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映潮教材處理藝術

餘映潮講教材處理的藝術
[ 2010-1-5 13:59:00 | By: xuyizhongxue ]

教材處理的藝術

作者:餘映潮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550 更新時間:2009-3-24

什麼是教材處理,簡言之,教材處理就是「教什麼」「選什麼教」「教什麼最好」。所以教材處理的藝術就是科學地、動態地。機智地組織教學內容的藝術,就是提煉與組合的教學藝術。

語文教師實施教學、進行教學設計的必備素質之一是教材處理的藝術。教材處理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技藝,是一門科學。教材處理研究從總體看有:①平實性處理與藝術性的處理;②單篇教學與多篇教學的處理;③教讀課文與自讀課文的處理;④不同文體教材的處理;⑤長文與短文、難文與易文的處理等。從單篇看有:①全篇課文的整體式處理;②知識內容的線條式處理;③精美之處的板塊式處理;④突現目標的要點式處理等。從多篇看有:①比較式處理;②取捨式處理;③聯讀式處理;④交融式處理等。

教材處理是語文教師的基礎功力。一般來講,我們在這方面應該有這樣一些基本素養:第一,能根據教材的篇章特色,確定對教材的處理;第二,能根據教材的文體特色,確定對教材的處理;第三,能根據教材的內容特色,確定對教材的處理;第四,能根據教材在全冊或單元中的「地位」,確定對教材的處理。

教材處理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簡化教學頭緒,優化教學內容。這一點,試用修訂本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作了明確的要求:「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新的課程標準(試驗本)在這方面又升華了一步,直接對教材編寫提出了要求;「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繁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繫,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本章將從課文整體閱讀教學的角度例說如下教材處理的藝術:一、整體處理;二、長文短教;三、難文淺教;四、短文細教;五、淺文趣教;六、美文美教;七、一課多篇;八、提煉組合。

一、整體處理

這裡所說的「整體處理」,指的是單篇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方面,這是人們談得非常多的問題。

然而到底什麼是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卻極少有人給予界定。人們經常用否定的眼光來批評對課文的肢解式處理,批評對課文零打碎敲式的教學,人們卻很少從正面、從肯定的角度、從「立論」的角度,來研究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所以,所謂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在我們的視野里至今都還只是模糊的影子。

其實,教材處理的最為重要的要求,就是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教學。這一點,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說得十分明確,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新的課程標準(試驗本)也強調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教材在這方面的要求體現得更加細膩,不斷地要求我們從整體的角度處理課文,進行整體閱讀教學。

如初中第一冊的《說明》對六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這樣表述的:宇斟句酌,細心研讀;整體領悟,深入局部;揣摩語言,仔細探究;發揮想像、潛心感悟;讀讀背背,了解大意;讀讀背背,了解大意。又如第二冊的《說明》對六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這樣表述的:感知全文,提煉主旨;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理解內容,概括要點;整體感悟,發表見解;讀讀背背,了解大意;讀讀背背,了解大意。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整體」佔了多大的分量!

那麼,到底什麼是對課文的整體處理呢?到底什麼是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呢?

簡言之,不對課文進行肢解式的教學就是整體閱讀教學。

復言之,運用朗讀、提問、討論、概括、複述、品評、賞析、改寫等方法或手段,將學生深深地帶進全篇課文之中,讓他們從頭至尾地閱讀課文,反覆認真地咀嚼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教學,就是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再言之,課文整體閱讀教學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確定地解決課文一至幾個方面的關鍵問題,這一至幾個關鍵的教學問題,既能帶動對全篇文章的閱讀理解,又能帶動學生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在解決這一至幾個關鍵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思維的觸角深入到課文的每一個角落之中。

舉例言之,教學《哨子》,不用零碎分析的方法而用整體閱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可對課文進行這樣的處理——突出「哨子」一詞,教學過程以「哨子」為線索,一步步一層層地向前推進,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達到對如下內容的理解:1「哨子」一線串珠。課文以「哨子」為線,貫穿全篇,作者列舉豐富多彩而又飽含哲理的「哨子」現象,使論點的闡發散而有序,絲絲入扣、2.「哨子」妙喻生輝。第四段至第九段依次用「哨聲」比喻權勢、名望、財產、玩樂、虛榮、依從父母之命或貪求榮華富貴,第十段又用「哨子」比喻對其價值作出錯誤估價的事物,歸結全篇並提出中心論點。這樣既使抽象的說理變得形象通俗,饒有趣味,又能給人以深刻啟示,令人警醒。3「哨子」虛實相映。作者開篇敘述有關「哨子」的一段親身經歷,然後由實而虛,以物喻理,虛實相映,行文搖曳而富有韻致。4「哨子」的寫法同中有異。課文主體部分連續用六個自然段舉出事例,充分說明「哨子」現象之普遍,從而有力地突出了論點的啟示和警戒意義。六個段的寫法大致相同而又同中有異,使課文的語言體現出生動活潑的表達特點。

像《哨子》這樣用一個或幾個關鍵問題來帶動全篇文章閱讀的整體教學,是符合當前教學改革要求、適於廣大語文教師運用的一種科學的教材處理方式。從教學過程看,它以其完整性而大大優於肢解課文、架空分析、教師獨佔講台的課堂教學;從教材處理看,它的角度小巧靈活,不像「單元教學」那樣令許多教師望而卻步,因而有著重要的教改意義。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如下的角度對教材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單篇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1.就課文內容提出疑問,讓同學們在自由地探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的感知與理解。

2.用設置懸念的方式,既激發同學們探求的興趣,又讓同學們在解決懸念之中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

3.就課文某個方面的內容,用規定的句式組織學生進行理解性的說話活動,在眾說紛紜之中完成對課文的感知與理解。

4.要求對課文進行「概括」,進行「撮要」,進行「知識板塊集聚」,用這樣的方法將學生引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5.用讀一文寫一文、讀一文寫幾文的手段,牽動學生的思緒,讓他們的眼光在課文中逡巡,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再表達」達到對課文的整體理解。

6.用多角度整體賞析的方法,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引入課文,在欣賞課文不同角度的美點之中,對課文進行多角度的整體理解。

7.運用不同的調動手段,安排層次不同的教學問題,在逐層深入之中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整體理解課文,整體賞析課文。

8.用「探求」「發現」作為教學要求,用組織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合作學習作為手段,在探尋、交流、討論中整體理解課文。

下面幾個教學例證從不同的角度突現了對課文的整體處理,讓我們感覺到這樣的教學設計之中完全沒有條分縷析、碎問碎答的痕迹,它們將整體閱讀教學的面目比較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例一:《死海不死》——就課文內容設置一個教學懸念。

1.同學們自讀課文。

2.教師設置教學懸念:同學們,《死海不死》布局謀篇的主要特色,是圍繞說明的對象懸一筆、插一筆、補一筆。你們讀讀課文,看是不是這樣。

3.同學們進行課中活動,再讀課文,圈點勾畫,交流討論。

4.同學們懂得:課文開頭極像記敘文的「倒敘」,此為「懸一筆」;課文中間插入古老的神話傳說,這是「插一筆」;課文結尾補充說明死海的未來,這是「補一筆」。懸一筆,可抓住讀者的好奇心;插一筆,能增加說明的趣味性;補一筆,則足以引起人們對死海未來的關注。

5.教師點撥,同學們進一步懂得,課文中真正的說明內容只有兩處,精讀這兩處之後,再來反觀作者的這懸一筆、插一筆、補一筆,其構思技巧令人回味。至此,同學們對課文的整體理解便迅速、便捷、準確地完成了。

例二:《狼》——運用不同的調動手段,安排層次不同的教學問題。

教學板塊:賽讀 賽問 賽講l.讀文比賽。(1分鐘左右)

①5分鐘自由朗讀,教師提出層次不同的朗讀要求。

②5分鐘競讀比賽。或分組賽,或對手賽,要求讀出情景,讀出敘、議的層次。

2.質疑比賽。(1分鐘左右)

①3分鐘質疑問難準備。

②3分鐘質疑問難比賽。

③教師釋疑解難,並安排一定的課中練習。

3.講故事比賽。(20分鐘左右)

①請同學們展開聯想和想像,將課文內容「變」為一篇白話故事。

②同學們自讀自講。

③分小小組講故事。

④選手競講。

⑤優勝者演講。

4.教師評說。

在這樣的教學中,串講不復存在,繁瑣的提問銷聲匿跡,賽讀、賽問、賽講三個教學環節與整體感知課文、整體理解課文緊密相聯。

例三:《滿井遊記》——對課文進行美點賞析。

1.聽讀課文。

2.朗讀課文。

3.譯讀課文。

4.教師:這篇課文充滿了「美」,請同學們就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找出實例,用課文「美在……」這樣的句式說話。要求每人都說,至少要說一句話。

5.同學們讀課文,寫「話」,進行「美點賞析」式說話。

6.綜合同學們的「說話」內容,小結如下:

課文的寫景之美:寫了春水之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了春山之美,山巒的積雪被晴日所化,青蔥的山色如同經過洗拭一般,顯得格外鮮妍明媚,好像剛洗過臉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髮髻;寫了春柳之美,還寫了麥苗之美。它們構成了一幅北國郊原的早春風光圖,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課文的寫人之美:作者寫了遊人的幾種情態:飲泉水煮茶的人,顯得清雅而悠閑;邊喝酒邊唱歌的人,顯得豪爽而痛快;穿著艷麗服裝的女子,顯得從容而舒適。這各得其樂的種種情態,無疑是一幅郊原春遊圖。遊人們既領略最早的春光,又給余寒初退、大地春回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氣和暖意。

課文的寫物之美:曝沙,寫鳥的安閑恬靜;呷浪,寫魚的自由天真。作者通過鳥魚一靜一動的情態,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發現和感受到在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著一股喜氣。

課文的寫情之美:作者的情,表現在出遊之際。來到野外,看到堤岸兩旁高高的柳樹,聞到滋潤的泥土的芳香,他快樂的心情就像脫籠之鳥一樣,飛向那遼闊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還表現在寫景寫人寫物之中,表現在他遊玩之後的美好感受中——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裡的人還不知道。辜負春光,豈不可惜!表達了嚮往大自然的美好。

至此,同學們完成了對課文的多角度的整體理解。

從上述教學設計可見,整體閱讀教學的突出特點是想方設法把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引入課文,這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結構的極大改變——學生佔有的時間大大增加,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朗讀、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流,課堂教學的過程也就必然顯得生動活躍。

二、長文短教

所謂「長文」,就是篇幅長、文字多的課文。一般來講,在初中學段的語文教學中,現代課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課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視作長文。

長文在教材中的比例佔30%左右,如初中語文第一冊30課中,就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9篇長文,第二冊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長文,第三冊中,有《阿長與〈山海經〉》等8篇長文。長文有著信息量大的優點,但同時也有佔用課時多、容易引起學生厭倦、信息繁冗、教學上難以處理等等弱勢。所以,研究長文短教,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就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由於長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師如何巧讀課文,如何精選課文內容,如何組合教學內容,如何做到精練、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處理研究的普遍意義,對它的成功探索,將影響所有文章的教學處理。由這一點看,研究長文短教,對於大多數課文來講,就顯得更有意義。

長文短教,從教材的類型看,可分為教讀式處理與自讀式處理,教讀式處理比較精細,自讀式處理比較粗放,所以我們一般應研究對長文如何教得精一點;從教學手法看,可分為平實性處理與藝術性處理,平實性處理比較平淡,藝術性處理比較生動,所以我們一般應研究如何教得生動一點。但無論怎樣處理,無論運用什麼手法,長文短教都重在一個「短」字,這個「短」字,又主要表現在「點」上。也就是說,長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選點」。

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從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進行教材處理:

1.緊扣課文教學要求,以完成一兩個教學重點為目的進行短教。

2.根據課文內容,以講清講透一兩個難點為目的進行短教。

3.分析豎式結構課文的脈絡與布局,以突破課文的主要部分為目的進行短教。

4.分析橫式結構課文的寫作特點,以「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為目的進行短教。

5.理解課文的語言特點,以落實一個「語言教學」的板塊為目的進行短教。

6.以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為目的,以突出課文中一個「知識的集合」為目的進行短教。

7.以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為目的,對課文進行創造性改編或創造性複述。

8.以訓練某種閱讀技能為主,選取課文中最有訓練價值的內容進行短教。

下面請看筆者在「選點」上對課文進行藝術性處理的兩個操作實例。

1.突出一個「語言訓練點」

突出一個「語言訓練點」,就是從課文的語文實際出發,從小處著眼,從語言表達的方式著眼,在課文中尋找、發現、提煉出語言表達的某個方面的技巧來進行教學。如或從詞語表達,或從句式運用,或從段落寫作,或從人物塑造,或從景物描寫……的角度,積聚一個閃亮的語言學習與運用的「點」,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教給學生一點有用的知識。

如《羚羊木雕》的語言學用課——千姿百態表示「說」:

教學步驟一: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二: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三:利用課文特點,教給一點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實實在在的知識——怎樣把對話描寫中的「說」這個「內容」寫好。師生進行了如下內容的品讀。

1.「說」這個詞是常常有的。如:

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有時省略表示「說」的字詞。如:

「您已經給我了。」

「是的,這是爸爸給你的,可並沒有允許你拿去送人啊!」

3.對話中有時用其他的「說」。如:

「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不!」我哭著喊了起來。

4.在「說」字之前加上「態度」的修飾。如:

「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要把褲子換過來。她卻滿不在乎地說:「算了吧,反正我已經站了一個鐘頭,要是再換過來,你還得站兩個鐘頭……」

5.用「神情」表示「說」或在「說」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

「爸爸不是給我了么?」我小聲地說。

6.帶動作地「說」或以動作表示「說」。如:

媽媽站起來,一邊遞過糖盒一邊說:「你不知道那是多麼名貴的木雕!」

「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學步驟四:濃縮課文內容,進行怎樣把「說」寫好的深入理解式的練習——根據下面的對話,在橫線上填入適當的內容:

「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爸爸不是說給我了么?」我小聲地說。

「我知道給你了,可是現在它在哪兒?」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我。

「我把它收起來了。」

「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媽媽好像看出我在撒謊。

「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

「沒有賣……我送人了。」我覺得自己的聲音有些發抖。

「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給萬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著喊了起來。

教學步驟五:運用所說的「千姿百態表示『說」』的知識,就下面的「場景」進行說話片段練習:

下午放學了,我很晚才回家,媽媽在村口等著我……

這種教學是藝術的,然而又是樸實的,從深處看,這也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教師教給學生的,固然是一種知識,一種語言表達的模式,但同時也是一把鑰匙,教師所開啟的不僅僅只是「千姿百態表示『說』」這把鎖,他還會讓學生想到千姿百態表示「喜」,千姿百態表示「怒」,千姿百態表示「哀」,千姿百態表示「樂」……

2.交給一把「解讀的鑰匙」

或從模式分析的角度,或從內容點評的角度,或從方法式閱讀的角度,讓學生習得並實踐一種閱讀的方法,達到以少勝多、以簡馭繁、長文短教的目的。

如《秋魂》的讀法指導課。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中的七篇「短文」,其構思規律表現在:每篇「短文」的思路、順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寫「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幾乎所有的「短文」都是借物寫人,都是為了表現人,表現人的成長、表現人的品格、表現人的追求、表現對人生的理解。因此,對這篇課文的教學,可以以點帶面,長文短教,簡化教學頭緒從達到教師精要點撥、學生活動充分的教學目的。

教學片段:

1.老師:所以,我們應該理解的一種寫法就是:三層式結構,詠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寫法。

2.老師:所謂「三層式結構」,就是「引出事物一描敘事物一托物寄意」。例如課文短文《飛魚》:

在甲板上,我看見一條死去的飛魚。(這是「引出事物」)

它曾經像海燕一樣驕傲地在海面上飛翔。

它曾經讓海里所有的魚兒投來羨慕的目光。

然而它死了,它在甲板上被晒成了魚乾。(以上是「描敘事物」)

哦,千萬不要離開你生活的土壤。(這是「托物寄寓」)

又如課外短文《海上的航標燈》:

你見過航標燈嗎?(這是「引出事物」)

海上的航標燈,很謙遜地站在最遠的地方。

第一個迎接兇險的風浪。

海上的航標燈,永遠沉默地埋頭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

天色愈黑,航標燈愈亮。(以上是「描敘事物」)

要是誰能像航標燈,他將會有一顆不滅的心。(這是「托物寄意」)

3.老師板書:

引出事物)

三層式結構 描敘事物 這是一把閱讀理解此類文章的鑰匙

托物寄意

4.現在請同學們讀《秋魂》的第一節《秋實》,根據老師的講析理解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

5.同學們朗讀並用旁批的形式對課文進行評點:

秋天了,成熟的果實卻低下了頭,它不是在孤芳自賞,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將跌落枝頭。它是在想:我是怎樣成熟的呢?(這是「引出事物」)

不是風,我怕早已霉爛了;

不是雨,我怕早已乾癟了;

不是光,我怕早已蒼白了;

不是熱,我怕早已憔悴了。

(以上是「描敘事物」)

世界上有不經過風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實嗎?

世界上有不經過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實嗎?

(這兩句是「托物寄意」)

6.全班同學進行理解性朗讀:

①女同學讀第一段,男同學進行「三層次」評點。

②男同學讀第二段,女同學進行「三層次」評點。

③同學們齊讀第六段,一位同學進行「三層次」評點。

舉一反三,點示規律,交給「鑰匙」,以點帶面,朗讀加上評點,只用了大約18分鐘的時間,學生便將這七篇短文的內容及結構特點理解清楚。這就是科學地處理教材、進行長文短教的藝術魅力。

三、難文淺教

所謂「難文」,有時是篇幅長、文字多的現代文,有時是用語生僻、意思深奧的文言文,有時是內容艱深的短課文;有時是看似優美而連教師都似霧裡看花的散文,有時是平白如話而寓意難以琢磨的小說。總之,難以在規定的課時中上完的或者難以讓一定年齡層次的學生理解的課文,就是閱讀教學中的「難文」。

語文教材出現語言文字或內容艱深的課文是正常狀況。一是教材中需要有表現一定難度層次的課文,以表現一定的教學標高或實現一定的教學要求,如初中語文第三冊中的《阿長與〈山海經〉》就是;二是教材的編者在認為容易理解容易教學的情況下將難以理解難以教學的課文選編進了教材,如2000年版初中語文第一冊中的《歲月,在黃土地上流過》就是。一般來講,在初中學段的各冊語文教材中,有一定教學難度的課文比例大約在15%左右。關於「難文」的教學處理,值得我們研究與探討。

有時,難文需要「硬教」,因為課文中的那些「難點」不容迴避;但大多數情況下,對難文應該也必須想出一些較好的方法來進行淺教,來進行有一定教學效果、一定教學情趣和教學氛圍的淺教。如:

1.用「巧借東風」的辦法,從「預習提示」或從「自讀提示」中選中一兩個教學問題進行教學。

2.用「末位保留」的方法,解決課後練習中最為簡單的一兩個問題,以帶動或完成對課文的教學。

3.用「打擦邊球」的戰術,從教學內容中引申出一兩個點並由課內轉移到課外——使教學內容既在課文之中,又在課文之外。

4.用「選點突破」的策略,教學課文中或最好的一點,或最美的一點,或最易的一點,或最實在的一點,或最有用的一點。

5.用「變講為讀」的手段,讓學生在朗讀之中對課文內容有一些感知,有一些感受,有一些感悟。

6.用「逐層深入」的策略,有目的有步驟地分幾步解決一個問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越過難關。

7.用「巧妙剪裁」的思路,對難文中的某些內容進行組編、進行組合,從而淡化難點,越過難點。

8.用「生動講析」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對課文的難處進行生動的、形象的、細膩

的分析與講解。

必須指出的是,淺教不是馬馬虎虎地教,不是如過眼煙雲般地教,而仍然是扎紮實實地教,是讓學生真正有收穫地教,如果教師不頗費心思地教或者要學生自由瀏覽式地「教」,那就失去了「課文」的意義。

必須指出的是,不論是對教讀課文還是對自讀課文而言,「教」是不能放棄的,對自讀課文中的難文,尤其不能丟掉一個「教」字。所以,「難文淺教」式的教學處理,適合於任何「地位」的課文。

下面是筆者的一個「難文淺教」的實例——初語第一冊的自讀課文《夏天也是好天氣》。

1.課文分析

課文《夏天也是好天氣》是一篇不長的課文,但對於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講,是一篇比較難教學的課文。

它難在有不少的語句讓學生不懂。

如下段文字:

心,剛剛放下一半。那口憋在胸腔里許久的嘆息,未及發出,便兀自燃燒成一股熱浪。人似一團發酵的麵粉,外烘內烤成一枚圓鼓鼓的麵包,噴涌而出的汗珠,就是這麵糰蒸發的水汽。偶有一絲輕風擦過,必是裹挾著沸騰,讓你衝動得沉默,沉默得瘋狂,瘋狂得無聊,無聊得死不瞑目。一天又一天,太陽不肯回家去,而你在陽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絕望,在絕望中超脫。

其中「……讓你衝動得沉默,沉默得瘋狂,瘋狂得無聊,無聊得死不瞑目」「你在陽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絕望,在絕望中超脫」這樣的句子讓學生為之瞠目。而且,對這樣的語句,老師不可能像文言文教學中的串講一樣去一字一句地講解;即使進行串講,也是不大能夠講得明白的。

它難在有的字詞的含義讓學生不懂。如下段文字:

這樣的時刻,因為遠離世俗,你會感受到一些匆匆忙忙、實實在在中難以領略的滋味,聽來全不著邊際。

這「聽來全不著邊際」指什麼?其含義是什麼?

它難在有的生活現象的表述遠離學生的生活。如下段文字:

憶及往昔的風雲廝殺,唇邊掀起一抹自嘲:何苦來哉?這一聲心語,為人生送來幾許清爽、幾許快慰。

這是只有成人才能有的人生體驗,老師怎樣才能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有體會呢?

它難在課後練習設計的要求太高。如:

課文練習三:「夏天就是這樣的一串音符,這樣的一處世外人間,讓你在躁動中獲得一份自省的寧靜,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實實在在的虛無。」結合課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想一想,你對夏天的感覺是什麼,不妨把自己的感覺寫下來。

夏天讓人獲得「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實實在在的虛無」,這意思恐怕老師也沒有多少體會,即使是作為老師也很難講出自己的理解,又怎能要求學生去理解?

但課文中也有寫得易懂的地方,也有學生喜歡的地方。如:

這樣的時刻,會有一個小女孩,揚起雙眉,唱著童音說:我喜歡夏天,因為可以穿花裙子。

這樣的時刻,會有一個小男孩,昂起頭顱,扮作男子漢說:我喜歡不作準備,就撲通一聲跳入清涼的水池。

長大了的人,可以有個借口,放下該做的工作。找個通風僻靜的地方,架一張竹藤涼椅,半躺半卧雙眼微睜,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

2.教材處理

用「巧妙剪裁」的方法,將課文中的某些內容進行有機的組合併進行「學生活動充分」的教學。

3.教學策略

①讓學生多朗讀,在朗讀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感受。

②讓學生多說讀,用說話的方式由學生講出對課文的整體理解。

③讓學生多說話,讓教學內容從課內走向課外,使教學內容顯得比較豐滿。

④淡化處理課文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

⑤在課型處理上仍然上成「自讀課」。

4.教學實錄片斷(一)

師:好,咱們下面就來領略一下夏天好在哪裡。請大家朗讀課文,大聲地讀起來。要求咬准字音,比如下面這些字:粘、悶、兀自、發酵、裹挾、熟稔、自省。

(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師:夏天也是好天氣,它好在哪裡?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說話。怎麼說?這樣說:「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比如說: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太陽不肯回家去。

師:各人自說自講,並在書上作記號。

(學生雜然地讀課文,說「話」)

師:下面準備課堂發言,先預演一下。

(學生按句式要求各說一句話)

師:剛開始說話的語調不好,像讀書,要像講話。再來一遍。

(學生再說)

師:還是像讀書,再來。

師:好,開始自由發言,請自己站起來講。

生1: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

師:多麼秀美呀。

生2:夏天也是好天氣,它是這樣的一處世外人間,讓你在躁動中獲得一份自省的寧靜,一份外化的智慧和實實在在的虛無。

師:這是說,在很熱的時候我們的心要靜。

生3: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

師:對,瀟洒得很。

生4: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有個借口,放下該做的工作。

師:嗯,休息休息。

生5: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在絕望中超脫。

師:誰絕望啊?(生笑)

生6: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往日很多必不可少的事物,都變成了多餘。

師:對,讓自己輕鬆一下。

生7: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你的思維、你的渴望、你的生活,全都脫離了往日的軌道。

師:人們在夏天是一種別樣的生活。

生8: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找個通風僻靜的地方,架一張竹藤涼椅,半躺半卧雙眼微睜,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

師:對,很多大人都喜歡乘涼,你看見了吧。

生9: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讓你在躁動中獲得一份自省的寧靜。

師:這時心靜是最重要的,心不靜,就會覺得天氣更熱。

師:好,現在我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

生1:夏天也是好天氣,因為我可以吃西瓜。

師:消暑減熱。

生2: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買冰棍吃。

師:清涼一下你的心境。

生3: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去游泳。

師:在水中解暑。

生4: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調。

師:噢,享受生活。

生5:夏天也是好天氣,好在可以開車兜風。

師:好多好多的好處,同學們都有很多話要說。你們看,通過說「理解」的話,咱們把課文讀懂了。

5.教學實錄片斷(二)

師:下面繼續進行我們的創造性學習。我們先把寫夏天也是好天氣的幾點好處讀一下,這一次讀,要讀出表情來。從「這樣的時刻,是一種別樣的生活」讀起,讀到小女孩、小男孩時,都要有表情,好不好?

(生齊讀「這樣的時刻」以下五段)

師:再來讀最漂亮的兩段,寫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重音要讀出來。

(女同學一齊試讀第一段,男同學試讀第二段)

師:男同學讀得確實像男孩子,「撲通」兩字讀得特別好,我覺得還可以誇張一點。下面女孩子、男孩子再一起來演讀一遍。演讀是什麼?就是要有表情地讀,聲音也應該傳達出感情。

(女同學和男同學分別齊讀這兩段)

師:剛才大家讀的這兩段,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生:反覆。

師:反覆出現「這樣的時刻」,組成段首排比。後面三段沒有,老師加上去了,是為了讓同學們理解。加上去也可以,不加上去也可以。加上去有一種整齊的美,減下來有一種變化的美。

下面我們用「這樣的時刻」來說一句創造性的話。一定要是自己想出來的。話題是「當新年來到的時候」,每人以「這樣的時刻……」領起,說出一段話。

師:想一想新年的美,新年的快樂,新年的情景,新年的自己的家,新年的別人的家,新年的城市,新年的鄉村等等。

(學生思考,教師巡迴、鼓勵)

師:下面我請這一組的同學來說。一個接一個,大聲地朗讀,這樣連起來就是一篇小小的美美的短文。我先說,同學們接下去說。

師:新年來了,新年的鐘聲敲響了……

生1:這樣的時刻,隨處可以聽見爆竹聲。

生2:這樣的時刻,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生3:這樣的時刻,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生4:這樣的時刻,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來慶祝這美好的日子。

生5:這樣的時刻,人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說,終於可以過新年了。

生6:這樣的時刻,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生7:這樣的時刻,我們正在過新年。

生8:這樣的時刻,就會很熱鬧(大聲)。

師:喲,把我嚇一跳。(笑)你們都說得很好,但是老師要批評你們,你們說的都是大話。應該描寫一下。那燈光呀,煙火呀,笑臉呀,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呀……咱們留著下次說,好不好?

以上的教學內容,「組合」了課文中兩處美而實用的內容——用「夏天也是好天氣」和「這樣的時刻」來領起課文內容和調動生活積累,它們既讓學生的視線進入到課文的每一個角落,像線索一樣串起了學生易懂的課文內容,又讓學生在句式學用中對生活進行了體驗。學生豐富的說讀活動形成了極好的教學氣氛,難文淺教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短文細教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課文都可以看作是短文。

短課文在教學上比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規定的課時之內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材處理上往往不太精細,一般是從全文教學的角度,用講析的方式進行教學。

我們需要對短課文的處理進行研究,是因為短課文在教材中大量存在,按文字量來計算,教材中的千字文約佔50%以上,更不用說短小精美的詩詞類課文了。如果說對短課文處理的研究比較到位,那麼,大量的短課文在教學效益上就能夠得到基本的保證。

對短課文的教材處理,應該在「細」字上下功夫。

這個「細」字指的是:

怎樣教得細一點,怎樣教得深一點,怎樣教得多一點,怎樣教得實一點,教學層次怎樣精細一點,教學的角度怎樣豐美一點。由此,我們可見探索短文細教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它讓我們關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質量地利用課文,讓我們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學地利用教學45分鐘,讓我們注重教師多角度品味課文的能力,讓我們設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課堂教學的層次,讓我們考慮如何儘可能地創造出學生活動充分的學習局面,讓我們探究如何形成細膩優美的課堂教學結構……所以,一般來說,在短文細教上進行過艱苦探求的人,在教學效果上一定比較好,在教學設計的藝術上一定是高人一籌的。

短文細教,仍然要講究對教材的藝術性處理,我們可以試用如下的一些方法與角度:

1.藝術地細化朗讀訓練的層次,在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訓練中讓學生體會文章的神韻、風格,對含義較深的詞句、段落進行充分的感悟、體會和品味。

2.充分關注語言訓練,增加語言訓練的時間與課堂容量,從語言訓練、語言習得、語言積累、語言實踐與運用等不同的層次深化教學內容,豐富學習成果。

3.細化對課文的理解,從整體上適當增加對課文的品析角度,以立體地多側面地理解課文內容。

4.深化對課文的品讀,對重點內容、主要人物、精彩段落、突出特點、特別手法進行反覆而又細膩的析讀。

5.根據課文特點,有機地進行一些穿插、引進、遷移、聯綴、補充、收集、查詢、交流、研討的教學活動,以增加和豐富課堂教學的線條與情趣。

6.適當增加對課文「美點」的賞析,以優化對課文的理解;調動不同的教學手段,對課文進行充滿靈氣的咀嚼品味。

7.運用「1+1」的教學策略,將有某種內在聯繫的精美短章組合為「一課」進行教學,從而形成「學讀」「聯讀」「比讀」等不同的教學組合,細化課文的教學。

8.從課文特點出發,細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不僅從形式上藝術地組織起不同的活動細節,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學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增加學生的課堂活動量,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下面請看筆者《紀念白求恩》「短文細教」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語言。

2.進行關於革命生活方面的教育。

二、課型與課時品讀課;一課時。

三、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掌握預習提示中列出的詞語,給加點的詞注音。

2.根據課文內容思考: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況?課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對比手法?

3.思考:怎樣科學、快速地背讀文中第四段。

四、教學策略

1.設計為單篇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2.全課的教學三步走:理解一篇,精讀一段,背誦一節。

3.細在「理解一篇」的理解由敘到議到概括大意。

4.細在「精讀一段」分層次多角度地對課文重點段進行析讀。

五、教學過程

第一個教學板塊:導入,檢查預習情況。(7分鐘左右)

1.強調字形字音:派遣 殉職 狹隘 熱忱 拈輕怕重 鄙薄

2.點出常用雅詞:不遠萬里 以身殉職 狹隘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熱忱 拈輕怕重滿腔熱忱 冷冷清清 漠不關心 麻木不仁 純粹

精益求精 見異思遷 鄙薄

(過渡)

第二個教學板塊:朗讀,理解課文內容。(13分鐘左右)

1.同學們大聲地、快速地朗讀全篇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況?請將它們朗讀出來。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50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後來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

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到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

③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

(教師:以上都是敘。)

3.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到毛澤東同志評說、讚美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與品質?請將它們朗讀出來。

①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③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教師:以上是各段的重點句,就是「議」。)

(教師點示:由於「敘議結合」,重點句往往由「議」表現出來。教師順勢請同學們概括各段內容要點:國際主義的精神,共產主義的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師完成第一步板書:概括內容要點。)(過渡)

第三個教學板塊:朗讀,品析課文重點部分。(15分鐘左右)

(教師對這一段進行細節化的教學處理,有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對這一段的學習明確「五步」學習要求:①讀課文,理解詞義;②讀課文,感悟層次;③讀課文,品析對比;④讀課文,品味語音;⑤讀課文,滲透情感。第二套方案,對這一段的學習安排「三步」品讀訓練。下面採用第二套方案。教學方式是讀讀說說,讀讀答答,讀讀練練。)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②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③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④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⑤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⑦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⑧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⑨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到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⑩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1.初讀訓練

①這段文字的重點句是第一、二句;作者高度讚揚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兩個短語是?(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

②作者讚揚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運用了三個表強調的雙重否定句,它們是?(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無不為之感動)

③文中對白求恩的稱謂很有講究,從大眾的角度,直稱「白求恩」,顯得親切;從職業和工作的角度,稱「白求恩醫生」,表示尊重;從革命事業和共產黨員的角度,則稱「白求恩同志」,顯得莊重。

2.再讀訓練

①白求恩同志對工作是:極端的負責任。

而不少人對工作則是:不負責任,拈輕怕重……

②白求恩同志對人民是:極端的熱忱。

而不少人對人民則是: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③白求恩同志對技術是:精益求精。

而不少人對技術則是:鄙薄技術工作以為微不足道,以為無出路,見異思遷。

④這段文字運用的主要寫法是:敘議結合,運用對比。

3.精讀訓練

①文中正面介紹白求恩的句子是:白求恩……熱忱。

②文中側面介紹白求恩的句子是:從前線……感動。

③作者批評一些黨員的自私自利,從對工作、對事物、對同志和人民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用了「拈輕怕重/喜歡自吹/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等貶義詞突出了這些人的不純粹。

④用「|」與文中的序號組合,將這段文字分為三層: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⑤概括每個層次的大意:第一層,號召學習白求恩精神;第二層,批評某些共產黨員;第三層,強調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教師完成第二步板書:——品析對比手法。)(過渡)

第四個教學板塊:背誦一個精段。(10分鐘左右)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一段。

1.教師點撥:這一段背誦有三個方面的要求:

①感受層次,②注意語氣,⑧控制語調。

2.同學們讀背,教師點撥。

3.同學們演讀、演背,師生共同討論課文主旨。

(教師完成第三步板書:感受鮮明主旨。)

板書設計至此完成:

《紀念白求恩》學習目標——

理解全篇——概括內容要點

精讀一段——品析對比手法

記誦一節——感受鮮明主旨

4.進行課堂小結。

五、淺文趣教

淺文趣教是一種教材處理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方法的設計。

這其中的「趣」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別出心裁,將淺顯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趣並在這種有趣中進行語言教學、思維訓練與情志熏陶。這種「內在」的趣既能表現教師巧讀課文的水平,又能表現教師設計教學的技藝。一是教師開動腦筋,變換手法,將教學的過程撩撥得有趣,這種「外在」的趣能夠很好地表現教師的教學機智。

研究淺文趣教,是為了化平淡為神奇,變無味為有味,從而充分地開發利用課文的價值;是為了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之中進行教學,讓同學們身心愉悅地進行學習,不僅是讓同學們學得快而又記得牢,更是讓同學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妙處及學習語文的樂處。而在所有的課文處理藝術的研究之中,對「淺文趣教」的研究又是最為淡薄、最為稀少的,這就更加說明了淺文趣教研究的難度和重要性。

研究淺文趣教,也是為了適應教材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我們不可忽視語文教材中的那些淺顯的文章,將它們「集合」起來看,那是一個帶有明顯文體特徵的「群體」。在試用修訂本的初中教材中,諸如《鶯》《月亮上的足跡》《日本平家蟹》《萬紫千紅的花》《大自然的文字》《禿鷹之死》《時間的腳印》《氣候的威力》《漫話小行星》等,就是若干篇可以一讀而過的說明文;又如《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奮鬥業績和基本經驗》《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病從口入」與「食物相剋」》《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等等,也是若干篇內容相當明白的議論文。研究這些文章的教學,無疑地,既會有文體教學研究方面的突破,又會有淺文趣教方面教學技巧與教學藝術的升華。

淺文趣教,不是說一節課自始至終都要講究「趣」,如果刻意求「趣」,也許課堂上就失去了「趣」。也不是說老師開講有趣、老師收束有趣、老師講的故事有趣等等,那只是課堂上的一種有益的點綴。也不是說一定要用「滑稽」的手段讓學生開心、讓課堂上有快樂的笑聲。淺文趣教,還是要落實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之上,落實在「教學」二字上,要體現出一個「雅」字。比較科學的做法,是根據課文特點,在教學中設計安排一個兩個或幾個比較有「趣」的點。

這種「趣」點,可以從如下一些教材處理方式或教學設計手段上獲得:

1.別出心裁地分析課文,或將課文材料進行變形,或將課文材料進行組合,或將課文內容進行濃縮,設計能讓學生集體參加的充滿「文趣」的表演式朗讀活動。

2.針對有些課文短小、精美、易懂的特點,用「反覆」的手法,設計分層推進、逐層深入的美讀教學步驟,讓課堂閱讀活動充滿「美趣」。

3.教師巧讀課文,對課文進行閱讀新解,並將自己這獨有的心得轉化為教學設計,讓學生面對淺顯的課文,也覺得有一點「奇趣」。

4.針對課文內容,從「發現問題」的角度,從「編擬練習」的角度,從「積聚精華」的角度,設計能讓學生覺得饒有「興趣」的課堂競賽活動。

5.利用課文內容,學習電視趣味性欄目的表現手法,設計一次富有「情趣」的能讓學生神采飛揚的課堂學習活動。

6.選取課文中一個小小的「點」,從對課文內容進行「再表達」「再創作」的角度,設計一個帶有「童趣」的讓學生神思飛越的思維訓練活動。

7.或由某課的某點內容發散開去,牽連出其他課文中的內容,以形成一個知識的板塊;或利用課文本身的語言表達技巧,設計有趣的讀寫活動,以使學生享受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

8.利用媒體手段,選取淺短課文中的精彩片斷,設計由學生進行的帶有閱讀個性化特點的充滿「雅趣」的自由賞析活動。

……

下面,從教師巧讀課文、巧妙設計教學的角度介紹筆者的幾例「趣」教片斷。每一個教學片斷都能表現出一個很美好的「趣」點。

 1.趣在「課文變形」式的朗讀活動。

如對下面一段文字進行反覆的朗讀:

他們的品質

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

他們的意志

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

他們的氣質

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

他們的胸懷

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這原是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一段文字,但在這裡「變」了,於是它讀起來富有詩味。這就是把一般的文句「變」為詩行來閱讀。這種變形將美的語言顯示得更美,是一種高質量的閱讀實踐活動,它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牽動著同學們深層次地進入課文,讓他們從心中來聆聽、來感受課文中的語言美、情感美、音韻美。

這樣一個小段是課文內容的總綱,經過這樣的美讀處理,課文的思想感情已經在學生的心中激起了浪花。

2.趣在「語調設計」式的演讀活動。

這是《劉胡蘭慷慨就義》的教學片斷。

(1)首先,各小組分組活動,說說朗讀《劉胡蘭慷慨就義》應如何處理語氣語調(①播音員的話,②劉胡蘭的話,③閻軍的話)。分角色朗讀並推選代表,進行小組競讀,看哪一個小組讀得最好。

(2)然後,教師出示如下練習,請同學們體會,每一句用怎樣的語調和情感來讀,將自己的體會用帶「地」的短語(如「憤怒地」)表示,填寫在文中的括弧中。

同學們討論、比較,最後形成如下共識:①閻:「是不是共產黨?」(兇狠地)

②劉:「是!」(坦然地)

③閻:「為什麼參加共產黨?」(兇惡地)

④劉:「共產黨為老百姓做事。」(乾脆有力地)

⑤閻:「今後你還要給共產黨辦事?」(威脅地)

⑥劉:「只要有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堅定地)

⑦閻:「只要今後不給八路軍辦事,就不殺你。」(狡猾地)

⑧劉:「那是辦不到的事!」(堅強有力地)

⑨閻:「你真的願意死?」(不解地)

⑩劉:「死有什麼可怕!要殺就由你們吧,我再活17歲,也是這個樣子。」(大義凜然地)

(3)根據上面的體會再次分角色演讀。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讓如此簡短的自讀淺文上得充滿激情的課例,是表現出一種美觀、實用,讓學生興趣得到極大激發的教學線條。其「趣」點在於對文中10句對話的朗讀語調及情感把握的討論,這無疑能把所有的學生引入課文。

可以想到,深刻理解課文之後的學生,他們朗讀課文的境界,與常規講析法的效果相比,是何等的不同。

3.趣在「補寫句子」讀寫活動。

這是《秋魂》的教學片斷。

(1)先請同學們朗讀下面的片斷:

①如果你種下的是莠子,秋天收穫的定是一片雜草;如果你種下的是秕子,秋天收穫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麼也不種,秋天收穫的則是一片空白。

②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穫的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收穫的定是蜜糖。

(2)再請同學們通過對比發現這兩小段文字的「問題」:第一段文字有三個句子,第二段文字只有兩個句子。

(3)請同學們用相同的句式給第二段文字補寫一個句子,要求在這個句子中表達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4)同學們的「續寫」美不勝收:

如果你種下的是毅力,秋天收穫的定是滿倉的知識。

如果你種下的是珍惜,秋天收穫的定是堅實的足跡。

如果你種下的是愛心,秋天收穫的定是片片的綠陰。

如果你種下的是堅強,秋天收穫的定是征程上的一往無前。

如果你種下的是希望,秋天收穫的定是一片光明的遠景。

如果你種下的是勤奮,秋天收穫的定是收穫的甜蜜。

如果你種下的是友誼,秋天收穫的定是真誠的信任。

如果你種下的是清貧,秋天收穫的定是艱苦奮鬥的美德。

如果你種下的是正直,秋天收穫的定是寧折不彎的骨氣。

如果你種下的是勇氣,秋天收穫的定是克服困難之後的喜悅。

這樣的課堂活動在教學上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能訓練語感,鍛煉思維;二能牽動每一位同學的思緒,形成活潑生動的課堂活動;三有助於形成課堂教學的高潮。

4.趣在「神思飛越」的想像活動。

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片斷。

教師:現在,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想像,從許多方面來「展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所表現出來的畫面。

同學們進行「奇想放飛」:

朝陽照耀,粉紅色的荷花在碧綠的蓮葉的映襯之下顯得格外嬌艷。

蓮葉的清香沁人心脾,荷花的幽香令人陶醉。

觸一觸蓮葉,蓮葉給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感覺。

摸一摸荷花,荷花瓣就像小姑娘的手那樣的柔嫩。

蓮葉與荷花上面,不時有白色水鳥掠過。

層層的蓮葉中間,綻放著水草的小小白花。

青蛙卧在水面的蓮葉上,享受著花影下的清靜。

遼闊的西湖上,蓮葉無邊,延伸到遠方,與天相接。

幾片碧綠的蓮葉高低錯落,簇擁著一枝嫩嫩的尖尖的就要開放的花蕾。

夏日裡,太陽升起,人們劃著輕舟在蓮葉與荷花的海洋里緩行。

……

想像帶來了美麗的畫面,美麗的畫面印在了同學們的心中。

六、美文美教

大綱對教材選編課文提出的要求是:課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該豐富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要體現教學目的,適合教學,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材編寫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教材選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所以,教材中「文質兼美」「豐富多樣」的美文佔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說,美文是語文教材的基礎,美文是閱讀教學的基地。

美文必須美教,這是不容置疑的。不論是從知識積累、語言訓練,還是從技能培養、能力提高,還是從心智培養、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學價值都非同一般。我們平日所見的賞析論文、教學設計、教例品評等,大多指向美文,我們平日參加教學競賽所選篇目,也大多指向美文,都與這「教學價值」有關。

所以我們研究美文美教的教材處理方式與教學設計藝術,也是為了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更大的教學效益。但當我們把審視的眼光投向教學實際時,我們會發現「美文」在很多的時候、在很多的地方並不能夠得到「美教」,傳統的講析式教學淡化了美文的色彩,瓦解了美文的生命,有時就像《馬說》中所說,美文在教學中「雖有千里之能」,卻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因此,美文必須美教首先是一種教學的理念。有了正確的理念,我們才能夠靜心地研究其教學藝術。在教學藝術上,我們首先要關注的,仍是教材處理的藝術。

對美文的教材處理,手法豐富,角度細膩,在精心思考之中,時時都會有美麗的光輝閃現。如:

1.美教,就是從朗讀的角度處理課文,將課文視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讀材料,讓學生在朗讀之中體會到文章的鏗鏘之聲,音樂之美;體會到文章的起承轉合、急迫舒緩;體會到文章的氣勢、神韻、風格……

2.美教,就是從積累的角度處理課文,將課文視為一個小小的語言文字的聚寶盆,讓學生在美的欣賞、美的陶醉之中閱讀課文,背誦課文。

3.美教,就是從語言的角度處理課文,帶領學生在美的語言中徜徉,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進行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的教育。

4.美教,就是從模式學用的角度處理,將課文視為表達形式優美、表達技巧嫻熟、表達模式精細的寫作範式,讓學生進行品味,進行欣賞,進行學用。

5.美教,就是從發現的角度處理課文,用審美的眼光去教學優美的文學作品,指導學生對課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達方式運用、表現手法應用、謀篇布局技巧等等內容進行「美點尋蹤」,進行「妙要列舉」,進行「妙點揣摩」。

6.美教,就是從思維訓練的角度處理課文,將課文視為內涵豐富的思維訓練材料,藉此組織多姿多彩的課堂創造活動。

7.美教,就是從閱讀技能的角度處理課文,將課文視為內容豐滿、表達精湛的閱讀訓練材料,讓學生習得閱讀理解、分析鑒賞的技能技巧。 8.美教,就是從情感的角度處理課文,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賞讀之中,領略文中的美好情韻,發展美好情感,培養健美心態,完善健全人格。

上面所列各種角度有著不同的層次,有著不同的操作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單項進行,也可以綜合進行。但不論怎麼處理,不論怎麼設計,在一課之中或一節課之中,課堂上不可能始終洋溢著「美」——美教,應是一兩個佔有時間較長的、學生活動比較豐富的、內容與手法都比較美的「教學板塊」。

下面請看筆者從美文美教的角度進行的《七根火柴》的單篇課文整體閱讀教學設計。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有訓練層次分明的「美讀」,有各抒己見的「美說」,有揣摩妙點的「美品」,教學中的「美」不時地閃現出火花。

教學策略

1.選擇文中最能進行朗讀訓練的部分,對學生進行美讀訓練。

2.用「說話」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對課文內容、對主人公進行全面的了解。

3.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妙點揣摩」,對學生進行美析訓練。

4.全課的教學形成層層遞進的態勢。

第一個教學板塊——學讀課文,理解內容。(18分鐘)

1.導入

2.學生各自圈讀字詞

霎時 栗子 寒顫 粘粘 吝惜 一瘸一拐 倚著 挪動 臉頰 齶下 獃滯 翕動積攢 腋窩 小心翼翼 偎依 貯滿 驀地

擎著

3.老師點出需要認讀的10個詞語

挪動 臉頰 齶下 獃滯 翕動 積攢 腋窩 偎依 貯滿 驀地

4.反覆落實

5.朗讀課文——有如下四個方面的朗讀要求:

(1)茫茫的草地,惡劣的氣候,可怕的黑夜,無路的征途,難耐的飢餓——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陰冷的環境里。我們朗讀課文,就要注意敘述中低沉的語調,這就叫做:朗讀,要把握基調。

同學們讀「草地的天氣就是這樣奇怪……半個晚上」這一部分。

(2)一聲低微的「同志」,讓我們看到無名戰士。瀕臨死亡的他出現了,他是在雨中淋著的,是倚著樹杈半躺著的。奄奄一息的他,與其說是熬過了風、雨、雷交加襲擊的夜晚,不如說是為了要把這七根火柴獻給戰友們才堅韌地活下來的。我們朗讀課文,就要讀清楚對無名戰士的外形的描寫,這就叫做:朗讀,要讀清層次。

同學們讀「盧進勇蹣跚……同志——」這一部分。

(3)無名戰士的聲音,他的語言,表現了他處境的艱難,生命的垂危,但同時又表現了他的眷念,表現了他的情感。他數火柴的聲音雖然微小,卻讓人感到無比深沉;犧牲前的反覆囑託,真可謂語重心長,最後一句話雖是斷斷續續,沒有說完,但極其深刻地表明了他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我們此時的讀,就要讀出人物此情此境下的言行,要注意的是:朗讀,要控制語速。

同學們朗讀「那同志……在火旁……」這一部分。

(4)無名戰士終於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部隊,留給了戰友,他的形象成了一支路標,成了一座豐碑。此時的讀,就要做到:朗讀,要滲透情感。

同學們朗讀「就在這一瞬間……方向……」這一部分。

6.進行學法指導:閱讀小小說,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任選角度,用「這是一個____________的故事」這個句式說話,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

同學們說出來的內容可能有:

一個中國紅軍戰士的故事。一個無名戰士的動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茫茫草原的故事。一個發生在風雨侵襲饑寒交迫的行軍途中的故事。一個七根火柴的故事。一個用最後的生命之火保存火種的故事。一個最需要火柴的人不用火柴的故事。一個是將生的希望留給戰友的故事。一個關於犧牲的故事。一個通過盧進勇的眼睛寫出來的故事。一個與草地化為一體的犧牲者的故事。一個表現我們的軍隊能夠經受住嚴峻的考驗的故事。一個表現我們的軍隊能夠戰無不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悲壯的在讀者心中引起極大的情感震撼的故事。一個用生命保護生命的故事。……

第二個教學板塊——速讀課文,分析人物(10分鐘)

1.同學們表情朗讀課文中寫無名戰士獻火柴到犧牲的這一部分。

2.請同學們用「無名戰士是一個……的人」這個句子說一句話。

3.教師示範,同學們發言。

其內容可能有:

他是一個無名戰士。是一個用生命保護了火柴的無名戰士。是一個犧牲時好似一尊塑像的人。是一個犧牲時手指著長征部隊前進方向的人。是一位紅軍戰士。是一個犧牲在草地上的無名戰士。是一個變成了一座「路標」的人。是一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了無私無畏關心他人的人。是一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了我軍能夠經受住嚴峻的考驗的人。

第三個教學板塊——選讀課文,揣摩妙點。(15分鐘)

1.同學們速讀課文。

2.教師:預習時要求同學們「從任何角度,用一句話說一說對課文的理解」。這句話應該這樣說:「妙在……寫(用)得好,它表現了……」;或「它寫出了」「它說明了……」「它點出了……」。

3.教師舉例示範。

4.同學們發言。

同學們發言的內容可能有:

妙在陰冷自然環境的描寫。妙在那凄風冷雨的一夜是不知如何度過的。妙在竟然是奄奄一息的無名戰士先發現了盧進勇。妙在無名戰士的出現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妙在透過盧進勇的眼睛寫出無名戰士「依著樹杈半躺在那裡」的形貌。妙在對無名戰士臉色的描寫非常細膩。妙在對無名戰士說話時「嘴唇翕動」和「擠出了幾個字」的描寫。妙在「紅紅的火柴頭聚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的生動而有深意的描寫。妙在無名戰士話語中省略號的運用。妙在通過盧進勇的感受寫出了無名戰士的犧牲。妙在「路標」這個比喻的運用。妙在故事突出了一個微小卻非常感人的場面和一個動人心魄的瞬間。妙在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妙在對盧進勇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為表現無名戰士服務的。妙在一個「火」字貫穿全文。妙在開頭的暗示。妙在結尾的烘托……

老師指出,最為重要的是:

①妙在饑寒交迫這個嚴酷環境的設置。

②妙在「火」字貫穿全文。

③妙在一個無名戰士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為大家保護了火種。

④妙在在一個驚心動魄的瞬間表現了一個悲壯的故事。

⑤妙在一個無名戰士的「路標」意義。

於是,美美地讀,美美地說,美美地品,就成為這一節課「美教」的支點。七、一課多篇

一課多篇,也稱一次多篇、多文聯教,有時也稱比讀、聯讀。簡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學過程中教學幾篇課文,或者是在一節課中教學幾篇課文。

一課多篇是一種教學設計的思路,也是一種教材處理的方式。它的設計目的,一是讓教學更好地順應教材,二是進行高效率的閱讀教學。

一課多篇教材處理的實質,是在分析某幾篇課文組合的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之上,提出對它們進行教學的最佳角度,為順利地實施教學邁開有指導的第一步。

一課多篇式的教學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學,從初中語文教材來看,每一冊中都有「短文兩篇」「詩詞五首」之類的編排,表現出一種「微型教學單元」的態勢。就拿初中語文第一冊來講,第一課就是《短文兩篇》(《金黃的大斗笠》《散步》),然後有《〈伊索寓言〉兩則》《短文兩篇》《詩五首》《詩詞五首》等篇目,占第一冊總篇數的16%左右。根據對初中語文教材(試用修訂本)1—5冊的統計,平均每冊課本內都有5課以上的此類課文。從高中語文教材來看,第三冊多次出現「中國現代詩四首」「中國當代詩四首」「外國詩四首」這樣的課文,甚至還有《近體詩八首》《詞七首》之類。所以,對這樣一個「教學群體」,必須進行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各個方面的研究。

一次多篇教學對教材的處理,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一「課」之內的幾篇課文如何處理,一是如何為單篇課文找到配讀、擴讀的教材內外的材料。前者為「自然式處理」,也稱「近距處理」,後者為「跨越式處理」,也稱「遠距處理」。

所謂自然式處理,就是依據教材的編排,自然而然地進行一次多篇教學。初中語文教材有眾多的《短文兩篇》之類,它們當中不乏硬拼硬湊的組合,但也有一些有著緊密聯繫的組合,這就為自然地處理一次多篇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那麼,這些有著緊密內在聯繫的課文組合,其聯繫性表現在哪裡呢?現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進行分析:

1.兩篇之間相互吸引。如第二冊的《短文兩篇》(《愛蓮說》《陋室銘》)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教學上可謂形影相隨。又如第一冊《詩五首》中的《過故人庄》與《游山西村》,是可以天生配對、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的。

2.兩篇互為支撐。如第四冊《韓愈短文兩篇》《西湖遊記二則》,第五冊《孟子二章》等等,都是同一作者之作品,兩篇課文共同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個性與寫作個性,教學可重在求異,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作者的寫作特色。

3.一篇為另一篇的復現。如第一冊的《〈伊索寓言〉兩則》就是。又如第四冊《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有》《被壓扁的沙子》及第五冊呂叔湘的《短文兩篇》——《論「基本屬實」》《「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寫法、思路也差不多,所以重點教學一篇即可。

4.一篇與另一篇組成「台階」。如第二冊第一課《短文兩篇》——《敬畏生命》與《熱愛生命》。從內容講,從結構講,前一篇的難度大於後一篇,兩者之間有明顯的難度差異。所以,應重點教學《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可由學生自得其解。

5.兩篇互為補充。如第一冊《短文兩篇》中,《金黃的大斗笠》寫姐弟之情,表現純真和童心;《散步》寫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表現中年人對生活的感受。兩者的重點內容互為補充,形成完整的教學內容,教學時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點。

6.兩篇互為對比。如第三冊中的《短文兩篇》——《三峽》《記承天寺夜遊》,在描寫、意境等方面構成鮮明的對比;又如第三冊的《鄉愁詩兩首》,表現手法與意境明顯不同;再如第四冊的《短文兩篇》——《荔枝圖序》與《山市》,題材、手法都相去甚遠,可用比同求異的方法理解兩篇課文的特點。

所謂「跨越式」處理,就是將不在同一單元之內或者不在一冊之內或者不在一個學段之內的兩篇或幾篇文章組合起來一起上,或將課內與課外的兩篇文章組合起來一起上。這種「跨越式」的組合,一般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因此特彆強調選擇對象。

總的來講,對一次多篇的教學,我們可主要研究如下的教材處理角度與處理藝術:

1.「學法點撥+讀法實踐」式:這樣的處理方式著眼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適用於在風格上、寫法上有共同特點的幾篇課文。

2.「教讀+自讀式」:這樣的處理方式著眼於學生閱讀技能的習得與自讀感悟,強調突出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為,適用於在難度上有差異的幾篇課文。

3.「精讀+略讀」式:這樣的一次多篇教學著眼於充分遵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教一帶一或教一帶二,以求教學中的省時高效與學生活動充分。

4.「第一組+第二組」式:這樣的處理很適合多篇短小詩文的教學,如《詩詞五首》之類的課文,可將五首詩詞有機地分為兩個「小組」進行教學。

5.「教讀+綜合」式:這樣的處理主要用於有相當難度的兩篇文言短文或是兩篇精美的現代散文。在對兩篇文章進行教讀之後,還要進行「綜合」,以提煉、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

6.「1+1聯讀互補」式:這樣的處理,或是為了讀法實踐的需要,或是為了補充單篇課文教學量的不足,或是為了深化學生對所教知識點的理解,或是為了完善某個知識點的各個側面,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完整的認識。

7.「比同求異」式:或者主要探求幾篇課文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特點,或者探求幾篇課文在某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不同特點。

8.「總—分—總」式:這樣的處理就是我們所常用的單元教學模式,即把課文篇數眾多的一「課」當作一個教學單元來處理。如《近體詩八首》《詞七首》,可先上「單元」提示課,然後分組進行教學,最後進行單元小結。

……

下面是筆者在「一課多篇」方面的兩例教學設計。

 (一)自然式處理一例——《〈伊索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課時:一節。

課文類型:自讀課文。

教學內容:初中語文第一冊《〈伊索寓言〉兩則》。

教學目的:了解寓言的特點,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教學重點: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來理解寓言的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材處理方式:教讀——自讀。

教學過程:

第一步,學習「自讀提示」,了解寓言的特點,粗知寓言的讀法。(5分鐘以內)

第二步,切入到《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教讀,18分鐘左右)

1.誦讀課文,同學們自講這則寓言的大意。

2.分角色朗讀並進行評議。

3.運用一定的句式,說說赫爾墨斯這個「人」。

4.組織討論,確定需要重點品味的詞語:一「笑」,兩「想」,三「問」。

5.教師帶領學生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爾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

6.表情誦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寓意。

7.教師小結閱讀方法,指出閱讀理解寓言的方法之一是品味關鍵的詞語。

第三步,過渡到課文《蚊子和獅子》。(自讀,16分鐘左右)

1.同學們各自閱讀,理解文章大意。

2.請同學們進行個性化閱讀,自己為「蚊子」配音,朗讀課文。

3.自告奮勇進行演讀,相互評論「配音」的「質量」,說明為什麼應該這樣讀,為什麼不應該那樣讀。從而初步理解「蚊子」驕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點。

4.教師順勢要求同學們實踐所學的閱讀方法,同學們暢讀課文,就重點詞語的品味在書上圈點,找出課文中的兩「吹」一「嘆息」。

5.品析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和故事的寓意。

第四步,教師總結:(2分鐘以內)

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爾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

(二)跨越式處理一例——《口技》+《核舟記》教學設計

這兩篇課文都是文言文,都是寫「技藝」的,都用了「描摹」的方法。它們一人一物,一動一靜,一以事件發展為序,一以方位變化為序,組合在一起,可謂「珠聯璧合」。

這一次課可以這樣設計:

第一節課,分為兩個板塊,以學生的課堂閱讀活動為主。

1.用賽讀賽講的方式,快讀《口技》,解決練習一、練習三、練習四。(20分鐘)

2.用圖示的方法或表演法,反覆誦讀《核舟記》。(20分鐘)

第二節課,可分為兩個板塊。

1.對比閱讀。(30分鐘左右)

角度有:

說明對象:口技 雕技 都是技藝

說明順序:時間 空間

說明方法:摹狀 描寫 都是描摹

說明內容:一戶人家 一個桃核

結構特點:首尾呼應 首尾呼應

文眼:善 奇巧

總括句: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重要特點:正面側面相結合 寫左必寫右 品讀內容:《口技》:動靜 大小 遠近 多少 高低

 《核舟記》:靜動 左右 主次 詳略 疏密

2.背誦課文精彩片段。(15分鐘左右)

八、提煉組合

所謂「提煉組合」,就是分類集中,尋求規律,梳理線條,積聚板塊。

「提煉組合」的教材處理技巧,主要用於單元小結、期中複習、期末綜合複習、中考複習時的教材處理,它能使複習內容的目標相當明確,線條十分清晰,重點內容與精華內容非常集中。

「提煉組合」的教材處理技巧,也同樣可以用於單元教學,此時的「提煉組合」,是為了科學地分析教材,儘可能地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儘可能貼近教材的編寫意圖,儘可能地落實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高效率地進行課文教學。經過「提煉組合」之後再進行單元教學備課,會有一種課文風光盡收眼底「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提煉組合」也可用於對一冊、一個年級、一個學段的教材研究。如下面一個板塊的內容,是筆者對原三冊教材中說明文的基本教學要點的提煉,它能真正讓我們在本冊說明文閱讀技能訓練方面「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說明文基本教學要點

1.初步理解傻明的方法《中國石拱橋》練習三

2.說明中限制語的運用《中國石拱橋》練習四

3.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死海不死》練習一

4.確數和約數《死海不死》練習四

5.說明段的中心句《向沙漠進軍》練習三

6.舉例子、作詮釋《向沙漠進軍》練習一

7.表示範圍、程度的限制語《向沙漠進軍》練習五

8.空間順序《故宮博物院》練習四

9.時間順序《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練習一

10.支撐句的形式《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練習五

11.邏輯順序《萬紫千紅的花》練習一

12.程序是時間順序的一種《活板》練習二

13.平實與生動的語言《看雲識天氣》練習三、四

14.說明中的描摹《看雲識天氣》練習七

15.總說與分說《蘇州園林》練習一

16.語言的多樣性《核舟記》練習一

17.解說詞的特點《從宜賓到重慶》閱讀提示

18.科學小品的特點《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閱讀提示

19.序言的特點《〈自然·生活·哲理〉序》閱讀提示

20.說明方法的反覆使用《標點符號用法》練習三

那麼,就單元小結、單元複習而言,我們應該怎樣進行提煉與組合呢?總的來講,可從如下角度進行。

1.通過對課文說明、單元提示、課文預習提示的研究,提煉出單元課文的中心話題、單元教學重點以及對思維訓練、情感熏陶教學要求。

2.分析研究課文自讀提示與課後練習設計,梳理出本單元所安排的自能閱讀、合作閱讀、研究性閱讀或者綜合性學習方面的教學要求與活動設計要求。

3.研究單元教學提示、課文自讀提示以及課後練習的設計,提煉出本單元的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訓練「項目」與教學標高。

4.研究單元教學提示、課文自讀提示以及課後練習的設計,明確學法指導與學法實踐方面的訓練要求。

5.以集聚知識精華為目的,對本單元內的文體知識、閱讀常識、寫作知識、作家作品知識等內容進行提煉與組合。

6.以積累精美的語言材料為目的,對本單元內的常用二字雅詞、常用四字詞語(包括成語)進行梳理與排列。

7.以學習語言的表達模式為目的,對單元課文中表現出來的優美句式、常用段落模式等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定義與組合。

8.研究課後練習的設計並對其進行統計與分析,選定需要認真落實的重點篇目、段落以及需要背誦、積累的內容。下面請看教學實例。

此例是經過「提煉組合」處理之後的單元小結課的基本內容,它藝術地表達了單元內容的精華,深受學生喜愛。筆者曾用一個課時的時間組織過這些內容的複習,效果良好。

例:第一冊第三單元單元小結課教學內容

1.知道一點常識

這個單元選的是描寫四季的散文,___________先生的《春》寫的是春光,_____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寫的是冬景,_____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寫的是夏夜,劉增山的《___________》寫到了秋實,向讀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徵。

2.識記一批雅詞

本單元中有些美詞、雅詞是我們今後常用的或一定會用到的,需要我們認真識記。如下面的36個詞:

醞釀 慈善 貯蓄 肅穆 蒼穹 炙曬 酣暢 兀自 發酵 裹挾 超脫 領略 廝殺 逡巡 熟稔真諦 憔悴 吞噬萌生 殷實歸宿 諂媚 青睞 親昵 溫馨

海闊天空 頭暈目眩 孤芳自賞 銀裝素裹 眾說紛壇 各抒己見 飽經憂患 憂心忡忡 賓客盈門 忠貞不渝 永葆青春

3.品味一組奇字

在本單元中,學習內容之一就是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看看它們是怎樣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現請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動詞為什麼用得好,它們分別寫出了什麼。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③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④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⑥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

⑦月亮從那平靜的大海里涌了出來。

⑧高粱說:秋是紅色的,我就是叫秋氣染紅的。

再請同學們進行課堂活動,自己從課文中再發現一些這樣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4.摘錄一些美句

課本中的單元提示要求我們,學習這個單元,要作適當的摘錄。

摘錄應當動腦筋,要注意巧變角度。我們要注意改變自然而隨意地摘錄的習慣,而代之以科學的分類摘錄。現在老師點示8種分類摘錄的角度,每位同學任選一種,進行對課文美句的摘錄工作。

1、春夏秋冬 2、風花雪月3、山水草木4、聲光色味5、紅黃綠藍6、日月星霞7、動靜剛柔8、晨午暮夜

5.學用一種句式

本單元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理解句子的內容,揣摩句子表達的精妙。其中《春》與《海濱仲夏夜》的預習提示及課後練習都提到了對比喻句的賞析。下面我們就重點學習一種比喻句的表達技巧——這樣的句子可分為兩個層次,前一個層次是形容描寫,後一個層次是比喻描寫,這兩個層次血肉相聯,將景物描寫得格外鮮活。請同學們體會下面這種句式,每位同學學寫一個這樣的句子。

①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

②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裡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③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從半空倒映在烏藍的海面上,隨著波浪,晃動著,閃爍著,|像一串流動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蒼穹里的星斗互相輝映,煞是好看。

④愉快的笑聲,不時地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像平靜的海面上不斷地從這兒那兒湧起的波浪。

6.重溫一個精段

課文《濟南的冬天》中,有本單元唯一要求背誦的精段。本課的練習要求對它進行「精讀」,要求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理由,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溫這個精段。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此段的精讀有如下內容需品析,請同學們自由選擇進行答題。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③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④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⑤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⑥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⑦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⑧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麼體會?

(參考答案: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②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③矮松山尖草色陽光④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⑤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⑥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⑦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⑧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

教材處理的問題,還有很多內容可以探索,就拿本章所述整體教學、長文短教、難文淺教、短文細教、淺文趣教、美文巧教、一課多篇、提煉組合等內容來看,也僅僅只是一種單向的探討:因為長文也可以美教,難文也可以趣教,美文也可以細教……另外,如果從切入課文的藝術來講,還可以研究對課文的順向處理、逆向處理與中間切入等方式;如果從體現課文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來講,還可以將課文視作閱讀技能訓練、學習方法訓練和思維方式訓練的「道具」;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單元教學,還應該考慮幾篇課文之間的先後關係、主次關係與詳略關係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探討新的分類角度,如單篇課文處理藝術,單元教學的處理藝術,綜合複習的教材處理藝術,以及教材處理角度的創新等等。總之,我們應該切切實實地將教材處理作為教學設計的先行。如果這樣,那麼在閱讀鑽研課文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就可能會有教材處理的思路了。

推薦閱讀:

紫薇命盤怎麼看?基礎教材精華 - 紫薇排盤 海陽紫薇網
5歲女娃被拐機智脫險 「防拐教材」學起來!
流年教材選載6——註解《淵海子平》節選
【備考】2018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與知識重點分析!
八字教材 2

TAG:藝術 | 教材 | 處理 |