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師佛學問答 上篇

問31:何謂名法與色法?是所謂心法與色法,或十二緣起之名色一支的名法與色法?又此二色法相同嗎? 答31:有關名法與色法的知識是很深廣的,詳細解釋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若想要清楚地了解它們,你必須徹底地研究《阿毗達摩藏》;在此我只能簡要地回答而已。名法(精神現象)包括心與心所。心有八十九種,包括善心、不善心、果報心與唯作心。心所有五十二種,包括: 通一切心的心所,如觸、受、想、思、作意、精進等; 不善的心所,如愚痴、瞋恨、貪慾、邪見等; 美的心所,如信、念、無貪、無瞋、慧根等。 色法(物質現象)有二十八種,包括四大種色及二十四種所造色,如顏色、氣味、食素等。它們可以依照來源而分成四類,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 至於十二緣起當中的名色這一支,根據經教的方法,這裡的「名」是指果報心與其相應心所而已,不包括善心、不善心、唯作心與它們的相應心所。這裡的「色」主要是指業生色及由果報心產生的心生色。然而,無可避免地,時節生色與食生色也都包括在內,因為這兩種色法分別由上述兩種色法里的火界(tejo-dhatu)與食素所產生。因此這裡的「色」也包含四類色法,所以色法與十二緣起當中名色一支的色是相同的。 問32:五蘊的定義為何? 答32: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色是物質;受是感受;想是內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許多附屬的心理現象(心所);識就是心。色蘊是十一類物質的集合,即包括過去的、未來的與現在的、內在的與外在的、粗的與細的、低劣的與高尚的、遠的與近的色法。同樣的道理,受蘊是十一類感受的集合;想蘊是十一類內心印象的集合;行蘊是十一類心所的集合;識蘊是十一類心識的集合。 另一種分類法是:二十八種色法是色蘊,其中包括四大種色與二十四種所造色。六種感受是受蘊,即對顏色、聲音、氣味、滋味、觸覺及心理目標的感受;或者樂受、苦受與舍受是受蘊。六種內心印象是想蘊,即對顏色、聲音、氣味、滋味、觸覺及心理目標的印象。除了受與想之外的五十種心所是行蘊。六種心識是識蘊,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 這只是簡單的介紹。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蘊,你應當在良師的指導之下詳盡地研學《阿毗達摩藏》,並且透過實際修行止觀去照見它們。 問33:今生貧窮、多病的果報跟過去世有關嗎?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論,或是常見? 答33:對於這件事,你必須分辨人道生活與天道、地獄道生活的差別。天道與地獄道稱為業果生活地,意即該道的眾生透過業力的果報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則稱為精進果生活地,意即人道的眾生透過精進的結果而得到其生活。由於過去世業力的緣故,天道與地獄道的眾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樂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眾生則不同,他們的生活不只與過去世的業力有關,也受到今世的努力與智慧影響。因此,業力、努力與智慧是決定人生幸福的三項因素。 就以你所提到的貧富問題為例,如果一個人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並且付出足夠的努力與運用智慧,他能夠變成大富翁並且享用自己的財富。 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是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運用智慧,那麼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財富,他也無法保有,終究會失去財富而變得貧窮落魄。生在佛陀時代的大富長者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與妻子都各得到多達八億元的遺產;然而,後來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財富而變成乞丐。除此之外,儘管他有足夠的善業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由於他不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來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還只是一個可憐的凡夫。 如果一個人沒有致富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去賺錢,他無法變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種程度的舒適生活。由此可知,努力與智慧比業力更重要。 有一個關於三條魚的故事,能給予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從前,有個漁夫在恆河捉到三條魚。這三條魚當中,一條相信努力,一條相信業力,另一條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條魚認為自己單靠努力就能逃脫,因此牠一再地奮力跳躍,企圖掙脫漁網。漁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槳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業力的那條魚認為如果自己有逃脫厄運的善業力,該業力會自動地產生果報;因此牠靜靜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運自動來臨,一點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條魚相信智慧,牠認為自己能採取理智的行動而逃脫,因此牠一直觀察周遭的情況,留意適合採取行動的時機。 漁夫將船劃向岸邊。當船接近岸邊時,他一腳跨上岸,另一腳還留在船上,那時他無意中讓漁網打開了一道隙縫。那條相信智慧的魚把握這稍縱即逝的良機,迅速地從那道隙縫中跳出漁網,落入水中,並且立刻游回恆河去。 由這個故事的啟示,我們可以了解智慧是這三項因素當中最重要的。 至於生病,有四項可能的因素,即業力、心理、時節(火界)與食物;因此並不是所有疾病都由業力造成。 佛教是分辨道理的,教導人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見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運已經完全註定,無法改變,那麼你就是宿命論者。根據佛陀的教導,當一個業力成熟而且即將結成果報時,那業力的果報是決定的、無法改變的;但是當一個業力尚未成熟時,它的果報是尚未決定的、可以改變的。摩訶目犍連尊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他般涅槃之前,他在過去某一生中企圖殺害父母的惡業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塊骨頭都粉碎。即使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惡報。然而,由於他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所以除了當生已經成熟的那些業力之外,其他所有的業力都不能產生果報。般涅槃之後他就解脫了生死輪迴。 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個人,意即同樣的那個人從前世生到今世來,或者你相信有一個靈魂從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麼你就是有常見。根據佛陀的教導,沒有靈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它們是不同的。沒有一個不變的「你」或人存在。然而,過去世累積的業力產生今世的五取蘊,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而不是完全不相關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 問34:請問禪師,修完止禪與觀禪的修行者應該再修習其他法門或重複練習止禪與觀禪?若是重複,他應該先從那個階段複習?或可以隨心所欲,想複習那個階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則?請禪師慈悲開示。 答34:根據佛陀的教導,只有在證得阿羅漢果之時,觀禪才算修完;在你成為阿羅漢之前都必須繼續修行止禪與觀禪。《相應部.七處善經》中說:每一位阿羅漢都經常將心安住於三種修行法當中的一種,即依照十八界、十二處或緣起而觀照行法為無常、苦或無我。注釋稱這三種修行法為「經常住處」。此外,阿羅漢也修行止禪與觀禪,以受用禪那中的安樂住處與果定中的涅槃樂。若阿羅漢想入滅盡定,他必須循著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禪與觀禪。 有些禪修者已經練習了觀禪的所有重要課程,因而聲稱自己已經修完觀禪。其實那樣說是不正確的。他們必須一再重複地修行止禪與觀禪,並且以聖典中的教理謹慎地檢查自己的禪修體驗。通常需要花費許多年的時間如此複習與檢查,才能確定自己的情況,因此向別人炫耀自己的禪修成果是不恰當的。一般而言,有兩種複習觀禪的方法:一種是從生滅隨觀智開始複習;另一種是從自己還觀照得還不夠清晰的階段開始複習。複習時很重要的原則是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止禪與觀禪修法方法正確地實行。 問35:何謂法眼凈?什麼是初果? 答35:在《轉*輪經》及其他某些經中,法眼凈是指須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經中,法眼凈是指阿那含道而言。 須陀洹是證悟涅槃的四類聖者當中的第一類。「須陀」意為「流」,即指聖者之流;「阿洹那」意為「進入」。因此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進入聖者之流的人。 問36: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貪愛、瞋恚與痴迷都消滅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稱自己是阿羅漢?或者如何自行驗證? 答36:我們必須了解煩惱有三個層次,即: 潛伏性的煩惱:潛藏在名色相續流當中,沒有在心中顯現出來的煩惱。 困擾性的煩惱:浮現在心中、造成困擾的煩惱。 違犯性的煩惱: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業或語業的煩惱。 阿羅漢必須完全滅除這三層次的煩惱。就凡夫而言,當心中沒有煩惱生起時,他可能會感到自己的煩惱都消滅了。然而,那種境界可能只是因為困擾性的煩惱與違犯性的煩惱暫時被強有力的觀智或禪那降伏而已,實際上他還未證得聖道智,還有潛伏性的煩惱存在。只要還有潛伏性的煩惱存在,遇到誘發的因緣時,困擾性的煩惱與違犯性的煩惱可能再度生起。 大龍大長老就是一個很有名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羅漢的老師,已經修行止禪與觀禪超過六十年以上,然而他還是一個凡夫。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由於強而有力的止觀禪修力量,所以在長達六十年的時間裡他的心中都沒有煩惱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凈、嚴謹。由於這些緣故,他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有一天,他的學生法施阿羅漢坐在自己的日間住處,心裡想:「我們住在伍加瓦里卡的老師大龍大長老是否已證得最究竟的沙門果位呢?」於是他照見到他的老師還是一個凡夫,而且知道若他的老師不了解這項事實的話,那麼他一直到死亡都還只是一個凡夫。於是他以神通力飛到老師的日間住處,頂禮老師並且執行對老師的義務之後,他坐在一旁。大龍大長老問說:「法施賢友,你為什麼忽然來到這裡?」法施阿羅漢回答說:「尊者,我想來問一些問題。」大長老說:「問吧,賢友,我會盡自己所知道的來回答你。」於是法施阿羅漢問了一千個問題,大龍大長老毫不遲疑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法施阿羅漢稱讚老師說:「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銳。您在什麼時候達到如此的境界?」大長老回答說:「六十年以前。」法施阿羅漢問說:「尊者,您修行禪定嗎?」大長老回答說:「賢友,禪定並不困難。」法施阿羅漢說:「尊者,那麼就請您變出一頭大象來吧。」大長老就變出一頭全身純白色的大象。法施阿羅漢又說:「尊者,現在就讓那頭大白象兩耳向外伸張,尾巴直豎,長鼻伸入口中,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聲,向您直衝過來吧。」大長老照著他所說的一一地變現了。然而,當他看到那頭兇猛的大白象朝著自己飛奔過來的恐怖景象時,他跳了起來,拔腿就跑。法施阿羅漢伸手捉住老師的袈裟邊緣,說:「尊者,諸漏已盡的人還會膽怯嗎?」 這時大長老才了解自己還只是一個凡夫。他跪了下來,說:「法施賢友,請幫助我。」法施阿羅漢說:「尊者,不要擔心,我正是為了要幫助你才來的。」於是他為老師講解一種禪修業處。大長老領受了業處之後,向行禪的道路走去。當他走到第三步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因此,向別人聲稱自己的成就是不好的,因為你很可能會像大龍大長老那樣高估了自己。你最好能依照佛陀的教導謹慎地檢查自己。例如:須陀洹聖者完全滅除了身見、懷疑、嫉妒、慳吝與戒禁取見。他對佛、法、僧三寶具足不可動搖的信心。他持戒清凈,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絕不願故意犯戒,即使是在夢中亦然。有時他會無意中在身、口、意方面犯過錯,但是他會坦白地認錯,絕不會隱瞞自己的過失。由於他已經透徹地了知緣起及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因此他徹底地滅除了認為有靈魂或自我的邪見。無知的人誤認為有兩種「我」,即至上我與生命我。至上我是指造物主;生命我是指由一生轉世到下一生的我或死後斷滅的我。須陀洹聖者斷除了這兩種我見。因此,如果你有時會生起犯戒的心,或懷疑三寶,或相信名色法是你或你所有,或者你相信有創造世界的造物者,那麼你就不可能已證悟須陀洹果,更不用說阿羅漢果。 斯陀含聖者將貪、瞋、痴的力量減弱。阿那含聖者滅除了瞋恚與欲界的貪愛,因此他不會再生氣、憂愁或害怕,也不會對感官享樂有任何執著。即使是在家人,當他證悟阿那含果之後,他自然就放棄金、銀、錢、寶等物。因此,如果你還會生氣、憂愁或害怕,或者你還接受金錢等,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當你的六根接觸到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時,如果還有絲毫的愛著生起,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當你的六根接觸到可厭的六塵時,如果還有絲毫的惱怒生起,你也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 阿羅漢已經完全滅除了其餘的一切煩惱,包括驕慢、掉舉、無明、昏沉與睡眠在內。他對生命沒有絲毫的留戀。他的諸根安詳寧靜,了無瑕疵。他經常照見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唯有在他注意概念法時,才會知道「這是男人、女人、父親、兒子……」。因此,如果你還貪愛自己的生命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羅漢果。如果你不具足持續不斷地經常照見行法為無常、苦、無我的強有力正念,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羅漢果。 以上所說的只是自我檢驗的一些例子而已,你應當在良師的指導之下,詳盡地研究上座部聖典,以便徹底地了解如何驗證自己的禪修體驗。 問37:何謂正念?有正念之時必有正知嗎? 答37:有四種正念,即: 身念處:對身憶持不忘; 受念處:對受憶持不忘; 心念處:對心憶持不忘; 法念處:對法憶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將心安住於身、受、心、法這四種目標,對它們明記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標,猶如石頭沉入池中一般,而不會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蘆一樣。正念將自己本身與相應的名法沉入禪修的目標。當你修行安般念時,你的正念必須沉入氣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記禪修的目標;它持續不斷地將心保持於目標。 正念的現狀(或現起)是守護著心或守護著禪修目標,使煩惱無隙可入,因此與正念相應的心理狀態不會受到煩惱壓制。正念的另一種現狀是使注意力與目標正面相對。 正念的近因(或足處)是對禪修目標強而穩固的想或四念處。 有四種正知,即: 有益正知:了解一項行動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適宜正知:了解一項行動是否適合做的智慧; 行處正知:經常專註於修行止禪的智慧;四十種止禪業處都包括在內; 不痴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緣及它們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智慧;這包括所有的觀禪。 正念通常與正知同時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觀智。當禪修者的正念與正知都強而有力時,修行止禪與觀禪就容易成功。 在禪修的過程中,正念強的時候,定力就會強。當正念與定力強的時候,正知也會強。相反地,正念弱的時候,定力就會弱。當正念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佛陀在《諦相應.三摩地經》中開示說: 「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沒有正念的話定力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當正念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的理由。 問38: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 答38:要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確的禪修目標。如果禪修的目標正確,你的禪修態度也就正確。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不會被誤導而走入歧途。那麼,禪修的正確目標是什麼呢?佛陀在親自授人比丘戒的許多場合里清楚地宣示了禪修的目標。他說: 「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以究竟離苦。」 因此,究竟離苦就是你禪修的正確目標。要達到此目標,你必須滅除一切煩惱,因為煩惱是苦的原因。有十種煩惱,即貪慾、瞋恨、愚痴、傲慢、邪見、懷疑、昏沉、散亂、無慚、無愧。你必須謹記在心:你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徹底滅除。然而,在你的禪修力量還不夠強之前,至少你應當努力避免受到這些煩惱控制。 要滅除一切煩惱就必須修習戒、定、慧三學。不過,在禪修的路上有許多陷阱與岔路;如果不小心謹慎,你可能會由於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煩惱的陷阱及走上歧途。這就是佛陀之所以開示《小心材譬喻經》的緣故。他開示說: 「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舍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擁有供養、恭敬與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則默默無聞、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們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這是《小心材譬喻經》當中提到的第一種禪修者,由於他對供養、恭敬與名望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二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持戒清凈,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持戒不清凈,品行惡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外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戒行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三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註,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註,心神渙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內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定力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邊材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知見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注釋解釋說:這裡所說的「知見」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見到平常人無法看見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後佛陀開示第五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 這種禪修者不因為上述的種種成就而感到驕傲自滿,他不落入煩惱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繼續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最後他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因此經上說: 「借著以智能來徹見,他滅除了諸漏。」 「諸漏」是「諸煩惱」的同義詞。這句經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羅漢道智徹底地滅除了一切煩惱。佛陀如此地描述這種禪修者: 「我說這個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然後佛陀以這段話來總結他的開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 注釋解釋說:所謂「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是指阿羅漢果而言。阿羅漢果是上面所說阿羅漢道智的結果。因此,如果你真誠地效法本經所說第五種禪修者的模範,終有一天你也能滅除一切煩惱,成就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究竟脫離一切苦。這就是成為好的禪修者之方法。 問39:女眾修行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答39: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礙。我們無法說那些障礙單是女眾才有,男眾沒有。不論男眾或女眾,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當中,不但男眾方面有上首弟子,女眾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論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須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貪、瞋恨、昏沉與睡眠、掉舉與追悔、懷疑這五蓋,你的禪修才能有成就。 問40:初果聖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這七世都不用功,能解脫嗎? 答40:由於初果聖者已經以須陀洹道智透徹地了知四聖諦,因此他們不可能不精進修行。 問41:純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羅漢嗎? 答41:是的,如果正確地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而修行的話,純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羅漢。這種阿羅漢稱為純觀行阿羅漢,通常他們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 學佛群疑 問42:請問禪師對屍體捐給醫院解剖做實驗的看法如何?會不會對下一世投生善道有影響? 答42:將屍體捐給醫院是一種弱的善業;儘管是弱的善業,但是仍然是很有利益的,因為即使是尚未行善之前確定要行善的動機都能帶來善報。聖典中也提到:──「我說,就善法而言,即使只是出現在心中都是很有利益的。」確定要布施某物的動機是善的前思。一個人在布施之前生起善的前思即使只是五分鐘之久,心中也已經累積了許多善業;這些善業能產生善報。有三種思,即造業前的思、造業時的思與造業後的思。這三種思都能在業力成熟時產生果報。 如果一個人對生命還有執著,而且他想要在死後捐獻自己屍體的那個善前思在他臨死時成熟,那麼該善業力能造成他來世投生於善道。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非常小,因為這種善業的力量很弱,通常要到未來的某一世才能成熟。 問43:請問禪師,有些人天生有陰陽眼,能看到鬼道眾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時能看到死者的氣只有呼,而沒有吸。請問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呢? 答43:這種能力稱為「業生通」,意即由業力所產生的特殊能力;該業力可能是他們在過去世禪修的業所產生。也可能由於他們剛從天界或梵天界投生到人間來,因此能看到一般人見不到的事物。 問44:請問禪師:植物人還有心嗎? 答44:由於植物人依靠機器來維持生命現象,因此很難說他是否還有心。 問45:請問禪師對為亡者作功德的看法?若有作用,其作用有多大? 答45:在《長部.教授屍伽羅經》里提到:作子女的人有義務要行善並且將功德迴向給過世的父母親。 在《增支部》的《生聞婆羅門經》中提到,除了阿羅漢之外,每一個眾生死亡之後都會投生到五趣當中的某一趣。五趣就是天趣、人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阿修羅則是餓鬼趣里的一種。在這五趣當中,只有餓鬼趣里的一種餓鬼能因為他人迴向功德而獲得利益,其他的都不能。這種餓鬼稱為「他施活命餓鬼」,意即他們依靠別人迴向功德而生活。 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於天趣或人趣,他會依照自己過去所造而已經成熟的善業力而享受那一趣的樂報;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於畜生趣、地獄趣或投生作「他施活命餓鬼」以外的其他種餓鬼,他會依照自己過去所造而已經成熟的惡業力而遭受苦報。在這些情況下,他都無法由於前世的親朋好友迴向功德給他而獲得利益。該功德的利益只有行善者自己能受用而已。 「他施活命餓鬼」獲得別人迴向的功德之後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在餓鬼趣中享受快樂;另一種是脫離餓鬼趣。會得到那一種結果決定於他自己的業及所受到功德的強弱。我將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在古時候,難提迦是頻伽羅王的將軍,他持有斷見,死亡後投生為「他施活命餓鬼」。他的女兒優陀羅是須陀洹,布施前來托缽的阿羅漢比丘食物,並且將功德迴向給父親難提迦。已轉世為「他施活命餓鬼」的難提迦呼喚出「善哉!」來隨喜優陀羅的功德。由於此善業的力量,他在餓鬼趣中享受猶如天界一般的快樂達到六個月之久。六個月之後他在餓鬼趣的生命結束,由於斷見的緣故,接著他投生到地獄去。 另一個例子是頻毗娑羅王過去世的親戚。他們在毗婆尸佛的時代是國王御廚里的廚師,負責調理供養毗婆尸佛與十萬位比丘的食物。然而,他們自己先享用了那些食物,然後才供養給佛陀與僧團。由於這項惡業的緣故,死後他們投生於地獄。在地獄經過一段長久的時間之後,他們投生為「他施活命餓鬼」。 當拘樓孫佛出現於世間時,他們來請問佛陀何時他們才能脫離餓鬼趣。拘樓孫佛要他們問下一尊佛──拘那含牟尼佛。他們等待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直到拘那含牟尼佛出現於世間,就去請問同樣這個問題。拘那含牟尼佛要他們請問下一尊佛──迦葉佛。他們又等待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直到迦葉佛出現於世間,他們就來請問同一個問題。迦葉佛告訴他們說:他們將在喬達摩佛的時代脫離餓鬼趣。於是他們等待喬達摩佛出世,又經過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 到了我們的佛陀──喬達摩佛──的時代,這些餓鬼過去世的親戚頻毗娑羅王供養竹林精舍給佛陀與僧團,但是他並沒有將功德迴向給他的親戚。這些餓鬼得不到他們長久以來期盼的功德,由於熱切盼望早日脫離餓鬼趣的痛苦,他們夜晚時就在頻毗娑羅王的御花園裡發出恐怖的大聲哀嚎。頻毗娑羅王感到非常恐懼,第二天早晨就去請問佛陀這件事情。佛陀告訴他這些餓鬼的故事以及幫助他們的方法。於是頻毗娑羅王供養佛陀與僧團食物與資具,並且將功德迴向給那些餓鬼。為什麼他需要再做新的善業然後才迴向呢?因為只有造完善業後立刻做的迴向才對「他施活命餓鬼」有幫助。當頻毗娑羅王迴向功德給他們時,這些餓鬼非常歡喜,並且呼喚出「善哉」以表達隨喜。由於他們的惡業力已經即將窮盡,所以在隨喜之後他們就脫離餓鬼趣而投生到天趣去了。 了解迴向功德能造成這兩種結果之後,我們都應當布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並且將這些善業的功德迴向給已經過世的親友。 問46:請問禪師對肉身不壞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標嗎? 答46:佛陀開示說:眾生的心愿能夠由於其清凈的戒行而達成。那些肉身不壞的人可能在當生或過去某一生中曾經持戒清凈;以清凈的戒行為基礎發願死後屍體不腐爛。當那個善業力成熟時,他們的肉身就能在死後很久都還不腐壞。 在緬甸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有人發現有一個女人的屍體經過很長久的時間都還是完好如初,沒有腐壞的跡象。然而那個女人在世時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也沒有持守戒律。在這種情況下,她的肉身不壞可能是由於過去某一生中持戒清凈與發願的緣故。 然而,長遠地來說,他們的屍體終究還是會毀壞與消失的,因為「諸行無常」;包括色身在內的一切行法都是無常的。無論如何,這絕不是修行的目標。修行的目標是要滅除一切煩惱,證得究竟離苦的境界──涅槃。 問47:據說佛陀對當時的信眾所開示的大都是從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開始,然後觀察信眾的根基,給予開示諸欲的過患,及苦集滅道之諸佛本真。請告訴我怎樣布施才能獲得好福報?怎樣持戒才能不受地獄惡道燒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論是什麼?諸欲的過患是什麼? 答47:這種教法稱為「次第說法」。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以這種系列來說法。對於戒與定都已達到清凈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導觀禪;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們都證得須陀洹果之後,佛陀為他們開示《無我相經》,單純只教導觀禪,沒有談到戒與定。對於持戒已達到清凈,但是定力還不夠強的比丘,佛陀就從禪定的修行方法開始教起,《小空經》就是一個例子。在《小空經》里,佛陀教導世間的八定及滅盡定。對於持戒還未清凈的人,佛陀就從戒開始談起,例如《意願經》。對於需要聽聞布施論、持戒論、天論等的人,尤其是對於在家居士,佛陀才開示「次第說法」。 至於獲得好福報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別經》提供我們許多這方面的知識。在那部經中佛陀列舉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從對佛陀的布施談到對沒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對畜生的布施。每一種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帶來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給同一類的接受者,其利益還依照布施者的動機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報的清凈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過以期待回報的不清凈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於布施者或接受者或雙方的清凈德行而得到凈化。凈化了的布施能帶來殊勝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獲得殊勝的果報,應當具足五項條件: 布施者戒行清凈;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的心清凈無染(不期望回報);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凈。 具足這五項條件的布施能夠產生很大的果報。然而,佛陀並不十分稱讚這種布施,因為這種布施還會造成未來的投生。只要還有投生,就肯定還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佛陀讚歎另一種布施。他在《布施分別經》中如此開示: 「諸比丘,當一位阿羅漢以清凈無染的心,相信業果的殊勝,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羅漢,那麼此布施是世間所有布施當中最崇高的一種。」 這種情況有五項條件: 布施者是阿羅漢;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具有清凈無染的心;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阿羅漢。 這種布施不會產生未來世的投生,也就不再會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就是佛陀讚歎說這種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還不未證得阿羅漢果,他如何能行這種布施呢?在《難陀母經》中,佛陀教導兩種可行的方法:當布施者與接受者雙方都已經遠離貪、瞋、痴,或者當雙方都在為了滅除貪、瞋、痴而精進修行。這種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這種情況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時修行觀禪,觀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他還必須觀照布施前、布施時與布施後的善名法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種布施通常不會造成未來世的投生。若想解脫生死輪迴,最好能行這種布施。 至於持戒,比丘應當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應當持守五戒。能夠終身謹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時地違犯戒律則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適當的機緣,也應當持守八戒或九布薩支。所謂「九布薩支」就是持守八戒時也修行慈心觀。這是《增支部.九法集》里記載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獄的燒烤之苦。當戒行被禪定與觀智所圍繞時,這種戒行變得更殊勝與有力,更能避免人墮入地獄。如果能獲得聖者所喜之戒,意即證得聖果,那麼就肯定不會再墮入地獄。 天論是指談論天界的快樂、福報。我們無法衡量天界的快樂。如果你想要知道,你應當親自去那裡看。例如他們的宮殿非常華麗,以金、銀及各種珠寶建造而成,依照個人過去的業力而有不同。有些宮殿長寬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長寬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約相當於十一公里)。 至於諸欲的過患,佛陀以種種方式加以講解。在《中部.哺多利經》中,佛陀舉出幾種譬喻來說明沉迷於欲樂的危險:一隻飢餓的狗無法因為啃沒有肉的骨頭而消除飢餓與虛弱;感官欲樂就好比是沒有肉的骨頭一樣。當一隻禿鷹口中叼著一塊肉而飛行時,牠會被其他群鷹攻啄與抓攫,因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塊肉一樣。當一個人握著熾燃的草扎火炬逆風而行時,他會被火炬焚燒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樣。當一個人掉入充滿灼熱火炭的坑陷時,他會被灼燒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樣。一個人夢見可愛的花園,醒來之後則絲毫見不到那花園的跡象;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夢一樣。一個人向別人借物品來使用,物主將物品要回去之後此人會感到很沮喪;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借來的物品一樣。一個人爬上果樹去摘果實,當那棵果樹被人從根部砍斷而倒下來時,樹上的那個人會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棵果樹一樣。因此,感官欲樂帶來許多痛苦與絕望;感官欲樂當中潛藏著很大的危險。這就是諸欲的過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經》中,佛陀所舉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設有一個痲瘋病患者,四肢長滿了膿瘡與水泡。由於被種種蟲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將傷口上的痂疤抓下來,並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體。他愈抓傷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體,他身上的傷口就愈骯髒、愈發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傷口的時候,他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同樣地,摩犍地耶,未脫離感官享樂之欲的眾生,受到欲愛的折磨,受到欲熱的燒烤,卻仍然沉溺於感官享樂。這樣的眾生愈沉溺於感官享樂,他們的欲愛就愈強烈,他們就愈受到欲熱的燒烤;然而在他們沉溺於五欲之樂時,他們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 因此,感官欲樂的過患之一是它會使人沉迷得愈來愈深,無法自拔。最後只有趨向滅亡與遭受長久的惡道苦報。 佛陀在《六處相應.燃火之教經》中談到執取塵相的危險。他說: 「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紅的、燃燒的、熾烈的、灼熱的鐵釘刺穿眼根,仍然好過於執取眼根所對的色塵之相狀與特徵。因為如果心識系縛於對那相狀或特徵的歡喜,而萬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話,他就可能投生於二趣之一,即地獄或畜生道。由於見到這種危險,所以我如此說。」 然後佛陀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執取聲音、氣味等的危險。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獄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當中最後一個速行心──臨死速行心──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於愛欲或其他煩惱的緣故,使得不善的臨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後他會投生於惡道。舉例而言,蘇巴瑪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樂時死亡,死後投生於地獄。由於對感官享樂的愛欲,她們的臨死速行心是與貪相應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業力引導她們到地獄,這種業稱為「近業」,意即臨死時回憶起過去所造之業或臨死時所造之業。蘇巴瑪天神見到她們的不幸遭遇,並且發現自己在七天之後也將投生到同樣那個地獄,他感到非常憂慮。於是他帶著剩下的五百位天女來向佛陀求助。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後,他們全部證得須陀洹果,因此永遠免離墮入惡道的危險。從這裡,我們就可以了解諸欲的過患及脫離諸欲的重要性。 問48:阿羅漢是自了漢嗎? 答48:根據巴利文,阿羅漢───「阿羅漢」意為殺敵,即殺死煩惱之意。是否要積極地幫助別人決定於阿羅漢自己的意願。大多數阿羅漢都很積極地幫助別人,如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有些阿羅漢則獨自住在森林裡,沒有積極地幫助別人,如憍陳如尊者。然而,即使是不積極幫助別人的阿羅漢也還是帶給別人很大的利益:當他們托缽時,供養食物給他們的施主獲得非常殊勝的功德。即使像憍陳如尊者住在森林時並不外出托缽,但是供養他食物的大象與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勝的功德。 在佛陀的聖弟子當中,阿羅漢是最高的階位。我們所皈依的三寶之一就是佛陀的聖僧團。聖僧團由四對或八種出家聖眾所組成(即所謂四雙八輩);換句話說就是達到四道與四果的四類聖者。這四類聖者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如果將聖道與聖果分開來說時,這四類就分成八種。佛陀開示說這四類或八種聖者是世間的無上福田;而阿羅漢果聖者正是他們當中最高的一種。即使只是對阿羅漢表達恭敬或讚歎都已經得到很大的利益。因此,就算阿羅漢沒有積極地幫助別人,自然也已經在利益世間的眾生了;積極幫助別人的阿羅漢就更不用說了。 我想列舉阿羅漢積極地幫助他人及為眾生安樂而努力的例子:巴利聖典中有許多部經是舍利弗尊者所開示的,如《大象跡喻經》。有時在他的一次開示當中,成千上百位聽眾證悟聖果。他教授了對禪修很重要的《無礙解道》。當他托缽時,在每戶居士家門口他先站著入滅盡定,出定後才接受食物。正是為了使施主能獲得崇高與殊勝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摩訶目犍連尊者往往會到天界去問諸天人是什麼善業造成他們投生天界。然後他回到人間,向眾人開示說如果他們想要生天,就應當奉行如此這般的善業。有時他到地獄去,問地獄的諸眾生是什麼惡業造成他們投生地獄。然後他回到人間,向眾人開示說如果他們不想投生地獄,就應當避免造作如此這般的惡業。如此,他使許多人舍離諸惡,奉行眾善。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是善於說法第一的大弟子。他在許多場合開示佛法。由於他善巧的闡述,許多人因而證得聖果或在信心與修行方面獲得提升。例如阿難尊者就是在聽聞富樓那尊者說法之後證得須陀洹果的。 摩訶迦旃延尊者是將佛陀的簡要開示詳盡解釋第一的大弟子。他在偏僻的國家持續地弘法,使無數人獲得法益。他開示了《導論》,這是批註藏經的一部著作,詳盡地解釋幾部深奧的經,對佛教徒理解佛陀的教法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個非常要緊的重點我們必須謹記在心,那就是:阿羅漢弘揚佛法與延續佛法。這就是為什麼在佛陀般涅槃後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們還能聽聞與修行佛法的原因。關於這點,我想再稍加解釋: 最初的五比丘聽聞《無我相經》而證得阿羅漢果之後,耶舍與他的五十四位朋友也先後地出家,然後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包括佛陀在內,世間有了六十一位阿羅漢。當時佛陀囑咐他們要四處遊方,弘揚佛法。佛陀說: 「諸比丘,我解脫了人、天的一切陷阱,你們也解脫了人、天的一切陷阱。去遊方,諸比丘!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大眾的安樂,出於對大眾的悲憫,為了諸天與人的利益、幸福與安樂,切勿兩個人同行在一條路上。諸比丘,開示初善、中善、後善,具足義理與文句的佛法,顯示圓滿具足的梵行。眾生當中有塵垢較淺的人,若沒有機緣聽聞佛法則會退墮,若聽聞了佛法則能了悟。」 於是,那些阿羅漢擔負起佛陀所交代的弘法任務,無論走到那裡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揚佛法。 從那時候開始,一代接一代的阿羅漢繼續弘法的重任;佛陀在世時是如此,佛陀般涅槃後亦然。第一次佛教聖典結集由摩訶迦葉尊者為首的五百位阿羅漢完成,第二次聖典結集由離婆多尊者為首的七百位阿羅漢完成,第三次聖典結集由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為首的一千位阿羅漢完成,這些就是著名的例子。他們甚至不辭辛勞地將佛法弘揚到其他國家去。他們清凈的戒、定、慧不時地照耀世間,感動人們來皈依佛教。如果沒有他們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們今天甚至連佛、法、僧的名稱都聽不到。他們為了利益眾生而做出的輝煌事迹是記載不盡的;他們為了保護佛法而做出的寶貴貢獻是讚揚不盡的。了解了這些歷史的事實之後,你還會想要說阿羅漢是自了漢嗎? 事實上,批評聖者是不善業。如果不道歉的話,這種不善業會障礙你修行的進步。關於這一點,《清凈道論》里記載如下的一個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次,有一位長老和一位年輕比丘進入村子托缽。來到第一戶人家時,他們各獲得一勺子的熱粥。當時長老因為胃中生風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裡想:「這粥對我有利益,我應該在它還未冷卻之前喝了。」居士們就拿了一張木凳到門外。長老坐下來喝粥。年輕比丘看了感到厭惡,而說:「這老人被他的飢餓擊敗了,竟然做出他應該感到羞恥的事。」 長老托完缽回到寺院時問年輕比丘說: 「賢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麼立足處嗎?」 「有的,尊者,我是須陀洹。」 「賢者,那麼你就不必再為證悟更高的聖道努力了,因為你冒犯了漏盡者。」 當時那位年輕比丘立刻向長老請求原諒,因而去除了由於冒犯聖者導致不能證悟更高聖道的障礙。 若有人批評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較低的聖者批評果位較高的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更高層次的道果。其實批評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為我們無法知道那人是不是聖者。最好是止息自己內心的煩惱,而不要去挑剔別人。 當你批評阿羅漢是自了漢時,你不但抹殺了他們對佛教有重大貢獻的史實,而且對你自己的解脫製造了障礙。為了你長遠的利益著想,我想建議你捨棄這種錯誤的想法。 問1-1:請問禪師:無我與空是否在層次上有所不同? 答1-1:在法句經中,佛陀開示說:「一切法無我」,這裡的一切法指的是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無為法就是涅槃。當禪修者修行觀禪,體驗名色或五蘊為無常、苦、無我時,他才開始了解什麼是無我。當他證悟道智與果智時,他就會進一步了解到涅槃也是無我的。 至於空,它的意義比較廣泛。例如:在《中部小空經》中,佛陀說:當比丘居住在森林時,他對森林的想是空去大象、牛、驢、金、銀、男女群眾集會的。當比丘修行地遍時,他對地的想是空去森林的。當比丘修行空無邊處定時,他對無邊虛空的想是空去地想的。至於其他更高的無色界定,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理解它們的空。當比丘修行觀禪時,他的想是空去常、樂和我的。當比丘證悟涅槃時,他就見到了真正的空,因為涅槃空去名與色,空去常與我,空去貪、瞋與痴。 問1-2:在《如實知見》一書中(第170頁)禪師曾提到:「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阿羅漢道與上首弟子的覺智相應,而婆醯的阿羅漢道只與大弟子的覺智相應;上首弟子的覺智高過大弟子的覺智。」除了積聚波羅蜜所需時間的長短之外,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他們之間的差異嗎?為何同樣是阿羅漢卻有如此的差距? 答1-2:就證悟阿羅漢果這個方面來說,他們都是相同的。然而,正如佛陀在《中部個別經》中所說的:舍利弗尊者具有高超的智慧、廣大的智慧、可喜的智能、快速的智 慧、敏銳的智慧和通達的智慧。他能夠用數千種方式來理解和解說佛陀所開示的一首簡短偈頌。他能夠詳盡地了解每一種名法及每一種色法。他甚至能計算同一時刻降落在整個印度的雨滴數目。就智慧而論,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沒有人比得上舍利弗尊者。 至於目犍連尊者,他在佛陀的弟子當中神通第一。婆醯則是最快證悟阿羅漢果的人。佛陀也是阿羅漢,但是他能以他的一切知智來了知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一切知智是只有佛陀才具備的智慧。 問1-3:一般認為人死後還有一個靈魂,是永恆不死的,這是常見。佛陀要我們舍離常見和斷見,採取中道。如何才能採取中道呢?而我們承認人如果沒有解脫的話,還要繼續在六道中輪迴,就表示還有一個靈魂的自我,這不就是常見嗎? 在漢譯的《雜阿含經》里談到八聖道分可依世間與出世間的內容加以說明。可否請禪師略為解釋?其凡聖之間的效益又如何呢? 答1-3:中道就是八聖道分。世間的八聖道分包含在證悟聖道之前的戒、定、慧三學裡;而出世間的八聖道分就是四種聖道。 在世間的八聖道分當中,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屬於定學,所以當你修行止禪時,就是在培育這三項聖道分。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 八聖道分的第一項就是正見。什麼是正見呢?正見就是正確地了解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 什麼是苦諦呢?五取蘊就是苦諦。當你修行色業處與名業處時,就能夠以觀智來見到你和其他一切眾生都只是由名色或只是由五蘊所構成的,根本沒有所謂的「我」存在。在這個階段,你了解到什麼是苦諦,並且能以這種正見來暫時去除身見(薩迦耶見)。 觀照名色之後,你可以進一步修行緣起,緣起就是集諦。你能夠見到一組過去因造成一組現在果。過去因只是名色而已,現在果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只是名色造成名色而已。當過去的因在生滅時,它們不會想著:「借著我們的生起,讓某某果報生起吧。」現在的果也不會想著:「假使某某因生起的話,我們就要生起。」因果只是依據固定的自然法則而生滅,因不需要作任何努力來使果生起;當因發生之後,果也不需要作任何努力就能夠生起。當因緣條件成熟時,由於因的發生,就造成果的生起。因是無常、苦、無我的;果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過去沒有我,現在也沒有我。所以無我的法則與生死輪迴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 當你修行緣起時,必須觀照到從過去到未來的名色相續流。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斷見。你必須修行到能夠照見所有的名色當下生起,當下就滅盡。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常見。你必須能夠照見所有的名色法都是由它們自己的因緣所造成的。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無因見。你必須能夠照見諸因緣產生它們各自的果報。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無作用見。因此,這種緣起的正見不但能去除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而且能去除種種邪見。 然後,你就能進一步修行真正的觀禪,照見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為無常、苦、無我。如此修行時,你能夠暫時去除煩惱,這是世間的滅諦。與觀禪心同時生起的心所當中,智慧心所就是正見;尋心所就是正思惟;精進心所就是正精進;念心所就是正念;一境性心所就是正定。再者,在禪修時你必須持戒清凈,所以你也具備正語、正業與正命。這些是世間的道諦。 當你修行到生滅隨觀智時,就能夠見到未來證悟阿羅漢果及般涅槃的情形。例如:你也許會見到下一世你將在二十歲時證悟阿羅漢果,在六十歲時證入般涅槃。如此,你就能見到在你二十歲證悟阿羅漢果時,所有的煩惱全部滅盡,並且能見到在你六十歲證入般涅槃時,所有的名色也都滅盡。這種滅盡也是世俗的滅諦。 當你證悟了以涅槃為對象的道智時,所有八聖道分都存在道心之中:領悟涅槃是正見;將心投入涅槃是正思惟;憶念涅槃是正念;努力領悟涅槃是正精進;一心專註於涅槃是正定;正語、正業、正命這三項聖道分則執行持戒的作用,聖者即使在夢中也不會違犯五戒之中的任何一戒,這些是出世間的八聖道分。證悟須陀洹道之後,最多再經過七番生死就能證得最後的解脫,這是出世間八聖道分的效益;而世間八聖道分的效益就是能導向證悟出世間的八聖道分。 問1-4:一般人燒銀紙給亡者,這是不是屬於迷信呢? 答1-4:南傳佛教沒有這樣的習俗。然而,我們可以用亡者的名義來做善事,例如布施等,將功德迴向給亡者。如果亡者投生作能夠分享別人功德的那一類餓鬼,知道有人迴向功德給他,而且能生起隨喜功德的心,則他就能得到那項功德的利益,而得以轉生到善道。可是,如果亡者投生作其他類餓鬼、或投生到地獄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等處,則無法分享別人迴向給他的功德。 問1-5:樂於獨處者可能會被認為不合群,如此,獨處與合群應當如何兼顧呢? 答1-5:群體生活對禪修不但沒有幫助,而且是修行禪定與觀智的一大障礙。在證悟任何道果之前,你應當獨處,努力修行,千萬不要糾纏在群體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看到你好的一面,認為你是真正遵循佛陀教導而生活、努力修行佛法的比丘或比丘尼;另外有些人則可能會誤解你是個不合群的人。至於別人如何看待你,這是你無法作主的事情,因為你不可能使一切人都認為你是個好人;更何況別人的看法對你並不重要,你不會因為別人對你的看法而證悟成聖人或墮入地獄。如果你想要在人群中交際往來,最好是先證悟阿羅漢果之後再作此打算;若無法證悟阿羅漢果,至少也應先證悟須陀洹道果。然而,如果你不了解如何修行才能證悟道果,那麼,你應當跟隨賢能的導師學習,在他的指導下修行,一直到證悟道果。 問1-6:依《大空經》中的開示,比丘應當遠離群聚,寂靜獨處,比較容易成就道業。那麼,大眾共修是否就不容易得力?又,比丘尼是否適合離群獨處自修呢? 答1-6:有三種獨住,即:身獨住、心獨住與寂靜獨住 )。 如果你舍離世俗生活,居住在隱居的處所,你就是做到了身獨住;但是,若你的心仍然貪著於世俗生活及感官享受,那就不是真正的獨住,因為你不具備心獨住,你的身獨住只是徒具形式而已。相反地,如果你生活在人群之中,而能不貪著於你的親友群體及感官享受,你就是獨住,就好像佛陀敘述他自己的情況一樣。然而,如果你的心不夠堅定,仍然會受到別人及感官對象所影響,那麼你最好身心都獨住。在這裡,我要舉個例子來說明,以便你能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吉祥經》中,佛陀勸告我們要與智者交往,而遠離愚者。然而,「與智者交往」這句話所指的並不只是接近智者而且與他朝夕相處而已,它還表示必須從智者那裡學習與獲取智慧。「遠離愚者」這句話並非指一定不能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若是為了勸告他、引導他走上正途,還是可以與愚者相處,這麼做並不違背《吉祥經》中的教導。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佛陀逗留在優樓頻螺園,和一群持有邪見的拜火教外道相處,以便幫助他們放棄邪道。同樣地,你還是能夠在與別人共處的同時,也保持獨住的狀態。因此,共修並不違背獨住的原則,只有在你喜歡修行「說話禪」的時候才會有問題。 另外要考慮的一點是:你是否已經明了趨向證悟阿羅漢果的修行途徑?如果你已經明了,那麼你 可以獨住自修,不成問題。然而,如果你還不明了,那麼你應當依靠能指導你證悟的導師。這就是佛陀在《大空經》中提到群居的一個好處。 有一次,阿難尊者告訴佛陀說: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有一半的因素決定於善知識。但是佛陀告訴他: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完全決定於善知識。這裡的善知識指的是能引導你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達到解脫,也希望幫助別人達到解脫,跟隨善知識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問1-7:「禪宗」頓悟法門能達到「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又有人說:不依禪修也能證悟此明心見性。對於此疑,若不依禪修,而能頓悟「明心見性」法門,能否請禪師釋疑? 答1-7:我不了解北傳佛法,因此我不知道你所謂的「頓悟」指的是什麼? 不過,我想為你解說南傳的教法。根據南傳佛法,人可分為四種: 敏知者——聽聞佛法的簡短開示就能證悟的人。 廣演知者——聽聞佛法的詳細解說才能證悟的人。 所引導者——單靠聽聞佛法還無法證悟,必須精進修行佛法才能證悟的人。 文字為最者——在這一生中,無論如何精進都無法證悟的人。 現在,前兩種人已經不存在於世間了,只剩下後兩種人。第三種人(所引導者)必須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才能夠證悟:在他培育起強而有力的禪定之後,必須照見所有的色法,然後照見所有的名法,這是明心的初步階段。當他進一步修行緣起時,就更深入地明了心的自性。當他修行觀禪時,他的領悟又更深入了一層。當他證悟阿羅漢果時,就是達到了明心的巔峰。 問1-8:可否請禪師開示如何行禪?例如:行走時以那一種速度最好——慢速、中速、或快速?在行禪時,我們應當「想」什麼呢?再者,可否請禪師給我這個初學者一些方針,以便能培育更深的定力? 答1-8:有四種明覺: 有義明覺——清楚地了解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 適宜明覺——清楚地了解什麼是適當的,什麼是不適當的。 行處明覺——清楚地了解處在一切姿勢當中所用的修行方法。 不迷惑明覺——以觀智清楚地了解究竟的名色法。這就是觀禪。 前兩種明覺不是禪修,第四種明覺就是觀禪,因此,如果你修行止禪,就是在修行第三種明覺,你必須在一切的姿勢,即:行、住、坐、卧當中專註於禪修的法門。如果能夠盡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勢當中專註於禪修的法門,你的定力就會進步。 《清凈道論》中提到有助於提升定覺支的十一件事: 保持潔凈——意思是你應當保持你的身體、指甲、衣服等清潔; 善巧於相——意思是你應當善巧於了知所修行法門的預備相、取相及似相。例如:安般念的禪相、地遍的禪相等; 平衡五根; 有時候抑制心——意思是當你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太強時,你應當抑制你的心,並且著重於開展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 有時候策勵心——意思是當你的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太強時,你應當策勵你的心,並且著重於開展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 借著信心及悚懼智來激勵無精打採的心; 以平等舍心來看待因果報應的事件; 避免與散亂者來往; 常與有禪定者來往; 思惟禪定與解脫的利益; 使心傾向於修行禪定。 因此,你可以實行上述這些方法來提升你的定力。 問1-9:釋迦牟尼佛曾為諸阿羅漢授記:經過幾劫後,將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羅漢因煩惱已斷,不再受後有,等這期壽命窮盡時,就進入般涅槃。是否會因佛陀的授記而下生人間等,因為他的心中沒有煩惱、愛著的緣故,能夠施捨身心財物給與眾生。等到諸波羅蜜成熟時,再經由菩薩而成佛。若不是的話,將如何解說呢? 答1-9:在南傳佛教里,沒有阿羅漢得到佛陀授記能夠在未來成佛的記載。 有一段很有名的話,是許多阿羅漢在證悟阿羅漢果時對佛陀報告的話: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當作已辦,不須更作。」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清楚地了解阿羅漢死後不會再投生。佛陀死後也同樣不會再投生。否則,他們所說的話就是虛假的,他們就是說謊話。但是,佛陀與阿羅漢是不可能說謊話的,他們說出這段話,乃是因為他們已經徹底滅除了包括對生命執著的一切煩惱,已經摧毀了會造成未來生死的所有業力,他們不再生死輪迴,這是固定的法則。因此,根據南傳佛教,包括佛陀在內的所有阿羅漢都不會再投生。 問1-10:請示禪師下列問題: 在禪師所教授的業處當中,是否有教導斷食法以配合禪修? 斷食對禪修有何益處或過患? 在上座部的經典中是否有記載有那些佛陀的聲聞弟子因斷食而證悟道果? 有位法師目前正在斷食,據說她預備斷食到這次禪修營結束。但不知這種長期的斷食對身心是否會造成任何影響? 答1-10:就在佛陀成道後所說的第一部經當中,佛陀開示說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沉迷於感官享樂,另一個是自我折磨的苦行。這是兩條錯誤的道路。沉迷於感官享樂不是證悟涅槃的路,這是一種卑下的行為,稱作(沉迷欲樂),這種行為是低賤的、是村夫的行為、凡夫的行為、不是聖人的行 為、沒有真實的利益。再者,為了避免心中煩惱生起而借著種種方法來折磨自己,如:將身體暴露於火堆前、暴晒於烈日下、持續地舉著手等等,這些也都不是通向涅槃之道,這是另一種卑下的行為,稱作(自我折磨的苦行),這種行為也是沒有真實利益的,而斷食就是屬於這種行為,這 不是佛陀所稱讚的行為。 佛陀經常勸告我們修行中道,不要偏於上述這兩種極端。在律藏當中,佛陀制定了一條戒:比丘、比丘尼必須如理地省察取用缽食的正確目的:「我取用這些食物不是為了像小孩那般地玩樂;不是為了著迷於身體的強壯;不是為了使身體美觀;不是為了使膚色光潔。我取用這些食物只是為了維持身體的活力;為了避免飢餓的苦惱;為了說明修習梵行。」 這是你對食物應當抱持的正確態度,佛陀也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在佛陀開悟證果之前,他修行六年的苦行,其中一項苦行就是每天只吃一粒飯。後來,他了解到這是沒有利益的,所以他放棄苦行,開始正常地攝取食物,因而得以恢復體力。捨棄感官享樂與無益苦行這兩種極端之後,他修行中道,不久即成就了圓滿正覺。 問答二 問2-1:有的禪修者已經證得四禪八定,甚至修行到觀禪(毗婆舍那),但是他們的日常行為或德行並不太好,不太遵守戒律,許多人也因此而對此修行法門產生懷疑。一個證得上述境界的禪修者是否應該比沒有證得的禪修者更加堅守他清凈的身、口、意? 一位證得四禪八定或修行十二因緣,知道自己的許多過去世,或體驗涅槃的禪修者是否應該保守秘密,不輕易向別人透露? 答2-1:根據巴利聖典,要證得禪那、道、果的人必須先持戒清凈;持戒不清凈的人雖然還是能培育起某種程度的定力,但是他們不可能證得任何禪那、道與果。 在這裡,我必須向大家澄清一點:我從來不曾印證任何禪修者證得禪那、道與果。儘管我確實依照巴利聖典的教法來指導禪修者修行初禪、第二禪等等,然而我只是根據他們在小參時所報告的情況來指導,這並不表示我印證了他們的修行成果。他們的成果報告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為有些禪修者很誠實,有些卻不誠實。 很難說得到上述成果的人在身、口、意方面必定能比尚未得到成果的人清凈,因為有些人雖然尚未得到上述的成果,但是他們在德行上卻也能持守得非常清凈,大龍大長老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羅漢的老師,修行止觀已經超過六十年以上,但是他還是一個凡夫;雖然他還是凡夫,但是由於強而有力的止觀修行,使得他在那六十年當中沒有任何煩惱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凈,因此他認為自己已經證悟阿羅漢果了。 有一天,他的弟子法施阿羅漢坐在自己的住處,心裡想:「我們住在五迦瓦里卡的老師大龍大長老是否已達到最究竟的沙門果呢?」觀察之下,他發現他的老師還是個凡夫,並且他知道如果不去提醒老師,那麼一直到死亡他的老師都還是個凡夫。於是他以神通力飛到老師的住所,頂禮老師並且履行弟子的義務之後,他坐在一旁。大龍大長老問他說:「法施,你為什麼突然來到這裡?」法施阿羅漢回答說:「我想來請教尊者一些問題。」大長老說:「問吧,我會盡我所知道的來回答你。」於是他問了一千個阿羅漢才能回答的問題,大長老毫不遲疑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他稱讚老師說:「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銳,您在何時達到這樣的境界?」老師回答說:「六十年前。」他又問:「尊者,您修行過禪定嗎?」老師回答說:「禪定並不困難。」於是他說:「尊者,那麼,請變出一隻大象來吧。」大長老就變化出一隻大白象。他又說:「尊者,現在讓這隻大白象尾巴直豎,兩耳向外伸張,長鼻伸入口中,發出恐怖的怒吼聲,向你直衝過來吧。」大長老就照著做了。看到大白象快速直衝過來的可怕景象,大長老跳了起來,準備逃走。這時,斷盡煩惱的法施阿羅漢伸手捉住老師的袈裟,說:「尊者,斷盡煩惱的人還會膽怯嗎?」 這時他的老師了解到自己還是個凡夫,於是他謙卑地求助於法施阿羅漢,法施阿羅漢說:「尊者,不必擔憂,我正是為了要幫助你才來的。」於是他為老師詳細地解說一種業處,大長老領受了該業處,然後向經行道走去,走到第三步時就證悟了阿羅漢果。 在《中部》的注釋里提到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年紀老了才出家作比丘,他的戒師是一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年輕比丘,他與戒師住在一起,但是他不知道戒師是阿羅漢。有一天,在他們前往托缽的路上,他問戒師說:「尊者,阿羅漢長得什麼樣子?」戒師回答說:「這很難辨別,有一個人年老才出家,和阿羅漢住在一起,卻不知道對方是阿羅漢。」雖然戒師已經暗示他,他仍然想不到他的這位年輕戒師就是阿羅漢。因此,要辨別誰是阿羅漢是不容易的。 一位真正的聖者是少欲、知足與謙虛的,絕不會輕易透露自己的證悟。如果這位聖者是比丘或比丘尼,根據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或她)絕不能向未受具足戒的人講說自己的證悟,未受具足戒的人包括沙彌、沙彌尼和在家居士。再者,從大龍大長老的故事裡,我們可以了解要確定一個人的證悟是很困難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修行成果。另外必須考慮的一點是,有些人會相信你,有些人不會相信。如果你真正證悟了道果,那麼不相信的人就造下了嚴重的惡業,這將會給他們帶來傷害。因此,儘管證悟聖道的消息可能會激發某些人對佛法的信心,然而最好還是完全不要透露自己的修行成果。 問2-2:如果禪修者不誠實,不依照真實情況報告他的禪修經驗,他將面對什麼樣的損失呢? 答2-2:既然他說謊話,他的戒行就已經不清凈,因此他無法證得任何禪那、道與果,也不能在修行上有顯著的進步。如果他明知而故意詐稱證悟禪那、道與果,那就犯了很嚴重的戒。若這項惡業在臨終時成熟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 身為佛教徒,我們應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標何在,我們的目標乃是要解脫生死輪迴,這是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唯有達到目標之後,我們才能引導其他人步上我們所走過的大道,給予他們最大的利益。因此,如果我們愛自己以及愛他人的話,我們就必須誠實。我們能說一個讓自己墮入地獄的人是愛自己的人嗎?當然不能。 然而,如果他能夠痛改前非,誠實而且精進地修行,他還是可能證悟禪那、道與果的。 問2-3:是否有不能證得佛果的人? 答2-3:根據南傳佛法,有幾種人不能證得佛果:第一種人是佛陀,因為佛陀已經證得佛果,他不能再證得佛果。已經從佛陀那裡得到授記,未來將成為辟支佛、上首弟子和大弟子的人也不能證得佛果,因為他們肯定只會如佛陀所授記的那樣,分別證悟辟支菩提、上首弟子菩提與大弟子菩提。證悟之後就不再有來生,不再有名色來履行十波羅蜜。再者,已經證悟任何一種道果的人也不能證得佛果,即使是證得最低的道果——須陀洹道果的人。須陀洹最多再經過七番生死就會斷盡一切煩惱,在最後一世死亡之後即進入般涅槃,他沒有時間去履行至少要歷經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來積聚的十波羅蜜。 至於普通弟子,如果已經從佛陀那裡得到授記,他們也不能證得佛果,因為他們肯定會如佛陀所授記的那樣成為普通弟子。然而,如果還未曾得到佛陀授記,他們就還可以修習菩薩道,履行十波羅蜜,也許終有一天能得到佛陀授記為菩薩。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嘗試,但是成功的機會是相當小的。 問2-4:如何透過見、聞、覺、知來達到解脫? 答2-4:如果你在見、聞、覺、知的時候能夠照見究竟名色法,並且能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那麼你就可能達到解脫。 問2-5:《中阿含經 》里記載,阿難尊者在躺下時證得阿羅漢果,當時他如何觀察名色法? 答2-5:你應當記得在阿難尊者出家為比丘之後,他就能夠分析內、外、過去、未來、現在、劣、勝、粗、細、遠、近的五蘊,他能夠修行緣起及照見那些五蘊的因,也能夠觀照那些五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後來,在他的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間,聽聞富樓那尊者開示時,他證悟須陀 洹道果,同時也具備了四無礙解智。要證得四無礙解智的人必須曾經在過去生中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的程度。 證悟須陀洹道果之後,他繼續修行觀禪長達四十四年之久。在他即將證悟阿羅漢果的當天晚上,他徹夜行禪,尤其是觀照身體四十二部份的色法為無常、苦、無我。然而,由於過度的精進,他的定力變得薄弱,因此他想要躺下來,以便平衡精進根與定根。在躺下來的過程中,五根達到了平衡,而在身體尚未接觸到床之前就證悟了阿羅漢果。你應當了解這並不是頓悟,因為在證悟初果須陀洹之後,他還以四十四年的時間,運用種種方法,如:名色法、五蘊法、十二因緣法,來徹底地觀照名色為無常、苦、無我。 如果禪修者徹底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名色為無常、苦、無我,而且觀智已經成熟,那麼,在證悟道果的邊緣,他可以只觀照自己最喜歡觀照的法及相。例如,他可以只觀照色法為無常,這就足以使他證悟道果。然而,如果還不能徹底地觀照名色為無常、苦、無我,他就不可能借著只觀照一種法為無常、苦、或無我而證悟任何道果。 問2-6:能否以舍心觀為基礎進而修行無色界定? 答2-6:不能。要達到無色界定,首先必須修行遍禪達到色界第四禪。例如,修行地遍達到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你必須去除遍滿無邊虛空的地遍似相。去除地遍似相之後,留下來的只有無邊的虛空,這時你才能夠修行空無邊處定。至於舍心觀乃是以有情眾生為對象,修行舍心觀並沒有遍處相可以去除,也就無法得到無邊的虛空,因此不能以舍心觀為基礎來修行無色界定。 問2-7:修行四界分別觀之後才能分析名色法,這是出自什麼經、論的記載? 答2-7:在許多部經及它們的注釋里都提到這一點,例如《中部》的《大牧牛者經》及《相應部 》的《不遍知經 》。至於色業處 的修法,簡略的修法出自《大念處經 》,詳盡的修法出自《中部》的《大象跡經》、《大教誡羅候羅經》、《界分別經》,以及《阿毗達摩論藏》里《分別論》的 《界分別 》。 有兩種禪修者:純觀行者和止行者 止行者就是先證得某一種禪那,藉此而達到心清凈。當他想要進一步修行見清凈時,應當先進入除了非想非非想定以外的任何一種禪那。出定之後觀照尋、伺等禪支,以及與禪心相應的所有心所。必須依照它們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近因來辨別它們。他能夠照見這些心所,因為在修行止禪時,他已經辨認過五禪支了。 然後他必須照見這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處色、照見心所依處色所依靠的四大,以及存在那裡的其他種所造色。同樣地,他必須辨別它們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和近因。 接著,在他觀照五門心路過程之前,必須先修行色業處。在尚未修行色業處之前,他無法觀照五門心路過程,因為他無法照見眼識、耳識等所依靠的眼凈色、耳凈色等,所以無法觀照五門心路過程。 然而,如果止行者不想先觀照名法,而想要先觀照色法,他應當採取和純觀行者相同的步驟。根據《清凈道論第十八品》中的指導,純觀行者培育心清凈的方法如下: 「若純觀行者,或止行者想要從照見色法開始修行觀禪,而非從照見名法開始,那麼,他們應當依照第十一品中定義四大的部份所敘述的種種方法當中的一種,簡略地或詳盡地來辨別四大。」 根據《清凈道論》的這些指示,不具備任何禪那基礎,而想要直接修行觀禪的人必須先以簡略法、或詳盡法、或簡略與詳盡二法都採用,來辨別四大。已經證得某一種禪定,或證得所有八種定的人,若想從色業處開始修行觀禪,他也必須同樣地如此修行。 關於色業處與名業處,《中部》的注釋及《阿毗達摩論》注釋的第二冊里談到:「在這兩種當中,色業處指的是以簡略法或詳盡法來辨別四大。」 注釋中對如何修行觀禪的色業處所作的這些指導,顯示出佛陀教導純觀行者或想先修色業處的止行者應當從簡略地或詳盡地辨別四大下手。如果禪修者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行,他的修行將產生最有利益的結果。 在這裡,我們必須了解注釋並不是由覺音論師寫成的,他只是將注釋從錫蘭的辛哈爾文翻譯成巴利文而已。雖然有些注釋無疑地是後代論師所造,但是大部份注釋都是從佛陀時代傳承下來的。在佛陀時代很平常的情況是:聽完簡要的開示之後,有些比丘還不明了法的意義,因此他們去拜見佛陀、或舍利弗、目犍連等阿羅漢、或阿難尊者等,請求他們作詳細的解釋。這些解釋在五百阿羅漢參與的第一次結集中被結集為雜藏,也稱為根本注釋。負責在錫蘭弘揚佛法的馬興 達阿羅漢將它們帶到錫蘭,他知道後代將無法以巴利文來保存這些注釋,因此將它們翻譯成辛哈爾文,並且稱之為大注釋。到了覺音論師的時代,有些人認為有必要推展以巴利原文來研究佛陀的教法,因此覺音論師又將所有的注釋翻譯回巴利文。 在四部注釋每一部的序言中,覺音論師都作了如此的結論:「我現在要翻譯的注釋,它的宗旨是闡明微妙殊勝的長部等聖典的含義,這是由佛陀及具有與佛陀類似資格的人所詳盡解說的,具有與佛陀類似資格的人指的是舍利弗尊者與其他能夠講經的佛陀弟子。這些注釋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被誦念出來,在第二次與第三次聖典結集時又再度被誦出。它們由馬興達阿羅漢帶到錫蘭,翻譯成錫蘭文以便利益錫蘭島上的居民。我將不乖違大寺(在阿努羅陀城)長老們的觀點,而將這些注釋從錫蘭文翻譯回與聖典一致、莊重而且純凈無瑕的語言。」 在《清凈道論》中,他提出自己看法的情況只出現過一次,他說:「我們對此事的抉擇是如此。 」(清凈道論?第十三品?第一二三段)。在《中部》的注釋里,他也只提出過一次,他說:「古代的尊者們並沒有提到這項觀點,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中部)只有這些極罕見的例子是出自他個人的觀點。在《長部》的注釋里,他也說道:「自己的見解是最沒有威信的,只有在符合經中義理時才能被接受。」(長部)這些很明白地顯示了他並不是在撰寫自己的注釋。 有人批評覺音論師,然而那是不對的,因為他只是將古代傳承下來的注釋加以翻譯而已。舉例而言,《清凈道論》中的《說緣起品》完全是從《迷惑冰消》一書中翻譯出來的,而《迷惑冰消》就是《大注釋》里的一個部份,它是佛陀在許多經中(如全部的《因緣相應》)所教導緣起法的注釋。在許多經中,佛陀教導過去世的因造成現在世的果,例如:過去世的無明、愛、取、行、業造成現在世的五蘊。佛陀還教導現在世的因造成未來世的果。如果你不承認緣起的教法,那麼就會有問題產生,因為這表示你認為佛陀講了一些無意義的話或謊話。再者,如果緣起的教法是錯誤的,那麼你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積聚波羅蜜了。為什麼呢?因為否定緣起的教法也就是否定過去世的因能夠造成現在世的果。若是如此,過去世的因不能影響你的現在世,那麼你在過去世所行的善業都是白費的。 而且,如果現在世的因不能造成你的未來世,那麼你可以為所欲為,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等罪惡,而不用擔心來世會墮落惡道受苦的危險。一切都只是靠運氣而發生,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歷經至少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來圓滿十波羅蜜,因為你所修的波羅蜜全部都是白費的。 然而,這是一種嚴重的邪見,稱為無作用見。有些人可能會爭辯說,他們還是能觀照到因果的作用,例如:吃得過飽是因,消化不良是果。然而,佛陀不需要教導這種因果,因為一般的正常人都知道這種道理。他們應當問自己:什麼是造成這一世得到人生的業因?難道他們能說那業因也是在今生造作成的嗎?當然不能。 然而,如果他們依然堅持得到今生為人的業因是在今生造成的,那麼,他們可以去造作善業,然後發願變成天神。如果現在業因能夠產生現在果報的話,他應當馬上變成天神。但是,他當然不可能由於那項善業而馬上變成天神,為什麼呢?因為造成今生得到人身的業因必然是來自過去的某一生。 因此,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緣起的教法並不是想像,批評覺音論師說他造成混淆是不對的。我們應當以至誠恭敬的心來看待這些注釋,因為它們是佛陀及許多大阿羅漢遺留下來的教導。 問2-8:佛陀是否會「作夢」?作夢時是否有正念? 答2-8:包括佛陀與辟支佛在內的所有阿羅漢都不會再作夢,因為他們已經斷除了所有的迷惑幻想,在巴利聖典中,這稱為(遠離顛倒夢想)。 問2-9:具有欲界、色界、無色界各種善心的人,如果想投生人間,是否需要發願? 答2-9:不需要。如果想要投生人間,他必須依靠欲界的善業,然而該善業必須在他臨命終時成熟才行。不論他是否發願投生為人,只要他對人生還有執著,他的欲界善業就會依照自然法則而產生果報。然而,如果在臨命終時他進入任何一種色界禪或無色界定,那麼他將依照業果法則而自然地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 問答三 問3-1:禪師在開示中曾經提到我們的菩薩過去世投生為獅王時,有一隻兔子在睡夢中被掉落的果實所驚嚇,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個森林裡所有野獸恐怖。當時獅王則逐一地追查,最後得知乃是誤傳所造成。弟子很好奇,人與人之間尚有語言隔閡,何以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可以溝通?請禪師慈悲開示。 答3-1:我想那是因為菩薩的波羅蜜之緣故,使得他能夠與其他動物溝通。例如,佛陀說法時只用一種語言,但是全印度各地講不同種方言的人都能夠清楚地了解佛陀所說的法。 問3-2:修白遍時,以頭蓋骨的白色為對象,除了容易取相之外,還有其他意義存在嗎? 答3-2:事實上,我也教導禪修者以白花、白石頭、白布等的白色作為對象來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物體都可以作為修行白遍的對象。 問3-3:如何才能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了? 答3-3: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了,你必須修行四念處。四念處是: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身念處包括止禪與觀, , 禪,而其餘三種念處則純粹只是觀禪。 當你修行安般念時,就是在修行身念處。如果能以至誠恭敬的心,持續不斷地修行,你的正念將會愈來愈強,定力也會愈來愈深,於是你的心變得非常寧靜與清醒。 修行到觀禪時,你能夠清楚地見到內在與外在的名色以及它們的因。換句話說,你能夠清楚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受、心、法。因此,如果想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你應當努力培育強而深的定力,進而修行觀禪。如果你能證悟阿羅漢果,那是最好的,因為阿羅漢一直是保持警覺與正念的。 問3-4:請問禪師,如何檢查自己是否落入有分心?如何避免落入有分? 答3-4:在兩個心路過程之間有許多有分心在生起與消滅,即使像現在,你正在聽我開示,但是仍然有許多有分心正在你的心中生滅,這是自然的現象。通常人們無法察覺有分心,因為他們的定力很弱。但是,當他們培育定力達到近行定時,就能了解到有時候他們的心會落入有分,那時他們感覺自己似乎一無所知。 然而,他們還是無法見到有分心,因為有分心的對象乃是前世臨死速行心緣取的對象。唯有當他們修行到緣起法,並且能照見前世的臨死速行心及它的對象時,他們才能分辨有分心。 問3-5:我曾經被人問倒了,請禪師幫我的忙,解答這個小問題——有人問:每一尊佛像都是有頭髮的,為什麼你們出家人卻是光頭的? 答3-5:在我們菩薩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在阿拏摩河邊出家時,他切掉自己的頭髮,直到只剩下兩個指寬的長度。從那時候起,他的頭髮就一直保持兩個指寬的長度,不會變長,也不會變短。 佛陀允許比丘、比丘尼頭髮留到最長兩個指寬。如果頭髮留到比兩個指寬還長,那就犯了突吉羅罪(惡作罪)。因此,如果你辦得到的話,你也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一直保持頭髮兩個指寬長。 問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嗎?是否有不能修禪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禪,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卻都沒有禪相發生?這是不是因為業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答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然而,有些人無法得到禪相,這可能由於他們過去的業障、或不夠精進、或得不到善知識引導、或方法錯誤等因素所造成。也可能同時由幾項因素合併所造成的。 問3-7:有位比丘在做過還俗的儀式之後,仍然冒充為比丘。請問禪師,在家居士供養已做過還俗儀式的比丘會有什麼功德?如果這樣的假冒比丘剃度別人出家,並授與別人比丘戒,將來他會遭受什麼果報? 答3-7:根據《布施分別經》,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隻動物,或一個沒有道德的 人,布施者仍然能夠從那項布施中得到功德。然而這樣的功德並不殊勝,因為該布施不會由於受施者而凈化。 如果比丘還俗之後仍然穿著袈裟,冒充比丘,那麼他就是一個賊,因為他偷取在家居士供養出家人的四種必需品(四事供養)。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就是「賊住」的人(十種波羅夷人當中的一種),在這一生當中,他不能再出家為比丘。 問3-8:有人懷疑涅槃近似於斷滅論。請禪師開示涅槃與斷滅論的差別? 答3-8:斷滅論乃是認為:不必造作任何業因,人死亡之後就達到滅盡。相反地,佛陀教導說:有因才有果;什麼樣的因就造成什麼樣的果。例如:有了無明、愛、取、行、業這些因之後,果報五蘊就會產生。佛陀也教導說:沒有因就沒有果。例如:當所有的無明、愛、取、行、業都被阿羅漢道所滅除之後,果報五蘊就不會再生起。因此,涅槃的教法是中道,它依據自然的定理,顯示因果相生的法則。再者,如果有人認為:滅除了無明、愛、取等這些因之後,並沒有所謂的涅槃存在。那麼,事實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見的人。 問3-9: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入佛位,同時也成為一位阿羅漢。他不必從證悟初果開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 佛陀的弟子里是否也有不必證悟前三種果位,就直接證悟阿羅漢果的人? 答3-9:根據南傳佛法,事實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我們的菩薩乃是透過證悟四道與四果而證得佛果的,他在一次靜坐當中就證悟了四道與四果,在兩種道之間只有幾個觀智生起而已。所有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都必須經歷四道與四果,因此,沒有任何一位弟子能夠不證悟前三種道果而直接證悟阿羅漢果。 問3-10:由於不通達世俗諦,而造成在修學真實諦時有障礙,應當如何消除這些障礙? 答3-10:佛陀開示說:「有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知見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見究竟的真理,你應當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培育強而深的定力。 在這裡,我要講述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出家之後,周利盤陀伽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訶盤陀伽阿羅漢的指導下修行。然而,經過整整一個雨季安居的時間,他連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來。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於:過去世中,在迦葉佛的時代,周利盤陀伽是一位學問淵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隨他學習的一位比丘為愚蠢。那位比丘因為受到老師的嘲笑而感到羞愧,並且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心。由於這項惡業,周利盤陀伽在許多世里都出生為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後這一世,生為周利盤陀伽,出家之後他突然變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當他背誦到下一句的時候,已經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內容。 他的哥哥摩訶盤陀伽認為他不可能證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還俗。聽到哥哥這些令人沮喪的話, 周利盤陀伽感到很傷心,於是哭了起來。 那時,佛陀住在明醫耆婆所供養的芒果園僧寺里。佛陀見到周利盤陀伽的困境,並且知道他將因為佛陀的指導而證得解脫,於是佛陀來到周利盤陀伽身邊,問說:「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為什麼哭泣呢?」周利盤陀伽回答說:「世尊,因為我的哥哥要趕我走。」「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的哥哥並不具足明了眾生意向與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須由佛陀引導的人。」說了這些鼓勵的話之後,佛陀以神通力變出一塊清凈的布,交給周利盤陀伽,然後告訴他說:「我兒周利盤陀伽,用手拿著這塊布,並且朗誦著:『——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你就這樣子修行 吧。」 於是周利盤陀伽尊者就坐下來,用手摩觸著佛陀給他的布,並且朗誦:「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當他如此摩觸幾遍之後,那塊布開始變髒了。他繼續摩觸,那塊布變得更臟,就像抹布一樣臟。他的智慧成熟的時機已經到了,消失與壞滅的法則在他的心中現起,他內心思惟:「這塊布原本是潔白清凈的,但是由於和我的身體接觸的緣故,現在它已經充滿污垢。我的心就像這塊布一樣,在未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我的心原本是潔白清凈的,但是由於和貪、瞋、痴等不善心所接觸,我的心變得骯髒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後,他進一步精進地培育定力,並且證得四種色界禪。以這些禪那為基礎,他努力修行觀禪,然後證悟阿羅漢果,同時也得到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 從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們了解到:不應該認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證得殊勝的成就。 問3-11:佛陀教導周利盤陀伽念「掃帚、掃帚」而使他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什麼道理呢?「掃帚」也是他的業處嗎?光念「掃帚」也能修成四禪八定、證悟初果乃至四果嗎? 答3-11:根據南傳經典,周利盤陀伽尊者並不是誦念「掃帚」,而是像我剛才談到的,誦念「容易遭到污染」。 在過去某一生中,周利盤陀伽生為一個國王。有一天,在城裡巡查的時候,他的額頭冒汗,於是他用一塊清凈的布擦去汗水,那塊布因而弄髒了。國王自言自語地說:「由於這個不清凈的身體,把這麼一塊清凈的布給弄髒了,使這塊布喪失了它清凈的本質。有為法真是無常啊!」如此,他得到無常的印象(無常想)。所以,就周利盤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這個法門是他證悟阿羅漢果 的強力助緣。由於佛陀見到他過去生中的善行,並且希望促使他專註修行契合那項善行的對象,因此佛陀交給他一塊清凈的布。 周利盤陀伽尊者已經積聚波羅蜜長達十萬劫之久:他在許多過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這是每一位要證得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羅漢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在他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看到布變得骯髒時,立刻省察到有為法無常的本質。由於過去的波羅蜜與禪修,他能夠領悟有為法無常的本質,也能夠領悟有為法苦及無我的本質,藉此而證得阿羅漢果。 問3-12:有人說:在修禪之前必須先累積福德,否則將會遭遇許多困難。這句話是否是真實的? 答3-12:如果這裡的「福德」指的是過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麼這句話是真實的。有兩類種子:也就是智慧( 明)種子與善行( 行)種子。善行種子指的是布施、持戒、修行禪定等等。過去生中所 累積的善行種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導師、以及能夠聽聞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種子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別觀、色業處、名業處、緣起及觀禪。過去生中所累積的智慧種子使你今生能夠明了佛法,尤其是明了四聖諦。 如果一個人具備善行種子,而卻缺乏智慧種子,那麼他將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卻不能徹底地明了佛法,就像一個有雙腳而卻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名叫真諦的辯論家。雖然佛陀為他說了兩部長篇的經,他仍然無法證得任何道果。他心裡認同佛陀所說五蘊是無常與無我的,但是口頭上卻不願意承認。雖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證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為他講了兩部長經,因為佛陀預見到在他獲得智慧種子之後,將在佛陀般涅槃後大約四百年的時候投生在斯里蘭卡,成為一位大長老,名叫大黑護佛,並且將在那時證悟阿羅漢果。如果一個人具備智慧種子,而卻缺乏 善行種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夠明了佛法;但是他卻很難遇到佛法,就像一個有敏銳的視力而卻沒有腳的人。例如:阿闍世王原本具備了足夠的善根,能夠在聽聞佛陀開示《沙門果經》之時證得須陀洹道果;然而他卻沒有證得道果,因為他不能在殺害自己的父親之前 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於缺乏善行種子,他不能在適當的時機遇到佛陀。同樣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次,佛陀看見一對年老的乞丐夫婦,並且露出微笑。阿難尊者就請問佛陀為什麼微笑。佛陀告訴他說:那對乞丐夫婦當中,丈夫名叫大財長者子。如果他們在早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 話,丈夫將會證悟阿羅漢果,妻子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妻子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們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妻子會證悟須陀洹道果。但是他們卻一直蹉跎到淪落為乞丐,現在已經太老也太虛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們錯過了修行佛法的時機,也就無法證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時具足善行與智慧這兩類種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並且能夠明了佛法。 至於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開示中談過的,對於今生能證悟阿羅漢果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們應當專註修行戒、定、慧三學,努力證悟阿羅漢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帶給他們來生的利益,因為他們不會再繼續生死輪迴。然而,對於還必須生死輪迴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還是很重要的。 問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經常對信徒說:你以前墮胎的嬰靈現在正跟著你,你累劫的冤家債主正跟著你,障礙你的一切,所以你的事業才會失敗、會生病、家人不和、爭吵不休,你會得癌症。請問禪師,墮胎的嬰靈及累劫冤家債主真的會二十四小時跟著自己,等著報仇嗎? 答3-13:佛陀說:胎死腹中的嬰兒多過安全出生的嬰兒。當一個嬰兒在子宮內死亡之後,依照他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他會投生在五道當中的一道。如果投生於地獄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著自己過去的母親。如果他投生於餓鬼道,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他會遭受極大的痛苦,不可能跟著過去的母親。只有某一種鬼可能會跟著母親,但是很難確定那一個嬰兒會是這種情況。即使他跟著母親,也不會帶給母親什麼大的傷害,只是偶爾驚嚇她一下,或使她聞到不好的氣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親並不需要害怕。 母親必須了解的是:自己已經造了一項惡業,因為墮胎就是殺人。如果這個惡業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就會墮入四惡道之一。然而,對於已經做過的事,哭泣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事情已經做了,誰也無法將那個業去除。她必須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樣的惡業。如果她能夠避免造作所有的惡業,努力只奉行善業,那是更好的。她應當實行布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禪與觀禪,那又更好。如果這些善業當中的一項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將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夠證得須陀洹道果,她將永遠不再投生於惡道。只要今生沒有做過五種無間業當中的任何一種,她都還有可能證得聖果。五種無間業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使活著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團。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盎崛摩羅尊者:他在家的時候殺死了許多人,但是在他出家為比丘之後還是能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以前曾經墮胎的母親不應再為那件事情憂慮,因為那樣對她的生活沒有幫助。相反地,她應當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行善業。 問答四 問4-1: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對信徒說:你得癌症是因為多生多劫的冤親債主正在糾纏你,你要拿三十萬元新 台幣出來,我幫你拜一堂消災超度、梁皇寶懺,你的癌症自然會好。請問禪師,在南傳佛經里是否有記載比丘、比丘尼拿信徒的錢,保證可以免除信徒得癌症或絕症的事情? 答4-1:在南傳經典里沒有這種記載。 問4-2: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到信徒家裡說:你們家大門方位不好,衝到對面那戶人家的牆角,有殺氣,你們要趕快搬家,不然會有厄運,子女會生病,生意會賠錢。請問禪師,在南傳的經律里是否有教導比丘、比丘尼去幫信徒看方位、風水的記載? 答4-2:在南傳經律里沒有這種記載。 問4-3: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見到客廳里有祖先遺照,就對信徒們說:你家祖先遺照的眼睛在轉動,客廳里不能掛祖先遺照,祖先會附身在遺照里,不去投胎轉世。 請問禪師,過世的祖先真的會附在遺照上面嗎?鬼道眾生到底住在那裡? 鬼道眾生一定會住在自己的子孫家裡嗎? 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對信徒說:我經過墳墓及佛寺骨灰塔時,都有一些鬼跟著我回家,請求我超度。請問禪師,公墓里的每個墳墓及佛寺的骨灰塔都有鬼道眾生嗎?每個眾生死亡時都會執著骨灰、屍體而去當鬼嗎? 答4-3:根據佛陀的教法,眾生在生死輪迴中流轉。依照業果法則,只要還未證得阿羅漢果,在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就會決定下一世投生的地方。如果臨終時善業成熟,他將投生於善道,即:人道或天道。如果臨終時惡業成熟,則他將投生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些惡道當中的一道。因此,說每個眾生死後都會執著他的骨灰或屍體而去當鬼,這種說法違背佛陀的教法。事實上,這是一種宿命論邪見。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 的,那麼佛陀所教導的業果法則就是錯的。 從上述所說到的業果法則,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並非所有亡者都會住在自己的子孫家裡。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他投生於天道,他將會住在天界。如果他投生於人道,他將會住在來生母親的子宮裡或家裡。如果他投生於地獄道或畜生道也是同樣的道理。至於鬼道眾生,他們依照各人自己的業而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如果他投生於鬼道,他將依照自己的業而在某一個地方受苦,很少會繼續住在以前的家裡。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非常執著自己身體的女人,她死後投生為住在自己屍體里的鬼。有一位比丘看見墳場里的這具屍體,就拿走屍體身上的布,來當作糞掃衣。由於這個鬼的執著,她使自己的屍體站起來,跟著比丘走到寺院。比丘回到寺院,進入自己的房間,並且將門關上。由於無法再跟進去,那屍體就倒在門口。這種投生為住在前世的所有物的鬼,實在是非常罕見的例子。 問4-4: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稱是禪修者,常對信徒說她在禪修中常看到鬼來找她。請問禪師,禪修者要修到什麼境界,才會常看到鬼來找他(或她)超度?禪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會看到鬼道眾生? 答4-4:鬼道是很低下的一類眾生,我們很難幫助他們。正如在前面某一次問答中所提到的,只有某一種鬼能夠分享到以前的親人迴向給他們的功德。除了這種鬼之外,其餘的我們一點也幫不上忙,即使佛陀也幫不了他們。 當禪修者修行慈心觀或悲、喜、舍心觀時,他能夠大略地看見鬼道眾生。他必須看到鬼道眾生,否則怎麼能對他們散播慈愛、悲憫、隨喜或舍心呢?至於具備天眼通的人,他能夠詳盡地看到鬼道眾生。 問4-5:如果臨死時,心正好落在「有分心」,並未生起任何善惡念,此時,是否可能因為有分心而投生於那一道?又,可能影響投生該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 答4-5:每個眾生每一生當中最後的一個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種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業是臨死速行心的業,臨死速行心發生在一生當中最後一個心路過程里。 除了佛陀、辟支佛及阿羅漢之外,對於其他人而言,在臨死的那一刻不可能沒有任何善業或惡業成熟。 問4-6:夢屬於那一種心識?為什麼會在正要躺下,將睡未睡的短暫時間出現似夢的景像?在夢境一結束卻立即清醒?是否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夢境?或可能是過去世的事實?或是未來將成為事實的事 情?為什麼呢?有可能在夢中修行止禪、觀禪或入定嗎? 答4-6:夢是由許多意門心路過程所構成的。我們無法在夢中修行止禪、觀禪或入定,因為夢是由微弱的意門心路過程所構成的。夢境一結束立即清醒是因為他又回復了正念。 夢有四種原因:第一種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第二種是:身體的四大不平衡所造成。第三種是:天神託夢。第四種是:未來的預兆。前兩種夢是虛假的;第三種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第四種夢是真實的。 問4-7:夜半醒來,卻以為是白天,因為看到的是明亮如白天的景象,為什麼會如此? 答4-7:如果禪修者在睡覺之前修禪,並且有光明出現,在他醒來時就可能還有光明存在。但是,如果你所說的那個人不是禪修者,那麼就很難解釋為什麼他會見到光明。 問4-8:南傳比丘如何培育還需要在輪迴中生死流轉的福報?中國有一句話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是否有出家人會因為福報用盡或不足,而來生淪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來生仍然能在人間,而且出家修行呢? 答4-8:根據佛陀的教導,比丘有兩項責任: 研究經典; 修行止觀,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無論比丘選擇履行其中的那一項責任,持戒清凈都是絕對必要的。他必須遵守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凈戒和資具依止戒。這意味著他必須有德行。當他從施主那裡接受供養之後,他可以將所得來的物品供養給同參比丘、僧團或佛陀。如此,以他這樣一位有德行的比丘,將如法得來的物品,布施給有德行的接受者,他的布施是崇高而且能產生大果報的,就像因陀卡布施給阿那律阿羅漢的那一湯匙飯一樣。 他也能以所接受到的花來供養佛陀。當他在奉行寺院里的義務,如:掃地、清潔僧團的建築物等的時候,他正是在積聚上等的福報。當他禮敬上座比丘時,也是在積聚福報。如此,南傳比丘經常有機會積聚上等的福報,以作為他在生死輪迴中的資糧。事實上,他比任何在家人具有更殊勝的機會積聚福報。 如果他選擇履行第二項責任,則他必須專註於修行止禪與觀禪。如果他能夠徹底地修行緣起法(十二因緣),更好的是如果他能夠修行達到行舍智,那麼,下一世他將不會投生於惡道。這表示來生他有很好的機會可以成為比丘。 如果他修行止禪達到禪那,而且能夠將禪那維持到臨死的那一刻,他將投生於梵天界。如此,即使他沒有證得任何道果,仍然能依靠他的布施、持戒、禪那、觀智等善業,而在未來世投生於人界、天界或梵天界。這是依照業果法則而發生的現象。然而,如果他尚未修行緣起法,臨死的時刻萬一有惡業成熟的話,他就仍然會投生於惡道。 問4-9:一個未經過老師指導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據經典修行,或不依經典而獨自修行證到行舍智?修行者如何知道自己已證得行舍智? 答4-9:如果這個修行者是菩薩或辟支菩薩,那麼他可以無師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將證悟正等正覺或辟支菩提的最後那一生。至於其他的人,如果他們精通佛陀的教法,他們也能依據經典的指導,而修行達到行舍智。精通巴利聖典的人,當他們有系統地修行提升上去時,就能知道自己達到行舍智。 問4-10:已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是否有能力知道別人也是已證得阿羅漢果的人? 答4-10:如果他具有他心通,也就是能夠知道別人心念的神通,那麼他可以知道別人是不是阿羅漢。如果他不具有他心通,則無法知道。 問4-11:在某次靜坐的經驗中,可察覺內心的念頭極迅速地生滅流轉,但是無法看清楚念頭的內容與善惡,這是屬於什麼心法? 答4-11:既然連你自己都無法知道它們是善或惡,我又怎麼能知道呢? 這樣的智慧還是很膚淺的。至少你必須修行到名業處,能夠分辨究竟的名法,那時你才能詳細地了解心與心所。 問4-12:在南傳經論中是否有記載菩薩道有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分別?若有,其分別何在? 答4-12:南傳經論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然而,南傳經論中講到有三種菩薩:慧者菩薩、信者菩薩與精進者菩薩。慧者菩薩以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信者菩薩以八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精進者菩薩以十六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 問4-13:在南傳經論中是否有記載如何發願修行才能生到兜率天,於彌勒菩薩處聞法修行?而在龍華三會時於彌勒佛前得到授記? 答4-13:南傳經論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如果你想從未來的彌勒佛那裡得到授記,你必須在遇到他的時候,具備出生為人、生為男人等符合授記資格的八項條件。 問4-14:有人說:「人死亡的時候有如生龜脫殼。」那麼死後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器官捐贈是否也是菩薩道的行為?如果舍心不夠,如此做是否會影響往生善趣?生前應該如何作心理建設呢? 答4-14:死亡之後捐贈器官就像將吃剩的食物布施給人一般,這不是上等的布施,只是一種微弱的善業。 菩薩通常是在活著的時候將器官布施給他人。 根據佛陀的教法,死亡之後立刻就投生,在今生的最後一個心(死亡心)與來生的第一個心(結生心)之間沒有其他心識存在。今生的死亡心滅去之後,來生的結生心立刻生起。在這裡,我想建議你透過修行緣起法來親身體驗。在這期禪修當中,就有一些禪修者修行到緣起法。如果你付出足夠的精進,終有一天你也能親身見到生死之間的真實情況。 問4-15:在禪修者臨命終時,如果沒有意外,旁人應該如何協助他,以便保持正念? 答4-15:旁人可以為他誦經,或為他說法。如果臨終的人能夠聽見並且了解所誦的經或所說的法,那將對他有說明。然而,如果他昏迷不醒,或無法聽見,那麼也就對他沒有幫助。 事實上,依靠自己是比較好的辦法。如果他能修行觀禪直到證悟道果,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能夠在臨終時修行觀禪是次好的。如果不能,能夠達到禪那並且維持到死亡時刻也是好的。至於其他種善業則是很不保險的:儘管布施、持戒等善業能導致投生於善道,然而,由於臨死時的不如理作意,惡業也可能會超越善業,而造成投生於惡道。 問4-16:如果想從四大分別觀改修安般念觀呼吸會有困難嗎? 答4-16:有些禪修者會遇到困難:在鼻子和臉部的四大特相變得非常明顯,使得他們無法專註於呼吸。但是有些禪修者沒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能夠一心專註於呼吸。 至於已經修成四大分別觀,並且修行了色業處的人,要修安般念是很容易的。修行了觀禪的人也是如此。 問4-17:在回答問題里,講周利盤陀伽的故事中提到:「心本來是清凈的,但是由於和貪、瞋、痴接觸的緣故,心變得骯髒了。」如果說有一個「本來的心」存在,是否會落入常見?或是我誤解了禪師的意思? 請禪師加以解釋,心為何是本來清凈的? 答4-17:「心本來是清凈的」這句話中的「心」特別是指有分心而言。正如批註《法聚論》的《殊勝義注》一書中所解釋的,有分心是清凈的,它是一種果報心,不與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應。一切的果報心、善心及唯作心也都是清凈的,因為它們也是不與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應。 根據《阿毗達摩》的再註疏《根本復注》,所有的心都是清凈的,只有心所才有清凈與不清凈的分別。不善心所是不清凈的,其餘的心所都是清凈的。 然而,在南傳教法里並沒有所謂的「本來的心」。南傳經典里只提到:有分心稱為主人,六門心路過程稱為客人。 問4-18:如果已經修行安般念證得第四禪,可否不修慈心觀,而直接修悲心觀證得初禪?同理,可否不修慈心觀、悲心觀,而直接修喜心觀,或不修慈、悲、喜心觀,而直接修舍心觀證得初禪?如果不可以,原因何在? 答4-18:禪修者可以直接修行慈心觀、悲心觀或喜心觀而證得初禪。然而,修行舍心觀只能產生第四禪; 若禪修者要達到舍心觀第四禪,他必須先修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達到第三禪。次第地修行上述三種法門達到第三禪之後,以它們為基礎,才能修行舍心觀達到第四禪。 問4-19:已修行安般念證得第四禪之後,為何還要修白遍、褐遍、黃遍、紅遍達到第四禪?修這四遍有何不同的利益?有助於修行觀禪嗎? 答4-19:禪修者不一定需要修行遍處禪;但是修行遍處禪是很有幫助的,理由是:如此修行之後,禪修者定力將變得更強,更容易修行色業處、名業處及緣起。再者,他將能更清楚地照見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們的因。如果他能夠證得所有八定,那又更好了。 再者,如果他能以白遍、褐遍、黃遍、紅遍為基礎而證得八定,他也就能夠以任何白色、褐色、黃色、紅色的物體為對象來修行遍禪,如:石頭、花、雲、布等。於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專註於它們的顏色,他就能達到禪那。如此修行的時候,他的心路過程里將生起眾多殊勝的善業,因此,修行各種遍處對體證佛法很有幫助。 問4-20:修安般念最初證得第四禪時和修白遍最初證得第四禪時的定力相等嗎?又如果十個人分別修十種不同的遍處,最初證得第四禪時的定力相等嗎? 答4-20:他們的定力並不相等。例如:在十遍當中,白遍是最寧靜的。再者,佛陀的第四禪比其他人的第四禪更強,因為佛陀的第四禪能顯現雙神變,而其他人的第四禪不能。大目犍連尊者的第四禪比其他弟子的第四禪更強,因為大目犍連尊者的第四禪能降伏瞋怒的難陀跋難陀龍王,而其他弟子的第四禪不能。 問答五 問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時,是否從初禪順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再逆轉到初禪,又順修到第四禪而般涅槃?既然佛陀及阿羅漢般涅槃後即不受後有,為何還要順逆修八定之後,才在第四禪般涅槃? 答5-1:我不確定大目犍連尊者般涅槃的方式,但是佛陀與舍利弗尊者確實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槃。這是因為他們的本性,所以他們如此做。而他們的第四禪是唯作性(純粹作用性)的禪那,不能產生任何未來的生命。 問5-2:由於生理因素而不適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應如何修?其詳細步驟如何? 答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體作為對象,專註於那白色來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缽蓋上,做成一個白色的圓形。然後坐在適當的地方,張著眼睛專註那白色。幾分鐘之後,閉上眼睛看是否心中會現起一模一樣的白色圓形。如果閉上眼睛時也能看見白色的圓形,他就能一心專註於那白色圓形,直到證得禪那。 另一種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別觀,然後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夠清楚地照見骨骼或頭蓋骨時,就能專註於骨骼或頭蓋骨的白色來修行白遍。 問5-3:限定虛空遍禪和空無邊處定有何不同?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虛空遍禪有何特殊利益? 答5-3:修行限定虛空遍時,禪修者直接覺知空間;修行空無邊處定時,他專註於去除遍處禪相之後留下來的空間。除了限定虛空遍以外,其餘九種遍都可用來修行空無邊處定。在巴利文中,限定虛空遍的所緣對象稱為「虛空」;而空無邊處定的所緣對象稱為「除遍空」。 問5-4:今世為人,如果沒有證得色、無色界定,來世可能生到色、無色界天嗎? 答5-4:不可能。 問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嗎?能夠進而修到第二禪乃至無色界定嗎? 答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並不是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他們有眼門、耳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生起,而且在這些心路過程之間,有分心也會生起。 他們能夠修行止禪,進而達到第二禪等,乃至無色界定。他們也能修行觀禪,乃至證悟阿羅漢道果。 至於無色界的眾生,他們能修行達到與自己這一層天相等深度的禪那,或更高的禪那,但是不能入更低的禪那。例如:識無邊處天的眾生能夠修行達到上三種無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無邊處定及四種色界定。 問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長期而極度痛苦的疾病,而且醫藥無效的情況之下,應如何如理作意,以度過或忍受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借著此病痛而修證道果? 答5-6:我們必須記住:即使連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個月里,他遭受嚴重的背痛,一直到他般涅槃為止。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免除病痛呢?當我們染患長期、痛苦而且無法治癒的疾病時,對疾病生氣或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與病痛共處,並且充分利用我們的有生之年,精進修行佛法。事實上,在這世間里,沒有醫生能徹底治癒疾病;醫生只能暫時治療疾病而已,因為佛陀說:「五蘊就是病」,所以,只要還有五蘊,我們就還會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應當努力修行,證悟涅槃。涅槃沒有名色,當然也就沒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夠以病痛所產生的苦受為對象來修行觀禪,這稱為受念處。然而,如果想證悟道、果及涅槃,只觀照感受是不夠的,還必須觀照其餘的四種蘊,也就是:色蘊、想蘊、行蘊及識蘊。他也必須觀照五蘊的因,然後觀照五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如此修行,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就能夠證悟道、果及涅槃。 問5-7:緬甸南傳佛教如何面對一個還俗的比丘,再度進入僧團?僧團如何處理才如法如律? 答5-7:根據南傳佛教的戒律,並不禁止還俗的人再出家受戒為比丘。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名叫吉達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還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為比丘,但是這一次他不還俗了,因為他證得阿羅漢果。 在緬甸和泰國有許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們通常只出家幾天或幾個月而已,這是這兩國的佛教傳統。然而,在佛陀的時代,並沒有所謂出家作「短期比丘」的這種事情,我們不應當鼓勵出家作短期比丘這種作法;但是對於這樣的傳統,我也無法去改變它。 問5-8:在大龍長老的故事裡,以神通變化出來的忿怒大象會傷害人嗎?長老可以用神通變現出此大象,是否應該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當時,為什麼沒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懼心的時候,神通力是否不能同時存在? 答5-8: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大象不會傷害人。當時大龍長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忘了。恐懼心與神通心發生在不同的心路過程里,二者不會同時存在。 問5-9:行菩薩道需要修忍辱波羅蜜,那麼修解脫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羅蜜? 答5-9:是的,修解脫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羅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種波羅蜜。他必須修行十波羅蜜達到相當的程度,直到這些波羅蜜強得足以令他證悟阿羅漢果。然而,他的波羅蜜不能和菩薩的波羅蜜相比,菩薩的波羅蜜遠遠超過阿羅漢的波羅蜜。 問5-10:禪修營期間,大家專心學習「解脫道」,何以禪師開示「菩薩道」?請問是否有特殊用意? 答5-10:因為有北傳的法師建議我講菩薩道,而且我也有心講解南傳教法中所教導的菩薩道,以便對各位想修行菩薩道的人有所幫助。 我們不能說禪修只是在修行解脫道,因為菩薩不但必須禪修,而且他的止禪與觀禪都必須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你應當還記得十波羅蜜當中的一項是出離波羅蜜,出離波羅蜜的顛峰就是證得禪那。慈波羅蜜及舍波羅蜜也是在以無邊宇宙中一切眾生為對象,而證得慈心禪及舍心禪時達到顛峰。你也應記得十波羅蜜之一是智慧波羅蜜,而行舍智就是菩薩所必須達到的最高智慧與平等舍。如果不禪修的話,菩薩如何能達到行舍智呢? 再者,當一個人精進地禪修之時,他正是在修行精進波羅蜜。他必須在持戒清凈的基礎上,付出強大的耐心與決心來禪修。因此,禪修之時他正是在積聚許多種波羅蜜。從《本生經》的故事裡我們可以了解,在我們的菩薩出生為人的許多生當中,他都精進地禪修,尤其是修行慈、悲、喜、舍四梵住、十遍禪、八定及五神通。因此,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不僅想要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需要禪修,菩薩也必須禪修。 問5-11:菩薩乘思想起源自何處?為何有此思想的開展? 答5-11: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國迦毘羅衛城。當佛陀抵達迦毘羅衛城時, 釋迦皇族們以盛大的典禮來歡迎佛陀及比丘眾,並且帶他們到事先安排好的尼拘陀園。到達尼拘陀園之後,佛陀坐在特別為他準備的座位上,在兩萬名阿羅漢的圍繞之中,佛陀保持沉默。因出身高貴而自傲的釋迦皇親貴族們心裡想:「這位悉達多太子年紀比我們小,他只是我們的子侄甥輩而已。」在驕傲自大的心理作祟之下,他們慫恿後生晚輩們說:「你們去向佛陀頂禮致敬,而我們則退居在後面。」 佛陀了解因出身高貴而自大的釋迦皇族的心理,所以他顯現雙神變來降伏他們的傲慢心。從佛陀 身上水火交替湧現的雙神變產生顯赫光明的殊勝奇觀,釋迦皇族們被這景象所攝受,懷著敬仰的心情,他 們發出讚歎的言詞。 那時,正住在王舍城靈鷲山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通看見發生在迦毘羅衛城的整個經過,他心裡想:「現在我應當去拜見佛陀,並請求佛陀講述他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波羅蜜的故事。」於是,他立刻召集恆常伴隨著他的五百位阿羅漢,並且向他們宣布說:「走吧,我們去覲見世尊,並請求他講述過去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後,他們以快過風雷的神足通,一瞬間就來到佛陀的面前。禮敬佛陀之後,就提出該項請求。 應舍利弗尊者的請求,佛陀講述了《佛種姓經》,這部經涵蓋了從燃燈佛時代到維山達拉王時代,這段漫長時間裡菩薩修行的故事。因此,菩薩乘的思想源自佛陀。 從佛陀的話當中,我們可以了解他之所以要講述此經的理由,佛陀說:「諦聽《佛種姓經》,此經能給予你們歡喜和愉悅,去除憂傷的尖刺,並帶來三種樂,即人界樂、天界樂及涅槃樂。聆聽之後,應當依此經所示之道而奉行,如此能驅除驕慢、捨棄憂傷、解脫輪迴、滅一切苦。」 問5-12:請問禪師,生為女眾,出家修行,若今生無法修得成就解脫,那麼如何才能「轉女成男」,來生再繼續修行呢?請慈悲開示。 答5-12:正如佛陀所說的,一個人的願望可以透過他清凈的戒行而得以實現。同樣地,女眾也可以透過清凈的戒行而轉生為男性。如果能夠證得禪那,而且維持到臨死的那一刻,則能投生為沒有性根色而只現為男相的梵天人。 如果她修行止禪與觀禪,成功地證得初果須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那樣。 她證得初果之後,發願投生為男性,結果就真的能如願以償。 問5-13:請問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觀,佛陀是「萬能,全能」的嗎?或者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 答5-13:佛陀不是萬能的,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在《法句經》第276偈中,佛陀開示說:「你們自己應當努力,諸佛只是導師而已,專註修行者能脫離魔王的枷鎖,達到解脫。」 佛陀是人類與天神的最佳導師,但他不是萬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們通向涅槃之路,但他不能代替我們走。他明白業果如何產生作用,但他不能違反業果。如果他是萬能的,他能變出一塊自己推不動的石頭嗎?請思考這一點。而且,如果佛陀是萬能的,那麼他就不夠慈悲,因為他並沒有以神通力將一切眾生都變成佛。 問5-14:想修行菩薩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證到行舍智,不證道智? 答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經得到授記的菩薩,除了在他即將成佛的最後那一世之外,無論他如何精進修行,都不可能證得任何道果。至於尚未得到授記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強烈意願,那麼他的觀智提升到行舍智時就會自動停在那裡(不再向上取證)。 問5-15:南傳教典中,世尊除了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之外,是否也為其他菩薩授記成佛? 答5-15:在斯里蘭卡寫成的《未來種姓》中,提到有十個人從佛陀那裡得到授記。但是此書是後人的著作,不屬於巴利聖典。 問5-16:如何有次第地學習巴利藏經?其特色為何?
推薦閱讀:

TVB歷年古裝神劇如何逐步走向懸崖(上篇1996
輕鬆學《易經》 第一卦:乾卦——乾為天,乾下乾上(上篇)
15年10月最新台灣版原始點健康手冊上篇(簡體版)
我所接觸的商業銀行國際業務(上篇)
東方史詩--《毛澤東頌》(之二--上篇)

TAG:佛學 | 學問 | 上篇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