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心理<下>
兒童患季節性情感障礙 兒童患上季節性情感障礙,季節的轉換隻是誘因之一。有的兒童可能以前就比較厭學,只是以前一直表現的不明顯;或者以前聽說過的鬼故事等,現在突然想起來了,覺得特別恐怖,沒有家長在身邊就無法入睡。 一般來說患上季節性情感障礙的兒童,自身在性格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個性就比較憂鬱或者膽量平時就較其他孩子要小,他們的父母在平時的教育方式上可能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說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因為家庭作業沒做好,平時家長說一下也就過去了,可如果趕上季節轉換孩子情緒一時不能適應,就有可能表現的特別激烈,導致兒童患上抑鬱症。 當兒童患上季節性情感障礙後,家長不用太驚慌。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持續4~6周的時間,不嚴重的話不用治療,慢慢就會痊癒。只有個別表現比較厲害,或者持續時間三個月以上的兒童才需要到醫院治療。 但不去醫院並不代表可以不管,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多鼓勵、多支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多陪他們晒晒太陽,對其情緒進行梳理和積極肯定,使其早日走出季節性情感障礙的陰影。
兒童性格異常與吃的甜食有關 目前 ,我們在幼兒園、學校都不難見到一些莫名奇妙煩躁不安的孩子 ,他們不但性格古怪 ,而且好動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成績也不好 ,給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的性格變得如此糟糕呢 ?經筆者所在醫院調查發現 ,出現類似癥狀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與過量攝入甜食有關。現在的孩子多喜歡吃甜食 ,加之家長的溺愛 ,不斷地滿足其需要 ,造成孩子體內攝入糖分過多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 甜食為什麼會對孩子造成性格怪癖 ?從醫學的角度分析 ,如果體內糖分過多 ,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謝物就會明顯增高 ,這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來加速這些代謝產物的排泄 ,而維生素B1在體內是不能自然合成的 ,全賴於從食物中攝取 ,但嗜糖的兒童卻難以在偏食的習慣中攝取更多的含有維生素B1的食物。當體內維生素B1缺乏時 ,糖類代謝物丙酮酸等就會在腦中大量的蓄積 ,同此造成兒童性格的異常。 對於嗜糖所致的性格怪癖的孩子 ,除了嚴格控制食物中的糖分外 ,還應積極誘導其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 ,特別是含有維生素B1的食物如花生糙米、瘦肉等。若是維生素B1缺乏癥狀明顯 ,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B1片或注射維生素B1,並增加體育鍛煉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健康的成長。
公平意識從小培養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有的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幼兒園中仍耍少爺氣,與小朋友們一塊玩時,看到好的玩具就要,不管別人是否在玩,別人不給時就鬧。凡有好事,他總想佔先。為什麼這些孩子會這樣?原因在於他們缺乏公平意識。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公平意識呢? 培養孩子的公平意識,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家庭環境中要營造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圍。要讓孩子從小就在尊老愛幼的環境中受到熏陶,樹立起敬愛他人、安分守己的平等意識,並逐步推而廣之,養成經常關心幫助他人的好習慣。 其次,應該加強幼兒公平意識與行為的培養。在幼兒的生活中,要經常有意無意的正面培養幼兒推己及人、平等待友的好品德。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努力培養幼兒心靈中的公平意識。雖然父母可能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無能為力,但在家庭教育中則要對孩子進行引導。 第三,對教師而言,樹立教育公平意識也相當重要。教師必須做到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賞罰公平。 孤獨讓孩子性格越來越怪異 大聲尖叫 打罵親人 難以合群 近幾年,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愛、身邊缺少夥伴,導致一些孩子性格怪異,經常大聲喊叫、不聽管教、打罵親人,在校時不和同學一起玩。教育人士認為,這樣的情況不利於孩子成長。 言行怪異 大聲尖叫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王琪浩是家裡的獨生子,平日里除了在學校能和同學一起玩,回家後根本沒有夥伴,他的遊戲夥伴經常是一堆野戰塑料人、機器人、卡通電影。左邊擺上一堆野戰塑料人,右邊擺上一堆機器人,一邊喊叫、一邊扔打,這就是他的遊戲了,而這樣的遊戲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卻不知玩了多少次。寒假的一天,琪浩又在獨自玩野戰遊戲,玩著玩著他突然大聲喊叫起來,一會兒發出像毛驢的叫聲,一會兒又發出類似火車的鳴笛聲,聲音尖利刺耳,並不斷地在室內奔跑高跳。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身邊的父母和奶奶,孩子的奶奶馬上將孩子拉了過來摸摸額頭,並沒有發燒的跡象。還沒等奶奶問話,小琪浩突然從奶奶的手中掙脫出來跑向衛生間,沒幾分鐘,只聽"嘩"地一聲巨響,父母跑進衛生間一看,小琪浩已將一盆涼水澆到了身上,看著爸爸媽媽大笑起來。這一番折騰讓大人們擔憂起來,以為孩子患上了疾病,趕緊到醫院檢查,各項檢查表明孩子一切正常,這讓家長們不知所措。 不服管教 打罵親人 今年9歲的新宇是家裡人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一家人每天都要圍著他轉,雖然他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卻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是他哪頓飯說不吃,全家人就要挨個跟著身後喂他。上個周末是小新宇的生日,一家人早早地就為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大蛋糕擺放在桌子中間,可還沒等家人點燃蠟燭,小新宇便用兩隻小手拍在了蛋糕上,奶油濺到家人的身上和牆壁上。父母原有的笑臉一下子沉下來,小新宇卻拽起了桌布,桌上的碗盤紛紛落地。"馬上住手,不許再拉桌布。"爸爸的話音還未落,新宇一腳踢到了爸爸的腿上,媽媽正過來要訓斥兒子,不想新宇伸手撓向媽媽的臉,然後捂著耳朵跑回自己的房間。一家人正商量著怎樣批評這孩子時,新宇穿著大衣從房間出來了,說了一句"我要離家出走"後就往門口跑去,家人馬上上前攔住孩子,連哄帶勸地將新宇弄回了房間。 記者調查發現,像新宇這樣不服管教、打罵家長的孩子並不少見。 與同學難相處 不合群 今年上小學五年級的子朋在班裡成績名列前茅,學習從未讓家長擔憂過,可子朋在學校里不願意和同學一起玩,常常一個人坐在教室里,這成了父母的心病。今年元旦,學校組織了聯歡會,班裡組織一個合唱,可子朋怎麼都不肯參加,老師幾經勸說還是沒能改變子朋的想法。為了讓子朋合群,媽媽要求子朋必須參加排練,可到聯歡會的那天,子朋卻躺在床上怎麼也不肯去學校,並對媽媽說:"要是再逼我,我就自殺。"媽媽無可奈何。 缺少交流形成心理疾病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繫心理學研究室的劉愛書介紹,孩子這些怪異的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的表現,說明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經受到威脅。目前,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獨生子女,身邊缺少夥伴進行交流溝通,家長和老師也不能完全掌握孩子的心理,孩子日積月累積壓在心裡的壓力太多,在家長批評孩子時,或是孩子獨自玩時可能就會將這種情緒爆發出來。對於這樣的孩子,親子溝通就顯得十分重要,家長要時常與孩子說心裡話,通過孩子一些語言和動作了解孩子的心理。同時,家長更要為孩子創造和夥伴一起學習、遊玩的空間,重視同伴溝通,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小朋友之間的遊戲、學習等活動,增加孩子與同伴在情感上、學習上的交流和溝通,讓孩子不感到孤獨。 孩子為什麼怕到幼兒園去? 姚女士來電問:春節長假後,我的女兒又要送去幼兒園了,但她就是不願意去。之前每天早上都要演一場"哭別"。從吃早飯時就開始央求"好媽媽,不上幼兒園好嗎?"時間到了,怎麼也不肯出門。好容易出了門,還沒到幼兒園門口,眼淚就開始往下淌。下了車拖著我的腿不讓走,哭著不肯入園。如果逢到生病,需要在家休息,就會高興地說:"生病真好,可以不去幼兒園,我希望天天生病!"我覺得幼兒園挺好的,可孩子為什麼不願去呢?
心理諮詢師分析
從兒童心理的發展來看,孩子出生三個月以後到一周,雖然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並開始逐漸脫離自閉期,但作為獨立人格的自我意識還沒產生,感覺運動機能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都需要父母的幫助,是依賴性很強的年齡期。
一般來說,如果三歲之前,孩子從沒有離開過母親或家人,突然上幼兒園會感到恐懼,怕生,不願意上幼兒園。但是,只要家長堅持送,及時鼓勵,再加上幼兒園本身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吸引,一般孩子會由不適應到適應,由不願去到願意去。
但如果孩子一去幼兒園就有情緒,每次都哭鬧一番,且持續的時間較長,那就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不充分,年齡雖然到了三歲,進入獨立期,而自我意識發展的某些指標仍處於三歲水平以下。有這種現象的孩子往往和家長平時過分溺愛、嬌慣有關。因此,家長在孩子一周歲能獨立行走後,應該多讓他自己玩。只要孩子沒有危險,可以讓他獨立活動,鼓勵他多和別的小朋友接觸,使他逐漸適應離開父母的守護,為今後上幼兒園打好基礎。
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做些準備工作.比如,經常給孩子吹吹風,幼兒園如何好,有什麼玩具,幼兒園的老師唱歌跳舞特別好等,使孩子在思想上先有一點嚮往:"幼兒園是個好地方。"可以把鄰居家上幼兒園的小朋友請來,講講幼兒園的事,表演一下老師教的兒歌,讓孩子產生"我也想去幼兒園"、"我想唱兒歌"等慾望。
有條件的家長,應該帶孩子提前到幼兒園轉一轉,看看幼兒園裡各種活動器材,看看小朋友們在老師帶領下做遊戲的場面,讓孩子看看教室里的小桌椅,睡覺用的小床。這些實地"考察"都可以讓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的興趣,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進幼兒園那天,家裡可以搞得像過節一樣,讓孩子吃節日食物,穿節日服裝,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特別好的事,盼望已久的事,讓他在"隆重歡送"下歡歡喜喜地進入幼兒園。到了幼兒園,把孩子交給迎接的老師,家長應立即離開,不要千叮嚀萬囑咐,和孩子和老師講個沒完沒了。孩子看到家長這麼不放心、自己也就會對家長的即將離開感到不安。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保持孩子上幼兒園的歡樂心情和穩定的情緒。
一旦決定把孩子送幼兒園,家長就必須堅持到底。如果孩子一開始不適應,有些哭鬧,家長不要有所顧忌,時間長了就會好的。所以問題不在於孩子的哭鬧,而在於父母的態度堅定與否。如果父母態度不堅定,孩子就有機可乘,就會反反覆復,遲遲適應不了。
平時家長切忌拿幼兒園嚇唬孩子,千萬不要用恐嚇的口氣威脅說"你再不聽話,就送你上幼兒園"或"看幼兒園老師怎麼治你。"使孩子覺得幼兒園是懲罰人的地方,從而產生恐懼心理。
教育專家稱灰色童謠折射兒童心靈深處的憂傷 "在我心中,只有教師最凶,天天把作業留到七八點鐘。回到家中,就是爸爸最凶,天天把我打得鼻青臉腫。爸爸走了就是媽媽最凶,天天把我罵得一竅不通。媽媽走了,就是老子最凶,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 為什麼現在孩子中會流行這類童謠,是個性使然還是有更深層的社會根源?這類童謠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一些兒童心理專家和社會工作者認為,灰色童謠的流行折射齣兒童心靈深處的憂傷。 陝西陽光心理諮詢研究所心理諮詢師劉瑤認為,如今成人世界不斷地侵佔兒童的空間,影視作品、歌曲、簡訊中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嚴重腐蝕了兒童的心理。兒童的模仿性、好奇心、接受能力非常強,對外部世界不設防,而家長往往只重視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忽視了對孩子好的習慣、好的性格的培養。孩子理想的缺失造成了他們的空虛,同時他們又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於是另類的"灰色童謠"便產生了。 一些教師認為,目前對孩子的教育,喊的口號太多、太大。"大口號"與"小個人"之間距離、空間太大,沒有人做具體填補這方面的工作,孩子只能自己來填補。於是他們借用一些歌曲、詩詞等來排解內心對現實教育的不滿。 專家指出,"灰色童謠"只是孩子內心世界的信號和指示燈,通過它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心中的"陰晴冷暖",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死角",從而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打壓。"灰色童謠"也是孩子想得到別人的重視,想與其他群體交流的表現,是孩子在用另類的聲音呼喚社會多給他們一點空間,呼喚學校教育少給他們一些束縛,呼喚家長多給他們一些精神上的關心。 顏色偏愛洞察寶寶性格 似乎都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孩子們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繪畫水筆,總有一兩種色彩早早需要"補倉";去童裝櫃檯買衣服,款式再怎麼新穎可愛,售貨小姐也無法說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顏色。 對顏色的無意識選擇有可能說出了孩子的內心秘密:他的深層個性與旗幟特徵;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顏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點和缺點的"爆發點"。 找准了這個"爆發點",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既然顏色說出了孩子的秘密,我們可以運用簡潔有效的"顏色療法",來對孩子的某些"極端個性"加以矯正。 發現之一:粉紅色-依附性特彆強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經濟環境在一般水準之上,而且,也象徵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 在愛心的保護下,這種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雅","柔順"的物質,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4~6歲的女孩中,也有特別討厭粉紅色的人。粉紅是這樣一種顏色,討厭它的人特別討厭,而追捧它的人,連枕頭和漱口杯都要買"粉紅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證據表明,熱愛粉紅的女孩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特別黏乎,在心理上特別依賴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擋箭牌。"如果父母拒絕當這個"擋箭牌",讓她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她的眼淚馬上像開了閘的水龍頭,關也關不住。蓉蓉就是一個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紅色,人又胖,外號"粉紅小豬",但就是這麼個高胖女孩,連同伴錯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著媽媽去跟對方小朋友說。 媽媽常常嘆氣:這一朵溫室小花,將來還能夠移栽到野地里去嗎? 發現之二:綠色和藍色-討厭競爭 熱愛綠色和藍色的小朋友都有迴避競爭的傾向,綠色尤甚。喜愛綠色的孩子,個性上較隨和開朗,沒什麼心機,具有包容寬恕的心胸及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頗有求知的上進心。此類型者,成人後適宜於領薪階層,如能有恆心踏實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許多才氣縱橫的男孩多屬此類型。 連小三輪自行車也要選擇"青草綠"的卓珊,寧可在幼兒園植物角看一下午"螞蟻大遊行",也不願與一群小朋友玩"搶椅子遊戲"。"她明明眼急手快,能搶得贏,不知怎麼一玩這個遊戲就要上廁所。"除了討厭這個"8人搶6椅"的遊戲,卓珊還聰明地避開與同伴的"殘酷競爭",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沒人想演"兇惡的王后",卓珊就舉手說願演王后,因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個人註定要體會失敗的滋味,卓珊說:我不想跟別人去爭。又說,要是有一個童話,能讓每個小朋友都分上一個角色皆大歡喜,就好了。 媽媽有這種憂慮:卓珊熱愛的綠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騷動和表現欲,令她嚮往一個沒有競爭關係的、和睦且各司其職的世界?孩子將來必須直面殘酷的競爭時,會不會喉頭髮緊、兩手冒汗,興起"逃之夭夭"的念頭? 發現之三:紫色和橙色-過度情緒化 偏愛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緒波動劇烈的傾向,只不過偏愛橙色的孩子更樂觀,情緒顛簸時會往好處想,比較善於自我開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壞情緒掌握時可能有攻擊性。熱愛紫色的小孩則完全相反,他的情緒失控不會向外,只會向內??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的語氣,他都能在心裡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對他的態度有些許變化,都能左右他一兩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師不得不經常尷尬地撫慰他:"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那個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歡紫色的男孩比女孩還多,這或許可以解釋兩個事實:第一,為什麼神經質有成就的藝術家從來是男多於女;第二,為什麼"生悶氣"的怪男孩屢見不鮮。敏感的女孩會用眼淚來釋壓,男孩從小被教育"不許哭!要堅強!"男孩就只剩下"鬧彆扭"一種表達方法了。 假若發現熱愛紫色的小男孩在"鬧彆扭",千萬別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撫他那顆"容易受傷的心"吧。 發現之四:橙色-活力與自大 喜愛橙色者,個性上較外向活潑,喜愛說話而且人緣很好,有趣的是,幼小就喜歡橙色的人,會從一而終地喜歡到成年,雖然有時人暫時喜歡其他顏色,但仍會再度重返橙色的懷抱。此類型者創造性,自我為中心,較不懂得體諒他人,粗枝大葉,幼稚地認為天底下都是好人,所以,易被騙。 喜歡將場景的所有組成部分??太陽、跳舞小人、帶煙囪的房子和房子前面的玫瑰花,都塗成橙色的孩子,一般都是群體中的"明星",無論和家人在一起還是和夥伴在一起,他都希望成為一切計劃中的主宰,希望由他說了算。當然,他是樂觀主義者,開朗熱心,唯一的缺點是不懂妥協,永遠不肯立於從屬地位。幼兒園排演童話.
當心打孩子打出心理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田嵐、何俊萍兩位教授針對"家庭體罰子女現象"的調查顯示,近2/3兒童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在接受調查的498名大學生中,54%的人承認自己在中小學階段經歷過家長的體罰,高達被體罰總數的71.38%。體罰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腳踹為最多,佔到88%,藉助工具,如棍棒、皮帶、衣架等實施暴力的佔1.6%。從體罰的種類看,辱罵佔25.28%,罰跪佔16.36%,罰站佔13.38%,被父母逐出家門的佔4.09%。心理學家指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濫用體罰會給孩子造成諸多心理問題。
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鬱悶
"濫用體罰會造成諸多心理問題。"北京慧源心理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兒童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孩子過得並不開心。"最近上海電視台新聞頻道和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聯手舉辦的調查結果發現,參加調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開心,因為父母責怪、訓斥甚至動手打孩子而感到不開心的佔到15%。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成為孩子鬱悶的"罪魁禍首"。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愛護和關懷,而不是父母的責怪和打罵;第二點,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點,得到別人的讚賞;第四點,在家裡有地位。而濫用體罰會破壞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親經常打女兒,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現早戀,還會使女兒數學成績差;父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逆反心理,不願服從社會規範,或者退縮、幼稚,缺少男子氣;母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說,打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
濫用體罰會喪失懲戒效果
"濫用體罰會破壞父母和孩子的親密感情。"肖峰說,"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種尊重平等和諧支持的關係。一旦濫用體罰,既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肖峰特別指出,體罰不但使孩子不再願意與父母親近,而且打多了,只會使父母子女之間在感情上產生隔閡,嚴重的甚至會對抗、對罵、對打。
肖峰認為,濫用體罰會喪失懲戒的效果。體罰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如果濫用,父母動輒就是幾板子或幾巴掌。打孩子打慣了,習以為常了,孩子對打也就沒有了懼怕。孩子一旦對打失去了懼怕。"打"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也就喪失了它的威懾力。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有些孩子所咕噥的:"動不動就打,只會打"。美國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有40%的父母覺得打罵之後,孩子的表現還是一樣。
濫用體罰不能真正讓孩子明辨是非
國外有專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來體罰孩子的眾多後果,跟蹤分析了打屁股對孩子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她認為:通過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讓孩子暫時聽話,但問題是,孩子心裡並不特別清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應該讓孩子從內心裡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不是"如果我怎麼怎麼了,媽媽就會打屁屁……"否則,一旦家長不在身邊,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脅了,孩子們就不會有分辨是非的主動性了。
濫用體罰還會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會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日前,美國一個專家小組分析調查了過去60年有關"打屁股"的案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童年經常挨"屁板"的人們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會的行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無論是打還是使用別的方式處理或懲罰孩子的過失的意義,不是針對事件的結果,關鍵的是針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態度。批評、懲罰的根本目的與重點是讓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減輕懲罰。當孩子對可能被懲罰的方式、輕重等考慮的越多,就越不關心事件本身的問題,從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訓和經驗越少!因為打罵只會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現你不喜歡的行為,並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淘氣,繼續使壞;打罵只是讓他學會了逃避被打,而沒有學會什麼是該,什麼是不該的是非善惡。
肖峰主任肯定地說,家長期望完全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一味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決不能獲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兒童滿腹心事,原是焦慮症 大夫,我兒子今年上小學6年級,以往他天真活潑,可近一年經常見他愁眉苦臉,似有滿腹心事,到醫院檢查並無器質性疾病,醫生診斷為"焦慮症"。請問,兒童怎麼會有這種病呢?
雲南曉蒙
近來,醫學心理專家進行了近10萬名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調查,發現有32%的學生存在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其中以"焦慮症"最多。
兒童期焦慮症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由於學習任務過重,課外作業太多,娛樂及睡眠時間少,壓抑了兒童好玩的天性,日久就會產生焦慮。2.家長期望值過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時間一長,孩子怕考不好就會滋生焦慮情緒。3.父母經常吵架,家庭無幸福感可言,孩子心靈受到創傷,變得失望與焦慮。4.升學的壓力以及學生之間競爭增強,造成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孤僻、厭學、焦慮。5.孩子考得好,家長在生活上加倍關懷,考得差,生活上給以懲罰,甚至嘲諷挖苦,使孩子加重焦慮。6.個別教師及少數家長以嚴厲的懲罰手段教育孩子,易使兒童產生心理障礙。當以上的一種或幾種情況出現在一個孩子身上時,就會導致兒童焦慮症的發生。
防治兒童焦慮症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家庭成員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按實際情況而定,要指導其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多與孩子溝通,提高其學習興趣。教師與家長要經常給孩子鼓勵,絕不能施壓過大與過度懲罰。 孩子也有罪惡感 五歲的孩子懂得自責表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期許,並能分辨出什麼是好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這一說法得到瑞士Jean Piaget的支持,另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約百分之八十九的孩子曾出現過罪惡感。 父母負面的銳利言辭是導致孩子產生罪惡感的元兇之一,比如:"你快氣死我了"、"我被你累死了"。另一個元兇令人意外,居然是笑話!當我們幽孩子一默,例如回應他天馬行空的談話時,我們會說:"你怎麼大話西遊啊?"孩子很可能會因為無法體會父母只是在跟他開玩笑而誤以為你在責罵他。有見於此,在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的同時,也要留意他的心理成熟度是否能負荷你的玩笑。 即使孩子很調皮,你也不應說出消極氣餒的話。只要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不當行為會引起什麼不良後果便可以了,這樣也能幫助他們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 要知道罪惡感有正面的作用,它與守法守規是相輔相成的,不能認知什麼是罪惡感便會很容易做出違背道德良心的事 。除此以外,讓孩子對自己有期許也能推動他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嫉妒,污染孩子靈魂 嫉妒是一種"負面情緒",但卻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斯坦貝格的研 究,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現在學步前的嬰兒期。專家曾發現,有的不足周歲的嬰兒當看到母親 在給其他嬰兒哺乳時,也會出現心率加快、面色潮紅等不安反應,甚至哭鬧起來。而長大到 學齡前的五六歲時,嫉妒會更頻繁地升上心頭。至於上學以後,由於和小朋友進行多種"比較"的機會驟然增多,他們可能會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學會 了"掩飾"自己的嫉妒感。不過,絕大多數10歲以下的兒童仍會表現出較明顯的嫉妒情緒, 儘管深知這並不光彩,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有的孩子會因為鄰桌贏得了一朵小紅 花或受到老師表揚而悶悶不樂;或對小夥伴在遊戲時投中了球感到不快;或對自己最好的朋 友穿上好看的新衣莫名其妙地耿耿於懷……
斯坦貝格的統計還顯示:不僅在女孩,而且在男孩中,嫉妒均十分常見(而以往的看法 是男孩心胸較開闊);嫉妒的對象往往是關係較親近的同桌、好友甚至年齡相差不多的兄弟 姐妹;經常嫉妒他人的兒童,大多性格怪誕、不思進取,也少朋友。一般來說,嫉妒心是陰 暗、醜陋的,它可能摧毀理智,泯滅良知,扭曲人格,污染靈魂。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表現出嫉妒時,你必須盡最大努力幫助他控制、擺脫,並最終予以克服。斯坦貝格為此提出了以 下合理化建議:
不要批評、挖苦。當孩子顯露出其"醜陋"的嫉妒心時,作為家長不要嚴加批評指責, 更不要冷嘲熱諷,因為這隻能使孩子更多地喪失自尊,最後更嚴重地身陷嫉妒的苦海之中難 以自拔。比較合理的應對方法是,佯裝漫不經心地對引起他嫉妒的"背景"通過詢問加以了 解,語氣平和,且面帶微笑。
靜靜傾聽。不妨把孩子抱在懷中,然後安靜地傾聽他的感覺。他也許會描繪說,他正體 驗著強烈的不快甚至憤怒,而這種敵對情緒的起因僅是由於他的一位小夥伴剛獲得了一輛嶄 新的玩具自行車,此時你不要勸慰說"那我也給你買一輛更好看的自行車",因為這在大多 數情況下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糟糕地誘發他的貪慾和攀比欲。其實,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向親人將自己的不安和煩躁和盤托出,希望有人能傾聽他的訴說,並理解他、體諒他。 待你聽完他也許是語無倫次的訴說後,你不必加以評論,相反地你可以輕鬆地說:"呀!我 還以為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哩!"要知道,你的輕鬆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 妒心,其強烈的情緒即會漸漸隱退。
力求轉化。或許,你對孩子時不時冒出的嫉妒心很難予以撲滅,但你完全可以聰明地將 其轉化為激勵他前進的動力。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對同桌收集到的玩具汽車眼紅得要死,出 於妒妒他意"信口雌黃"地對母親說,杜尼那小子一定是偷來了別人的汽車,不然不可能那 么多。這位明智的母親聽了便對他說,要是你不亂買零食,省下來錢照樣可買許多玩具車的。想不到這孩子真的下決心改變了亂花錢的惡習,省下錢來買了一輛又一輛的玩具汽車。時 下,他再也不必因他人擁有玩具汽車而傷心了。
家長是表率。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滿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往往嫉妒心較強。因而 作為家長,你須留意:切莫在鄰居發了一筆橫財或摯友升了官時,出於嫉妒對他們橫加指責 、冷潮熱諷甚至惡語中傷。要知道,壞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理學家認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產生嫉妒心。對這類孩 子來說,家長的愛、讚揚和理解是醫治自卑、進而克服嫉妒的佳方良藥。你對孩子每一長處 由衷的肯定和讚美無疑可大大增加他的自信和自尊,而一個充滿自信和自尊的孩子往往會充 滿了安全感、滿足感和快樂感,他們深知,他人的成績是通過努力完全能取得相似的成功。因此,他們不大會被他人的成功攪得心神不寧,或生出畸形心理。他們會心胸開闊,笑對人 生。而大度和樂觀,恰恰是撲滅嫉妒之火的最好的"滅火劑"! 你的孩子屬於哪種類型 德國漢堡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扎比內·梅爾巴迪博士,日前在一篇學術文章中給父母們提供如下建議,父母們可以根據這些忠告,對不同性情的孩子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乖孩子 這種類型的孩子適應性強,心情幾乎總是很好的。他不怕生人,但對陌生人的熱情也不高。因為這種孩子很少大聲表示抗議,所以常被父母強迫接受他們自己的意志,提出過高的要求。可能的後果是,孩子在成人後缺乏自信。 靦腆的孩子 膽小羞怯的孩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新事物。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他開始的時候可能有點不合群;一旦"混熟"了,就會高興起來。這類孩子比其他孩子"節奏"慢,若迫使他提前活躍起來,他就會失去信心,心裡不踏實。 活潑的孩子 活潑的孩子生命力旺盛,他們不願意老老實實地呆在父母身旁,而喜歡自己到處亂跑。對於特別活躍的兒童,應該給他一點小小的教訓,使他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如果太溺愛,完全順著他的性子,那麼他成人以後可能會無所顧忌,不知天高地厚。 問題兒童 這種兒童常常睡醒就哭,而且很難使他安靜下來。他對新玩具和新環境總是不能接受,一會兒過度熱情,一會兒又哭又鬧"問題兒童"需要父母有極大耐心,需要父母無條件地去愛。他只有在感覺到受大人重視的時候才會慢慢地平靜下來。 女兒過分愛美 女兒今年6歲,每天都要自己挑選衣服,特別愛穿裙子。還要求過幾天就換個梳小辮的樣子。最令我生氣的是,她竟然偷偷使用我的化妝品,在小臉上塗脂抹粉,在鏡子前照個沒完。第一次發現之後,我警告她不準有下次。但是她根本不聽,隔三岔五的化上一回妝。我真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 首先媽媽應該找一找孩子這樣"愛美"的原因:學電視劇中的人物?受媽媽平時化妝的影響?對化妝品感到好奇?與幼兒園小朋友攀比?如果孩子只是好奇,媽媽可以耐心的向她展示並介紹各種化妝品的用途,孩子了解了也就不感興趣了。如果是一種模仿行為,媽媽及全家不妨採用"冷處理",對孩子化妝後的小臉熟若無睹,漠視容易澆滅孩子的熱情,警告或懲罰反而起到強化孩子偷偷化妝行為的作用。化妝也可能反映了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得不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滿足,故而採取這樣一種成人化的行為進行彌補。媽媽不妨找老師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與小夥伴的相處情況,發現癥結所在,如遭排斥、被冷落等等,進而更有效的幫助孩子應對這些現實問題。
玩遊戲也能讓孩子充滿自信 自信是情緒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積極感受,源於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以及自我接受的程度。自信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有能力的,是受到他人的重視的。
真誠地讚揚。每當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有一點可取的進步,我總會毫不吝惜地誇獎他一番,這時的他總會眉飛色舞,信心百倍。而如果孩子遇到困難或者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的時候,也不挖苦諷刺、批評責怪,如果經常說"你真笨!""你什麼也干不好!"之類的言語,則會使孩子神情沮喪,損傷了他的感情,使其不知所措,難以認可自己。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對孩子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一定行!"這類鼓勵的話。
中肯地分析。通過耐心細緻又合情理的分析,讓孩子明白這麼一個道理:興許別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方面比他行。我明確地向他指明,他在畫畫方面可以超過別人。
多提供嘗試的機會。提供嘗試的機會也意味著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潛能。如:我總是鼓勵他積极參加學校、班級舉辦的各種比賽及文體活動,當然事前應幫助他做好充分的準備。每次孩子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後,總是表現得神采飛揚,他的自信心勢必大增。
積極的暗示與鼓勵。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成長感、價值感和勝任感。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告訴孩子,他在長大、在進步;他是有用的、被需要的、被喜愛的;他是有能力的,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例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說:"你如果自己穿衣服,我下午就給你買玩具。"而是用成長來鼓勵他:"我想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穿衣服了。"在這樣的暗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會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並在以後每天的努力中鞏固這種感覺,從而獲得自信。平時,我經常給孩子量量身高,稱稱體重,告訴孩子在長大,強化孩子的成長感。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我通常比較他的過去和現在,如"你的這幅畫色彩很漂亮,比上個星期畫的好多了。"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
我們還設計一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遊戲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和鼓勵中建立自信。比如:家庭成員在一起,輪流說出自己的優點。爺爺說:"我喜歡自己做的菜。"奶奶說:"我織的毛衣好漂亮。"爸爸說:"我喜歡自己設計的房間。"媽媽說:"我把房間打掃得真乾淨。"剛開始孩子說不出來,我們就幫他說,到現在他會說:"我能自己穿衣服。""我的畫畫得好。""我有禮貌。"……再者,就是家人圍坐在一起,請孩子擔任"小老師",給大家出一些題目,請予解答。如果沒人能答出,最後請"小老師"告訴大家正確答案。遊戲的時候,我們總是有些題目能回答,有些不能回答。"小老師"告訴正確答案後,就對他進行肯定和鼓勵,稱讚他"真聰明"。在類似這樣的活動中,孩子能表現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會因為出了一些爸爸媽媽都不能回答的問題而自豪,同時也因獲得了成人的鼓勵而增強自信。
還有我覺得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以身作則,樹立典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難想像缺乏自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夠充滿希望地看待未來,充滿自信,孩子也會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做好孩子的典範。 我們的孩子最怕什麼 你知道我們的孩子最怕什麼嗎?新加坡《海峽時報》在一項調查中發現,新加坡的孩子害怕考試不及格更甚於害怕父母去世。與中國和英國的兒童相比,新加坡兒童的恐懼常與學習或校園有關,而中英兩國的兒童擔心的卻是人身安全。中國兒童也害怕考試不及格,但這方面的憂慮僅排第五。 調查結果還發現,新加坡兒童明顯生活在學業的壓力下。每三個孩子當中,便有一個認為不值得活下去。而這些覺得生無可戀的兒童,往往是害怕考試表現不佳的一群。 中國兒童最怕的是:1、無法呼吸;2、地震;3、被電擊;4、熊或狼;5、測驗不及格。 新加坡兒童最怕的是:1、測驗不及格;2、父母或監護人死去;3、考試中不能考出高分。 英國兒童最怕的是:1、被車撞倒;2、無法呼吸;3、遇炸彈攻擊、遇襲。
7歲,心理發育一道坎 孤僻、逆反……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問題困擾著父母。但是許多父母根本無法想到,孩子這些不和諧的改變竟然是在幼兒期埋下的。 心理問題專家劉華清教授表示:父母,尤其是母親要避免以各種原因疏遠7歲之前的孩子,因為孩子7歲前和母親的關係建立得不好,會直接影響孩子日後心理和人格的成長,孩子在青春期就會爆發出種種與人與事不和諧的問題。 劉教授認為:很多媽媽出差或出國時,把孩子交給老人"全權處理",這會使孩子的潛在心理中形成"我不重要"、"媽媽不喜歡我"等想法,孩子的人格成長中應有的自信和融洽的元素就會缺失,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顯出無法應付外面世界、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的缺陷。 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得到的親密感和安全感是自幼兒期就形成的,在兩歲之前,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有兩個:吃和抱。如果孩子餓了馬上就給吃,而不是按書上說的"兩個小時"或多長時間吃一回,或者在媽媽抱孩子的問題上,媽媽高興時就抱,不高興就不抱的話,孩子自幼就會沒有安全感,直接導致日後缺乏和人形成親密關係的能力。如果孩子從小看家庭矛盾的種種表現,他們的人際關係也就潛移默化地學到了。 儘管孩子在青春期會爆發了一系列問題,但是劉教授認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不以行為判定孩子的好壞,即使做了錯事,也還是給孩子信心,讓孩子感到"你是我們家的驕傲"。對青春期孩子的管理要有彈性,如果用管理5歲孩子的方式管理15歲的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感到受束縛受壓制。給孩子留出個人發展的空間,看似父母要求得不嚴了,實際上往往會造就孩子。
幫孩子走出孤獨的困境 目前,對於孤獨症並無特別治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為治療。目的是促進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糾正異常行為,如刻板動作等,消除睡眠障礙、發脾氣、多動等繼發性癥狀等。 父母要善於同孩子接觸,多關心和照顧孩子,多抱抱、撫摸孩子的頭、臉和四肢,逗孩子笑等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另外,父母應和睦相處,不爭吵、不打鬧,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感到家庭的舒適和溫暖。
別把孩子"心病"不當回事 少年自殺事件並不鮮見。追溯過去,北京、上海、長沙……全國各地青少年每年浮現出的自殺事件總能引起人們無限的感慨與惋惜,各地心理專家、精神科學者的警示與告誡、甚至是呼籲在那些時刻都顯得孱弱無力。
自殺、抑鬱、鬱悶、心疾,這條看似無關的鏈條中,究竟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
只因為相依為命的叔叔說了一句重話,14歲的小強就喝下劇毒農藥自殺,被送進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病房搶救;而同一病室的是另一名13歲的少年,也因為服下農藥自殺,尚未脫離生命危險……同一病房住進兩名自殺少年,這一幕的發生僅僅過去一個多星期。
病根--溝通能力缺失影響心理
今年5月初,中國社會調查所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地高校1000名大學生展開了一項針對"大學生心理"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1/4的被訪者曾經有過自殺念頭。
"自殺是一個成熟社會不能杜絕的現象,不該被刻意渲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童精神病學專家李雪榮教授說,然而,如今這個社會問題亟待全社會關註:近年15歲到34歲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殺已經成為第一死因,約佔死亡總人數的26.04%。
2005年4月23日16時,某校中文系一名大二的女孩,從9樓跳下自殺。她生前在校園BBS上留下了一封遺書。遺書中這樣寫到:我列出一張單子,左邊寫著活下去的理由,右邊寫著離開世界的理由。我在右邊寫了很多很多,卻發現左邊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寫的……
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柳中權認為,獨生子女大學生已經變成如今大學生群體的主流,這一代特有的依賴、敏感、孤僻等性格特徵決定了一些人一旦離開父母,無助、孤單感便異常強烈,直接導致其極端行為的出現。
"特別是如今的青少年成長正逢E時代。"柳中權指出,對於這一代有許多評價: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然而,網路盛行之際,溝通能力缺失是青少年面前的最大弊病,直接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危害--六成自殺者緣由抑鬱症
一度在網上流行的高校流行語調查中,"鬱悶"一詞高居榜首。就讀湖南師範大學研二的袁同學說,同學中使用最多的詞便是"鬱悶",該詞成了一個下意識的口頭禪。即使在心情好的時候也會脫口而出。
到底鬱悶什麼。"鬱悶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低落狀態,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駱曉林說,產生鬱悶情緒的原因很多,比如由校園中較常見的"冷暴力"所引起。她指出,冷暴力實質上就是對學生精神的虐待,屬於隱蔽性的傷害,如老師或同學一個歧視的眼光、一句偏見的話語等。"長輩們不該將孩子口中的"鬱悶"視作年輕人無病呻吟的表象。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正日益突出。"駱曉林說。
那是否鬱悶等同於抑鬱?是否有抑鬱情緒就一定會導致自殺?
"當然不是!"駱曉林強調,抑鬱不等於抑鬱症,前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通過一些化解途徑較容易解決,而後者是一種心理病症。
有專家指出,最常見的心理疾病是抑鬱症,以至於它常被稱為"精神感冒",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大約有2600萬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是一種最常見的情緒障礙,我們的情緒大致可分為五個狀態:"躁狂--輕躁狂--正常情緒--心境不良--抑鬱",多數時候人們的情緒在中間三種狀態間波動,但如果因為種種原因而長時間處於抑鬱狀態時,才可能發展成抑鬱症。
有分析表明,六成甚至更多的自殺者因抑鬱症而自殺,因此,醫學界也常認為是抑鬱症殺死了他們。
延伸閱讀: 小孩子也有心理壓力
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越來越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
很多人都認為,學齡前兒童沒有學業負擔;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怎麼會有壓力呢?
然而,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越來越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問題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等等,這些都是使孩子產生壓力感的原因。
孩子感到壓力時,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清楚地講出來,因此他們有時無法得到成人的及時幫助。而且由於他們自身的知識以及處世經驗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太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壓力。所以,當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孩子會產生諸如抑鬱症、厭食症、睡眠障礙等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些將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如果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覺察孩子是否面臨壓力以及壓力的程度如何。
當孩子面臨壓力時,行為方面常表現為愛說假話、愛打人,故意損壞東西;情緒上常表現為愛哭鬧、不講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糾纏著大人,睡眠不穩,夜驚(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夢魘以至夢遊等;身體反應是經常持續(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動等等;精神反應則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愛忘事,愛胡思亂想,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等。
發現孩子出現某些上述反應時,家長應多與孩子接觸和交流,幫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壓力。比如,可給孩子紙筆,讓他隨心所欲地畫;給孩子一個故事開頭,讓他續編故事;讓孩子提出遊戲的內容和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當孩子從夢中驚醒時,安慰他之後,讓他說一說都夢見了什麼。而且當孩子敘述時,不要隨意打斷,也不要提建議或下結論。這些活動,可以使家長比較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了解使孩子感到壓力的原因,從而幫助孩子減輕或解除壓力。
如果家長的疏導仍不能有效地解除孩子的壓力,就應尋求專家或心理醫生的幫助,盡量使孩子的異常反應得到及早糾正,消除其對孩子身心發展的負面影響。 不讓孩子為所欲為 心理學家認為,攻擊是宣洩緊張、不滿情緒的消極方式,對兒童的發展極其有害,必須進行糾正。家長可以採用"轉移注意"法,對有攻擊性行為的獨生子女給予較多的關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來轉移其注意力,這樣可以培養興趣、陶冶性情以達到"根治"的目的。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沖沖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培養文化興趣、繪畫、音樂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徑。引導孩子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於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乃至逐漸轉移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是一種目的在於使他人受到傷害或引起痛楚的行為,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幼兒園階段主要表現為吵架、打架,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採用語言攻擊,謾罵、詆毀,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傷害。
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這期間,年輕的父母不僅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而且食物也優先供應孩子,甚至不讓孩子與他人分享,這樣容易導致孩子佔有慾旺盛。家長的嬌寵放縱,極易導致孩子為所欲為,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泄不滿情緒,甚至發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趣的地步。攻擊性行為有著明顯的性別差異,一般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擊後,會急切地去報復對方,如果任其發展到成年,這種攻擊性行為就可能轉化為犯罪行為。 心理因素是孩子的生長激素 人們往往把兒童發育不良,包括生材過於矮小的根本原因歸於生理因素。誠然,遺傳因素起的作用很大,但美國費吉尼亞醫學院的兒科專家們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又發現:心理因素同樣不可忽視。 專家們在研究中曾對1000餘名少年兒童進行調查,這些孩子有的充分享受著雙親之愛,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因而只能享受單一的母愛或父愛,有的雖然與父母住在一起但雙親並未能給他們以足夠的關愛,還有的乾脆享受不到任何愛……統計顯示,有幸充分享受父愛和母愛的孩子,其發育狀況比起其他孩子來說要好得多,平均身高、體重指數也較高,身材矮小者的比例小得多。 專家們對此解釋說,最根本的原因還不只是有幸充分享受到雙親之愛的孩子通常攝入的營養也比較豐富,以及有病能及時接受良好的治療。他們發現,當孩子得不到愛,特別是來自關係最親密的父母的愛時,他們"帶著陰影"的心理狀態不僅會妨礙他們正常的進食、消化和睡眠,而且還會引起生長激素分泌混亂,最後導致長不高、長不壯,甚至發育不良。在調查中他們發現有8名孩子原先生活在缺乏愛的環境里,身高明顯低於同齡人,但後來回到父母身邊,身高即恢復正常,然而再回到原先的環境,生長發育又一次減慢了。 據此,專家們要求父母們給予孩子更多的愛,特別對那些未能享受雙親之愛的孩子,教師、保育員的責任更為重大。除了在生活上應該無微不至地關心以外,更應該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安撫,這是因為:任何愛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父愛和母愛的不足。
移情幫孩子度過受傷的情緒 當孩子摔倒碰傷膝蓋時,我們知道該做什麼:清洗傷口,再繫上繃帶。可是,當孩子情緒受傷時,我們往往就束手無策了。面對孩子反常的情緒,我們該有怎樣的反應,如何去疏導?
當孩子情緒受傷,你會
冷漠:那有什麼?我不在乎
冷漠是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情緒缺乏反應,缺乏興趣,缺少關心。父母常常由於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很容易被孩子理解為:爸媽對你漠不關心。 如果當孩子向你表達他的感受時,你毫無反應,或者說些陳詞濫調,如我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回去接著玩吧--他會想:"爸爸媽媽一點都不關心我。他們不愛我。"
同情:我真難過,你真可憐
與冷漠截然相反的另一端是同情,同情往往是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情緒情感產生共鳴,為孩子的快樂而快樂,為孩子的憂愁而憂愁。 可是,寶寶真正需要的是爸爸媽媽提供他們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表現同情心態,這樣寶寶更會覺得自己可憐,而對解決問題沒有什麼信心。
移情:看來你很害怕離開你的朋友
移情就是爸爸媽媽用自己的心靈和頭腦去傾聽寶寶的心聲,當你對孩子表現出移情時,他會知道你理解她的感受。爸爸媽媽能敏銳地覺察到寶寶的痛苦、恐懼、失望、憤怒,或沮喪,並且能夠諒解,同時又能比較明智地為孩子提供鼓勵和幫助。 移情能很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並且能夠有效地使孩子擺脫這種情緒對他的影響。 毫無疑問,三種常見的發應中,移情是最好的一種。移情的反應,有利於孩子的自我接受,有利於孩子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的發展,更有利於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而互相信任的健康的親子關係。如何掌握這種特殊的育兒技能,其實並不難。
學習怎樣移情
第一步:傾聽
當寶寶悲傷、憤怒、抑鬱或驚慌失措時,他所需要的也許只是爸爸媽媽能聆聽他的訴說。孩子只希望父母能夠耐心聽完他的訴說,不要爸媽對自己的表現作任何評價,也不要他們提任何建議。 所以,允許你的孩子向你訴說他的感受。你不要對他妄加評論,也不要急於幫他解決問題。通常,他需要知道的只有一點--你關心他,你願意花時間來聽他的訴說。讓他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必要時,你可以提一些問題引導他訴說。
小提示:爸爸媽媽在向寶寶提問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使你的問題變成質問。
第二步:不加評論地接納和反映孩子的感受
接納你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不要評價,不要歪曲。描述你所看到的情緒表現: 小傢伙,比賽輸了,你很生氣吧? 看上去你的朋友令你心煩意亂。 這類對情緒的反饋,有助於孩子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就像照鏡子一樣,寶寶通過看自己在鏡子中的形象了解了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體特徵,通過聽爸爸媽媽對他感受的反饋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徵,孩子還可以據此對自我情緒進行修飾和改變。 通過給孩子的情緒命名的方式來反映他的情緒,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可以被別人接受。同時,它還使孩子知道:別人了解他們的感受。這是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最重要的一步。
小提示:當我們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肯定時,不要翻來覆去地重複一兩句話,否則孩子會對你的話不以為然,甚至認為你口是心非。
第三步:如果有必要,事後引導孩子討論他的感受
在許多情況下,你不需要採取這一步。但是,對於比較嚴重的問題,或當孩子表現出比較極端的情緒時,你需要他情緒平靜下來,頭腦保持清醒時,與他就這些問題做一些討論。 這時,你可以和他講道理,探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產生不良的情緒。你可以問這樣的問題: 你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什麼教訓? 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時,你可不可以用另外的辦法來處理:對你自己的態度有什麼看法?
小提示:在向孩子提這些問題時,重要的是要孩子通過自己的情緒反應,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要讓他們反省。
怎樣面對孩子提出的"為什麼" 寶寶長大了,他對世界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遇到問題,他會不斷地追問你"為什麼",直到你筋疲力盡、理屈詞窮。那麼,父母應該怎樣看待寶寶的提問呢? 首先,寶寶能提出問題是好事,這充分說明他在動腦子思考,他對世界的好奇心已經不滿足表面現象,而是想挖掘深層內涵,寶寶的這種追根溯源的精神值得我們鼓勵。寶寶的問題也許會非常簡單幼稚,但是家長的態度要真誠,不要嘲笑他,要以積極的態度誘導他。切忌不要因為忙或著心情不好就對寶寶的問題不理不睬,這樣做只會使寶寶會感到深深的失望,理性的探索慾望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對寶寶的求知慾是個打擊。 在回答寶寶的問題時要簡明扼要,不要繁縟地解釋不停,只要讓寶寶明白簡單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寶寶問:為什麼電話能聽到聲音?你可以簡單回答:這是因為有電話線接通。至於更深的電路內容,寶寶理解不了,也不必從多費口舌。 處理寶寶的問題時,還可以與他一起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的過程中,寶寶既學到了知識,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他與父母一起努力時,還會讓他體會到父母就象朋友一樣可以互相幫助,從而使寶寶的自信心大大增加,因此,這是幫助寶寶提高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有時你可以採取反向思維來回答寶寶的"為什麼",那就是通過反問來誘導他思考問題,讓他自行尋找答案,在詢問的過程,可以適當輔助他思索,為他理清思緒。 寶寶提出"為什麼"是他思考的開始,面對寶寶的提問,作父母的,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引導孩子加強自我意識,正確認識自我的潛能,珍惜自身的優點和長處,把它們轉化為積極進取的內驅力,以此消除嫉妒心。
2. 以孩子的讚揚在適當,態度、情感、方式、用語在恰如其分。表揚和批評相結合,讓孩子隨時都清楚自己仍存在不足,以免由於盲目自滿而滋生嫉妒心。 3. 指導孩子進行分析判斷,既要分析嫉妒對象成功的原因,又要進行自我分析,幫助孩子找出自身的缺陷和趕超別的孩子優勢的途徑。
4. 要設法使嫉妒的消極作用向積極方面轉化,積極引導孩子把嫉妒心理轉變為競爭意識,鼓勵他們奮起競爭,以強者為"參照物",形成力爭超越強者的良好心態。
5. 幫助孩子進行情感調節,確保孩子精神健康,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態,促進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這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是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精神鼓勵;二是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情感暗示,包括父母的情感暗示和孩子的自我調節;三是要轉移孩子的注意方向。 "色"寶寶其實很單純 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色"?在幼兒園或去公園,他一看到漂亮的小妹妹就會主動跑過去親人家一口,我們做父母的卻很尷尬,總覺得別人會想我們是怎麼教的孩子。一些父母有些憂慮。他們說:"或許,現在孩子小,別的小朋友的父母不會太在意,但是等孩子大了,還是"色心"難改,將來會不會闖出什麼禍來也未知。"
首都師範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王文娟表示:父母完全沒必要這麼擔心。王教授解釋:不到10歲的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其實是無意識的,而並非如父母所想的那樣--由於性的衝動。他這麼做的目的很單純,只是出於好奇,想要模仿"心病"發生在寶寶大病初癒後 生活中,爸爸媽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寶生病前性格活潑開朗,可是生病後性情會來個180度的大轉彎,變得悶聲不響,羞答答。難道一場病就能改變一個寶寶的個性嗎? 專家表示:患病,尤其是患慢性病的孩子,在康復後,性格會變得任性、乖張,甚至出現一些從未有過的怪癖。這種性格的改變直接反映出孩子心理上的缺陷。 孩子患病後,往往更受到家人關愛,有時近於嬌慣。大人百依百順,事事由著孩子來,無形中助長了他的任性。病情好轉後,孩子仍然企求得到父母的這種關心,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撒嬌、發脾氣。另外一個因素是,對孩子來說,醫院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患病住院後,那裡的設施、醫護人員的著裝,都和平時見到的不太一樣,檢查、治療的過程,也大大改變了孩子的生活方式。他們往往因此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年齡小的孩子會感到恐懼,大哭大鬧;大一點的孩子則表現為焦慮不安…… 避免孩子大病初癒後又得"心病"的方法 ·提高病兒的適應能力 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講明生病的緣由,告訴他到醫院看病、治療的重要性,減輕其心理負擔,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幫助他逐漸適應陌生的環境。
·照顧病兒生活有分寸 對於病程長,需要久治、久養的孩子,根據病情輕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養成懶散習慣。孩子的飲食需要特別照顧,但不可過分遷就。讓孩子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遊戲,可以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不過,應避免因過份貪玩而疲勞。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疾病恢復情況,要求他達到同齡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這對於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樂觀情緒、縮小與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豐富病兒的精神生活 孩子生病後活動的空間減少,可根據他的不同年齡創造條件,為他創造適當的遊戲、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心愿"彆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一輩子沒有特別的成就,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實現父母無法完成的夢想。於是,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被迫變成十項全能選手,彈鋼琴、學跳舞、踢足球、唱歌、滑冰、參加智力競賽、出書、當班幹部,凡是好的東西樣樣不缺,孩子看起來像個超人,心裡卻對父母的嚴厲壓迫充滿怨恨。 父母這種過分的要求,如果遇到天資聰穎的孩子,在表面上的確可以培養出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天才,但有沒有後遺症呢?一種明顯的後遺症就是強迫型人格,對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力爭第一。一旦遇到挫折,因為從小就飽受父母的高壓恐嚇,那個孩子很可能會一夕崩潰,轉眼間變成一個頹廢落魄的憂鬱症患者。 由於大多數父母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理想中的成功者,當父母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時,便出現一個問題,父母只能做到言傳,而不能做到身教。在孩子機靈的眼睛裡,父母只是空頭理論家,而不是真正的實幹家。父母這種表裡不一的窘態,根本無法逃過孩子的眼睛。孩子可能迫於父母的威嚴,不敢點穿。 其實,希望孩子成為全才並沒有錯,錯的是父母的逼迫的態度。真正的天才不是逼出來的。在美國有一個華裔父親,整天帶著一張印有他孩子大幅照片的報紙,他的孩子在美國青少年最著名的一個科學獎中獲得金獎。他為孩子的成就無比驕傲,但卻嘆息道,孩子成人以後和他斷絕了一切關係。無可否認的是,逼迫式教育雖然可以提高孩子的才能,卻往往以犧牲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代價。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人中豪傑,那麼就從自己做起吧,千萬不要年紀輕輕就放棄自己的努力。如果父母以身作則,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表率,那麼孩子自然會模仿父母的積極人生態度,和父母一起進步。如果父母信任孩子,多給孩子鼓勵、支持、愛護,幫助孩子發掘內在的靈性和才智,那個孩子雖然開始不一定鶴立雞群,但穩定的心性和自然積累的自信定可幫他最終勝出。
3--6歲兒童心理測試 適用於3-6歲的孩子,並且對這個年齡組中越大的孩子幫助也越大, 1 孩子能否輕易被逗笑? A、是 B、否 2 孩子是否經常耍脾氣? A、是 B、否 3 孩子能否安靜地躺下睡覺? A、是 B、否 4 孩子是否總把家人激怒? A、是 B、否 5 孩子是否挑食? A、是 B、否 6 孩子的飯量是否穩定? A、是 B、否 7 孩子吃飯時是否經常耍脾氣? A、是 B、否 8 孩子有沒有要好的小朋友? A、是 B、否 9 孩子是否經常失去自制力? A、是 B、否 10 孩子是否總是需要看管? A、是 B、否 11 孩子是否做到夜間不尿床? A、是 B、否 12 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習慣? A、是 B、否 13 孩子是否經常抽噎、啜泣? A、是 B、否 14 孩子能否安靜地獨自呆一會兒? A、是 B、否 15 孩子是否有恐懼心理? A、是 B、否
判定結果: 以下選擇加一分,1,是。2,否。3,是。4,否。5,否。6,是。7,否。8,是。 9,否。10,否。11,否。12,否。13,否。14,是。15,否。
如果11--15分,心理狀態較好。6--10分,心理狀態正常,0--5心理狀態較差
八種做法幫他清除心中自卑 孩子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使自己感到自卑。
例如,被老師批評了,自己穿的衣服沒有小夥伴的好看,上台表演時出現了差錯……每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心中暗暗焦急。這種自卑心理,會不會在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會不會影響到他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伴隨他一生呢?其實,為孩子清除心中自卑的陰影,您完全可以幫他做到!
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備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等特點。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便可改變他們的心態。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
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先在頭腦中想像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迹。當人重新憶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又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洗刷陰影法
失敗的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的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作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二是徹底遺忘,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逆向比較法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要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我們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較,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但對於"羨人之長,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採用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後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志,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做到一個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3、4、5歲時的恐懼感(一) 常見的幻想題惱 我們知道了不同年齡的孩子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還有另外一些類型的恐懼症,它們絕大部分突然出現在3、4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比如害怕黑暗、狗、消防車、死亡以及跛腿的人。孩子這時的想像力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他能使自己置身於別人的處境,描述出他們從未經歷過的危險。孩子的好奇心涉及到方方面面。他們不僅想知道每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而且還想知道這些事情跟自己有什麼聯繫。偶然聽說別人談論死人的事,便想知道什麼是"死亡"。等到他有了一點兒模糊的認識以後就會問:"我會死嗎?"
容易產生恐懼症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幾類:由於不愛吃飯和上廁所之類的事情而經常被父母搞得精神很緊張的孩子;由於恐怖故事或者經常被警告而使想像力受到刺激的孩子;缺乏培養獨立性的機會和不經常外出的孩子;以及爸爸媽媽過於溺愛的孩子。過去積累下來的焦慮感經過孩子進一步的想像加工以後,就變成了具體的恐懼感。
聽起來好像我是在說,如果對待孩子的方法不當,任何孩子都會產生恐懼感。其實我說的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所有的孩子都有恐懼心理,因為世界上充滿了他們不理解的東西。無論孩子是在怎樣的愛護和體貼中長大的,他們都會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脆弱性。有些孩子生來就比別的孩子敏感,而有些孩子,無論你如何精心撫養,他們都會對某種東西產生恐懼感。
爸爸媽媽的任務並不是要排除孩子想像中的一切恐懼。事實上,學會面對恐懼和戰勝恐懼是人生重要的一課。家長的任務是幫助孩子掌握有益的方法,去對付和戰勝恐懼。塞爾瑪·費里勃格在一本書中闡述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與否,並非取決他充滿幻想的生活中是否存在著可怕的東西,而是取決千他能否戰勝這些可怕的東西。"
害怕黑暗 孩子如果害怕黑暗,家長就要設法幫他排除這種恐懼感。這主要得靠你的方法,因為它比說教更為重要。比如千萬不要取笑他們,也不能著急,更不能勸說他們消除對黑暗的恐懼。如果孩子想說出來(有些孩子是願意說的),那就應該讓他說出來。要讓他感到你們願意理解他們,還要讓他知道你們確信他不會有任何事情。當然,家長絕不應該用可怕的怪物、警察或者魔鬼之類的東西嚇唬孩子。
要避免讓孩子看恐怖電影、電視節目以及殘暴的神話故事。他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東西已足以使他害怕了。另外,不要為孩子在飯桌上的行為動肝火,也不要在晚間無聊地呆著。要明確引導孩子舉止端正,而不要先任由他胡來,然後再去指責他。要為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以便使他過得充實。孩子參加的遊戲和活動越多,內心的恐懼就會越少。如果孩子堅持在晚間開著門睡覺,你不妨就按他說的去做。還可以在他的房間里開一盞光線微弱的燈,這樣,不用付出多少代價就能讓他看不見妖魔鬼怪了。其實在孩子睡覺時,他房間里的燈光和大人在起居室里的談話聲音遠不及他的恐懼對他的影響大。等到孩子的恐懼心理減輕以後,他就不會再害怕黑暗了。 吵架比離婚更傷害孩子心靈 上海市日前對1000名未成年人的調查顯示,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1.68%,比離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檢出率(28.33%)還要高!
此外,專家們在"2005上海國際兒科論壇"上特地指出,與離婚相比,子女對父母吵架的心理體驗更為明顯,受到的直接傷害更大。經常面對家庭"戰火"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現焦慮、抑鬱、恍惚等心理問題,個別孩子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鬱症。這些孩子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焦慮、多疑、缺乏信心,並且對將來婚姻產生恐懼等。
專家分析說,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會感到非常恐懼:一方面,他看到父母情緒都失去控制,自己呆在一旁,會感到隨時都可能受到父母的攻擊;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跟吵架沒有關係,孩子也非常擔心"父母萬一離婚了,我該怎麼辦",因而缺乏安全感。如父母在生活當中總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狀況下,心理問題由此產生。
孩子的心靈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父母即使有矛盾衝突也應避開孩子冷靜處理,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刺激。更不能把孩子當作自己與對方較量的籌碼或攻擊對方的工具,讓不懂事的孩子捲入大人的是是非非之中。
夫妻間意見不同在所難免,可心平氣和地討論,溝通彼此的想法,這不僅有助於達成一致,更可教導孩子養成接受他人不同意見的度量。有專家說,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不是高檔的童裝或昂貴的玩具,而是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和諧、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 多給孩子心理營養 兒童最為重要的心理"營養素"是愛。童年時代主要是父母和親人之愛。"愛"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如溫暖、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讚揚、信任、支持等。一個孩子如果長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別人尤其是親人的愛,長期處於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人格不健全、人性扭曲等不良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犯罪行為的產生。心理學家通過對兒童發展的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最為需要的,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愛與關懷。
自信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營養素"。自信能使人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它是傑出和成功人士的良好素質之一。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在做事中培養興趣,並從成功中體驗自己的力量、能力,嘗試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營養素"。對未來充滿希望,會使人努力奮鬥,不甘失敗。讓孩子充滿希望,關鍵是環境的潛移默化。成人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抱樂觀的態度,給孩子的個性發展以良好的影響。
宣洩和疏導也是重要的心理"營養素"。人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想對親人和好友訴說,這就是宣洩。與此同時,也希望有人幫助自己解開心裡的疙瘩,這就是疏導。宣洩和疏導都是維護心理平衡的有效辦法。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洩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因此,對於當今大多數獨生子女來說,宣洩和疏導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國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據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至少有3000萬到5000萬孩子存在行為問題。兒童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行為異常和心理異常,如多動症,學習困難,抑鬱、不懂人際交往、離家出走、迷戀網吧、結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心理專家認為,"問題兒童"人數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導。社會、家庭、學校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三個主要因素。
死亡,只因一句批評!--兒童心理:需經風雨考驗的花朵
中考日益臨近,青島的秦先生夫婦卻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女兒走進考場了。3月9日晚,一女士突然衝進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大呼"快來救救我的女兒!"醫護人員立刻全力搶救一個多小時,最終未能將女孩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這位正在讀初三,本應該有著幸福未來的女孩,卻因為父親一句批評,賭氣喝下半瓶農藥。這個女孩小麗(化名)的父親正是秦先生,據他回憶,小麗平時學習很認真,也許是要考試的緣故,她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9日,小麗偶爾打開電腦玩遊戲,出於對學習的考慮,秦先生嚴厲地批評了她浪費時間,但萬萬沒有想到她會選擇死亡回擊父親。
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造成孩子走上絕路的原因,一是家長的批評過火,對孩子過於苛刻,另一個原因是孩子不能正確面對批評,自身遇到心理障礙,而不知如何排解。在家長教導方式應受責備的同時,兒童心理健康已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孩子正遭受著已被發現或還隱藏的心理問題的折磨,而當矛盾被激化時,後果不堪設想。
據了解,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兒童出現心理障礙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據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統計,10年前,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一個月兒童的諮詢量為70人左右,只是現在兩天的工作量;原來全年諮詢總人數為1000多人,2004年已達到以前的5倍,醫院心理諮詢常年沒有淡季。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說,目前國內公認兒童年齡段為1歲到12歲,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兒童心理問題的增多,多數心理諮詢將兒童的年齡段延伸到18歲以下,研究表明從12歲到18歲間出現的心理問題多數與1歲到12歲有直接的關係。據她介紹,醫院曾調查了600多個3歲到6歲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問題。同時,根據醫院的接診情況,學齡期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最多,佔到看病總數的80%,學齡前的兒童呈逐漸增多的趨勢。
據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至少有3000萬到5000萬孩子存在行為問題。他們主要表現為行為異常和心理異常,如多動症,學習困難,抑鬱、適應不良、不懂人際交往、離家出走、迷戀網吧、逃學、過早的性行為、結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如果早期不進行有效干預,任其發展,將有可能導致成人時期適應不良、違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等。 兒童夜驚與夢遊症 夜驚與夢遊症均為睡眠障礙,多見於兒童,發病率約為3%,男略多於女。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時期,但以5~7歲為多見,青春期以後少見。夜驚發作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 臨床表現:患兒在開始入睡的一段時間後,突然驚醒,瞪目坐起,躁動不安,面部表情恐怖,呈凝視狀,有時喊叫,但意識仍呈朦朧狀態,同時並可表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出汗。發作時,若叫喚患兒,一般很難叫醒,患兒常常不加理睬,仍表現驚恐、哭泣或叫喊,緊張地抓住任何人,似乎繼續在遭受某種強烈的痛苦,而對父親母親的安撫、擁抱及焦慮等視而不見,發作一般持續十餘分鐘,又能自行入睡。清醒後對夜驚發作內容完全遺忘或只有片段記憶。部分患兒在發作時,可伴夜遊,即患兒起床走動,做一些簡單的機械的動作,如開抽屈等,醒後完全不能回憶。本病發作次數不一,可隔幾天、幾十天發作一次,偶可一夜發作數次。本病偶可為癲癇的早期癥狀之一,可結合腦電圖檢查加以區別。 病因與治療:主要的精神因素是受驚,如睡前聽緊張的故事,看恐怖的影視片等,此外,初次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的環境的緊張不安也會導致夜驚的發作。夜驚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續較久的焦慮狀態,因此,要進一步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疏導。家長對兒童夜驚發作不要過於緊張,夜驚伴夜遊發作時,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發作後,要協助患兒重新睡好,蓋好被子等。 兒童夜驚一般不需藥物治療,但反覆發作,次數較多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用鎮靜劑,以控制夜驚發作。在預防上,應注意培養兒童的勇敢精神,睡前避免聽緊張恐怖的故事和看緊張恐怖的影視。本病一般預後良好,誘因解除或隨年齡增長之後,即能自愈。 幫孩子走出父母離婚的陰影 夫妻感情失和離婚,無論哪一方都非常痛苦和尷尬,而此時最無辜、脆弱的莫過於孩子了。儘管不同年齡的孩子對父母離婚的反應都不盡相同,但多數孩子都會感到悲傷、憤怒和焦慮,並通過其日常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大人在傷心難過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多給孩子以關心和撫慰,敞開心扉,真誠地與他交流,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壓力,幫他度過這一特殊而 困難的時期。
把真相告訴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大,而且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好直接告訴他(她)你們的決定。離婚是件尷尬的事,對孩子開口確實很難,但是終有一天得把真相告訴他。找個機會跟孩子好好談一談,最好夫妻雙方都在場,並且盡量保持克制和情緒穩定。雙方即使有再多的憤怒、愧疚、和指責,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把一切都抖落出來。要知道,你們不幸,孩子更不幸,而且更無辜、無奈,是一個更大的受害者。
當得知父母離婚的消息以後,許多孩子最關心的問題是:父母以後還會像以前那樣疼我嗎?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必須向他保證:你們對他的愛是永恆的,無條件的。你可以告訴他:爸爸和媽媽過去是很相愛,很快樂的,可是現在在一起不幸福,所以決定分開,這樣會更好些;然而無論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了什麼,都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都會像從前一樣疼愛你,照顧你。
有的孩子會很天真地認為:父母在平時常因自己而吵架,離婚也是由他而引起的。因此大人必須告訴他,事實並不如此,是因為很複雜的原因,等他長大了才會明白。切記,孩子無須知道過多的細節。
多數孩子都擔心父母離婚會對他有什麼影響:我將和誰在一起生活?我要搬到哪裡去?媽媽住在哪裡?爸爸住哪裡?我是不是要換學校?我還能不能參加今年的夏令營活動?對於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坦誠回答,不要讓他有被騙的感覺。告訴他困難是暫時的,一切問題都將會解決,讓他對未來的生活之變有心理準備,並開始慢慢適應。
孩子在被告知父母離婚時,反應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會不停地問問題,有的大哭,有的在一開始時則看不出任何反應,後來才會哭鬧或煩躁、鬱悶起來。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得很鬱悶,一言不發,也不願當著你的面哭出來,就要告訴他:你想哭就哭吧,哭出來會更好受些。你也可以說:我知道這使你很傷心,真是對不起,讓你這樣難過,但是爸爸、媽媽一定還會像以前那樣疼愛你的。
在父母剛剛離婚時,多數孩子都不肯放棄最後的一線希望,傻傻地期待著父母破鏡重圓。這種想法是正常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接受現實,適應生活的驟變。
幫孩子減輕壓力
離婚不僅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使他產生強烈的失落感。每每想起過去美好幸福的時光,而如今父母必須分開,使他不能同時擁有兩個人的愛,孩子就會非常地傷心、失落,有的會整天鬱鬱寡歡,甚至有患憂鬱症的危險。因此,幫孩子減輕心理壓力是當務之急。
·鄭重跟他談話。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對你來說很重要,你會認真對待他的每一個想法。
·引導孩子傾訴其感受。有的孩子會將悲傷或憤怒壓在心底。要引導他,讓他傾訴自己的感受,不要試圖改變他的想法或故意曲解他。你可以說:你好像不高興,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使孩子正視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說:你覺得難過,這是很正常的。或者說,我知道這種感覺不好,但它很快就會結束的。要鼓勵他戰勝自己,克服困難,而不要寄希望於父母重新和好。
·提供幫助。問問孩子:怎樣才能讓你感覺好一些?他可能不會說什麼,這時你可以提供一些建議??也許只是親昵地在一起坐一會兒,或者到外面去散散步,或者養一隻可愛的小動物什麼的,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年齡小的孩子可能特別想給爸爸打個電話或給即將離去的媽媽送件禮物。答應他任何不過分的要求,並為他提供幫助。
孩子對生活變故的適應需要時間,有的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有的則比較短。如果父母能夠密切關注孩子的表現,理解其想法,並能正確地加以引導,就能儘早使其擺脫壓力和負面影響。一旦度過這段過渡期,生活穩定下來,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就會重新步入正軌。
對壓力的反應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父母的離異有著不同的思想壓力和反應。
1至2歲
1至2歲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和家人的愛撫、安慰和關懷,而且還必須來自他最親密、最習慣的人。這種規律和模式一旦被打破,孩子的情緒就很容易陷入低谷,會焦慮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改變吃、睡規律。別瞧他們小,可是他對父母分離卻相當敏感。
3至5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需要始終如一的關心,但隨著記憶力的增強和語言能力的提高,他會越來越自信。面對父母離婚的壓力,孩子常常表現得很擔憂,害怕分離。在行為上也會出現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還會時不時地向父母發脾氣,大聲啼哭。總之,很多行為就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樣。
6至8歲
6至8歲的孩子需要單獨和爸爸或媽媽在一起,而且喜歡不斷確認父母是否還愛他。此時,父母角色的平衡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孩子希望父母陪他的時間一樣多,關愛也一樣多。此時,孩子最大的幻想便是使你們重歸於好,並為此而不懈努力,例如單獨和你談,為你們創造碰面的機會等等。另外,孩子內心中的不快還可能會通過發脾氣、吵嘴、打架等表現出來。有的孩子會變得性格孤僻、自卑,與其它同學無法正常交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
9至14歲
此時,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經常參加學校和社區的活動,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因而不需要父母老是陪著自己。他對父母有了好惡之分,甚至會選擇一個生活。這時的孩子要防止出現思想偏激、孤僻、抑鬱等心理問題。
15至18歲
這個時期,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身體發育、心理躁動、是非辨別能力不強而又固執已見是其共同特點,同時這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對其以後一生的職業、性格等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時期,所有孩子都需要大人的關注和輔導,尤其是離異子女,更是如此。由於多數孩子對父母離婚不能理解,排斥大人的說教,而父母又是抱著慚愧的心情對孩子溺愛有加,這導致許多離異子女缺乏管教,任性妄為。有的男孩很早就學會逃學、吸煙、賭博,上網聊天,甚至跟街頭小混打得火熱,染上不良習慣,嚴重者會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對異性都有強烈的好奇心,有的開始早戀,有的甚至偷食禁果,這對學習極大。等等諸多嚴肅問題,不僅值得離異父母、而且也值得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幫小男子漢度過調皮期 男孩子比女孩子調皮完全屬於正常現象,尤其3至6歲這一年齡段,許多男孩常常橫衝直撞、大喊大叫,攻擊性較強。他們還常常以男子漢自居,時時想表現得很勇敢。男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他們為自己身體比女孩子多個小雞雞而感到驕傲。這一年齡段的男孩對自己的性器官有強烈的興趣。小雞雞讓他們感到疑惑,但同時又引以為傲,並時時表現出一些男子漢行為,試圖控制甚至欺負其他小朋友。 第二個原因是角色期望和培養差異。由於家庭和社會對男孩與女孩的角色期望和培養大不相同,男孩多被要求勇敢、自立、自強,如引導不當,就會表現為男孩的攻擊和頑皮行為。 第三個原因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所說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3至6歲之間,男孩對母親產生強烈感情,並由此產生了罪惡感和焦慮。加之這一階段的撫育責任更多地由母親承擔,男孩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更難以理清,因此,他們常會通過攻擊、喊叫、活動與遊戲等激烈的方式來減少內心的恐懼。而這一時期的女孩,雖然潛意識中對父親產生強烈感情,但由於她更多地是和母親在一起,在母親的呵護下她會很容易認同母親。這樣,在母親與女兒良好的關係下,女孩潛意識中的罪惡感和焦慮大大減少,也就較為安靜、平和。 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發展對日後的影響不容忽視。明白了男孩女孩性格迥異實際上事出有因後,作為父母,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幫助自家的男孩子度過調皮期: 其一,對調皮的男孩切忌過分禁制。過分禁制會使孩子的潛能難以發揮,其感情與想像力也會受到壓抑,嚴重的甚至導致成人後的性無能或性冷淡。為了防止孩子長大後出現這種不良傾向,父母應注意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方式。不要只看到孩子調皮消極的一面,也要看到調皮積極的一面。調皮的孩子通常好奇心較重,樂於探索外部世界,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過激行為。對孩子惡意傷人或破壞東西的調皮行為,父母應及時勸導和阻止,但應容許孩子沒有惡意的或沒有傷害到他人的調皮行為。同時,盡量少用貶義的言語評價孩子,少拿孩子的弱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相比,多讚揚自己孩子的優點,從而將孩子的調皮轉化為對新事物的探索興趣。 其二,應採取適當的方式引導孩子的進取心。男孩的攻擊性行為中包含有進取的因素,這是好事,但如果進取心發展過度就會引起孩子過分補償的心態。過分補償指人會不顧一切去追求某些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以證明自身的價值。這種心態常使身心缺乏休息,過分緊張,易導致心理性的身體疾病。過分補償的傾向有時也表現為自炫或自我宣揚。自炫者其實內心膽小怕事,但為了掩蓋,卻偏愛出風頭引人注意,以期抬高身價。因此,對待孩子的調皮行為,父母應加以區別,獎賞分明:一般的調皮搗蛋父母可對孩子講清道理,鼓勵孩子行為中所出現的進取的、創造性因素;而當孩子過分搗蛋並出現激烈的攻擊性行為時,父母要及時制止,約束他改正,無效時可適度懲罰,如暫時不准他和同伴玩、剝奪一些權利(如不準看電視)、當眾道歉等。 其三,這一時期孩子的模仿傾向極強,父母應注意對孩子起榜樣的作用,樹立起家長的權威;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為孩子創建一個充滿友愛、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這樣有助於孩子學會對他人的關心、尊敬和愛護;父母要多花一些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特別是父親更要多與孩子交往。一起看電視、做遊戲等親子活動,有利於緩解孩子的焦慮感,同時可促使男孩認同父親的角色,對調整孩子的惡意調皮有幫助。 寶寶需要自己感覺 火車在軌道上行駛,這是成人的規則,當孩子用玩具火車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會說:不對,火車應該在軌道上走。你能知道兒童的內心嗎?這可能是一個與火車無關的探索。 兒童的理性 兒童始於一無所有,並獨自向前發展,這就是兒童的理性。兒童的整個生命發展依據他自己進行。很多父母都說,我要教這個孩子,要把這個孩子教出來好像兒童的整個智力發展依據這個成人。如果這個成人不在了,他就會成為白痴,大多數成人都是這麼認為的。蒙特梭利說,我們成人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當兒童在做些不對的事情時,成人會急切地想給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訴他這不對,應該怎麼樣。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和創造性的。蒙特梭利說: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動力和能量。各種印象被整理、排列起來服務於理性,兒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來扶助理性。這個理性的過程就是一種自發的運動。儘管兒童的這種精神發展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助,就好比說一個嬰兒,如果沒有成人的幫助,他會死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成為他的救世主。儘管我們幫助了他,但他精神的發展是依靠他自己的,我們只是幫助他形成概念,聯結概念,區別概念,發展思維。 舉一個例子。我孩子因為第一個認識的是天這個概念,所以天上的星星也是他隨之最早認識的事物之一,天、星星屬於一個範圍之內。當時我已經搞了幾年蒙特梭利教育,現在想起來,當時我的好多觀念還是傳統的,所以我在給他灌輸所謂的知識時,依然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的。直到寧夏蒙特梭利幼兒院建立以後,我開始觀察大量的孩子,我傳統的觀念才逐漸轉變過來,我的行為才同蒙氏教育配上對。有一天我們家的電視上出現了黑猩猩,我對兒子說:辛辛,你快看,這是猩猩!我兒子當時的狀態真像計算機出現故障一樣,他說:星星,啊目瞪口呆地指著天,極為驚懼。他不知道這個醜八怪怎麼跟天上的星星是一個詞。這說明什麼?他內在的理性開始分辨和推理了,所以他對同音不同對象特別敏感。當時我就明白了,他的心智還沒有達到區別這兩個音同意不同的xing xing的能力。而我的強行灌輸使他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經驗的獲得 實體化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個概念,什麼是實體化呢? 我們知道,兒童內在的精神胚胎指導兒童發展。精神胚胎要變成兒童肉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實體化。比如我們聽講做記錄,字的筆順、筆畫就意識不到,就實體化了。有時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思考得很深很深,忽然發現走了很長的路,這段路上遇到過誰,我們怎麼搭話的,我們是用什麼姿勢走路的,我們都不知道,這時我們的話語,我們的走路方式,就作為已經實體化的東西而存在著。 兒童怎麼樣才能實體化呢?只有通過一個辦法,就是不斷地活動,通過不斷地活動來把精神胚胎實體化。比如說兒童眼前有個瓶子,兒童內在的衝動告訴他:去抓瓶子,然後他就蹣跚地走過來開始抓這個瓶子,不斷地抓。在他反覆活動的過程中就把他內在的精神胚胎要求他做的那件事情實體化了。實體化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兒童內在精神的那種衝動實現的過程。蒙特梭利說,兒童進行一個組織自我的過程,並且把這些東西都變成記憶。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小孩子拿來一個枕頭,枕套上有花,小孩子就聞這朵花,親吻這朵花。保姆認為他在乎這個東西,那我應該拿別的東西也讓他親。於是她拿了一大堆東西讓孩子親。這位保姆不了解兒童的心理,兒童要親什麼是受他內在的理性衝動來支配的,而不在於外界。但她匆匆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說:聞這個!吻這個!結果,兒童的心靈被搞亂了。 我想何止是她這樣,我也是這樣。我的兒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時,我看他反覆努力沒有成功,就會給他拿個東西:來試一試這個,兒子!幸虧我兒子說:閉嘴!你安靜一點好不好?每天早晨起來我就想給他說好多的事情,我丈夫就說:你安靜一點吧!讓他自己思考吧!後來我兒子聽到這句話,早晨我一說話,他就說:閉嘴! 請你安靜!後來我開始變得安靜。有一天早晨,我給孩子穿衣服,當我幫他把衣服穿起來,讓他站立起來的時候,我發現孩子臉上的神態那麼專註、神往。我想:這傢伙看什麼呢?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早晨的陽光從玻璃窗射進來,射在了一件粉色的睡袍上,粉色又將光反射過來,那景色特別漂亮。孩子在看,我不敢吭聲,我想,我不能破壞他這個內在的自然組成的過程。過了一會兒,他不看了。我問:你是不是看到陽光照在媽媽睡袍上特別漂亮?我兒子點點頭。但誰知道,那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那詩意的感覺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流連的呢?如果這個時候我廢話一大堆,這個過程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很顯然,我們有些成人太喜歡說話了! 自己的智力 蒙特梭利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著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行駛,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說: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該在火車的軌道上走,應該這樣。他的孩子不想這樣做,但爸爸認為應該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這同我們幼兒園濟濟的爸爸有著驚人的相似。濟濟的爸爸非常愛他的孩子,但他孩子的狀態並不好。他的孩子有時候拿一條毛巾往衣架上搭,搭不上,那孩子就站在那兒,能提毛巾站半個小時。後來我的孩子去他們家,我孩子一玩什麼東西,那孩子就一把抓過來說:不可以這樣,應該這樣玩!我兒子就把這個東西放下,又拿起那個東西。剛一拿起來要玩,他一把又抓過去:不對!這個東西應該這樣玩。等到下午四點鐘的時候,我發現我兒子已經被壓抑得受不了了,借了一件事情哇哇大哭。他們說我孩子跟濟濟爭玩具,我說:不是的。濟濟壓制辛辛太久了,他每次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的時候,濟濟就一把搶過來說:應該這樣玩。濟濟的做法純粹是他爸爸的作法。濟濟很聰明,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他機靈,非常非常機靈。機靈得像什麼?像鴿子、小鹿,很多人都喜歡。但是我認為,他自己的自我組成的能力已經喪失了,他的創造性不好。 因為兒童應該在他自己的發展點上探索、努力、成功,將經驗實體化,將概念內化。這個經驗是從兒童自己的探索開始,通過他自己的每一個小開拓而進行的。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己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教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蒙特梭利說:兒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只有當這些印象清晰,並且對它們進行了區分之後,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哈佛大學有一個經典性的實驗。它提出,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這樣的,當你給他一個全新的知識時,兒童不接收,如果你給他一個東西,他曾經認識,只有一丁點兒新內容,他也不接受。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他認識、已經掌握的,少一部分的內容是他沒有掌握的,這時候他接受得最快。因為兒童喜歡把一個事物跟另一個事物聯繫起來。其實成人也一樣。 我們都看過迪斯尼經典動畫片《小魔琴》,那架鋼琴能夠自己彈,影片中的小男孩就跟這架鋼琴達成協議。於是每一次鋼琴自己彈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是小男孩在彈,就不斷地讓他去參加晚會,不斷地誇他;於是小男孩就驕傲了。孩子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了驕傲的概念。當你有點成績,你這個人或許就驕傲了。這個概念是貶義的。但是有時候,因為孩子做得特別好,媽媽就會說:啊,兒子,我真為你感到驕傲!在生活中孩子又明白了驕傲的另一種含義,但是孩子會產生疑問。我兒子這兩天問我:媽媽,《小魔琴》上有一個驕傲,你剛才也說了一個驕傲,怎麼兩個驕傲呀?他開始區別同音字了。驕傲是對一個情景和事件的感覺的描述,這個感覺較複雜,它的難度正好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興趣相符。 智力也表現在對事物的區分能力上。在區別這個東西的時候,他也抓住了共同的東西,抓住了那概念的內核,這樣,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保護好孩子心靈的窗戶 俗話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可是幼兒園裡視力較差、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令家長十分擔心和著急。為什麼本該明亮的"心靈之窗",卻在小小年紀就模糊起來?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用眼過度
不少家長因為工作繁忙,顧不上陪伴孩子,經常讓孩子長時間看動畫片、影碟,玩遊戲機,造成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孩子偏食、挑食導致膳食營養不平衡,缺乏有益眼睛的營養素
部分孩子患有眼部疾病,導致視力變差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造成孩子弱視、斜視或近視的主要原因。3~6歲的孩子正處於眼球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同時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促進視力正常發展。
抽時間陪孩子到郊外走走,尤其是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帶他去郊遊,登山遠眺。這對孩子的視力非常有益,孩子也樂於採取這種"護眼措施"。
提醒孩子看電視時要離電視機2~3米,長時間用眼後,讓孩子向遠處眺望一會兒或做眼保健操,使眼部肌肉得到放鬆。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和別人共用毛巾、臉盆,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揉眼睛。
給孩子吃些對眼睛有益的食物。首先是蛋白質。蛋白質是保證良好視力發育的基礎,對眼睛正常的視覺功能以及組織的修復和更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瘦肉、禽肉、魚蝦、奶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次是富含維生素A、C或是鈣質豐富的食物。通常豆類、綠色蔬菜、蝦皮食物中鈣含量較高;而維生素A一般在動物肝臟、魚肝油、奶類、胡蘿蔔、莧菜、菠菜、青椒、紅心薯、桔子等食物中含量較高;維生素C是組成眼球水晶體成分之一,在青椒、黃瓜、花菜、白菜、梨、桔子等食物中含量較高。
如果孩子的視力低於4.8,家長則應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分析情況,如果孩子被確診為患有眼部疾病,應及時治療,確定為遠視、弱視、斜視癥狀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配鏡、用藥。 "成龍"還需好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是獲得成功的前提。曾有心理學家對1500名天 才兒童進行了3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這些兒童並不是都能有所成就,有20%的兒 童在幼兒期智商很高,但成年以後沒有什麼成就。與那些成功者相比,其差距不 在智力方面,而在非智力因素的個性品質上。例如,缺乏上進心、主動性、自覺 性、勇氣、毅力等。所以,意志和性格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些家長更重 視孩子身體素質和智能的培養,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和學習條件,卻忽 略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也不了解培養哪些個性品質對孩子的成功至關重要。 不少孩子身上已經表現出懶惰、自覺性差、依賴性強、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意志 薄弱等,儘管他們很聰明,但學習效果並不好。應當培養孩子哪些優良性格呢? 一、求知的興趣 即有穩定的注意力,對學習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有堅持到 底的毅力和恆心。 二、愉快的情緒和活潑的性格 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表情活潑。面部表 情豐富生動,說話有時伴有手勢。 2.語言活潑。口齒清楚,喜歡對人說話、講故 事、講見聞、背詩、唱歌、表演等。 3.動作活潑。喜歡參加運動和文娛活動,愛 做遊戲。 4.感知活潑。善於觀察事物,記憶力好,善於模仿。 5.思維活潑。好奇 心強,喜歡探索新事物,喜歡認字和讀書,愛提問。 6.雙手活潑。愛勞動,喜歡 動手操作。 三、友愛、合作和同情心 善於和別人相處,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關心別人,助人為樂。 四、獨立性 能夠獨自睡覺、吃飯、玩耍、穿脫衣服、洗手、洗臉、收拾玩 具等,不依賴家長,會和別人交朋友。 對照以上的標準,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家長在許多方面做得很不夠,例如, 孩子對某種活動很感興趣,但家長卻嫌費時間,嫌天氣熱,怕累著孩子等等。這 樣,孩子怎能培養出毅力和恆心呢?有些家長怕孩子出危險,或忙於自己的工 作,很少讓孩子外出,孩子就沒有機會觀察大自然,增長見識。有些家長不讓孩 子勞動,孩子變得懶惰、笨拙,獨立生活能力差。還有些家長事事以孩子為中 心,造成孩子自私,沒有友愛之心。要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長首先要從自己 做起,要從微小的事情做起,如果你不知從哪兒入手,可以向心理醫生諮詢。 5歲兒童的心理 5歲的兒童自己已經可以作很多事情,做事認真,情緒穩定,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有責任感,有同情心,事情做的不好感到焦慮,自尊心極強,成功時會感到驕傲,但思想仍簡單,專註能力可達20分鐘到30分鐘,很喜歡聽真實的故事。對問題產生疑問。做事持久有持續,有耐心及恆心,很好問,成人應耐心傾聽及解答,對這個年輕很愛家,父母的和睦對其心裡影響特別大。需要平靜快樂的家庭生活。
6種能力造就快樂心靈 10月2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國今年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之所以取此主題,是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成為5個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之一。 為了使孩子不出現精神障礙,擁有快樂的心情和健康的行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父母、老師都要努力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專家解釋,這裡所謂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飯、整理內務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個人的心理社會能力,是一個人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是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並且在與他人、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行為的能力。根據孩子的特點,可以具體表述為以下幾種能力。 1、了解自身特點,培養自我認識能力 孩子往往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了解,對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不認識,對自己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不清楚,對將來的目標心中無數。多數情況下是父母和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點,對自己的所謂短處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在遇到挫折和競爭的時候,容易產生心理失衡。因此,要讓他們明白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長處才能培養樂觀健全的個性。即使對成年人來說,正確地認識自我也非易事,所以,首先要懂得客觀評價自己,有客觀明確的生活目標,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才能在快樂的情緒中循序漸進,健康成長。 2、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良好人際交往能力 認真傾聽他人談話和意見,使用恰當的語言同他人交流和溝通思想,這種聽和說的技能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環節。 一些兒童往往在與人交流時,不注意他人的講話或表現出不耐煩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兒童不願意講自己的心裡話,表達自己的時候缺乏自然坦誠的態度,妨礙了與人的溝通,有快樂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煩惱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擔。這樣,由於長期聽不進來,說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天地里,造成獨來獨往,孤僻苦悶或固執偏激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大人要幫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恰當地運用言語和非言語進行自我表達,表達自己的觀點、願望和需求,避免誤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結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們懂得要對人採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己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流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採取寬容、公平、有理有節的處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與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勵中健康成長。 3、認識情緒,培養緩解壓力的能力 兒童青少年由於生活經驗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對自己的情緒有時難以把握,在遇到困難和矛盾的時候可能不會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造成許多的煩惱和衝突,而長期的情緒壓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礎。因此,要培養他們學會緩解精神壓力,尤其是對一些情緒壓抑的事,要教育他們懂得和學會宣洩和放鬆,這樣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態,不僅從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難時有能力做出冷靜的處理。 4、理解支持他人,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過多的呵護,導致一些兒童青少年往往只關心自己眼前的學習和生活,對他人漠不關心。在這種時候,應培養他們懂得什麼叫理解,什麼叫愛心,在這當中,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上,換位思考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這既是一個交友的必須,更是培養健康心理素質的要求。幫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種付出,但卻在這種付出中獲得了樂,這是我們培養兒童青少年快樂心情、健康行為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 5、有效解決問題,培養應對能力 每個兒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會中,生活在父母、親戚、老師、同學和朋友等許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會遇到一些矛盾和衝突。怎樣有效地解決這種衝突,需要學會應對的技巧和方法。 對兒童青少年來說,他們往往缺乏應對的態度和辦法,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著手解決問題,這樣容易產生苦悶、難過、恐慌等心理問題,長此以往,將使他們處於抑鬱、焦慮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和訓練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應對的技巧,幫助他們認識問題出現和存在的客觀性,幫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驟,要討論,要協商,要探討,要嘗試。使他們學會主動地適應環境,儘快地從遇到的問題中解脫出來。在解決問題中成長,在解決問題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6、避免攻擊性言行,培養自律能力 兒童青少年之間容易因一點小事產生摩擦和矛盾,輕者鬧意見,鬧不團結,重者就會一時衝動,自覺或不自覺地出現攻擊性行為。如果這種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矯正和制止,發展下去不僅對他人是一種嚴重的傷害,對自己更是遺患終生。 因此,要培養他們嚴格的自律能力,不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學會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擊性行為。這既是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質養成的基本要求。 提醒:如有異常表現應該儘快找精神醫生 一個人如果能夠很好地培養出以上幾種能力,他應該可以有比較快樂的心情和健康的行為。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孩子出現比較嚴重的異常表現,要及時去看精神科醫生。這些異常表現諸如:注意力分散,多動,易衝動;對立師長,處處違抗,難於管教;對網路或某種癖好成癮;多門主課不及格,閱讀、計算困難;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無事自煩;孤獨自卑,憂鬱苦悶,懶於交往,情緒低落;興趣變淡,慾望驟減;不易入眠,多夢易醒等。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找專科醫生諮詢。 3-6歲孩子的情緒特點 3~6歲寶寶的情緒怎麼樣?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展起來了。並且,孩子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緒表達規則,知道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可以得到成人相應的反應。他們還會使用富於表達性的身體動作來辨別情緒,對情緒的外部原因和結果的理解進一步提高,知道發生的某個事件讓大人或同伴高興了或是不高興了。 3~6歲寶寶社會情感的發展還沒有完善,因此他們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不強,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場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才會有所增強。 3~6歲寶寶情緒的特點 易衝動 3~6歲寶寶的內抑制發展差,控制力弱,言語的調節功能不完善,因此當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兒童時,情緒就會出現爆發性,常從一端迅速發展到情緒的另一端。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情緒易波動,極不穩定。所以,這個時期孩子的臉就象春天的天氣那樣多變,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易外露 這個時期的寶寶控制力發展差,他們的情緒變化毫不隱藏地表現出來,而且擅長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如,不高興就哭,高興、舒服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憤怒就瞪眼跺腳,有高興的事就要向親近的人訴說。 易感染 寶寶的情緒具有情境性,得到新玩具、媽媽離去、新朋友出現都會使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緒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改變。很多時候情緒不是由寶寶自身發出來的,而是因周圍人的情緒波動而引起的。在幼兒園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小朋友哭起來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著哭起來,整個場面會變得混亂極了。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控制能力加強,這些情緒特徵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定性也隨之提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道德感、審美感和調控情緒策略逐漸發展,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慢慢加強,易衝動、易外露、易感染這些特徵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定性也會隨之提高。 3~6歲寶寶情緒的發展 道德感 三歲以後,兒童產生了簡單的道德感。在兒童與成人的交往中,初步接觸到社會人群對人和事物的好壞、美醜的體驗和評價。孩子的道德感就是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在成人的評價和語言強化下發展起來的。兒童了解了遊戲規則,遵守遊戲規則,成人誇獎了他,他得到了肯定,體驗到滿意愉快的體驗,又在成人的語言的指導下得到強化。他們逐漸知道哪個行為會引起滿意的體驗,哪些行為會引起不滿意的和不愉快的體驗。他們開始按照社會行為標準認識好壞、美醜,使道德感發展起來。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妨多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社會準則,同時要用誇獎來鞏固孩子的利他行為。如,孩子會主動地擦桌子,給奶奶洗蘋果,爸爸媽媽要給他多多的鼓勵和誇獎,讓孩子體會到自豪感,為自己而驕傲。 審美感 孩子在成人對周圍事物的態度、體驗和言語的直接影響下,能直接感知到與自己生活緊密相連的事物。如:美好的大自然、周圍和諧的事物、優秀的美術、音樂、文學作品等。讓孩子在欣賞這些事物中,產生一種愉悅的體驗。審美感,就是從這些事物的鮮艷的顏色、新穎的形狀、勻稱的位置和圖案開始的。到5~6歲,由於兒童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和成人的指導,兒童對事物的分析和辨別能力增強。兒童就能從生活中分辨美醜,知道什麼圖畫美,什麼音樂好聽,什麼語言美,什麼行為美。這樣就產生了對美的事物的舒服而愉悅的情緒體驗。 這時候,爸爸媽媽要多讓孩子注意使用自己聰明的眼睛、耳朵、鼻子,充分地運用它們來觀察我們美麗的世界。有時間的時候帶他們走出家門,到博物館、公園、湖邊、草地去暢遊,去欣賞美麗的事物,孩子對事物的感覺會更加敏銳,藝術修養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情緒調節策略的應用 兒童在5~6歲時學會了調節自己的情緒,開始使用一定的策略來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了簡單的表現規則。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後,為了逃避懲罰,掩飾自己的負罪感,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孩子會學會撒謊,但是他們的策略是簡單的,很容易被成人發現。成人這時也不必發怒,要先檢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講清楚道理,同時要記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懲罰的,就一定要執行。 此時的爸爸媽媽,更要細微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真正的想法,然後告訴孩子正確的情緒應對方法,這樣孩子的應對策略才會更加有效。 爸媽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1、摸摸、拍拍 3~4歲的孩子仍然喜歡身體接觸。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很願意老師牽他的手,喜歡摟著媽媽。喜歡熟悉的人,特別是老師摸摸他,親親他。有時拍拍他的肩膀,他就會感到極大的滿足。這是一個過渡階段,孩子需要得到這樣鼓勵和支持,所以媽媽也要盡量地利用各種機會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對孩子的懲罰 5歲以後的孩子,要求別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兒園中,如果小朋友們不和他玩,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嚴厲的處罰,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時成人如果對孩子不加理睬,孩子會覺得非常沮喪,很有挫敗感,不利於孩子健康情緒的發展。所以這樣的懲罰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3、合理的生活制度 豐富的生活內容、身體健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有助於幼兒情緒的穩定。豐富的生活內容會讓幼兒產生興趣,有探索慾望,感到快樂和滿足。所以爸爸媽媽盡量讓各項活動輕鬆、活潑和多樣化。多帶孩子走出去,進行各種的戶外活動,讓孩子接觸到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諧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緒示範、家庭和睦、家庭關係親密,都會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情緒示範。成人要顯示出積極熱情、樂於助人、關心愛護幼兒等良好的情緒。要公正地對待孩子,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適應變化的新環境。不能恐嚇威脅孩子,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否則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情緒和性格。 讓和煦陽光照亮寶寶的早晨 寶寶不願上幼兒園多數原因是家長未能滿足他的要求或是他還沒有睡醒。所以,在每個早晨給寶寶一縷和煦的陽光,一個充滿母愛的微笑,他會心情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想讓寶寶在微笑中醒來,就應該培養寶寶早睡早起好習慣,。每天晚上最好不超過9點,就讓寶寶伴著搖籃曲進入夢鄉。這樣,第二天,他不超過7點就會自然醒來。如果孩子沒有醒,媽媽也不要大聲地催促寶寶起床,最好等他自己睡醒,然後微笑著向他道一聲早安,幫助他穿戴洗刷。 如果時間允許,讓寶寶看看魚兒睡醒了沒有,帶他到戶外感受第一縷清晨的陽光,聽聽鳥兒在唱些什麼。如果寶寶偶爾有不順心、不高興的時候,媽媽要儘可能地幫助他調整情緒,讓寶寶高興起來,待他心平氣和時再送他去幼兒園。 寶寶的臉就是他心靈的晴雨表,從他的臉上就可以讀到他的內心。媽媽要採用適當、科學的方法,一定能讓寶寶的臉上時時掛滿燦爛的笑容。想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那麼就讓清晨的第一縷和煦的陽光照亮寶寶的每一個早晨! 弱智兒童有什麼心理特點? 弱智兒童就是在智力發展上顯著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水平或在智力發展上有嚴重障礙的兒童。他們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點: 知覺方面:知覺速度緩慢,知覺範圍狹窄,知覺內容籠統而不精確。整個知覺顯得較正常兒童明顯遲鈍。 記憶方面:再現中會發生大量歪曲和錯誤,支離破碎,缺乏邏輯、意義和聯繫;識記速度緩慢,記憶保持差;記憶表象貧乏、缺乏分化,不穩定。 言語方面:言語出現遲,發展緩慢;辭彙量小,缺乏連貫性;詞義含糊,不能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詞不達意。 思維方面:判斷力差,不能完整地認知客體,缺乏概括能力;難以理解概念的確切含義,特別難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慮問題不合邏輯;數的概念掌握困難,簡單的計算亦難完成。 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範圍狹窄,穩定性差,難於分配注意。 個性方面:情緒緊張、壓抑,消極沮喪或喜笑失度;對人多懷有敵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難以堅持到底。性格極其孤僻。 從上述說明可見,弱智兒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過程水平低下,而是整個心理活動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 心靈施虐 家庭教養的偏向 心靈施虐是現代社會中並不少見而又不易被人們重視的一種家庭教養偏向。我們稍加註意便可發現,不少父母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卻無視孩子的感情需要,悖逆孩子的天性,限制孩子的遊戲、交友、愛好等活動,有的甚至迫使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的意願。當孩子有過錯或未能達到父母預期目標時,不是對孩子給予鼓勵和幫助,而是任意貶斥,有的還用侮辱性的語言任意辱罵。因此,有心理學家認為,"心靈施虐"起源於父母本身的"心理發展障礙"(即情緒失調)。如有的母親因為丈夫的過失而把希望全部傾注在兒子身上,把煩惱全部向女兒發泄。還有更多的父母則是把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轉而寄托在兒女們"成龍、成鳳"的希望上。 國外研究認為,心靈施虐是"看不見的災難",這是因為其惡果一般要經過較長時間才反映出來,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調查表明,長期受到父母心靈施虐的孩子,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在父母面前蕩然無存,他們對現實生活充滿困惑與煩惱,但又無處排解。調查還發現,經常受貶斥的孩子在智力和心理發展上甚至比經常受體罰的孩子都更為低下,甚至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而且,這種少兒時期的心靈創傷體驗往往是許多人成年後出現心理障礙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像武漢的小英、江蘇揚子市的素偉、浙江金華市的徐利等(均為近年來媒體報道有弒殺行為的孩子),這些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也即處於心理髮展過程中對父母最為疏遠、父母形象在他們心目中最為低落的"心理逆反期",由於心靈受虐,使之心理扭曲,加上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極不穩定,極易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那麼,父母應該怎樣來教育孩子,避免心靈施虐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孩子,以親切語言與子女交流,主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況,增進感情交融; 其二,積極發現孩子的優點,有位心理學家說得好,應用顯微鏡來尋找孩子的優點,孩子哪怕有了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充分鼓勵和肯定; 其三,尊重孩子的情感、人格,與孩子有不同看法時,應像朋友一樣與他們交流,不可高高在上,隨意訓斥;其四,面對有過錯的孩子,家長首先應控制情緒,要心平氣和地把道理教給孩子。只有創造一個優良的家庭環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解讀孩子的戀物行為 兩個小女孩
妞妞,4歲,妞妞媽媽最近很心煩。原來,阿姨在妞妞4歲生日時送她一件粉色的連衣裙,穿上後像個小公主。妞妞特別喜歡,天天吵著要穿公主裙,更讓妞妞媽媽心煩的是:一旦妞妞穿上這條裙子,她就死活不肯換下來,也不管裙子有多臟。即使你怎麼哄她、勸她,都沒用。最後妞妞媽媽只好採取暴力手段讓她脫下裙子,可換來的總是妞妞長時間的吵鬧和 哭泣。妞妞媽媽疑惑了:妞妞是不是得了戀物癖啊?
同樣4歲的麗拉,每天形影不離的不是她的媽媽,而是她的一塊白色小毛巾。毛巾的白色已經被漂洗得沒有光澤,而且由於長時間的使用,已有些破舊。麗拉沒事幹的時候,就咬著她的小毛巾。有人好奇地問麗拉媽媽:"你女兒是不是有戀物癖啊?"媽媽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她從小就這樣。"
戀物行為≠戀物癖
這兩個女孩到底是不是得了戀物癖呢?當然不是,這種高帽子可不能亂戴啊。因為"戀物癖"和我們一般說的對某樣東西比較依戀,可不是一回事。"戀物癖"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它是指對性愛對象的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迷戀。戀物癖患者通過撫弄、嗅、咬或玩弄某物來獲取性快感。而妞妞和麗拉這兩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怎麼會是戀物癖患者呢?最多,只能說是存在於幼兒身上的一種"戀物行為",還沒有達到"癖"的程度。戀物行為是指兒童對某種特定物品的依戀,在這種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兒童能獲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離開它,兒童容易哭鬧、焦躁不安、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兒童失眠、拒食。戀物行為在嬰幼兒中比較常見,嬰兒一般依戀毯子比較多;而稍大些的孩子大多會依戀那些比較柔軟的玩具,比如說毛巾、毛毯、布娃娃、長毛絨玩具等。
戀物行為"追根溯源"
那麼在兒童的世界裡,為什麼會有戀物行為呢?
一般是因為兒童的心理需要無法得到滿足而導致。
對依戀的需要。我們知道親子之間存在著一種依戀,孩子會依戀一直照顧她的人,通常這個依戀對象是媽媽。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能保護他們不受外界環境中有害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使她不會因獨自一人而磕破弄破;也能在害怕時,從媽媽那兒找到安全。但是,由於父母平時工作繁忙,孩子無法從他們那裡找到安全,得到依戀。於是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會轉移注意力:既然不能時時刻刻戀"人",那隻能轉而求其次,即"戀物"。因此,有專家認為:當孩子在需要媽媽而得不到滿足時,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從中獲得安慰。
對皮膚和身體接觸的需要。這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皮膚饑渴"。心理學家曾用猴子做過試驗。用兩個假的母猴作代替母猴。一個是由金屬絲構成的"金屬母猴",另一個是圓筒及其外面一層柔軟的毛巾組成的"布母猴"。結果發現小猴子與布母猴產生了依戀的關係,而金屬母猴卻沒有得到小猴子們的依戀。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身體接觸是否舒適決定著孩子是否產生依戀。從這個實驗中,我們也能看到:動物也需要舒適的身體接觸,動物也有"皮膚饑渴"。而人呢,更是存在著這種身體接觸的需要,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得到的不僅是感知覺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放鬆。所以,孩子們的所"戀"之物都是那些比較柔軟的東西,也就不足為奇了。
戀物行為的利弊權衡
當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滿足和愉快時,那些父母的替代品便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孩子的需要,也同樣幫助孩子穩定了情緒、得到了安全和快樂,從而彌補父母的不足。這種依戀的替代同樣也能使孩子產生自信、自控,從而擁有更好的情緒適應能力。
要是父母對孩子的戀物行為不聞不問,聽之任之,也會產生負面效果。重度的戀物行為會使孩子根本無法離開所戀之物,一旦離開或由意外導致無法復原的話,孩子心理的成長將遭遇重大考驗。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隨著生理髮育的需要,其戀物行為會發展成為戀物癖。性學研究表明:性變態中的戀物癖者在兒童或少年期就已顯示出明顯的戀物跡象。
爸爸媽媽怎麼辦?
爸爸媽媽們需要多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有很多時間陪孩子嗎?
--我經常撫摸孩子嗎?
如果有,那恭喜你們,更要恭喜你的孩子。
如果其中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甚至都是否定的,那爸爸媽媽們得趕緊改變一下自己的撫育風格,多陪陪孩子,多安撫安撫孩子。他們一定很需要你!
假如你的孩子已經有了戀物行為,那麼"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 適當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因為孩子在一個人的時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戀物的陪伴。
* 準備一些更具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來逐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在睡覺之前,可以利用舒緩的音樂使孩子獲得平靜以及心靈的安撫,從而減少對某特定物品的依戀。
* 睡覺時,媽媽可以講講故事,在房間里點一盞小燈,減少孩子一個人獨睡的恐懼。
* 設置一個情節,讓孩子把所"戀"之物送給她最喜歡的小朋友。比如,孩子既喜歡那條粉紅色的毯子,又喜歡阿姨剛生下來的小寶寶。可以建議她把小毯子送給小寶寶,做個小姐姐。
*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多帶孩子做室外活動,多交幾個好朋友;或者出外郊遊,欣賞人文、自然景觀,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性格開朗了,對物品的依戀自然也會減少。
過度的愛使孩子變"家賊" 一份兒童心理諮詢門診的資料表明:44名有不同程度"偷竊"行為的孩子中,6.8%是在4、5歲時拿家裡的錢;63.7%發生在小學階段。而且他們的生活條件普遍很優越。
專家表示:這些階段的孩子,心智沒有得到完全發展,世界觀、人生觀不夠成熟。而且他們的父母給錢大方,養成了孩子亂花亂用的習慣,一旦他們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偷竊的行為。
專家:糾正孩子這種不良行為,關鍵是教育
·綜合幫教:孩子的成長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家庭、社會、學校的大環境里。所以孩子出現問題,父母要從多個層面去解決。通過學校教師加強教育,及時與教師溝通反映情況,可有效防止偷竊行為進一步惡化。
·預防教育:檢查家裡的財物保管是否合理;監督孩子在外結交朋友的狀況;給予孩子一定的愛心和關心;防止出現家庭教育真空現象。經常性提醒孩子要節約,不要亂花錢。
·懲罰教育:偷竊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儘管偷的是家裡的錢。父母必須批評孩子錯誤的行為,並進行適當的制裁。損失的錢,可以通過後期表現進步獎勵作為補償。
·寬容教育:不可把孩子一時的錯事當成品質的敗壞。那樣就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反而傷害孩子的自尊或者說會讓孩子自暴自棄。孩子及時反省自己的行為並決心改過,我們不妨適時的寬容一下,忘記不愉快的經歷,給予孩子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的改變。 3-4歲寶寶心理活動和行為特徵 你可知道家裡那個3~4歲寶寶的心理活動?了解他的行為有哪些特點嗎?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3~4歲寶寶在心理和行為上有了許多令人驚喜的變化,爸媽唯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讀懂寶寶的行為,並能更有的放矢地培養寶寶的能力。 言語和遊戲能力發展迅速 3~4歲寶寶的言語表達逐漸由連貫性言語取代情境性言語,從對話言語發展為獨自言語。寶寶言語發展中的另一個突出變化是有了自我中心言語,這是一種伴隨著動作和遊戲而進行的自言自語,是一種既具有外部言語特點,又具有內部言語特點的由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的過渡言語。在寶寶獨自一人玩遊戲時,或遇到問題情境時,這種過渡言語就頻頻出現。 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思維已開始擺脫動作的束縛,成為獨立的一個心理過程,如今,他們接觸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花草樹木、河流或是小動物、各種各樣的玩具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到了4歲,寶寶的話題會更多,他們會交流看電視節目的感受,並互相炫耀"春節爸爸媽媽要帶我到香港迪斯尼玩!""媽媽給我買了新裙子"等話題。 寶寶已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現在寶寶的遊戲中,遊戲是3~4歲寶寶的主導活動。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想像異常活躍,因此他們的遊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想像的象徵性意義,比如:一個小手絹,他們可以當作布娃娃的衣服和被子,也可以當作漂亮的蝴蝶結;一塊積木,他們有時可以當作小橋,有時可以當作蹺蹺板。每一種遊戲都有寶寶自命的特殊含義,任何一種遊戲中都藏有打開寶寶心靈大門的鑰匙。這個時期寶寶遊戲的另一個特點是共同遊戲,他們不再像1~2歲寶寶那樣獨自玩耍。 建立性別意識 3~4歲寶寶的心理和行為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們開始認識和學習彼此之間性別的差異。首先,寶寶由於男女身體上的差異和行為特點而對性的區別發生興趣,隨後寶寶便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開始習得同自己的性別相適應的態度和反應。在寶寶習得性別區分的過程中,往往以同性家長為榜樣,求得相同的行為和感受。女寶寶們玩當媽媽的遊戲,惟妙惟肖地學著媽媽的溫柔、能幹和女性所具有的獨特行為;男寶寶們則模仿著爸爸的態度和行為,希望自己像爸爸那樣堅強、果斷。 喜歡結交朋友 3~4歲的寶寶很喜歡結識小夥伴並和同伴玩耍。這個時期寶寶在夥伴中體驗到完全不同於爸媽和其他成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同小夥伴一起遊戲的過程中,寶寶的知識、想像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的發揮,這種和同齡夥伴共同進行的自主活動能使寶寶認識到自我價值和能量的存在。而幼兒園這種集體生活,能夠為寶寶創造同眾多的夥伴接觸的機會,對寶寶的心理發展十分重要,對寶寶們結識夥伴起到了橋樑作用。 專家小檔案 丁彤女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諮詢師,上海同仁醫院特需醫療中心特邀心理諮詢專家,上海康聖寧諮詢公司心理顧問。 擅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心理諮詢、情感婚姻心理諮詢、職業心理諮詢。長期擔任廣播電台心理節目的專家講座,國內諸多知名報紙、雜誌的專欄作者和特邀撰稿,出版《心有千千結》一書。 獨生子女的五種心理偏異 家庭育兒學前健康教育知識:獨生子女的五種心理偏異
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相對寬裕,有可能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生活、學習條件。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獨一無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偏異。
1.父母和祖輩的溺愛嬌寵,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從不知為別人著想。
2.對"獨苗苗"百般袒護,長者不願約束孩子。孩子在家庭這個最早加入的社會結構中,未能養成尊重長輩、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而是任性驕橫,家庭成員關係顛倒,走向外部社會也不懂得尊重別人。
3.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為伴,幼時缺少與小夥伴一起遊戲的集體活動,既不易養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性,所以社會適應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熱情的個性傾向。
4.在家裡,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工作,易於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勞動自覺性。
5.家長望子成龍,請家庭教師,買鋼琴,成天逼孩子認字、作文、彈琴、習畫、學外語,沒完沒了。孩子缺乏應有的遊戲時間,會產生厭學情緒。
其實,只要家長能發揮孩子的優勢,獨生子女的體格和心理都會得到很好的發揮。
讓寶寶學會不再害怕失敗 身邊的故事
佳佳是一個爭強好勝的小男孩,凡事總想當第一,但只要碰到一點困難,又非常容易退縮。
佳佳和媽媽在院子里比賽拍皮球,看誰拍的次數多。有時媽媽故意讓著佳佳,佳佳就
非常高興,可只要讓他輸幾次,他就不高興了,"我老輸,你老贏,不玩兒了!"幾乎成為佳佳的口頭禪。和爸爸下跳棋也總是爸爸讓著他,如果輸了,佳佳就會把棋子一扔:"又輸了,不玩兒了。"
在外面和小朋友玩遊戲,佳佳也總想比別人好,想著贏,一旦輸了就不高興:"不玩兒了,不玩兒了!"
佳佳這麼脆弱,媽媽真擔心佳佳長大後成為不經風雨的孩子。
專家診斷
幼兒大都有爭強好勝之心,如何幫助幼兒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是家長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
√ 由於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較高,或幼兒不願落後於同伴,獨生子女受到家庭過多的遷就等原因,使幼兒在面對失敗時表現出脆弱、不自信和逃避,缺乏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 讓幼兒學會應對失敗,應從培養幼兒堅持不懈的品質以及勇敢的精神做起。
您的孩子是否這樣
√ 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
√ 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不是想找大人幫忙就是想放棄,或怨天尤人。
√ 從不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從不分析失敗的原因。
支您一招
1幫助寶寶正確認識挫折
可通過寶寶喜歡的童話故事、電視媒體或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告訴寶寶,生活中會有許多挫折和不如意,應把挫折和失敗看作動力,如《小螞蟻搬家》,中的小螞蟻正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怕苦難,成功地將糧食拖到了自己的窩中,再也不怕過冬的。
2及時鼓勵寶寶
有的寶寶因為害怕失敗而產生膽小、自卑心理,家長應善於挖掘寶寶的優點,經常鼓勵寶寶:"沒關係,每個人都會失敗,寶寶不是在××方面比別的小朋友好嘛!"
有的家長對寶寶的期望值過高,而使寶寶達不到,家長須重新調整對寶寶的期望值,減輕寶寶的心理壓力。
有的寶寶的自我期望值太高,常常由於達不到而感到失落,家長在幫助寶寶認清自我的同時,應幫助寶寶增強抗挫能力,克服寶寶的虛榮心,使他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
3給寶寶一點"劣性刺激", 讓寶寶受點挫折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有意識地為寶寶設置一些"難題",給寶寶一點"劣性刺激",如讓寶寶自己穿衣、系鞋帶、收玩具,鼓勵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寶寶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家長應善用表揚,一則避免表揚過頭而使寶寶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二則避免隨意表揚而使寶寶對表揚習以為常,失去自我激勵的動力。 限制行為,但要允許情緒 限制行為,但要允許情緒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限制孩子的某些行為,但是不應限制願望或者情緒。 大多數的紀律問題包括兩個部分:憤怒的情緒和憤怒的行為。不同的部分應該不同地處理。情緒應該得到理解地處理,行為可能需要限制和糾正。有時,理解孩子的情緒可能就已經足夠解決問題了: 媽媽:你今天看上去很生氣。 羅南:我是很生氣! 媽媽:你心裡感覺有點不舒服。 羅南:你說對了! 媽媽:你生某人的氣。 羅南:是的,我生你的氣。 媽媽: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羅南:你沒有帶我去參加小小聯盟比賽,但是你帶史蒂文去了。 媽媽:是這個讓你生氣啊,我打賭你一定在心裡說:"她愛他超過愛我。" 羅南:是的。 媽媽:有時你真的那麼想。 羅南:我確實會這麼想。 媽媽:你要知道,親愛的,當你這麼想的時候,應該過來告訴我。 有些時候,必須要有限制。當四歲的瑪格麗特想割掉貓的尾巴"看看裡面有什麼"時,他的父親接受了她的科學好奇心,但是毫不遲疑地阻止了她的行為,"我知道你想看看它裡面什麼樣子,但是貓兒的尾巴是不能割掉的,讓我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張圖來告訴你它裡面什麼樣子。" 當媽媽看到五歲的特德在起居室的牆上亂畫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想揍他,但是他看上去那麼害怕,她不忍心過去打他,於是她說:"不,特德,牆不是用來畫畫的,紙才是用來畫畫的,給你三張紙。"媽媽開始擦牆,特德非常感激,說道:"媽媽,我愛你。" 將這個例子和另外一家類似的弄髒牆的處理方法比較:"你在幹什麼?你怎麼了你?你不知道不能弄髒牆啊?我真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 有用和無用的訓誡方法 訓誡孩子時有用和無用的方法有巨大的差別。在訓誡孩子的時候,父母有時會制止不良行為,但是卻忽視導致該行為的驅動力。限制如果是在憤怒的爭吵中作出的,往往沒有條理,不連貫,並且無禮。甚至訓誡有時是在孩子幾乎不可能聽得進去的情況下進行的,而說出的話也最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樣經常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覺得不僅他們的行為遭到批評,連他們自己也不是好人了。 當我們用有用的方法訓誡孩子時,我們幫助他們,不僅關注他們的行為,也關注他們的情緒。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導他們的不良行為。在作出限制時,態度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專斷,也不能反覆無常,而是要有教育意義,能塑造人品。在實施限制時,不能使用暴力或者過度的憤怒。孩子對限制的反感應該能夠預料到,並且要理解他們的這種反感,不能因為孩子怨恨禁令而額外懲罰他們。 這樣的紀律可能會使孩子自願接受限制和改變某種行為。從這個意義來說,父母的訓誡可能最終帶來孩子的自律。通過認同父母和父母體現出來的價值,孩子內心會獲得自我調整的標準。 如何避免單親家庭給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如何避免單親家庭給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單身的你在心理上也受到極度的創傷,可能會因此而更期望得到社會的理解與同情,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許會出現過分地謹小慎微,多疑,用封閉、極端和孤獨的行為來進行自我保持,而你的心態將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只有儘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以健康、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以後的生活,面對孩子,才能給他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氛圍。 注意與孩子的交流:這是避免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有效方法。儘管父母已經不在一起生活了,但也要讓他感到父母給予他的關懷和愛是絲毫沒有減弱的。 不要把孩子當撒氣筒:單向的你也許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許多不適應,需要很長時間的調節過程,但這些都不是你遷怒於孩子的理由。家庭的破裂,孩子是最無辜的受害者,不要讓他在承受單親家庭壓力的同時,再承擔你自私的發泄而給他帶來的傷害。 不要採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過分的嚴厲和過於溺愛容易給你的孩子造成逆反心理,會使他認為就因為他的成長環境是不健全的,所以你才會用這些偏激的方式來對待他,給他的心靈造成更沉重的負荷。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孩子來對待,給他健康、積極的教育吧。 關注他的心理感受:不要讓孩子捲入你們夫妻之間的矛盾,不要逼迫孩子在父母之中周旋、選擇,在你重新投入愛情的時候,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要知道他在作為你們的孩子的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感受和生活,所以要在尊重他的基礎上關注他。 如何防治小兒患電視孤獨症 近年來,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兒童孤獨症患者有所增加,多見於3~7歲的兒童。那麼如何防治小兒患"電視孤獨症"呢?
一、嚴格控制兒童看電視的時間。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0.5~1小時。 二、要選擇適合兒童電視節目。
三、家長自己儘可能少看電視,以免孩子跟著看。
四、家長應陪孩子一起看電視。給孩子解釋電視節目中的某些適合孩子的內容當孩子看過電視之後,可以讓孩子複述,這樣既可使孩子儘快從電視中擺脫出來,又可培養孩子的分析、表達、記憶和判斷是非的能力。
兒童撒謊的心理治療 很多家長對孩子有撒謊的現象感到生氣和苦惱,特別是對明顯的說謊和死不承認的說謊尤其惱火。
孩子為什麼說謊?──他們說謊有時是由於不讓他們說真話。有些家長常以打、罵等懲罰手段來對待孩子的錯誤。一個孩子打破了一個花瓶,媽媽回家後,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媽媽,可媽媽一聽珍愛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惱火,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從此,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為了逃避懲罰,就採取說謊來保護自己。
想讓孩子避免說謊,父母不但要聽得進孩子令人高心的真心話,也聽得進令人傷心的真心話。
孩子的感情體驗無論是積極的、消極的,或是矛盾的,都不應該鼓勵他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說,而應該按照孩子自己的體驗去說。例如,孩子生病時,不想服藥,家長騙他說葯不苦;不想打針,家長騙他說打針不痛。這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什麼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說謊的方法欺騙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實現自己的意願。
家長所謂的權宜之計往往會成為孩子說謊的樣板。如有人敲門找爸爸,爸爸不願見,就叫孩子告訴找他的人說:"爸爸不在家"。家長騎車帶孩子,被民警發現並批評時,家長就對民警說:"孩子生病,急著送醫院"。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會說謊。所以,家長平時應該時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斷孩子說謊的隱性心理動機,為孩子做出誠實的榜樣。
母親急著催孩子起床去上學,孩子還想睡一會,哼哼唧唧的一臉苦相。母親不應提示說:"是不是肚子疼?"孩子為了達到目的,就會按母親的提醒順桿爬,謊稱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會主動說出來的。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親會不由自主地鼓勵孩子說謊:"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對不對?","你沒有打他,他就哭了,對不對?","他頭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對不對?"這樣的提示絕不會使孩子誠實地說出事實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說謊的家長往往自食其果。
孩子由於判斷不準,把心裡想的當作事實說出來,說出自己對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的一種想像,如"我看見一隻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飛","我爸爸有一把手槍"。這種謊言說出了孩子畏懼或希望的事實。這時候,審慎的家長就會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動機,而不是簡單責備孩子說假話。從謊言中了解到的情況可以用於幫助孩子分清現實和希望。
總而言之,父母的態度和言行不應該引起孩子用謊言為自己辯護的心理動機,也不應該有意提供說謊的機會。發現孩子說謊,我們的反應不應該是斥責和懲罰,而是就現有的事實向孩子講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沒有必要對我們說謊。 3、4歲孩子最想聽的一句話 對3-4歲的孩子來說,再沒有比聽到"你很特別"這句話更重要的事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敏感,他會從成人的話語中聽出"我在他的眼裡價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用成人看他的眼光來評價自己。對孩子來說,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這就是最好的培育;當我們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動手的機會,這就是鼓勵孩子的最好方法。當我們用正向的態度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孩子會得到極大的鼓舞,同時也會建立起孩子的自尊。
3-4歲的孩子是主動又勤勞的。因為肢體比以前更令他有隨心所欲之感,對周遭事物總是表現出躍躍欲試的心情。父母應當把握時機,鼓勵孩子暢所欲為,為孩子創造歸屬感。這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的好方法。當孩子提問題時,要安靜地聽他說,了解他的思考脈絡、看法與觀點,不要對孩子的答案做任何評價,可與他好好的對談。當孩子作一些肢體上的伸展動作時,不應該說"小心!這樣很危險"之類的話,而應該說:"我相信你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這對你是個挑戰,你很想做到,是嗎?"
有些父母喜歡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做比較,比身高比體重,比學習比聰明,很少教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進步的地方在哪裡",也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向內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實,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一樣米養百樣人,怎會有比得完的時候?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特別的,也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他可是能會創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對孩子哭鬧要軟硬兼施 小喬4歲的女兒特能哭鬧,以前小喬夫婦總是姑息遷就她,結果她以哭為武器,眼淚說來就來。小喬感到這樣下去不行,遂找機會反覆教育女兒,有什麼要求,一定要說出充足的理由來,只要理由是正確和合理的,家長就一定會滿足她。反之,如果不講理地哭鬧,那麼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家長也不答應。這天,女兒又開始犯倔了,小喬讓她先練畫兒,每天規定好的時間。而女兒偏偏要先玩新買的玩具。小喬一再給她講要養成先學習後玩的良好習慣的道理,但女兒就是不聽,而且還使用了她慣用的伎倆--抹眼淚。這時,小喬見說理不行,馬上斷然宣布:"今天不能玩玩具了。"女兒一聽,哭聲又上了一個"音階",小喬也馬上"升級","明天也不許玩玩具了。"結果到了第二天,女兒果然沒能摸著玩具,不過她也沒敢再哭鬧,以後她就很少再採用這種無理的方式來表達要求了。 孩子常常通過哭鬧來表達他們的要求,對此不少家長採用了這樣兩種方式來對待:一是通過恐嚇、打罵來強行"鎮壓 ",另一種是軟下心來答應孩子的要求。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妥的,前者使孩子不知道通過什麼樣的合理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要求,後者則是縱容孩子用一種無理方式來獲得自我滿足。小喬這樣教育孩子,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不過,如果孩子年齡較小,而且有時是因為受了什麼委屈才導致哭鬧,家長就不宜採用上面的方法。這時家長最好採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等他們平靜下來以後,再對他們進行耐心的教育,提出你的希望和要求。 小孟5歲的兒子額頭被桌角碰了一下,這下可不得了了,小傢伙立刻大哭起來,小孟丈夫怎麼哄都不行,兒子非讓他們倆把桌子扔出去。這時小孟突然對兒子說:"喲,寶寶流了這麼多的眼淚啊,都快變成一條河了,得找個杯子收集起來。" 丈夫一聽也在旁邊打趣:"不行,得找個大碗。"等把大碗找來時,兒子已破涕為笑了。你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這麼容易。當孩子去注意新鮮、有趣的事情時,就忘了自己的眼淚,放聲笑了起來,其勁頭就像剛才放聲大哭一樣。這時,你就可以對他進行耐心的教育了。 幫助孩子懂得真實的自己 孩子愛我們,同時也怨恨我們。他們對於父母、老師以及任何可以管教他們的人都有兩種態度。父母發現要接受這種又愛又恨的矛盾感情很困難,他們自己不喜歡這樣,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有這種想法。他們認為對人又愛又恨在情感上天生就是錯誤的,特別是對家人而言。 我們可以學著接受我們自己內心以及孩子心中的這種矛盾情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孩子應該知道這樣的感情是正常的、自然的。通過承認孩子的這種矛盾情感,並表達出來,可以減少孩子的內疚和焦慮。 你似乎對老師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你既喜歡她,又討厭她。 你似乎對你哥哥有兩種情感,一方面你敬愛他,另一方面又討厭他。 對這件事你有兩種想法:你既想去參加夏令營,又想待在家裡。 對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靜的、不批評的態度對孩子有好處,因為這樣做傳達給他們一種信息:即使是這樣混合的情感也是能夠被理解的。就像一個孩子說的:如果我的這些混亂的情緒能夠被理解,那麼它們就不是那麼混亂的。另一方面,下面的話是毫無幫助的:孩子,你的思路很混亂!你一會兒喜歡你的朋友,一會兒又討厭他。下定決心,如果你有決心的話。 對人類本性更高深的考察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有愛就會有恨,有尊重就會有嫉妒,有奉獻就會有對抗,有成功就會有擔憂。需要睿智才能意識到這些感覺都是真實的:不管是積極的、消極的,還是既積極又消極的矛盾心情。 要內心接受這樣的概念並不容易,我們兒時的教育和成年之後的教育都傾向於從相反的一面教導我們。我們被教導說消極的情緒是不好的,我們不應該那麼想,我們應該為那樣的想法感到羞愧。而新的方法認為只能針對具體的事實下判斷,不能對那些想像中的不好的、好的事實妄加評論。只有行為才能受到譴責或表揚,而感受不能、也不應受此對待。對感覺下判斷,或者對幻想橫加指責,不但妨礙個人自由,也會對精神上的健康造成傷害。 情感是遺傳的一部分。魚兒會游泳,鳥兒會飛翔,人會感知。我們有時開心,有時不開心,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這樣的時刻:我們感到憤怒、恐懼、悲傷、開心、貪婪、內疚、渴望、不屑、喜悅、厭惡。儘管我們無法隨意地選擇這些情緒,但是,倘若我們知道它們是什麼,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何時以及如何表達出來,這是問題的關鍵。許多人被教育得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是什麼,當他們感到憎恨時,被告知說那只是不喜歡而已;當他們感到害怕時,又被告訴說沒什麼好害怕的;當他們感到痛苦時,教育建議他們要微笑著勇敢面對。我們中的許多人被勸誡在不開心的時候要強作歡顏。 在以上的這些矯飾中我們真正該做什麼呢?說實話。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對孩子來說,知道他怎麼想,遠比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想要重要。當他確確實實知道了他內心的真實感受,那麼他的內心就不太可能覺得一團糟。 多理解與傾聽孩子的意見 不少孩子有這樣的看法:"每當我和爸爸的意見不一致時,他都以勢壓人,不讓我說話,有的批評的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家長不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調查問題的來龍去脈,而是一味地大發脾氣,嚴格地說,這種做法是違背教育宗旨的。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父母和子女發生矛盾,是在所難免。作為長者,應該讓孩子把意見申述完,要耐心地傾聽,如果不等孩子講完話,家長就主觀臆斷地下結論,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後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將會表現得十分強烈。"每個人都盼望別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說的話才會發生效應,何況在許多爭論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邊的。 兒童由於身體、智力發育的不成熟,有許多不同於成人的特點。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長忽視了兒童的這些特點,常常不自覺地用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其結果往往對孩子造成傷害。 家長正確理解孩子的關鍵是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徵和理解能力低的特點。例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開的地方都給拆開,他想知道裡面的秘密,這正是兒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兒童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家長對此應正確理解,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兒童由於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長的教導。家長用反語說:"你就這樣做吧!""你就淘氣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語氣變化的涵義,誤以為是一種鼓勵。因此,家長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說話或教導時應考慮孩子理解能力。沒有對孩子真正理解的愛是一種盲目的愛,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愛護孩子、教育孩子。 兒童的心理需求 現在的父母,常常為了兒童的身體的發育,竭盡所能為兒童補充大量的營養品,以期他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兒童在其心理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補充一些"心理營養素"。那麼,正常的兒童心理發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愛、被關懷是需求 要讓孩子感覺到你非常愛他。父母一定要把愛"表達"出來,讓孩子能真正體驗到、感受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其心理發育必將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愛的孩子,才會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愛社會、愛自然、愛生活。 歸屬感的需求 兒童是社會中的人。他喜歡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當兒童受到冷落時,可能會很敏感地認為大家都看不起他。產生"大家都排斥我"、"這個家好象不是我的"。久而久之,他就會對家庭和集體產生排斥心理。目前一些離家出走和不良少年組織中的兒童就屬於這種心態。 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與自信的建立,對兒童心理發育及未來的發展尤為關鍵。應多給予孩子表揚及鼓勵,一句鼓勵頂一萬句批評。應該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是兒童學會生活繼而邁向社會的動力源泉。 成就感的需求 當兒童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滋味,並得到適當的鼓勵時,他會繼續做下去。這種成就感是促使兒童繼續去嘗試他所遇到的任何事情的主要原因。 滿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也是一種天性。兒童對於他不曾看到過的或不曾聽說過的事物,會主動去問、去摸、去看,這樣就產生了學習。所以,大人最好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在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增加其知識的積累,啟發其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兒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降低他們學習的慾望和求知的興趣。 活動的需求 活動不僅能增強兒童的身體發育,同時也通過活動提供兒童與他人相處的機會。在活動中心身都得到鍛煉。 父母有哪些行為會損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所營造的環境很重要。如果父母很少讚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點;如果父母老是批評孩子,孩子也會批評自己和身邊的人。當我們一味的強調沒有做到的、沒做好的,孩子的挫敗感就會很深。他會認為是自己沒有用、沒有能力的人;當我們預設孩子還太小、做不好時,我們給孩子的就是懷疑自己,因為連我的媽媽或爸爸都說我不會,我真的做得到嗎? 對三至四歲的孩子來說,由"做中學"是很重要的。只要他評估自己大概可以"試一試",他就會有意願嘗試,因為,學習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命發展的重要任務。可惜的是,父母總是對"該學什麼"充滿了評估與判斷。如果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意願完全相反,孩子的生命能量就會卡在"自己想要"與"父母期待"之間。 台灣父母總喜歡"比較",在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比身高、體重、皮膚,比先掉牙、先說話;等孩子更高大時,比的項目又更多了。我們很少教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進步的地方在哪裡",我們也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向內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實,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因為一樣米養百種人,怎麼會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他可是會創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還有,父母總是"愛子心切",代勞各種雜事,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試想,如果我們自己被看成是一種"負擔"時,自己的感覺會是什麼?我們會喜歡自己嗎?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嗎?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嗎?我們可能會"很想獨立",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係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裡。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痴!""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隻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麼了。Dr. 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裡該裝些什麼語言?
推薦閱讀:
※7個讓人舒服死的溝通技巧
※為什麼一個人想找人說話的時候卻總感覺找不到人說話?
※不懂人情世故是怎樣的體驗?
※這個女生,我還有戲嗎?
※恐懼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有膽大膽小的區別?這是會改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