題的洞窟。祥見簡介。

鹿王本生故事,莫高窟第257窟,北魏。 這幅壁畫內容據三國吳支謙譯《佛說九色鹿經》。故事為:九色鹿從恆河中救起溺水者,為報答九色鹿救命之恩,溺水者發誓不泄露其所處。王后夜夢九色鹿,欲得其皮做褥,得其角為飾。國王懸賞捕鹿,溺水者背約告密,並帶領國王前往射獵。鹿見國王陳述始末,國王慚愧,斥責溺水者並下令保護九色鹿。畫面由兩端開始向中間鋪陳,將鹿與國王的相遇安排在中央。圖中,鹿王神態安詳瀟洒,菩薩裝的國王靜聽鹿言並低下頭部似乎有謙虛羞愧狀,以手指鹿的溺人得到惡報,全身衣滿疥瘡,身著龜茲裝的王后也被描繪的妖嬈生動。畫面上象徵性的山水和宮闕,不僅說明人物活動的環境,而且發展了漢代畫像的平面裝飾美。

佛龕,莫高窟第45窟,盛唐。 此龕內的塑像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這鋪塑像原系九身,龕外兩側力士像巳毀,現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縱向對稱的布置在深敝口龕內。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人物的表情變化及內心狀態與整窟內容、形式,彼此呼應,相得益彰,統一在完整的主題之內,使群體雕塑既從屬於建築空間,又能獨立欣賞。

觀音經變,莫高窟第45窟,北壁,盛唐。 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畫面分三部分,正中為觀世音菩薩像,面部豐膄,翠眉明眸,端莊慈祥,披帛隨身,瓔珞璀璨環繞,艷而不俗。兩側上部的觀音三十三身,即觀音菩薩變成三十三種不同人物為不同的信士演說佛經;下部的"有求必應、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觀無量壽經變,莫高窟第217窟,盛唐。 莫高窟第217窟是盛唐時期的重要代表洞窟之一。北壁整個壁面所繪觀無量壽經變,畫藝精湛,重樓連閣,以磚石砌成高聳的台基,或者在台基上立高大的木欄,上面平起平坐,建殿堂,四周有欄杆,賦以紅、青、綠等重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再現了唐代建築技術的高度成就。飛天和各種神異飛翔空中,並於門窗廊柱之間往來穿行,如無阻隔。為渲染天國世界的壯麗,作者在寫實基礎上又作了藝術的誇張。我國現存唐代建築遺迹為數不多,第217窟保留的唐代建築為我們了解唐代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觀無量壽經變,莫高窟第12窟,南壁,晚唐。 《觀無量壽經變》,是凈土中所奉的三大經變(《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之一。據調查,觀無量壽經變在敦煌石窟壁畫中繪有近百鋪,其表現形式極其多樣。畫工們以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馳騁妙筆為僧俗大眾描繪了一幅幅令眾生嚮往的"西方極樂世界"。

須達拏太子本生故事,莫高窟第419窟,隋。 此經變依照西秦聖堅譯《太子須達拏經》繪製。樂善好施的太子須達拏被敵國收買的婆羅門哄騙,將自己國家戰無不勝的寶象施與敵國,太子因此被放逐,攜王妃和兩個孩子赴檀特山修行,一路無盡施捨。最後又將一雙兒女也舍予一婆羅門。其子女被輾轉帶到葉波國出賣,為國王知悉,國王感動將孫兒贖回,並迎太子回國。此圖繪於窟前部人字披上,畫面分上下三層,以"之"字形構圖方式組成長卷連環畫,隋代共3幅,以此窟最為精彩,故事情節被房屋樹木巧妙地裝飾並串聯,還祥盡地描述了許多富於戲劇性的細節。在用色上吸取了中原的敷金彩、重青綠、間朱赭的特點,形成了華麗細膩的畫風。

普賢變,榆林窟第25窟,西壁南側,中唐。 普賢菩薩以"理性","普行"著稱,常脅侍於釋迦牟尼右側,乘六牙白象。除塑像外,壁畫把單獨造像鋪衍成為變相,是敦煌藝術中常見的題材。榆林窟第25窟的普賢變是敦煌石窟普賢變的代表作之一,位於洞窟西壁南側。普賢菩薩結跏趺坐於象與蓮花座上,手作"無畏"及"與願"印,意態安祥莊重,環繞侍從菩薩三身,黑膚馴象人一身,一童子捧花跪迎。結構簡練,線描流暢、純熟,與北側的文殊變統一對稱,是吐蕃初期留於瓜州的唐朝畫師的傑作。

文殊變,榆林窟第25窟,西壁北側,中唐。 敦煌佛教經變化畫之一。始見於初唐,終於元。現存一百三十二鋪,與普賢變是對稱題材。此鋪作品是敦煌石窟文殊變代表作之一。位於西壁北側,構圖簡明,造型端麗,筆墨暈染,純熟精湛,承襲了盛唐畫風,是吐蕃時代佛教壁畫中的上乘作品。此畫色線並重,正是當時畫壇上流行的"吳裝"一派的時代風韻。

文殊變,莫高窟第159窟,中唐。 文殊菩薩作為智慧菩薩的代表最早出現在維摩詰經變中。文殊與普賢都是佛的助化菩薩,經常成對出現。中唐以來文殊普賢信仰興盛,圖畫隨之也與日俱增,逐漸由簡單的尊像發展到變相的形式。文殊菩薩主司一切如來之智慧,騎青獅侍佛之左方,青獅象徵修持佛法的勇猛精進。這鋪文殊變,文殊菩薩手持利劍,結跏趺坐於獅背上,一崑崙奴牽獅,另一崑崙奴捧供器,周圍眷屬、天龍八部、帝釋梵天護衛。右下側的帝釋天,戴花冠,圓光五色晃耀,著羽袖天帝裝,左手持羽扇,侍女隨行,有左右攙扶的,有持器隨後的。帝釋天儀態雍容,儼然古代帝王。前面的伎樂,吹奏樂器,曲眉豐肌,全神貫注地演奏。供養菩薩側身下蹲,胡跪著地,手捧供物上呈,菩薩五官端正,面容姣好,肌膚豐盈,巾帶飛揚。畫面色彩淡雅柔和。

持梵夾菩薩,莫高窟第320窟,東壁,元。 菩薩頭戴寶珠花冠,綰高髻,飾巾幗,面相豐滿,手持梵夾,披巾著裙,跣足而立。造型蘊藉莊重,色彩淡雅,線描技法豐富,圓轉暢達,是元代菩薩像的代表作。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北宋(10世紀後半)彩色絹畫。高137厘米,寬55厘米。法國吉美愽物館收藏第17794號。 地藏菩薩於豪華宣字座上,右足折曲,左足下踏蓮花作遊戲坐姿,頭被推帽,左手托水晶寶珠,右手拈金色錫杖,身著華美袈裟。座右側道明和尚合拳侍立,座下蹲踞獅子,左側有4位手抱案卷的判官,左下側是戴冕冠著大袍、手持笏的冥府諸王,五道轉輪王則是武將打扮。右下是二身羅剎惡鬼。右上是乘雲飛來的二童子,手持善、惡案卷。地藏身後有一大圓光染白色,意境深遠。此畫布局合理,描繪精緻,色彩鮮艷,是晚期絹畫中的精品。

藥師佛,榆林窟第25窟,東壁,中唐。 藥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名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大醫王佛之稱,成佛前曾發救度眾生的十二大願,因能幫助信徒解脫貧乏、困厄、病痛、災邪而倍受信仰。唐代中後期,除藥師凈土變之外,單身藥師佛像日漸增多。所畫藥師佛多做立像,一手托葯缽,一手持錫杖。《藥師經》雲,人臨命終時若聞藥師名號,會有八菩薩乘神通而來,示其往生凈土道路。此鋪藥師佛身著袈裟,右手持錫杖,左手托葯缽,立於蓮台之上作者以遒勁流利的鐵線描刻畫形象,造型嚴謹,描繪細膩,色調柔和,是一幅優秀的藥師佛畫作。

觀無量壽經變,莫高窟第159窟,南壁,中唐。 《觀無量壽經變》,以觀無量壽佛為中心,聖眾圍繞,四面宮殿迴廊,中央歌舞殿,管弦齊奏,輕歌曼舞,碧空中飛天彩雲,天樂自鳴,地下寶池漾波,鴛鴦戲水,一派和諧歌舞景象,已形成極樂世界的一種模式。

水月觀音,榆林窟第2窟,西夏。 水月觀音為三十三觀音之一。在敦煌壁畫中,五代始見存在,開始多為小幅,到西夏晚期成為鴻篇巨制。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同樣精美的水月觀音分布西壁門南北兩側。畫面上大海茫茫,景色寥廓,在透明的巨大圓光里,顯現出頭戴金冠,長發披肩,配飾瓔環釧,腰系長裙的觀音菩薩。其雙腿一屈一盤,一手撐地,一手修長的手指輕拈念珠,半側身若有所思,坐在有如琉璃般光滑,又有浮雲般飄渺的岩石上。身後山石如蒼松般高聳入雲,石縫間修竹搖擺,遠處虛無縹緲,空中有一對鸚鵡雙飛,景色寧靜優美,似在仙境。對面一人云中而來,巾襆裹頭,大袖長褥襦,披雲肩,雙手合十禮拜觀音。整個畫面有動有靜,綠色與藍青色的運用,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不僅僅是一幅傑出的人物畫,也是一幅優秀的山水風景畫。

水月觀音,榆林窟第2窟,西夏。 水月觀音頭戴菩薩冠,胸披環瓔珞,左手撫膝,右手微舉於胸前,雙腳相併。菩薩頭部微仰,凝視左前方的一輪殘月,整個人物被罩在光環之內,光環背後是山巒,前方為水,左側有一柳枝凈瓶,左前方有一飛天遙相禮拜,右前方有僧人及弟子禮拜圖。整個畫面以石綠、墨綠為主體色彩,線條流暢,人物情態逼真,為西夏時期水月觀音像代表作。

盛唐凈土變,莫高窟第172窟,北壁,盛唐。 盛唐凈土變的建築畫展示的是寺院中最為宏麗的院內景象。而此窟南北壁都是觀無量壽經變,畫面以較高的視點俯視寺內,表現了嚴格對稱的大寺院布局。這種充滿著理性邏輯的建築構囹,比起歐洲教堂來並不過分巨大的建築尺度,使得即使身處佛寺中,人們也不至於過分陷入宗教的迷狂,這裡洋溢著佛國凈土般的寧靜。

說法圖,莫高窟第57窟,初唐。 這幅說法圖主尊阿彌陀佛居中,於寶蓋、雙樹下結跏趺坐,作說法相,坐雙獅座,前設薰爐供養。左右侍立迦葉、阿難二弟子和觀世音、大勢至等十菩薩,細眉長目,鼻直唇紅肌膚細膩,體態婀娜,形象秀美,神情恬靜,是菩薩形象中的佼佼者。此圖畫面人物眾多,構圖緊湊,描繪精緻,設色富麗,頭冠和項飾均以瀝粉推金,肌膚略施暈染。顯示出由隋代"細密精緻而臻麗"的畫風向盛唐的富麗燦爛的過渡風格。

普賢變,榆林窟第3窟,西夏。 這幅普賢變,位於西壁門南,與門北文殊變相對,結構畫風也相同。普賢菩薩乘象,舒右腿半跏坐於蓮座上,冠帶、披帛、瓔珞隨風飄揚,手執經書,俯視下界,神態悲憫。空中有菩薩、天王、羅漢和道教化的天人,環繞普賢,乘雲浮游於大海之上。上方天際有仙山瓊閣,南側突出崖岸,畫取經僧玄裝與猴行者牽馱經白馬,在巡禮中向菩薩合十致禮,說明當時流傳的三藏取經故事也成為佛教壁畫描繪的題材。

文殊變,榆林窟第3窟,西夏。 文殊變和普賢變是唐代以來行之不衰的壁畫題材。西夏時期的這鋪文殊變,使得這一題材的繪製達到了它的藝術巔峰。文殊變中,山勢雄奇,水色蒼茫,文殊菩薩手持如意在青獅背蓮座上半跏趺坐,形象豐腴、俊雅、堅毅、沉靜。象徵智慧威猛的青獅足踏紅蓮,步伐勁健。獅奴用力拉著韁繩。文殊和周圍帝釋、天王、菩薩、羅漢、童子等聖眾,在雲靄之上匯成了渡海的行列。畫面背景遠處的山巒,群峰聳立在清澈的水面上,環抱著許多巍峨的佛寺廟宇,這是《華嚴經》所說從古以來文殊菩薩居住的清涼山。整幅繼承了中原李公麟、馬遠、夏圭一派的白描人物和水墨山水的傳統,是一幅規模壯觀、氣勢恢宏、意境深遠的藝術性頗高的佳作。

說法圖,莫高窟第322窟,主室南壁,初唐。 彌勒佛手續說法印,穿紅衣袈裟,善迦趺坐,足踏蓮花,兩側菩薩擁立。菩薩面相修長而豐潤,身姿修美,似在竊竊私語,富於含蓄之美,線描圓潤有力,衣紋加暈染,色彩淡雅樸實。

佛五尊型紙,五代一一北宋初期,粉本。高79厘米,寬141厘米。英國博物館收藏斯坦因繪畫第72號。 此粉本是一幅一佛二菩薩二弟子畫稿,佛結跏趺坐於蓮花之上,頂有華蓋和菩提樹,畫稿右側用墨線勾描佛、菩薩、弟子的造型,左側全為小孔組成的輪廓線,互相對稱。形象結構嚴謹,造型準確。是不可多得的敦煌壁畫粉本實物。(羅華慶)

舞樂圖,榆林窟第25窟,南壁,中唐。 此樂舞圖為觀無量壽經變中表現"西方極樂世界"的一部分,目的是刻畫西方凈土的繁榮景象。畫面上七寶池中現出一片曲欄平台,平台上樂隊分列,兩側各有一組四人樂隊坐毯上面對舞伎伴奏,中央一舞伎在聯珠紋方毯上振雙臂擊腰鼓,踏歌起舞,巾帶旋轉,節奏激揚,雙眼注視著身旁弾琵琶的迦陵頻迦(美音鳥)。樂隊使用的樂器有直項方頭琵琶、笙、篳篥、海螺、拍板、排蕭、橫笛和豎笛。人物形體福態,呈現出中唐的繪畫風格。

張騫出使西域圖,莫高窟第323窟,初唐。 張騫出使西域圖是一幅佛教史跡畫。自魏晉以來,佛教徒為了傳播佛教,把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獲得匈奴人"祭天金人"的歷史事件加以附會,作為佛教傳播的歷史。此圖共有三個場面,右上為漢武帝甘泉宮禮拜金佛,下部是漢武帝送別張騫,左上為張騫持旌節遠赴大夏。全畫以漢武帝送別張蹇為主體,漢武帝騎馬相送、身後大臣相隨,侍者張蓋。馬前跪者為張騫,持笏作拜別狀,身後侍者持旌節、牽馬跟隨。雖然內容有附會演繹之說,但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功績卻是真實的,故仍不失為一幅珍貴的歷史人物畫卷。

十一面觀音圖,莫高窟第321窟,主室東壁,初唐。 十一面觀音是密教中最受尊崇的菩薩之一,十一個顏面象徵菩薩修完"十地",最終功行圓滿,到達第十一地一一佛地。敦煌的十一面觀音像自初唐開始流行。此十一面觀音中,主尊觀音有十一面,既無頭光,又無背光,但有傘蓋。觀音戴寶冠,主面寶冠上有化佛。有六臂,手中持楊柳、凈瓶結手印,羅衣透體站立於雙樹前的蓮花上。兩側的協侍菩薩,身材修長,亭亭玉立。菩薩身後雙樹上的五色銀杏葉色彩艷麗,雙樹枝葉相交,與十一面觀音的傘蓋構成一個更大的傘蓋,為同時期敦煌壁畫所罕見。

觀無量壽經變,莫高窟第201窟,南壁,中唐。 主尊的背景為樓台亭閣,上方有諸佛、菩薩赴會和樂器不鼓自鳴等場面,佛座的前方為蓮花池,蓮花池上為歌舞伎樂供養及菩薩供養觀樂的場面,表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生動情景。在技法上,透視的原理處理得十分精細,主尊說法部分為平視,頂部諸佛、菩薩等為仰視,而樂舞部分則為俯視。這種平、仰、俯視的巧妙結合,給人以生動而活潑的感受。

彌勒經變,榆林窟第25窟,中唐。 此經變依《彌勒下生成佛經》所繪,畫面主體是彌勒三會,彌勒初會居中,未來佛彌勒在龍華樹下倚坐說法,菩薩左右脅侍,諸聽法聖眾、天龍八部圍繞;第三會和第二會分別置於畫面左、右下角,與初會組成"品"字型的整體結構。畫面其餘空間則表現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宮下降到翅頭末城閻浮提世界的景象:如龍王夜雨、羅剎掃地(右上角);樹上生衣、五百歲行嫁(右下角);迦葉傳袈裟、一種七收(左上角);人壽綿長、見寶生厭(左下角);七寶供養、觀拆幢悟出家、為眾剃度(中央下方)等,錯落穿插在彌勒三會說法場面中,形成內容詳盡而又主次分明的宏偉構圖。此圖畫風細膩、色彩絢麗,為敦煌石窟中不可多得的傑作之一。

摩訶薩埵捨身飼虎,莫高窟第254窟,南壁,北魏。 與莫高窟第428窟薩埵太子本生故事畫相比,第254窟南壁這幅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出現得更早。這幅故事畫釆用"異時同圖"的形式,將所有的故事情節都置於一幅畫面中,緊緊抓住薩埵飼虎這個主題,重點描繪了"刺頸"、"跳崖"、"飼虎"這個三個場面。"飼虎"是高潮,使人一目了然。特別是"刺頸","跳崖"兩幅畫面,把薩埵勇敢地刺破喉嚨,跳下山崖,躺在老虎旁的過程完整地表現了出來,加強了這幅畫的悲壯氣氛。

觀無量壽經變,榆林窟第25窟,中唐。 榆林窟第25窟為吐蕃統治敦煌時期的代表性洞窟,其南壁觀無量壽經變是依據《觀無量壽經》繪製,中間為觀無量壽經變的主體部分一一極樂世界,左右兩邊為該經的序分部分十六觀和未生怨。畫面主體極樂世界中部為七寶池中的露天殿堂,無量壽佛結跏趺坐於金剛寶座上,施無畏印,肅穆莊嚴,頭頂上罩著華麗的寶蓋和幡幢,上方飛天撒花飛舞,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坐左右,供養菩薩四面環繞。七寶池殿前的平台上樂天成八字形坐在毯子上,吹奏著不同的樂器,旁邊有迦陵頻伽鳥撥奏五弦應和。七寶池中,幾身蓮花童子在嬉戲打鬧,給莊嚴肅穆的說法場面增添了歡樂氣氛。這幅經變畫雖是描寫極樂世界的歌舞場面,卻以人間豪華的宮廷建築景物為藍本,既有亭台樓閣,又有平台寶池,顯得宏偉壯麗。主尊周圍只有大小十四尊菩薩,建築輝煌,色調淡雅,色種少但敷色協調,與盛唐金壁輝煌、絢爛富麗的格調有所不同,而是一種主調簡潔明快、清淡舒朗的畫風。尤為可貴者,保存至今,除個別人物變色,其餘皆完好如新。

說法圖,莫高窟第420窟,東壁,隋。 說法圖的主尊為釋迦牟尼,坐於須彌寶座之上,四周有眾弟子菩薩圍繞聽法。壁畫中佛祖面部貼金;兩側的脅侍菩薩,頭戴低矮的寶冠,身著長裙,佩戴圓形或桃形項飾,飾物雖然簡潔,但也貼有金箔,顯得十分華麗。而衣著邊緣繪有石青色,與土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觀者一種明快之感。

披帽地藏菩薩圖,北宋。高76.5厘米,寬58.7厘米,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與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合稱"婆娑三聖"。應化道場為九華山。該絹畫地藏菩薩半跏趺坐於岩座上,頭裹繡花黑巾,著雲水紋衲衣,左手持寶珠,右手持錫杖。岩座兩旁是手持捲紙的善、惡童子,善童子旁有蹲獅。地藏菩薩的身光的左右側是放射狀的五彩雲波紋,分別繪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圖像。畫面下部是供養人畫像。此畫色彩艷麗,保存完好。

觀無量壽佛,莫高窟第45窟,北壁,盛唐。 觀無量壽佛坐於蓮花寶座上,身披袈裟,肉髮高隆,長眉入鬢,眉間的白毫髮光,慧目微啟,雙耳垂肩,造型端莊持重,周圍是眾菩薩靜心聆聽。主尊佛下方兩側分別有伎樂七人排列於方毯之上,演奏不同的樂器,造型頗具匠心,但已經被重描。二身舞伎均裸上身,下著裙,雙手執帶相對而舞,上帶翻飛,紅綠相間,賦予強烈的節奏感。

阿彌陀經變,莫高窟第220窟,南壁,初唐。 碧波蕩漾的七寶池水平台上,西方三聖一一阿彌陀佛端坐蓮台,觀音、大勢至菩薩侍立左右,背後經幢凌雲,梵宮高聳,色彩鮮麗。觀音、大勢至菩薩著透體羅衣,錦繡披巾,凝神佇立,神志莊重。人物風貌神釆已呈唐人豐滿健美之美,白色肌膚已開始變為棕色,天然的變化使色彩更為豐富,顯示出歷史歲月中形成的一種古樸渾厚的立體感。"西方三聖"周圍聖眾眷屬環繞,共150餘身,嚴密而有主次、有疏密地組織在一起,下段的地面,七寶欄楯,樓閣相對,金沙鋪地,琉璃合成。中部的舞樂場面,樂工奏樂,歌伎起舞,鸚鵡、孔雀展翅踏節應弦而舞,一派歌舞昇平景象,是莫高窟出現最早、場面最大的凈土變。

藥師經變,莫高窟第220窟,北壁,初唐。 根據《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繪成,主尊是七身藥師佛。藥師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療眾生生老病死之箇疾的大葯玉。畫面以東方藥師凈土七佛為主體,八大菩薩侍立左右。寶台的欄邊,有側身倚欄而坐的菩薩。畫中的神將,身著甲胄,頭戴寶冠,寶冠上飾以動物肖像,現在可辨的有蛇、免、虎等動物,這是以十二動物生肖對應十二神將。七佛上空飛天翱翔,前臨曲池流泉。藥師佛前中原式燈樓和西域式燈輪並出,在"燈山火木"照耀下,展現出規模巨大的舞樂場面。兩側樂隊共有28人,分坐在兩塊方毯下,樂人膚色各有不同,演奏著中外樂器等15種。兩組舞伎在燈火輝煌中翩翩起舞,一組展臂揮巾,綹發飄揚,似在旋轉;一組舉臂提腳,縱橫騰踏,這大概就是傳自中亞的胡旋舞和胡騰舞。

歡喜金剛,莫高窟第465窟,元。 歡喜金剛,俗稱歡喜佛,為密宗圖像之一。繪裸體男、女雙身合抱像,男像頭戴寶冠,上飾寶珠、金剛杵和彎月,橢圓形頭光,一面三目,作忿怒相,雙臂擁抱女像,一手持金剛杵,一手持金剛鉞刀,通體僅腰系短裙,兩腳立於大蓮花座上,腳下各踏一人。女像披髮,上飾寶珠,一面三目,左臂抱男像,右手上舉金剛鉞刀,食指直豎上指,周身祼露,一腿上舉勾連男像腿上,雙身像外有橢圓形背光,背光中有雙身、單身金剛等多種化生相。畫面構圖、敷彩有裝飾性美感,人物形象和表現技法,具有濃郁的藏密繪畫的風格,人物動態和人體刻畫,富於比較鮮明的印度、尼泊爾式樂舞藝術的美感。

報恩經變,莫高窟第156窟,北壁,晚唐。 《報恩經變》是根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構圖形式與凈土變基本相似,釋迦牟尼佛坐大殿正中說法、二菩薩左右脅侍,眾菩薩、聲聞、天龍八部、眷屬赴會聽法,上層的佛頭白豪放"五色光",化出雲端的三佛。右上角畫孝養品(續闍提太子本生),下部畫惡友品(善友太子本生)。

維摩詰,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位於東壁南側。維摩詰坐在胡床上,手持麈尾,探身向前,揚眉啟齒,顯得胸有成竹。他正向著對面的文殊,發出咄咄逼人的詰。作者主要用一手流暢、剛健有力的線描造型,顯示出高超的技藝。這是描繪維摩詰形象的另一幅傑作。

反彈琵琶舞樂圖,莫高窟第112窟,中唐。 此圖是位於洞窟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中之舞樂圖。美麗的舞者,舉起琵琶反背在身後,屈身向右、提右腿,和著激動人心的樂曲聲,跳著歡快的舞蹈。她手中琵琶在背後撥弾,連彈帶舞,有極大的難度。兩旁的伎樂,分別彈奏琵琶、阮咸、箜篌、雞婁鼓、橫笛、拍板等,通過舞樂表現了西方凈土世界的歡樂氣氛,是研究唐代舞樂史的珍貴資料,也是敦煌壁畫中最美的一幅反弾琵琶舞。

千手千眼觀音像,莫高窟第3窟,元。 觀音往昔聽聞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大悲咒),發願若能利益一切眾生,身上立刻生出千手千眼。所謂千眼,意指能觀眾生之苦;千手,意昧著能救眾生之難。觀音的千手密迭於四周,環成一圓;而千眼,則於每一手中繪以一眼,使千手千眼的意象具足飽滿,此畫面無論"鐵線描","蘭葉描","折蘆描"折、楊、舒、卷,無不恰到好處。四周的人物中畫面左之吉祥天女、右之婆藪仙、下方左、右面目威猛的三頭八臂金剛與三頭六臂金剛、金剛之下左、右兩側的象頭神與豬頭神。不同的人物形象,均由多變的線描勾繪,營造出生動豐富的樣貌。


推薦閱讀:

【1981邵氏精品電影版】射鵰英雄傳III,在線觀看
?【精品油畫】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書法大觀]山西省館藏傅山書法精品
【金龜賀壽】曬石會藏友精品藏石
【雅石共賞】馬凱精品藏石選

TAG:藝術 | 壁畫 | 敦煌 | 莫高窟 |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